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

觀後感1.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1

書,不厭百回品讀。獨捧一杯香茗,鼻尖縈繞着清茶的馨香與書間文字的獨有墨香,是人生之中最愜意幽香的時光。從遇見哈羅德的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離開他。

一個人,行走在朝聖的路上,堅持着、堅信着。也許哈羅德僅僅只是我們茫茫人海,芸芸衆生之中的一個平凡之人,卻做着不平常的事,走着不平凡的路。老友奎妮患了癌症,這使他一度悲傷;但當他受到一位加油站女孩無意間的啓發,有一種名爲信仰的'光芒綻放於心間:他堅信,只要他一直走下去,奎妮就一定會痊癒。

1個人,87天,627英里,橫跨整個英格蘭。

這條路不僅飽含着信仰,更凝聚着意志。也許在某種意義上,這條路並不是真正的朝聖,它的初衷只是爲了救愈奎妮;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卻從一個簡單的信念,匯聚成神聖的信仰,人生的高度得到了體現。這裏的“走路”,已不是一般意義上兩隻腳一步一步地前行,而是信念的驅使。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走在朝聖之路上,心懷信念,堅定向前。

也許我們在人生之旅上也曾迷惘無助,也曾茫然彷徨,不妨停下匆忙的腳步,掠過浮世的繁華,回顧過往,靜靜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初衷是什麼?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信念,或真或幻,卻是一個能支撐人生的點,心懷夢想,堅信自己,堅定地走下去。畢淑敏言:人生本沒有意義,每個人必須爲自己的人生確定意義。也許目標可以實現,也許目標形同虛設,但在爲其奮鬥,爲其努力的過程之中,你的心靈卻受到了洗滌。結果也許並不重要,但人生路上奮鬥的過程卻是難能可貴的。我想,這應該是朝聖最淺顯的真諦。

作者運用獨到的筆觸,細膩地描寫了哈羅德的朝聖之旅。畫面的描繪,簡單的落筆,卻刻畫了真實的生活,深刻的情景,使我們恍若身臨其境。書中人物的任何一個心理活動,都如此牽動着我們的心靈,使我們久久無法忘懷。潛移默化之中,我們仿若閱讀了一生的漫長。

生活之中,總有一些事情會觸動人的心靈,有時一個契機,或許會改變人的一生。一個人的朝聖,或許就是那個改變我們的契機,它真正觸動了我們的內心,使我們與哈羅德情感融匯在一起,思想迸發出燦爛的火花。

結局的塑造是悲傷的,卻又是圓滿的,就如我們的人生。這樣一本自然純粹,不加修飾的書籍,如何不教人讀之深切,讀之入迷?

再一次沐浴在朝聖的光輝之中,凝神靜想,我們每個人都走在朝聖之路上……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2

這本書的出現是個尷尬的故事,一個男孩到我們公司上班第一天,當作見面禮給每人送一本書,後來一些意外的原因導致男孩第二天就被開除了,我猜他也是一時賭氣懶得找我們把書要回去,而我則本着合理利用資源的原則把書帶回了家,書不厚,但是我讀得慢,所以兩個月過去了纔有觀後感

故事主人公一開始偶然收到一封信,信來自一個多年都沒有聯繫的故人,故人身患重病,時日不多,原本這只是一封道別的信,可是卻意外喚起了主人公多年壓抑的勇敢(我想他應該是和我一樣的雙魚座,感性意識這麼強),他開始了漫長的徒步之旅,目的地是故人所在的那個需要跨越整個英國才能到達的醫院,而他隨後表現的行爲彷彿是在表達:只要他還在走這段路,故人就不會離去。

旅途中歷經坎坷,受過太多傷,主人公有懷疑,但不甘心放棄,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到達終點,只知道繼續將一隻腳放到寧一隻腳前面就好了。

有段時間他出名了,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他這種堪稱“朝聖”之旅,還來了不少主動加入隊伍的人,這段時間讓他堅定了信心,主人公意識到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可是帶着這麼多人上路,又變成新的麻煩,他開始意識到這段朝聖之路唯有一個人走才能到達真正意義上的終點。

