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立》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立》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讀後感

《立》讀後感1

暗,是一種看不見的華麗,香,是一種聞得到的氣味。一縷暗香可以是花香,不轟轟烈烈,但也隱藏不住;也可以是書香,詩香,你不僅看不見往往還嗅不到,但也是藏不住的。

當你欣賞牡丹的雍容華貴時,你是否想過它的根在地下艱難爬行;當你讚美鐵樹花開之豔麗時,你是否想過它花開前的艱辛努力。每一種暗香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丁麗梅懷着一顆對草木,花果的喜愛之心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香——梔子花香。

梔子花極易成長,正如文中所說“梔子花無需特別管理,只需一小抔泥土”。我也喜歡梔子花,倒不是隻因爲它的花香。梔子花的花期很奇特,不是在百花盛開的春天,不是與梅花爭豔的冬天,她與衆不同地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與陽光“對視”。梔子花就這樣一直默默地立在強烈的'陽光下,散發着清香,把空氣浸染得清新,給路人留下一片淡雅,舒適;而她自己又卻忍受着烈日的煎熬,讓暑氣吞噬着自己柔弱的身體,她卻從來沒有退縮過,眸子裏藏着勁婉的堅持。她的性格是我喜歡的原因之一。

梔子花的花香十分濃烈,正如文中丁麗梅所言“這就是梔子花,香不驚人死不休的”。老家也有如此的梔子花,只可惜不在我家院前。我每天便有事沒事就跑到前面一個院子裏去看花聞香。時間久了,那原主任於我也熟了,每次我臨走前都會塞給我幾朵,帶回家中幾天幾夜香味也不淡。

白色的梔子花,無論枝頭吐芳,還是落地成泥,一概素素淡淡,清清雅雅,如白玉無暇。我爲之驚詫,尤其是那馨香,若有似無,不經意間,如影隨身,四處漫散。聞之有若仙氣,神醒身爽。

梔子花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梔子花的樣子令人感到舒心;梔子花的生命力令人驚歎。梔子花一切都那麼可歌可泣。難怪大作家丁麗梅也爲之讚頌。

梔子花開時節,一處是炊煙,瓦舍,人家,一處是溫婉如玉的梔子花,放眼望去,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美麗又淡雅。

《立》讀後感2

杜立特醫生是一位獸醫,他能聽懂動物的語言。

作者休·洛夫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曾服兵役。在戰場上他看到人受傷會得到救治,而馬則被槍殺。洛夫廷認爲人應該理解馬的痛苦,它們也應該進醫院有醫生爲它們救治。於是他想象出塑造一個住在英國鄉村的、能聽懂動物語言、能給動物治療疾病的心腸慈善的醫生形象,這就是“杜立特醫生”。

約翰·杜立特是一位醫生,他養了許多寵物,其中有一隻鸚鵡名叫波莉尼西亞。她既能說英語,又能說動物們的語言。一天,她開始教杜立特動物語言,從此,杜立特便能和動物們交談了,動物們也紛紛找他來治病。這時,一隻麻雀飛過來報信,說非洲的猴子羣裏爆發了一場瘟疫,只有杜立特醫生才能夠拯救他們,於是,杜立特醫生便帶着動物們,開始了一場難忘的冒險之旅……

我最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除了在花園盡頭的池塘裏飼養了金魚外,他還在配膳間關養了兔子。在他家裏,白老鼠鑽進鋼琴裏,一隻小松鼠蹲在放亞麻布的衣櫥裏,一隻刺蝟藏在酒窖裏。他還養了一頭母牛、一頭小牛犢、一匹二十五歲腿有點跛的馬、幾隻小雞和鴿子、兩隻小羊羔,還有許多其他動物。”這一句中把杜立特醫生對於動物的`熱愛體現的淋漓盡致。我覺得杜立特醫生真的是一個大好人,他對於動物十分熱情,他能夠了解動物們的心情,體會動物們的感受,因此每個動物都想呆在他家裏。如果我也是一隻動物的話,肯定賴在他家裏不出來了!

杜立特醫生正和他的寵物們在他的家裏等着你呢,趕快翻開看看吧!

