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通用16篇)

觀後感2.28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通用1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通用16篇)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的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災害,出現大饑荒。(之前,這一段饑荒的歷史也聽過父輩講過,但第一次通過電影瞭解到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從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內蒙古。六十年後,杜思翰去內蒙古尋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該影片採用尋親作爲主要敘事時間軸,也在尋親過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憶。

影片中,除了有愛情,親情和友情外,還有各民族同心協力抗大災,渡難關的家國情懷,可以說是一部反映“民族團結”主題,最好的影片。可以說通過一個尋親故事,帶出了一個大主題,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說,那木汗和他幾個兄弟幫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開口叫哥哥那一段;還有杜思珩長大以後,在參加婚禮時,遇到小夥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體擋着妹妹杜思珩,不讓其看自己的小夥伴那一段。總之,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節不算複雜,改編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讓人記憶猶新。比如說,那木汗與杜思珩的愛情,不那麼浪漫,卻很動人。也有一些讓意想不到的點。比如說,講述杜思珩成長故事的幾個老人,講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澤地之後,我當時以爲影片就這樣講完了,誰知道講述故事的老人雖然把故事講完了,但因爲對杜思珩有承諾,所以他們故事只說了一半,沒有徹底講完,而是在幫着杜思珩徹徹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當然,他們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澤地被那木汗救出來,而那木汗自己犧牲的事情說出來,其實講述的幾個人老人也有一番爭論,一番掂量,最後還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結尾,道出原委的不僅是講述回憶的幾個老人,還有尋妹的杜思翰,他最後也道出了自己爲什麼要來找妹妹?當年,他聽要媽媽把他和妹妹,其中一個送到福利院,他爲了不被媽媽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過了被送走的命運。說完這些之後,他問妹妹杜思珩,怪媽媽和自己嗎?對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實和感人。小的時候是恨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她已經釋懷了,不再責怪誰?

最後,再說一下影片的淚點。 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養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個湖邊。馬蘇用普通話說的那句話,“阿爸、額吉、那木汗,我們愛你,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並沒有刻意地去誇大各種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實,將人物最真實的一面給展現出來,不僅如此,片中的諸多轉折,在夾雜人物宿命的同時,也足以讓觀衆感動,“愛”這個主題始終被緊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內蒙古,參加了興安盟那達慕,發現現在的草原已經沒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愛,依然隨處可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然後有機會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2

九月的一天,被電影院門前的一幅海報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牽手的背影分外溫馨,他們眺望的遠方,在草原的盡頭,是一片蔚藍,像天空的顏色,更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觀影之前以爲大概是一部紀實性的報告文學類的紀錄影片,觀影之後覺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帶些淡淡憂傷、淡淡無奈、淡淡釋懷,最終給人以深深感動的散文詩。

上世紀六十年代,災禍、飢餓席捲全國,杜思珩的媽媽實在無力撫養兩個孩子,無奈之下將她送進孤兒院,並承諾“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此後的六十年,媽媽從未停止尋找,卻在思珩與哥哥終於見面的前一天,遺憾離世。這種無奈與負疚,像極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當命運張着血盆大口讓她必須做出選擇時,她幾近崩潰擠出“救弟弟”這幾個字,餘生便揹負着對女兒無盡的歉疚,再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樣經常被往事的夢境驚醒的,還有杜思珩的雙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無意中聽到了母親即將做出的決定,於是跑到大雨裏將自己淋病,如願留在了媽媽身邊。六十年後,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將不久於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尋親之路,在蒼茫遼闊的草原懷抱裏,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樣宏大的歷史題材,在電影中就是以“尋親”爲線索,將一個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蛻變成長曆程,在觀衆眼前徐徐展開。

杜思珩,是落戶內蒙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這個小姑娘的任性、倔強,可真是令人皺眉;直到後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結在於生母給她的承諾,她精心計劃的出走,只是想問清楚這承諾爲什麼沒有實現?其實她早已融入了這片遼闊的草原,額吉對她無條件的疼愛與包容,阿爸陪她在那達慕的會場摔跤,哥哥們伴她在草原上縱馬馳騁,她的蒙語已經說得像漢語一樣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們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長大的孤兒黃寶哥腿腳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兒時的玩伴馬正元,讓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尋找答案的火苗。