臨近終點,孤獨的主人公卻意外的打算放棄自己的旅程,他太累了,他不相信自己能走下去,他想回到妻子身邊,回到平平淡淡纔是真的生活,而這時妻子給了他強有力的鼓勵,勸他繼續走下去,因爲妻子知道這段路是他想要的,眼前的情況是馬上就要成功了,放棄只會讓他未來的人生都在後悔中度過,妻子鼓勵主人公堅持自己的旅行,他振作起來繼續向前,迷迷糊糊又走了幾段反方向的旅程……晃晃悠悠中體力也即將耗盡,意識也只能支撐着將一隻腳放到寧一直腳前面……終於到達目的地,主人公卻開始不知道如何面對結局,讀後感·這大半生的`經歷,在旅途中像影片一樣在腦海中放映,失去孩子的痛苦,妻子的疏離和埋怨,在這段旅途中反覆重現,然而傷心痛苦之後,主人公選擇將那些難以釋懷都放下。小說結尾妻子來到主人公身邊,兩個人在沙灘上回想起第一次見面的那場浪漫舞會,悸動的心讓他們再次相依。

整個閱讀感受如果用一個詞形容,我覺得是孤獨,彷彿小說的每個詞都被獨孤的氣氛籠罩着,讓我時不時有種想要找個山頭喊一嗓子的衝動,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孤獨本是生命的主旋律,就像有人說每個人生而孤獨一樣,生病沒有人能替你打針,跌倒沒有人可以替你趴下……然而生活也有溫暖、有人願意給予、有人願意安慰和陪伴,只要你願意敞開懷抱,將自己坦誠,那是給別人一個溫暖你的機會。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孤獨不能自拔,不管受過多少傷,流過多少淚,只要你還活着,請再相信一次美好。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3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哈羅德的男人。在退休之後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有一天,他意外收到了一封來自舊時同事的信,並通過信的內容得知,那位已有20年未見的善良的同事奎妮已經身患絕症,生命垂危。

主人公哈羅德本想回一封信表示慰問,但是卻在寄信的途中,因爲與一位加油站女工的談話,衝動的.做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他要步行穿越大半個英格蘭,到貝里克郡去看望奎妮。就這樣,一次漫長的甚至可以稱之爲“朝聖”的旅程就在倉促的決定下開始了。

羅德沒有專業的步行裝備、沒有地圖、沒帶手機,哈羅德的旅程在倉促的決定和不理解中開始,在回憶和現實交替、在時而懷疑自我、時而又充滿希望中向前。哈羅德的“朝聖”之路充滿了坎坷和挑戰,但是一次次他經受住了挑戰,克服了身體的不適、接受了好心人的幫助,一次次在迷茫絕望中重拾堅定的信念。

如大家所願他最終成功了,歷經87天,橫跨大半個英格蘭,他見到了奎妮,儘管他的行爲並不能讓一個患了癌症的人起死回生,但他完成了對奎妮的承諾,獲得了妻子的理解,也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關於愛與信念,書中用並不華麗的辭藻描繪出一切,如此簡單樸素卻令人深深感動,人生的路只夠一個人走,從一個人到兩人一狗,到聲勢浩大的朝聖團,最後世界只剩一人的寧靜與超脫。

這一場朝聖,與其說走在路上,不如說走在心裏。哈羅德的這次遠行,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給予我們繼續前行的鼓勵,以及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時堅守心靈土地的勇氣。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永遠順風順水,有些夢想需要堅持很久纔能有所收穫。

我們都是夢想路上的朝聖者,每一條朝聖路都是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我們生而不同,也必將與衆不同。只要你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堅持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無論正在經歷什麼,都請不要輕言放棄,因爲從來沒有一種堅持會被辜負。願你的堅持,終將美好!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4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人的朝聖,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急,一步一步來,一日一日過,請相信生命的韌性是驚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愛。

其實《一個人的朝聖》,我三年前讀了一次,這次重新讀了一遍,平鋪直敘的故事情節中,總在不經意間給我深深的觸動。第一次讀這本書正是我開始晨跑的時候,那時候堅持得很辛苦,世界充滿了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開始。

“他所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把一隻腳邁到另一隻腳前面。這種簡單令人高興。只要一直往前,當然一定能抵達的。”

感到艱難的'時候,我就想起這句話,忘掉一切雜念(什麼目標,爲什麼他們跑得這麼輕鬆,我好累呀……),簡單的放空自己,不停地把一隻腳邁到另一隻腳前面,簡單的過程,簡單的向前,我的晨跑一直開心地跑到了現在。

