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三國演義有感

觀後感1.61W

三國演義有感1

在三國時期的蜀國的一些非常有智慧人物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啓發,讓我今天說說,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書後的一些感悟吧。

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反映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渤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數百個人物形象。 對今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諸葛亮,周瑜等,這些人物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介紹蜀國的兩位非常有智慧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

先說劉備吧,他受將臣百姓的愛戴。劉備的能力主要是體現在用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進而辛得忠實的徐庶,最後受此二人指點,於風雪之中三顧茅廬,成功的請到天下奇才諸葛亮。而後又收服數位博學多才的謀士助他抗東吳,戰曹操。建立蜀國的豐功偉業。

著名的“出師表”充分體現出諸葛亮對蜀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一代賢相。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料事如神,謀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曉天文,深諳政治,精通軍事,善於外交。具有經天緯地之才,早在隱居隆中時,就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後又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爲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卓越的功勳。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這些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都做到了。

劉備的智慧是能夠發現優秀的人才和用真誠心將其拉攏在自己身邊,幾乎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傳奇,諸葛亮的智慧是博學多思,敢於擔當,重視科學,謹慎從事 ,治軍嚴明。成爲後人學習的良好榜樣,三國演義給我帶來了太多感觸了,讓我明白了人世間的許多真諦。如果你也要選擇一本經典來讀的話,你也來看《三國演義》吧!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感悟成長。

三國演義有感2

在短短的寒假中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部書主要講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它敘述了從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爲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認識了智謀驚人的諸葛亮,勇武過人的趙雲,義氣深重的關羽,爽直粗豪的張飛,仁義愛民的劉備,奸詐陰險的曹操,才高量窄的周瑜,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中,我最欣賞的要數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用什麼計謀都瞞不過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而且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且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而最終投靠了諸葛亮。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火燒赤壁,赤壁之戰是一個以少勝多的戰役,制勝的根本在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周瑜的足智多謀,先讓黃蓋寫信詐降,讓曹操毫無防備,曹操不知有詐,黃蓋的火船藉着東風飛快地衝進曹軍的水寨。曹軍大敗。讀完這本書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從這些人物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走好追求成功的每一步路。

三國演義有感3

我讀了名著(三國演義)以後,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宮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後,曹匹稱帝。大將司馬昭統一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奪魏爲晉,建立晉朝。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 三國蜀漢 諸葛亮(181~234)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少年時父母雙亡,逐隨叔父避亂荊州,隱居於南陽隆中,常自比管仲、樂毅,愛唱(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司馬徽、黃承彥、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爲大家所公認,人稱「臥龍)。娶黃承彥之醜女爲妻,因此女有才 。

諸葛亮非常聰明,他上通天文,下識地理,在書中,最能代表他智慧的是: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當時周瑜想害他,跟他要他於十日內造箭十萬支,違期問斬。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一夜的時間就向曹操“借”了十幾萬支箭。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還有更精彩的隱藏在書裏呢,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 在當時運軍糧時,諸葛亮發明了一種車,運起糧來既省時又省力,非常方便。司馬懿知道了這件事,就劫了諸葛亮十輛車,還仿照着這種車做了數十輛。運糧的時候,司馬懿不禁讚歎道:“這種車真方便,真好用!”。他暗自得意,誰知災難還在後面。諸葛亮派人混進了司馬懿的運糧隊伍裏,把車上的機關按了一下,車就像死了一樣,不能往前跑,不能往後退,糧食也沒法從車廂裏拿出來。正當司馬懿的軍隊犯愁時,諸葛亮的軍隊飛速殺來。司馬懿的軍隊沒有心理準備,大傷元氣,倉惶而逃。然後諸葛亮又派人按了一下車上的機關,車又能靈活運用了。最後,所有的糧食都歸諸葛亮。 難怪司馬懿在探查蜀軍營寨時,稱諸葛亮爲“天下奇才”。

看來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讀到這些故事,我不禁想到:諸葛亮爲什麼有這麼多的智慧呢?是他天生的就聰明嗎?我看還是他喜歡博覽羣書的緣故吧。

