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哈里波特》有感15篇

觀後感2.23W

《哈里波特》有感1

01

《哈里波特》有感15篇

今天看完了一本書《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其實感覺到沒有初次接觸時給我感覺那麼驚豔,但魔法世界的光怪陸離還是會給我不小的震撼。

這本書中,哈利本人的情緒一直處在一個矛盾的狀態。

怨恨鄧布利多對於他的不管不問,卻在最後的最後得以釋懷。

依賴於教父小天狼星,卻又不時對其話產生懷疑。

感慨於他的用心,卻又擔心自己只是作爲父親的影子而存在。

怨恨於斯內普,卻又不得不屈服於課業成績。

珍惜羅恩與赫敏的友情,卻又忍不住地將最壞的脾氣展現給他們看。

如果說之前的他是一個小孩子,那麼這時候的他更像是一個青年時期的少年,形象變得更加具體生動。

拋去他的光環,他也不過是個孩子,和我們一般大的孩子。

命運從不詢問他的意見,就加衆多枷鎖於其身。

渴望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能夠依靠的卻只有別人記憶中的殘影。

02

好在,我們可以看見他始終不曾放棄自己內心中的希望,表現出一副懦弱的模樣,卻不知命運早就給予他堅強的鎧甲。

儘管內心中的很多想法,被人們說成是“英雄主義”。

如果說是從頭到尾的不曾放棄,那麼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目標的實現。

朋友竭盡全力的幫助,一干人馬背後的支持。

在他們的世界裏,他本來就是神,一個傳誦了十幾年的奇蹟。

也是他身上的那份天真,那種奮力,讓他們一直追隨。

沒有多少人能夠完整的叫出伏地魔的名字,哈利就是其中之一。

至少這一點上,他就有了帶領他們的資格。

可惜的是小天狼星,懷念自己的故友,十幾年的囚禁,費力的逃出只是避免不了最終的結局。

他有遺憾,沒有盡到自己教父的責任。

無論是爐火中的穿梭,變成狗後緊密跟隨的送別,窗簾後的守護,或許他還是認爲他像他的'父親,但他又是比誰都清楚地知道,他不可能是他的父親,而自己的那個摯友,也永遠不會回來。

他能夠做到的,不過是盡力地守護,最終戰死在戰場上,也算是不辜負波瀾壯闊的一生。

03

一個人的歲月那麼難熬,生不如死的生活,因爲有了哈利這一道光亮而點燃。

可是這抹光亮,風雨飄搖,忽明忽暗,他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它熄滅,能夠做到的只是竭盡全力的守護。

儘管這樣的守護後,生命就像沙子一樣隨風逝去。

哈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常識以外的世界,一個我們沒有辦法觸及的世界。

他就像是千千萬萬個我們,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哈利。

我們,也只有一個我們。

朋友,勇氣,愛。

是我們前行不可能缺少的。哈利是,我們也是。

我們無法擁有哈利那樣波瀾壯闊的一生,我們無法走進那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我們可以讓它留在心中。

很多東西,見過了,就已經足夠。

成長路上的相伴,本就只是一段。

希望我們都有勇氣做那個勇敢而無畏的自己。

希望我們都能夠成爲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哈里波特》有感2

收看了《哈里波特與魔法石》的影片。近幾天,我的心裏頗不寧靜。被那個英勇機敏的男孩兒所吸引住。被影片裏的情節所觸動……

小故事敘述的是一個叫哈里的男孩兒。他的爸爸媽媽被貝拉特里克斯所害。哈里只有在姨夫家生活。在姨夫家,姨夫的孩子常常欺壓哈里,姨夫夫婦倆對哈里也十分的尖酸刻薄。哈里飽受凌虐地在哪度過了悠長的十年。十年來,哈里沒有過做生日,沒朋友,都沒有開心。在他十一歲生日的那一年,一隻貓頭鷹改變了他的命運。貓頭鷹給他們產生了一封神密的信。邀約他去羅索斯沃特魔法學校。來到魔法學校,哈利的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學了法術,還交了蘿絲和賀敏的好朋友。在盆友的協助下他搞清了自身的生世之迷,而且獲得了魔法石擊敗了貝拉特里克斯,獲得了大夥兒的.誇讚。說實話,我確實很羨慕哈里。羨慕他能收到貓頭鷹發來的通知,羨慕他能走進魔法學校,羨慕他能在半空中用掃帚服務,羨慕他在盆友中擁有最真誠的友誼。回憶以往的生活,我曾經幾回地低頭於書籍當中挑燈苦學,爲的僅僅考個優異成績不挨批責罰,我曾經幾回地在夢裏與盆友玩耍到天亮……在我的世界裏,沒有法術,沒有探險,沒有歡歌笑語,醒來、唸書、回家了、用餐、做作業、入睡,那樣的生活每日循環往復地循環系統着。生活過得無氣味無比。我多麼的期待自身也可以像哈里一樣有着歸屬於自身的生活,每日都擁有 新鮮的手機遊戲,每日都擁有 新的挑戰。

