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青銅葵花有感通用15篇

觀後感5.98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青銅葵花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青銅葵花有感通用15篇

讀青銅葵花有感1

“愛”可以分爲好幾類:友愛﹑關愛﹑喜愛……而著名作家曹文軒叔叔筆下的《青銅葵花》,就是寫愛,寫至愛,他們用筆將愛揮發得淋漓盡致,引領着讀者去認識愛,發現愛,感嘆愛,主導愛!

《青銅葵花》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女孩葵花的雙親離世,被居住在鄉村的青銅一家所收養,與青銅兄妹相稱,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而12歲那年, 葵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青銅一直坐在大草垛上,遙望着蘆蕩的盡頭, ,遙望着葵花離去時的地方……

雖然青銅和葵花並沒有血緣關係,可是那份愛卻將他們緊緊地“栓”在了一起,使這個飽經風霜的家處處都充滿溫情。

當奶奶病危時,是愛,讓葵花毅然決定退學,爲家裏省下一筆開銷;當其他同學去照相時,是愛,使葵花選擇一個人默默地留在教室;當家中糧食吃完時,是愛,使葵花不顧天氣,不顧危險,去蘆蕩裏挖蘆根;當家中急需用錢時,是愛,使葵花不顧辛勞,千里迢迢地去江南採銀杏,賣錢……

愛,不需要用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要用你的心,你的行動來告訴他人。是什麼,讓譚千秋老師奮不顧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又是什麼讓高高在上的齊景公被自己的兒子當老牛一般,牽着鼻子走?

沒錯,是愛!愛的存在,使人類改變了許多許多,使世界變得幸福和諧!那麼多人都能將愛付諸於行動,而我們呢?口口聲聲說着“愛媽媽”,“愛爸爸”,卻總是指揮他們做這兒,做那兒的,有時還會對他們發起脾氣……

還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老媽把我的一支心愛的鋼筆摔壞了,我得知後十分氣憤,不由分說的衝媽媽吼了起來:“你都那麼大一個人了,難道連一支鋼筆都握不住了嗎?你知不知道,這是表姐送我的生日禮物,我最喜歡的一支鋼筆!你竟然把它摔壞了!”我是越想越生氣,一把拿起桌上那支才磕壞了一點點的鋼筆,往地上狠狠一砸!“啪!”時間頓時定格在了那一刻。

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對父母的愛嗎?難道我們的父母渴望得到這樣的愛嗎?當我每每想起媽媽那抹彎腰,替我收拾殘局的身影,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了一般,真的很痛,很痛……

既然,我們愛自己的父母,就要體貼他們,理解他們,爲他們減輕負擔……我們現在,好好地學習,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愛了!

最後,請記住,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讓我們人人都奉獻一點愛,將世界打造成美好的人間!

讀青銅葵花有感2

我們都曾追蝴蝶跑,學青蛙叫,讓整片田野上盡迴盪着我們銀鈴般的歡笑聲。只是在時光的洪流中,這一切漸被衝散,終將無聲無息消失…….

喬哥哥大學聯考結束後,我陪着整理雜書,無意間接觸《青銅葵花》,彷彿有靈性,我徵得喬哥哥同意後把它帶回家。讀者青銅與葵花的相遇,初識。我隱隱想到喬哥哥與我。少時的我愛看動畫,喬哥哥問“爲什麼喜歡動畫人物。”我低頭沉吟,說“他們厲害,敢說大話,而且沒人笑他們,他們敢輸,也輸得起。”“那你覺得你輸得起嗎。”喬哥哥……..“相信我,你是一個輸得起的孩子。”

我接着讀到了青銅爲了照顧妹妹葵花放棄上學,吹冰項鍊。稍帶感性的我不自覺帶入情緒。不知是誰說的,一個人什麼時候讀書最好,不是少時,亦不是老年,而是現處於國中階段的我,稚嫩卻略帶成熟。我想起那如煙在往昔,父母皆因工作沒有來參加,我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忐忑不安。“妹妹,結束後咱們去買糖吃。”人羣中突然有人大喊。是喬哥哥!我的心漸漸安定,獲獎時,“笑一個。”哥哥按下快門,我從未如此開心過。

