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

觀後感2.92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特別是戰略目標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設置、激勵政策關注的核心對經營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書中對管理者的自身修煉和時間管理等的具體方法沒有細緻的講解,沒有有效溝通、合理授權等內容,看來側重點不在具體操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師高-瞻遠矚的宏觀思路,竊不敢妄自猜測。再就是本書的序有六個長達36頁,超過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章節,有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結合着書中的成熟做法,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本部門定位,抓好部門的宏觀決策,把公司戰略、部門目標、有效決策相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從而保障部門績效,實現公司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組織全員學習《爲自己工作》的光碟,積極開展案例培訓,並輔之企業文化的宣傳、圖片上牆等措施,培養員工的責任心,並通過建立良好的運作方法和保障機制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工作計劃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業務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業務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業務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總之,作爲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業務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2

在導師的推薦下,看完了德魯克的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摘錄了文中自己認爲有所啓發的幾點:

1、當顧問顧名思義只是做智囊,而沒有任何權力。所以做起事來必須要講效益,要不就會一事無成。其次,最有效益的顧問也得仰仗機構裏的人來把事情做好。

顧問是個很光鮮的名詞,各種各樣,或是管理或是戰略的諮詢公司是我們吹捧的對象。很多人認爲顧問是讓外行人指點內行人,其實談不上指點,內行人難免“只緣身在此山中”,如德魯克所說,沉溺於內部事務,而忽略了外部的效益,顧問的作用或許爲裏面的人打開一扇窗戶。

2、問問你的下屬“常常作哪些浪費你的時間,卻不產生效果的事情?”

沒有下屬可問,於是我問了HW。他說我花太多的時間在一些一點都不重要但用於獲取心靈上的慰藉的事情上,比如抱怨他沒有準時calling等等。我記得他說過這樣一個矩陣,重要而不緊急的,如我的一些小事。不重要而緊急的,如上廁所。重要而緊急的,如馬上要見的重要客戶。不重要而不緊急的,如規劃下個週末的活動等等。這對我略有啓發,有的時候只是覺得有些事情明知道是在浪費時間,但又不能放手,比如情感上的時間消耗。都用即時的效果來衡量是否浪費時間,是不是太功利了呢?

什麼纔是產生效果的?要怎樣衡量效果的大小?是短期的效果還是長期的效果?很多問題。

3、我們通常總是容易過高地估計(而不是低估)自己的重要性,總認爲許多事情只有自己來幹才行。

我在這點上特別容易走極端。我或是認爲這件事情非要我來做纔可,或是認爲這件事情沒有我會更好。世界沒有了誰都一樣地轉,歷史成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成就了歷史。

4、立志作貢獻的管理者確會將自己狹窄的領域與整體聯繫在一起。

劉老師在IMBA課程上面說了一句話我特別印象深刻,他說,“你做了,但你沒有記下來等於你沒有做”。可惜有些人擅長於做,有些人擅長於記。知識工作者必須兩樣都行,不但精通於自己的領域,而且學會讓別人瞭解自己在做什麼。在項目管理中也有這種情況,儘管組織裏的每個人並不是都參與到某個項目中來,但是讓每個人都瞭解這個項目在做什麼,有什麼用,對項目的開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3

重視貢獻者必是爲成果負責之人,不管職位高低,他仍屬於"高層管理者"。

閱讀此書,便能窺探出管理學之精髓。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身體力行,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的驗證過,但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實際上,在工作中讓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們的同事和下屬,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比如你要教導孩子不要在外面搗蛋,若自身都沒有做出好的榜樣,沒有自身約束力,孩子會聽從大人的話嗎同樣,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會給其他人樹立錯誤的榜樣。

何謂管理者:在一個組織裏,如果一位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崗位和知識,對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她)就是一位管理者。

書中,一直重複兩點:

1、管理者的工作應該是卓有成效的。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學到的。也就是說,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須做到的事情。

實踐證明,卓有成效是完全可以學會的。只要我們中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卓有成效,平凡者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記錄好時間使用情況。這是件枯糙的工作,卻不是一件無用的工作,假如持之以恆嗎,雖不敢說立竿見影,收穫卻也會很大。每天做好記錄好時間使用情況,如同記流水賬,然後便去分析流水賬,消除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現象,決定哪些問題是重要的應該優先處理,之後才處理那些次要的問題。通過這樣來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好時間這個最爲珍貴的緊缺的資源。

優秀的管理者能使下屬也變的優秀,能夠充分激發別人的長處。同時,這也是管理者在行爲上必須具備的根本態度。這樣的要求,就是對管理者本人及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其自身價值的體現。

另外,管理者的重心在於合理的行動。書中談到五要素:

1、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是經常性的,還是突發性的,用制定規範解決,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個案處理。

2、要確定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條件,哪些是原則性,哪些可以隨機應變。

3、仔細思考解決方案。那些條件必須堅持立場,那些可以讓步,程度如何。

4、決策方案配合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5、執行中的重視反饋,來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訓練顯得更爲有效。首先得要有知識和技能。管理過程中,必須養成許多新的習慣,改掉過去一些不良的習慣。

有效自我管理的過程也是自我提高的過程,在自我提高的過程的同時整個企業隨着慢慢成長成熟起來。所以有效的管理,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整個組織的績效水平全面提高之處。優秀的管理者更能使企業有凝聚力,戰鬥力,充分發揮管理者自己及他人的長處,幫助企業抓住機會並獲得成功。通過強調貢獻,使自身的價值轉化組織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做事的風格及態度往往決定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態度決定高度,並不是只有高級管理人員纔是管理者,即使沒有所謂的職權,自己能用積極的態度像管理者一樣的工作和思考,一天8小時的上班時間內將工作效率發揮到極致,能爲組織做出突出的貢獻,那你便是成功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4

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我們的目標,那怎麼纔算是卓有成效呢?