《立》讀後感3

說來慚愧,好久沒有讀書了,偶然看見這本書,主要是因爲作者池莉吸引了我,我其實對她也不瞭解,只知道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就覺得讀她的書多少會有收穫的,僅此而已,果然,她沒有讓我失望。拿起書立刻被內容吸引,說是一口氣讀完了也毫不誇張,我用了3天晚上就看完了整本書,晚上還得等孩子睡了以後才能看,我的這種看書速度也只有看《明朝那些事兒》時纔有的,拿起書就不想放下。

我非常贊同作者的育兒觀,一切順從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作者說母親需要對孩子溺愛,不是對孩子沒有原則的溺愛,而是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當孩子受了委屈的時候、當孩子需要媽媽的時候,母親必須無條件的對孩子溺愛,因爲母親是孩子的一切。之前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只知道不能溺愛孩子,現在想來母親確實需要溺愛孩子,你是孩子的依靠,是孩子的一切。

非常佩服作者能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還能保持初心,周圍的孩子都在上培優班,只有作者從孩子出發,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誰願意去補習班?可是雖然亦池沒有上過補習班,但是作者對她的影響和教育遠比補習班要大,比如說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閱讀量,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正是因爲這些才使得亦池從小都有明確的目標,在英國留學期間的自立能力也讓人佩服。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看到亦池在英國上高中包括自己參加大學聯考的全過程,每個父母恐怕都只有羨慕的份,她實在太獨立了,如果能培養出這樣的孩子,那父母肯定是特別的幸福,但是不能忘了作者的付出和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候確實應該感謝婆婆不幫忙帶孩子,父母自己帶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更合自己心意,但是我自己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只能讓婆婆幫忙帶,和婆婆育兒觀念之間的矛盾也只能慢慢磨合了。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易,教育孩子的路還很長,希望我的孩子強大到超出我的想象,不求成名,只求能夠健康快樂。

《立》讀後感4

“生活的意義並非逃避吃苦,而是在於學習怎樣有益地吃苦。從國小會逃避痛苦的孩子,長大後會經歷加倍的痛苦……這些問題都來源於逃避暫時掙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遲享樂的痛苦。如果我們學會失去即時所需的東西,對於不能馬上實現的願望感到難過,而後適應困境對我們提出的現實要求,歡樂和成功會接踵而至。”這樣的話一直出現在生活當中。這次真真實實地出現在了書本里。作者克勞德,一位美國人。

誰都知道要讓我們的孩子吃吃苦,才能成長。看過富翁假裝貧窮,讓孩子成長的故事,看過孩子自己獨立生活的故事,看過變形計裏的一幕幕……看過無數,卻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每一天都有新生兒出生,每一天都有年輕人成爲新手爸媽,孩子如何去撫養,如何去教育,書本或許可以點播一二,這本《爲孩子立界線》或許可以有一點點幫助。

孩子,從自然人成長爲社會人,也需要付出很多。都說我們喜歡一位有責任心的人,卻對孩子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很多人會抱着無所謂的態度,這樣只是放縱。孩子,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必須懂得生活在這一個世界上的法則,需要學會擔起責任,就像書中第一篇所解釋——"孩子爲何需要界線",它描繪出有界線的成熟孩子看起來像什麼樣子;也描繪了有界線的父母本身,會有什麼樣的舉止及相關的事情。從本質上做出了最好的.多方面的解釋。

或許理論的東西太空洞,總是無法實施,那麼在書本的後面就列舉了實例。做爲一位心理醫生,克勞德用最真實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成功完美得實施。

生命只有一次,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是最次的,精神的支援是孩子一生的財富,每一位朋友,請放下手裏的電子產品,陪孩子建立最好的品格。

《立》讀後感5

我讀書,不太習慣按常理從頭至尾,而是喜歡隨手亂翻,尤其是看散文集這樣的書。現在,我看丁立梅的《忽然花開》,就是那麼隨意亂讀,恰好讀到了這一句:這世上,有些喜歡,

是猝然降臨的。也許只是一個回眸,也許只是一聲輕嘆,那種懂得,便入了心入了肺。彷彿前世今生的給定。

忍不住有些訝然。清淺的文字,卻又包裹了濃郁而淡定的人生況味,更是契合了這本書的書名:《忽然花開》。是的,是這樣的一處偶然,風景,或者過程,或者,由此而產生的某種無以名狀的體驗,瞬間而至的激動與欣喜,乃至可以想像的綿延悠長的回味,它們驟然抵達丁立梅的筆下,並化作稠密的溫潤,沿着我們的視角線脈,進入我們已然有些乾涸的情感心田。

事實上丁立梅正是某種意義上的美與善的記錄者與傳播者。梔子花、蔥花、糉子、手套、雪、槐花炒雞蛋、過年諸如此類我們習以爲常的`物狀或者瑣事,在丁立梅那裏都重新發現和詮釋,她呈現給我們的,是這些無華之物事的內在靈光,是它們被歲月掩蓋的熱情與愛。