三國演義有感4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羅貫中將《三國志》改編而成的。《三國演義》這部名著,我已經津津有味地看了很多遍了,每一次都會被裏面的故事深深吸引。這本書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講述了東漢末年羣雄紛爭的時期,發生在魏、蜀、吳之間的故事。書中不但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啦,知人善用的劉備啦,陰險狡詐的曹操啦。書中以三國的紛爭爲線索,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一個又一個發生在三國之間的故事。而且還有許多家喻戶曉的典故呢,如趙子龍單騎救主啦,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啦,周公瑾火燒赤壁啦……真是讓我百看不厭啊!

我最崇拜司馬懿,但在說他之前,我不得不先說說諸葛亮。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從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赤壁大勝,三氣周瑜,空城計,裝神弄鬼嚇郭淮到妙錦斬魏延等。而這樣一個有非凡才智的人卻屢次敗在司馬懿的手上,如:街亭失守,柳列城失守,一出祁山大敗,木牛流馬被搶數千只……

司馬懿是曹魏本部大都督,他胸懷大志,對魏延的叫罵置之不理,反而悠閒地和兩個兒子一起吃起了雞肉,喝起了“都雞湯”,來補身體,而且吃的時候舉止十分優雅。瞧他那彬彬有禮的樣子,就知道他是個很有修養的人。諸葛亮可就沒有那麼樂觀嘍,整天察看軍情,整理軍事,操練兵馬,連生病了也不肯休息。司馬懿就是利用這一點做出了最成功的一件事。他熟知天文地理,夜觀天象,見將星失位,知道諸葛亮身患重病,不久便要死去,便派大將夏侯霸帶大軍去挑戰,意圖是去擾亂諸葛亮養病和祈禱。結果,他的願望實現了,諸葛亮很快就病死了。司馬懿還有一個方面也很成功,那就是“教子有方”。他教自己的兩個兒子熟讀兵書,更教他們如何做人和治理國家。瞧,最後統一三國的不正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嗎?

雖然司馬懿神機妙算,但是他也有失敗的時候。他最失敗的一件事是中了空城計。那時,諸葛亮大擺空城計,還做了一回“彈琴高手”,坐在城樓上彈奏起古箏。司馬懿卻怕有埋伏,不敢攻進去。雖說這是謹慎,但也太謹小慎微了吧!真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在這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赤壁大戰的那一段故事了:當龐統的連環計成功以後,曹操以爲自己穩操勝券,於是要迫不及待地攻打東吳。東吳那邊孫權和劉備聯軍,周瑜想出了火攻的好計策,黃蓋用苦肉計向曹操詐降,騙取了曹操的信任,而善識天文的諸葛亮“借來”東南風,黃蓋在船上放上枯樹枝,澆上魚油,到了離曹操的水寨還剩十幾米的時候,船上一起點火,火乘風勢,風助火勢,二十艘船猶如火龍一般朝着水寨衝去,由於曹軍不熟水性,船又被連在了一起,所以曹操的八十三萬人馬死傷無數,只剩十幾人,大敗而逃。

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每當看到這裏,我都會想:爲什麼曹操擁有百萬大軍,反而會輸掉呢?是因爲曹操又輕敵,又驕傲,所以中了東吳的計謀,導致了大敗;而東吳的孫、劉聯軍,雖然只有區區的三萬人馬,但是大家同心協力,各盡所能,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機會,所以能夠成功地打敗了聲勢浩大的曹軍。

該來的還是來了,儘管早知諸葛亮會死, 但看見此章心中仍有莫名傷悲 。

一代奇才諸葛亮帶着他未完的抱負 ,攜着他未實現的理想,一起走了。

自建安2年出山輔佐劉備,知建信十二年魂歸九天,諸葛亮竭心盡智的輔佐了劉氏集團27個春秋。

他享先主三顧之恩, 兼託孤之重任,拜將入相可謂位極人臣,但他——諸葛亮從來都沒有改變。他依舊堅持着自己的`理想!七擒孟獲,安定南蠻,他爲的是報答先主知遇之恩;六出祁山,進攻北魏,他爲的是實現當初在隆中的諾言。

位居丞相,他本不應該大小事情一一過問,但他卻“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敢問世間事必親躬,勤勞艱苦如斯者能有幾人?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的他本因安享榮華富貴,但他死後留給子女的亦不過是“桑八百株,薄田十五傾”,勞苦功高,而又如此清廉,你能把他認爲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丞相嗎?