大鵬認爲,關於卓有成效,德魯克主要強調了兩點,那就是效率和效果,而這兩點密切相關,缺一不可。

德魯克首先強調的是效率,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組織規模的擴大,隨時可能面臨決策,參與決策的人在增多,決策的時效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決策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象德魯克所說,“對工作效率問題再也不能採取想當然的態度了,再也不能繼續對其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了”。面對瞬時萬變的市場,不能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企業將喪失良好的盈利機會,在投資市場就更加明顯,象最近白銀市場,如果投資者不能迅速作出決策,很可能在暴跌中血本無歸。

除了效率,效果是管理的永恆主題,效果包括兩個方面:正確決策,如果決策錯誤,再有效率也沒有用,甚至會加速企業的敗亡。決策得到貫徹執行,即使決策正確且迅速,如不能得到有效執行,也無法稱之爲卓有成效。

那如果能讓決策卓有成效?首先就是加快信息在企業中的傳遞速度,不要因爲企業層級、部門分割,讓過多的時間耗費在流轉和扯皮中。其次,決策不能由個別人壟斷,要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和決策專家隊伍。第三,對決策流程進行梳理,明確對常規事項的處理流程和標準,對特殊事項的報告制度。這樣才能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效果。

決策不要過分依賴於個人,從而降低決策風險。明確分工和授權,提高決策效率和執行力,讓管理變得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5

雖然本書所介紹的是如何在工作中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管理中來。在班級裏,社團裏,與他人的合作中,點點滴滴都在考驗我們的管理技能。透過這本書,我瞭解到,無論我們扮演的角色爲何,我們都必須讓自己卓有成效,如書中某句話所言:由平凡人來做不平凡的事業。

感觸最深的是關於“貢獻”的說法。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很多人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庸庸碌碌,茫然不知所措。若是懂得時常自省:我能爲他人,爲組織貢獻什麼,那麼困境也就逐漸明朗,態度也日益積極。是的,這是一個講求貢獻的時代,作爲下屬的需要思考如何幫助上司做得更好,而上司則需思考如何發揮下屬的長處。唯有如此,組織才能前行在發展的道路上。亦正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學習如何讓自己更卓有成效,謀求的不僅是個人的一枝獨秀,而是團隊的蒸蒸日上。

品味經典,與大師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總是能讓人在字裏行間發掘到閃光的智慧,在博大精深的管理學面前,我們仍舊是稚童,而各位大師帶領我們通往深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6

根據MBA專業老師的推薦,有幸拜讀了德魯克大師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可謂受益匪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從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開始,通過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做好決策,要事優先,讓自己的工作有貢獻值,並能夠用人之長,激發別人的潛質,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績效。而我認爲,要取得最佳績效,這與個人的素質修煉、經歷認知、融會貫通、有效溝通、身體力行等密切相關。而其中,掌握基本的業務信息、操作規則和每個組織的文化底蘊,進行有效決策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通過學習,我感觸頗深,認爲要當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做到:

1.具有明確的目標:通過目標的確定讓自己的工作具有計劃性,把自己的日常工作與目標掛鉤,心繫責任,勤奮努力,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圍繞目標不離不棄,日常工作計劃的執行到位,也就是做好OEC,來達成自己的目標,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並通過實現小組織的目標,來保證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加強溝通和組織內部的互相認同、團隊合作、自我激勵和人才培育是實現組織目標的根本措施。

2.做好時間管理:書中所說的某公司董事長所想的三部分時間的安排都不能兌現,某大公司負責人經常參加對公司發展沒什麼好處的應酬,可想我們普通管理者的時間管理會有多麼難,會經常被上司干擾,計劃工作難以保障。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有計劃、時間有管理、溝通要及時的重要性,學習那個財務經理用一個通知方式解決會議時間過長、同時兼顧他人不會覺得被忽視以及某公司三個部門合併的做法,實在必要。合理安排臨時性工作,忙而不亂,抓住核心工作的進展,不讓自己的時間被外界所左右,是讓自己的工作有序進行的基礎,是保證工作實現最佳績效的根本措施。

3.用人之長,建好團隊: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搭配班子、進行性格互補和工作按流程咬合、做好人性的制衡,知人善用,善於挖掘人才、激發潛力,做好授權和及時溝通,就像越南叢林作戰的青年上尉尚未所說的游擊戰中,每個人都是管理者一樣,必須根據現場和形勢,區別對待;學習那個財務出身的新總經理一心爲公司發展想方設法關注青年人才的做法,還要學習那個將自己一個文件處理部門轉變成銀行的推銷部門的做法。而保證團隊協作和公平競爭,並進行及時激勵,才能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取得最佳績效。

4.關注經營核心,發揮集中優勢,進行有效決策:管理者應該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影響經營結果的核心業務上,着眼於戰略目標,着手於戰術策略和行動措施,按時間管理四象限法處理好輕重緩急的工作,並且充分利用自己專業學歷、經歷特長,做好綜合分析和換位思考,善於以史爲鑑、總結經驗,檢討自己,把握機遇,有膽有謀,大事宜簡,小事宜柔,進行及時有效的決策,方能成就大業。學習那位醫藥公司能夠分析全世界藥品消耗趨勢,研發突破領先並結合某國健康保險的宏觀思路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方式,超前思維、準確定位,必然發展不斷。還有美國貝爾公司組織管理架構的調整策略,帶來了集權和管理方式、經營發展的良好結局,非洲兩個熱帶水果加工廠中一個廠因管理和決策不到位引發的難以全身而退的慘痛教訓。

5.大事講原則,小事講方法:責任與義務同在,關注結果,更要講究方法策略。同樣是爲了讓下屬認知不足,提高業務操作水平,批評和表揚甚至兩者結合用漢堡包的方法效果不會是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爲了結果採取一個下屬接受、認同並能積極付諸行動的方式。從書中的案例日本人只看員工優點不重員工缺點、“終身僱傭”的晉級制度可以看出,管理方法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結合本書對照自身,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店鋪定位,抓好店鋪的宏觀決策,

把公司戰略、店鋪目標有效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以時段、天、周、月、季度等爲單位做好跟進,並最終達成年度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利用好公司的培訓系統,通過高效率的培訓和學習掌握知識。

合理分配任務,責任到人,工作制定預定計劃時間,總結方法高效完成。

3.利用好管理日誌:做好周工作計劃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工作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工作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工作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書中的管理理念,許都讓我受用,工作中時常會出現的問題,通過德魯克先生的總結、分析變得條理分明,曾經出現的難題,全部可以通過“訓練”,得以解決。

總之,作爲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工作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同樣本書中海油許多不懂之處,之後還需要多學習瞭解。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7