一年纔回一次家,不會受到父親的拘束,也不用承受媽媽的嘮叨。沒有工作,也不用考試,每日並不是以便學習培訓而學習培訓,以便成績而繁忙。讓因爲我進到哈里珀特的神祕世界吧!讓全部的小孩和哈里一樣有着歸屬於孩子的天空。

《哈里波特》有感3

前幾天,我看了《哈里波特和魔法石》這本書,看完之後,深有感觸。

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父母雙亡、擁有魔法叫“哈里波特”的孩子。他住在一戶人家裏,那家人待他很不好,使他象牛郎在舅舅家過的生活差不多。一天,他們一家人去動物園,哈里波特不經意用魔法把玻璃消失,才得知自己擁有魔力。魔法使者派魔法鴿子往哈里波特家送邀請信。卻被這家人的父親給燒了,後來只要信來就燒,使的在他家門口的魔法鴿越來越多。最後登不利多教授把哈里波特給接走,接下來就是在魔法學校的一系列故事。

從中,我發現: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因爲人們都知道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魔法。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對魔力的期望。我看完之後才發現這個幻想故事是爲了抒發人們對魔法的.希望。還抒發了對地主的憎恨。書中的主人公——哈里波特,因爲他的爸爸媽媽是魔法師,所以他也擁有魔法。我想: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對國家有用的人,因此我們應該像哈里波特一樣,在學校裏好好學習,力爭成爲一個學習好的孩子。我們也不能馬虎,因爲,馬虎會使人犯錯誤,犯了錯誤就很難成爲國家棟梁。我們經常動腦筋,用自己的好辦法來解決困難的問題。

故事中有一次哈里波特在放出蛇後,他回家想了一想,才發現自己有魔力。所以我們平常在做任何事時也要開動腦筋。比如,一天,我正在和弟弟打羽毛球,忽然,我一不小心把球打到了菜市場裏的車子上。我想:這可怎麼辦?叫人拿,我這麼小,別人都不會睬我的。我們家裏又沒有梯子。忽然我看見了一根竹竿,我對弟弟說:“弟弟,你扶着竹竿,我爬上去。”弟弟點點頭。就這樣,弟弟拿着竹竿,我順着竹竿爬上去。但我太笨了,爬上三米,滑下兩米。忽然,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我爬到上面後,扒在那兒不動,等存好了力氣,再爬上去。就這樣,還真的爬了上去。可是當我準備下來時。又遇到更麻煩的事——這麼高,我要跳下來,肯定會摔斷腿。要是繼續滑下來,一不小心也會斷腿。正在我萬分焦急時。我看到了家裏的髒被子,並命令弟弟去拿。拿過來了。我“颼”的跳下來。剛好跳到棉被上。腿部只是輕微的震動,成功落地,我的這種辦法是看《哈里波特》後受到的啓迪。

哈里波特第一次騎上魔杖時,因不會操縱,沒有研究,馬馬乎乎就騎上魔杖。所以纔會撞到牆壁上。我也有馬虎的時候。一次,我正在寫作業。我寫錯了一個字。一摸文具盒。竟沒有橡皮。我一想。橡皮在地上。我剛要去撿,把筆一扔,完了!正中墨水瓶。“啪啦”墨水瓶掉了下來。一地都是墨水。奶奶聽到響聲,急急匆匆的跑過來,發現是我把墨水瓶打破了。叫我媽媽來把我臭罵一頓,雖然我心情很糟,但一想《哈里波特和魔法石》後,心情不知不覺就好了起來。

