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

讀後感1.9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

《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1

爲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和我一樣希望培養出的孩子有責任心,能自理,會選擇,積極主動學習,願意不斷成長等等。

現實情況是,這樣的孩子真有,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看過很多家庭教育的書,總以爲自己會了很多,在生活中一操練,就跟啥也沒學一樣,以前咋說現在還咋說,剛想用點套路吧,一下就被女兒和愛人戳穿了:新學的吧?又拿我當小白鼠試驗呢?別瞎費功夫了,不管用!

看完這本書,又像看完其他工具書一樣:哎呀,媽呀!這書咋那麼好呢!咋早沒看着呢!我要是早看到這書該多好,養育女兒就不至於這麼費勁了啊!

晚上躺到牀上冷靜的想了想,不是遇到這本書早晚的問題,而是自己是不是一個自律的人!聽到的、看到的、學到的足以建立一個資料庫,不去運用全是白搭,運用了不堅持也是自取其辱。

這本書,如果讓我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特別狠心特別愛!

不學這本書我們也明確,有些事孩子絕對不能去觸碰,不能去做!我們都是有底線的人。比如電源插座不能摸,馬路上不能亂跑等等。隨着孩子慢慢長大,開始上學了,寫作業了,我們的底線一再妥協,一再被碾壓,最後變成了我不當老子了,誰愛當誰當吧,太難了!

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我們不能堅持住界線是因爲:

1、依賴孩子——是父母對孩子的需要在先,導致孩子學會了用情感威脅父母。

2、太過認同孩子——父母自己尚未解決的傷痛投射到孩子身上。

3、認爲嚴厲就不是愛了。

4、小事上忽視,大事上突然爆發。

5、父母沒有精力來應對了。

以上其實就是妥協,讓孩子知道:你還可以往後退,我還可以再提點要求。

無解了嗎?當父母之前真沒人給我培訓過呀!我是無證上崗呀!我委屈,我憋屈啊!

別急,本書給到了解決辦法,聽話照做啊!

父母的三種角色:監護、管理、資源;需要三種行動來護航,就是:教導、榜樣、幫孩子內化。

也別光喊難,孩子今天這個結果也是因爲身邊沒有個好榜樣學習,孩子就是讓我們重新活一回的,榜樣能不能豎起來,全看咱自己了。

總之,不管咱做到哪一步,只要是堅持學習不停止成長,孩子就有可能朝着大家都想要的目標移動,如果咱不學習成長,孩子沒變化,甚至倒退都是有可能的。

書中第二篇用了界線十律來詳細告訴我們:如何做到特別狠心特別愛!

分別是因果律、責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動機律、評估律、積極律、嫉妒律、主動律、顯露律。

做到這些都需要一個基礎點: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自食其果。就是讓孩子承擔後果,比如早上叫不起牀、比如完不成作業、比如忘帶書本、比如今天該你刷碗等。

界線十律讀完,合上書,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一位媽媽看到女兒沒有完成事先約定好的任務,毅然決然按着約定,只帶完成任務的孩子出去逛街,讓沒完成任務的孩子在家承擔後果。

我回想自己做不到,因爲我會心疼女兒,會邊發火,邊嘮叨幫她一起做,然後再帶她出門。其實我是心疼自己,我內在有需要。解決辦法就是,明確我是身份不只是母親,我還是一個積極主動,熱愛生活的人,我的內在我要自己來呵護,我可以去做我向往已久的事,而不是把這份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我爲我自己負責。

第二個畫面,作者四歲,有腿疾,上臺階時柺杖掉了,父母依然讓他自己上臺階,絕不幫忙。其實媽媽也很心疼,心疼的痛哭給朋友傾訴,但就是沒有上前幫助。

作者多年後回味,父母給了他鍛鍊堅毅品格的機會。

這個畫面讓我反思,未來就在今天,你這一刻的狠心造就孩子一生的頑強,而這一刻的心軟可能就錯失了孩子成長的大好機會。

是的,這很難,我知道,必須這麼做!我想這句話可以作爲爲人父母的口頭禪。學習很難,好習慣的養成很難,工作很難,生活很難,活着很難,我們依然要做、要活着!