其實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經從諸多細節告訴觀衆,草原會伴她成長,但絕不會將她禁錮。第一次見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針,並且對她說:“等你長大了,拿着指南針,帶阿爸和額吉去上海。”當她任性出發,額吉對去追她的哥哥說:“如果她還是想去,就讓她去吧。”廣袤的草原從不會阻止兒女遠走高飛,她們只是想等你再長大一些,將你扶上馬背,再送你一程。

輾轉尋親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見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帶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婦女,她的漢語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繼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續了哥哥的人生,當她成爲那木罕的那一刻,纔算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衆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通過回憶的畫面,讓觀衆再次重溫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爲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通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溫暖的氈房;暮色裏一盞馬燈點亮,映照着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着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衆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通過閃回、倒敘、插敘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衆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爲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

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3

草原大愛,細膩如涓涓細流,流進我的心裏。

開頭放一首我最愛的《長子》,淺淺安利兩位優秀的音樂劇演員。

今天買了票之後,我去看了預告片,爾導一改打打殺殺的懸疑風格,草原的廣闊和細膩的刻畫毫無衝突感,每一個來自草原的空鏡都很美,每次都讓我顫慄。

電影分成了三條時間線,交替敘述的拍攝手法非常考驗導演對鏡頭語言的設置功力,平淡的敘事給人一種剋制的浪漫,爾導慢慢鋪設的時間線和情節不會給人突兀的茫然失措感,當最後的戲劇高潮來臨時,作爲觀衆的我陷入了這份久久難以平靜的感動裏。

不涉及劇透的感動,最後巴德瑪老師出現在大屏幕的那段時間,我被那種真正的從草原風沙中走來的生命力震驚得熱淚盈眶,這種感動是沒有一位演員能帶來的。

“我長大了 會不會 去遠方 成爲誰”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海是上海的海,一輛列車,從南方開往草原,等待孩子的是新的阿爸和額吉,是在草原上未知的經歷和危險......會把狼羣認成很兇的狗狗,會不適應草原的奶製品,會想家,會想要循着北極星找到家。

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感覺心裏空落落的,沒看電影前,我以爲是電影人對民族大愛的再一次獻禮,但實際上,是爾冬升對“以後只拍愛了”留下的第一個感嘆號,除了情節設置以外,電影的配樂非常具有草原風格,大氣磅礴的絃樂、具有緊迫感的呼麥都是亮點。

總的來說,它像一杯剛沏好而滾燙的茶,草原的愛是飄散的茶香,溢滿了小小的影廳。當你喝下它時,愛從眼睛流出來,民族團結和情感的濃烈哽在喉頭,你扇扇嘴說“好燙”,那是冷漠塵土中一點點流露的愛,你不會馬上品嚐到它,因爲它細水長流,流淌在時間裏,潤色着冷漠世界。

阿爸說,我永遠不會拋棄你。

人類閃光的時刻,因沒有刻意昇華的情感和草原的愛在大屏幕上表露無遺。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4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奔馳的駿馬,追逐的羊羣,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5

週一,直到看完電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導演爾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帶着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外婆的故鄉把《海的盡頭是草原》拍的如此細膩感人。

時間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發生着種種大事,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而在東方,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猶如春日裏的倒春寒,席捲了剛剛成立十週年的新中國。三個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朧中的中國人民在饑荒裏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衝散了無數家庭,飢寒交迫中的人們被迫拋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萬個孤兒。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幾萬個孩子稚嫩的慟哭聲,喧囂了全國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當時已是餓殍滿地,根本無力餵飽這幾萬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負責婦幼工作的同志遇見了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席烏蘭夫,請求他幫忙支援些奶粉。烏蘭夫回到內蒙古發現當地因自然災害連奶粉都難以生產,思忖再三,他提議把孩子們接到內蒙來,送給當地牧民收養。就這樣,1960年,來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後後幾千名孤兒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樣在飢餓邊緣遊走的草原人民一見到孩子,就親切的收爲己有視如己出,奉行了這片土地上最樸素且純粹的生命哲學——“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兒入蒙”的歷史,也是內蒙古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飽含家國情懷的故事。而電影,則是以此爲背景,述說了一個上海哥哥尋找當年被家人遺棄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時,母親因無法養育兩個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遺棄在了保育院。60年後,在母親彌留之際,杜思瀚帶着母親一生的執念踏上了尋親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來到內蒙古後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薩仁娜、伊德爾夫婦收養,在這裏,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試着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草原民族的大愛逐一化解。最終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敬畏生命,並堅韌成長,在蒙古高原落葉生根,這一刻的他們,也有了新的名字———“國家的孩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而生命的盡頭是廣闊的時間,在謳歌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主題下,不同於其他主旋律電影略顯單薄的喊口號,故事更多的是在細節處捕捉溫情,以粗獷但富有哲理的情節闡釋了大愛與私心的平衡:領養家庭的哥哥那木汗爲救妹妹杜思珩而犧牲後,她一夜長大,最終成爲這個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續,她終於不再因年幼時“被遺棄被領養”而糾結於身份認同,她開始真正接受自己並知曉了生命的意義;而當年爲了不被媽媽拋棄,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輩子,最後在找到妹妹後,坦誠並釋懷,重新成爲了“哥哥”。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優解。

