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 (15篇)

觀後感3.1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 (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1

記得有一年的生日,舅舅送了我一套名著,但我總是對它們提不起興趣,一直把它們冷落在書架裏,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這次我無意中翻出了其中一本《三國演義》,看着看着居然被迷住了。《三國演義》主要講了三國時期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吳、蜀、魏三個國家相互鬥爭及興衰的過程。用書中的話概括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書中我看到了那些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看到了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過程。其情節引人入勝,讓人看了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中對人物的.外貌描寫淋漓盡致,有時候又十分誇張,讓人覺得非常有趣。比如他描寫劉備:身高七尺五,面如冠玉,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儀表非凡,十分引人注目;描寫關羽:身高九尺,面如棗色,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一身威風凜凜之氣;描寫張飛:身高八尺,相貌異常,聲音洪亮如雷這樣的描寫,讓人一看眼前就會浮現出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真正領略了名著的魅力所在,讀後感《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了《三國演義》,我還了解了很多歷史人物:諸葛亮、曹操、孫權、劉備、張飛、趙雲、關羽、黃忠、周瑜、黃蓋、呂布、董卓、貂蟬其中令我影響最深的是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真是"上天能攬月,下海能捉鱉,下南極能與企鵝翩翩起舞,上北極能與北極熊觸膝相談"。他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空城計、七擒孟獲、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錦囊殺魏延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三國人物中最講義氣的就要數關羽了,曹操識人才想要收買他,給他錢,給他權,他卻把曹操送的金銀財寶封在屋內,把漢壽亭侯大印掛在堂上,過五關斬六將,一心投奔自己的兄長劉備,讓曹操也不得不敬佩他的忠誠和義氣。這種忠誠在我看來真是難能可貴。爲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歌: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三國演義讀後感 2

聽大人們講“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趁着我現在的年齡還小,那就趕緊讀一讀《三國演義》吧!

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等耳熟能詳的故事吸引着我一步步讀下去。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特別喜歡這首歌,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求賢若渴、足智多謀、唯纔是舉、知人善任、敢作敢爲、膽識過人的曹操,雖然多數人都爲之唾棄,但我並不這樣認爲。

比如:對於呂伯奢一家的死,曹操雖口吐狂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他的良心一定會受到譴責,以至於陳宮後來提起這件事,曹操仍是面有愧色。

《三國演義》明顯有擁劉反曹的傾向,裏面對曹操的稱呼都是一口一個“曹賊”,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就像電視劇裏的人物一樣,必須要有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這樣才能激起觀衆的憤怒,好人也能凸顯出來。語文老師也給我們講過,這就叫襯托的寫作手法。

劉備在《三國演義》裏面就是一個大好人,這也許是羅貫中的一廂情願,我就不這樣認爲,劉備有什麼好?他落魄時就會投靠別人,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都曾經收留過他。當他羽翼豐滿時,卻又去討伐曹操,不懂得感恩。還生了個不成器的兒子阿斗,給趙雲和諸葛亮帶來多少麻煩啊!如果沒有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這些良臣輔佐,劉備何以自保?

相比而言,我更加欣賞關羽的爲人處事,他對劉備是忠心耿耿,即使面對求賢若渴的.曹操,他也不爲所動,一心要輔佐劉備完成大業。

諸葛亮也不例外,三氣周瑜、七擒孟獲,滿腹經綸,爲圖霸業,先後五次北伐,最終病死於五丈原。可悲可嘆!

除此之外,孫權、魯肅、呂蒙、孔融、典韋、郭嘉、荀彧、周瑜、呂布、禰衡、龐統、馬謖、徐庶、曹洪、陳宮、顏良、文丑、楊修等難以計數的英雄,都在《三國演義》裏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裏不再一一贅述。

有道是: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三國演義》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感觸了,讓我明白了人世間的許多真諦。如果你也要選擇一本經典來讀的話,你也來看《三國演義》吧!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感悟成長!

三國演義讀後感 3

《三國演義》大家都不陌生,裏面的人物也是可以倒背如流的了,裏面人物的性格,更是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那你有沒有試想過,假設故事情節變化一下會怎麼樣呢?