首先在這裏不得不先提起這本書的作者,彼得·德魯克,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先後在德國和英國工作學習,1929年在倫敦任新聞記者和國際銀行的經濟學家。1931年他獲得了法蘭克福大學法學系博士。1937年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諮詢爲業,是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家,被稱爲“大師中的大師”。他的一生爲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管理的實踐》,《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管理未來》,還有這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幾十部著作,已傳播到全世界130多個國家,指引了不知道少在管理中迷茫的人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由淺至深的引領我們開拓了一片新的視野。首先,它提出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這是這部書的重要前提。身爲管理者,不管是企業主管、醫院主管、政府機構主管、公會主管、學校主管,還是軍事機構主管,在一個集體中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們不應只是具有聰明才智的高級知識分子,更應該做出卓有成效的決策來最大程度的帶動整體。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實踐的綜合,學着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通過一些思想習慣的養成。他們應該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將有限的時間系統的規劃合理的安排,已達到最有效率的情況;他們應該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並非只是爲工作而工作,而是爲成果而工作;他們還應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這樣將有利的條件最大化的利用,成效自然不言而喻了;有效的管理者必須集中經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些重要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最後,他們必須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這事關着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以上這些就是管理者著有成效的因素,當然也就是這本書的主題了。下來就這些因素我們便可以有順序的展開思緒了。我將它們大概的提煉出來,就是我所從中獲得的有效信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那些一開始就着手工作的人,他們往往會從時間的安排上入手。這並不代表着要以計劃爲起點,認識清楚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纔是起點。然後他們管理自己的時間,減少非生產性工作所佔用的時間,最後再將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有零星而集中成大塊連續性的時段,記錄,管理,統一的安排,這便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礎。言而總之,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若不將時間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談。“認識你的時間”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夠做到的,這就是通向貢獻和有效性的路徑。

其次,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注重貢獻的,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對我所服務的機構,在績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麼貢獻?”這所強調的就是責任。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水準及其影響;2、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包括對上司、對同事和對下屬;3、各項管理手段的運用,例如會議和報告等。然而,大多數的管理者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重視勤奮忽略成果。一個人如果只知道埋頭苦幹,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職責,那不論其職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別人的下屬。反過來說,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高層管理人員”,因爲他要對整個機構的經營績效負責。

再來,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他知道只抓住缺點和短處是幹不成任何事的,爲實現目標,必須用人所長——用其同事之所長、用其上級之所長和用其本身之所長。利用好這些長處可以給你帶來真正的機會。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點和短處,而這些幾乎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設法讓其不發生作用。充分發揮人的長處,纔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管理者的任務,不是改變人,而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讓各個人的才智、健康以及靈感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使組織的整體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長。

要是說到卓有成效的祕訣,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工作量很大而時間卻是有限的,想要同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幾件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越能集中我們的精力、努力和資源,我們所能完成的工作也就越多。不得不承認,專心致志於一項工作,並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的,首先要有足夠的勇氣,要敢於決定真正該做和真正應該先做的工作。只有這樣,管理者才能成爲時間和任務的主宰,而不是它們的奴隸。

另外,決策問題值得做特別的討論,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決策,管理者之所以爲管理者,正是由於它擁有特殊的地位和知識,所以人們期望他能做出對整個組織,績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響的決策。因此,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做出有效的決策。決策的有效與否這是關鍵的所在,也是常引起爭論的地方。許多書上這樣說,決策來自大家一致的意見,其實這也不然。有效的決策,常常來自多種不同而且互相沖突的見解中產生;常來自多種旗鼓相當、優劣互見的方案中產生的。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項決策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見解。因爲凡是在某一領域具有經驗的人,都應該有他自己的見解。所謂見解,則是指“尚待證實的假設”,見解不能獲得證實,就毫無價值可言。

以上就是這本書各個章節主要提出的論點。也是精華所在。“成功無法教,有效可以學”就是這本書的有效祕訣。對我們在校的學生而言,這些內容似乎有些空洞有些遙遠,但並不是沒有用處的,學習一個管理者應該具有的品性,提前養成好的思考處事習慣,爲將來做好準備。卓有成效是一個管理者應具有的優秀特質,但同時也適用於很多其他的領域,卓有成效的學生,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都可以成爲某個領域裏出衆的人物。也許,這本書所帶給我們的財富,會在時間的積澱之後,漸漸的浮現出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共分8章,貫穿着一個完整的邏輯,即組織的命運繫於成果,組織的成果繫於外部的機會,源於組織的有效決策。源於人的長處的發現和發揮,源於組織對人的“自我發展”的激勵。最終這一切源於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沿着這個邏輯我們才能明白:組織中的管理者是否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最終決定着一個現代組織的命運。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應具備以下方面的要素:

一、改變管理思想

何謂管理者?在一個現代的組織裏,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在主管人員中,也有許多人並不是管理者,判斷是不是一位管理者,我們不能以他有沒有下屬而定。

彼得·德魯克教授認爲要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在於有效的“管理別人”而在於有效的“管理自己”,不在於“如何管理他人”而在於“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者是通過他人對企業的最終成果產生影響的人,管理者的價值不在於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加班加點、服從領導,也不在於職稱、頭銜或地位,而在於依靠自身的知識、才幹或貢獻意識,促進企業產生的工作成果。

“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包括整體意識、貢獻意識和成果意識,管理者必須集中精力於少數關鍵領域,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如果事情本身不正確,就不可能產生積極的成果,就是在“錯誤的事情上窮折騰”。管理者的有效性,強調的是“按時做完自己該做的事情併產生成果”。管理者工作的失效乃至失敗往往是自我管理不善,沒有騰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做正確的事情(高層管理者)或如何把事情做正確(中層管理者)。他們的時間往往被掠奪,使自己陷於日常事務或內部複雜的關係中,眉毛鬍子一把抓,反而忽略了產生成果的方向,忽略了產生成果的外部聯繫。

二、善用時間

時間是寶貴的,有效的管理者要記錄自己的時間,必須清楚自己的目標,並弄清實現目標需要多少時間,這樣才能建立相應的成果意識和貢獻意識,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工作中的瑣事該放就放下,將能由別人做的事情交付給別人,這樣才能做真正應由自己做的事情——這纔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