和解,與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溫柔地對待生活,對待家庭。這五年是我和丈夫最艱難的時光,彼此充滿不信任,倦怠,就像書中所描繪的:“因爲他們個個都表情凝滯,好像所有的喜悅都被榨乾了。有些車裏坐着母親和孩子,看起來同樣疲憊不堪。那些像莫琳和他一樣的伴侶也是一副僵硬的疲態。”

“哈羅德但願那女人沒有說出再也忍受不了丈夫這種話,也希望那男人可以笑一下,抓住她的手。他想起莫琳和自己,還有福斯橋路13號這些年的寂靜。莫琳會不會在咖啡廳衆目睽睽之下對他說他的聲音讓她想尖叫?他離開的時候,遠足男依然在地圖上指指點點,那妻子依然在對着空氣說話,手中剩下的餐巾紙被她握成一團。兩人都沒有注意到哈羅德的離開。”

各自執拗着,傷害着,生活過得很窒息。看到哈羅德和莫琳在各自分開後,才重新放下心中的執念,回憶一起走過的日子,各自思考在一起的可能。我想,既然最壞就是分開,爲什麼不給各自一個機會,去嘗試另一種解決方案呢。試着溫柔地對待我們之間的不同,不糾結,不刻意,不控制,還原生活本來的樣子,還原彼此二人在一起的初衷,我們現在並沒有恩愛如賓,但舒服自然,雖然時時還是有衝突。“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我們給予愛,也要有勇氣接受對方的愛,這都是一個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的能力。

“她忍過這些年,是因爲無論和哈羅德在一起的日子有多孤獨,沒有他的世界只會更加孤單。”其實是很多夫妻的心聲,既然這樣,那就放過自己,放過對方,好好去愛,好好去生活。

生活,多給自己留白,去接受一些你不瞭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5

《一個人的朝聖》看完很久了,一直想說點什麼,無數次提筆放下,放下再提筆,在糾結與矛盾中掙扎了很久,終於決定還是要對自己說點什麼。

其實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在這個談死還早談愛已老的年齡,人生閱歷終究太過淺顯,討論生命無常有些蒼白,只能就來時走過的路作一些回顧,對未來要走的路儘可能希望它漫長一些,平和一些。

這本書講述了退休老人哈羅德突然間收到舊時好友奎妮在人生盡頭的告別信,哈羅德於加油站無意中聽到“等待”可以治癒一個人的疾病,於是他決定從家徒步去遙遠的聖伯馬丁療養院看望奎妮。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加入他朝聖的隊伍,又不停的離開,他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團隊,最後又迴歸到一個人。在這場艱苦的徒步旅程中,一路風餐露宿似苦行僧。不斷的思考人生路上所有的恩怨情仇,直到最後決定跟往事告別,與自己和解,而奎妮也終於等到見哈羅德最後一面,了無遺憾的歸去,哈羅德與近二十幾年形同陌路的妻子莫琳也重新舊好,開始新生。作者蕾秋的寫作手法細膩溫和,平鋪直敘,讀過後內心陣陣暖意,但又時不時的疼一下。爲奎妮,爲哈羅德,爲莫琳,爲哈羅德死去的兒子戴維,也爲渾渾噩噩過了這麼多年的自己,溫暖與疼痛交替,絕望與希望並存。

記得兩年前在去川西的途中,親眼目睹一位朝聖的大叔,三步一磕,雙手合一嘴裏念着六字真言,眼神裏只有遠方,只有信念,只有純粹。我當時真的就覺得信仰的力量太偉大了,能讓一個壯年男子放棄一切,去做一件很多人眼裏並無多大意義的事。這一路走來悽風苦雨自不必說,在完成朝聖之後對實際的生活又有哪些具體意義呢,其實你我心知肚明。都說藏區的天空最美最純淨,因爲那裏世事安然人心純良。我們身處繁華塵世間,一顆心被世俗沾染了貪嗔癡,偶爾想要逃離,還自己清淨純白,卻發現無處可逃。或許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而我恰恰相反,用理性思考人生,以感性規劃未來,缺少信念的`未來如夢幻泡影吹彈可破。這樣的人生早已偏航,就像哈羅德所說以爲走路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吃,說話,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兩腳走路無非是一隻腳搭在另一隻腳前面,人生也正如此,一步搭着一步如大象過河,深淺自知,應該試着學會像哈羅德先生那樣,糾正已偏航的人生。