我從《哈里波特和魔法石》這本書中卻聯想到:每個人都不能夠相信有什麼魔法,要開動腦筋,不要做一個馬虎的人。只有勤奮纔會走向成功。

《哈里波特》有感4

放假了,我想放鬆一下緊繃了一個學期的神經,就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裏和哈里波特在霍格沃茨生活。沒想到這裏似乎比人大附中還要緊張。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哈里波特與霍格沃茨吧!哈里波特的父母被伏地魔奪取了生命,而他自己卻莫名奇妙地打敗了無數"巫師"恐懼的伏地魔而一舉成名。當時,最偉大的巫師霍格沃茨的校長鄧不利多教授,將哈利波特送到他的麻瓜姨夫家。哈利在姨夫家被表哥欺負了11年。一天,他突然收到了描頭鷹的傳書,成爲霍格沃茨一年級的學生。以後,他就開始了神奇的生活,什麼魔法石啦,什麼鑽進別人的日記裏啦,什麼認了個囚犯做教父啦,什麼奪得三強爭霸冠軍啦。總之,他的所作所爲不僅讓我們看了嫉妒,就連巫師的子女看了都要眼饞。於是,他一下子就成了全世界每個孩子都知道的人物。

我一天就能聽到、看到100多次哈里波特的大名。拿起電話,同學和我聊起他抓金色飛賊;打開電視,看到了他的電影介紹;收到來信,是同學頂着他的名字寄來的;打開電腦,關於他的消息讓我眼花繚亂。可以說哈里波特已經風靡中國,風靡世界了。

《哈里波特》這書,我一拿起來就放不下了。雖然那是個和我們毫不相干的世界,但卻好像身在其中。同樣有嚴厲的老師,同樣有愛打小報告的同學,同樣有親熱的."哥們兒",同樣有超多的作業,同樣有課下的娛樂,同樣有可怕的囚犯,同樣有走紅的明星。總之,我們這個世界裏有的,那裏全有。

哈里波特的作者羅琳一下子成了名人。人們都說哈里波特是巫師,我看羅琳更像她在自己的筆上施了魔法,要不爲什麼那麼多人迷上了哈里波特,自己爲什麼又那麼快的由窮變富了呢?

也許,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一個魔法師,他們在自己的事業上施了魔法。貝多芬在音符上施了魔法,讓他的音樂將人打動;凡高在顏料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作品人人稱讚;米開朗基羅在石膏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雕刻出神入化……那個神奇的魔法的咒語又是什麼呢?我想就是"勤奮"吧!

我也想做個巫師,念起咒語,在自己的事業上施一個成功的魔咒,做一個哈里波特!

《哈里波特》有感5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哈里波特與密室》。我被電影裏小主人翁哈里波特所吸引。因爲他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同時我也被裏面那神奇的魔法世界所打動。我多麼想像哈里波特一樣也進入魔法學校,擁有魔法呀!

我想像哈里波特一樣騎着掃帚在空中打球,能動用魔咒將媽媽破碎的眼鏡片變得完整無缺。我還想利用魔法讓死人能夠死而復生,讓那剛剛離我們而去的外公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讓外婆不再因爲外公的離去而傷心。當然,我也想擁有一個和哈里波特一樣的魔杖,能將那調皮的猴子變成一個杯子……

這部電影真好看呀!

《哈里波特》有感6

《哈利波特》這本書我已經看了四遍了,對故事的情節可以說是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可是,我還是繼續看它,那裏面豐富的故事情節,幽默的語句,對話,總還是讓我牽腸掛肚,似乎永遠也看不夠,百遍不膩,甚至在與別人對話時都會冒出一句那裏面的句子。

可是,到底是什麼讓我發瘋似的喜歡上這本書,開始如飢似渴的閱讀呢?我想,應該是這本書的內容吧。

這本書是作者JK羅琳在她黑暗歲月中,在火車上碰見一個頭發烏黑,眼睛杏綠,帶着眼鏡的一個小男孩,小男孩見到她,紅紅的嘴巴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回到家後提筆寫下的。沒錯,這就是給她靈感的“哈利波特”。

她在這本書裏,用奇妙的魔法和現實巧妙的融合,寫出了一個特別的男孩的故事:一個男孩,在他幾個月的夜晚,一位名叫伏地魔的邪惡巫師闖進了他的家門,殺死了他的爸爸,以及爲了保護他而喪生的媽媽,可是伏地魔的真正目的是殺死這個男孩——哈利波特,可是,咒語在他身上莫名其妙的反彈回去了,使伏地魔失去了肉體,靈魂也變成了碎片。父母死後,哈利被養在他唯一的親戚:姨媽家,姨媽不讓哈利知道自己的身份,隱瞞他父母死去的原因,以及他在魔法世界的身份:唯一一個沒有被伏地魔殺死的人,名人。他的表哥也欺負他,直到……

