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童年》讀書心得15篇

觀後感1.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童年》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童年》讀書心得15篇

《童年》讀書心得1

《童年》是高爾基的一部著作,記得國小的時候老師就讓我們去寫它的讀後感,其實我一直也沒怎麼讀過,因爲年代不同,國家不同,環境也不一樣,那時一點也沒有居安思危的感受。

小的時候,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現在自己單獨生活在這個城市裏才感覺生活有點艱辛,衣服要自己洗,飯要自己做,還要在單位裏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可是現在的'我還比不上高爾基小時困苦的千分之一,所以生活體驗過、經歷過才能領會其中的真諦。

《童年》讀書心得2

我看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在人間》這一章後,非常深切的感到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不幸,《童年》讀後感300字。

那是在高爾基十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不幸去世,而外祖父也在家道中落。他無法再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入社會,獨立謀生。他先後在鞋店、聖像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當高爾基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終於結識了正直的廚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此後,在善良的裁縫妻子,美麗的“瑪爾戈皇后”的幫助下,在書籍的幫助下,小高爾基在書籍的海洋裏越遊越暢,讀後感《《童年》讀後感300字》。正是這些書籍,開拓了他的眼界,激發了他對正義和真理追求的決心。於是,在五年以後,高爾基懷着進大學的希望去了喀山。

高爾基小時候,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有一次,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學習畫圖的機會,結果老主婦用可怕的暴力制止了他。於是,在高爾基的生活中,每天就只有幹活,因爲只有幹活,才能吃飽飯。哪像咱們現在,有時候坐在寬敞明亮的的教室裏還要抱怨,抱怨老師拖堂、作業留多了等等,拿咱們的生活和高爾基小時候相比,咱們又有什麼話好說呢?咱們現在衣食無憂,娛樂產品一大堆,還時不時的抱怨,抱怨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好吃,拿咱們的生活和高爾基小時候相比,咱們又有什麼話好說呢?所以,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童年時光吧!

《童年》讀書心得3

世界上還有比閱讀更美好的事情嗎?世界上還有比擁有一個書香馥郁的童年更幸福的事情嗎?閱讀一本美好的書,就像一個水手獨自到茫茫的遠方去航海,書香童年讀後感。書中的憂愁與悲傷,就是你的黑夜和風暴;書中的歡樂與希望,就是你的陽光和雲彩。閱讀一本美好的書,就是“幸福女神”向你發出的一生的邀請……在這個寒假裏,我就閱讀了這樣一本好書——《書香童年——童年的心有多高》。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大音樂家梅紐因與擦鞋童的故事。梅紐因去日本演出時,知道了有一個窮擦鞋童來看他的演出,他把自己最心愛的一把小提琴,送給了這個孩子,以表示對這個喜歡聽他的琴聲、熱愛音樂的窮孩子的崇敬。三十年後,梅紐因再一次來到日本演出。他在一家貧民救濟院裏,找到了那個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他依然是那麼貧窮不堪,但他像從前一樣,仍然深深地熱愛着音樂。當年小提琴家送給他的那把小提琴,一直緊緊地伴隨在他的身邊。他把它視爲比自己的'生命還要寶貴的禮物。儘管他的生活貧困艱難,他卻多次決然地拒絕了想以高價收購這把小提琴的富翁和收藏家。音樂家非常感動,拿出小提琴,又爲他拉了起來。這音樂,爲他的心靈帶來歡樂和溫暖,使他的生命得到安慰……

通過讀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偉大而充滿柔情的心,要關愛、呵護身邊的弱小者,讓他們對這個世界仍然心存希望、期待和信念,讀後感《書香童年讀後感》。以後,我要永遠關心周圍的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本書處處充滿了書香:淡淡的、酸酸的、甜美的、濃厚的……不久,我便對它愛不釋手。

書中,《油紙傘》、《載歌載舞》、《玉鐲兒》三篇文章清晰地描述了故事中主人公那故鄉的童年:享受着愛的奶奶、金妹令人可憐的遭遇等;《春桐秋景》讓讀者感受到春桐和秋景兩個女孩的“滄桑感”……

整本書的語言都是樸素的。沒有過於華麗的詞藻,只有偶爾的細節描寫時纔會用上一兩個。其餘部分都是很平淡的,好像連我們國小生都可以寫出來。雖然它的語言平淡、樸素,但是這反倒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景象展現在了我們眼前,令人讚歎不絕。