哈羅德的行走既有對奎妮的內疚,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救贖。退休後的哈羅德內心深處的愧疚與自責如影隨形,他不停的往前走,往事就會在腦海裏在眼前不斷浮現。一次又一次的回憶,讓他前半生的殘缺不全有了可以縫縫補補的機會,直到奎妮歸去,他才明白人生有時候在於自己錯誤的堅持了自己想走的路,以至於常常莫名其妙的迷路走錯,等醒悟過來再折回重走。其實,一個人的朝聖是對自己內心的救贖,與自己和解,還一個重生的自己。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活着,認真過好每一天。

心煩意亂的時候,也在想是不是出門行走一次,也許歸來時雲淡風輕。有人說一個人走在路上太寂寞,但我總覺得一個人的寂寞好過兩個人的疏離。比如哈羅德路上遇見很多人,熱鬧的背後是哈羅德無法言喻的酸楚,所以他選擇在一個不爲人知的清晨悄然離去。心靜纔會腦清目明,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了錯誤的堅持,根本原因在於這顆心的紛亂繁雜。摒除一切貪嗔癡,讓生命迴歸最初的柔軟純真,纔會雲開見月。

天空一直都在,是雲來了又去。冬天的風吹在臉上生生的疼,窩在一個熟悉的地方久了,人心似結了冰,好在還有書籍可以溫暖,這個冬天遇見《一個人的朝聖》將不再寒冷。

昨天看見一句話:希望我走時心如止水。多年以後,當生命歸於塵土,希望我也心如止水,於人於己與塵世已無虧欠。

所以生命原本就是一場修行,一個人的朝聖。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6

你以爲走路只是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面,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嗎?不,漫漫人生路,走路對於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呢?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便說明了這個道理。

故事是圍繞着一個叫哈羅德的退休職工講起,他在釀酒廠默默工作了四十年,沒有升遷,沒有故人。退休後,他和妻子生活在英國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自從他退休以來,幾乎沒怎麼出過遠門。直到那封信的出現,這封信來自他二十年未見得老友奎妮,奎妮患了癌症,來寫信告別。哈羅德震驚、悲痛之下,寫了回信,正準備寄出。在寄信路上,他想到了奎妮,想到了自己的過往,以至於經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郵筒,越走越遠。最後,他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了整個英格蘭。87天,627公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而這一走,完全沒有準備的出行,沒有手機、沒有地圖、沒有指南針,沒有一切一切,而哈羅德懷揣着一顆堅定的心,腳穿一雙帆布鞋,一走到底。

“87天,徒步627公里”是需要多大的信念才能完成,而哈羅德這位老人卻做到了,難道僅僅是因爲老友的一封信就讓這個老人奮不顧身冒險出發嗎?我想不是這樣的。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信念,一個人更應該學會對待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漫漫人生路中,認真珍惜身邊的人和物,欣賞生命中最美麗的風景,發現探索從來沒有注意過的事情,反思自己過去的得與失以及時光流逝中那些被忽略的感情。

哈羅德在朝聖路上中的反思,使他找回了昔日的愛。他開始嘗試着努力做了:他向妻子表達了愛,雖然每次明信片上的字跡寥寥,但他畢竟做了。

我始終相信,個人境遇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愛要表達出來,愛是要人感受到的,這樣人和人之間纔有溫暖。我想這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那條只屬於自己的道路。

一個人的朝聖,與其說走在路上,還不如說走在心中,去面對一些我們不敢面對或不願面對的心結。只有勇敢面對,纔會打開心結,獲得理解、獲得幸福。哈羅德,讓我感受到了這份內心旅途中的堅定與溫暖。

我們要趁年輕,趁着一切還來得及,一定要多努力,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有些事,寧願做錯,也不要後悔沒有做過。

走路雖易,但在路上能感悟人生的人極少。在你不停地向目標奔去時,不妨停下腳步,回頭看看屬於自己的珍貴經歷。

有時候走路也是一種修行。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7

姑娘向我分享了她最近的讀書筆記,說說我的感想。

哈羅德因爲一封信,一個小姑娘的一句話,踏上了獨步前行看望病重的朋友之路,希望給朋友帶給希望,看似不理智的背後,也使他逐漸認識到家庭缺陷對自己的影響,逐漸認識到對兒子自殺未能及時救助的膽怯,對妻子的忽視及愧疚。