青銅家的生計有了轉機,擔心的困難接踵而來——奶奶病重。我很心痛,我懂得,就像哥哥,爺爺去世得很突然,我到時爺爺在做電擊,我沒哭,哭不出來。我很慌,我清楚的感受到我很難受,但沒有眼淚。“不要勉強自己,哭不出來就不了。”“哥…….”“我去買壽衣了,你知道的,老人的身體很快僵硬。”“叔叔阿姨呢。”“路上。”彼時的哥哥不過九年級,我心疼,握緊他的手,他緊緊反握。

葵花去撿子了,葵花的奶奶死了,葵花離開了,葵花又回來了…..接下來的情節機械般的迴旋在我的腦海中,我想哭,爲青銅一家流淚,爲葵花流,爲自己流。

我與哥哥的感情在時光中流逝,消耗殆盡“想些什麼呢。”“沒……”“走,陪哥哥套嫂子去。”“少來!不過記得找個漂亮的。”

不對勁?好像也沒什麼不對勁。

讀青銅葵花有感3

在我心裏,痛苦一直是悲傷的、寂寞的、醜陋的…….但讀完《青銅葵花》之後,我才知道,痛苦其實也有美麗的時候。痛苦有時只是快樂的另一面,只有經歷過苦難和痛苦的心靈纔會變得更加美麗。

這本書是寫了一個名叫葵花的女孩童年時的經歷。葵花的爸爸是一名偉大的雕塑家,他帶着六歲的女兒——葵花,來到幹校,來到大麥地,進行着勞動。他和她的女兒葵花相依爲命,過着快樂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爸爸不幸遇上龍捲風,落入水中。從此永遠的離開了年幼的葵花。大麥地中有一位叫青銅的男孩,因爲幼年時的驚嚇而喪失了語言能力。青銅一家收養了葵花,一直把葵花當親生女兒養着。爲了讓葵花上學,青銅一家過着省吃儉用的生活,並且放棄了青銅上聾啞學校的機會。葵花成績一直很好,長得又漂亮,爲青銅家爭了光。從此,青銅家過着快樂而貧窮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城裏的人來接葵花到城裏生活學習,葵花被接走了,青銅傷心欲絕,最後他對着蘆葦喊出了兩個字:“葵花”……

文中一段話是我感動:“馬車雖破,但還是一輛結實的馬車;馬車雖慢,但也有前方,也有風景;老老小小五口人,沒有一人嫌棄這輛馬車。要是遇上風雨,遇上泥濘,遇上坎坷,遇上陡坡,他們就會從車上下來,用肩膀,用雙手,傾斜着身子,同心協力地推着它一路前行。”他們雖然貧困,有許多的痛苦,但他們卻一直用積極向上的精神去面對生活,面對世界。他們的貧苦和痛苦是美麗的,是偉大的,是充滿朝氣的。他們的背後有着讓人感動的故事,使他們變得“美麗”,“偉大”,“神聖”……

人生就像一顆寶石,誰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到底會是怎樣的,但我們卻一直在創造,在努力着。只有經過艱苦的磨練,寶石纔會散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人生只要經過失敗和痛苦之後,纔會變得更加美麗,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輔導教師:張鳳娟

讀青銅葵花有感4

當我放下青銅葵花這本書時,它帶給了我深深的沉思,令人久久不能平靜。青銅葵花無疑是另一種聲音,它是對苦難與痛苦的描述,也是對苦難與痛苦的詮釋,更是那個年代的人們面對苦難與痛苦作出的一種選擇!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苦難是無可避免的。主人公青銅與葵花經歷了種種磨難:自身身體的不幸受難,親人的悲慘去世,好友的無奈離開,就連兒童最基本的上學權利也要分個先後。三月的蝗蟲更是把整塊大麥地的糧食一掃而光,像給麥田剃了個頭,地上的農作物也被吃了個精光,這幾乎是一場劫難。

面對苦難作出的抉擇,往往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被直接壓垮,或憤世嫉俗或一蹶不振;有人可能選擇逃避現實,或龜縮一邊,或閉門消沉;當然也有人勇敢正視,或頑強站立,或越挫越強。面對啞巴的殘酷現實,青銅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像正常人一樣堅持學習;面對父親的蒙難,葵花終於頑強地挺了過來;面對貧窮與苦難,青銅和葵花互幫互助,快樂成長。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也聽到東南亞的海嘯吞沒了無數燦爛的生命,將繁榮的東南亞摧殘得一片狼藉;雖然也看到阿爾卑斯雪山的.突然崩塌,吞沒了無數家庭的歡聲笑語;特別是汶川大地震降臨時,我們親眼目睹了多少親人瞬間失去了他們美好的家園。但有時,我們總覺得那些災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當災難真正降臨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現在,當我們看到人們面對種種災難所作出的種種選擇時,我們恍然大悟:雖然自然界的各種災害可以毀壞我們美好的家園,但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快樂而堅強的心,就永遠摧毀不了我們對生活的追求!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啓超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 青銅葵花正是這樣一本闡述苦難、闡述如何面對苦難、磨鍊人格的書。