在所有的文章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今天要寫的作業》了。這篇文章說的是施詩與“冬瓜”之間純淨而又簡單的友誼。施詩因爲作業經常出錯,“冬瓜”每天便祕密的從抽屜裏塞給施詩一張“今天要寫的作業”。“今天要寫的作業”中詳細地記了作業及老師的叮囑,令施詩很是高興。在後來的一次煤氣中毒的事故中,“冬瓜”因未搶救過來而不能回來了,施詩便在陰影中不能自拔。後來,“今天要寫的作業”竟奇蹟般地出現了!這以後,施詩又重新快活起來。在畢業晚會結束後,施詩見到了“冬瓜”,並約定在天堂中相見。

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這篇文章,每看一次就流一次淚。我被他們之間的友誼深深地感動了!他們的友誼如此深厚,哪怕是死亡都阻隔不了。

讀完了《今天要寫的作業》,總覺得不滿足。作者並沒有告訴讀者後來施詩和“冬瓜”怎麼樣兒了。於是,我會想:“如果‘冬瓜’沒有離開施詩,故事會不會完美呢?那最後又會怎樣呢?他們在天堂時又會發生什麼事兒?”不過想歸想,要想現在也不是個時候。

本書閱讀完畢。可總感覺有些結局來得太過倉促。例如《丁香木馬》這篇文章。當“我”與江敏之產生友誼時,一場大火又讓江敏之失蹤,未免太讓人覺得惋惜了。

不過,這本書也還是夠有意思的。整本書都令我感受到了這樣的情緒:淡淡的憂傷、濃厚的友誼、又酸又甜的開心。

正如書上所說:閱讀一本美好的書,就是“幸福女神”向你發出一生的邀請……我想,我已經接到了“幸福女神”的邀請,成爲一個幸福的人了。

《童年》讀書心得4

蒙臺梭利《童年的祕密》一書,講述了童年時期是人生中的一個最重要時期,除生理髮展外,幼兒的心理髮展更需要得到重視。書中收集了許多生動而具體的例子,使人們更好的理解兒童,幫忙兒童的發展,使兒童的個體潛能最充分地得以實現。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由於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阻礙了兒童的發展,帶給了兒童很大的傷害。在成人的眼裏,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爲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爲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爲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趣味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我紐鈕釦、繫鞋帶,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可是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着、愉悅着,但大人們看不下去了,最終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勞。此外,由於成年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他們總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來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把自我的意志強加在兒童身上。所以,兒童從小就被戴上無形的枷鎖,被迫按照成人的意願去執行命令,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久而久之,他們就缺乏了自主性。

所以,蒙臺梭利認爲,一個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的發育與成長,主要是因爲受到了成年人的壓抑。

“成年人應當受到控告”這樣一個觀點讓我覺得十分可悲。或許,很多父母都打着“爲了孩子”的旗號,卻不知,他們的行爲正在一步一步地傷害孩子。兒童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還是精神的存在。我們正確地理解兒童,適應孩子的思維,適應他們的步伐,從他們的需要出發,真正地關注他們的成長。

今日,我們更應當關注兒童的問題,在我們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爲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除了考試、作業之外還要上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家教等等,試問小小的心靈是否能承受呢?事實上,孩子們都在控訴這樣的生活,可家長卻一意孤行。如何才能讓兒童在如此殘酷的社會競爭環境中,仍能堅持着最初的完美呢?這樣一個沉重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考。

而作爲師範生我們今後應當盡最多的努力幫忙孩子創立一個與他年齡相適合的環境,使他們的心理生活自然地發展,傾聽孩子的心聲,把理解和傾聽孩子作爲一種職責,使他們健康歡樂地成長,僅有這樣才能維護兒童的權利,才能開闢教育的新紀元,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幫忙!