馬革裹屍本足以令人悲傷,臨終之前,他仍然忘不了他苦心經營半輩子的蜀漢,在他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他依然在安排蜀軍的撤退,依然在推薦丞相的人選,依然在用它的智慧設計奇謀。 他在世54年,半生的光陰都獻給了蜀漢王朝,所圖的不過是“追先帝殊遇之恩,欲報之於陛下”,所圖的不過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我們還有什麼要求他跟多呢? 短短27年,彈指一瞬,諸葛亮只在風雲叱剎的政治舞臺上活躍了27年便與世長辭。但他爲蜀漢百姓所做的事,他的精神已流傳百世。

借用杜甫的一首詩結尾簡懷孔明: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演義》十分有名,隨着我的成長,每次去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的感受,對司馬懿也有了各方面更深的瞭解以及不同的看法。《三國演義》真是一本伴我成長的好書。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團結的力量也是很強大的,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取長補短,那麼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一定能戰勝它!

這是我初次感受到《三國演義》不愧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值得所有的讀者反覆閱讀。

總之,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裏,有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推薦大家都讀一下,相信你讀完之後也會有很多感悟!

三國演義有感5

三國爭霸一直都是文人,學者,普通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傳奇時代之一。無數風流人物悉數登場,各領風騷。

劉備。演義中的劉備仁慈的太過了,十足一個僞君子。我一想到劉備,就想到關於他的兩句名言,“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是我討厭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韌勁。他能有關張這樣的兄弟,他能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多次寄人籬下,卻從未放棄過爭霸天下的決心。他的眼淚威力不可謂不大,”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劉備雖然波折叢叢,但還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權。不得不說,劉備是一個讓男人也敬愛的男人,以仁義之名行權術之實,多少賢人才士爲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業,不由人不爲之讚歎。

孫權。孫堅孫策爲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長遺命保家業,壓力不可謂不大。孫權的外交手段實在高明,在當時已經能熟練運用實力均衡的戰爭法則。在曹操百萬雄師南下、劉表投降的時候聯劉抗曹,結果周瑜火燒赤壁讓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敗走漢中、關羽連場勝利直逼許昌的時候毅然聯曹抗劉,呂蒙白衣渡江順利襲殺關羽奪回荊州重創劉備實力。”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孫權軍事實力不可恭維,但是政治手段的確高明。孫權最終順利穩固政權,黃袍加身,這也是對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國英雄,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演義有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尺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來了,這期間我看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這本書裏面有許多人物,每個人都有獨特鮮明的性格,仁義之君劉備,奸雄小人曹操,高傲又重義的關羽,機智過人的諸葛孔明先生等。其中我最喜歡:血染徵袍透甲紅,亂世誰敢與爭鋒。一杆銀槍無人能敵,越戰越勇,殺得敵將聞風喪膽,招架不住。一把青缸劍削鐵如泥,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能受得了如此之稱號者,乃趙雲,常山趙子龍。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氏,五虎將之一。身長五尺,威風凜凜,濃眉大眼。從小就酷愛槍法,14歲就拜遍河北名槍師,16歲經人指點投師于山東琅邪著名槍師童原門下,學藝只一年,因天資聰慧,而且勤奮,所以盡得真傳,初投袁紹帳下。但袁紹是個昏君,趙雲看不慣它的所作所爲,就投於劉備。

