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家校共育觀後感14篇

觀後感1.34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校共育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校共育觀後感14篇

家校共育觀後感1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啓蒙教育,到此刻教育自己的兒子,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1、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將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頭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爲,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跟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我道德品質的買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家庭生活氣氛的潛移默化與薰陶不可忽視。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埋怨偏愛、缺乏溫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跟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2、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跟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字習態度;不保守,善於理解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爲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跟賢揚,不可忽視、指聲、抑制,以至於扼殺。

家校共育觀後感2

雙減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我覺得孩子們的睡眠時間增加了,這樣第二天就更精力飽滿地投入學習,體育鍛煉時間也多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帶孩子在假期的時候,出去走走,旅遊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做攻略,多支持他們自己的安排,不要強行限制他,尊重他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不要老想讓孩子遷就我們,要彼此出合。學會“蹲下”向孩子學習,多讓孩子關注社會奇聞,也可以在傳統節組織、家庭共建,讓孩子和我們一同學包糉子,瞭解傳統文化同時,也很好地實現心理的愉快交流。多讓孩子關注社會,關聯到生活中,在學習壓力減負的同時,提高了生活技能,現在很多題目的答案都是開放性的,不再是單一的首知5點,學會這些,也在無形中減輕了孩子和家長的心理焦慮,心理減負。

希望我們學校在減負的同時,減的不只是減少作業量,更好的幫助我們的孩子抓重點,更高效地去學習。家校共育。一起並進!雙減的不是孩子的作業,而是變更的去發現孩子的快樂,提高他們的能力和信心。

家校共育觀後感3

一年的教育雙減,從最剛開始的茫然,無措,到現在的淡然處之,卻還是帶着幾分焦慮。今天觀看了教育部舉辦的第九期家庭教育公開課終於給了自己一點答案。

平時工作相對忙,工作時間不太穩定,無奈之下,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寄託學校跟校外輔導班。雖然孩子也一直很反感各種輔導班,但耐不住別輸在起跑線的心理,也嘗試讓兩個孩子參加過不少輔導班,興趣班。但收穫更多的是作爲父母的體力上、精神上甚至經濟上的累。

隨着教育部一聲令下,輔導班都被取消了,各種文體興趣班倒是還在甚至愈加發展壯大,只是已經國中生的他們也沒有更多時間跟精力去再培養各種興趣,除了曾經保留下來的那點興趣外,也沒有再添加興趣班。時間跟孩子活動的安排成了一件頭痛的事。

慢慢地,與孩子一起找出一條大家比較能接受的方式:讓孩子適當參與我們平時工作,參加的一些志願者或者戶外的活動;讓孩子適當參與家庭家務勞動,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適當地參與假期發起的學習共同體活動,由他們自己組織,或者家長幫忙聯繫組織,少部分家長作爲後勤,孩子是活動主體;課後鼓勵孩子多與同學聯繫,在安全情況下,多與同學互動參加適合他們的活動。只是如今,面對孩子的成績,面對馬上到來的會考,壓力和焦慮隨之而來。在與孩子和老師溝通中,深刻明白,只有家校結合,纔可能讓孩子發展得更好些。

課本知識的學習,主要還是要依靠學校中老師們的教導,只是知識的掌握,尤其是知識的運用和日常行爲能力的培養,社會習慣跟爲人處世,需要利用課後時間,更需要家中父母及其他親人的引導。

雙減,減掉的或許只是表面的“負擔”,而無論是學校還是家裏,都多了“負擔”,雙方更好的結合,才能在這場“雙減”戰中,成長戰中,取得共贏。

家校共育觀後感4

在觀看完《20xx年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爲節目之後,感受非常多。兩位專家談到的很多方面的內容,也是每一位家長能親身感受到的。

在“雙減”政策後,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作業都能在學校內可以完成,教育的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育商業化(補習班、培訓班)在不斷的減少,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時間去參加體育和藝術等活動,不僅鍛鍊了身體,同時也陶冶了情操,另外孩子有了更多睡眠時間,來保證白天的學習生活。在“雙減”政策後,學校更多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更多注重孩子的“五育”目標的培養,大力強化家校協同育人。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更是家長素質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讓我們做一個有擔當的家長,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爲孩子們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觀後感5