電影的最後,兩位陰陽相隔的母親以對話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昇華。站在廣袤的草原上,已經百歲的薩仁娜額吉對着天空訴說:“姐妹啊,雖然我們未能見面,感謝你把這麼可愛的女兒生下來,這樣我們才共同把她撫養成人!”牧民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間,用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間真情。個體生命有着數不盡的陰差陽錯,中間夾雜着奉獻、妥協和包容,所有的人與事,雖有缺憾但也圓滿了。鏡頭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永遠堅信“騰格里”的意願及命運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創團隊對蒙古族圖騰精神最深刻的詮釋。

草原啊,永遠不會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遠不會荒蕪,在不同的時代裏,她都會化成甘霖,流經之處,肥沃土壤,滋養大地,最後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們,就像波濤裏的浪花,千千萬萬的同胞們,緊密連結着海與草原,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永無盡頭,永垂不朽!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6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因爲自然災害嚴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被送到內蒙古。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當地滿足條件的牧民們收養,從電影描述的三個小孩杜思珩、馬正元、黃寶哥等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善待。

電影的主線是小女孩杜思珩。爲了讓她有口飯吃,不至於被餓死,她被媽媽送到了福利院,分別的時候,媽媽給了她一條小毛巾,上面繡着她的名字,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她一直記着媽媽對她說的會來接她的話。所以,她走到哪兒都帶着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着內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媽媽來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們不同,她一直認爲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哪怕她最後選擇了薩仁娜做自己的額吉,哪怕薩仁娜額吉全家都對她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吃,奶茶、奶豆腐,他們給她搭建專屬的廁所,在草原上給她找遺失的小毛巾,教她學騎馬,一點一點的治癒她。

但這個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讓人覺得不識好歹。直到那個夜晚,伊德爾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賬外,教她識別北極星,送她指南針,讓她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準確的辨認出南方,她問他,怎麼才能回到上海,她說害怕自己長大,這樣媽媽就認不出她。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潸然淚下。血緣關係是這麼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時便刻在基因裏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

然而,血緣關係又沒有那麼重要。

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缺乏父愛,伊德爾教她騎馬,告訴她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一點點的填補她父愛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開自己的心房,應該是騎着馬,在滿天風沙中去找伊德爾的時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爾抱在懷裏的時候,她說,爸爸不要離開我。伊德爾承諾她,永遠不會拋棄她。自此,她喊伊德爾爸爸。

隨着她長大,她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可能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執着,爲什麼媽媽捨棄的是她。她只是想問個明白,這是她的心結。所以,她計劃着和馬天元私自離開。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給她的遺言是照顧好父母。爲了不觸景傷情,伊德爾和薩仁娜決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着馬車後面。伊德爾對她說,他會遵守承諾,永遠不會拋棄她。以後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父母都會原諒和包容。

其實,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爲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會諒解的。更何況,還是爲了守護養女,親生兒子死去了。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養父母心裏,她真的如同親生的女兒。

從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爲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着,她成了那木汗。她守護着善良的養父養母,守護着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

接着我們說,黃寶哥,這也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裏走,說自己要騎馬。聲音引起了當地老師的注意,老師知道他腿受傷後,主動給他做了柺杖,呵護他。老師問,願不願成爲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點了頭,於是他們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馬正元是多年後,長大重逢的。但從長大後的情景來推測,他也被家人照顧的很好。比如,第一個發現他們要離開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關懷的,不會那麼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當那木汗爲了救他們而死去,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和愛。

從這三個孩子的身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血緣關係爲根基的親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爲緣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在領養孩子的時候,牧民們說,他們是相信緣分的。有時候,一眼就註定了一生的緣分。所以他們會認爲,孩子來到自己身邊,就是神明賜予他們的禮物。

