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國學

國學經典讀後感(彙編15篇)

國學3.95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讀後感(彙編15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1

《弟子規》也許在我們大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吧,《弟子規》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着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徹。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爲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裏必須是累了,我們爲父母幹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就應的。我們就應盡心盡力的去爲父母“服務”,因爲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一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痠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爲作業兒發着牢騷。“來,好閨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光,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着。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爲了我,爲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但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明白了媽媽都是爲我好,爲了我能有一個完美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爲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後,我必須要管好自我,自我心裏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啓示。“孝、悌、謹、信、愛、仁”就是一個人最就應擁有的,我必須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聖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國學經典讀後感2

讀了《大學》這本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爲《四書》,並把《大學》排在了“四書”的首位。

我最喜歡《大學》中“止於至善”的一段話:“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就是說,作爲君主,應當廣施仁政;作爲臣民,應當敬事君王;作爲子女,應當孝敬父母;作爲父母,應當慈愛子女;與人交往,應當堅守誠信。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南宋時期愛國將領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在1126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飛要抗擊金兵,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十分高興,就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刺在岳飛的背上,教導兒子要精忠報國。岳飛投軍後,打了很多勝仗,無數金兵聞風而逃……。但後來昏庸的皇帝卻聽信小人的話把岳飛殺害了,但岳飛的美名卻流傳於世。我特別敬佩岳飛,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是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岳飛爲什麼能做到精忠報國呢?就是因爲岳飛孝敬母親,聽從母親的話。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不僅做到了“爲人臣,止於敬”,也做到了“爲人子,止於孝”。

讀了《大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從小就要認真聽父母的教誨,不能跟父母頂嘴。對兄長要敬重,看到長輩和老師要敬禮。對人要有仁有義,不能騙別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別人的祕密告訴他人。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上課不說悄悄話。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上遇到困難不退縮!一定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

《大學》這本書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從孝敬父母開始,努力盡到做兒子的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從一點一滴做起,長大後,就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有所作爲的人。

國學經典讀後感3

這一週,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國學經典》,在這一本書裏有四種類型: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大學、中庸。

弟子規當然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了。裏面有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這八個類。入則孝是教我們怎樣去孝順父母,照顧他們,因爲是他們辛苦把我們撫養成人。出則弟是說一些關於長輩的禮儀方面。在一個家裏,如果有長輩的到來,你必須讓長者先坐下,然後長者讓你坐,你才能坐下。餘力學文裏面講了讀書法,一共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沒有這三到中的任何一到都不會養成讀書法靜心的習慣。

朱子治家格言大家應該十分少見,傳聞也很少。但在我讀了《國學經典》這本書後,我對朱子治家格言也有了一定的瞭解。裏面有幾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句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告訴了我們每天黎明時起牀,先用水灑溼內外,然後掃地。使裏面外面乾淨,到了黃昏就要休息,並檢查關鎖的門戶,不能有一絲馬虎。還有一句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意思是:凡是都要做好準備,不要像口渴的時候,纔會來掘井。這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人不可以臨時抱佛腳。

最後是大學和中庸。這兩個是從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畢生的精力所編的《大學中庸論語》這就是其中的兩類。大學,就是讓我們一定要多學習,不能害了國家。比如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後面的同伴增添一股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中庸一共有三十三章,這幾張大約是一樣的,告訴我們人生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保持中正平和;人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這本《國學經典》的書,會一直伴隨我走完五年級和今後的讀書之路,當我讀完時,我一定會對“你”進行深刻理解的!這本書,我真想再讀上千百遍啊!

國學經典讀後感4

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全體教師感受經典文化的魅力,開闊視野、提高自身素養,區教委號召全體教師開展國學經典學習活動,組織全區教師利用網絡學習國學經典,讓教師們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過視頻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爲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爲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爲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作爲一名教師我希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裏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教育讚歌!

國學經典讀後感5

最近,我在國學堂學習了《大學。》這本書。讀了《大學》後,我雖然不太懂其中的奧祕,但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喜歡《大學》中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我理解這三綱領就是去惡從善、改正缺點,弘揚光明的德行,使自己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那麼,怎樣才能達到止於至善的目標呢?諸葛亮告訴我們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有恬靜才能修身,只有儉樸才能涵養品德,只有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只有內心寧靜才能高瞻遠矚。

《大學》這本書總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做到修身就必須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我國曆史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代的劉蓉少年時在屋子裏讀書,遇到不懂地方就仰頭思索,在屋子裏走來走去。這屋有一處窪坑,每次經過,他總要被絆一下。剛開始,感到很彆扭,走着走着也就習慣了。有一天,父親看到他被絆一下也沒感覺,就很生氣,大聲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怎能治理國家呢?”是啊,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這就是《大學》這本書教給我們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要想做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從修身開始。比如,你將來想做什麼工作,而現在卻不努力、不學習,天天只求想象,而不面對現實,到最後還是一事無成。只有一直向着一個目標出發,不斷努力,纔會有好的結果。