而他的妻子也從最開始的冷漠,活在兒子依舊活着的假象中,逐漸到不安,擔心,後面也在暫時的離別中開始正視丈夫也是很愛兒子的,只是他太膽怯,很多細節被她重新想起,她正視兒子已經去世的事實,和丈夫重歸於好。

這場徒步旅行使哈羅德和妻子更加了解自己,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優點,這也是我們所追尋的內心真正的需求,不止看事情表面,更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每個人都需要一場心靈的洗滌,讓我們能逐漸瞭解自己,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優點,內心也能成爲更加溫和的人,找到最舒適的生活狀態,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內心更加堅定。

正好,雖然是雨夾雪,還是很有春天的味道,一條狗說過,喜歡下雨,下雪天,似乎所有的污垢都能被沖刷和掩蓋,世界一片安詳,希望不快的日子短些。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8

字面上理解《一個人的朝聖》書名,以爲是關於紀行和信仰的,但當我看完了這本書才發現,他講述的是一個老頭因爲寄信引起的徒步行走到英國另一端去看望癌症晚期舊友的故事。

而在這個表面情節背後是老頭哈羅德對自已一生的回思,在一個信念的支持下他徒步87天行走627公里的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他相信只要自已真的可以堅持徙步穿越整個英國,出現在舊友身邊,她的癌症就會痊癒,就會好好活着。最終他真的做到了,故事的結局溫情而感人,徒步行走的哈羅德在途行過程中經歷了種種磨難,他回憶了自己過往的生活,在他年幼時就離家出走的母親與酗酒的父親,兒子戴維的自殺,與妻子由於隔閡導致後來的分居。這些回憶都深深的折磨着哈羅德,或許他的出行,某種程度上是潛意識想逃離這一切,在遇上行行色色的路人,聽他們講述各種故事哈羅德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幸或不幸的事,究竟能擁有怎樣的生活,得看自己如何抉擇。他在行走中放下了對舊事的心結,重新喚醒了內心深處對妻子深深的愛。而當妻子驅車前來希望他回家時,她看到了他的改變,他當然沒有長高長胖,但看着眼前這個滿面風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樣的皮膚,捲曲的頭髮,錚錚發亮的眼睛,堅定的`眼神,她突然覺得自己像張白紙一樣平淡無奇,他那種生命力使她顫抖。好像他終於成爲了早該成功的男人。

《一個人的朝聖》是一場心和靈的行走,跳出平凡的生活,在行走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用勇敢面對內心,面對曾經不願意碰的心結,將它打開釋放。

我想在我們一生中或許已經有了一個固定模式的劇本,每天按部就班地演繹,久而久之,我們覺得現在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可能早已經不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了,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和自己對話,沒有進行心靈深處的反思,現在的生活真的是理想的生活嗎?讀後感·我想我們偶爾也需要出去“走”一次,去尋找真正的自己。去追尋內心的聲音,嘗試一次爲信念而執着的行走。

人就是越長大越孤單,往後的路要學會自己走,有些荊棘需要自己去劈斬,用自己堅定的信念和沉穩的腳步大膽的向前走吧!一個人的朝聖,做自己,不忘初心。作者:劉雲花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9

文章種講述的一個已經退休老人哈羅德走路去拜訪昔日好友的故事,在一個四月中旬一個在平凡不過的早晨,哈羅德正在吃着美味可口的早餐,被突然一封信打斷了。信來自遙遠有不可及的貝里克郡,寫信人是他的的老友奎妮·軒尼斯。信的內容是告別,她的癌症了。哈羅德寫完回信出門了,他走過一個郵箱,一個接一個。走完整條福爾街道,走到加油站碰到一個姑娘。聊起了信仰的問題。哈羅德告訴女孩,我的老友得了癌症,我要寄信給他。

女孩點了點了頭,告訴哈羅德要積極點。又告訴她阿姨的事情。並且一定相信信念。如果你有信念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哈羅德思考了很多,他覺得一封信怎麼能夠呢,一定還要再做點什麼,他蹣跚着,滿面悲痛,走進電話亭。說出了改變他一生的一句話。”請轉告,奎妮軒尼斯。哈羅德弗萊正在來看她的路上。等着就好,我會來救她。一定讓她好好活着。我走路過去。只要我一天還在走,他就要一天活着。

