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家》讀後感【優秀】

觀後感3.23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讀後感【優秀】

《家》讀後感1

“命運”這個詞,我們可以輕鬆用筆在幾秒鐘之內寫完,而真正的意義,卻要用一生去詮釋。我固然相信“人定勝天”這個說法,但是很多時候,人力在命運面前是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甚至於每一次的掙扎卻是推向更深的深淵的魔手。

他們,是家的一部分;他們,進行着愛與恨、情與理的衝突;他們,或壓抑,或掙扎,或抗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奏着生命之歌。

《家》給我們塑造了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於向死向封建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接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最讓我同情的不是投湖自盡的鳴鳳,也不是守寡病死的梅芬,而是處於“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的覺新。他愛着一個人,卻同另一個人結婚生子;而後陪着與自己相守的人,又放不下愛着那個人。從始至終,除了最初他和梅芬的那些相處,我看不到他真實的靈魂。不是不想逃,不是不想任性,不是不想掙扎,只是身份將他壓在了無形的五指山下,所以,他不能。覺慧口口聲聲稱他的哥哥爲“無反抗主義者”,卻不知大哥註定是十字路口上最艱難的徘徊者,時代的犧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爺的威嚴,下啓羨慕着覺慧的勇敢與追求。如果他處在覺民覺慧的位置,他斷不會再這樣壓抑着自己。他很清楚地明白若自己放下了這些擔子,這個腐爛、潰敗的封建大家庭只有走向滅亡的道路了,這對一個骨子裏還很傳統,捨棄不了“大家”的男人是無法容忍的。於是他選擇放棄自己的幸福,埋葬自己的感情去成全這個家庭。我們沒有權利去批判他的選擇是對是錯,只能說這個看似可以選擇的題目,其實只有一個選項。最終,他只能將自己的願景寄託於覺慧,希望他享受不到的可以由自己的弟弟去領略,這不是他的放棄,恰是他的.希望,讓別人替自己幸福也是一種無奈的幸福。

這是一個默默承受,不懂反抗的人,那麼反抗的人有什麼結果呢?

作爲高府丫鬟的鳴鳳用死亡控訴了這個吃人的封建的社會。最初,她以爲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愛着高高在上的覺慧,她不求相守,只願可以一直遠遠望着,不奢求,不指望能進一步靠近,出乎意料的是覺慧竟也愛着她。看似毫不費力就可以滿足的願望,鳴鳳卻不能,因爲她只是一個丫鬟,丫鬟沒有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的權利,從被主人買下的時候開始,她就沒有了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只是她太晚纔看清。鳴鳳久久等着希望的火光,她單純的以爲和覚慧的愛情可以改變她的命運,仍擺不脫命運的安排,她被要求嫁給一個老頭子,儘管她怎樣懇求,也逃不了,絕望中她只能選擇長眠地下。湖水成了她的最終歸宿,這是一個悲劇,也是美好的結局,沒有屈服,而是自已選擇歸宿這就是很勇敢的,在那個年代來說。覺慧開始讓我認爲他是愛着鳴鳳的,而後我越來越懷疑,那是愛嗎?有那種愛,即使愛的人死了,卻只有嘆息,而沒有多少悲痛表現的嗎?我本以爲在鳴鳳死後,覺慧會哭天搶地,甚至於撕心裂肺的“殉情”,哪知他會那麼淡定,然後漸漸淡忘,又去追逐自由。其實這只是一種小青年的反抗心理吧,不想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一種新鮮的感情,並非什麼愛。只可憐了鳴鳳,死心塌地換來一場空。悲哉!

小說中一個又一個的人物,向我們控訴着封建禮教對人生活的殘骸,想說不能說,想愛不能愛,有的是無止境的約束和看不到光明的未來,不掙扎不甘心,掙扎了又是徒勞,怎樣都是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就一個字可以形容——難。

《家》讀後感2

德伯家的苔絲故事很簡單,作家畢飛宇對此書有高度的概括,我在這把他的概括歸納爲“三三”敘述:第一個三爲三個人物,一個天使,克萊爾;一個魔鬼,沒落的公子哥德伯維爾;在天使與魔鬼之間,夾雜着一個美麗的、卻又是無知的女子,苔絲。第二個三是小說講了三件事,罪惡、忠誠與寬恕。就是這麼簡單的人物和故事爲什麼會那麼吸引人?會被寫成名著呢?閱讀後我收集資料並做了如下思考。

對於人物,我讀此書的時候感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來自對於人物塑造的反應,苔絲家庭的窮和無奈無數次撥動了我敏感的神經,而她的美貌和善良更加深了這種刺激,這種刺激是對她身世以及遭遇的不公,那麼美好的女子沒有做錯什麼卻偏偏得到了最壞的結果。克萊爾同樣善良,但是非常愚昧,這種愚昧離不開這個時代對他的影響。而至於沒落公子哥德伯維爾我則認爲是一個卑鄙的可憐蟲,卑鄙是由於他用不正當的手段來得到苔絲,可憐不僅是因爲他最後的死,更是因爲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苔絲的愛。就是這三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在相互碰中、起承轉合間推進了故事的發展,也讓讀者以上帝視角看着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讓人揪心,身陷其中。

至於故事,我想用畢飛宇的話來解釋一下,畢飛宇說“作者把這三件事的理論道理還原成‘一個又一個日子’,足以讓每一個讀者去‘過’——設身處地,或推己及人。”也就是說作者把每一天都寫的很真實,很細緻,才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哈代緊緊抓住了三件事的焦點,那就是苔絲的美麗。無論是忠誠、罪惡還是寬恕這三件事情都離不開苔絲的美麗,由於她的美麗德伯維爾和克萊兒都愛上了他,於是德伯維爾對苔絲的罪惡、苔絲對克萊兒的忠誠、克萊兒對苔絲的寬恕也隨之上演。因此,要寫出苔絲的美,寫活苔絲就變得尤爲重要。

在美麗的布萊谷、在氣派的德伯莊園、在溫馨的奶場,哈代用心的刻畫每一場景、通過場景的細緻描寫來襯托出人物的魅力。對此,作者哈代往往有神來之筆。比如,在奶場哈代描寫苔絲的一段“那是六月裏一個典型的夏季的黃昏。一片大氣特別沉靜,特別能傳播聲音……在全廠九十五條牛裏面,特別有八條——矮胖子、華美、高個、煙霧、老美、少美、齊整和洪亮——出奶非常順利,苔絲擠它們的`時候,只用手一觸就成,雖然其中有一兩條,奶頭硬得像胡蘿蔔一樣……擠奶的時候,所有男工和一些女工,都把頭正面靠着牛肚子,把眼一直看着牛奶桶。但是有幾個女工——多半是年輕的——卻把頭的側面靠着牛肚子。苔絲就老這樣擠法:她老把太陽穴緊靠在牛肚子上,把眼睛瞧着草場老遠的那頭兒,靜悄悄的好像想心思似的。那天她擠老美,就是這種姿勢;那時的太陽,恰巧對着擠奶那面,一直射到她那粉紅的長袍和白色帶檐兒的便帽上,並且射到她的臉蛋側面,把她的白臉蛋和褐色的牛身子襯托得非常清晰,非常明顯,好像花紋浮出的玉石雕刻一般……”通過這細緻的描寫樸實美麗的苔絲躍然紙上。