假設一:諸葛亮不是死於五丈原

諸葛亮是蜀國的軍事,人稱“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生爲蜀國鞠躬盡瘁,最後終於病死在五丈原。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諸葛亮在五丈原時沒死的話,按照當時的兵力和他的謀略,完全可以橫掃司馬的軍隊,但這一戰過後,蜀國的兵馬也會急劇減少,若吳國再乘機趁火打劫,劉禪的王位照樣難保。諸葛亮不死於五丈原,只會一時穩住局面,並不能直接決定三國的勝敗。

假設二:郭嘉非病死

郭嘉是魏國的一位智者,曾爲曹操滅掉呂布,曹操一生中只有一次沒聽他勸,結果放跑了劉備,導致了蜀勢力的崛起,由於他預事件件精準,最後不幸因病而亡,人們又把他稱爲“早逝的先知”。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說都很遺憾,沒見到郭嘉對戰諸葛亮的.場面。曹操在沒了郭嘉後,立馬就在赤壁之戰中受到了重創,可見有郭嘉的話,得天下就容易多了!郭嘉確實謀略過於諸葛亮與龐統,再加上魏國又兵強馬壯,得天下是遲早的事,但卻有一點,曹操得了郭嘉後,哪還會去想司馬懿?郭嘉的治國方面遠輸司馬懿,司馬雖謀略在諸葛亮之下,卻在治國,用兵方面有很大成就,換了誰都比不上的,我只能說,若郭嘉不病死,得天下而不得民心,遲早被推翻,況且哪還會有晉國的崛起呢?

假設三:關羽不傲

關羽是蜀國五虎將之首,人稱“武聖”。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等等都是他的英雄事蹟,但爲人傲慢,所以纔會最終被呂蒙和陸遜滅掉。假設關羽不傲,雖說不會在呂布和陸遜一戰中敗亡,也不會導致張飛,劉備的敗亡,但你想想,關公不傲,哪裏還會有溫酒斬華雄的這些英雄事蹟呢?人們還會叫他“武聖”嗎?關羽不傲,怎麼會有蜀國的一場場勝戰?後主劉禪的腐敗,也不會讓他有出頭之日,那麼蜀國必滅。

我們大膽地做了三個假設,卻都不盡人意,總而言之,歷史終歸有它發生的道理,要是某一部分被改編了,可能整個中國的歷史都會改變,後果我們不得而知......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今天,今天過去了,就變成歷史的一部分,把握今天就是把握未來。

三國演義讀後感 4

這本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爲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爲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爲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爲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爲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爲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爲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爲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爲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爲的英雄爲之出頭,張飛纔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爲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爲身爲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 5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我特別喜愛這本書,帶給了我許多寫作的靈感,裏面有非常多的英雄豪傑值得我們敬仰,有深得人心的劉備;有知人善任的曹操;有雄心勃勃的孫權。

劉備是《三國演義》中的主人公之一,劉備創業之初,艱辛異常,東奔西走住無定所,依靠袁紹時,受到節制;依附曹操時,曹操衆謀臣想誅殺他,曹操兩次都免殺,以禮相待,後他又趁機逃脫,聯吳抗曹。他建立蜀國之後,“三顧茅廬”而得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爲軍師,又有趙雲、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能征善戰的五虎猛將,他們無不對劉備忠誠萬分,因爲他們看到了劉備的俠肝義膽,認爲劉備定能“憂百姓之所憂,想百姓之所想”,日後必是一位明君。“得民心者得天下”,讀劉備,品人生。品他的弘毅寬厚;品他的知人待士;品他的威而有恩,勇而有義。

曹操是魏國的君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官渡之戰破袁紹,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叱詫風雲。他知人善用,一路上網羅了不少的人才,使得魏國日益壯大。然而,偏偏敗在劉備手上,擁有千萬兵權且熟讀兵法的他每次反而被只擁有區區幾萬大軍的劉備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劉備就成爲了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曹操嫉妒劉備手下有那麼多能人爲他出生入死。“攜天子以令諸侯”,讀曹操,品人生。品他的忠勇正直;品他的雄才大略;品他的雄才大略,心胸狹隘。

孫權是吳國的君王,他頭腦冷靜、深謀遠慮、雄心勃勃。孫權是拒曹的決策人物,周瑜稱他爲“神武之才”,曹操也有過“生子如當孫仲謀”的讚歎。周瑜是軍事,曹操帶兵幾十萬,破荊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勢如破竹。這一嚴重形勢,作爲東吳首領的孫權,先慎重思慮,再做出決策,他察覺到張昭等投降派的言論是錯誤的,但又沒有吐露出半點聲色。他派魯肅去聯合劉備,就是爲了共治曹操。孫權到了最後時,卻與劉備開戰。周瑜因嫉妒着諸葛亮才讓孫權攻打蜀國,每每慘敗而歸,氣得吐血,孫權便不再派兵攻打蜀國。讀孫權,品人生。讀他的頭腦冷靜;讀他的雄心勃勃;讀他的深謀遠慮。

讀《三國演義》,品人生真諦。三位君王,各有千秋。只要我們學習他們的優點,定會終身受益!