也不是沒有憂傷。譬如對早年鄉村清潔生活的懷想,對年華逝去的感念,對愛情不可挽留的幽怨,對生命無法完美的憐惜。然而,即使是傷痛,丁立梅也不願意用失落的詞語。這樣的時光,非常的幸福,非常的暖。她說。透過這樣的文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清靜之人,良善之人,時刻準備着讚美之人。而憂傷,也成了她與生活相互取暖的方式。

暗香浮動,心有慼慼。今天,當我們與丁立梅相遇,我們能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悸動,一種源於人性的純真歌唱與持久的憐愛。

《立》讀後感6

愛不僅僅是全然的滿足,而是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裏,知道自己失控的時候有人可以讓他停止下來。合適的引導不僅不會傷害親子關係中的愛,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師生關係當中。實施引導的選擇有很多,每種選擇都有其利弊,最重要的是看見孩子究竟有哪些成長需求,而不是去證明引導者多麼有方法去把控眼前的局面。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引導的過程也是在幫助他學習如何運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引導的過程很多時候是在讓他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最終有效點贊問題。引導的終極目的是教育。

1、引導是老師帶給學生的一個禮物,其中伴隨着“愛的給予”。孩子們從引導中得到的`“安全感”,其實是“邊界感”的作用,沒有引導就沒有邊界。孩子們需要“邊界感”,並且從中得到安慰與鼓舞。當老師願意把引導作爲一份禮物“贈予”孩子時,、他們便會知道自己是被愛着的。以上的觀點,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中同樣適用。

2、引導是教育,它們並不是短期就能達成的。在注入“愛”的同時,需要教師及父母的重複與耐心。引導的長期目標是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建立規則的能力。

3、在孩子生命早期取得的一些成就中,有效引導發揮出很大作用,比如:自控力的形成、控制情緒、理解他人、成就他人等。不得不說,正是因爲這些好的處事習慣,推動了成功。

以上所有這些至關重要的品質都會在今後的人生中彰顯出巨大的作用。而相比小時候,長大後這些品質更難習得!想一下,如果孩子沒有這些品質,成長道路會有多難走?

《立》讀後感7

《暖愛》這本書是作家丁立梅寫的,光聽名字就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初讀這本書,就覺的有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暖愛》一書中描繪的人物都是普通人,記錄的故事都充滿了真,善,美。作者用溫馨的語言,以及那一個個渺小而又感人的故事詮釋出一個充滿愛與正能量的世界,因愛而曖。

在國外讀書的兒子想吃母親做的'小吃了,接到電話的母親二話不說,立即準備了幾大袋東西,頂着烈日,跋山涉水地來到郵局。可卻被告知,只能寄真空包裝的五香花生和蠶豆。老母親聽了,毅然決定回去把這些小吃做成真空包裝的再來郵寄。只因兒子說一句想吃,這位母親就能做到這樣。這是平凡的愛,溫暖的愛。

八歲之前,母親把她當公主一樣寵着,對她溫柔體貼。可不知哪一天起母親再不溫柔,早上起來,她就迎上了母親嚴厲的臉。每天,母親都讓她幹活,指使她做事。她經常淚流滿面,心中的怨恨也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母親走了,別人告訴她母親去世了,她心裏只是木木的。結婚後的某一天,她在電視上看《奔跑的小獅子》,想起了母親當時那樣逼她,是爲了她快速成了長,不禁又淚流滿面。這也是一個傷感但正能量的故事。

在人羣中偶遇一個微笑,一聲關切的話語,你的東西掉了,等撿起東西,再尋找那個微笑,他卻早已淹沒於人羣中。那份來自陌生人的暖意,會在心中瀰漫,驅使自己不自覺地笑對他人,傳播溫暖的種子。

也許生活是坎坷多難的,可因爲有愛,生命便充滿了溫暖。讀丁麗梅的《暖愛》,會不自覺的感到溫暖,因爲愛就在身邊。它們可能很不起眼,但也正是這平凡的愛,如同點點瑩火,照亮我們人生的路。

《立》讀後感8

愛不僅僅是全然的滿足,而是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裏,知道自己失控的時候有人可以讓TA停止下來。合適的引導不僅不會傷害親子關係中的愛,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師生關係當中。實施引導的選擇有很多,每種選擇都有其利弊,最重要的是看見孩子究竟有哪些成長需求,而不是去證明引導者多麼有方法去把控眼前的局面。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引導的過程也是在幫助TA學習如何運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引導的過程很多時候是在讓TA思考站在TA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最終有效點贊問題。引導的終極目的是教育。

01引導是老師帶給學生的一個禮物,其中伴隨着“愛的給予”。孩子們從引導中得到的“安全感”,其實是“邊界感”的作用,沒有引導就沒有邊界。孩子們需要“邊界感”,並且從中得到安慰與鼓舞。當老師願意把引導作爲一份禮物“贈予”孩子時,TA們便會知道自己是被愛着的`。以上的觀點,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中同樣適用。