除此之外,我還比較認同汪家明對《德伯家的苔絲》兩個背景主題的闡述,該書正如他所說存在着兩大主題:一是,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落寞農村的現狀。二是,歐洲國家的宗法制度,在書中有一段苔絲給自己將要死去的兒子做洗禮的描寫,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宗教對當時農村人的影響。也正是在這兩個大背景下苔絲的命運會更加悲慘。

作者哈代正是把以上這些因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德伯家的苔絲》成爲世界名著,讓簡單的人物和故事變得不簡單,可見要寫出一個好作品作者需融入多種因素,這就需要作者擁有以下三種能力:對生活細緻的觀察、對社會的深入思考、以及運用文字的神來之筆,或許還有遺漏,但此三種能力個人認爲是必須有的,以上就是我通過閱讀《德伯家的苔絲》後對如何寫好小說的一點點思考,如有不妥,還請指正。

《家》讀後感3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讀完《德伯家的苔絲》,不由得掩卷嘆息,是誰讓這位美麗淳樸的姑娘走上了不歸路,兩位男人的愛卻得到了恨的結局,命運如此地捉弄人,又如此地悲愴,我們爲苔絲掬上一把同情淚,低頭沉思,悲劇的背後是什麼?

善良質樸的尤物苔絲出身在貧寒的家庭,父母一心想讓她攀高枝,結果卻把她推進了火坑。遭遇花花公子亞雷,他貪圖她的美貌,伺機佔有了她。苔絲不得不背井離鄉,過上隱姓埋名的生活。在打工的牛奶廠,“風光流轉,由平淡變成了絢爛”,苔絲與牧師的兒子克萊日久生情,私定終身。

書中描寫苔絲與克萊的愛情的段落,任何人讀到都會心動不已:“她看他的全身,到處都是十全的男性美。他的靈魂就是聖徒的靈魂,他的智慧是先知的`智慧。她既是愛他,而她這種愛本身就是一種智慧……而他愛她,在她看來,則是一種憐憫,因此她就傾心相委,披肝瀝膽。”自卑的苔絲起初不敢接受克萊的愛情,儘管她也深深地愛上了他。那些疑慮、恐懼、鬱悶、煩惱、羞恥常常盤踞在她的心頭,揮之不去。但兩人的真心相愛,又令苔絲把往事忘記,雖處在愛戀中,但那些陰影蠢蠢思動,不能消除。

克萊知道苔絲很愛他,“但是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她對他的愛,究竟有多深,有多專,有多柔順;不知道她都怎樣能爲他忍痛受苦,爲他赴湯蹈火,她都怎樣矢志靡它,至死不渝。”每每讀到這裏,都會心痛柔美的苔絲,她的愛情堅貞不渝,可之後她是遭了多大的罪,受了多少苦,是有多絕望,是有多悽苦……。

結婚當晚,苔絲鼓起勇氣向克萊坦承過去,克萊無法接受事實,一走了之,令苔絲重新跌回深淵。純真的愛情敵不過世俗的觀念,在克萊看來,貞操是原則性的問題,一切都不一樣了,他無法在得知真相後再度去愛苔絲,留下她獨自去面對一切。

堅強的苔絲不得不再次出去謀生,又苦又累的活兒沒能把她壓倒,她一直苦苦地等着克萊回來。可苔絲竟然碰上了亞雷,他搖身一變,成爲了宗教的傳道人。再次的相遇激起了亞雷心中的慾火,他糾纏着苔絲,她無從躲避。面對着父親的離世,房屋被易主,看到母親和弟妹們居無住所,生活困難,倔強的苔絲低下了頭,重新回到亞雷的身邊,成爲他的情人。

苔絲是位善良、能幹、正直、剛強、美好的姑娘,她的光芒將她身邊的兩位男人照得原形畢露。亞雷本着玩弄女人的態度出現,一度洗心革面,狂熱愛上了宗教。但本性難移,依然不改花心本色,在苔絲最危難時乘機而入,佔有了她。而克萊,本可以救苔絲於深淵中,但因着他的自私、狹隘以及不夠堅定的愛,使得悲劇發生。

當他發現自己真的可以完全原諒苔絲時,卻得知苔絲已經重新回到了亞雷的懷抱中。克萊的出現,無疑加速了亞雷的死亡,苔絲壓抑許久的感情一觸即發,她親手殺死了亞雷,也爲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悲劇的背後滿是淚水,滿是憐憫,滿是痛惜,滿是無奈。如果亞雷被宗教所感悟,走上正義的路,幫助苔絲走出困境,或許會贏得苔絲真正的愛;如果克萊對苔絲的愛始終不移,他內心包容,原諒過往(其實這不是苔絲的錯,卻都由苔絲承擔了一切的後果),苔絲可以和他過上相互愛戀的生活,美滿幸福;如果苔絲的父母不被困苦所迫,勇敢面對,或許不會讓苔絲早早地走出家門,跌入痛苦的泥潭……如果,如果,生活沒有如果,現實就是如此,鮮血淋淋,滿目傷痕,但仍有美好,仍有希望。

故事儘管悲壯不已,但在結局時卻有一絲暖意。苔絲在與克萊最後相處的時間裏,仍不忘記將自己的妹妹麗莎交託給克萊,希望他和她可以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克萊和麗莎同行在山上,當他們從山頂往監獄處看去,苔絲的生命結束了。“那兩位無言注視的人,好像祈禱似的,把身子低俯到地上,一動不動地停了許久;同時黑旗仍舊默默地招展。他們剛一有了氣力,就站了起來,又手拉手往前走去。”

《家》讀後感4

一直都有這樣的感受。看一部電視或者是一本書,總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爲內容的吸引,但在中間的過程中時,卻是奔這結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後就會有種“終於完成任務”的解脫,同時又有種“深深的”空虛和失落。此時,特別想找到一個和這個電視或者書相當的電視或者書來開始新的“征程”。可同時又會發現,要麼找到的都不能滿足這個“等同”的需求,要麼就是根本看不進去。

今天同樣的,在集中時間(雖然是幾天,但對於時間零散的我來說已經是集中時間在看了)看完了《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之後。我就在房間裏做做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覺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書時候那種滿滿的感覺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虛和沒落。所以,突然有了這個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進行了交流一樣,這樣我的這種長期的失落感就會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就開始做了。是的。

現在,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儘量的讓自己聽從自己的內心的想法,不讓自己去糾結。因爲我知道,再怎麼糾結都還是要回到原點,解決“做還是不做”的問題。三十幾年的做事風格,讓我感覺自己身上充滿了滿滿的‘死能量’。這樣的能量,讓我總是回到八九歲、十四歲的時候,因爲好像從那之後,自己就是行屍走肉的活着。身體成長到現在,而心裏面住着的卻是那個十四歲的小女孩。昨天在讀《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非常的悲傷。那種悲傷像是一張無形的網將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種悲傷之中。我跟先生說,我好悲傷。先生過來攬着我說:“那就哭吧”。我流淚了。我特別想對那個十四歲的自己說“讓我抱抱你”。我感覺得到那個小孩的無助和傷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經我接受不了有這樣的自己的存在,雖然她總是不時的出現,但是我對自己說,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樣的,我不應該是那樣的。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應該是父母的乖乖女,應該是所有人眼裏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學生、好的員工、好的妻子、好的媽媽、好的老師。但是我現在發現。我做不到那麼多的好,因爲,所有的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要求,但這不是我。