三國演義讀後感 6

《三國演義》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羅貫中寫諸葛亮太多智了,所以後人評價諸葛多謀而似妖。

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因爲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

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

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劉備仁義禮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長阪坡摔阿斗,爲了自己的大將險些因阿斗被困曹營,而將阿斗摔死,但是後人評羅貫中寫劉備,劉備盡善而似僞。就是太虛了啊。你想啊書中說劉備異像長臂過膝,你想啊,劉備將孩子舉過頭頂到放在地上以長臂過膝哪能摔得着啊。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 7

書中的情節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爲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羽、張飛兩位豪傑,因爲志同道合,所以三人於桃園結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後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爲終,其中一些情節,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爲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爲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數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爲所熟悉的都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爲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爲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爲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爲的英雄爲之出頭,張飛纔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爲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爲身爲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 8

書好像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的大道;書好像一股清泉,能滋潤你我的心靈;書好像一陣微風,能舒緩疲勞的身心。我就有過努力追求一本書的經歷。一年級的一天,聽說我的哥哥會來到我們家,我高興壞了,準備好我所有的玩具,只想和哥哥玩。誰知,哥哥這次不但不跟我玩,還不理我,一直看着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我因爲已經做好了和哥哥玩的準備,可他沒跟我玩,所以很生氣。我一把奪過“害人不淺”的《三國演義》,便翻開看了看。可當時我很小,沒看懂幾個字,便只看爲數不多的插圖,不久插圖看完了,我便對《三國演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讓媽媽買《三國演義》,可她不願意買,說因爲我太小了,等我三年級再買。我很性急,不願意等,便想了一個辦法——威脅她說如果不買,就“絕食”。這個計劃很快就不攻自破了——聞到飯香,我就剋制不住了。很快,我又有了一個辦法——“裝認真”。就是去圖書館,裝作在認真看《三國演義》的樣子感動她。這天下午,我讓她帶我去圖書館看書。她同意了。我捧着書,“認真”地看着。她看我這樣,讚許的點了點頭。她同意下個學期買,可對我來說還遠遠不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我寫了一篇“作文”,雖說是“作文”,但只有兩句話:“老媽,我想買《三國演義》。求你了。”老媽被我的死纏爛打給感動了,同意買《三國演義》了。得到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細讀了很多遍,產生了一些感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常讓我爲三國英雄人物所陶醉。讓我們走進羣雄爭霸的三國吧!

一代奸雄——曹操

記得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謀士千萬,戰將無數,卻在赤壁大戰時,折兵百萬;記得當年招賢納士時,豪言壯語無數,在華容道時,卻是無限嘆息;記得曾經兵多糧廣,卻被司馬家族吞併了國家,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呀!

羽扇綸巾——周瑜

記得當年“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流周瑜,卻因爲嫉妒而死;當年做爲孫策最好的干將,卻因爲毒箭氣急攻心而死;嫉妒真是害人害己呀!這就是羽扇綸巾的周瑜。

臥龍天神——諸葛亮

記得當年收孟獲、氣周瑜、草船借箭十萬的神算師諸葛亮,卻被年輕的司馬昭統一天下,當年破曹兵百萬的臥龍諸葛卻因跟隨昏庸的阿斗,所以累死結束一生。這就是臥龍——諸葛亮。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典名著,可以改造一個個人的心性,創造一個個英雄豪傑,這本著作的人物刻畫極爲成功,能不斷的激勵和鞭策有夢想的人,讓人進步,不畏艱難險阻,明白很多道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 9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都瞭解、都知道,說起《三顧茅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爲了復興大漢的大好河山,前往隆中請諸葛亮出山。通過三番邀請,劉備的誠心感動了諸葛亮,幾人一番交談之後,同歸新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做人要有誠心,做事要有誠意,這樣,這件事就會變得又簡單又完美。

劉備探訪諸葛亮的第一件事是:安排禮物。劉備此時誠心滿滿,大包大攬的就往諸葛亮居住的隆中走。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想起周文王拜訪姜子牙的.場面,以禮相待顯誠心,這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走親訪友時的一部分呢?