在長阪坡一戰,蜀漢人民大舉南遷避難,但劉備妻妾糜夫人帶着阿斗(劉禪)深陷曹操大軍之中。但子龍爲救劉備之子,不顧一切的單槍匹馬深入曹操大軍中前去解救。糜夫人爲了不拖累趙雲,就跳井自殺,趙雲把牆推倒後將糜夫人埋後就帶着阿斗(劉禪)殺出重圍。子龍在十萬曹軍之中來去自如,所向無敵,無人可擋,一人斬殺猛將50餘名,斬傷猛將100餘名。韓榮、張頜、曹仁、毛介、于禁統統都被趙雲所傷,趙雲也傷餘數10處。最終趙雲突出了重圍,將劉嬋帶到了劉備面前,只說了一句:“少主未醒。”劉備在事後這樣稱讚趙雲:“子龍渾身是膽也。”

趙雲,不僅有勇,而且也有謀。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名全軍回國,讓趙雲斷後。趙雲不動聲色,沉着應對,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命令部隊在暗中埋伏……不久,司馬懿的軍隊到達。霎時,萬箭齊發。司馬懿生性多疑,以爲後面還有更多的伏兵。就惶恐的下命令:“窮…寇莫追…窮寇莫追…”語音未落,司馬懿的馬就中了一箭,倉促逃跑。事後趙雲以零傷亡的成績,讓諸葛亮喜出望外。還稱讚趙雲說:“子龍,有勇有謀也。”

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時,趙雲病亡。諸葛亮頓時呆若木雞。接着對天長嘆說:“老天斷我一臂啊,老天斷我一臂啊!”沒過多久諸葛亮也身亡與五丈原。

趙雲,20歲就投靠劉備,60歲病亡。40年的戎馬生涯,立下無數的赫赫戰功。其中著名的戰役有:斬裴元紹,奪臥牛山,單騎救主,截江奪阿斗,拒漢水單槍寡敵”這種種汗馬功勞,皆出自常山趙子龍之手!

我敬佩子龍。敬佩它的膽,穿梭於百萬雄兵之中。我敬佩它的勇,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我敬佩它的謀,零傷害嚇跑司馬懿。我敬佩它的忠,爲救少主不顧自身。所以我在這樣稱讚趙雲:“有勇有謀,穿梭雄兵之中。肝膽相照,救主不顧自身。”

三國演義有感7

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它不僅創造許多多的英雄豪傑,還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完美無暇的藝術形式。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顧茅廬等諸多故事都可謂是人人皆知。一段段意味深長的故事,一幅幅精彩絕倫的畫面,使我陷進了那個年代。

這裏面智者的代表應該是諸葛亮了,他有勇有謀,忠心護主,空城計的着冷靜,草船借箭中的精彩表現,各大戰役中的謀略計策,巧布八陣圖,智退司馬懿,七擒孟獲,不使無人拍手叫絕,真的是無人能及,神鬼莫測。

再來說說關羽,一位絕對善於作戰,武功精湛到絕的英雄靈魂人物之一,單刀赴會足以體現出他的英勇與威猛,也足以看出他那藐視困難的精神,之後挾持魯肅保會自己更能充分的看出關羽的膽與謀。過五關斬六將中的拼死護主之家眷,說明關羽的忠。是一位有勇有忠有仁的英雄。

張飛,與關羽一樣也是一位虎將。對劉備忠心耿耿,大敵當前,臨危不懼。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就如同探囊取物,令人刮目相看。具有萬夫不當之勇。

曹操與劉備二人是具有鮮對比性食物人物。曹操是奸詐狡猾,狂妄自大,還說他與劉備是並好英雄。雖然他是爲了試探劉備,看劉玄德是否有二心,但試探背後也是以看出他的自大與狂妄。而劉備與他恰恰相反,劉備是位仁德之君,以“仁”字治天下,劉備三顧茅廬,無一身怨言,可見他的明智,劉備珍惜不但人才,而且愛民如子,挾百姓集體過江,典性事例,一一說明樂他的仁,義,明智。

三國演義,不但講述了吳,蜀,魏三國以文物爭天下的故事,還讓我們瞭解了許許多多戰術兵法,並告訴我們不能像曹操一樣陰險,殘忍,也不能像劉禪一樣昏庸,“樂不思蜀”;也不能像蔣幹那樣愚不可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裏的人人事事令我百讀不厭,似乎我已陷入三國爭霸的世界,又似乎在看一部精彩的電影。聯繫到現在,像諸葛亮那樣聰智的人才幾乎已無,像劉備那樣仁德兼備的也少之基少,張飛,關羽,趙雲——那樣忠心爲主的也少多了,金錢,地位,身爲有什麼好的,連最基本的誠信都幾乎辦不到,還談什麼。爲什麼現在那麼多的心思,人們絞盡腦汁,爲的就是錢,難道真的那麼好?雖然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那也是建立在誠信與良心的基礎上啊,着是一個什麼?我迷惑了!