狠心也得有個狠法,那就是溫柔而堅定!我們表達的時候更多的是用情緒來說事,就完全忘記了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到哪裏去了。

所以在這裏區分一下情緒和態度:

情緒,是發生在事後,是人對事情發生後的行爲反應,是一種心理活動,不管是表情,肢體,氣場,外在都可以看出來。

態度,是在事前的`心理準備。態度是一種先有主見,是準備要做某事前的一種心理預設,即心理準備,是內在的。

所以,做事、說話之前先擺正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怎樣的行動。

情緒不分好壞對錯,都是你對當下環境、人物、事件的感受,把它表達出來是釋放,憋屈在心裏,不但折磨自己更是折磨身邊的人。

所以,父母是要在愛的環境裏設置限制,要有態度表達我的情緒,而不是用情緒表達我的態度。

怎麼樣,覺得難嗎,覺得難就對了,說明我們在攀登啊,要去見光明啊!覺得容易反倒壞菜了,那是往下滑坡呢,走向深淵去了嘛!

最近和做家庭教育多年的老師聊天,她在帶小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所學的怎麼都沒用上,還是老方法,我們都大笑起來,有覺察不就是用上了嘛,覺察是改變的開端啊,已經走在嶄新的大道上了,還要怎樣,教育急不得,循序漸進,久久爲功。

我經常是走走轉轉,有時候都轉暈了,緩過來,繼續走,不斷的往前走,主動的往前走,因爲我不單是做父母的,我更要做積極主動的快樂讀書人。

真心希望更多的人接觸到這樣的好書,先別苛求自己能做到哪一步,能有意識:我是不是要讀書了,你已經站在更高一層臺階上了。我們一步一步來,我們一起慢慢來,我們一起去見更優雅的自己哦!當然,順帶着讓孩子見證我們的成長和優雅,孩子們能差到哪裏去呢! 見好吧您吶!

《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2

這本書的特點是教導父母要跨越對子女"對子女無條件的愛“之外,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界線。有很多家庭和孩子的問題產生於父母侵犯了孩子的界線或是父母的界線不斷地被孩子破壞了。而界限的問題決定了孩子成年時是否能對自己負責,能對錯誤的行爲說“不”,也能接納被人對自己說“不”。

另外,這本書以大量的案例說明了爲孩子立界限的必要性,並且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教給家長如何爲孩子立好界限。書中有些很經典的,耐人尋味的話語,我做了一些摘抄及總結。儘管如此,看完這本書後,我自己也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一些改變。我開始學習把許多對孩子的管教轉化成孩子本身對界限應負的責任。例如:守時、完成作業、金錢處理、管理時間、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以下就是我深受啓發的一些話語和案例:

1、現在做父母的從沒想過未來,我們總是在處理手邊的問題:如果能安然度過一個下午,孩子不會令我們煩到想送他們去阿拉斯加參加青少年營會,就很了不起了!但爲人父母的目標,就是要留意孩子的未來,因爲我們是在養育孩子成爲負責任的成人。爲人父母不只是要關心現在,更要預備孩子的將來,一個人的品格,就是他的命運。如果他知道這個世界要求他爲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就能夠學習活出這樣的需求,並且把日子過得很好。

