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the blind side觀後感

觀後感2.36W

《弱點》是根據邁克爾·路易斯的小說《弱點:比賽進程》改編,由約翰·李·漢柯克執導,桑德拉·布洛克、蒂姆·麥格羅、昆頓·亞倫等主演的勵志電影。以下內容是本站小編爲您精心整理的the blind side觀後感,歡迎參考!

the blind side觀後感

the blind side觀後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這部電影《弱點》。這是一部溫情勵志片,它很容易觸摸到人性當中最柔軟的地方。這部片子的主旨很簡單,當你拯救了別人的同時,也會成全自己,即俗語:授人玫瑰,手留餘香。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邁克爾因爲家庭破裂,離開自己的母親,然後流落街頭。他因爲具有運動天賦而被學校錄取,但是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零分,並且無處可依。陶西太太一家人接受了他,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在學校裏,忠厚的邁克經常遭到冷遇。不過在陶西太太的幫助下,奧赫逐漸找到了自我,他開始慢慢融入白人社會、開始漸漸接受自己新的身份。陶西太太看到邁克爾驚人的力量和運動神經,她想把他培養成傑出的橄欖球手。因爲邁克爾在學校比賽中的出色表現,引來全國各地學校橄欖球教練的邀請,屢戰屢勝。但是邁克爾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差,陶西爲他請了一名家庭教師專門輔導他的功課。邁克爾最終取得了畢業證書,被密西西比大學錄取,之後成爲了一名全美職業橄欖球明星。

《弱點》的英文名字其實叫《the Blind side》,所以影片或許也可以叫做盲點。盲點,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看不見的,忽略掉的東西。影片中有一個小點特別打動我,就是邁克爾的生母。邁克從小就生活在環境險惡的黑人聚居區,但一直保持着善良的本性,是因爲他媽媽從小教導他,有壞事發生時要閉上眼睛,等壞事過去後再睜開眼睛,世界還是一片美好,這個生命的盲點保持了邁克的純淨。在我們社會中,我們見慣了太多的不幸,而越來越多的不幸則會讓我們對生活中醜惡的事情日漸感到麻木冷漠。其實這裏的盲點不僅僅是視野的盲點,更應該指的是忘記那些不好的事物,保持內心的一份純淨。

但所幸的是,陶西太太發現了邁克,拯救了他的生活,他的命運以及他的人生。我想,不僅僅是陶西太太拯救了邁克,邁克也成全了陶西太太的人生意義。所以說,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

影片中還有一個盲點,也就是電影中的高潮,矛盾的最高點:邁克在調查員的心理暗示下認爲陶西太太他們一家人對自己好,就是想利用自己,讓自己進入密西西比大學爲他們的母校效力。他覺得自己特別無助,想逃避。當矛盾解開的那一剎那,邁克與陶西一家的感情更爲深厚,他對調查員說的一句話很讓人感動:“你爲什麼不問我,爲什麼我會想去密西西比大學?那是因爲我的家人都是在那裏唸書,所以我想去那。”只是這一句,所有的誤會、不甘與懷疑都解決了。

有人認爲這是一部孕育夢想的影片,但我認爲它是一部蘊含着滿滿的愛的影片。當陶西太太開車陪邁克去黑人聚居區的時候,邁克叮囑她呆在車裏等他,不要出來;當陶西太太帶他去買衣服的時候,他安慰陶西太太,讓她別怕,他會罩着她;當邁克開車帶小肖恩出去不小心出車禍的時候,邁克用手臂幫小肖恩擋住了那個致命的一擊;在別人對去圖書館自習的邁克投去異樣的眼光的時候,柯林斯毫不猶豫的坐在了他的身邊……在邁克的意識裏,他就是他們的家人,當家人遇到危險,他就應該要義無反顧的站出來。他們陶西一家與邁克之間的愛是超越了種族,宗教和信仰的親情。在這部片子中,我個人比較喜歡sj,他就像一個小大人,在陶西太太將邁克帶回來的時候,他從一開始就接納了他,他的活潑善良陽光溫暖潛移默化的影響着邁克,畢竟,他算得上是陪邁克時間最多的人了。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和現實中,都有些缺憾難以避免,我們不必爲此而逃避,打開自己的`心扉,對自己寬容點,讓自己的心靈找個棲息的地方。對於每個人來說,每個個體的身上都存在弱點和優點。但是我們有些人會經常因爲自己的弱點而感到慚愧,變得不敢面對事物。而自己本身的優點卻被自己隱藏着,一直都只是留意着自己最脆弱的地方,這樣便難以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亦漸漸變得軟弱。只有直視自己的弱點,直面自己的內心,你纔有可能變得強大。