而現在的我們缺少的正是對苦難的瞭解和認識,不明白苦是什麼滋味,不清楚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難!想想自己,有時候一次失敗,甚至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說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可是與青銅葵花相比,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寧、幸福的環境下,我們是何等的幸運!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苦難,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懂得7686苦難的真正含義。去年,面對冰凍三尺的雪災,我們選擇了堅強和自救;面對慘不忍睹的地震,我們選擇了鎮靜和團結。今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又造成了福建、浙江等5省1103.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49.6千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97.2億元。面對肆無忌憚的颱風災害,我們仍然堅定地選擇了頑強的抗洪和賑災,沖垮的道路重新暢通了,沖塌的設施重新完善了,沖毀的家園開始重建了!

讀青銅葵花有感5

苦難,一個代表着災難和困苦的詞語,在現實生活中苦難是不可避免的,而《青銅葵花》這本書更是將苦難寫到了極致。

《青銅葵花》的作者是曹文軒老師,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城中女孩葵花和大麥地鄉村的男孩青銅。這是一對名義上的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但十二歲那年,女孩葵花被命運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着蘆蕩的盡頭,遙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他們也共同經歷了很多苦難。書中最令我難忘是是講述他們苦難的部分,一場大火奪走了青銅的說話能力,而葵花的爸爸在一次颱風來臨的時候,因爲撿掉入水中的一大沓葵花畫,不料被淹沒在了河中。他們都是苦難的人,而最後他們相遇在了一起,用愛解決了一切。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中,他們心中始終卻充滿着一種滿足與幸福,深深爲他們感動。

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總會經歷苦難,就像鳳凰浴火重生一樣,只有渡過苦難,纔會變得更加強大。而且有一種比苦難更強大的東西,那就是愛。就像剛剛發生的九寨溝大地震來說,雖然災難的來臨我們不可抵抗,讓很多人失去了親人,著名景點火花海、熊貓海也被摧毀。但國家及社會各方救援力量挺進災區,積極開展救援工作,才讓災難傷害降到最小,愛讓災區的人民有勇氣有力量去面對災難戰勝災難。

讀了《青銅葵花》讓我對之前自己的任性,不珍惜父母的愛感到深深的內疚和自責。

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我們或許也都會經歷各種困難,只有面對困難、正視困難、渡過困難才能讓自己成長。

讀青銅葵花有感6

伏爾泰說“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好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今年暑假我就和一位好朋友重逢!他就是——《青銅葵花》

我再次認真讀了曹文軒寫的長篇小說《青銅葵花》:文中講述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一個啞巴;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讀完這部作品,我被書中描寫的苦難與大愛所震撼。

走近青銅與葵花,感知到了痛苦:故事發生在大麥地,青銅一家就生活在大麥地村,那裏有一條寬寬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蘆葦蕩。在青銅五歲那年的一個深秋的夜晚,蘆葦蕩一片火海,大火過後,大麥地成了一片悽慘的黑色,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本說話流利的青銅一夜之間竟成了一個聽得見別人說話,卻再也說不出話來的啞巴……對於青銅來說,這意味着什麼?是啊,苦難降臨在青銅身上,從此,他失去了語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樂……

與青銅一樣,葵花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葵花三歲那年……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不一樣的境遇,卻印射着同一樣沉重的詞語——痛苦。對於這兩個年幼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痛苦是何等的沉重啊!