一所魔法學校把他叫回了魔法世界,在那裏,他結識了他兩個最好的'朋友,羅恩和赫敏,伏地魔總是企圖前往魔法學校殺死他,可是,還是沒成功,在哈利四年級是伏地魔東山再起了,他恢復後更加猖狂,試圖佔領整個魔法世界,而哈利波特希望像父母一樣,伸張正義,懲治邪惡,堅持和伏地魔用魔法戰鬥到底,也奉陪到底。最終,哈利憑着朋友們的幫助,老師們的指導,還有自己的勇氣,智慧,成功的戰勝了伏地魔,使世界恢復和平。

它的作者曾經說過一句話,也就是這本書的主題思想:我們不需要改變世界的魔法,因爲我們已經擁有它,這就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哈里波特》有感7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由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寫的一部的精彩魔幻小說,《哈利·波特》。這部小說共有七本,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就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

這本令我癡迷的小說主要講了:主人公哈利·波特三年級時的故事。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茲的7年中,每年都會發生一大堆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哈利都克服了困難,在最後戰勝了伏地魔和食死徒大軍。但是他身邊一直都會有人犧牲或受傷。就像羅恩在中受傷後,他和赫敏不顧危險,毅然決定去救羅恩,這說明哈利認爲朋友的安全比自己的安危更加重要。

在去霍格沃茨的途中,哈利聽說巫師監獄——阿茲卡班——有一個重點關押的名叫小天狼星布萊克的人。因爲據說,布萊克是伏地魔的忠實信徒,還曾用一句咒語結束了十三條性命。報紙上還說,布萊克已逃出阿茲卡班,準備伺機殺死哈利,爲他的主人伏地魔報仇。因爲十二年前伏地魔想殺死哈利,但沒有成功,自己反而遭受重創。據阿茲卡班的看守說,布萊克在睡夢中依然說夢話:“他在霍格沃茨,他在霍格沃茨。”

哈利·波特雖然身在霍格沃茨的城堡裏,既有朋友們的幫助,又有老師們的悉心呵護——當然,斯內普教授對他的態度還是那樣,馬爾福還是處處給哈利製造麻煩——但校園內危機四伏,哈利的`生命時時受到威脅:許多噩夢讓哈利感到頭痛欲裂;攝魂怪在他身邊遊弋徘徊;黑魔法防禦術課教師盧平·萊姆斯教授給哈利上了幾堂抵抗攝魂怪的訓練課,結果他當場昏倒;有一次,布萊克甚至出現在了好朋友羅恩的牀邊。

一天,在學校城堡外,布萊克終於出現在了哈利面前。哈利爲了替父母報仇,決定與布萊克同歸於盡。可是出乎哈利的預料,布萊克竟然一味忍讓,並沒有出手。原來布萊克一直想殺死的人不是哈利,而是羅恩的寵物——斑斑。其實,斑斑是一個阿尼馬格斯,(阿尼馬格斯是指藉助魔法而變成動物的人)它的真實身份與盧平和布萊克一樣,是詹姆(即哈利的父親)的好朋友,叫小矮星彼得。

十二年前,由於布萊克對彼得的輕信,便把哈利父母的行蹤告訴了他,誰知彼得把這一切全告訴了伏地魔,導致哈利的父母被伏地魔殺死了。布萊克既爲自己而導致朋友的死亡而感到內疚,又對彼得出賣好朋友的行爲而感到憤怒,他決心親手除掉彼得。盧平讓彼得現出了人形,彼得向哈利承認了當年出賣哈利父母的惡行。哈利和盧平以及布萊克經過考慮,最終決定把彼得先送回霍格沃茨,再轉交給阿茲卡班。誰知,彼得又逃跑了。

我認爲彼得真是可恥。自己的朋友都出賣,那誰不出賣?而故事的後面,彼得還說他是覺得伏地魔強大才告訴伏地魔哈利父母的去向。出賣朋友本來就夠惡劣了,還狡辯,真是太可惡了。就算他說的是實話,那麼哈利和彼得的精神就剛好相反:哈利是充滿勇氣的,而彼得則是個膽小鬼。

看完故事後,我不由得發出感嘆:對於朋友的祕密如果能不透露出去,那算得上高尚;別人逼迫你說的時候,你透露出去,情有可原;如果你主動透露的話,那就是最低賤的做法。

我非常喜歡看這本小說,讓我既增長了見識,又增強了幻想能力。

《哈里波特》有感8

三年前就聽我們的學生說“飛天掃帚、飛天掃帚,好好玩”。看到他們用掃帚來代替飛天掃帚,真是覺得不可思議。去年10月,我有幸去杭州參加了一個會議,在空閒期間,和同去的老師一起去了書林,剛好那天那裏在搞全場7折的優惠活動。在櫃檯上我看到了全套的《哈里。波特》,雖然價格很高,但爲了讓女兒能隨時看《哈里·波特》,我還是咬咬牙買了一套回家。回到家裏,我就和女兒一起搶着看。由於女兒小,看得慢,好幾天纔看完《哈里波特》的《哈里波特和魔法石》,我是一口氣讀完整套小說(共六部),讀完後,給人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精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再配以充滿科幻神祕的背景,怎能不讓人爲這個魔法的世界充滿嚮往?我想,語言的魅力也許就在這裏了吧。