《童年》讀書心得5

這個暑假,我讀完了《童年》這本書,書中主人公的悲慘命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從小時候失去父親,寄居在外祖父家,經常受到不明不白毒打。然而阿廖沙不被苦難打到,機智頑強地與黑惡勢力作鬥爭,也向我們展示了當時沙皇統治下普通羣衆的悲慘生活。回到現實中,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呀!有父母的呵護,有老師們的辛勤教育和關愛,是多麼的幸福呀!我想,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應該學習阿廖沙面對困難敢於拼搏、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敢於面對困難、敢於面對挫折,不輕易向困難挫折低頭,刻苦學習,細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學好本領、積累經驗,在成功的道路上勇敢面對一切困難挫折,勇往直前而不是半途而廢。

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向支撐着。而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

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在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樣樣?會認爲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

想起自己上學期期會考試考得不好,但我沒有被失敗擊倒,沒有陷於失敗中不能自拔,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暗示自己,對自己說:“加油!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考好!”之後,我上課專注聽講、多做習題、考前認真複習,終於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不小進步。

這更使我深刻認識到:人生道路上只要我們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樹立必勝的信心,每個人都能抵達成功的彼岸!成爲生活的強者!

《童年》讀書心得6

阿廖沙在三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爲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一天,阿廖沙出於好奇,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裏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阿廖沙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阿廖沙的外祖母是最疼愛他的,而外祖父則與之相反,他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後來,外祖父遷居了,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心,經常發脾氣。後來母親的再婚,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丈夫打。由於和後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爲了餬口阿廖沙放學後同其他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童年》讀書心得7

《童年》主要是高爾基童年的生活。這時,阿廖沙無助,但唯一讓阿廖沙感到溫暖和陽光的是她的祖母。她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他,教育着他,改變了他的信念,讓他沒有憤世嫉俗的心理,讓他沒有因爲自己的經歷而討厭世界。這些都是奶奶給阿廖沙的,讓他在後來的逆境中不懈努力,和奶奶一樣善良忠誠。

我不會把我的生活和高爾基的生活進行比較。我的生活來自我的父母。這是我父母給我的。阿廖沙的父母沒有給他這些。這不是我的錯。在這樣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我不環境中應該做什麼。我想說的.是人心中的真善美。在那個人像草一樣卑鄙的時代,仍然可以有像祖母一樣美麗的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像康乃馨一樣美麗和諧,像草一樣芬芳。她是黑暗世界中的一束光,以她爲代表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傳遞愛。它們就像太陽,燃燒而明亮,照耀着黑暗,曬乾了污濁。他們就像清河,洗去靈魂,洗去污穢。因爲他們,世界變得生動美麗。

有人曾經說過愛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奉獻。我一直鄙視這句話,更不屑和蔑視。我從不承認這樣的愛,但我祖母的行爲使我的心受到了猛烈的攻擊。我祖母的愛一直縈繞在我的心裏。

《童年》讀書心得8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寫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生活,於是列寧告訴高爾基應該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高爾基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在不久高爾基以書中形象描繪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最痛他,外祖父不喜歡他,舅舅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那個年代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現在孩子的'童年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現在的孩子多幸福啊!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讀書,放學有家人來接,回家有吃不完的零食,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會有人欺負,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他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而他每天的樂趣卻只有打開書那一會,他會把所受到的這些全忘記,其實有時我也想不明白,爲什麼這些人喜歡幹這種損人又不利已的事呢?

這種毫無意義的事值得在一個小孩身上去做嗎?所以不管是小孩、大人都就該珍惜現在美滿,幸福的生活,孩子們更應該在童年時代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一定要好好珍惜。

《童年》讀書心得9

寒假期間,我讀了《童年》這本書,有所感悟。

《童年》的作者是蘇聯作家高爾基,他是作者以自身經歷爲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稱爲“自傳體三步曲”。講述了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童年期間的艱苦生活。生動的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童年》裏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有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的外祖母伊凡諾夫娜;有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希林;有粗野,自私的兩個舅舅;有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的阿廖沙……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外祖母伊凡諾夫娜,因爲在這樣黑暗污濁的環境中,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惡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

與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

童年是金色的,有歡笑,有淚水,有辛酸,更多的是快樂,珍惜童年吧!也許只有磨難才能鑄造出一個人堅強的意志吧!我的耳邊突然想起了這首歌: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該唸的書都沒有念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地童年……

《童年》讀書心得10

清風徐徐、花香嫋嫋的清晨,美好得令人陶醉。而我卻沉浸在阿廖沙悲慘的童年裏,無法自拔。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我生活爲原型的自傳體小說,由於是親身經歷,所以讀來便覺得感情分外真摯。它講述了阿廖沙三歲到十歲的生活,從“我”跟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寄人籬下寫起,再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那些年裏阿廖沙曲折起伏的童年生活。