而這種苦難卻遠不止這一些,讓我們一起走進青銅的家。青銅的家像一輛馬車。一輛破舊的馬車。在過去的許多年裏,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風裏雨裏地向前滾動着。車軸缺油,輪子破損,各個環節都顯得有點鬆弛,咯吱咯吱地轉動着,樣子很吃力。但,它還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沒有耽誤路程。

看到這裏,我問媽媽:“媽媽,真的有這樣的事嗎?我常常看到我們班的同學把吃不完的食物隨手就扔了。”媽媽聽了,語重心長地說:“中中,這種苦難外婆經歷過,也向書中所講的那樣,當時人們也吃野菜,剝樹皮。人們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講得就是苦難能催人奮進的道理。中中呀,你們這代人就是太幸福了,真的有苦難來了,看你們能承受得住嗎?”讀了這本書,再品品媽媽的話,我似乎明白了,苦難其實也是一種財富,它能讓人自立自強。太公、外婆經歷了許多災害,懂得了節儉,感恩如今的衣食無憂;經過戰火洗禮的英烈們,更能體會今天的幸福安寧……讀過此書後,我要準備迎接苦難!在苦難中鍛鍊自己!

大愛也使苦難變成了美麗的苦難。第六章的《冰項鍊》,我讀了兩遍,每讀一次我就感受到一次“愛”-----青銅對妹妹葵花的愛:“青銅用一根細木棍將冰凌凌敲碎,陽光下,盤中璀璨奪目,猶如一盤鑽石在散射着多芒的亮光。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後將三四寸長的一根細細的蘆葦管,一頭銜在嘴中,一頭對着它,用口中的熱氣,不住地吹着。那熱氣便像一根柔韌的錐子,在那顆冰凌上慢慢地錐出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洞來。吹一顆冰凌,大約需要六七分鐘時間。”葵花演出時脖子上的項鍊居然是哥哥用嘴吹出的冰項鍊,那閃爍着清冷亮光的冰項鍊,不正是一種愛嗎?書中的這種愛還有很多很多,奶奶愛葵花,葵花也愛奶奶;爸爸媽媽愛葵花,葵花也愛爸爸媽媽;村民們愛葵花,葵花也愛着這裏的村民。

對於苦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青銅一樣堅強,像葵花一樣樂觀;對於愛,我們要心存感恩,也要學會付出。

讀青銅葵花有感7

本文的兩個主人公:青銅,一個有語言障礙的農村的孩子。葵花,是一個伶俐可愛的城市孩子,兩位都令我着迷。葵花的父母相繼離世,被全村最窮的一家也就是青銅家領養了,從此,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到最後,成了不可分開的兄妹。中間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歡的章節就是《紙燈籠》。

《紙燈籠》的故事裏,青銅葵花的奶奶因爲糧食短缺,奔走他鄉採棉花,從而給自己家減少負擔。可是沒過幾天奶奶就累倒了,被送回來了。爲了給奶奶治病,每個人都拼命的賺錢,只有葵花,她不知道自己能幹些什麼,覺得全家只有自己在吃閒飯,爲了給家裏減輕負擔,爲了給奶奶治病,她乘上去江南採銀杏的船,走了。葵花受到很多關照,把銀杏賣了個好價錢,回去的時候,她看見最好的哥哥——青銅,正打着她最熟悉的、自家的燈籠,每天在岸邊等她。

看了這個章節讓我熱淚盈眶了兩次,第一次是奶奶爲了給家裏減輕負擔,奔走他鄉拼命採棉花,卻累倒了。這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是家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也是長輩對晚輩的疼愛。第二次,是青銅在等待葵花,終於等到了的時候,那執着的等待是兄妹間的關愛,這些都讓我深深地感動。

青銅葵花承受了跟他們年齡不相符的苦難,可他們就那樣堅強地生存着,且在極其艱難的環境裏,表現出了他們的勇敢、堅強、執着、真誠、善良,他們在遇到困難時總能替別人着想,甚至替對方受罪的善良讓我感動。

青銅葵花,感謝你們讓我在平淡的日子裏,獲得了心靈的震撼和感動。也教會了我,在遇到困難時,要堅強面對,並且,學會透過苦難,去感受人世間最深的親情的溫度。

讀青銅葵花有感8

兩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孩子,讓年齡與他們不相仿的人心生不約而同的感動。

故事從葵花身上開始:一個自小跟隨爺爺生活的女孩來到大麥地生活,結實了以兄妹相稱的男孩青銅。青銅和他的家人非常照顧葵花,供她生活、玩耍、學習,甚至將青銅身上應有的愛都給了她,不是因爲她非常美麗,那是由心生的愛。天有不測風雲,在12歲那年,葵花——原本生活在城市的小女孩被迫回原來家。與她生活了那麼多年的“家人”,怎能捨得?在葵花已經離去的時候,青銅出乎意料的喊了一句:“葵——花!”他的家人頓時驚呆了,對於一個因爲車禍不會說話的不幸青年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這就是大愛的力量。