“雙減”政策實行以來,讓孩子們的學業負擔減輕了不少,在家的時間也充裕了,該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時間呢?視頻中老師們給了我很多的啓發。

一、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學習和生活。

陪伴不僅僅是孩子學習時在一旁的陪同,只關注課內的學習內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談心,及時堂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學會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學習教育理論,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國中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需要我們家長也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堅持體育鍛煉,磨鍊孩子堅強的意志。

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運動可以磨練意志,幫助孩子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在“雙減”後學業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我們要幫助孩子紮實、健康的成長,高效的學習,和諧的發展,孩子才能走得更遠、更高。

家校共育觀後感6

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爲後,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會、學校,對教育改革的深思與舉措,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深切之愛。

非常認同課中張教授所說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條底線”——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這三條底線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來守護,這也是“雙減”政策的長遠意義,讓教育迴歸常態化的本真狀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家長要儘快從對“雙減”政策的焦慮中醒悟過來,思索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積極配合學校,配合政府關愛好我們的孩子。家長們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貴的補習班和學區房替代不了的,解決問題最關鍵的因素是家長對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可能是他們最需要的。緩解教育焦慮我們可以試着從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緩解焦慮我們需要放棄原本秉持的完美條件和固定目標去框固孩子;緩解焦慮需要我們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家庭的和諧,家長的自律,民主的作風,這樣才能爲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笑容多了、長高了、睡飽了、學習多樣化了。孩子們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長。

家校共育觀後感7

雙減政策和教育以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減負”是育人方式的變革。會考和大學聯考中對生活學習,實踐學習的考察更多了,學習和生活不是割裂的。例如大學聯考中對核酸檢測的標語如何貼地考查如果孩子有參與志願者活動,就是非常有利的。寫作文中的素材,和人文類試題的答題都是對生活經驗和思想獨特性與深度的考查,並不是背幾個知識點就可以的。未來的人才培養方向已經不同於過去,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改變觀念。在家庭教育中降低焦慮,不要拿我們家的孩子去和人家孩子長處比較。也不要把自己人生的抱負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的獨特性,讓他在嘗試中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方向。作爲家長,這堂課提醒我們作爲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需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觀後感8

通過這次家庭教育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雙減是爲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從外觀上可以看到孩子們的作業在校內就能完成,與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其次假期補課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內觀上看孩子們參加文體活動、閱讀以及睡眠的時間增加了,學校課程教學也進行了改革,孩子們全面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健康發展纔是國家、社會、家長和學校共同達成的目的。

其次,通過學習讓我真切地體會到家校協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對“雙減”後的焦慮,讓我明白了政策背後的真正含義,作爲家長要尊重並充分發揮孩子獨特的潛質,對孩子的評價不能太過單一,不要拿別人的孩子當榜樣,因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孩子的負向評價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家長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託給孩子,與孩子交流時要換位思考,要民主、協商、平等的溝通,家長要真正意識到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總之,雙減政策讓教育迴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加充裕,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家長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成長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協同。

家校共育觀後感9

子女教育的根源在價值觀和學習生活習慣,只要抓住了根源問題,子女教育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只是最終的其中一個方面的結果,所以解決問題不要侷限在表面現象,要找到根源去解決根源問題。

子女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家長,家長責無旁貸。家長必須在子女教育上親自花精力和時間,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任何人身上,也不要指望通過“花錢”就可以解決。家長必須加強對自我的管理,把陪伴孩子的時間進行量化,每天必須達到一定量,一年也必須達到一定的總時。

給孩子制定補短板的學習計劃時,時間單位應該是以年計而不是月,更不是周;不要制定短期投機取巧式或者急功近利的學習計劃。

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長期勻速跑,是最輕鬆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長期保持合理的學習強度才能達到最終的目標。