頭也不會的走了,像極了一個孩子從來不知道跟家裏道別一樣。夜燈初上,魂不守舍。琥珀色的燈光映入莫林的雙眼那麼空洞,他的愛人莫林就這麼接受了他的選擇。

一路走,一路停,走過的山川河流,鳥語花香,走過的是抹不去的回去,還有反思的人生。走過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說不完的故事總是那麼動人。

哈羅德爲人天生低調,當哈羅德遇到客店旅人的`時候,卻成了焦點之一,他的坦白把自己嚇到了,像極了脫光衣服的站在面前。行動夾雜着往事的回憶,讓他變得有些不同了。因爲奎妮軒尼斯爲他付出過很多。

在路上的過程,哈羅德回憶着自己的往事,反思着自己的一生。那一雙帆船鞋泥濘的樣子,像極了小強。支撐着哈羅德那殘破不堪的雙腳。

自己走路的決定,起初是沒有得到愛人莫林的贊同,因爲兒子的自殺讓兩個人靈魂的裂痕變得無法彌補。再第十二天的夜晚他遇到一個騎自行車的母親,哈羅德卻看見了她那滿是傷疤的手臂,雨水瓢潑但也擋不住朝聖的哈羅德,他努力忽視腿上的疼痛,刻骨的寒冷。腦子裏的混亂,逼着自己前進。恐懼的回憶再此浮現,大聲呼喊着不要。他摔倒了。

也許疼痛能讓人暫時失去行動,但是信念會永遠激勵着自己往前走,往前走。走過那段蹉跎回憶,回憶那段令人美好的往事。身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折磨,還有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貝里克郡。他絕望過,痛哭過,他向別人訴說過自己的計劃。被嘲笑過,也被支持過。儘管愛人不希望他這麼做,他卻依然愛着她。寫信電話,明信片。都會寄給遠方的莫林,和讓他充滿信念的小姑娘/以及他會拯救的友人奎妮軒尼斯。

儘管,多少人懷疑過的決定,質疑過,他始終記者小姑娘的話。人還是要積極一點。儘管他不知道,小姑娘的阿姨已經死了。隨着時間的消磨,路過的人越多,碰到的故事也越來越多。他漸漸的被人所熟知。同行的人越來越多。他的速度越來越慢。拖後腿的人,阻礙他想法的人,越來越多。爲了面子。他不忍心說。可惜時間會證明一個人決心和信念。隨着時間的消逝,人越來越少。他又回到正軌

一路走來,他拯救了自己的婚姻,也拯救了自己。最後他又瞟了一眼那個碩大的腫瘤,,奎妮唯一爭着的眼睛朝他眨了眨,眼角滑下一滴淚水,一下子落到枕頭上。

我是不是快死了,她的眼睛問道。遠處的浪是平的,閃着那殘破的光,毫無希望,它們知不知道前方就是旅程的終點,我什麼也沒有留下,我也無話可說,莫林我是那種感激鐘錶的聲音,打破沉默的人,我怎麼能改變什麼呢。我怎麼會以爲自己能制止一個人的生死呢。體內強大的悲傷再體內肆意衝撞,發生一連串的抽泣,淚水眼裏瘋狂的涌了出來,五官扭曲了。

讀到這裏,小編我的淚水,像極了海水肆無忌憚。缺憾的纔是人生。如果完美存在,怎麼還會存在童話故事。或許莫林與哈羅德冰釋前嫌纔是對我最好的安慰。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10

故事的主人公哈羅德是在一家釀酒廠工作了四十多年的銷售代表,退休後的生活乏味沉悶。

一天,他接到了遠方自稱得了癌症的朋友的來信。這一消息如驚雷入耳,隨後,他告訴朋友:等我,我走過來……他堅信,只要他在走,他的朋友就會活下去。自此,他踏上了橫跨英格蘭的心路旅行。

不善言談的他、退休後活的了無生機的他路上遇到了美麗的風景,他惋惜以前爲何從未用心領略;後與所遇陌生人交談,緊張驚喜之餘他漸漸的開朗,他們友好的鼓勵使他遠行的信念也越加堅定。儘管每次他電話給妻子時,得到都是反對(他徒步穿越英格蘭),而這無疑也是他不願回頭的原因。