我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哈里·波特與霍格沃茨吧!哈里波特的父母被伏地魔奪取了生命,而他自己卻莫名奇妙地打敗了無數“巫師”恐懼的伏地魔而一舉成名。當時,最偉大的巫師霍格沃茨的校長鄧不利多教授,將哈利·波特送到他的麻瓜姨夫家。哈利在姨夫家被表哥欺負了11年。一天,他突然收到了貓頭鷹的傳書,成爲霍格沃茨一年級的學生。以後,他就開始了神奇的生活,什麼魔法石啦,什麼鑽進別人的日記裏啦,什麼認了個囚犯做教父啦,什麼奪得三強爭霸冠軍啦。總之,他的所作所爲不僅讓我們看了嫉妒,就連巫師的子女看了都要眼饞。於是,他一下子就成了全世界每個孩子都知道的人物。

書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哈利的勇敢了。

他在學校裏的六年學習中,幾乎每年都會和死神擦肩而過。他曾與“神祕人”面對面的較量過(只是那人的靈魂),也曾親眼目睹了“神祕人”的復活。可是每一次,他都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對了現實,並都取得了勝利。特別是在第四部中,他被迫參加了四強爭霸賽,在那次比賽中,他面對了兇暴的火龍,在冰冷並充滿着危險的湖水中待了幾小時。他在一次次艱鉅的任務面前,沒有放棄,而是接受了,並在最終取得了勝利。哈利的勇敢,是小說中最讓人感動和佩服的地方了。我想,我們所欠缺的,不正是這一種品質嗎?所以邊看書我就邊教育女兒在生活中要像哈里一樣,要學會勇敢!

除此以外,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與好朋友赫敏和羅恩之間的友情了。“患難見真情”,這一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這正是他們三人的真實寫照。在我看來,他們三人更像是親兄弟、親兄妹。他們曾經共同經歷了許多困難和危險,或是他們當中有一人遇到了麻煩,其餘兩人都會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當然,他們之間也曾出現過矛盾:羅恩因爲哈利參加三強爭霸賽而沒有告訴他而懷恨過;赫敏因爲哈利在魔藥課上超過她而嫉妒過;赫敏與羅恩也因情感問題而鬧僵過。可是每次出現問題時,剩下的那一個人都會出來做“和事佬”。因此,他們三人之間的裂縫,最後都會被彌補,因爲他們的友情是經歷了生死考驗的。他們之間的友情同樣也是那麼的讓人羨慕: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鼓勵;共同經歷、共同承擔、共同面對,每一樣都讓人感動。對於這樣的友情,在現實中又能找到幾個呢?所以我就對女兒說:“學習中的好朋友要友好相處、互相幫助,那樣的友情是來之不易的,要好好珍惜,不要與別人斤斤計較,要用心對待朋友。”

哈利·波特,一個勇敢的男孩。不!應該說是“神祕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生活;是“神祕人”的選擇,使他成爲了“神祕人”的對手;是“神祕人”的野心,讓他與“神祕人”之間只能有一個活着,是生命的重量讓他變得不得不勇敢,不然等着他的,只有死亡。

哈里·波特的作者羅琳一下子成了名人。人們都說哈里·波特是巫師,我看羅琳更像她在自己的筆上施了魔法,要不爲什麼那麼多人迷上了哈里·波特,她自己爲什麼又那麼快的由窮變富了呢?