2、誠實始於做父母的人,自己有好榜樣,並要求孩子誠實,也提供孩子說實話的安全環境。你需要把孩子的行爲解釋爲對你行爲的反應。其實韋恩(一個案例中的孩子名字)是以他父母的有關作風來做迴應,以父母所能容忍的最高限度來行事。他知道媽媽無能也害怕衝突,所以吃定了媽媽的弱點,爲所欲爲;他知道爸爸會大吼大叫,所以他做他想做的,直到爸爸大發脾氣爲止。他也知道即使是到那個關頭,還是可以從爸爸專有的敕令下開溜,到別的地方去繼續他的不端行爲,因爲他爸爸多半不會追究結果,寧可回去看他的報紙,認爲已經“收拾”過孩子。“當小杰說“媽媽,你插嘴!”,而做媽媽的也沒有護着自己,誠心的迴應說“兒子,對不起,你說的對!”這時,孩子就學習到對大人所定的家規和事情,要帶着尊重、自主、道歉以及迴應的態度。如果媽媽辯說“小偉,你不瞭解,因爲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話,所以我非這麼說不可。”孩子則很有可能在遇到別人質問他時,對自己的行爲加以辯護和自圓其說。孩子的工作就是測試你的決心,最後學會了“現實”的功課;你的工作就是要經得起考驗,包括忍受他的怒氣、鬧彆扭、發脾氣,以及其他種種。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訓練孩子培養界限”之間來回掙扎。當孩子持續要求時,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3、要避免情緒化的後果,要施行現實的後果。生氣、內疚、羞愧並不能教導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電視的權利、失去金錢或玩電腦的時間所帶來的痛苦會教導他學得更好。不成熟的人老是認爲自己是個受害者,一直要別人爲他解決問題。孩子需要知道他們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你要教導孩子,任何時候他們有問題,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可能作了些什麼來造成那個問題。

4、孩子需要學會爲他所失去的完美傷心、接受他的失敗、並從中有所學習和成長。也需要幫助他不要有那種以爲可以控制別人的妄想。你爲孩子所定的目標,就是讓他放棄自以爲可以控制別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來控制自己。孩子進入這個世界時,幾乎沒有任何能力來控制自己,爲了補償,他會盡全力來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漸增加它控制自己的能力,減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別人的能力。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答應孩子的要求,只要簡單的說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記得,先說“不”之後有改變心意說“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說“可”,後來又說“不”的人,是個背信者。

5、不要介入孩子們的爭吵。如果你替他們解決所有的紛爭,他們就學不會你不在身邊時所需要解決問題的技巧。有時候父母太嚴厲、太權威,或甚至暴虐,就會在孩子心中製造非常嚴格和不成熟的意識。有時候這些孩子會變得非常沮喪或有罪惡感;另一些時候,他們爲了反抗殘暴的父母,會議殘忍或虐打狂的方式對待別人。

6、受挫折是成長的關鍵之一。從未受過挫折的孩子就不會培養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7、父母應該好好判斷哪個願望是出自嫉妒,哪個願望是出自內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於嫉妒的那一個願望,幫助他得到那個出自內心的願望。

《爲孩子立界線》讀後感3

《爲孩子立界線》前幾天終於草草地看完了一遍。不過,我下面說的這些,可都是在沒看完之前發生的。所以,有時也覺得好書的最大用處不是教會了我們多少,而是啓發了我們什麼!

曾經在一篇博文裏談起過,我和SIVON訂了一個電腦協議,週六、週日的電腦時間分別長達2。53個小時,當時大家一致認爲電腦時間過長。那麼,執行下來的情況又如何呢?說出來恐怕要嚇你一跳——他幾乎從來就沒玩足過時間。除了第一個週六週日,他掐着時間享受了一把他的權利,後來好象他自己也忘了這茬兒。於是,我感悟到他們要求的其實不是那一分一秒的時間、也不是非玩什麼,他們要的也許就是向大人證明他們的獨立、他們的自主。

當然,它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界線”的涵義。之所以它爲界線,就是劃定了那最大的自由度。它的範圍肯定比正常範圍要大,在標準值左右,他可以往好的方面靠,他也可以往壞的方面走,一直走到他也認爲不能再走爲止。這可能也是老祖宗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真正意思吧?以前總認爲規矩設置了太多的框框、限制了人的自由發展,於是對這種祖訓嗤之以鼻。現在想來,用規矩畫出來的方圓不就是那一圈線嗎?如果真有什麼問題,估計也是那方圓畫得不夠大或者太大而已。

在這個事件上,我好象還體會到了立界線的真正意義——界線是專爲孩子立的嗎?最近一次SIVON用足電腦時間是在五一那天。也許是因爲他有一陣子沒那麼瘋狂地玩電腦了吧,那天看他玩電腦,我心裏又開始有了抓狂的感覺,除了走進走出沒給他什麼好臉色,到最後還是忍不住嘮叨。於是,SIVON爭辯說“我的時間又沒到”,並且一一數給我聽,證明他確實還有最後一個“半小時”。那一瞬間,我明白了界線其實不是專爲孩子設的,它也是爲我們而設,那分明就是一個爲我們劃定的有資格生氣有資格嘮叨的界線!!