放下那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事情,關注於關鍵事情,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從源頭或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闊斧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絕不會有太大的風險,文中舉出羅斯福總統的機要顧問霍普金斯先生的一個實例:二次大戰期間,霍普金斯已體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辦公幾個小時,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務都撇開,僅處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這絲毫無損於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爾還對他欽佩備至,讚美他是一位蓋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務,當年美國政府無人能出其右。當然,霍普金斯只是一個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大膽減少無謂的工作,絕對無損於管理的有效性。

三、重視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應常自問:“對我所服務的組織,在績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麼貢獻?我的責任是什麼?”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水準及其影響。

2、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包括對上司,對同事和對下屬。

3、各項管理手段的運用,例如會議或報告等。

現實中大多數管理者往往只重視勤奮,而忽略成果,一個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不論其職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別人的下屬,而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有責任和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一個高層管理人員,因爲他能對整個機構的經營績效負責。文中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當管理顧問公司向委託機構提供服務,總是先花幾天時間對管理人員進行前期詢問,當問到:“您在貴公司服務,自認爲你應該做些什麼呢?”通常對方的回答不外是:“我主持本公司的會計業務。”很少有人這樣回答:“我的任務,是向我們的經理提供他所需的資料,使他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對每一個管理者而言,應該關注三個方面的貢獻,即關注組織的直接成果(利潤)、樹立新的價值觀及對這些價值觀的重新確認(戰略)、培養與開發企業明天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養)。如果企業在發展中缺少這三方面中的任何一個方面,企業的發展就會面臨困境。一個組織必須要有昨日的努力、今日的思考和明日的眼光才能保持旺盛的發展動力,在變幻無常的商海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善於用人

組織是各類性格人的集合體,所謂人無完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而不是隻看重各人的缺點,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組織目標,只抓住缺點和短處的管理者是無法集衆人之力完成任務的。用人之長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用下屬之所長

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如何把平凡的人組織起來,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組織的力量就在於發現併發揮每個人的長處,管理者要爲下屬設計好每一個“職務”(崗位職責),使每一個職務都是“常人或普通人”能夠勝任的,如果一個職務設計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範疇,或需要“非凡氣質”或“特殊天分”,那就無法找到合適人選,也就無法達到組織目標的實現。

有效的管理者應具備容人之量,但絕不可以容忍一個人的“惡劣品行或腐敗”,絕不能任用“缺乏良知和良心”的人。有才能者往往自視甚高,以自我爲中心,但這並不會影響這個人成爲有作爲的人或偉人,只用當一個人的短處影響到其優勢發揮的時候,才應該考慮如何加以限制或予以幫助和彌補。管理者要堅持因事用人而非因人設事,因爲組織是用人來做事而不是用人來投主管之所好。要儘量發揮下屬的長處,不但是管理者必須對組織承擔的義務,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爲人處世的道理:上級應該協助下屬得到應有的發展,使每一位成員都能憑其才幹達成成就,而不必顧念其短處。當年的艾森豪威爾將軍缺乏戰略知識和全局意識,他的直接上司馬歇爾,擔心這會影響到他發揮組織和策劃的長處,對此設專人予以輔佐,以彌補他戰略知識的缺失和不足,使艾森豪威爾將軍成爲一代將領。

2、發揮上司所長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弄清楚,自己的上司究竟能做什麼,有過什麼成就,需要什麼幫助,如何發揮他的長處?千萬不要企圖改變上司,抱怨上司的短處。下屬必須根據上司的優勢調整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協助上司、上下一致,爲組織績效作出貢獻。

3、發揮自己所長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管理者必須清楚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必須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情,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要把自己的表率作用建立在充分發揮自己所長上。

五、要事優先

有效的管理者總是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面向未來、抓大放小,抓住“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這些是人的特點決定的,要做的事多,時間有限。管理者面對的事物太多太雜,才需要集中精力,專心。忙忙碌碌、一事無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且喜歡同時做幾件事情,最終往往是亂了章法、亂了方寸。

現實中管理者往往事務纏身,在現實壓力面前,那些危機事件或緊急事情必然優先,而“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和事情就會暫緩,事實上只要暫緩,就不會啓動也許永遠也不會啓動。這是一個組織難以成功地走向未來、走向更加強大的原因。

六、決策的要素

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決策,做有效的決策。所以決策本身值得探討,決策,是一套系統化的程序,有明確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驟。

決策的五個要素:

1、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如果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

問題的發生是經常,例外,還是隻是表象,真正的偶然,要仔細定位。

2、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找出問題的“邊界條件”。

一項有效的決策必須符合邊界條件,足以達成目的。邊界條件說明得越清楚和精細,做出的決策越有效。反之,邊界條件不夠明確,則所做的決策不論看起來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項無效的決策。

3、仔細思考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待該決策能被接受。

研究“正確”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研究“能爲什麼接受”的決策是什麼。不要採取折中的辦法。折中方案總有一部分是錯誤的。

4、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

化決策爲行動,是最費時間的一步。一項決策如果沒有列舉一條一條的行動步驟,並指派合適的人去實行,那便不能算是一項決策,最多是一種意願而已。

5、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以及有效性。

在決策中建立一項信息反饋制度,以便經常對決策所預期的成果做實際的印證。決策是人做的,人難免出錯。

決策的要素和下一部分有效的決策是緊密聯在一起的。

七、有效的決策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就事論事的解決例常問題,而是基於思想觀念或高層次的認識和方法。比如公司資金不足,他不會馬上想到發行最容易售出的債券,如果他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賴資金市場的協助,他會創造一類新的投資人,設計出一種也許目前根本還不存在於大衆資本市場的新證券(以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爲代表)。又如公司的各部門主管都非常幹練,但是都處於各自爲政狀態,有效的決策者也不會馬上想到殺雞儆猴,而會從更根本的立場上建立一種大組織的觀念(以通用公司的總裁斯隆先生爲代表)。