三國演義,英雄會聚,我真的好佩服那些英雄氣魄與心地,難道現在的人們就做不到這些嗎?

三國演義,真的使我大開眼界!

三國演義有感8

寒假時,我又一次捧起了《三國演義》。這一次,我不再是大致瀏覽,對細緻的描寫浮光掠影,滿心沉浸在驚心動魄的打鬥情節中,而是用心地重溫它,在細細地品讀中,我還真發現了潛藏在文字背後的美。

它的美,藏在一個個的故事中,似乎擁有無窮的力量,讓我熱血沸騰,渾身都是正能量。《桃園結義》讓我懂得結交朋友應該重情重義;《三顧茅廬》告訴我要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真心誠意地相待,不能拒人千里、妄自尊大;《草船借箭》使我知道再困難的事情,只要動動腦子,總是會有辦法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赤壁之戰》。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建安十三年,當時,曹操豪情滿懷,揮師南下,想要發揮80萬大軍的巨大威力,一舉奪取江南,吞併中原。面對強敵,孫權、劉備並不氣餒,他們採取了抱團取暖的方式,組成了聯軍,團結一心,衆志成城,在長江赤壁一帶,以火攻大破曹軍,奠立三國鼎立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看了這個故事,我心潮澎湃:面對如此團結的孫劉聯軍,狂妄的曹操怎能不敗呢?因爲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啊!

這一點,在我們班今年的秋季運動會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爲了能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們全班上下,團結一心,擰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比賽前,班主任俞老師爲了想一個好口號,一個好花樣,一有空就坐在辦公桌前思考,就連走路時她的嘴也不停叨唸着想出來的口號。在課堂上,她教我們喊口號,一遍又一遍地示範,一個又一個地糾正。體育老師王老師在體育課上教我們跳兔子舞,一會兒給我們做示範;一會兒給我們糾正動作;一會兒給我們講動作要領……她在烈日下東奔西跑,她流的汗水比我們還多!運動員們更是憋足了勁兒,抓緊一切機會練,練,練……

到運動會,運動員們一心想着爲班級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用最好的狀態來比賽。看臺上,有的人當啦啦隊,爲自己的運動員加油;有的不停地寫報道稿;還有的研究各個班級強勁對手在什麼時候出場……家長們也爲班級出一份力,他們把礦泉水一箱又一箱地搬到班級所在方陣,協助班主任管理紀律。李響媽媽親臨現場爲運動員加油並指導動作……

“上下同欲者勝。”這是孫武的名言。大家衆志成城,本着同一個目標前進着,這力量,強大無比啊!這不正體現了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嗎?

三國演義有感9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歷史小說。

《三國演義》反映了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鬥爭,全書採用曲折的故事情節,概括這一時期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情感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爲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集團則不乏揭露鞭打。對作者的這一傾向,我們應有辯證的認識,要注意歷史與演義小說的區別。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那肯定就是——“巧借東風燒赤壁”了。

赤壁之站的精彩不在於戰鬥本身,而在於戰前交戰雙方的精彩較量。曹操先是讓部下詐降,東吳將計就計,先以苦肉計讓黃蓋取信於曹操,又讓龐統以連環計說服曹操把大船連成一片,以便實施火攻,而曹操亦通過觀察風向,自信地排除了東吳實施火攻的可能性,這些描寫都使得故事更加曲折精彩,並且進一步把故事焦點集中在可以決定勝負的諸葛亮借東風上,極大的突出了諸葛亮近於天人的神異本領,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感受人物形象的鮮活。