在電影裏多次隱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有突然颳起的沙塵暴,有虎視眈眈的狼羣,有讓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也許正因爲這樣,牧民們更相信天意、命運、神明,他們對不懂的東西都存着敬畏之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守着爲人善良的本分。

我們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可爲什麼心靈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感情的牽絆越來越淡漠,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後,以過了百年之歲的薩仁娜說的那句話作爲結尾,這也是整部影片裏最能觸動我的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

從這位內蒙古額吉的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除了愛和善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東西。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7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着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爲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爲觀衆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裏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風土人情。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8

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遠赴內蒙,尋找當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爲主線,用一種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攝手法,在現實和歷史的不同維度中展開敘事: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是兩條不同時代的橫向線;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長之路,是一條時間維度上的縱向線。三條不同的路,縱橫捭闔,像撒向歷史長河中的一張網,就這樣網住了一對兄妹和兩個母親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調色,以區別這三條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使用了一種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長之路,使用了一種飽和度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則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於影片中有大量的倒敘內容,加之登場人物繁多,使用這樣貼心的調色,就不會讓觀衆暈頭轉向了。

這是一部關於“原諒”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困擾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結,終於在見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開了,但此時的她早已選擇了放下。養父養母在悲劇發生後並沒有遷怒於杜思珩,而是依然對她不離不棄,這種偉大的“原諒”,讓杜思珩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了草原。因爲拋棄女兒,杜思珩的親生母親愧疚了一輩子。然而千頭萬緒,當初的“拋棄”是爲了讓兩個孩子都能夠活下去,這是一種既殘酷又悲憫的愛。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9

電影從其中的一個家庭敘起,結束於角色們自我的救贖。母親爲了養活兩個孩子,被迫將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內蒙古與額吉一家相處。伊德爾和薩仁娜,作爲草原上的父親母親,便是樸實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個物質匱乏,極度困難的年代,用心底的大愛養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員。這份愛消解了這段苦難悲慼的歷史,導演從以小見大的角度出發,擅長用微妙的情感和細節,將整個故事變得相對親近,對於現代觀衆來說,能夠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納這一事件。

一望無際的草原之上,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痛徹骨髓的苦難,情感在循序漸進中抵達深處,牧民們與生俱來的純樸溫柔,印在了廣闊的綠草與穹頂之間。被拋棄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癒的同時,又受到了這麼多的關愛,母親給予的是悲憫無奈的愛,薩仁娜給予的是無私包容的愛,那木汗給予的是默默守護的愛,伊德爾給予的是諄諄教誨的愛,同樣是以小見大的愛,從家庭中的小愛,投射出民族間的大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女孩從遙遠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遼遼無垠的草原,可草原卻讓這份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愛經久不息,在杜思瀚回憶妹妹被送走和去尋找妹妹的故事線裏,悲怮,思念,嘆息,都隨草原的風而去,細微卻又龐大,沒有洶涌而來的淚點,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迴響。已經變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幾十年不見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親剛剛去世後,是否心中仍會涌起一陣陣酸楚的波瀾……對於她來說,哥哥只是個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無窮無際的天穹之下,難以割捨。被這些細膩的情感浸潤的觀衆,興許會感覺與演員們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風中。

影片是一首從草原飄出的詩謠,歌頌了家人和家庭之間,民族和國家之間的大愛,即便那個年代多災多難,傷痕累累,但人們總能從苦難中創造出希望的曙光。當人們站在草原上,面對着草原的落日,看着他漸漸沉入天際線,殷紅的餘暉隨着炎輪消失在盡頭,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美好。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0

《海的盡頭是草原》本質上講,它是一部講述救贖的故事,看完整個故事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不像是表面上那麼溫暖和善良。