02引導是教育,它們並不是短期就能達成的。在注入“愛”的同時,需要教師及父母的重複與耐心。引導的長期目標是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建立規則的能力。

03在孩子生命早期取得的一些成就中,有效引導發揮出很大作用,比如:自控力的形成、控制情緒、理解他人、成就他人等。不得不說,正是因爲這些好的處事習慣,推動了成功。

以上所有這些至關重要的品質都會在今後的人生中彰顯出巨大的作用。而相比小時候,長大後這些品質更難習得!想一下,如果孩子沒有這些品質,成長道路會有多難走?

《立》讀後感9

在圖書館的角落裏看到了這本書。可能是緣分吧!就拿回家看了。

遇見。生命中每時每刻都在遇見。路邊的小草,掉光了葉子的行道樹,遠處的山,天空中的雲。每一天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每一次都是新的遇見。

遇見這本書講的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近看到一些書中,這本書是看到最輕鬆的。書中的文字很平淡,簡單易懂。不需要費腦子。還有就是時不時溢出來的滿滿的幸福感,讓讀着彷彿也切身的感受到了。生活有時候很簡單。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話,一個擁抱都是滿滿的愛。在你覺得他不會出現的時候,他卻出現了,這就是感動。或者說這就是真心。生活就像一塊磨刀石,慢慢的把青春的激情一點點的'抹去,漸漸的生活變得枯燥、乏味。有人說愛情經得住磨難,經不起平淡。可見平淡是殺傷力有多大。什麼是平淡呢?爲什麼經不起平淡?請允許我大言不慚。愛情經不起平淡是因爲彼此的神祕感已經消失,對伴侶就像對自己一樣熟悉。缺點優點都已經暴露無疑。最後對方的優點視而不見,缺點卻一目瞭然。

有些人還是守得住平淡的。就像想遇見這本書的作者,彼此的一些關心。生活好不好看細節。細節確實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問題。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處理方式是更方便自己還是更方便伴侶。

只能說,對書中的作者是滿滿的羨慕。前幾章是秀恩愛,中間幾張秀美好的童年生活和曾經的老房子,最後幾張這是天南地北的到處去旅遊。時不時的插兩首詩。看的也是醉了。

幸福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東西。那麼幸福是什麼呢?我覺得幸福是一種心境。簡單、純粹、快樂,就是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抓住此時此刻,享受此時此刻。

以前只知道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前兩天又學到了己所欲勿強施於人。人人生而不同,你所欲非彼所欲。生活中還有很多的道理需要我去學習。一點點的成長中……

《立》讀後感10

男人患了肝癌,晚期。守在一邊的小女兒,六歲。她害怕地問男人:“爸爸,你要死了嗎?”男人笑着搖搖頭:“不,爸爸是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在哪兒?”小女兒問。

男人和小女兒來到野外,那裏,有一片原野和低緩的山坡。一條長滿小草和開滿野花的小路,彎彎曲曲伸向遠方。男人指着遠方告訴小女兒:“那裏,是遠方的遠。爸爸的爸爸,在那兒寂寞了,想爸爸了,所以,爸爸要去看他。等你長大了,爸爸想你了,你也會走這麼遠,去看爸爸的。”

“那我就坐飛機去。”小女兒說,“要不,我坐飛船去。飛船快吧,爸爸?”男人笑了:“飛船很快。可是坐上飛船就看不到這些小花了。還是慢慢走過去好,那樣你還可以和蝴蝶們玩呀。”小女兒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她甚至想好,要做個大花環帶給爸爸。“只是,你會認出我嗎?”

男人說:“到那時,我就問路過的'風兒和路邊的小花,你們見過我的小女兒嗎?它們會問我,她長什麼樣兒呀?我就說,她有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來可漂亮啦!於是它們會爭着說,我們見過呀。它們把我帶到你身邊,我就認出你了。”小女兒開心地笑了。男人接着說:“所以,爸爸走後,寶寶要快樂,要笑。不然,那些風兒、花兒會不認得你。”小女兒答應了。

不久,男人去了。小女兒很思念他,她在紙上畫了一幅畫:無邊的原野、低緩的山坡、彎彎的小路。路邊,開着一朵一朵小花,花瓣兒像極了微笑的眼睛。小女兒不悲傷,她知道,那裏就是遠方的遠,是爸爸在的地方。有一天,他們會在那裏相聚,到那時她一定要告訴爸爸,她一直過得很快樂。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