也許,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一個魔法師,他們在自己的學業上、事業上施了魔法。貝多芬在音符上施了魔法,讓他的音樂將人打動;凡高在顏料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作品人人稱讚;米開朗基羅在石膏上施了魔法,讓自己的雕刻出神入化……那個神奇的魔法的咒語又是什麼呢?我想就是“勤奮”吧!我希望我的女兒也會施“勤奮”的魔法咒語。

我也想做個巫師,念起咒語,在自己的事業上施一個成功的魔咒,做一個哈里·波特!我也希望我的女兒也成爲一個巫師,念起魔咒,在她的學業上施一個成功的魔咒,做一個成功、勇敢、善良的哈里·波特。也希望普天下的人們都有自己成功的咒語。

《哈里波特》有感9

翱翔在書海之中,常常會有一些名篇名著會吸引住我的眼光,當我觸摸到這一本書時,我深深地被這本書的內容所迷醉,所感動,同時又爲故事中的主人公-哈里波特獻去同情,我將它看了很多遍,就像富翁每天數着金銀財寶一樣永不厭煩。這一本書上的內容牢牢的刻在我的心上。書中的咒語,口中輕輕一念,它便浮現於我的腦海,久久不能散去……

書中的主人公-哈里波特,一個不平凡的`小孩,他一出生便擁有了一個要與壞蛋伏地魔作鬥爭的標誌-一道形如閃電的疤痕,那是一道死亡的餘痕,因爲媽媽的犧牲把他的死亡減成了那一道如閃電的疤。

他被姨父收養過了一個十分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着大個頭去欺負他,就這樣,他度過了困難重重的11年。在他11歲生日那一天,一件不平凡的事情發生在了他的身上,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福樓拜曾說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都低首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

哈里波特正是這樣,他不僅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是昂着頭顱,挺着胸膛。面對它,迎戰它,克服它。山中沒有筆直的路,然而,有彎曲,纔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纔有波瀾。正如溪流有阻礙,有不平,纔有歌聲征服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沒有暗礁,哪能擊起美麗的浪花呢?我要向哈里波特學習,作一個堅韌不拔的人。

《哈里波特》有感10

電影中,哈里·波特被選中爲危險的三強者霸賽的第四名參賽者,在這個國際性的比賽中,每一個參賽者都將遇到種種困難。比賽分爲三輪。第一輪是讓每個參賽者選一條龍,這隻火龍保護着一個金蛋,只有打敗火龍,拿到金蛋纔可得知金蛋的密祕所在。哈里·波特打敗了火龍拿到了金蛋。由於哈里·波特才14歲,只有17歲的人才可以參加比賽,所以,學校的同學們對哈里·波特一事進行了打賭。第二輪比賽是對於參賽者很重要的。人定住放在海的深處,讓參賽者去尋找。可是要在海中待1小時,其中2位都救活了人,而因爲一個選手出了些狀況,而沒能救出自己的妹妹。哈里·波特見到此狀況,不但救了自己的好朋友——羅恩,而且也把那個人的妹妹救了出來。第三輪比賽是讓選手們在迷宮內找金盃,這個迷宮很恐怖,既虛幻又現實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知覺,甚至失去性命。途中,一男一女選死了,只剩下哈里·波特和另一位男選手,而這位男選手也不幸落難,而哈里·波特卻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毅然去搶救那位男選手,最後,他們兩人一塊兒拿到了金盃,但最後勝利的還是哈里·波特。

這部影片的字裏行間都體現了哈里·波特正直、善良、勇敢的`品質,他甚至可以不顧生命危險。他這種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和讚揚的,這部影片之所以這樣火,還有另一個原因,那麼就是因爲《哈里·波特》的視覺效果很好,故事的編排曲折離奇,令人出乎意料。

《哈里波特》有感11

說到《哈里波特》,大家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它的作者—JK羅琳。寫這本書是在一趟從羅曼徹斯特到倫敦延誤的火車旅途中,JK羅琳萌生的念頭。而這本書爲JK羅琳榮獲了衆多獎項和榮譽,這本書有什麼魔力,使全世界的人一次又一次掀起閱讀狂潮呢?

讀到它的第一冊時,我們瞭解到哈里波特的父母並不是死於車禍,而且與一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戰鬥中而亡,哈里波特被親戚收留,可他們對哈里波特很不友好,像對待奴隸一樣,稍有不順心的事就要被罰,這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左手零食,右手電腦,還不滿意。讓人給予哈里波特極大同情和對德思禮一家的憤怒。家裏有客時,也只會讓哈里裝作不在場,給哈里一些寒酸可憐的食物,只要哈里發出一點兒聲音,就會把哈里關進地下室,早上給他三碗被開過的罐頭,就不管她了。

我爲哈里波特的不公遭遇打報不平,可這是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還好,後來有些朋友一直在背後幫助他,支持着他,還有一些老師和他的教父。

哈里波特與馬爾福是仇敵,馬爾福一直歧視着麻瓜種,罵赫敏是泥巴種,—麻瓜是出生的`巫師(貶義詞),但是“一個人的出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長爲什麼樣的人!”