是的,這些都是別人眼裏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獨不是真真正正的我。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好好的愛自己。這個成長的開始是因爲很多痛的積壓。還好,我有一個和我共同成長的先生。還好,他看得到我,雖然不是隨時隨刻。因爲此時,我懂得了,現在的成長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經不是那個隨時隨刻都需要‘媽媽’迴應的孩子了。還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他是一個樂觀的人,用我的話是“盲目樂觀”。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樂觀,這些都感染了我,讓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長的。

書裏的很多話我都記不住了。我以前會因爲這個而拒絕看書,因爲感覺既然什麼都記不住看書也是沒用的。但是現在我不會這麼想,雖然我會忘記具體的內容,但是看過書的感受我不會忘記,看書時候的思考我不會忘記,書對我的觸動我不會忘記。所以,我會不停的繼續看書。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會成長,再次成長爲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本來是想收筆去做飯的了。但是提到了快樂。我發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快樂的。我們對自己或者對別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遠快樂”。但是生活中的情緒不全是快樂。這樣的祝福和希望其實會讓我們無形中形成一種掛念,不快樂是不好的,悲傷的壞的。真的是這樣的嗎?我現在覺得不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情緒,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這些,其實也是對我們感覺的否定,也是對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對自己說。我也對寶貝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情緒,不要試圖去抗拒他,試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時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爲沒有一種情緒是可以長期的持續的。

《家》讀後感5

第一次讀是在國中的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喜歡小說中三弟高覺慧,他敢愛敢恨,迸發着青春的烈火,燃燒着新時代的激情。在我心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覺慧佔據了第一號人物的位置,不可否認的主角。以至於,我天真的認爲《春》、《秋》肯定是描寫覺慧在外從事新文化事業的轟轟烈烈歷程。第二次,我依然喜歡血氣方剛的覺慧。喜歡到看不到他的缺點,所以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個人,覺慧的大哥——髙覺新。一個我不喜歡但是是巴金老先生塑造的最好的一個人物。

覺新,他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

他,儀表堂堂,文質彬彬;他,有着金燦燦的光環,年輕的遠大夢想。出色的化學成績,出國留學的美夢,溫柔賢淑的梅表妹……這棵新生的樹苗,無疑成爲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可好景不長,很快,災難便降臨到這位未經世事的年輕人身上。祖父抱孫子的心願瞬間掐斷了他年輕的氣焰,他的前程,他的夢想之燈一念之間被澆滅。他,答應了。在堅不可摧的封建禮教面前,在至尊的祖父面前,在頑固的長輩面前,他答應了,用自己的青春夢換取了一個合格的,“不負衆望”的長孫的讚許,這個讚許來的並不怎麼美好。在自己的心靈面前,他是一個無能的軀體。他,背叛了自己的靈魂。自己一個人悄悄地回到屋子裏,抱頭痛哭,用無聲的眼淚爲自己年輕的心送喪。此刻,我覺得他好可憐。爲此,我還鬱鬱寡歡了一段時間,我想“聽話並非是好事”。雖然,他自己點頭毀掉了所憧憬的一切;雖然,我們怒其“不爭”。但是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禮教面前,這樣的悲哀,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幕。他,只不過是新世紀的過渡人,橫在他面前的不僅僅是龐大黑暗的封建禮教,還是他的爺爺,父親,他的親人。新世紀的光明尚存在人們的幻想當中,渺小的滄海一粟,拿什麼來搏鬥,來反抗,難道他就願意這樣斷送自己的青春嗎?

後來父親去世,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身上,他默默地承擔着,生活的'瑣事漸漸地讓他忘記了自己的激情。他開始機械的生活,爲了整個家庭的持續,爲了父親臨終的囑託。他不得不陪同張姨媽去買衣服,不得不陪着她們打麻將……掩飾着自己的內心,做那些他不喜歡的事。他,被夾在兩代人中間,過着煎熬的生活。在長輩面前,他需要畢恭畢敬,無論對還是錯;在乘着時代激流的兄弟面前他被冷嘲熱諷爲“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雖然,家庭決裂只是遲早的事,封建和新潮本來就是水火不容,新必將代替舊,我們知道,覺慧知道,覺民知道,覺新也知道。但是請想一想,如果是你,如果你是大哥,帶着父親的囑託,作爲整個家庭的主力,你能夠像覺慧一樣一走了之,將爺爺辛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丟棄嗎?

他熱心善良;有能力,以至於家裏有什麼事長輩們都要找他商量;他顧全大局,有責任心,卻使他成爲了封建的犧牲品。禮教吞噬了他的愛情,奪走了他唯一的慰藉—瑞珏,長輩們胡作非爲,鳴鳳誓死反抗……家中漸漸變地冷清。終於,他的一切委曲求全化爲虛有,他終於明白反抗固然艱難,而不反抗的結局就是滅亡,他勇敢了一次,既然自己不能掙脫封建的魔爪,別人卻可以,那就是覺慧。

後來,我才知道,《春》、《秋》的主題並不是覺慧的新事業,依然描寫了高公館裏一幕幕的悲劇,這座封建下的輝煌建築最終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倒坍,覺新終於徹底的走向了反抗的道路。原來覺新纔是《激流三部曲》的中心人物。從小說的人物形象角度來說,我崇拜覺慧,即使他的言行充滿了幼稚的色彩,但不可否認,這纔是青年,真正的新時代青年。從作品的寫作角度來看,覺新纔是小說的出彩之筆。對於覺新我只能說,雖然他性格懦弱,但是他沒有錯,錯就錯在他生活在那個年代,錯在他是一個長孫,一個大哥。

《家》讀後感6

寫此篇文章的時候正播新聞:一惡父親怒甩孩子,致頭着地,顱腦損傷,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爲誰帶孩子爭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時氣憤,拿孩子出氣。再瞭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爲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憤怒。

家原本是避風港,爲何會變成血淋淋的戰場?爲何家會傷人?!

心理學書籍《爲何家會傷人》詮釋了很多心理真相。一個人的人格6歲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訓出來的,也不是通過講道理教導出來的,只形成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模式。孩子6歲前的主要撫養者形象會被孩子內化爲“內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會內化爲“內在的小孩”。所謂人格即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係,一個人和外界相處的任何關係都是我們內在關係的投射。即我們原生家庭中我們和撫養父母關係傳遞到我們和他人的`關係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關係模式中。

家既是愛的最主要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傳遞者。家庭暴力的因子從小種下,新聞事件報道中形容傷害孩子的父親爲惡父,從心理學角度是說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執。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孩子問題引發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問題麼?沒了孩子家庭就相安無事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猜想該男子小時父母和他的關係,父母對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脅打罵來表達父母的不滿情緒。受傷的孩子因畏懼而妥協,即使表面沒有反抗,也會心生恨意,因爲這是強迫加給我的,給我帶來痛苦,不是我自主選擇。孩子從切身經歷學會和其他人溝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你聽我的。孩子成爲父母意志的簡單複製,長大後會把吵架武力打罵的溝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發生矛盾,對待妻子、孩子、單位同事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傷害了妻子和孩子,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我們已經知道棍棒教育的壞處,許多年輕夫妻不會體罰孩子。可現在我們身邊還是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孩子不聽話,撫養者會威脅說:“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時言語威脅通常容易奏效,孩子聽話了,滿足了大人的希望。這彷彿是最立竿見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這樣麼?言語威脅是偷懶的教育,家長出於的心理需求是:我用這種方法來“快速”讓孩子聽話,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賴家長,沒有能力反抗,他學到武力能使別人服從,強悍的人有話語權。孩子把用學到的方法來和同齡人相處,把內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語威脅來表達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這幾天報紙上頻繁出現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這樣的結果。