“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這是阿廖沙對自己那位善良、勤勞的外祖母的評價。但阿廖沙的外祖父卻貪婪而殘暴,是阿廖沙童年裏最爲黑暗的記憶。身處這樣的黑暗當中,阿廖沙卻依然正直勇敢,他善良的外祖母以及他所遇到的那些正直之人的引導固然功不可沒,但我認爲,阿廖沙本身的品質也是同樣重要的。試問,如果不是阿廖沙本身就嚮往光明,那麼他如何能在如此陰暗的環境下生存,卻出淤泥而不染?如果不是阿廖沙本身就心存光明,那麼外祖母與那些正直之人再多的感染與引導又有何用?

正是阿廖沙本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精神,他才能夠在黑暗中覺醒,不斷地向身邊的光明學習、靠近,進而成爲一個善良、正直、勇敢、充滿光明的`人。

阿廖沙的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嗎?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人在做了某些錯事、染上某些惡習時,理直氣壯地說“誰誰誰不也一樣麼”,或者是“某某某帶壞了我”,卻從來就不追究自己的原因。假如自己不願向那些人學習,誰又能能強迫你呢?之所以說別人如何如何,只不過是爲了掩蓋內心的一絲心虛而已。如果能堅守自己嚮往光明的本心,再多的黑暗又豈能阻擋你對真和善的嚮往!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堅守本心,堅守光明,做個像阿廖沙一樣能從黑暗中覺醒,尋找到光明的人。讓我們真正領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含義,靠近光明,勇敢前行在光明之路上,更將自己的光明傳遞給每一個人!

《童年》讀書心得11

當我看到這個故事標題的時候,我想,饅頭有什麼可寫的呢?但是,當我讀完這篇故事以後發現,裏面表達的不是簡簡單單的幾個饅頭,而是深深的母愛。

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學校發了三個饅頭,爲了能讓妹妹和娘吃上饅頭,小作者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但是最終還是在回家的路上吃掉了那三個饅頭。你們也許會說,饅頭有什麼好吃的呢,我開始也和你們一樣想,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中,饅頭對我們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可是爸爸媽媽跟我說,在他們的童年時代,饅頭只能在過年才能吃上啊!饅頭和雞蛋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難怪作者抵抗不了饅頭的.誘惑。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段,母親早就想到了作者會把饅頭吃掉,於是爲了給孩子挽回尊嚴,她提前蒸了幾個白裏透黃的大饅頭。我讀不懂爲什麼他們吃饅頭時作者哇一聲哭了,但是在我讀了四遍以後,我終於明白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他的哭中蘊含着對母親的感激和對自己行爲的慚愧,難怪作者說從那一天起,他的童年結束了。

從這篇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強大。另外,從這裏,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要愛惜糧食,孝敬父母,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童年》讀書心得12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己的童年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的生活。

高爾基小名阿廖沙,他小時候父親便去世了,母親和外祖母帶着他來到了下新城外祖父家。外祖父總是喜歡尋找別人的罪惡,懲罰他們。他視錢如命,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後來,主人公阿廖沙的母親和一個名叫馬克西莫夫的人舉行了婚禮。阿廖沙的繼父是個惡棍,他根本不關心阿廖沙和阿廖沙母親的死活。阿廖沙不得不去街頭幹活,養活自己、母親和外祖母。

阿廖沙受了許多苦啊,但他從不放棄,勇敢地面對苦難。而我們,不愁吃不愁穿,還一個勁地怨父母沒給我買這,買那。總是羨慕別人有的,不知道珍惜自己擁有的。

每次媽媽買來什麼新書,我都會第一時間把它看完。我雖然愛看書,但也只是看看書中的熱鬧,所以看完後就很快忘記了。媽媽說:“高爾基之所以成爲世界文豪,是與他認真專心讀書的精神分不開的”。所以我覺得高爾基教育了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度,粗心大意造成的失敗我是深有體會的。記得上次數學考試,考的不好原因就是粗心。今天我要甩掉它,和認真交朋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就像高爾基說的:“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是成功的祕訣。

美好的.生活必須要付出纔會長久,有所爭取,纔會得到。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努力讀好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爲社會和家庭創造財富。要享受創造財富帶來的成就感、快樂感,不要坐享其成。前人說得好:“要做貴族的祖先,不要最貴族的後裔。”

