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談談雙減的感想(精選10篇)

觀後感1.74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談雙減的感想(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談雙減的感想(精選10篇)

談談雙減的感想1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衆說紜紜。都各持一理。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我仔細讀了幾遍,有以下幾點想法。

雙減的目的一定是好的。國家一定是站在學生身心發展、全民發展、國家發展的高度上制定的政策。目的是讓教育迴歸本真。讓孩子在學校裏,德智體全面發展。宗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不能讓資本操作教育。“雙減”來了,孩子課業壓力小了,小夥伴們不用再比拼誰上的課外班多、課外班有名,孩子們天性得到釋放。這對孩子們身心發展是有積極作用的。

對我們老師來說,站在雙減政策面前,我們的教育使命更艱鉅、更具挑戰性。教師在減作業、減課外輔導班的情況下,那麼我們的課堂40分該怎樣高質量、高效的完成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我們思考的要更多。課堂40分,在雙減面前更加重要和珍貴,教師要挑戰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自我,認真紮實上好每一節課,一點一滴提升、挖掘每位孩子本身應有的潛力,不忘初心,雙減面前,砥礪前行。

作爲音樂老師,延時的社團活動,更要珍惜每分每秒,孩子們的藝術綻放,全靠老師和學生的和諧、精準、科學配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綻放無限的精彩。

雙減進行時,你我共努力。爲祖國的明天加油!

談談雙減的感想2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文件中開篇就提出“雙減政策”的戰略目標: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雙減政策”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爲教育事業制定的良方,是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是黨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讓教育迴歸到更本真的狀態是每個教育人的初心與堅守。

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如何有效的落實“雙減”?我想首要任務就是深刻解讀“雙減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政策。

一、提升運動能力,落實“教會、勤練、常賽”

教育部的系列文件指出,要堅持推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體育技能。

基本運動能力既是運動基礎,也是實現終身體育的關鍵。培養和鍛鍊學生基本運功能力,幫助學生在力量、耐力、靈敏等多方面快速發展,本身就是對身體素質最好最直接的鍛鍊。而學生基本運動能力是現階段我國中國小生最應該提升的基本素質之一。同時,基本運動能力是學習和掌握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也是更加高效完成體育教育目標中促使學生掌握1到2項運動技能的關鍵。基本素質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各種運動項目和技術,有助於運動技能的快速形成,並使其在競賽中更具有競爭力。強大的運動能力會讓學生在鍛鍊、競賽過程中體驗到更多自我突破的成就感,享受到更多體育運動帶來的愉悅。良好的體驗自然會促進學生形成自覺鍛鍊意識和習慣,加快運動技能形成。

二、豐富運動形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在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學生的個性和愛好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學生對體育的需求也是如此。學校體育工作要把握新時期學生體育的訴求多樣化的特點,設置更多教學項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育課堂及校內體育活動,結合學生興趣愛好、結合學生年齡,開闊設計和思路,增加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但不要讓遊戲僅僅是遊戲,結合學生需要增加的技能體能、生活、未來理想、專業,豐富的設計遊戲和活動。體育器材的類型和種類的增加,體育器材就是工具,上課時間和活動時間增加和組織活動,需要更多類型的器材,根據學習內容和運動項目增加器材的多樣性和及時更新器材。

三、堅守課堂,紮根教學

體育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創新。在各個學科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理念及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的背景下,體育學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跟上時代變化,滿足學生特點變化,組織起更有活力,更吸引學生的教學活動。在沒有樂趣的體育課中的鍛鍊是被動的,鍛鍊和學習效率低下。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體育課堂沒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鍛鍊是慾望,不滿足學生對體育的真正需求,不符合體育能夠帶給人身心愉悅的基本規律。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革新教學方法,落實“四有體育課堂”,注重培養興趣和習慣,着重考慮學生年齡特徵,精講多練、常比常賽,加快運用新的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有更好的體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體育學科與學生體質直接相關。體育學科育人的核心素養框架層面是立體的多維的,運動技能只是一個層面,還有健康行爲和體育品格。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體育課讓孩子能夠建立一種思維,並學以致用,運用到他的生活中學習中,讓這種健康行爲成爲他終生受益的一種習慣。