在書中,特別提到目前中國家庭常見的幾種教育問題,分析下去是心理問題。比如中國文化中,特別不鼓勵孩子獨立,對好孩子評價就是“聽話”。在家聽父母話,依賴父母。在聽老師話,依賴老師。父母控制慾太強,沒有給孩子獨立空間,甚至抑制孩子獨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爲你好。彷彿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該怎麼做,就他自己不知道。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低,不會自己做決定。長大後,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評價體系,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做事不是爲了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爲了得到別人的好評。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其實扼殺了孩子獨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複製。我們不乏聽到從選擇大學專業到選擇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養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會習慣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適當放手”,給孩子設立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沒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引用書中的話:最好的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

《家》讀後感7

已經是出版有些年的作品了,如果不是去年那部引發話題度的春季日劇,想必也不會現在就得到引進吧。對於長期聚焦女性題材、擅長女性心理的角田光代來說,本作自然屬於她早已駕輕就熟的範疇。從“年輕媽媽的壓力”和“幼童被害案”的切入角度來說,本作也像是《沉睡在森林裏的魚》的姐妹篇。

不同在於,後者傳達的更多是媽媽友們在交際、壓力之下內心空洞逐步放大、破裂的過程,雖然也有對自我認知、對身份定位、對家庭友誼的思考,但終究還是女人們之間的宣泄掙扎。本作則將視線自女性本身更多的投射到周遭環境上,從固化至僵硬的家庭結構,到難以把握平衡的親子關係,到男性無意識的集體壓迫,再到麻木偏見的大衆認知,以及來自於同一性別者的`習以爲常、缺乏情感支持的原生家庭等等,一個個或許內心不夠強大,或許性格不夠獨立的女人們就這樣在預設好的否定環境中、在從未被報以期待的漠視下,被潛移默化地、不知不覺地消解掉自我認同和自信心。

某種程度上,關注於女性困境問題的本作也更靠近《醒來的女性》或《82年生的金智英》等作品,但又不同於畢竟存在文化隔閡的《醒來的女性》和毫無文學性可言的《82年生的金智英》大聲疾呼式吶喊,本作鉅細無遺又內斂壓抑的描寫是被擠壓到瀕臨窒息時的悲鳴。

同時,本作的寫作邏輯也是對《沉睡在森林裏的魚》裏“沒有人的經驗完全與自己相同,沒有人能夠完全懂自己想法”思考的一脈相承與擴而充之,把女性/母親的孤獨無力置於更爲廣闊的家庭、社會阻力之中。但相較於後者採取POV多視角立體展示不同角色之間的認知錯位,本作則專注於裏沙子的個人體驗與內心,幾乎全篇都是她的絮絮叨叨和惴惴不安。

裏沙子對水穗不由自主的共情、對丈夫對婆婆行爲心理的揣測,簡直要讓人懷疑這位迷失在遠比想象中要更艱辛無趣的育兒過程中的年輕媽媽,究竟是敏感脆弱偏執的自我意識過剩,還是當真遭受了來自丈夫的惡意PUA?由於缺乏陽一郎視角,作爲讀者很難判斷他對妻子對女兒的態度與初衷到底如何,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好,無意識的自然流露也罷,無論如何,他確實是讓裏沙子感受到了惡意。

痛苦而無奈的是,這樣的感受裏沙子不但無法傳遞出去、無法令他人理解,更在社會、文化的裹挾下羞於爲外人道,不得不把自己包裹在賢妻良母的繭裏。更可怕的是,男權社會中的丈夫似乎天然擁有對妻子判斷、貶低和打壓的權利,這份天然在社會慣性之下,已經潛移默化到了即便是無論是身爲壓迫者的丈夫還是身爲被壓迫者的妻子都難以輕易察覺的程度。

於是本作的標題也很容易令人想到《夜行觀覽車》中的“坡道病”,所謂逞強生活猶如足底傾斜出的坡道,越用盡全力越易感到失衡。這個越是勉強自己卻越是迷失自我的意向同樣可以帶入到本作中不被理解卻要戴着“天生好媽媽”枷鎖孤獨攀爬“坡道”的女性們身上。

另一方面,作爲故事鋪成背景的水穗殺子案,則是藉助庭審將裏沙子與水穗,陽一郎與壽士,乃至女兒、婆婆、媽媽、朋友一一製造鏡像對應,利用裏沙子陪審員的身份對水穗及其家人朋友進行觀察。區別於裏沙子方面其他視角的缺失,庭審中從一位位證人到嫌疑人水穗,每一個人都講出了一個屬於自己解讀版本的、很難避免不袒護自己的故事。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通過對不同講述的拼湊,事實的輪廓逐漸清晰,真實卻難以判斷。作爲鏡像的另一面,水穗的故事就是裏沙子的故事,水穗的困境就是裏沙子的困境,在這個敘事中,案件的真相不是重點,就像作者沒有斷言裏沙子與陽一郎之間的是非曲直一樣,也沒有對水穗的家庭、婚姻生活,親子關係做簡單的審判(雖然她被法庭和大衆認知判處了刑罰),只是用讓裏沙子代入水穗,再讓讀者代入裏沙子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她的經歷與想法。儘管事實的真相是模糊的,但水穗們的感受是真實的,裏沙子的思考是極具社會價值的,這樣就足夠了。

《家》讀後感8

家像什麼?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飛翔,那麼家是一隻小小的風箏。家是寬廣的天空,家也是永遠的線,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次旅行,那麼家是沿途最美的風景,家是旅行最後的終點。

閱讀了巴金的著名作品《家》一書,給予了我更多關於封建家庭的看法,《家》主要講的是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裏高家逐漸腐敗的故事。巴金透過對高家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痛訴了人與人交往中黑暗的內心和阿諛奉承,通過兄弟之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深層的分析,讓人眼看一亮,感情交錯縱橫回味無窮。

《家》是當時社會的一個黑暗的影子。而《家》的那些主人公,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最高統治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構中的腐敗,貪婪的官員。還有敢於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挑戰權威的剛烈丫頭鳴鳳。以及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思想影響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醒者和叛逆者生動形象的描寫。巴金用那樸實無華卻熱情有力的筆風描寫出了一個被封建社會壓迫下任煥發光彩的革命青年的覺醒和鬥爭。