有效的決策者,第一步總是先從最高層次的觀念方面去尋求解決方法,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出真正的問題,不會只滿足於解決表面現象的問題,更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20世紀初,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在任職的20年時間中,做出若干項重大決策,提出了“爲社會提供服務是公司的根本目標”、建立了貝爾研究所、發行了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普通股,使貝爾公司成爲首屈一指的民營通信企業。有效的決策往往不是爲了適應當時的臨時性需要。“善用時間、重視貢獻、善用人才、要事優先、有效決策”此五項說起來容易,落實到具體問題中,無不關係到個人的認知、領悟、溝通、總體掌控能力。管理者的見解源於事件、學習和修煉,不能簡單獲得,如同禪宗裏的一句話:“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只有不斷的提高認知、提高修爲才能成爲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9

近日,爲了不虛度光陰,我制定了一個讀書計劃,要求自己在工作之餘,每天抽出1個小時讀讀書,一則增長知識,二則修心養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實施這一計劃我看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已經買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一直壓在案底。雖然翻過幾次,但沒有一次真正完整地看完,真有些慚愧。靜下心來細讀此書,深爲彼得·德魯克先生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所折服,悔恨自己不早日拜讀其書。感嘆之餘,也有幾點感想。

一、管理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管理之難,一則在於人之複雜。俗語說:人心隔肚皮。這話一點不假。人雖然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不同地區的人性格脾氣也不一樣,因此,管理方式方法不能一成不變照搬,應該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樣才能取得實效。二則在於變化預測之難。管理既是對人的管理,也是對事的安排及調處。管理中除了要應付大量的日常性工作外,也必須要處理很多突發性的非常規事件。這些突發性事件有些將直接關係到組織的生死存亡。而對這些,管理者是無法預測的。三則在於執行之難。管理者的所有部署和決策都需要有人去執行,而執行者是否能領會決策意圖,領會意圖後是否能始終貫徹如一,都將直接影響到管理者的管理效果。也就是說,執行者的素質對管理產生很大影響。我們也許會問,管理者不是可以安排高素質的人執行,將不稱職的執行者開除嗎?理論上是的,但實際上,在人情維繫、關係爲王的社會裏,開除不稱職的人有時候並不容易。特別是在政府機關,公務員目前仍然是隻進不出,而人員編制又控制的非常緊,管理者往往對執行者的素質束手無策,只能將就用之,盡力而爲。這種情況下,管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效地管理取決於有效地決策

管理者的任務很多,但說到底,決策是管理者至關重要的一項任務。管理者日常要處理的事物紛繁複雜,事務性常規性的佔大多數,往往佔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時間。但是,時間花費的多少並不與事務的重要性成正比。於管理者而言,決策是管理者最獨有的一項職責,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呢?彼得·德魯克先生在書中給出了答案。第一,決策往往不是從蒐集事實開始的,而是從管理者的個人見解開始的。也就是說,決策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個人的見解經過反覆討論、論證後,上升爲組織戰略的過程。這個很有意思,與我們平時所主張的決策時要先收集大量材料和事實,然後對這些資料和事實進行科學分析論證,最後得出決策方案的思路完全不同,但卻非常符合事實。實際上,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決策就是個人意志轉化爲集體一直的過程。當然,管理者的個人見解、個人意志並不是突發奇想的,而是在他日常的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和強化的,是總結大量事實經驗後的見解,是管理者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第二,好的決策應以相沖突的意見爲基礎,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這也就是說,決策不是“一言堂”,而是經過反覆討論、論證的集體智慧的結晶。鼓勵提出不同意見、進行反覆討論有利於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決策的可行性,發現決策方案中可能出現的不可預見因素;有利於讓參與決策的人全面瞭解決策意圖,從而使決策在執行的時候更加順暢;有利於形成備選的決策方案,在決策無法執行時迅速採取應對措施。

第三,好的決策需要合適的時機。決策時需要判斷時機的,同一決策方案在不同的時候提出來,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正因如此,決策必須非常謹慎。在進行決策時,我們要問清楚:是否真的需要一項決策,保持現狀,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答案是不會有變化,那麼決策就沒必要了。

第四,決策的執行不能中途而廢。決策執行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各種阻礙因素,但只要行動了,就要不折不繞地執行下去,切忌中途而廢。一方面,半途而廢將使前期所付出的一切化爲烏有;另一方面,半途而廢將直接影響到管理者的威信。

三、有效地管理者是可以學會的

彼得·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有效地管理者不是天生的,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學會的。那麼怎麼學呢?第一步,做好實際記錄,瞭解世界花在什麼地方,並作出相應的調整,以消除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將時間更多地用於決策上。第二步,把眼光集中在貢獻上,多想自己能爲組織做些什麼,心繫組織,主動承擔起責任,而不是單純地執行命令。第三步,充分發揮人的長處,寬容別人的缺點。生活中我們常說要用人之長,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但真正實施起來卻不容易,因爲我們往往忽視了“容人之短”的重要性。人有所長、必有所短,這是規律。而且,短處往往比長處更引人注意,更容易讓人產生刻板印象,看不到長處。這樣的情況生活中比比皆是,所謂的“用人之長”也就大打折扣。爲此,要“用人之長”必須“容人之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0

彼得·德魯克教授是當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學宗師,所著《管理的實踐》、《公司的概念》、《管理:使命、責任、務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成爲衆多管理者的案頭必備叢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於1966年英文首版,一出版即獲得了一致好評,成爲領導學領域的奠基之著。這本書,仿如良師益友,雖然面對的是相同的事實,卻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大多數人不曾想到的理念,常有茅塞頓開之感。更爲重要的是在這本書中,我看不到任何的學究之氣,德魯克先生寫的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由此我們也能看到德魯克先生畢生都堅持的對管理的態度:管理歸根結底是一種實踐。只有通過實踐管理產生了成果,纔是有意義的管理,而如果僅僅擁有管理知識,紙上談兵,是沒有太多用處的。

那麼,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魯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作爲一名管理者要擅於發揮人的長處。

第三、在管理中有效地管理者必須善於做出決策,做出有效決策。

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可以簡單的歸位四個字:要事第一。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則反倒一事無成。成大事者均精力充沛,動力十足,正是因爲他們總是努力達成自我目標或要求。沒有清晰的目標意識,就不可能有效組織和管理輕重緩急。道理很清楚,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個人都能做好。我們在說要事第一,首先我們有時不知道什麼是要事,其次,我們知道什麼是我們的要事,但我們做不到要事第一。第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不斷與周圍人的溝通,找準自己的目標,但是實際操作是有一定難度的。正確的工作方法應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編排行事的優先次序。對實現目標越有貢獻的事越是重要,它們越應獲得優先處理。對實現目標越無意義的事情,愈不重要,它們愈應延後處理。簡單地說,就是根據“我現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標”這一原則來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