如果說,“電腦事件”算是開了一個好頭的話,那接下來就該嚐嚐他怎麼反抗界線了。上次在訂立“零用錢計劃”時,我給他定了兩件不能算錢又必須完成的“義務家務”——飯後擦桌子、倒垃圾。當初的想法很實際,在他以後的家裏,如果在他妻子把飯桌上的碗筷收拾走後,他能主動把桌子擦乾淨,然後再把垃圾倒掉,這種分工將是多麼溫馨!SIVON小子當初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錢的分配上了,也沒對這事兒提反對意見。當天他洗完碗又擦了桌子,在我要求他倒垃圾時,他非常強硬地拒絕了。我只能避其鋒芒,暗自盤算該怎麼辦?他是真不喜歡還是在試探底線?

那天晚上21點,我看他還沒動靜,就自己去倒垃圾。沒想到他也跟屁蟲似的跟了下來,在被告知不做義務家務也就沒資格做家務掙錢時,他說“怎麼不先跟我說一下,說不定我改主意了呢?”嘿嘿,過了這村沒這店兒啦!第二天,我也非常堅決地謝絕了他做菜、洗碗的要求。那天他很自覺地擦桌子倒垃圾,再接下來的第二天當然也理所當然掙了一筆。

我以爲我贏得了這場“戰爭”,殊不知,他在掙了錢後又拒絕倒垃圾!我威脅他“第一次犯是隻罰一天,第二次可沒那麼便宜”,可他依然如故,聲稱就是永遠沒錢掙了,他也不倒垃圾。這下該我犯難了!我告訴自己要冷靜分析:也許他真是不喜歡這活兒;也許洗碗擦桌子倒垃圾一套程序下來對他來說真得難了點兒;我問自己讓他做家務到底想達到啥目的,我不就是想培養他點兒責任感嘛!最終的結果麼,也在各位意料中了,我們把“倒垃圾”改成了“取報紙”。爲此,每天的新聞都成了舊聞。

這是他造反成功的。也有試探一下及時回頭的。SIVON這學期在學校練毛筆字,每天放學後一小時。有一天,他又開始嘀咕“不想練字了,明明是**同學招惹我,可老師只批評我……”兩天後,他真得比平時提前了20分鐘回來了,怯生生地說“沒去練字……”。我有一瞬間的迷惘,但很快我平靜又堅決地對他說“把書包放下,跟我走吧!”“去哪兒?”“我送你回去練字!”我一邊換鞋一邊回答。“不用送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哈哈~~~

五一過後,練字時間又往後推了一小時,回家都快18點了。其實我也擔心他會不會餓,能不能堅持?但他反倒一點兒都沒提。也許這就是什麼我們必須堅持什麼我們應該修改的最好的檢驗標準!

孩子的可塑性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不論是在文字上我們設定的界線,還是我們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的界線,他們遵守界線的自覺性有時甚至令我們汗顏。五一這個小長假,SIVON又去外婆家呆了兩天,又有了一筆“非正常收入”。回來那天去爬山把他累壞了,當晚他並沒有提起這錢。晚上,我真得很想問問他外婆是不是給他錢了,最後我甚至還翻了他洗澡時換下的衣服,褲袋裏真得有張100元。有一瞬間,我想拿着這錢跟他說,他換衣服時又忘了把口袋裏的錢取出來了。這只是一瞬間的想法,我相信他確實只是太累了忘了那錢了。事實也確實如此,第二天一早,我還沒睜開眼,他就把錢送到我手裏了。我當然也沒拖拉,及時把20元交給他讓他存入儲蓄罐,並許諾另外80元當天一定幫他存到銀行去。多好的媽媽、多好的孩子、多麼和諧的一天啊!

標籤:讀後感 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