接着,劉備一行人遇見了司馬徽,碰見了田間勞作的農夫,打聽到了一些諸葛亮的消息。雖然他們沒有訪到其人,但卻先聞其聲、先聞其名。在與其他人的交談中,禮儀也是劉備不乏的一部分。

劉玄德一顧草廬,只碰見草房裏的童子。劉備說了一大堆自己的名號,但習慣一向清貧的小童子卻說:“我記不得許多名字。”由此也可以看出來清閒的山中與世俗紛爭巨大的區別。諸葛亮不在,一行人只好上馬回去。劉備走時還不忘給小童子囑咐一句:“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

回新野的路上。大家再次遇到了山中隱士:崔州平,玄德再次向徐州平探聽消息。此時,張飛已經不耐煩了,劉備穩穩地答了一句:“此亦隱者之言也。”

一行人遇到臥龍之友,冒着風雪前來二顧茅廬。看到了我們現在經常吟誦的一句詩: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看來山中隱士對於生活的詮釋更是不一樣。可這次遇到的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劉備再一次失望,拿起文房四寶,呵開凍筆寫了一封信,又拜辭出門。一路上遇到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

張飛這下徹底怒了,他的言語被劉備訓斥了一頓。於是三人同行,三顧草廬。這次諸葛亮真的在,在寢室裏休息。三人站立在門口等待。諸葛亮出來了,他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之事,精密分析,井井有條。最終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打動了。出山加入了世俗紛爭之中。

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只要你做人有誠心,做事有誠意,沒有什麼是做不完美的。誠心治天下,我要好好品味這句話。(李霖賢)

三國演義讀後感 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一首催人淚下的讚歌,一部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這就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

這本不怎麼厚的書。我一共讀了三遍,第一遍是5、6歲時讀的,艱澀難懂的文學,我只是大略的瞭解了人物。第二遍是7、8歲時讀的了。看到諸葛亮草船借箭,我喜;看到關羽敗走麥城,我怒;看到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我哀;看到諸葛亮三氣周瑜,我樂。好一個三國鼎立的故事。第三遍就是近期讀的了,不知怎麼了,我每次看到蜀國發生了什麼事,我的感情卻不會起伏,但我看到曹操大獲全勝時,我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經過讀了這麼多遍,我開始漸漸喜歡上了曹操這個亂世奸雄,他足智多謀,他雖然沒有孔明那樣的智慧,但他卻有孔明所沒有的武力;他雖然沒有劉、關、張那樣的力量,可他卻有劉關張所缺乏的智慧。總而言之,若蜀國與魏國打起來,那就是劉關張加上諸葛亮對上曹操一個人啊!可曹操輸過幾次?

談完了蜀國與魏國,再來談談吳國。作者羅貫中花在吳國的筆墨顯然沒有魏、蜀兩國多,可吳國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若沒有吳國,那魏國不平就滅了蜀國嗎?若沒有吳國的周瑜,怎麼會引發出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這麼多精彩的故事呢?話說回來,吳國的`周瑜也是個人才,周瑜想到大燒赤壁,爲孫權出謀劃策,一生爲吳國也立了不少戰功,可惜他忌賢妒能,最終落到了被孔明氣死的下場。談完了這三個國家,再看看三國中的種種人物吧!劉備,是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不過仁慈是他唯一的法寶,一到危機關頭他就大哭痛哭,接着他的兩個兄弟也抱着他一起哭,一個哭喊弟弟,兩個哭喊哥哥。可是劉備的江山也不是哭出來的,說明人家還是有真本領的!呂布,是書中我覺得最厲害的人物,三英戰呂布,劉關張三人一齊上陣,都沒能拿下呂布,而且劉關張三人也不是吃素的,連這三人都不能搞定呂布,請問,三國中誰還是呂布的對手?諸葛亮,在書中簡直就是神的化身。占卜大師,計謀大師,就連口舌也鋒銳無比,幾句話就把人說死了,這諸葛亮還算是個人嗎?木牛流馬這種“高種技”,連唐宋時期都未能發明,可諸葛亮輕而易舉就造出來了,他這樣的“神人”,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中的人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唯獨留下了這本《三國演義》,這標誌着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讀了這麼多遍《三國演義》,我對它的評價就是:“我愛三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 11