先說杜思珩的親生哥哥杜思瀚,說他有愛是不錯,但他也很自私。在當年,聽到母親說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邊,送走另一個身子好的。於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順理成章,他是那個留在母親身邊的人。或許正是因爲這份自責,他終身未娶,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並未主動去尋找親生妹妹,只是在母親即將離世,和自己身患絕症時日不多時纔去往內蒙尋親。 再說善良的養母,對於養女杜思珩百般疼愛,但是她終究有沒有私信呢?在電影裏沒有明說,但據說影片有被剪輯掉關鍵信息。從故事中其實不難發現,她親生兒子那木汗因爲生病導致失聲,因此一直沒有女孩願意嫁給他,後面的劇情裏也能看出,他是對杜思珩的情感不僅僅是兄妹之情。所以,養母也可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 這一點也能從養母親生兒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後也能看出來,養父養母原本計劃丟棄掉杜思珩遠赴他鄉重新生活,但最後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後纔得到諒解,最終更名爲“那木汗”成爲他們真正的“女兒”。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這一生中每個人都在自我救贖,都在尋求那份心底裏的安寧。影片最後,親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見,擁抱和解,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不過我倒希望結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沒那段,但我更擔心編劇或導演很難寫出後面的劇情,因爲那樣的人性思考或許更爲複雜。 影片是將主題昇華到了大愛的高度,但在我看來能夠治癒他們的不是愛,而是冗長的時間,只有時間才能做到如此寬容。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1

作爲2022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實屬口碑佳作,暖心催淚,整個影片觀看後感觸很深,直至影片結束心裏還是哽咽着久久不能平靜,本部影片根據真實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改編,整部影片雖不是那種很激盪人心的故事,但是想到漫漫人生路雖然艱難,但仍然有溫暖的人給你溫暖懷抱、自然是殘酷的,命運也很殘酷,可是成爲了家人,就永遠不會拋棄彼此,陌生的大草原上溫暖的人踐行了最初的承諾。

遙遠彼方未曾見面的人們啊,時空相隔,可是仍又那份牽掛和思念。

影片最後額吉給的擁抱和溫暖,即使隔絕時空從未謀面,但是那份感情都是相通的。

國家大愛,人家小愛,內蒙人民淳樸的大愛溫暖是中秋檔中很值得慢慢體味的一部片子。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2

首先拋開命題作業和時代大背景,我一直問自己就針對一個劇情片來說,它是一個合格的作品嗎,算,但是實在是稱不上優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爾冬升港片時代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溫情煽情則都是套路感滿滿。而且我覺得一個電影切入的視角也決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視角是陳寶國扮演的杜思瀚,作爲一個扯線頭的人,由他的尋親線扯出了整個故事當年的模樣,但是他作爲親情線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親歷人,於是他還得聽第三者講述,這就導致這個故事太過擰巴,親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觀者視角。紀實?卻又處處體現着主觀的情感表達。所以視角主體轉變成小杜思珩或者薩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陳寶國作爲尋情線,最後出現一下即可,當然,你如果說是爲了之後的反轉和煽情做的鋪墊,那當我沒說。

然後整個故事的設定,這個不得不說的時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推動者,每個人也都是時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時代會肆意碾壓過每個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詩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爾導並沒有想過),光有美好是不夠的,真善美每個人都愛看,真善美的背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很多電影都喜歡放大個案,然後說這就是全部,但是這真的是全部嗎,對那些默默付出,無處發聲的人,公平嗎?當然這是命題作業,不多評價。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是太過上帝視角下的產物,雖然看起來電影裏每個人都淳樸友善,但是幾個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擰巴!比如薩仁娜的爲國養女的情愫,那木汗對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還有阿雲嘎和那木汗說要悉心照顧妹妹讓她忘記傷痛走出困境,然後扭頭送她一個指南針,以及最後杜思珩的出走,作爲一個十幾歲父母又很開明的孩子,只是爲了執念想搞清心裏的疑問,還要回來的,沒有道理一聲不吭揹着所有人出走啊!讓那木汗的犧牲就很套路和難受。

最後時代的創傷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是創傷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體現的又是不一樣的,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們都沒有選擇,但是如何繼續活下去,怎樣活下去,我們有的選,但是導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3

這個故事是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也恰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5週年,蒙漢一家親的主題。是很合適與應景的。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難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幫助,撐過了艱難的年代,走向瞭如此幸福的當下。這段苦難中的每一份善意與愛都值得被記住,並感激。

淺淺的寫一下電影的時代背景:

20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恰逢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因爲東西方世界的碰撞,我們可以說內憂外患。電影裏從一個小家母女與兄妹分離故事,以小家反應出當時大時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難,也反映出來了,內蒙人民的淳樸與善良,自己因爲邊界的緣故,本身也充滿了危機,但是當決定收留這羣孩子開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電影中,都是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這三句話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是國家對於民族未來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間對於彼此的深愛。

說回電影,個人淺談一下,不是專業的,只是想把看完電影自己內心的感受好好寫出來。

一、敘事手法:

電影的是分了三條時間線來敘述。一條是,陳寶國老師飾演的哥哥尋找妹妹的現代線。另一條是回憶線,哥哥回憶母親把妹妹送走的過程,以及一條並行線,妹妹在被送入內蒙過程中在孤兒院與額吉一家相處長大的過程。

三條線都是交替出現,這是非常考驗導演功力的。我看完,腦海裏只有一個想法,爾冬升導演作爲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導演,成片劇情連貫性與敘事手法埋線佈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與自然,不讓人突兀與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設置了一個小反轉,這個反轉也把電影最後迎來了一個小高潮,並且很好的點了電影的主題。讓觀衆陷入演員帶入的情緒裏,久久難以平靜而又震撼與感動這份無私裏。

二、電影主題:愛與無私

這個主題,其實從知道電影開拍以後,有過擔心,想着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觀衆無法產生共鳴。但是當故事畫卷完全展現在我面前,我卻只能說一句,我能欽佩於當時他們無私,並且震撼於他們的選擇

說一個個人認爲的隱線。愛與無私,不只是當時無私收養上海孤兒的內蒙人民。更在於那個年代,無數爲了祖國建設奮鬥無私隱姓埋名多年的無數科學家與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親,一直是掩在這個電影大故事裏,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是,從她母親收到父親寄來的東西,確實轉交給別人,以及母親對話裏,他爲之奮鬥的事業,家人的不知曉與無法知道在哪裏,是否也是隱示着,這位父親也是爲了大愛,只能舍小家爲大家,即使心懷愧疚,也要爲之奮鬥。當然這條線是我個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記錄下來。

三、角色理解

只寫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幾位角色:

1、哥哥。陳寶國老師飾演的雙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線一直是他的視角,也從他的口中知道,母親已然重病,卻還是對60年前的女兒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卻因爲對妹妹的掛念,爲了不失去記憶,不想做手術。當最後被告知妹妹已逝(爲了推進劇情),母親病逝,自己要離開時,把東西送給導遊。我想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與決然感,讓人悵然。而當後面見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與妹妹對視那一段,我還是被陳寶國老師的演技折服。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2、額吉。這個角色,是杜思珩改變的開始,也是真心接受與愛着這個孩子。雖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後面,獨子逝去後,爲了自己的承諾還是養大並照顧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話,大愛無疆重信守諾。對於杜思珩親生母親的那句,雖然未能相見,但是感謝你生下她讓我們都撫育過她。

3、伊德爾。這個角色其實出現的並不多。但是確實這個電影裏一份溫暖的存在。他代表着更無私,額吉帶着小私心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覺得該遵從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談,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將自己的愛與溫柔展露給這個略顯侷促的孩子。而當後面他要隨軍出發的時候,去沙暴裏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開始把他的當作杜思珩真正的父親。而當後面因爲那木汗的過世,最後的那段回憶中,也很好的將一個父親的憤怒與矛盾以至於到後面因爲責任與愛,選擇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蒼白,但是電影裏通過演員的演繹,將這個人物一開始出現的溫暖與父愛如山,到後面獨子去世自己的內心矛盾與憤怒演繹的有層次而令人動容。也是將這段電影尾聲的高潮部分,演繹的令人久久難以平靜。

四、寫在最後:

電影整體的運鏡與色調,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喜歡的。對於蒼茫草原與遍地牛羊的內蒙多了一絲憧憬。希望有機緣可以去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這電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觀賞國產片裏面,完整講完一個故事,並沒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這個感覺,用溫暖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也許我們不會再在這個時代經歷這些事,但是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該忘記湮沒在歷史長河裏,平凡但帶着溫度溫暖着歷史的每一位。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4

看電影之前,預期到了,草原的景色一定美的驚人,卻沒想到,草原上的少年,騎在馬上的樣子竟也帥的這樣驚人。

預期到了,電影一定有很多淚點,但沒料到,幾乎整個電影都讓我沉浸在淡淡的難過與感動中。

預期到了,杜思珩一定不會就那樣被淹沒在流沙中,卻沒有想到哥哥那木汗的結局,成了我的意難平。

太喜歡這個幾乎不講話,卻總是帶着淡淡的微笑,溫柔的眼神,默默守護着思珩的哥哥了。

01

思珩剛剛從上海被送到內蒙古的時候,身體一直不好,高燒不退,是那木汗帶着衛生員去衛生院拿藥,薩仁娜對衛生員說,那木汗說不好話,但是他什麼都懂。

那木汗小的時候,發燒燒壞了嗓子,他會講話,但是發音不標準,聲音不好聽,便也不愛講,可是他很勇敢,去衛生院的路上,因爲擔心流沙,馬兒怕了,衛生員也怕了,但那木汗不怕,他輕輕拍着馬兒,用很難聽的嗓音說,有我在,別怕。