談談雙減的感想3

我從事教學工作20多年來,對學生課業問題和校外培訓問題深有體會,隨着全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家長對“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視,學校對升學率的重視,種種重擔都壓在了孩子的身上,作業越來越多,學校周邊被各種託管班”、“培訓班”包圍,家長們不得不掏出高額的“補課費”,孩子們在放學後、節假日不情願地走進這些培訓班,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爲推進學校課程改革,深化落實中央“雙減”政策精神,加強教學管理,我們年級組在一起學習了“雙減政策”,加深教師們對“雙減”意見的學習與認識,同時也爲老師們後續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優化指明瞭方向。針對雙減政策,我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雙減”是指: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學生校外培訓的負擔。具體指:加強“五項管理”(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並將負擔提升到未成年保護法。“雙減”政策明確規定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國小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這一規定直接體現了“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是“雙減”工作的指向之一。目前許多學校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佔用了學生正常的休息、鍛鍊和休閒的時間。因此,我們要佈置分層次、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真正減輕學生負擔。

二、緩解家長育娃的焦慮之心

家長羣體“望子成龍”的焦慮心態促使學生們苦學不止。總會有家長們採取“非正規行動”給孩子們施加學習壓力。“一對一”家教所衍生的壓力以及所花費的成本。因此,實施“雙減”政策,家長應當是主要教育對象。一方面,通過全面取締不正規的不合理的校外輔導手段;另一方面,還需要着力淨化網絡空間與社交環境,消除網上惡意渲染焦慮的負面言論。通過營造公開、公平、相對輕鬆的家庭教育環境,從整體上緩解家長羣體的焦慮感。拓展家校溝通渠道,讓家長能參與學校教育,讓校方能幫助家長釋壓,避免盲目尋求課外輔導幫助。

三、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

“雙減”政策的出臺,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這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辦法去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服從國家大局,努力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一份力量。

談談雙減的感想4

9月5日,教育部發布了文章《“雙減”政策落地,有擔當的家長這樣做!》。嚴肅地強調:雙減,不減責任!雙減,不減質量!雙減,不減成長!

隨着“雙減”政策的出臺,大部分家長們拍手稱讚,好像解脫一般。可是在我看來,“雙減”是給孩子減負擔的,不是給家長減責任的。可是從開學這兩週情況來看,有一部分家長就是藉着“雙減”找藉口,孩子們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

自開學以來,學校實行“延時服務”,除了每天的教學任務之外,連家庭作業也需要在學校由老師帶領完成,老師們上班的時間可謂是“披星戴月”,對於老師而言,這無疑是工作時長和教育責任的增加。老師們還沒有叫苦天天,可家長們卻一個個抱怨起來:1.爲什麼回家還有其他作業?2.在學校不是應該老師看着全部完成嗎?我們可是交了錢的。3.天天放學這麼晚,還得接送你真是麻煩!……類似於這樣的問題經常被家長津津樂道,難道這都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嗎?家長的責任在哪?所以孩子們的差距就從此刻顯現,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託舉。父母的認知有多高,孩子的未來就有多遠。“雙減”政策落地後,真正拼爹媽的時代到來了。

從一個家長處得知,孩子延時回家之後很開心,少了作業的任務自己的學習變得輕鬆起來,每天還會主動要求家長給他出題或聽寫,一晚上至少增加半小時自主學習的時間。是啊,每天半小時,積少成多學習時長就會大大增加,孩子不但輕鬆面對還對激發了自己學習的慾望,這是自律孩子的表現。

反觀另一面:“昨晚上回家爲什麼沒有背書?”老師嚴厲地說。“我忘記了,昨天回家只管玩了!”孩子顫顫巍巍地回答。老師又說“作業沒有完成家長爲什麼要簽字?”“我媽媽都沒有看到我作業,只是問了我一句。”此話一出,我感覺說啥都是無用,家長造就孩子,孩子放飛自我,“雙減”到底是減了誰?