《哈里波特》這本書的魔力,就在於它的驚險、刺激,吸人眼球。

《哈里波特》有感12

已經不記得是從哪一年開始,哈里。波特這套書便風靡了全世界,在中國更是備受青少年青睞,一時間,這個戴眼鏡的小巫師便留在了大江南北,緊接而來的影片更是異常火爆。我想“哈里。波特這套書在中國出奇地大走紅,有着不可低估的原因。

說實在的,哈里。波特這套書雖然情節曲折離奇,想象豐富,語言簡潔,但是深入研究其中的內涵,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初讀時,還是蠻有味道的,但看了第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如同嚼口香糖一樣,剛吃起來又甜又香但久了便味如嚼蠟。然而,就是這麼一種沒有文化深度的圖書,卻能在中國這樣一個有着博大精深文化的國家如此吃香,而那些有深度,有內涵的圖書卻遠沒有叫座,大多被人冷落,在一座座書架上封塵着。這種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在順便說說科學:掌權的人是一定要懂得,科學需要研究客觀規律,用中國一句老話,即所謂:不爲饒存。正如:青少年發生的sars它的傳播有其規律,它也有客觀規律,並不決定於宣佈者的高低。依靠科學,就是依靠客觀規律。

說了這麼多,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想:這是與社會狀況分不開。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緊張的工作生活,競爭壓力大,人們追求高效,追求速成。再也沒時間去閒聊,賞花。

現在只是圖一時之快,我想這就是哈里。波特在中國走紅的原因吧。。如果在這種浮躁文化中沉淪,停滯不前,那纔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悲哀。

《哈里波特》有感13

我在電腦上看了期待已久的《哈里波特與魔法石》,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一直回味在魔法的世界中。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歲的哈利伯特在失去父母后被寄養在姨父姨媽家,在過去十年裏,哈利波特過得極其痛苦,可是當他十一歲生日的那一天,貓頭鷹信使邀請哈利波特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在學校裏,哈利波特找到了朋友,學會在空中飛行,此刻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它與哈利的命運息息相關。

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哈利爲了不讓伏地魔得到魔法石,通過朋友們的幫助通過了重重危機,歷經了考驗,最後終於進到最後一間房。當哈利與伏地魔面對面時,他都表現出了勇敢和機智,冷靜和忠誠。哈利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剛剛開始學習魔法的小巫師而已,不可能抵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黑巫師,但哈利沒有像洛奇那樣對伏地魔屈服,而是選擇頑強抵抗,所以哈利的忠誠令我感動。

他沒辜負鄧布利多和他的那些支持者的`期望。在哈利與朋友們齊心協力的冒險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友誼是在不經意間建立起來的,如果哈利沒有朋友們的幫助,那麼他也不可能阻止伏地魔,只有對朋友坦誠相待,,朋友纔會對你相心比心。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得不從心裏佩服哈利波特,相信通過日後不斷的的努力之下,我一定會變得和哈利波特一樣勇敢。

《哈里波特》有感14

在大山的最高處住着幾隻老鷹,老鷹要經常觀察山下動物們的一舉一動,好瞄準目標去抓動物吃;我不在了,你們把愛就給活着的孩子吧,我們一起約定,記住彼此,來生我們再做一家人吧。”我懇求着。當蒼老而熟悉的聲音又響起的時候,這已經是第二年的春天了?

觀看了《哈里波特與魔法石》的電影。這幾天,我的心裏頗不平靜。被那個勇敢機智的小男孩所吸引。被電影裏的故事情節所打動……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哈里的小男孩。他的父母被伏地魔所害。哈里只能在姨夫家生活。在姨夫家,姨夫的兒子經常欺負哈里,姨夫夫妻兩對哈里也非常的刻薄。哈里受盡凌r地在那渡過了漫長的10年。十年來,哈里沒有過過生日,沒有朋友,也沒有快樂。就在他十一歲生日的那年,一隻貓頭鷹改變了他的命運。貓頭鷹給他帶來了一封神祕的信。邀請他去霍格沃特魔法學校。到了魔法學校,哈里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學會了魔法,而且還交了羅絲和賀敏兩個好朋友。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弄清了自己的生世之迷,並且得到了魔法石戰勝了伏地魔,得到了大家的稱讚。

說真的,我真的很羨慕哈里。羨慕他能得到貓頭鷹送來的通知書,羨慕他能走進魔法學校,羨慕他能騎着掃帚在空中擊球,能擁有朋友最真摯的友誼……回想過去的生活,我曾多少次地埋頭於書本之中挑燈苦讀,爲的只是考個好成績不捱罵受罰,我曾多少次地在夢中與朋友嬉戲到天明……