你有沒有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過別人?有人認爲,這本身就是一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社會。我認爲不對,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充滿溫情,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社會。愛是需要相互感知,互相傳遞的,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歌者說:愛是你的手,把我的傷痛撫摸,愛是用我的心,傾聽你的憂傷歡樂;詩人說:愛就是用一個微愛,一個擁抱就能溫暖整個世界;哲人說:愛就是用你的心,我的情,她的意描繪唯心主義的色彩;畫家說:愛就是蔚藍天空張開的巨大臂膀,擁抱那隻展翅翱翔的深灰色的大雁;普通的我想說:愛是心與心之間真誠的付出,平等的交換,愛是血脈親情的紐帶。

愛需要繼承,更需要傳遞。

the blind side觀後感

一位偉人說過,世界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的確,人世間大部分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但是,這是生命的必然本質嗎?在電影《弱者》中,一個白人婦女收養一個黑人小孩的故事,似乎給了我們更多的啓發。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爲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女是天經地義的人性。甚至如果一個人能看待朋友或親戚的小孩也能“視如己出”的話,這都是難能可貴的。但如果一個白人婦女能對路邊一個毫不相干的黑人小孩獨自在又冷又溼的雨中行走發生關切,並要丈夫將車退回,仔細查問並最後將其帶回溫暖的家,最後傾注無私的母愛將其培養成材的故事就非常罕見了。雖然罕見,但無疑是真實的。這種超越血緣、超越種族、超越階級的無條件的愛,其實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情懷。它是止於至善的人性的體現。

普賢行願所說的“恆順衆生”,並非是來自佛菩薩的人生理想,而是揭示了我們人性的本來真相。這種無差別的慈悲,就是我們衆生本來的面目即佛性。不管你是佛教徒或基督徒,不管你是白人還是黑人,甚至不管你是人類衆生還是旁生,你都本來具有這種天然的本性。只是由於我執,我們的愛只集中在“我”和“我的”目標上面。我們在世間所看到的愛或恨都有一定因緣,也是由於我們還是凡夫,看不到因緣的虛幻。所以我們說,世間有因緣的愛和恨,並不是生命的本質,恰恰是生命的迷誤。正因爲迷誤的愛和恨,我們纔在生死的苦海中無盡地輪迴。

這位白人母親自然流露出的偉大母愛和慈悲令我們深深感動。我們的這種感動其實也是來自自性。這種感動就是普賢行願中的“隨喜功德”的體現。“隨喜功德”也是本來存在於我們生命中的一種佛性。不管你是佛教徒或基督徒,不管你是白人還是黑人,甚至不管你是人類衆生還是旁生,你都會本來具有這種會被生命感動的天性。也同樣是因爲我執,我們的心變得冷硬,感動的天性被牢牢冰封住了。

最後,在讚歎這位白人母親的菩薩行之餘,我反躬自問:如果我遇到類似情況,又會有怎樣的反應和抉擇呢?一想到這,我那佛教徒的傲慢就被慚愧的海水衝得支離破碎了。

the blind side觀後感

上週六(1月2日)晚上與家人看了電影 The Blind Side (中譯爲“弱點”)。這部電影基於一個真實故事,講述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 (NFL) 巴爾的摩烏鴉隊 (Baltimore Ravens) 的Michael Oher (邁克爾-奧赫)從一個出身貧寒流落街頭的黑人孤兒成爲2009年NFL選秀第一輪明星球員的經歷。全家都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所以我將自己觀看的感受在此與大家分享。