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不在於老師,而在於家長,在於家庭。“雙減”是爲了減輕孩子們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此政策一出只會讓好的孩子更好,差的孩子更差。會學習的孩子一定是自律加勤奮的,還有會來自父母的一臂之力。孩子差是有原因的,自己沒有學習方法,再加上爸爸媽媽來拖後腿,你想跑都跑不起來。

所以,無論教育如何改革,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想讓孩子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陪着孩子好好成長吧!

談談雙減的感想5

老師們日復一日的佈置常規學科作業,語文最常用的就是抄寫字詞或者默寫,在雙減政策下顯得格外“耀眼”。這種重複性機械性的作業是否真的有用?值得我們每位語文老師深思。

一、目前國小語文作業佈置現狀

衆所周知,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備的科目,如何在作業中體現二者皆備,還是給語文老師帶來了不少困難。若問,工具性人文性在作業中哪一種更難體現、更難設計?就目前個人經驗來看,是工具性作業更難。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在語文工具性這一性質中,機械性作業佔大多數。不得不說的是,在學生心理方面,工具性作業本就不討學生喜歡,無非是機械性的摘抄、默寫、背誦等枯燥無味且無思維價值的任務;可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心底都會發出無奈地吶喊:這些基礎類作業不重要嗎?是毫無價值嗎?語文需要點點滴滴、紮紮實實積累。

作業沒有趣味性,與生活鏈接較少。工具性作業之所以不被學生喜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與學生生活毫無關聯,因此學生做起來感到乏味枯燥,毫無意義。即使有趣的作業,也可能因作業規劃的時間沒有控制合理或者自主完成難度較大、沒有設施工具和“腳手架”等因素導致放棄。這就說明,作業的設計缺少整體性和延伸性,將學生限制在狹小的空間中,密不透氣。

二、改進措施

針對現出現的問題,語文必須改革,老師要從觀念上進行轉變。我們學校也進行了多次探討,如何佈置作業,佈置什麼作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抓閱讀。佈置閱讀存摺,讓每位學生都將閱讀的內容時間等補充上去,每週一次評比,評選班級閱讀之星。繪製閱讀小報,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抓基礎。基礎知識是前提,所以平時一定還是會抓學生的基礎,可以採取競賽的方式,看看誰掌握的最牢固。

身爲老師,也是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希望能探索出更適合孩子的方法。

談談雙減的感想6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份信息量巨大的文件塵埃落地後,激起千層浪花。很明顯,國家這次出了這麼多素質教育政策改革的“組合拳”,絕不僅僅是做減法。

沒有了鋪天蓋地的校內作業,所有學科類的培訓班被關停,意味着孩子們的課後時間變得充裕,然而這突然增加的課餘時間,打亂了家長的計劃,也讓一些家長們犯起了難:難道是讓他們週末他們無聊地躺在牀上玩手機、在電腦前玩電子遊戲?減負後,娃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但是仔細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減”,在政策中強調還有一項“增”:加強中國小生藝術教育,增加藝術拓展實踐的機會,鼓勵利用課餘時間提升藝術自我修養。事實上,早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前,國家相關部門就曾多次吹響美育的號角,美育相關的'教育話題也多次上了熱搜,這些文件的出臺,意味着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美術素質教育學科終於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孩子們的課後學習方向不言而喻。

蔡元培認爲,藝術能使人養成高尚、勇敢與捨己爲羣的思想,能使人們養成寧靜而強毅的精神。因此藝術素質和藝術思維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項基礎能力和素養。這對於雙減政策背景下的美術教師來說,需要以更加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教學方面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技能和人文審美素養。我認爲的具體做法可以有:

一、要會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時間,想要在課上留下充足的時間供學生進行創作,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講解時能夠做到語言精煉,教學目標明確。