當然,《三國演義》也有稍顯不當之處,如魯迅對這本書就有這樣的評價: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們在閱讀名著時,也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三國演義有感10

一本《三國演義》,我從三年到四年一直愛不釋手。從歷史舞出

口處回首,那風起雲涌、英雄輩出、羣雄爭霸、波瀾壯闊使我懷念,其中,我最喜歡孔明先生。

他未出茅廬卻先知天下分而爲三,“舌戰羣儒”令江東名士面面相覷,驚歎不已,“草船借箭”使公瑾驚呼“吾不如他”,“赤壁之戰”令曹操聞風喪膽,“巧用情報,智激公瑾”使周瑜離坐北指,大罵曹操,豈是管仲樂毅能及乎?

“爲將者,而不通天文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乃庸才也……”古人在無任何先進儀器的情況下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琴棋書畫,可貴也。

孔明一生以身作則,鞠躬盡瘁,效犬馬之勞,爲蜀漢事業獻出無限的力量。即使是仇人立了功也給予相應的獎賞,即使是親人犯了罪也給予相應的處罰。孔明死後,一直不服氣他的蜀中大老張裔贊曰:“明公有賞時,遠方立功者絕不會被遺漏,若有罪連親者也逃不掉;爵位決不給予無功之人,刑罪也不避尊貴大官,所賢人愚人可感受他大公無私而努力工作,不去計較個人利害。”他的政敵司馬懿曰:“真乃奇才也!”

多麼難得的一位丞相啊,正如水鏡先生司馬徽說的:“興周八百年姜子牙,旺漢四百年張子房!”

孔明先生他公正廉直、鞠躬盡瘁、以身作則令後人敬佩!我們應該以他爲榜樣。

三國演義有感11

“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綿不休。”林俊杰的一句歌詞,將三國時期的軍事狀況體現了出來。同時,也出現了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役。

官渡之戰是其一。想當年,袁紹七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去攻打曹操,結果被曹操的七萬軍士打得落花流水,一蹶不振。最後,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這是爲什麼?

袁紹本有一名謀士,名叫許攸。他像袁紹獻計,袁紹卻不以爲然。他一怒之下,投靠了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偷襲烏巢,燒其糧草。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營壘,親自率領騎兵襲擊烏巢。袁紹聽說後,又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只派部分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曹軍營壘,可誰知曹營堅固,久攻不下,又沒了糧草,軍中人心惶惶,漸漸內部破裂。曹軍趁勢出擊,打敗袁軍。最終,袁紹狼狽而逃,不久就病死了。袁軍內部打亂,曹操順勢消滅了袁軍,統一了北方。

官渡之戰只是其一,還有一個,那就是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想當年周瑜的一把火燒得曹軍幾十萬大軍潰不成兵。黃蓋的配合,諸葛亮的點撥……這都是造成赤壁之戰勝利的原因,可見,勝利並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需要大家的團結,配合。這樣,才能成功。

一讀三國,方知其妙。

三國演義有感12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羣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羣龍無首,爲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爲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是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爲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着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還有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三顧茅廬,請來了軍師諸葛亮。打算一統天下,但因爲劉備太子劉禪的無能,最後還是被滅亡了。但是,如果沒有其中一個人,他們就不能在以前獲得這麼好的戰績。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有感13

《三國演義》可是人人都明白呀!《三國演義》裏有許多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周瑜,武力高強的呂布……

裏面的人物數不勝數,個個武力高強。就比如說關羽他在衆將面前斬華雄,關羽很重情面的性格讓我很佩服,他一開始投靠了曹操,可是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又回到了劉備身邊,孫權雖抓到關羽,但關羽絕不投降,孫權最終下令把關羽給斬了。呂布,一聽這名字你們就明白一個成語:有勇無謀,最終還是被劉備在曹操面前說了幾句話給害了。還是當年程宮說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國演義》的故事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取勝要靠的就是大腦!