孤單的路上,拋棄了束縛他腳步的房屋與妻子,哈羅德讓往事徐徐展開:與痛苦的原生態家庭、中年喪子的悲痛與自責及從此以後妻子的形同陌路……相關的一切細節瑣事歷歷在目,他任由悔恨思念襲來。期間穿插着現實人際交往的溫暖:善良友好的人會收留他過夜、與他交心甚至吐露生活的心扉……於是,貌似萍水相逢的衆多兩段人生有了溫暖的交集與感動。哈羅德對自己已做的和未做到的'過往漸漸感悟、釋懷……

而與哈羅德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妻子,在丈夫離開後抓狂、失落……,在無助的思念與掙扎中她翻索照片、兒子與丈夫的衣物回憶溫暖、卻又找到了自己無理抱怨的自私與證據、理解了丈夫……她衝破了虛僞的自己:斗膽告訴鄰居丈夫出走的事實,她駕車追趕丈夫吐露心扉後又鼓勵他獨自前行……

哈羅德最終到達終點,完成了夙願,送走了二十幾年未見過面卻讓他無法忘懷的朋友。

再見妻子,二人終於都從生活的痛苦中脫胎換骨,一個過去會感覺索然無味的笑話讓二人久久開懷……那是他們找回了寬恕與愛的力量。

我不想說小說有多好,但與普通人生活的契合讓人感覺哈羅德猶如平庸的自己:某天發願要做件始終想做卻沒有勇氣去做的事。完成一次孤獨的朝聖。持久的循規蹈矩、一成不變從來就無法讓人得到滿足。也許一段獨處的時光最終能讓我們與一切做出階段性和解。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11

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有那麼一次改變,或大或小,這改變的過程或快或慢。這改變不知不覺就扭轉了人生的軌跡。哈羅德,一位內斂的、與自己的妻子有着幾十年隔閡的平凡老人,因爲一封得了癌症的老朋友的信,他毅然決定步行去老朋友所在的城市,而且固執地認爲這樣徒步橫穿英格蘭,定能挽救老朋友的生命。於是,扭轉哈羅德人生的一段旅程,就這樣開始了……

徒步由英格蘭的南端,跨越至英格蘭北端的貝里克郡,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新鮮事,所以必有一天會被他人所知曉,所宣揚,並引來衆多的.支持者。於是,哈羅德的整個行程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他被英格蘭民衆知曉前,一部分是他被英格蘭民衆知曉後。

在旅程的第一個階段,哈羅德還是很內斂的,他十分害怕成爲衆人的焦點。正如作者所寫:“從小,他就習慣像影子樣悄聲無息的生活,他內向有些自卑,但又十分有禮貌。”這一階段,他在一路上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給予哈羅德信念與希望,激發他徒步旅行念頭的加油站女孩;有當哈羅德這棵樹在狂風中搖擺時,幫他穩住根基、增強信心的灰衣女士、商人等;有表面衣着光鮮、舉止端莊,但內心卻揹着不爲人知的沉重包袱,每天還要裝出正常的樣子來顯示自己的出身的紳士;還有那位表面粗魯實際溫柔善良,十分佩服也由衷讚賞哈羅德的外科醫生……

哈羅德的這段旅程,不僅僅是一段普通的旅程,而是一段彌補他的過錯,消除他與妻子隔閡的旅程,是一段心靈的歷程,是自我發現的過程。在這段旅程中,他回憶自己、兒子、妻子、父親、母親與老朋友奎妮的過去,悟出人生、愛、信念、日常與萬物的真諦。他遇上各種各樣的人,聆聽、感受、求助、訴說,在與每個人的相處裏,在每個人的經歷與故事裏,懂得、感受、領悟。他在這一段旅程中,既可以與遇見的各種人交談,也可以有自己獨處的時光,他自由自在,回憶過往,領悟人生。

第二個階段,他的故事被全國上下所知曉,他成了“名人”,各種追隨者、仰慕者一擁而上。這使他失去了自由。他在這個階段遇見的人,再也沒有以前遇見的人那麼簡單而樸實。雖然以前遇見的人有反對他的、嘲諷他的,但是人們心中並無虛僞與欺騙。哈羅德徒步旅行的消息一傳出,各大媒體紛紛爭相報道,在奎妮所在的醫院豎起歡迎的牌子。後來哈羅德發現自己已經違背了開始時自己心中的所想,所以他逃離了羣衆,再次一人前行。