思珩被薩仁娜領養之後,薩仁娜教思珩在草原上方便,思珩不願意,那木汗就給思珩做了一個廁所,三面用籬笆擋着,中間在草地上挖了一個小土坑,又有愛又好笑。

思珩一個人跑出去,被羣狼圍追,是那木汗騎着馬帶着朋友們把狼趕跑,看着他騎馬而來,就讓人覺得,這個憨憨的少年,給出的守護,是那樣的溫柔又強大。

思珩丟了親媽媽給她的小毛巾,那木汗便和朋友們一起滿草原的找,那是思珩第一次對他說:“謝謝哥哥。”那木汗高興的滿眼是光。

02

後來妹妹長大了,在朋友的婚禮上,有個小子一直盯着妹妹看,那木汗奶兇奶兇的擋在了那小子前面。小子往左看他就往左擋,往右看他往右擋,實在擋不住,就拉着好朋友一起擋。

但是依然沒有擋住妹妹想離開的心。

那個一直盯着妹妹看的男孩子,是妹妹小時候的玩伴,馬正元,他們一起從上海被送來內蒙古,她發燒的時候,一直是馬正元形影不離的陪着她。

他們有10年沒見,思珩說要馬正元陪她一起扒火車回上海,她一直想不明白,爲什麼當初媽媽把她而不是哥哥送去了孤兒院,難道因爲她是女孩嗎?她想回去找到媽媽問個明白。

於是她和馬正元偷偷的查路線,偷偷的攢糧食,在某一天,兩個人騎着馬“私奔”了。

那木汗帶着朋友們去追思珩,薩仁娜說,如果思珩真的想回上海,那就送她回去。可是那木汗找到思珩的時候,她和馬正元都已經半截身子陷在流沙裏了。

那木汗慌了,他拿着木棍去救,但流沙的力量太大,思珩抓不住木棍,整個人還是被流沙吞沒了,那一刻那木汗痛苦的喊聲,簡直是撕心裂肺了。

03

看到妹妹被流沙吞沒,那木汗不再顧忌自己的安危,他親身踏入流沙去救妹妹,可是妹妹和馬正元被救出來後,流沙卻沒有放過他。

這個溫柔美好的少年啊,就那樣和大地融爲一體了。

思珩跪在薩仁娜面前哭着認錯,薩仁娜只是仰天痛哭,卻並沒有對思珩有任何責罵。

伊德爾放了那木汗最心愛的馬兒,一家人離開了和那木汗共同生活的地方。

伊德爾對思珩說,我說過,永遠不會拋棄你,以後你就叫那木汗吧,那木汗死在了流沙裏,你要替他活下去。

再後來思珩就在大草原上真正的紮了根,結婚生子,子又生孫,到幾十年後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的曾孫都已經出生了。

她曾經因爲被自己的親媽媽拋棄而耿耿於懷,想要問個究竟,終於在薩仁娜、伊德爾和那木汗的守護和深愛下,得以治癒,度過了幸福而完滿的一生。

04

電影裏有太多讓我感動的場景。

領養大會上,內蒙牧民爲了能領養孩子,彼此之間據理力爭。他們帶着各種玩具和吃的,使勁渾身解數,哄孩子們開心,希望孩子能願意成爲他們的家人。那個因爲自己長得太粗狂,導致沒有孩子願意被他收養,甚至想強行讓思珩跟他叫爸爸的蒙古族大叔,真是可愛極了。

伊德爾在部隊帶回來雞蛋,那木汗和薩仁娜第一次嚐到雞蛋時那個嫌棄的眼神呀,簡直把雞蛋當做了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

那木汗吃薩仁娜的醋,跟伊德爾告狀說,媽媽對思珩比對他還好,可是他自己對思珩的愛,卻一點也不輸給媽媽,甚至最後豁出了自己的命。

伊德爾補全了思珩一直缺失的父愛,他是全家唯一會講漢語跟思珩交流的,他教思珩騎馬,告訴思珩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