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薰陶卻又不敢而頂撞長輩,從小受到了教育。家族的種種,社會在不知不覺中對他的影響,造成了他在面對事情時過多選擇了逃避,忍耐,順從。同當時社會腐蝕下的大多數人一樣,選擇了逆來順受去接受而不是反抗,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鈺,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了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鬱中病逝。讀完整篇小說,可以看出,作者對覺新這個人物所描寫的筆墨最多,而且可以說是整個作品佈局的主幹。這是一個爲舊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裏雖然有着是非和愛憎的界限,也理解奪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梅和鈺的是“整個社會腐朽的禮教,整個社會的封建傳統,整個社會的迷信,”但他無力掙扎抵抗,只能傷心的痛哭,忍受着內心精神上的痛苦。他是封建禮教制度下的犧牲者。揹負上整個家庭的負擔去應付各種的勾心鬥角,漸漸變得不在稚嫩,不在激情,他已經不在是當初那個天真的懷抱着夢想着青年學生。他採取不抵抗主義,其實這並非他的意願,而是他在複雜的家庭鬥爭中所做出無奈之舉。而覺新的悲劇正是在着種種無奈中張開的。覺新的悲劇不只是自己的錯,更多還是社會下的腐敗高家帶給他的苦難。這是新社會的交替不可避免的悲劇,也是覺新對封建社會懦弱下表現最終結果。覺新不是一個單純的個人,而是這樣腐朽的社會下從多悲劇。人物的縮影。他的矛盾,他的不幸,都必將成爲那個的一個人物片段。由自己的懦弱而帶來的一切的`不幸,由時代帶來的一切悲劇,造就人物的不幸。

覺慧是巴金筆下具有一個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個典型人物。巴金曾評價:“一箇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就家庭裏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來了。”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卻被指婚要娶鳴鳳爲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河自盡,覺慧正是這樣一個人物經歷了多種的磨難,他有了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依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

總之,《家》這部作品是從思想作品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進行了憤怒的控投訴對那些在封建禮教的重壓受苦,最後作了犧牲品的人們給予了無線的同情,對那些爲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鬥的人們進行了大力的歌頌支持。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着純潔的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家像一桌菜餚,一桌美味的菜餚,它包含着親人們的喜怒哀樂。

《家》讀後感9

“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我還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麼地方去。”——巴金

國小的時候,我就聽老師說過巴金這個似乎很著名的名字,有一次我從家中的書架上偶然發現一本作者是巴金的《家》,我便取下來準備認真地看。由於閱讀能力有限,看了幾頁便覺得看不懂,很無味,便又把它放回原處,這一放就是六年。

上了國中以後,隨着知識量的增加,我開始逐漸瞭解巴金,逐漸瞭解了他的文學作品。老師經常推薦我們讀一讀這一位“一代文學巨匠”的作品。例如:《家》、《春》、《秋》、《寒夜》等。但由於學習緊張,我一直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讀。

國中畢業時,我得知《家》是高中語文課外名著必讀書目之一。我突然想起家中的書架上有這本《家》,所以我就找出來細細品讀。

當我讀到覺新在父親的逼迫下,無奈的選擇結婚,選擇放棄學業,放棄前程時,我覺得他實在太懦弱了,他完全可以不按照父親的意願,向父親反抗,爲自己的前程和幸福去爭取更多的機會,但是他妥協了。我又覺得他十分可憐。在黑暗的社會中,他因爲是長房長孫,所以他的命運從小便已註定。父親對他說要給他成親時,他不敢看父親的眼睛,他不敢說一句反抗的話,他也沒有反抗的思想。雖然他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但是他小就被封建思想牢牢禁錮。他只會逆來順受,不會抗爭,他就是一個麻木的人,所以說我很可憐他。

我認爲覺新的兩個弟弟覺民和覺慧,就有很強烈的反抗黑暗社會的思想。他們敢愛敢恨,有新的思想。覺民一個十九歲的青年處在周圍盡是敵人的環境裏,單單被一種信仰,一種熱情鼓舞着,他可以不顧一切,勇敢地跟環境戰鬥,使家裏的人對他也沒有辦法。爲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可以不顧一切。他的這種做法,我非常佩服。覺慧是三兄弟中最有反抗思想的一個人,他從來不向黑暗勢力屈服,他十分熱愛文學,熱愛學習,崇尚新思想,他愛着鳴鳳,在鳴鳳不願給人做小,最終鳴鳳在絕望中自盡。同時覺新的妻子李瑞珏又因爲家人的迷信而在生產的時候死亡,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他看到了家中的封建思想的黑暗和腐敗,他知道了家中的明爭暗鬥和陰險狡詐無處不在,所以他毅然決定離開家庭去上海,因爲那兒有蓬勃的新文化運動,那兒有新的希望。這是我最欣賞覺慧的地方。一個黑暗的社會只要有這樣的人存在那就還有希望。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覺得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有像覺慧一樣的精神,雖然社會不像以前一樣黑暗,需要我們去反抗,去崛起,但在現在物質精神生活都很豐富的今天,我們年輕人更需要有理想,有追求,爲讓社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而努力。

《家》中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有人有強烈的反抗思想,有人只會逆來順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諷刺了那些生活在腐敗社會中的人的昏庸無能。但我覺得最好的人物形象還是覺新。他是處於時代轉折點的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犧牲品。他是“青年”卻沒“青春”,他的心向上,而行爲卻違背意願,促進了“惡”,他在理論上接受“五四”的新思潮,新觀念,對舊制度和舊禮數的毒害非常清醒,但因身處“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深受舊道德、舊理論的“孝”的毒害,什麼都退讓屈從。這個人物使讀者對他是既批判又同情。

讀了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五四以後,青年反抗封建勢力,反抗吃人禮教的鮮明動人的圖畫。……在這裏,舊勢力在崩潰,在滅亡,然而它還在掙扎,更猛烈地掙扎;新勢力在萌芽、在發生,然而它還在受苦,更慘烈地受苦。不過舊勢力是一定要滅亡的,而新勢力,則正有着最好的前途。

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那場熱血澎湃的“五四運動”,那種年輕人永不泯滅的,追求新思想的精神,這一點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敬仰和學習。

《家》讀後感10

和覺新相比,覺慧是那麼的幸運。他沒有作爲長子長孫的壓力,他相對擁有更多的自由,他不需要去和其他各房的人周旋,他不需要因爲弟弟的錯失而被爺爺教訓。他即使與這個家庭的正面衝突,卻依舊有一個大哥爲他做緩衝區。

雖然於一個生活家庭,但是身份的不同,造就了覺慧和覺新儼然完全不同的個性。覺新是一個作揖主義者,覺慧則心裏藏着一個叛徒鬼。覺新是一味懦弱的忍讓,而覺慧有一股子的熱情和理想。

他汲取着《新青年》等雜誌裏面的知識,他看到興奮的時候,能放肆快意地讀出來: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覺慧是那麼充滿活力,與整個暮氣沉沉的家族那麼格格不入。他接受了五四的新思想,他看透這個家族吃人的本質,他想要成爲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他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實現,他還太幼稚了:

他和一羣學生在督軍府門口站了大半夜想爲受傷學生討個說法,最終在趙科長軟硬兼施之下妥協。“這不是因爲大家相信那個科長的話,只是因爲大家明白縱然在這裏站一夜也不會有一點好處。況且天氣是這樣冷,又在下雨,誰都不願意站在這裏空等,白白地耗費精力。大家都在想:‘回去,明天再想對付的辦法。’”一夜的苦等什麼也沒得到,年輕人的銳氣被一點點困難慢慢消磨之後很輕易地向現實低頭了。

他不知怎麼幫助可憐的小孩,只是給了他一些錢。寂靜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邊大聲說:“你以爲你這樣做,你就可以把社會的面目改變嗎?你以爲你這樣做,你就可以使那個孩子一生免掉凍餓嗎?……你,你這個僞善的人道主義者!”他不知道怎麼辯駁,頹然倒在牀上,接連地自語道:“我吃醉了,吃醉了。”