是啊,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有的時候,它可以讓露宿街頭的乞丐感到溫暖,可以在絕望時產生奇蹟,甚至能把徘徊在生命線上的人拯救過來……這就是愛。愛不需要多大的付出,只需小小一個念頭,就像青銅對葵花的愛,願意把學習的機會讓給她,願意在寒冬將僅有的蘆花鞋贈給葵花……這就是愛由心生。

在我們身邊就有這種愛。

是誰爲我們準備豐盛營養的早餐?是誰供我們上學?父母,對,可他們有什麼理由來供我們呢?愛,因爲他們愛着我們,愛不需要理由。可當他們爲我們報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們爲什麼這麼漫不經心,在學校那裏浪費時間?假設在你吃不上東西時,你還會不珍惜眼前的食物嗎?這是一樣的道理。現在我們過着好生活,卻並不珍惜,如果這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碌碌無爲的你會感到快樂嗎;青銅和葵花生活艱辛,卻依舊其樂融融。難道我們一定要窮苦纔會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愛?我們不該推辭父母夾到我們碗裏的菜,不該因爲迷上游戲放棄了學習,更不該把父母冷冷地拋棄在視線之外的盲點。他們愛我們,我們也要愛他們,爲他們洗洗腳,做做家務,捶捶背……這可不是父母留給我們的負擔,作爲兒女,我們理所當然要回報爸媽給我們的愛。別忘了,是誰送給我們這美好的世界,是誰嘔心瀝血地給我們創造幸福百倍的生活。雖然青銅和葵花不是親生的,但他們之間的那種愛卻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可咱們就比他們差嗎。真的,愛不會付出多大的代價,不會讓你失去生命,失去朋友,失去對美好世界的遐想。有的愛需要付出,可看看這世界,不正是那些付出的好心人堅持不懈才變得如此美麗、如此有愛嗎?

好好地珍惜眼前,珍惜愛吧。——這是《青銅葵花》告訴我的。不一定每個人都要付出愛的代價,可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有愛,愛着生活,愛着父母,愛着世界上每一個人,這世界就會充滿愛。

愛是小事,又是大事。

讀青銅葵花有感9

在我家的書櫃裏,有一本非常值得去看的書,它的名字叫《青銅葵花》,我先後一共看了3遍,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爲了一家人,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葵花的爸爸是名雕刻師,他曾在城市的中心廣場做了一臺青銅葵花,葵花爸爸是向日葵的愛好者,所以纔給葵花起了鄉村女孩的名字,現如今他已經離開了人世,市長爲了補償他,就打算把葵花接到城裏來上學,於是青銅天天思念葵花,最後他竟然會講話了。男孩青銅是一個聰明而古怪的啞巴,女孩葵花聰慧機智,美麗可愛。青銅非常不怕辛苦,蝗蟲危機時期,爲了不讓葵花肚子餓,他不顧一切地去給葵花尋找吃的東西,青銅和葵花的生活與我們現在生活簡直不可比,我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裏。青銅渴望上學已經很久了,但是爲了讓妹妹上學,他寧可放棄了自己就學的機會。奶奶生病了,葵花就去江南採銀杏葉子賺錢給奶奶看病,他們倆人都很有愛心,富有同情心,他們這種一心考慮別人、幫助他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

羅曼·羅蘭曾說過“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重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姐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的甜蜜。”所以我們作爲生長在幸福社會的國小生,更加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學習,勤奮認真,做一名懂事的好孩子。

讀青銅葵花有感10

“青銅葵花”是一種雕塑,是用青銅雕製成的葵花。他永遠閃耀着清冷而古樸的光澤,給人無限的深意,暖調的葵花與冷調的青銅結合在一起,氣韻無窮,一片生機,卻又是一片肅穆。而這本《青銅葵花》便是充滿疾苦,卻又閃現着人性的光輝的一部作品。

青銅葵花是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的純美小說系列的其中一部,它講述了一個充滿愛的故事。城市女孩葵花,一個剛滿7歲的女孩。母親早年因病去世,而她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她的爸爸,卻不幸落水。爸爸生前的朋友把她寄養在了青銅家,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將葵花召回了他的城市。青銅從此常常坐在大麥堆上,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在青銅5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改變了青銅的命運,他因受了驚嚇,連發5天高燒,從此他從一個說話流利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啞巴。他是那麼渴望上學,可家裏一直拿不出錢來。在面對他和葵花只能其中一人去上學的問題,他主動放棄,讓葵花去上學。別人有的他沒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沒有,他沒有,反而顯的對不起爸爸媽媽似的反過來安慰他們。