老子提出了“無爲而無不爲”的目標制定原則。“無爲”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順應自然,即所定目標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二是學會放棄,要有選擇性而爲之。做重要的事,而不是急事。這正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的重要管理理念。

用人所長:管理本身是一項高情商的活動,管理實質就是人員的管理,所謂人無完人,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發揮其長處,而不是隻看重各人的缺點,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組織目標,只抓住缺點和短處的管理者是無法集衆人之力完成任務的。所以本書中提到識人用人兩個重要的內容。一個管理者要卓有成效必須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賢。漢高祖說過,“夫運等策幹惟幄之中,決勝幹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故吾所以有天下。”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標,只有真正的知人善任才能夠真正提高組織的績效。本書提到要用人所長,並且可以容忍優秀人才的一些小毛病或個性。但我們不應該因人設事,否則企業或組織容易陷入到派系的鬥爭中。再有,書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在用人中培養人的重要性,管理者必須要有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成員的優秀品質和優勢,有目的或有針對性的去培養人。最後,發揮人的長處包括了管理者自己,管理者自己也要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充分的認識,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不斷的提升自我的績效。

有效決策: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就事論事的解決例常問題,德魯克先生通過研究發現做重大決策的人發現,他們往往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解決問題,都着眼於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比如公司資金不足,他不會馬上想到發行最容易售出的債券,如果他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賴資金市場的協助,他會創造一類新的投資人,設計出一種也許目前根本還不存在於大衆資本市場的新證券(以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爲代表)。又如公司的各部門主管都非常幹練,但是都處於各自爲政狀態,有效的決策者也不會馬上想到殺雞儆猴,而會從更根本的立場上建立一種大組織的觀念(以通用公司的總裁斯隆先生爲代表)。

有效的決策者,第一步總是先從最高層次的觀念方面去尋求解決方法,看到事物的本質,找出真正的問題,不會只滿足於解決表面現象的問題,更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20世紀初,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在任職的20年時間中,做出若干項重大決策,提出了“爲社會提供服務是公司的根本目標”、建立了貝爾研究所、發行了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普通股,使貝爾公司成爲首屈一指的民營通信企業。有效的決策往往不是爲了適應當時的臨時性需要,而是出於戰略性思考。

“要事優先、善用人才、有效決策”此三項說起來容易,落實到具體問題中,無不關係到個人的認知、領悟、溝通、總體掌控能力。管理者的見解源於事件、學習和修煉,不能簡單獲得,如同禪宗裏的一句話:“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只有不斷的提高認知、提高修爲才能成爲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1

本書圍繞着“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的核心觀點,分爲八章展開。第一章主要論述了管理者爲什麼要卓有成效及先關問題,二到七章則針對如何實現卓有成效的五點要求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後一章回扣主題。整部著述結構清楚,層次分明,使人一目瞭然。雖然,書中有些專業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過此書,仍然使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適用於管理者,對我們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也有着許多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在很大程度上認爲管理是需要天分的,而書本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無法真正的在真實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但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德魯克講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而“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爲無效,因爲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這些論述,激發了我學習管理的動力,並瞭解到有效性纔是管理者所應追求的目的。

同樣令我改觀的還有德魯克對管理者範圍的限定。在書中作者將管理者的範疇擴大到了更寬的領域,不僅僅是企業,政府,軍隊,醫院也都需要管理。而管理者也並不都是經理人,而是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他們可以下屬衆多,也可以沒有下屬,可以職位崇高,也可以職位低微,但是他們必須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在工作中作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這一概念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管理者的傳統理解,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的我們也都是一位管理者,因爲我們許多時候要爲自己的未來決策,因此,無論是爲了將來踏上工作崗位,或者僅僅是爲自己的現實生活,我們都應學會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

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五點要求,分別是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而這五點,必須成爲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

儘管德魯克先生的五點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而且對於並未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說,實踐起來有些困難。但是他對時間、發揮人的長處等方面的論述,仍然給了我很多啓示。

首先是在時間方面,德魯克先生強調了管理者的時間總是被一些並不重要的事情佔據,而且職位越高,時間被佔用的比例就越大,因此,管理者應該學會管理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成果。他在時間上的論述對我啓發很大,因爲雖然身爲一名學生,我同樣也有感到時間不足的經歷。而且很多時候,原本感覺時間充分,但依然不能完成預定的計劃。對此,我認爲德魯克先生的解決方法是值得借鑑的。他告訴我們,首先應該進行時間的記錄,認識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在哪些事情之上,從而針對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其次,要進行系統的時間管理。德魯克先生特別強調了要整塊的運用時間,多數情況下,一些事情需要連續的時間才能完成,例如寫一份計劃書,連續的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分成6個30分鐘,則可能毫無進展,我便常常範此類的錯誤,經常把幾件事情一起來做,一件事情沒完成又去進行另一項工作,而結果往往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相信,如果可以如德魯克先生所講,整塊的運用時間,我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另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克先生對發揮人長處觀點的論述。他講到“充分發揮人的長處,纔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因爲“世界上沒有真正全能的人”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的發揮人的長處,而“使人的弱點不影響其工作和成就。”他列舉了許多名人,都有着各樣的缺點,但是最終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就。這一點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對自己來講,我們不應該總關注與自己的弱點,的確,彌補不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努力發揮自身的長處,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對待他人,我們更應該着眼於對方的優點,包容他人的不足,畢竟,人無完人,發揮他人的長處,不僅可以與他人更融洽的相處,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