他恨這個家庭,可是他報復的方式卻有點可笑了。他又找出舊的《新青年》、《新潮》一類的雜誌來讀。他讀到《對於舊家庭的感想》一篇文章,心裏非常痛快,好像他已經報了仇了。當他看到這個家庭的死氣和沉悶時,他憤憤地說:“等着罷,總有一天……”究竟總有一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自己也不大知道。

覺慧憑着一個單純的信仰,踏着大步向一個簡單的目標走去: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不得不說,覺慧的一些行爲有着青春期少年的叛逆感你不讓我做我偏做。之後,覺慧像是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寄託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辦報紙,他很投入地去做。

可是,鳴鳳的死,是覺慧永遠抹不去的痛,也使他第一次這麼深切的感受到舊家庭的黑暗。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在她最美好的時節,躺在了那冰冷的水中。

提及鳴鳳,我會恨覺慧。他給了鳴鳳一個這麼美麗的夢,可是當考驗來到的時候,他竟然如此猶豫不決,如此畏畏縮縮。如果當時他能勇敢一點,那麼這個年輕的`生命可能會延續下來。這次的事情使覺慧想逃出家的思想開始萌芽。

加之梅的死,珏的死,讓覺慧覺得在留在這個地方,他只能成爲一個犧牲品。“以前我的眼睛還沒有完全睜開,以前我還沒有膽量,而且以前我們家裏還有幾個我所愛的人!現在就只剩下敵人了。”

但是此時的覺慧依舊不夠成熟,他甚至沒有考慮旅費,並相信有朋友在,他的一切問題都會沒問題的。“錢!錢不成問題,家裏不給我錢,我會向別人借。我一定要走。我有好多朋友,他們會幫助我!”

“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這九個字在那種環境裏卻意外地收到了效果,它們幫助覺慧得到了他所不曾得着的東西解放(其實這只是初步的解放)。覺慧也正是靠了這九個字才能夠逃出那個在崩潰中的舊家庭,去找尋自己的新天地。

帶着令人欽佩的勇氣,覺慧走了。他眼前是連接不斷的綠水,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流去,它會把他載到一個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裏新的一切正在生長。那過去的十八年的生活被他狠狠拋在了腦後。

巴金說:“一箇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裏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

《家》讀後感11

學期末收到《假期工作及安排》,看到寫一篇《朱子家訓》讀書筆記的要求,原本不知道這《朱子家訓》寫的什麼,還納悶爲什麼系裏會出這樣一個寒假作業,後來便在網上查到了《朱子家訓》全文,才知道它原來是清代著名儒學教育家朱用純的一篇以家庭道德爲主的啓蒙教材。

雖然《朱子家訓》僅有短短的數百字,卻在字裏行間體現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道理,有“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這樣的小方面,也有“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樣大的方面。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極言衣食之可貴,告誡我們在生活中要從珍惜一點一滴開始,不浪費一滴血汗。“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更是警示了我們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做好防範措施,而不是在事情發生之後追悔莫及。“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一言道出了爲人處世應有的態度,在養身之時一定要勤儉節約,而在與朋友的交往上不能吝嗇。“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一句讓我體會了事物的高貴與否並不取決於它的金錢價值,蘇軾說過:“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的氣質不需要用金錢玉石來體現。

文中寫到切忌靡廢享樂,聽信別人搬弄是非的言語,不能夠迷戀美麗的婢女和妾室,不要選用俊美的童子和僕人,這些告誡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過讓自己走錯方向,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古有紂王獨寵妲己,盡滅忠臣賢良,又有周幽王寵溺褒姒,烽火戲羣臣,兩者的結果都是自毀了家國,風光不再。

除此之外,我們對待祖先內心必須保持虔誠們,不能因爲他們距離我們遙而有所怠慢,這是要讓我們懂得尊敬長輩,促使家庭和睦安定。子孫的學業也不能因爲天資的限制而有所耽誤,警示我們自身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可見天分雖對成功有所影響,但是後天的勤勉纔是佔大多數決定權的因素。因此,那些以天資質作爲失敗的藉口的行爲是最愚蠢的。只有將先天的資質與後天的'努力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身爲社會公民不能貪圖不屬於自己的財務,而要做到拾金不眛,若是自身擔任重要職位,需公正廉潔,避免收受賄賂。 在人際關上,對待貧苦之人應持體恤安撫之心,對待親人安撫貧寡的同時也要眼科按照家法辦理家中大小事務。這邊是教導我們處理事情要結合人情與規則,最好在兩者都不衝突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古人云:“生我養我者,父母也。”因此,孝敬父母乃作爲子孫最應當做的事,也需切忌聽信婦人言論,溺愛骨肉。爲人處世不能過於看重金錢利益,而是要了解對方的道德品質,才能斷定是否值得交往。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一句給我感悟頗深,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我們不能總是想到自己給予了別人怎樣的幫助,而應該謹記別人在我們身處困境時伸出的援助之手。

我想“家和萬事興”這個道理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只有家裏人和睦相處,在家中貧困之時纔不至於破壞家裏人的關係,然而,生長在現代化的社會中,要做到這樣又談何容易呢,唯有國家經濟發展,百姓的生活有了堅硬的物質保障,那樣的局面才能夠發生吧!

文章最後雖講到“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爲人若此,庶乎近焉。”我卻不以爲然,認爲這個結論是片面的,若人走勢安於命運,順從時令,聽從天意,那又怎會有秦末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又怎會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又怎會有民國時期改變中國命運的抗日戰陣呢?因此,只是一味的順應天命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而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集合需要的人力物力,加上那份鬥爭的毅力,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朱子家訓》中包含了許多大家的思想精髓,其中的道理淺顯而深刻,它不僅僅是一篇家訓,更是我們作爲一名醫學生需要參照的人格箴言。

《家》讀後感12

從《咖啡館看歐洲》到《咖啡無罪的第101個理由》,從《巴黎咖啡館》到《就想開家小小的咖啡館》,從《咖啡賞味志》到《戀咖啡》,從《咖啡魔豆寶典》到《咖啡.咖啡》,從《將心注入》到《一路向前》,見證着自己與咖啡的相遇、相知、相伴、相隨、相惜。

2013年迴歸鉑瀾,上演着自己與這裏的三段咖啡情緣,當下所得的這一切來源於所有與咖啡有關的一切,一本書帶給自己的觸動,一個人帶給自己的心得。

李強的這本《就想開家咖啡館》初識它還要從鉑瀾說起,我們相識是從鉑瀾的微博開始的,在此也特別感謝一下新浪微博好了,它的成立爲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記得和齊鳴老師聊天回顧鉑瀾一路走來的歷程一樣,那時的我們沒有這麼好的網絡資源,完全利用滴水穿石,軟磨硬泡的堅持一路辛苦付出走來的。

那天還只是知道最近又多了本和咖啡有關的書,並不知道里面的真材實料,近來翻閱完,心裏明瞭了許多,《咖啡.咖啡》作爲學院專屬教材使用,暢銷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對於李強的這本,我想說,它是用心分享的一本咖啡地圖,也許是這兩年沒怎麼呆在北京的緣由,翻看完這本,我覺得像溫習功課一樣,把這兩年斷片的給補回來了,也加深了自己進一步對北京咖啡業態信息的瞭解。