從開始看到整本書看完,我的眼淚一直沒有斷過,不得不承認曹文軒卻卻實實寫出了“美麗的痛苦”。

整本書雖苦,但人性的光輝卻始終在閃耀。在葵花爸爸去世,要把它寄養在大麥地村時,阿姨們花錢給葵花買新鞋新衣。在大雪天青銅去賣蘆花鞋,被冷的打顫時,旁邊屋裏的人把他拉進了屋子,讓他進屋烤火。在大麥地遭遇蝗災時,爸爸生前的朋友還是不顧自己,給青銅家送來了一袋米,在奶奶病危,一向心胸狹窄,愛財如命的嘎魚爸爸主動送來了兩隻鴨等,這些愛都出自人性之美。

連接整本書的一個線索,便是書中青銅家的黃牛。他是除了葵花青銅唯一的夥伴。他忠誠,肯吃苦,與青銅一家人不離不棄。青銅一家也把它作爲家中的一份子,從側面顯示出了青銅一家的善良與質樸。

寫完這本書,曹文軒還有一句話也值得深思,“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

讀青銅葵花有感11

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當一本書真正住進你的心裏時,你就會有這種感觸。

喚醒

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就是一本好書。小說寫的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讀罷《青銅葵花》的感受是國小時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曾有過的,其實說白了就兩個字——苦難。現代人的生活安逸了,而不少作品爲了不斷滿足人們的貪慾、情慾,苦難便從中被消磨盡了。這些作品大都搔着現代人的癢處,卻很少有像《青銅葵花》這樣刺着人們的痛處,把苦難從人們的潛意識中喚醒。

面對

曹文軒曾說過:“少年時,就有一種面對苦難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所以想要成爲強者,就要有面對苦難的風度。著名植物病毒學家彭加木毅然放棄實驗室裏優越的條件,經常去原始森林、大沙漠考察,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羅布泊大戈壁留下了他最後的足跡。彭加木尋找苦難和麪對苦難的勇氣被後世崇敬,他是一個真正的強者。

當代中國少年普遍缺少面對苦難的風度。就拿我來說,考試考不好後就常常一蹶不振了。而中日曾聯合舉辦了一項青少年的比賽——看誰能走完30公里的路程。比賽在酷熱難忍的新疆舉行,結果參賽的中國學生最多也只走了總路程的三分之一,日本學生卻走完了全程。事後,日本官員對中國官員說:“這一代,你們不如我們!”我想:那些中國孩子開始時一定滿口的豪情壯語,但在苦難面前他們黯然失色。後來,我又不斷看到關於“中國人的體質越來越差”“中國少年的大腦被享受麻痹了,身體被享受酥化了”等類似的報道。

尋找

作爲有志氣的一代,我們要經常去尋找苦難,尋找苦難能讓我們擺脫浮躁與安逸,多一份穩重,多繼承一點艱苦奮鬥的傳統;我們要堅強地面對苦難,面對苦難能讓我們擺脫膽怯和懦弱,多一份勇氣,多一點自強不息的信念!

讀青銅葵花有感12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這是對《青銅葵花》最好的詮釋!

主人公青銅很聰明,卻因5歲那年的一場火災讓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而葵花是城裏人,天真而帶着些秀氣。不過,一個特別的機緣,讓這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孩子走在了一起,以兄妹相稱,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他們倆的童年沒有富裕的奢華,卻有童年的爛漫;沒有寬裕的條件,卻有無邊的幻想。

葵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她明白住在青銅家會讓他們肩上的擔子更重,所以她從來不像其他的同齡孩子一樣,愛打扮,愛挑剔,她總是那樣的文靜懂事,所以,身着一件破爛的衣服怎麼也擋住不了她的清純與質樸。青銅一家沒有把她當成過外人,她就是他們的孩子!