三國演義有感14

打小時起,就能在平常時聽到《三國演義》的一些小故事。高二起步,在名著共讀小組中,有幸能切身到三國的故事中走一遭,讀後有感。——序言

在三國的世界中,人物各有其鮮明特色。桃園結義的三兄弟中:劉備善良謙和,關羽勇武忠義,張飛暴躁魯莽;再者,孔明與周瑜都具有聰慧與智謀,兩者異爲孔明大氣而周瑜小氣;三來,曹操奸詐毒辣,孫權腹黑陰險,呂布勇而無謀,董卓戾而無德,袁紹智多而孟獲少智等等。主人公們都有自己的獨特形象從而能深入人心,而我覺得更大的收穫在於由故事聯繫到現實中,這樣能夠得到諸多感觸,收穫許多感慨,並且能給做人做事些啓迪。

其一,志向抱負才是最永恆的動力。劉備58歲之時言道:“使曹公來,無能爲也,我必有漢川矣。”58歲時的劉備用流行語來形容就是他的“高光時刻”,即“人生巔峯”。劉備的一生,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幾經轉折,諸多不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消磨他的鬥志,這背後是劉備平天下的志向抱負的推動。在最艱難時也能不忘學習,不恥下問,三顧茅廬,而不是一味地閉門造車,充滿熱血的他不愧爲一位英雄。所以,人應當爲自己設立志向與抱負,這樣才能讓自己在不管多大的逆境中迎難而上,不去消極頹廢、怨天尤人,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其二,性急會把眼睛蒙,冷靜分析纔可取。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尚且孔子曰:“三思而後行。”可見生活中,學會冷靜思考面對非常重要。這點在三國故事中也有體現。在孫策被許貢家客報仇後,血流滿面,被傷至重,華佗徒弟醫治後囑咐說孫策靜養百日即可,但若怒氣衝激則其瘡難治。奈何孫策爲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日便愈,孫策在喚問使者時得知郭嘉對自己不服時就耐不住性子,大怒,要商議出兵,偷襲許昌,商議時被外面吵嚷打斷便又發怒。在道士于吉做法時,又因性急易怒,覺得妖人于吉在興妖作亂,在大怒下斬了于吉。然而,孫策拔劍斬人時,金瘡崩裂,已無可救藥。臨死前付重任於孫權後,一命嗚呼,年且二十六歲。孫策性子過分急躁才至於如此地步。相反,一代梟雄,劉備東征失敗時回到永安,抱病在牀,心情極度低落卻沒有遷怒他人,而是冷靜反思這場戰爭,言道:“孤負黃權,黃權不負孤。”極大限度地體現了劉備的仁義。

最後,善於抓事物的本質,解決主要矛盾。袁曹官渡之戰前夜,而曹操仍決定選擇進攻劉備,而此時袁紹實力遠強於劉備,這讓曹操的將領不解,曹操迴應道“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爲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這是因爲曹操具有一個決策者絕對的軍事謀略智慧,他深知劉備未來潛力之大與袁紹不能把握時機的缺點,所以要先解決劉備這一主要矛盾。曹操能夠深入透徹明白敵人的性格本質,從而解決更主要的。啓示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善於抓住本質,先一步解決主要矛盾,從而能得到精華,減少阻力。

樹立志向,冷靜思考,抓住本質是我在高二這一階段中讀完三國部分後感觸較深的三點,這三點貼合我所處的學習時光,對我此時學習有着重要的啓示和照應作用。樹立志向與我所看《讀者》中一篇《再聰明,也比不過真正熱愛》異曲同工,我感觸最深,真正激勵了我,由衷感慨,讓我能夠爲了目標不懈奮鬥;冷靜思考則啓迪我要處事不驚,因爲我是一個容易火急跳牆的人,所以能夠冷靜思考辦事也是我特別希望能達到的辦事境界之一;抓住本質啓示我學習不能走馬觀花,要精於抓住關鍵,做到高效學習,事半功倍。

喜歡閱讀的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是能在書中找到現實,有一種心照不宣、心有靈犀的欣喜感,回味無窮。

我想,同樣的三國在不同的時期品讀一定會有不同的感想,在那時,油然而生的想法,會是時間對我的一種應答。

標籤:有感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