電影最後,一百歲的薩仁娜、思珩,帶着全家人,一起祭奠剛剛過世的思珩的親媽媽,薩仁娜感謝思珩的親媽媽給了她一個美麗的女兒,而我想,若是思珩的親媽媽知道,自己女兒是被這樣的一家人用一生來愛的,她也可以不帶遺憾的瞑目了。

05

以前不知道“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歷史,因爲這個電影,讓我對那段歷史,對當時所有爲照顧這些孩子做出貢獻的人,心生敬畏。

爾導用一個普通家庭的尋親故事,把這段歷史呈現出來,又是這樣的細膩深情,這樣的溫柔動人,給觀衆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內蒙牧民的熱心溫情,看到了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以及其他所有內蒙牧民對孩子們的民間小愛,也看到了貫穿在歷史長河中的民族大愛。

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5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着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

《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爲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

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爲觀衆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裏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風土人情,喜歡內蒙文化的觀衆一定不要錯過~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有感16

《海的盡頭是草原》由始至終探討的都是親情,什麼纔是真正的親情羈絆?

是什麼東西讓親情較之愛情友情成爲人類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紐帶,是血緣、道德責任、養育、陪伴、守護還是理解和付出?

一邊是血緣關係的帶來的數十年的日夜思念,一邊是漢蒙結合的新家庭長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護,導演通過兩個家庭在不同時空向觀衆多方位地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牽絆,其中又以後者的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爲主要着眼點。

導演想要展示的這種親情是多層次的,非常豐富和立體,他很細心地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這個兩族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幾乎爲每個人都安排高光時刻,比如那木汗騎馬趕狼救妹、伊德爾沙塵暴營救女兒,雖然薩仁娜沒有特別的淚點場面,但導演把細節都埋在了角色互動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薩仁娜爲了能與杜思珩能夠好好溝通,不停翻看漢語小冊子,發現杜思珩尿牀時的溫柔體諒、爲她搭建廁所……更是在杜思珩帶着家裏乾糧出逃時,對那木汗千叮萬囑,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護送她回去。(這種愛到深處必須放手的親情真的太戳我的淚點了)

P.S. 漢蒙之間巨大的文化差距通過一些非常多的小細節表現出來,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牀,不願意在開闊的戶外解手、腳不可以對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語、摔跤等,可以看得出來電影團隊對內蒙文化進行過非常嚴謹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爲複雜,我還一度以爲他們之間要發生點什麼東西,他對馬正元的敵意絕對不僅僅是出於兄長對妹妹的保護,應該也是有一種男女之間的感情在的,但此時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經被出逃計劃牢牢佔據着。

從一開始的忌妒,到後來的對這個小妹妹的保護欲,再到長大之後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轉變都被導演用不同的細節埋滿,讓這種細膩的情感轉變不會顯得太突兀,也爲後面悲劇的發生做了很好的鋪墊。

另一方面,對杜思珩如何融入這個新家庭、從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識到與這個家庭密不可分,導演同樣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鏡頭去鋪墊和呈現這種愛的變化過程,從杜思珩在育嬰院和薩仁娜欲拒還迎的互動開始,到狼口逃生歡樂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塵暴裏感情大爆發發自內心地叫伊德爾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劇發生時的愧疚和自責……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渾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後,相對於溫柔、對杜思珩寵溺有加的薩仁娜,更爲理性的伊德爾的感情要更爲複雜,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現和處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過分責怪女兒,這種又愛又惱的飽滿情緒讓他對空開槍,也讓他的最後決定被觀衆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劇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轉折點,這件事最終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從此時開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爾和薩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時的母親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漣漪的記憶。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轉化是全場的高潮所在,意味着這種親情的愛真正地突破了血緣、民族的侷限,成爲一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一種羈絆。

所以,最後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來認親的杜思瀚,臉部表情平靜,其實他們當時是處於不同的情緒維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團圓的感動之中,但他對杜思珩來說,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念就沒有了。

這時候鏡頭給了她在內蒙古大家族一個鏡頭(都有曾孫了),但我覺得她所說的“新家庭”,不僅僅指的是自己結婚之後所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一家,當她真正認爲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的時候,當她決定要遵守自己對那木汗死亡遺願的那一刻開始,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這個漢蒙新家庭的責任和守護。

全片中,老年薩仁娜說的那句話最能觸動我: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