二、課堂作業要求既要與課堂教學目標保持一致,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情感體驗,可以因材施教分梯度進行作業要求,使他們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美術。針對作業的評價,可以根據每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制定作業得分細節,讓學生有抓手,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以得出努力方向。

三、根據學生的個性,可以設置不同的獎勵機制以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爲美術教師,要認真學習先進的美術教育理念,結合美術核心素養大方向,讓原本只注重視覺性的美術評價體系得以轉變。要更多的關注學生努力程度、情感表達的獨特性、課堂行爲等方面的因素,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上取得進步和成就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和持續的關注。

我們需要的藝術基礎教育方向不是培養專業藝術家,而是有藝術眼光和藝術思維的綜合人才。朱光潛先生在《談美》的序言中寫道:“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佈的幾點星光。”我想,現代美術教師就是這星光的散佈者。

談談雙減的感想7

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像春風般,吹響了爲學生減負的號角。作爲一名一線教師,對於此政策的出臺,我是擁護和贊同的,讓教育迴歸更本真的狀態,是我們每個教育人的初心與支持。

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一直以來對教育和少兒童健康成長的關心關注,是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教育的集中體現。我們一定要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做好課後服務等"五項管理",切實提升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學習和實施"雙減"政策,我打算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利用好課堂主陣地,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做到課前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課堂,向課堂要效率,讓學生"吃飽""吃好"。

二是完善作業管理,形成並完善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音樂課雖然沒有書面作業,但是在課堂教學中也有樂器需要練習,我會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做好每節課的合理安排,確保把課上好,也練習好。

三是配合學校抓好延時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除了週一週二的陽光活動課與延時輔導,週三與週五利用好學校現有設施、器材等資源,開展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相應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雙減”政策的出臺,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時,也督促着教育工作者要想更多的辦法去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今後,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好"雙減"政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一份力量。

談談雙減的感想8

2021年7月15日,對於義務教育階段,乃至整個教育界,甚至整個中國家庭,社會而言,”雙減”一詞當之無愧地成爲本年度焦點。

和成千上萬普通的家長一樣,對於“雙減”,我一面欣喜着孩子們終於可以從過度的學業壓力中解脫出來,一面又擔心,這樣立竿見影地迅速減負會讓尚不懂事的孩子因此荒廢學業,在本該努力,本該奮進的年紀裏選擇安逸,白白蹉跎大好華年。

可當聽了河南省推進“雙減”政策落實家庭教育系列講座之後,恍然發現:自己的矛盾,擔憂倍顯多餘。現就觀看系列講座,談幾點自己觀後的感受:

第一,誠如楊雄所長講的:雙減政策並不是我們國家要改變什麼,而是要回歸到我們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雙減並不是要改變,而是要回歸,讓我們學校教育迴歸本位,讓我們的家庭教育迴歸生活。我之前也一直執拗地認爲教育就是篩選人才。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我也有着濃重的名校情節,有着極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聽完講座,深切體會到,比金榜題名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以學習爲載體,而學會更好的去生活,去適應未來,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便在成年進入社會後,成爲一名合格的公民。而在孩子的養成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提並論的,甚至於,家庭教育扮演着更爲重要的責任。深感肩上有着一份沉甸甸的擔子,而我也將努力改變自己,爭做新時期合格的學習型家長,陪孩子終身成長。

第二,義務教育階段“雙減”不僅是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更是要減輕家庭的養育焦慮。雙減絕不是一減了之,也不是可以完全“躺平”。

雙減政策後,有些要降維,有些則要升維。作爲孩子的監護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學會風險管理,提升隱私保護、心理彈性,加強生命教育,要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熱愛勞動,欣賞美的能力……降低在刷題抓升學考試方面的焦慮,現在孩子,常常因爲抓功課,而變得心理脆弱,作爲家長,我要努力在自己孩子的生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方面下功夫,在引導孩子的同時提升自己。

正如一本書的書名一樣,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今後的時光裏,我會不斷地學習教育知識,更新教育理念,陪孩子終身成長的同時,成就一個終身學習和成長的自我!