在這一章中,德魯克列舉了日本的例子,使我感觸頗深,他講,日本不注重考覈,也基本不解僱職員,而是注重怎樣培養職員,這一例子我的日語老師也曾講過,他講到日本企業寧願用更高的工資留住職員,而不會用更低的費用聘請更多的人。拋開這一制度其他的缺點不談,日本企業這種注重人力的做法,確實令我怦然心動,因爲他更加註重人的價值和長處,使職員可以更有動力和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從而爲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以上僅僅是我此次閱讀的感受,相信,隨着生活和工作經驗的增加,我會從這一書中獲得更多的啓發。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爲經典,就在於其經久不衰的價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因此書而受益。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2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更深刻的認知到:管理能夠優化經營效果,特別是戰略目標的確定、組織結構的設置、激勵政策關注的核心對經營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當然,書中對管理者的自身修煉和時間管理等的具體方法沒有細緻的講解,沒有有效溝通、合理授權等內容,看來側重點不在具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師高-瞻遠矚的宏觀思路,竊不敢妄自猜測。再就是本書的序有六個長達36頁,超過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章節,有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結合着書中的成熟做法,對照自身的不足,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爭取有效管理:

1、積極推行績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戰略、目標,做好本部門定位,抓好部門的宏觀決策,把公司戰略、部門目標、有效決策相結合,在全員中實施績效管理的辦法,加強過程監控,關注員工績效,從而保障部門績效,實現公司績效。

2、營造高效的團隊氛圍:組織全員學習《爲自己工作》的光碟,積極開展案例培訓,並輔之的宣傳、圖片上牆等措施,培養員工的責任心,並通過建立良好的運作方法和保障機制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3、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和日清工作的實施和指導,抓好現場管理和細節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辦: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採取要事優先和工作計劃相結合的管理方法,明確核心業務的進展節點和完成時限,要求定期反饋,掌握核心業務的日常進展,關注核心業務的績效,是保障目標實現的基本措施。

總之,作爲一個管理者,擁有一顆包容、博愛、奉獻的心,具備守時、高效、尊重、溝通等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必不可少,時間管理、進度控制和有效決策無處不在,將管理的基本常識用到日常工作中,關注核心業務績效,重視長久利益,做到順時應勢、與時俱進,必將取得卓越績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3

最近讀了管理大師彼得—— 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參照自己的工作經歷,感覺受益良多。

天生的管理天才很少,而大多數的平凡人想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需要後天學習和錘鍊的。正是基於此,德魯克通過簡單、通俗的語言和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成爲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給無數還在朦朧中摸爬的人以啓迪。

管理者要管人,但是如何管人,卻有很大的學問。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用人所長。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誰誰有什麼毛病、嫉妒心強、不夠勤快、或粗心大意、缺少智謀等等,卻很少聽到領導讚揚自己的下屬。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但也都有其擅長或優點。作爲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發現下屬身上的閃光點並將其優點發揮出來,揚長避短。

有效的時間管理也是很多管理者面臨的頭疼問題。很多管理者面對開不完的會議、出席不完的應酬、處理不完的瑣事事物,常常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德魯克告訴我們要統籌好自己的時間,消除浪費時間的活動,統一安排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除此之外,還要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要事優先,告訴我們集中一個有效的時間辦理一件重要的事情等技巧,讓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從容。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些都是我國膾炙人口、啓迪我們珍惜時間名句。既然時間寶貴,那麼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作爲一名管理者需要經常面臨決策和選擇。做決策和選擇往往有時候很困難,德魯克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決策的五個要素,供我們在決策時候參考;同時,他要我們在決策過程中要關注反對者的意見,從不同的觀點中汲取營養,從另一個方面讓我們的決策和選擇更加全面,減少失誤的機率。

我國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也是敢於直面不同意見的典範,唐太宗就是這樣的開明君主。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 歷史上的人君,爲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 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矇蔽也矇蔽不了。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開卷有益,讀好書更是受益匪淺。相信這些書中的精華會給我們每個讀者以精神食糧的同時,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產生良好的促動作用,沿着德魯克的指引,在通往卓有成效的路上不斷前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4

從開始學習“管理學”,我就借了這本書,可也是最近才艱難的將其讀完。其中部分語言和論斷總會讓我很有感覺卻理不出頭緒。我有很努力的去讀,去理解,可似乎讀後的成效沒和所用的時間成正比,最終我在本書第二章中發現,其實我讀書的方法完全是錯誤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個很沒成效的時間管理者。但總之,我很佩服德魯克這位管理學領域內“大師中的大師”。他這本六十年代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至今仍在給人們許多啓發,真的堪稱經典。今天,我只能從一個初學者的角度,談一談我的感想。

“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驗證過,但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在大多數人的定義中,管理者是那些在組織中指揮他人完成具體任務的人,也就是說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指揮下屬開展工作。這定義沒錯,但一個管理者若真想有所作爲,想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一步並不是學會管理下屬,而是要先學會管理好自己,使自己在工作中卓有成效,使自己的工作有效。我認爲,書中提出的那些有關自我管理的方法其實對每一個人都適用,因爲每個人也都是自己時間的管理者,每個人的工作也都需要卓有成效。

我想先從我自身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實現自我管理,我們學生應該如何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

高中生活是一板一眼,步步爲營的。到大學的第一感覺便是混亂,沒邏輯。似乎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作業,社團有很多活動,整天早出晚歸,可每天睡前總會感到忙了一天就好像啥也沒幹。其實大多數新生的生活都缺乏規劃,更別說時間管理上的卓有成效了。高中時的時間大部分是在被別人管理,學生們在老師,家長的安排下循規蹈矩的生活,可此刻的我們,是自己時間的管理者,一分一秒都得自己掌握,因此,學會卓有成效就更加重要了。所以首先我們要樹立這樣的理念:我們需要成爲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且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也是必須學會的。那麼我們學生應該如何成爲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者呢?