家校共育觀後感10

認真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後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爲》讓我感受頗深。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雙減政策,最大的核心是教育提質增效,讓教育迴歸本真,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充裕,父母在子女教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雙減”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要大力強化家校協同育人。作爲一名家長,一定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克服焦慮情緒,不能一味地催促孩子學習,希望孩子成爲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多方面發展,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質,我們要做的是認識並且尊重孩子獨一無二的天性和多元化的發展,讓孩子成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年。

當家長也是一門學問,孩子在成長,家長也在成長。希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長,彼此適應、彼此融合、共同進步。

家校共育觀後感11

雙減教育實施一週年之際,目前雙減後的現狀:

1、作業基本能在校完成

2、補課狀況根本性的改變

3、學生參加體育、文娛、興趣愛好的時間增加了

4、睡眠時間明顯增加

雙減實施目的就是讓教育迴歸本真。學校是教書育人之地,但需要家校協同育人,雙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創新人才,培養自我獨立發展的學生,尊重每個孩子的特質,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雙減後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孩子和家長的時間更長了,那陪伴的這個角色就非常之重要。怎樣的陪伴纔是有效的陪伴,這是我們每個家長都是要思考的問題。

陪伴最重要的就是要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敞開心扉,快樂溝通,相互理解。多方位的陪伴包括學習,勞動,運動,旅遊,參加公益性活動,做有意義的事情等等。怎樣做到高效的陪伴?以下是我的個人想法:

第一、讓孩子有歸屬感。家長要和孩子建立健康親密的親子關係,不否定打擊孩子,多關注他的情緒,尊重他的感受,同時,還要給予孩子更高的,高質量的陪伴。

第二、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這樣,孩子纔有足夠的勇氣敢於去做,也只有敢於做才能喚醒內心的力量。因此,我們家長需要讓孩子擁有自信和內心的滿足。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主力,自主力體現在家長需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做主。獨立完成任務,以此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雙減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家長雙雙躺平,而是讓教育和學習迴歸本質,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所以,家長只有讓孩子從肯學變成愛學才能真正把孩子的優勢發揮出來,才能脫穎而出。

家校共育觀後感12

通過觀看雙減政策的講座視頻後,作爲一名中學生家長感慨萬千。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後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滲透。

其次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生,學習自己洗襪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爲以後獨立生活打下基礎。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借“雙減”政策的東風,在學業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最後讓孩子成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和麪向未來的人,讓教育迴歸本真。這應該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基本功打紮實,學習習慣養成,那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也有了。讓孩子擁有珍貴的童年、燦爛的少年時光,不畏未來,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觀後感13

這一期家庭教育公開課,主要是圍繞“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這一話題展開,我也認識到了許多不同的觀點,指導着我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長期以來,我們家長容易產生一個狹隘的觀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學校,這樣的觀念干擾着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較低下的效果。自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對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專家認爲,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發展階段揠苗助長,或者一直把孩子當作長不大的兒童哄着教養,或者總是用“鄰居家的孩子”來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都會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們家哥哥讀六年級,妹妹四年級,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無論是學習需求還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經過講座的指導,我明確知道家庭教育的規律是兒童爲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個性,創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動參與的,對於哥哥的培養,是發展堅強、勇敢的品質,妹妹的培養上,是發揚妹妹愛跳舞的特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不同的發展。

此外,要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還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的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們作爲家長也能多吸收理論知識,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長。

家校共育觀後感14

關於家庭教育的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下面,我就從這次培訓給我的感觸來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學生教育發展。

先談談家庭教育的現狀。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勞苦地教育了一週,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在我們教學實踐中不難發明,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望子成龍”型。B“重視分數”型。C“順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期望,經常用鄰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惟獨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恆是他的後盾。在提高家長熟悉的基礎上,採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麼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爲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模範,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經過兩天的學習,讓我覺得,對於家庭教育,我還有許多知識要學習,但是,從這兩天的講座中,我卻學到了很多,我會將所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身爲母親的我,不僅在學校教育學生,回到家也同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這次家庭教育專家培訓的學習是幾代人都享不盡的充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