從分享上島最傳統模式的咖啡館,到現在的很多人互聯網模式的咖啡館,越來越多個性元素的植入,主題咖啡館成爲都市的另一道亮麗風景,他們沒有強大的支持後頓,面臨着種種挑戰和困難,所以今天想拋開連鎖品牌,簡單的分享一些這本書帶給自己的`見解。

咖啡從一顆種子經歷生根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長,開花結果,把一顆顆圓潤的果實奉獻給大家,然後再經歷水洗、日曬、烘焙、拼配,把它獨特的味道再一次的展現給大家,也許註定了要經歷兩次這樣的輪迴,於是它註定了和“二”的緣分,成爲僅次於水的世界第二大健康飲料。

咖啡慢慢成爲大家生活中比不可少的元素,每天習慣一杯咖啡陪伴的日子。

咖啡館作爲第三空間需求,越來越多的新形象展現在大衆面前,有人爲了一杯咖啡走進來,有人爲了休息一下,有人爲了約朋友或者客戶,但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大家走進咖啡館已經成爲無形中的一種習慣,習慣有咖啡館陪伴的日子,咖啡館再次創造着它的價值,引領我們分享着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隨着大家日益增加的咖啡需求,於是越來越多的咖啡愛好者開始萌發自己經營創造咖啡館的夢想,《就想開家咖啡館》這本書,就是築造夢想的一個開始,它清晰的指引着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導着大家更好的在追求夢想路上前行。

咖啡館有各種經營模式的,這和我們人的性格也很相似,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咖啡館風格,不同的產品定位,不同的消費人羣,但無論選擇是哪一種,只要將心注入,一路向前走下去,前途都是光明的,前提:做好基本功,虛心學習請教是不可少的。

咖啡館是一座橋,它把不同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它把不同的人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但咖啡館承載的遠遠不只這些,在這裏衷心的感謝李強的分享,出於愛心的奉獻,能分享許多自己的心得,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樣的前輩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就像翻開書作者簡介那頁“大愛永生”的雕塑所展現給大家的一樣,這尊雕塑是有緣由的,2008年,汶川地震,一雙雙援助之手爲災區送去了溫暖,李強這張照片拍攝於冬天798的院子,想必也是想告訴大家走上咖啡館創業路亦是辛苦的,但不畏嚴寒,一定會邁向柳暗花明的春天,繁華盛開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在此把這本好書分享給大家,陪伴大家前行,如果一本書有帶給你一些觸動,請也把這份心得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讓愛傳遞,讓愛永生!

《家》讀後感13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內容是通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來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並與這種家庭決裂。對題材的熟悉的作者感受的深切,使這部作品獲得強烈的感染力量。

我覺得書中最有魅力的東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覺慧一羣象徵着一端,覺新連同老太爺一羣象徵着另一端。關於覺慧的個性,第三回就已經明顯了——幼稚、叛逆、熱情。剛在督軍暑懷着滿腔激情抒發了多時積累下的憤慨,卻又在家裏和老太爺吵上了一通。於是,覺新的話語在旁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爺爺跟你說什麼話,你只要不聲不響地聽着,讓他一個人去說,等他話說夠了,氣平了,你答應幾個‘是’就走出去不是更簡單嗎?”好一次矛盾,好一次思想的撞擊。 說到覺新,便讓我想到了梅——在覺新知道自己的訂婚日後,“他絕望地痛哭,他關上門,他用鋪蓋矇住頭痛苦。他順從了父親的意志,沒有怨言。

可是在心裏他卻爲着自己痛哭,爲着他所愛的少女痛哭。”在父親告訴他要去西蜀實業公司,在他面臨着一生的理想被強制剝奪之時,“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裏打轉:‘一切都完了。’他的心裏藏着不少的話,可是他一句也不說。”又是矛盾,又是思想的撞擊。 終於,新、慧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達到了高潮——那是在第三十一回覺慧勸覺新幫助已被強制訂婚的二哥與他真愛的琴結婚的'段子——“‘你爲什麼這樣生氣?他們只曉得他們的意志應當有人服從,所以你二哥的反抗也沒有用。’‘沒有用?你也這樣說?怪不得你不肯幫助二哥!’‘我又有什麼辦法呢?’覺新以爲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你不記得爹臨死時是怎樣把我們交給你的?你說你對得起爹嗎?’”覺新被擊中了傷處,“‘我如果處在你的地位,我決不像你這樣懦弱無用,我一定會親自斷了馮家的親事!”覺新這時早已抽泣起來,最後,“‘你真是個懦夫!’覺慧這樣地罵了哥哥一句,就走開了。

剩下覺新一人,房裏十分孤寂,十分陰暗,空氣沉重地向他壓下來……”是的,多麼激烈與深沉的矛盾啊!覺新的懦弱不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與無謂的犧牲多對得起爹一些麼!而如果繼續下去,琴不將是第二個梅麼!我彷彿也陷入了一片孤寂,在無邊的黑暗中思考…… 這種由矛盾所導致的黑暗是讀《家》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的,然而《家》中卻會時時在那些空隙之處讓你看到火光。思維突然遊走到了梅與覺新妻子的那個段子——“‘梅表妹,我明白你的心事。’她覺得自己也要哭了。‘我知道你們兩個當初感情很好。…他當初真不該娶我。…現在我才明白他爲什麼那樣愛梅花…’……‘…大表嫂,你想,我的痛苦,又向哪個傾訴?沒有一個願意聽我訴苦的人。我的眼淚只有往肚裏吞……杜詩說: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然而要不使我的眼枯,我的心又怎能安放呢?…最近眼淚少很多,可心卻常痠痛不止,好象眼淚都流在心裏似的…大表嫂,你不要爲我悲傷,我是不值得你憐惜的……’這盪漾着一個不幸的生存的悲哀,訴說着一段悽哀的故事,它們一字字、沉重地壓着瑞玉溫柔敏感的女性的心。她忽然微笑了,是淒涼的微笑,感動的微笑。她把兩隻手壓在梅的肩上‘梅表姐,我真是喜歡你。我恨不得把心也交給你…以後就認我做你的妹妹罷…只要你過得好,我心裏也高興…你答應我你要常常來,這纔是你不討厭我,而且原諒了我…’……” 在矛盾中,友情、親情、愛情以及那所有包含着美好、善良以及那所有值得感動的東西好似一股股暖流滌盪着這片孤寂,使黑暗中得以浮現出躍動着的星光。而隨着小說線索的行進,這光也似乎更亮了。 ……老太爺剛罵完了克安,“他衰弱地躺在這裏——失望,幻滅,黑暗。

《家》讀後感14

在這個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班級寵物一家親》。這本書的主要角色有主人公李彥寬、楊自熱、人見人逃的女生四人組。主要講述了李彥寬的媽媽買了一隻可愛的斑點狗牛牛,但卻說是送給表妹的的禮物。與此同時,班裏來了一位新老師,新老師鼓勵同學們積極養寵物,爲自己的寵物開博客。一時間,很多同學都養了寵物,併爲自己的可愛動物開了博客,記錄寵物的各種樂趣。最後,斑點狗牛牛成了"小燕子"李彥寬的寵物,原來是媽媽逗她的。小燕子和大家一樣,感受到動物陪伴成長的快樂!

我很喜歡這本書,感覺就是在說自己的故事。困爲我也很想養一隻小狗,但爸爸嫌髒,不同意。書中有一句話我最認同的:大人們總認爲,我們養寵物是專供解悶的。其實,小動物不僅僅是寵物,還是我們忠誠的朋友。當我們歡喜或悲傷時,都可以向它們訴說,它從不會厭煩。所以我很想養一隻小狗,作我的動物朋友!