談談雙減的感想9

觀看雙減政策落地的講座視頻後,作爲一名新時代國小生的家長感慨萬千。

一個曾經在教培行業工作過的我,曾經有一個學生,每一週只有週三下午放學是沒有課的,其餘時間都在課外班度過,週六休日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他只是我們千千萬萬學生中一個縮影。好像不上輔導班週六週日就浪費了一樣。大多家長的心聲也是一樣的,你不上別人孩子都在上,也是變相的落後呀。

可是有真真正正的爲孩子考慮過?他到底需要不需要去額外的補課?我相信大多數家長是沒有的,大多數家長會認爲補補總歸是好的,比不補強,教育焦慮導致了大家對於家庭教育都寄託在輔導班身上。

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我是贊成的。不是不讓額外學習,而是如何真正把有效的學習在學校完成。在校的老師也都辛苦了肩負起課後延時的工作,讓孩子在學校集中精神完成作業,回家後把時間放在閱讀,複習和課外活動上。

就拿自己的孩子來說,週一延時回來基本就不需要再做作業了,他可以打打籃球,看看課外書。週二有排球社團,週三週四學習管樂,在學校不但學習了而且也鍛鍊了身體,每天孩子回來也是很開心,這樣纔是正常的國小生活,在學校把學校的任務完成,放學後可以多元的發展。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尚未萌芽的素質,我們要想辦法看到這些特質,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特長,享受興趣愛好帶來的快樂。我相信我們的國家需要的更多的不是隻會讀書的接班人,而是更多元發展的全面的接班人。

很多人在想,週末不學習了我們大把大把的時間我們應該幹什麼?家庭不但是養育孩子的地方,更多的我們要學習心靈的養育。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一起分享書中的故事,我們也要爲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生,學習自己洗襪子內褲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爲以後獨立生活打下基礎。

雙減政策的落地,家長角色的迴歸,我們更應該重視家庭教育,有人調侃這是拼爹的時代,拼的不是家長的財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養。

希望我們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個更加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能更好的肩負起國家繁榮穩定發展的重任。

談談雙減的感想10

“雙減”政策實行,孩子在家的時間充裕了,怎麼安排?“雙減”政策後,怎樣讓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雙減”政策後,對家長有什麼影響?充分思考之後,我竟心生歡喜,其實,這樣的政策讓家長的角色迴歸,家長更像家長了。但同時,也需要家長做一些調整。

一、要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雖說現在有課後延遲服務,但是下班後就要全心全意照顧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課外班的時候,孩子下課就七八點鐘了,有些家長把孩子送進課外班繼續忙工作了,或者去見見好友,逛逛商場。現在不僅沒有課外班了,家庭作業負擔也減輕了,回家後孩子基本沒有家庭作業了,空餘時間變多了。這段時間怎樣學習?做些什麼呢?尤其是國小生自律性還不是很強,還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更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了。這就要求家長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二、學點教育理論

培養孩子和諧全面發展,不只是關注學習成績,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溝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既聽從家長的教導又有自己的主見。建議家長多讀一些教育書籍,像《非暴力溝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育兒能力。家長要從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建設學習型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場所,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家長的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處事方式都將影響着孩子的成長底色。家長要重視學習型家庭建設,陪孩子一起解鎖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閱讀,引導孩子參加到家庭建設中來,讓孩子感覺到整個家庭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力量。家長要善於學習,不斷學習,言傳身教,讓學習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四、跟老師聯繫更加緊密

以往,家長通過看孩子的試卷和輔導作業,可以瞭解到更多孩子的學習情況反饋,“雙減”政策之後,孩子的作業都是在學校完成的,家長了解孩子學習上問題的機會減少了。哪部分的知識點暫時還沒有掌握?還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師密切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老師一起制定幫扶方案,纔可以在家裏做到有的放矢,重點指導。

標籤:雙減 感想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