我們從一開始就一定要有美好的目標!要在家孝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在社會不爲外界干擾和誘惑,不爲名利所困,對朋友要守信。我學《大學》,感到很有收穫,今後,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國學經典讀後感6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衆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

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爲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爲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爲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爲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讀後感7

讀了《中華誦國學經典》這本書,我感受到很多可貴的品質:感恩父母、珍惜友情、勤儉節約、熱愛祖國等等。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人人皆知,皆能誦之的《遊子吟》。

時光倒流到唐朝:詩人孟郊即將遠遊,這一夜,慈祥的孟母依然藉着桌上燭臺發出了搖曳而又微弱的亮光爲他縫縫補補。每一針每一線都異常細密,每一個動作都十分沉重,生怕郊兒在外奔波辛苦,唯恐孩子在外遲遲不歸。第二天太陽即將升起之際,這本是一日之中最有生機的時刻,然而空氣中似乎充滿了離別的憂傷。花兒草兒彷彿也被感染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淚珠滴落了下來。戀子情深的孟母一聲聲的叮嚀使孟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即興寫下了《遊子吟》這首後來揚名千古的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謳歌了人世間最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歌的語言清新樸實,情真意濃,千百年來觸動了無數讀者的心絃,引起無數遊子的共鳴。“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一句乃詩的點睛之筆,吟愛之經典,寄託兒之情懷。這也是它傲立於詩界的原因所在吧。

母愛我們或許一時無法報答,但並不是不需要報答,反而要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去報。對這一首詩,關於“感恩”的經典,即使對故事耳熟能詳的你、我有沒有盡一份爲人子女的一份孝心呢?憑心而論,大多數人會爲此慚愧吧。可見那些千百年來傳承的傳統美德並沒有真正滲入到我們的血液,儘管我們是正宗的中國人。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沐浴着父母的恩澤。無論是童年亦或成年以後都是如此。不管你是偉人還是凡人;無論你生的美麗還是醜陋;不說你是富有還是貧窮,都被自己的父母深深的呵護着。他們爲了子女的未來努力勞作,不求回報。這樣的付出,也許只是想你多說一句:媽媽,我愛你!

讓我們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吧。讓那一句經典滲進我們的血液,浸入我們的內心吧!讓父母爲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你而感到驕傲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8

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穫到“亡羊補牢,未爲遲也。”。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複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複習,心想:唉!複習還有什麼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麼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鬆一下!我拿着作業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麼快就複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

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着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現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複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裏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爲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於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讀後感9

中華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裏就融匯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冗的得文句變得淺顯易懂,並且生動趣味。

剛開始讀《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覺並沒有那麼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後我感到十分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典了。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第五單元“四時田園”這一部分,它用許多古詩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能懶惰。以前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懶惰,什麼事都讓別人幫我做。值日時,我是組長,我就讓那八個組員打掃,我則坐在凳子上悠閒地唱着歌。最終,由於組員不合作,沒打掃乾淨,教師批評了我一頓,我心裏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齊涌上心頭。哎,都怪我!讀了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從今以後,我漸漸變得勤勞了。就說去年吧,學校有縣裏領導來檢查衛生,我們組由我負責打掃衛生,在我的牽頭下,我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爲此,還受到縣領導的表揚呢。當然,這得歸功於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中,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可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於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教師說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我,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麼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後,我變得很謙虛,經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的成分。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國學經典讀後感10

這幾天,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國學經典》這一本書,並且還給我們打印了這本書裏比較好的名言,讓我們多背,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我們通過多讀、多背,漸漸的瞭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我們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爲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爲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啓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於心。這纔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國小生國學啓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爲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爲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爲,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11

請問有沒有一本極其簡約的.書既能包羅古往今來又能涵蓋天文地理還可以指導你做人的道理?我的回答是:有。那就是三字經。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三字經中的幾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接着老師把整個三字經英給全班,讓我們抽時間背誦。讀着讀着我就知道了:它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下面請我採擷三字經裏面的幾段精彩展示給敬愛的讀者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孟母剪佈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啓發,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爲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還告訴我們天文地理知識:天、地、人是宇宙間最基本的三種物體;太陽、月亮、星星是宇宙間的三種光源;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東西南北是四個方向;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五行;仁、義、禮、智、信是爲人處世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稻子、穀子、麥子、高粱、玉米是六穀;馬、牛、羊、雞、狗、豬是六畜……

它列舉了許多古人,或頭懸樑,錐刺股;或如卞瑩,如映雪;或如負薪,如掛角等發奮學習的故事。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講的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雖然我們是國小生,愛玩是我們的天性,但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不要整天沉迷於遊戲。學習時也要改掉懶惰的毛病,要一絲不苟、認認真真的學習,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總之,三字經裏面還有許多精彩詞句,深刻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只要我們“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斷的鞭策自己,讓我們奔向成功的比彼岸!