品三國——《三國演義》讀後感作文我靜下心來,左三圈,右三圈地攪了起來,遇到大疙瘩我就用筷子叉開;誰能預料今後的中國人民會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丁零零。流川楓在一年十班的教室裏坐着呢?“當無邊的歲月坍塌到我們有限的生命之上時,正需要挺立起千百萬個保爾。小朋友你們認爲小龍對嗎。

在長長的暑假裏我專心致志地閱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書中的情節有時會讓我流淚有時會讓我拍手稱好總能讓人廢寢忘食。它主要記敘了東漢末年朝敗各地黃巾軍峯起。鎮壓黃巾軍的'曹操經過多年征戰逐漸統一了北方。曹操又揮師南下準備乘機統一全國。赤壁一戰曹操被孫權劉備聯軍打得大敗。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從此形成。不久孫權殺了劉備的義弟關羽奪了荊州。劉備爲了報仇率大軍伐吳大敗而歸。劉備病死丞相諸葛亮輔佐劉備治理國家。諸葛亮征服了南方蠻族又採用聯吳抗魏的方針先後六次出兵祁山伐魏沒能成功諸葛亮最後病死在軍中。不久司馬氏統一了全國。

《三國演義》裏面有許多經典人物他們的許多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比如說諸葛亮他輔助劉備爲蜀國的強大和統一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聯想到現在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和強大就需要這樣的人才國家要加強這方面的人才培養。

讀了這本書後我還特別佩服趙雲因爲他智勇雙全一個人救阿斗殺了曹軍五十餘員大將自己卻一點事也沒有。我也十分佩服關羽因爲他在自己被吳國抓了以後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連死都毫不懼怕這份膽氣很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都是我心中真正的好男兒大英雄。

《三國演義》也描寫了許多戰爭的場面戰爭最終的受害者就是老百姓。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戰爭遠離我們。每當我在電視裏看到戰爭的場面心裏就非常的難過。因爲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和平和諧的生活纔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就像最近爆發的以黎戰爭不僅會破兩國人民的正常生活導致許多人無家可歸還會在戰爭中不斷地積累仇恨說不定還會引發第二次戰爭呢!真是太可怕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 12

假期,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讀過之後我受益匪淺。

“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活賽神仙。”同學們猜一猜是書中的哪個人?是的,他就是諸葛亮,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憑着出色的才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提到諸葛亮,他那膽識過人、臨危不亂、深謀遠慮的形象便浮現在人們的`眼前:舌戰羣儒——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羣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借東風——諸葛亮登上七星壇,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乘着濃濃霧氣“草船借箭”,騙過了曹;空城計——馬謖失街亭,孔明撤退不及,被迫使用空城計。聽聞司馬懿大兵來到,身邊的人“個個嚇得面如土色,手足無措”,諸葛亮卻“手搖羽扇,捻鬚一笑”……同時,《孔明空城之計》這一章諸葛亮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輕搖羽扇,說:“一個人只有做事小心,謹慎,纔有成功的機會。”因爲,我以前就沒能做到“謹慎”二字。

有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愉快地去上國際象棋課。一路上,我像一隻快樂的喜鵲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到了上課的時候,我也沒有剎住閘,仍舊和同學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老師看到後,示意了我一下,可是我並沒有放在心上。我仍然和剛纔那位同學悄悄地說着,哪知這一切全部被爸爸看見了,回到家後,爸爸沉着臉,嚴肅地說:“到我身邊來!”我戰戰兢兢來到爸爸身邊,他接着說道:“今天上課有沒有做錯什麼呀?”我紅着臉,低下了頭,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然後,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分清場合,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你應該分清場合,只有做到謹慎做事纔有可能學有所成。”

爸爸的告誡也讓我明白了,做人做事一定要謹慎,說話做事必須要符合時間、地點,否則既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不快樂。難怪清朝康熙皇帝曾說:“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謹慎是智慧的長子。”今後,我要史爲誡,以諸葛亮爲榜樣,做一個謹言慎行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 13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當我聽到林俊杰的這首昂揚的《曹操》時,心中不覺燃起了對三國的熱情,彷彿三國時期發生的種種都在我的眼前展現出來。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故事發生的重要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時代,在這個烽火肆意的背景裏,我們目睹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戰爭,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家破人亡的場景,我們聽到一聲又一聲的呼喚,呼喚着我們前去拯救他們……