哈羅德並不是一直堅定不移,他曾多次動搖,認爲自己這個念頭是荒謬的,然而每次都會有人爲他撐住信念,他自己也努力爬起來,去實現這個夢想。這一路上,哈羅德的妻子在背後一直默默地支持與關心哈羅德,他們的鄰居一直幫助着他們。

合上書本,朝聖路上的人情世故、冷暖關愛,一幕幕浮現於我的眼前。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哈羅德一路上的默默堅持,而是個個陌生人與哈羅德的相處。原來,人與人之間並不是那麼冷漠,那麼生疏。這一次旅程,讓哈羅德重新審視人生,感悟人生,更好地與他愛的人、愛他的人生活下去。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12

1、或許人就是這樣,越害怕什麼,就越容易被什麼吸引。

2、他怎麼可能把一切說出來?這些話積累了一輩子,他可以試着尋找詞彙,但它們聽在她耳中的重量永遠不可能和它們在他心中的重量對稱。

3、他明白了,在彌補自己錯誤的這段旅程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不可思議。站在一個過客的位置上,不但腳下的土地,連其他的一切都是對他開放的。

4、你每次都是這樣,一有人做一些你沒做過的事,你就忙不迭地說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5、哈羅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開始了。他還以爲在決定向貝里克進發的那一刻就開始了,現在才發現當初的自己多麼天真。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有時候你以爲自己已經展開了新的一頁,實際上卻可能只是重複以前的步伐。

6、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

7、他了然於心的事實和這些人自以爲了解的情況大相徑庭,這個發現讓哈羅德一驚,也讓他在回望身後這羣人時感覺即使站在人羣當中,也沒有一個人真正認識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火焰在黑暗中傳遞光亮,歡聲笑語飄進他耳中,卻屬於一羣陌生人。

8、誰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要放開你離不開的東西。

9、你可以說任何東西,深知她會把你的話安全地存在腦海裏某個位置,而且不會妄加評判,或者在以後提起來對付他。他想這就是友誼吧。他突然很後悔迴避了這段友誼這麼多年。

10、他可以原諒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麼去愛,甚至不教他表達出來。他可以原諒他的父母,還有父母的父母。 哈羅德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來。

11、他走了十天,所有精力都用在不斷地將一隻腳邁到另一隻腳前面,現在時卻發現信念低到了腳下,之前強壓着的擔憂漸漸成了隱伏的`事實。

12、只要看一眼他,她就會被拉回到痛苦的過去,還是三言兩語的交流最爲安全。他們都自覺和對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爲言語之下是深不可測、永不可能逾越的鴻溝。

13、靠孩子維繫的婚姻,在孩子離開後,就更加搖搖欲墜了。

14、戴維拿自己身體冒過所有的險,彷彿都是爲了反抗父親的平凡。

15、你一定會不斷掙扎,難以置信,會被現實一次次打倒,直到終於接受事實,塵埃落定。

讀《一個人的朝聖》有感13

成長:必經痛苦與磨難!

一個人的朝聖不但要有開啓新旅程的自信,還要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和決心。期間要忍受孤獨、寂寞、困難、疾病等許多未知因素。正是這諸多的未知因素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遙遠的600多裏的.路程,哈羅德決定徒步跋涉,他堅守着自己的承諾;路途中經歷了腳受傷、腿受傷、生病暈倒等,他都一一咬牙堅持了下來;面對別人的不理解甚至嘲笑挖苦,他也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而最痛苦的莫過於記憶侵蝕,幼時在家庭受到的傷害,還有對妻子和兒子的愧疚之情一直纏繞着他。

身體上的疼痛可以忍受,挺一下就會過去,可心靈上的疼痛卻無法逃避。“他弓起雙肩,更加有力地邁步,彷彿不僅僅是爲了趕到奎妮身邊,更是爲了逃避自己。”哈羅德堅定地走向遠方,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自我救贖。而他的每一份“痛”和“苦”的經歷,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或許,並非每一次努力都能有收穫,但每一次收穫都離不開努力。成功與苦難從來都是孿生兄弟,一脈相承的。

標籤:有感 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