多麼神奇的書啊!真叫人愛不釋手。

國學經典讀後感12

今天,學校給我們發了一本書,書名爲《國學經典誦讀》。

書一發下來,我便迫不及等地讀起來,其中有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那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跟黃金一樣寶貴,但黃金卻買不到時間。讀着讀着,不禁讓我想到了許多中外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

先說說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吧。有一天,牛頓請了幾個朋友到家裏吃飯。他等了許久,還不見朋友到來,於是他就先回實驗室工作了。他這一工作起來就是四、五個小時,等他記起約朋友吃飯之事走出實驗室時,餐桌上的菜已經吃完了。原來他的朋友們等了許久不見牛頓,肚子餓了就先吃了,牛頓看着杯盤狼藉的景象說:“我以爲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已經吃過了,怪不得我覺得肚子還飽飽的呢!”於是又回到了實驗室。他是如此珍惜時間,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再看我國的大文學家魯迅。他一生著作等身。當別人問他爲什麼能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時,他說: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和看電影的時間用在寫作上罷了。他對時間的珍惜可以說是吝嗇,因爲少去了生活中的休閒和娛樂。

讀着這些名人的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早晨,鬧鐘一遍又一遍地響起,媽媽一聲聲地催促我起牀,而我卻死賴着牀不起來,一直捱到七點,才慢吞吞地穿好衣服,扒了幾口飯,睡眼朦朧地去上學。時間在我賴牀的時候溜走了。到了學校,老師開始上課,我望着窗外藍藍的天空,歡飛的小鳥,心早已飛到操場上去了,時間又在我望向窗外的時候溜走了。中午,我吃完飯,媽媽叫我午睡一會,我想,中午那麼長時間,可以和同學們打乒乓球。於是,我向學校奔去,時間又在我的笑聲中溜走了。晚上,我玩到了九點,才急忙打開書包,把作業拿出來寫,寫了幾下又去睡覺,時間又在我的枕頭邊溜走了。

時間,在醫生心中就是生命;時間,在企業家心中是金錢;時間,在科學家心中是發明。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因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國學經典讀後感13

讀詩詞能淨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讀記《國學經典誦讀》,不但能夠淨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麼長時間的《國學經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麼,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爲什麼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說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國學經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國學誦讀經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詩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國學經典誦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爲什麼不多看幾遍,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國學經典讀後感14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璀璨奪目。回首歷史的滾滾長河,不能磨滅 的,是傳承千年,經久不衰的國學文化,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體味 到一種寧靜和祥和。無論你是有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還是閒情雅緻,修身養 性,都可以從這些國學文化中得到你要的東西。古人聖賢留下了很多的經典,它伴着我成長,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讓人感到了希望;也像嚴冬中的熱火,讓人感到溫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涼水,沁人心脾……經典文化從小伴我成長,指引着我,滋潤着我。

先前我是個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業時不緊不慢的,甚至邊做邊玩,媽媽的嘮叨聲和爺爺的教誨聲不絕於耳,成爲我學習、做作業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那時的我不但沒有改進,反而覺得非常反感。自從暑假媽媽陪我重溫了《論語》、《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誦讀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錯得多麼的厲害。《論語》裏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的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現在我做作業時,剛想偷懶,就會想起《論語》的這句話,馬上收起了玩心,專心做作業,它爲我敲響學習的警鐘,時刻縈繞在我耳邊伴我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儘可能的幫媽媽做點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放學後或週末,我主動打掃衛生、洗碗等家務……《三字經》裏不是說過“香九嶺,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嗎!何況媽媽每天晚上抽出時間給我輔導功課,並鼓勵我注意身體和學習兩不誤,媽媽還要上班,雖然累,卻沒有一絲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給予的,難道我不應該孝順他們嗎?

而現在,我學習了《論語》,與兩千多年前的聖人孔子進行交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明白了“看見他的優點就向他學習,看見他的缺點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的道理;學習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經典源遠流長,經典伴隨着我成長,使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變成一個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孩。

國學經典讀後感15

《增廣賢文》是一本好書,它不但讀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動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講述了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做人的準則”。

《增廣賢文》中的許多精闢的格言警句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爲傳誦,這些格言警句都蘊藏着前人豐富的智慧。

讀了《增廣賢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讀不厭。特別是:“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這則《賢文》讓我聽後肅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爲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小烏鴉爲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餵養年老的父母。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不僅是人類的美德,甚至連動物界也在奉行。羊與鴉就能如此何況人呢?總不能夠忘記自己的父母,它告誡我們要對長輩孝

《增廣賢文》教我學會了感恩,它能讓我樂於面對人生中每個階段面臨的每一個境遇;它能讓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更多的影響身邊的人;它能讓我的人生旅途摧生出更多美好的回憶;

《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把土,還人一座山;《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已機會;《增廣賢文》教我學會感恩,贈人玟瑰,手留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自已一把;《增廣賢文》教會我,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微笑。人人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正因爲有了它,所以愛才顯得偉大!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增廣賢文》這本書能豐富我的內心世界,使我在做人做事感觸良多,畢竟這本書也是人們經歷了千百年才感悟出來的。

《增廣賢文》這本書容易啓發我的思考,培養我的獨立意識;學而時習,一以貫之,經典的魅力讓我的心靈學會了感恩,也找到了學習自信,學習成績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