第一,我們需要掌握好自己的時間,規劃好自己的生活以至於未來。“有效的管理者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而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做事總是想起啥做啥,很少提前規劃過自己的業餘時間,只是本着把該做的作業做完,累了就看看電影,玩玩遊戲的心態在生活,可我們也常常會完不成作業,電影遊戲也沒能盡興。我們可能對未來很有想法,可卻從沒想過實現理想的具體步驟,也有些學生走在父母規劃好的路上,一直被別人管理着。所以我想,我們的時間和生活應該在規劃中進行。我們的未來也應該在有條不紊的實現。因此,掌握時間就變得很重要。“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首先應該瞭解自己的時間實際上怎麼耗用的。”書中提到管理者應先按週期記錄下自己時間的使用情況,然後消除那些浪費時間的活動來達到對時間的有效利用。對我們學生而言,我們應該做的是對時間的提前規劃,今天我可以支配的時間是多少,我所應該完成的任務有哪些,我什麼時間應該完成什麼任務。書中提到一點讓我頗有受益,“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須集中他的自由時間。”我們做事需要的也是整塊的時間,高度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完成這一時段的任務。正如我需要一整塊時間來完成這篇論文,而不是今天寫一點,明天寫一點。將時間和任務分塊,效率是會非常低下的。這也就是我開篇提到的我所犯的錯誤。

第二,我們應該學會要事優先。如今的我們習慣性的隨性去做事,我們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喜歡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一起,有時甚至都犧牲了完成作業的時間。但對學生來說,學業應是第一位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是啊,在上一條規劃時間的同時,我們應秉承要事優先的原則,集中整塊的時間來做重要的事情。所以對任務完成的順序,我們也應該做出具體的規劃。

第三,我們應該學會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充分利用他人的長處。“有效的管理者對於本身的工作,要從長處出發,使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我認爲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每個人首先應瞭解自己的侷限性,並充分學會揚長避短。在完成一項任務時,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使自己學有所用,同時在遇到自己的短肋時,也應該學會向他人需求幫助,充分利用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也會提升完成的質量。

最後,我們應該學會忘記過去,擺脫昨天。“管理者專心一志,第一原則是要擺脫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我想這一點是每一個浙大學子都應該學會的,也是老師們在不斷強調的。從高中時的佼佼者到此刻的芸芸衆生,無論心理落差怎樣大,我們都必須學會忘記,因爲只有擺脫了過去,你才能以現在爲起點全力以赴的前進。忘記過去的成就,現在纔是起跑線,擺脫昨天,我們應該做的是超越自我,從此刻起卓有成效。

我想一本好書,會對你終身受益,你不同時期讀,收穫也會是不一樣的。或許現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還很淺顯,但我想我還會拿起這本書精讀,去品出更深的意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讀書心得15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裏面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或者很深奧的東西。裏面講的都是在理論上可謂相當簡單、但在實踐中卻容易混淆不清的道理。

比如說書中講到“對於沒有突出表現的主管,應該無情地調職,調到適合他的崗位,這個管理者的責任”,而現實中很多企業對於“沒有功勞卻有苦勞”的管理者網開一面;又比如說“管理者必須記錄時間、善用時間、減少時間的浪費”,看似不值一提,但實踐中管理人員沒有做到卓有成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可以歸結爲“時間非常有限卻未被充分利用”。

類似觀點書中比比皆是,看似簡單,做到卻比較苦難,因此德魯克把自己在企業調研中獲得的經驗,撰寫成此書,對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進行系統性總結,通過一系列簡單有效的步驟,引導管理者從毫無經驗、摸索前行順利過渡到不斷創新、卓有成效。

當然本書中處處充滿智慧,本篇讀書筆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及,因此我把自己認爲比較重要的觀點總結如下,提醒自己加以借鑑,給自己今後的工作指明方向。

一、誰能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書中所謂管理者是指通過自己的創造性活動產生決策,並通過內部其他人員加以實施,從而改善對外部的輸出,並從外部獲取收益的人。可見管理者並非單單是處於管理者職位的人,至少還包括了組織性和技術性工作者。

然而如何衡量管理是否卓有成效書中寫道:“所謂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識資源能夠產生更多更好成功的手段。我們既然不能增加資源的供給量,就應該設法增加資源的產出量。”但是卓有成效的量化標準是短期收益翻倍還是企業長期存在還是隻要項目不失敗書中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這是令人困惑的。也許是因爲無法確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也許是根本就不存在一個這樣的標準,因爲卓有成效本身含有主觀的判斷。

雖然沒有標準,但是,德魯克對於卓有成效應該從事的工作內容進行了限定,那就是管理者必須面向未來,從事創新性活動,做出重要決策,使企業得以長期存在。例如以下3種活動:

產出直接成果,並通過組織將成果應用到外部,取得效益,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培養接班人。

二、如何成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要做到卓有成效,就要珍惜時間、自我管理、有效決策、堅定執行。具體闡述如下:

減少浪費的時間:

1、不要讓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學會謝絕、授權。

2、不要讓自己浪費別人的時間。只做自己擅長的、重要的事。

3、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內部溝通時間。組織的規模要合適。用信息系統進行實時溝通,減少會議。

管理者首先是管好自己,產生了實踐性知識,養成以下習慣,才能管好組織:

1、善用時間。

2、以終爲始,爲成果而工作。

3、善用長處,善於借勢。

4、集中精力處理要事;

5、做有效的、正確的戰略決策;

6、着眼於貢獻。實現3個轉變:由技術到觀念;由機械性工作到分析方法;由效率到成果要避免使管理者陷於無效的4種陷阱:忙於別人的工作;忙於日常工作;管理決策執行不力;忙於內部事務,無暇關注外部趨勢的變化。

要避免決策失誤的陷阱,做到:

1、重將來而不重過去。

2、重視機會,而不能只看到困難。化機會爲挑戰,比解決舊問題更具生產性。

3、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

4、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要注重決策的有效性:

1、能區分情景屬於規則還是例外。只進行創新性的重大決策。

2、有效的決策者遇到問題總是先假設該問題爲“經常性”,致力於找出真正的問題,而非滿足於解決表面現象。

3、有效的決策必須滿足邊界條件,必須足以達成目的。

4、有效的決策首先要研究“正確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研究“能爲人接受的”決策是什麼。

5、能有效地推行,落實誰來執行、如何執行等問題,並注重反饋。

要堅定執行,保障決策產生效果:

1、對於沒有突出表現的主管,應該無情地調職,調到適合他的崗位,這個管理者的責任。

2、要把今天的資源投入到創造未來中去。要堅持對過去的決策和計劃進行檢討。任何計劃若無法證明其確屬有效及需要,便該立即放棄。

3、若要開拓一項新業務,則應該先刪除一項現有業務,並將已證明是最有才幹的人抽調出來負責,如此才能避免組織的膨脹;

4、推陳才能出新。我們的問題不是缺乏創新,而是缺乏創意的執行。如果人人都在爲昨天的任務而忙碌,那麼公司是無法創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