《童年》讀書心得13

高爾基筆下的《童年》,悲慘而充滿苦難,讓人無不動容。

故事一開始便充滿了灰色格調:四歲的阿廖沙幼年喪父,於是跟着母親來到了外祖父家,所有的情節都從這個地獄般的地方展開。兩個舅舅爲分家吵翻了天,好夥伴茨岡的離去,外祖父的打罵……後來,外祖父搬家了,母親又找了個繼父,母親去世,繼父失蹤,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卻承受着難以想象的悲痛和壓力,於是爲了謀生,他輟學走入人間……

苦難的童年讓阿廖沙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坦然面對,也讓這個年僅11歲的孩子學到了許多同齡人不能觸及的東西。如果沒有這段讓人不堪忍受的時光,那麼阿廖沙就不能默默忍受着別人給予的屈辱和嘲笑;如果阿廖沙沒有那樣的童年,他也不會認識表面和善、其實卻是強盜頭子的彼德大叔;如果阿廖沙沒有輟學,他也不會有對知識的渴求,不會在當學徒時如飢似渴地閱讀一本本書籍……阿廖沙的`童年固然苦難,但這苦難也是他的一筆財富,這筆財富讓他變得堅強,變得明辨是非,變得充滿鬥志。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爲什麼?因爲窮人的孩子經歷過更多苦難,更多不幸,於是他更早地認識到了這個世界,他明白這個世界還有諸多苦難,只有更早地站起來,與苦難作鬥爭,否則只會被苦難擊潰,於是過早地挑起了比同齡人更重的擔子。是苦難,讓他化蛹成蝶,不畏艱險,搏擊風雨。

《童年》讀書心得14

在寒假很平凡的一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的一行行黑色的字體起起落落。

《童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這一個故事,男孩阿列克賽的童年記憶從父親去世開始,他目睹了母親和外婆的悲傷,他們搬家來到外公家裏,加入到一個嘈雜的`大家庭中,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將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最好的夥伴茨岡也應爲兩個舅舅的陷害死去了,舅媽娜塔莉亞難產死了,只有慈祥、善良、樂觀的外婆帶給他些許溫暖……,貧窮和爭吵讓這個大家庭四分五裂。當母親因爲婚姻的失敗和病痛死去後,阿列克賽的童年也結束了。

和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而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有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列克賽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我們不知道被鞭子打的滋味,也不知道被趕出家門的滋味,高爾基小時候的環境那麼惡劣,那麼悲慘,長大了還寫出了著名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幸福的童年。

《童年》讀書心得15

在暑假中,我讀完了高爾基三部曲中的一部——《童年》,書中的主人公叫阿廖沙,阿廖沙的生活十分悲慘,但本書並非只是寫阿廖沙的童年,真正的是它描繪出了當代俄羅斯人的悲慘生活!

這本書生動的寫出了愚昧、落後、殘忍和墮落,這些可怕的人性弱點。書中4歲的主人公阿廖沙喪父之後來到外祖父家中生活,外祖父是個古怪、貪婪、暴躁的老頭兒,因爲外祖父是這樣的人,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家中的人都極爲自私,他們經常會爲一些小事大打出手,他兩個舅舅中的米哈什,因此被抓去充軍。外祖父在這之後就經常把柳條放在鹽水中浸泡,誰一旦犯了錯,他就用柳條抽誰,本來是爲了讓家人向着自己團結起來,誰知卻加速家中的不和諧,讓一個好端端的家四分五裂,母親又找了一個男人嫁了出去,可是那男人好賭博,一個晚上把自己的'錢賭得精光之後,家裏的生活就更難過下去了。在書中我認識了許多的人物,如:慈祥的外祖母、聰明的“好事情”,心地善良的三個少爺、邪惡的拉車伕彼得伯伯,眼睛沒有眼白只有瞳孔的弟弟薩沙,頑皮的父親、會偷東西但心地善良的“小茨岡”,這些人物都給阿廖沙帶來了喜怒哀樂。

阿廖沙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生長,竟能向着正義、逆來順受,十分了不得呀!而我們呢?我們生活在比阿廖沙幸福不知多少倍的環境中,他渴望知識熱愛學習,我們爲什麼不可以呢!他很堅強,二十歲沒到就去做工、養家,我們爲什麼不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像阿廖沙一樣堅強起來吧!

標籤:童年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