在我的世界裏,沒有魔法,沒有冒險,沒有歡聲笑語,起牀、上學、回家、吃飯、寫作業、睡覺,這樣的`生活每天周而復始地循環着。日子過得無味極了。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哈里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有着新鮮的遊戲,每天都有着新的挑戰。一年纔回一次家,不受爸爸的束縛,也不用忍受媽媽的嘮叨。沒有作業,也不用考試,每天不是爲了學習而學習,爲了分數而忙碌。

讓我也進入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吧!讓所有的孩子和哈里一樣擁有屬於孩子的天空。

《哈里波特》有感15

我看完了最後一個詞,合上了這本共計607頁的小說。關於魔法世界的饕餮盛宴結束了。在看完了整本書之後,我覺得這是最美好的結局。甚至更加美好的,只是一個鏡頭,他們平和的生活。就像一切結束之後哈利說的,“i’vehadenoughtroubleforalifetime.”是的,在經歷了那一切之後,還有什麼比平和的生活更加合適的呢。

我平時並不很喜歡讀小說,但對神話故事卻情有獨鍾。喜歡《西遊記》展現的中國的神仙世界和佛教的西天樂土;喜歡《希臘神話》描寫的宙斯統治的諸神世界;喜歡《一千零一夜》表現的真主引領的阿拉伯世界;喜歡《聖經》展現的'基督世界;如今又深深地愛上了羅琳構建的魔法世界。其實這個魔法世界並不是羅琳創造出來的,衆多關於魔法、巫師的故事在西方社會流傳已久。

哈利是個真正勇敢的人,而他又是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有缺點有感情的人,卻又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恐怕是文學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了吧……從第一部書開始,一點點看着這個男孩成長爲一個男人,在那個夢中才會有的世界,上演着他的故事。哈利最終決定不去尋找丟在禁林的再生石,毀掉長老魔杖——而只是留下自己繼承的隱形衣,這是他的選擇,一個很令人感動的選擇,他戰勝了死亡,因爲這真正的死亡之主從不會想要避免死亡。永生不是他所求的,如此,他明白生命真正的價值,任何死亡的威脅也不能再令他懼怕和後退,因爲這些都無法傷害到他。愛,守護,朋友……這一切纔是活着真正的意義,比起權利,金錢,長壽……要重要無數倍。從那樣緊湊的情節,緊張的氛圍,最後一戰的宏大場面,最後一刻的輝煌勝利,我毫無來由地爲他們笑着,不能自已。 日記

毫無疑問鄧布利多是個偉大的人。無論他的過去是怎樣的,他理解了,明白了,接受了,努力了。他和哈利,和那些所有所有的人,他們所爲之獻出生命的……死者已矣。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彙來總結我所爲之感動的那一部分,那就是——包容。他能夠認識一切,他能夠接受,能夠理解,包括他的錯誤和弱點,他都能清楚地明白着,然後從容地走向死亡,他的心中溝壑萬千,他將一切都記在心裏……是他,使得這一切成爲可能,是他使身後的人都一直在奮鬥。他的心是那樣寬廣,寬廣的可以包容下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的錯誤。也是他,一直指引着哈利走向前方。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小天狼星。他不是最強的,不是最聰明的,不是最勇敢的,不是最拉風的,不是最溫暖的,不是最生動的,不是最可愛的,甚至不是最可憐的,不是最慘烈的,不是最悲情的……但是他們感動了我,就這麼簡單。對於小天狼星,不可否認,我喜歡他帥,喜歡他聰明,喜歡他特別,喜歡他變成黑狗,喜歡他充滿了愛……他的死,甚至比鄧布利多的死更讓我難以接受。他的一生那樣匆匆,不甚光明的童年,學校,遇到愛之如同生命的朋友,然後失去彼此,在阿茲卡班地獄般的生活,逃走,遇到哈利,守護他……然後,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他走了,走的那麼悄無聲息,在激烈地戰鬥中,那樣安靜。可他和哈利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是那麼短暫……

其實,直到這最後一部書,我才能感到我真正地走了進去,不是癡迷,而是領悟。我理解了他們所有的人,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眼淚和歡笑,悲傷,痛苦,努力,生活。我能夠用他們每一個人的眼睛看待這個故事。我爲他們每一個人而感動。

在這故事的最後,我從這個世界中走了出來——卻真正地融入了它。

標籤:哈里波特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