在這個暑假裏面,我讀了伍美珍姐姐寫的`《班級寵物一家親》,這是一本好書,就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燕子”李彥寬的媽媽買了一隻斑點狗回家,他的名字叫牛牛,媽媽卻告訴他,這是準備送給他的“表妹”的,與此同時,班裏來了一名新班主任鼓勵大家養寵物,開博客,過了不久,同學們都擁有自己的寵物,最後,牛牛沒有送給“表妹”,媽媽跟他開玩笑的。

我覺得這本書最有趣的文章是:我替Q寵收彩禮。李彥寬在QQ上“幫助”冬瓜大總統楊自然做完今天的數學作業,冬瓜大總統沒錢給他,李彥寬就當義務輔導,冬瓜大總統不願意,冬瓜大總統問:“我付你QQ元寶,行不?”李彥寬成交,QQ元寶用來養Q寵,李彥寬養的是隻企鵝美眉。它的名字叫莎拉公主。李彥寬和他媽媽買個驅蚊器,最後,扛回來的有一牀被子,兩隻大鍋,還有拖鞋、拖把和防水墊,突然,媽媽發現被子家裏已經有了,他覺得媽媽像個需要他照顧的小女生。媽媽對李彥寬說:“她在外面有事,晚上回來會很遲。她有兩天沒照看Q寵了,有點不放心,要我替照看一下莎拉公主。”莎拉公主說她病了,李彥寬發現保險櫃裏只要四個QQ元寶,李彥寬給冬瓜大總統輔導完了,發現它似乎就要斷氣了。冬瓜大總統給李彥寬一百個QQ元寶,他就帶莎拉公主看醫生。冬瓜大總統和李彥寬在QQ上聊天,他就讓莎拉公主認冬瓜大總統做乾哥哥,冬瓜大總統問:“那我乾妹妹長得漂亮嗎?”他給冬瓜大總統發了一張莎拉公主的照片,冬瓜大總統說:“我這妹妹長得像王琚!”李彥寬剛好在喝水,結果一口水噴到了電腦屏幕上,他趕緊拿幹抹布收拾殘局。冬瓜大總統說:“他養的Q寵是一隻男企鵝。”冬瓜大總統說:“咱們攀親家,讓咱們兩家的Q寵結婚!”李彥寬收了那麼重的“彩禮”,怎麼着也得說些好聽的嘍。

看了這本書,我的啓發是:有了小動物的陪伴,讓我覺得很快樂。我覺得伍美珍姐姐寫的作品很有趣,她寫的都是比較跟生活有關係的和寫得很生動,讓讀者對伍美珍寫的書,更加有興趣,我以後要多讀伍美珍姐姐寫的作品。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班級寵物一家親〉〉我看完之後,對動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小燕子”李彥寬的媽媽買回一隻小斑點狗,卻告訴他,這是準備送給“表妹”的禮物。與此同時,班裏新來的老師鼓勵大家養寵物,開博課。一時間,同學們紛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可愛寵物。李彥寬一方面不捨得小狗最後被送出去,另一方面和大家一起,深感受到了有小動物陪伴的興福和充實的快樂......

小動物們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們也會默默地聽我們說話。它們還會分享我們的快樂與傷心,和我們一起開心地玩耍,那可愛的樣子,真另人無法拒絕。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與動物是不能分開的,這是一種生太平衡的關係。

《家》讀後感15

有幸看到《在教育家的智慧裏呼吸》一書。該書囊括了中外古今具有典型意義的教育大家。仔細讀了第一章節卻並沒有對教育大家教育思想的總結,而是對其教育精神和理想的提煉。自己也常想,真正的教育大家並不是其教學方式或是教學思想,而應該是在其實踐中所折射出來的博大的教育精神和理想。

站在孩子那一邊

這是夏山學校的老師、家長常說的一句話。站在受教者的一邊,這對於我們以常規思維研究教學的人來說有些不可理解。仔細推敲這句話既有理念上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也有行爲上對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爲什麼要站在孩子的那一邊?我們思考這樣幾個問題,看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1、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2、倔強的孩子怎麼教育?3、怎樣對待學習差的孩子?

第一個問題,如果站在孩子的那一邊,他會想,爲什麼要遵守這樣的規則?張康橋老師關於讀書規則建立的設想分爲三步。第一步,什麼規則也不要定,等有了問題再讓學生自己提交、討論並確立規則;第二步,有了規則後,再請高年級的學生成立志願服務小組,落實規則,同時,也可以有代表表決增刪規則條目;第三步,如果還出現問題,可向全校學生髮倡議書等。在夏山學校,沒有任何的權威和服從,每個人享有同等的權利。校長和六歲的孩子一樣,都只持有一票。這兩個例子都體現了規則的.本意——自治。這樣的規則,孩子能不遵守嗎?如果真有孩子違反規則怎麼辦?就按規則的處罰方式處罰,因爲規則是孩子自己制定,那麼處罰方式也是孩子自己的選擇。同時懲罰本身就是教育。

第二個問題,倔強的孩子怎麼辦?在夏山學校,很少看到倔強的孩子。因爲孩子自由的時候,他是不會倔強的。爲了讓孩子自由,夏山摒棄了所有的控制。可是在教育的今天,還有着很多的名校以精緻化的名義控制每一分,每一秒,肆無忌憚地無視自由,這樣的生命註定會有很多的問題,包括倔強。據說,有一個全國名校,所有的角落都有攝像頭,所有學生只要違反一點規則必定要受到懲處。這樣的學校是否有文明監獄之嫌?學生在這樣的學校上學如履薄冰,膽戰心驚,怎麼會有心理安全,怎麼能夠有思想上的自由?怎麼會有創造性?

第三個問題,怎樣對待學習差的孩子?我們首先得理清什麼是學習差。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習差就是分數低。這是我們教育關注書本所致,也是我們以分數評定學生所致。在夏山學校,教師關注的不是書本,也不是教學方法等,而是兒童本身。這就涉及到學生評價問題。夏山對孩子的評價標準:一是溝通能力;二是數字應用能力;三是資料處理能力;四是合羣;五是自省能力;六是問題解決能力。再看多元智能理論,不也是把人的智能分爲8種類型嗎?在這樣的評價標準下,還有學習差的概念嗎?有人到日本考察教育,到班級裏問“你們班誰學習最好?”學生茫然。反過來,你們班誰學習不好,肯定也沒有答案。在帕夫雷什中學也沒有差生的概念。我們設想一下,在這樣的學校上學,學生是否很自由?很輕鬆?很快樂?很個性?

怎樣站在孩子這一邊?尼爾校長認爲要做到三點:

第一點,放棄我們最重要的東西,關注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兒童。教者和受教者關注的東西肯定具有很大差異,放棄我們所關注而關注學生需要,需要我們有極大的決心和勇氣。

第二點,不用道德、威權以及宗教壓制孩子。這是平等理念的彰顯。如何管理孩子呢?規則自治。

第三點,要有寬容之心。爲師者必要有宗教情懷,有憐憫之心寬容孩子的錯誤甚而過失。因爲他們是孩子。

願我們有着晏陽七年級樣的平民宗教情懷,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價值,讓學生成爲最好的自己。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