這就是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演義了三國時代的風風雨雨。

三國創作的背景是古代,所以使用的是文言文,讀起來會有點麻煩,有的人覺得麻煩,於是就選擇了白話版的三國,但其實讀最經典的還是更原滋原味。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張角,張樑,張寶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三兄弟開始打天下,以及當中發生的事。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看,諸葛亮的出現使三國變得更有意義,真是進入白熱化階段。火燒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漢中,七擒孟獲,智取三城等都是諸葛亮的“傑作”,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

我總想着,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正是因爲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一位先生。

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爲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爲鬥爭的工具。他們爲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爲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啓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讀後感 14

讀了《三國演義》後,我懂得了一個歷史規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認識了三國時代羣雄割據互相殘殺的歷史背景,令人驚心動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 。先有董卓、袁術稱帝后都失敗。此時,曹操袁紹兩雄崛起。但於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曹操平定北方後,南下欲一統河山,此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孔明出山,又於孫權聯手,以周瑜之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於是三國鼎立的之勢逐漸形成。繼而劉備又用龐統之計奪取西南五十餘州,與東吳達成聯盟,後因關羽失荊州被孫家斬首,張飛遇害。劉備冒然絕定討伐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逃亡白帝城故世。諸葛亮受先主之託南征北戰,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終未成功,病逝五丈原。263年蜀國劉禪因荒廢政事終止滅國。265年司馬氏專政,廢曹家,自稱帝,改國號爲晉,司馬炎即晉武帝。蜀國已滅,吳國可謂脣亡齒寒,280年降孫皓,三國遂一統歸晉。

讀了這本書我欣賞關羽的勇敢。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後又刮骨療毒他的英雄氣概震撼了我我要學習他的勇敢不拍困難的精神,在我日常生活中如果面對困難就會退縮,而不像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關於那樣勇往直前對困難毫不畏懼,只有像這樣才能成爲像關羽那樣的人人崇拜的大英雄!

當然我也很欣賞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我們的'眼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他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爲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雖然他足智多謀,對蜀國忠貞不二,但因最後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留下了千古遺憾。在我們的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習諸葛亮的聰明機智,因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我們不要去蠻幹,一定要想好辦法巧妙地解決問題。我們還要學習諸葛亮的忠誠,在現在無論你答應別人什麼條件都應該中與對方,不要不信守諾言背叛對方。

三國演義讀後感 15

假期裏,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一部家喻戶曉的歷史鉅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描寫了蜀、魏、吳三個國家之間的鬥爭。這本書是由明朝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的。

書中還有無數個英雄人物,人物性格各異:有勇無謀的'呂布、袁術、袁紹,氣量狹小的周瑜,善戰的趙雲,陰險的曹操,勇猛的張飛,機智的諸葛亮,仁義的劉備……其中,我最欣賞的便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因在家鄉闖禍,便逃避江湖,劉備這時正在招兵買馬,關羽便投到了劉備旗下,拜爲劉備的義弟。關羽相貌堂堂,丹鳳眼,棗紅臉,一對濃眉,身軀魁梧,長長的鬍鬚,又英俊又威風。

關羽武藝超羣,過五關斬六將,還斬了顏良、文丑、華雄,非常威風。關羽還有勇有謀,一次,車胄設計將劉備留在敵營,一國之主被俘,情形十分火急,關羽便扛起救主責任,但蜀國的力量不及袁紹軍,如果率兵攻城救主,顯然不會取勝。關羽便命手下穿上曹軍服裝,乘着夜色叫城。守城兵怎肯說開就開呢?關羽說:“只怕劉備知道,疾快開門。”小兵一聽就慌了,因爲如果讓劉備知道曹操和袁紹聯手,定會戒備。所以,守城兵只有乖乖開門,門一開,關羽便衝進去救出了劉備。

關羽忠肝義膽,情深意重。比如,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時,劉備與曹操迎戰,劉備的軍隊被打得大敗,關羽投降了曹操,但他始終念念不忘劉備。一天,曹操給關羽了一匹赤兔馬,關羽再三感謝,因爲赤兔馬能日行千里,只要打聽到兄長的下落,就能和他團聚。可見關羽對他的兄長多麼忠心耿耿,情深意重。關羽一身凝聚着忠、義、仁、勇這四方面,不愧是人人稱讚的大英雄。

讀了《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想到了臨江仙中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一名句,似乎是在讚揚三國英雄。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關羽的情深意重,諸葛亮的聰明絕頂,趙雲的英勇善戰。這本書也讓我學到了很多,不要像周瑜一樣膽小,不要像呂布那樣有勇無謀,我們要做一個勇敢、機智的人,不畏艱險,勇於奮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