話說從頭,這部電影是小萍姐妹在他們全家看過之後推薦的。我向太太申請看這部電影時,她很爽快地批准了。因爲今年她的新年計劃中有一條就是利用看電影,玩遊戲,體育活動等方式營造家庭一起的高品質時間。原計劃1月1日觀看,但白天有其他事情耽擱,晚上有團契聚會,所以延遲到1月2日。晚飯後,我們不慌不忙地來到電影院買票進場,才發現大事不妙。原以爲放映室裏有許多座位任我們挑選,卻發現只剩下第一排的幾個座位相連,其他空位卻是四處分散,所以全家坐在一起的計劃不可能。兒子女兒各自找到座位後,我與太太坐在最前排看了幾分鐘,終究覺得不大舒服,且不易看到全屏。於是爲太太找到了後排中間一座位,我則坐在旁邊臺階上觀看。心想: 要不是全家一起來看,我早就出去看別的電影了,豈能在這裏窩囊?同時合計: 新年第一天開始,我就感覺有些腰痛。雖然還可以爲此感謝讚美神的恩典 (雖然腰痛,不會太多影響生活,工作,或服事),坐在這無依無靠的臺階上,能夠支持多久呢? 正在心中嘀咕,電影衆望所歸之下開始了。我也很快隨着情節的展開進入到了這個不平凡的故事之中。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自然會有不同感受。回家路上,我們一家四口討論就已發現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不完全一樣。對我來說,有三處地方讓我感受最深。第一個場景是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寒冷冬夜裏,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卻又心思細膩,溫柔賢惠(真是難得她集這幾樣於一身)的莉安 (Leigh Anne)看到那高大壯碩的大個子邁克 (Big Mike)卻穿着單薄的T恤和短褲,在凜冽寒風中瑟瑟發抖,躑躅前行。在瞭解到他目的是到體育館度過那漫漫長夜以後,莉安邀請邁克回他們溫暖舒適的家中。當車轉回朝邁克開去時,我知道這個孩子的命運從此改變了,淚水不由在眼眶中打轉。這一場景令我想到,當我們願意順從神給我們的感動,去幫助別人時,那個人一天的生活,甚至一生的命運可能因此發生改變。也許我們不能如同莉安那麼富有,也不能給人的命運帶來那麼大的改變,但我們都能成爲別人身邊的天使。即使軟弱,仍能成爲別人的扶持。

第二個場景是莉安與她的朋友們談論收養邁克在家中。有位朋友評論說,“你改變了那孩子的命運”(You changed his life.)。莉安回答說,“不! 是他改變了我的生活” (No, he changed mine)。不知爲何,我聽到這裏,眼淚都差點忍不住流出。表面看來,莉安的家庭已經非常完美圓滿,擁有這世上絕大多數家庭都渴望擁有的成功與快樂。但是邁克的出現,好比一塊完美拼圖所需的最後一塊,這個家庭才擁有了真正的快樂。想到邁克在他們家過的感恩節,他們家庭多年以來第一次圍繞餐桌而坐,牽手禱告,向神獻上發自內心的感恩。無疑,他們的確爲這個出身貧賤,走投無路的孩子做了許多,邁克給他們家帶來的影響卻同樣深遠。以前他們將生活中擁有的許多都視爲理所當然, 但邁克的出現讓他們瞭解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他們因此對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這不正是我們去服事別人,幫助別人所能得到的神的祝福嗎?也許我們多數人的家庭沒有莉安的家庭成功快樂,也許我們因此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不滿足,當我們去幫助比我們更有需要的人,就會發現神對我們是何等的恩典,我們對神更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活態度和生命也因此發生改變。

第三個場景是,邁克這個原本毫無希望的孤兒,因着莉安的收留和視同己出,在橄欖球上的天賦被髮掘,學習潛力在學校老師和私人教師的悉心幫助下得到發揮,終於順利進入大學。莉安一家送邁克到學校,然後莉安強抑心中情感與邁克告別,而邁克執意要打開車門,與她擁別,非常感人。故事在這兒結束,隨後可以看出莉安在她原來所參與的許多慈善活動之外,又開始了一個旨在幫助如同邁克這樣孩子的項目。我想到的是,莉安因着當初看到邁克的需要,儘自己所能幫助他,除了改變邁克的生活並且自己的生活也發生改變以外,她對如邁克當初處境的人的需要更加明瞭,知道如何更好幫助他們。同樣,當順從神的感動去服事人,神也因此使我們有更加敏感的心,知道類似情形下人的需要,從而能更好地服事人,服事神。這樣的人, 他的服事得到擴展,屬靈的帳幕得到擴張。

在這三點之外,還有一點印象深刻的是: 當邁克進入那所基督教的學校時,學校門楹上刻着一句話 "靠着人,這也許成爲可能;靠着神,一切成爲可能" (With men this is possible, but with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我覺得這是電影要傳達的主要信息。從邁克的成長來看,沒有莉安和他們家庭的收養與幫助固然不可能。但是,沒有人將邁克帶到學校,懇求橄欖球隊教練收下他;或者是教練不願意接受;或者教練不願去說服學校領導接受;或者學校老師們沒有對智商只有80的邁克因材施教;或者當初他媽媽沒有在毒品暴力氾濫的環境中對邁克的保護,以至於他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行;他的成才都是不可想象的。這其中的每一點,靠着人確實有可能,但所有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爲神的恩典。

總之,這部電影是自2004年我所看過的蜘蛛俠(二)(Spiderman-2)之後,又一部帶給我屬靈的思索和得着的好電影。若你還沒有看過,下次看電影時可以優先考慮這部片子,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感受,並在如何去幫助周圍有需要的人上得着激勵。若你看過這部影片,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受與得着。

標籤:觀後感 bl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