在書中,有一個故事至今讓我難以忘懷,它的愛是無聲的,卻也是最偉大的——

青銅家沒有錢了,但仍需要替葵花交學費。此時葵花準備上五年級了,她哭着鬧着讓爸媽別再替她報名,爸媽不肯:多麼聰明的孩子呀,我們不能辜負孩子親爸的希望!葵花雖不捨得校園,但爲了全家,她做出了一個決定——

在最後的考試中,她胡亂答題,沒有好成績就不能升級,後來,她如願以償了,但她沒想到全家竟那麼氣憤!在奶奶的勸導下,葵花說出了真相。全家感動了,老師感動了,葵花還是上學了,只是,學校免除了她的學費。

讀了這,我深有感觸,掩卷沉思。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想想我自己,上次英語考試,我只不過拿了一個100分,就蠻橫無理的要爸爸媽媽給我買好吃的,爸媽沒應允,我就賭氣不吃飯。媽媽最後纏不過我,只好買了一堆吃的給我,還帶我出去玩,我這才“恢復正常飲食”,相比青銅與葵花而言,我顯得多麼渺小!貧苦一點,是愛,這種愛的意義正如珍珠的痛苦掙扎而磨礪地晶瑩剔透,貧苦才創造出一代英雄少年!

沒有哭過永遠不知道淚澀,沒有痛過永遠不知道心傷,沒有經歷過永遠不懂得生活,沒有坎坷過永遠不知道偉大的愛!

——這,就是《青銅葵花》給予我的,最深沉的啓示。

讀青銅葵花有感13

最近,我在讀的課外書是老師推薦的《青銅葵花》。這本書的作者是曹文軒,他一生獲獎無數,有“兒童文學獎”“國際安徒生獎”等近百個獎項。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內容是第六章——冰項鍊。主要講的是:葵花在文藝宣傳隊裏排練的時候,穿着由她媽媽的花衣服改做成的新衣裳。劉老師見了讚不絕口,她又讓鈴子把銀項鍊借給葵花。在葵花戴上項鍊的那一剎那,葵花是多麼喜歡這條項鍊啊。可鈴子怕媽媽罵她,就要回了項鍊。青銅聽說了以後,決定幫妹妹做條冰項鍊。在青銅用嘴將打碎的冰凌全部吹穿後,腮幫早就麻木了……看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一條項鍊嗎?戴不戴都一樣,何苦呢?但青銅不一樣,爲了葵花,他甘願付出一切,就因爲他愛葵花。當項鍊完成並戴在葵花身上時,他感覺他的這位妹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葵花也感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孩。

這是一部悽美的小說,雖然主人公一家生活在苦難中,生活極度窮困,但他們活得卻非常快樂,因爲他們之間有至愛親情。

小說結尾沒有寫主人翁的最終結局:青銅和葵花到底會不會再次見面並認出對方呢?這倒是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加強了小說的吸引力。

讀青銅葵花有感14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才可能是一個強者。”這句話出自曹文軒的又一力作《青銅葵花》,沒錯,這個假期我又拜讀了曹文軒先生的一部小說!

這本書講述的是小男孩兒青銅與小女孩葵花之間動人心絃的故事。我是一個眼眶特別淺的女孩兒,讀這本書時,不知眼眶溼潤了多少次。我的眼前至今還浮現着那一幕幕畫面,其中最清晰的還是青銅與葵花摸銀杏葉來決定誰去上學。青銅家很窮,只能讓一個孩子去上學。於是青銅決定用摸銀杏葉來決定誰去上學,青銅在瓶子裏放了兩枚銀杏葉,誰摸到紅杏葉誰就去上學。可葵花不知道的是,瓶子裏的兩枚杏葉都是紅色的,不管怎麼摸都是葵花去上學,而那枚綠色的杏葉一直被藏在青銅的袖口裏……讀到這兒時,我的眼眶溼潤了。青銅家再怎麼窮,也不會讓葵花受任何一點委屈……青銅家點不起燈,青銅就捉來螢火蟲;葵花要上臺表演,青銅就親手爲她做冰項鍊……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催人淚下……

可造化弄人,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了她從小生長的城市……命運是殘忍的,卻又是公平的,它用葵花的離開,換取了青銅的聲音……青銅人生的第一句話不是“爸爸”、“媽媽”,而是一一“葵花”……

書的最後說,青銅一直望着葵花離開的那個方向,等待着她的歸來……此刻我想說一句話,青銅與葵花承受了他們這個年紀本不該承受的責任、傷害,可他們是善良的,是堅強的,他們之間純真如水晶般的情誼,他們笑對人生的態度,打動了我,感染了我,使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

讀青銅葵花有感15

這個寒假很特殊,比往常的時間長,許多醫護人員抗擊在一線,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待在家裏,這段時間,我在家裏讀了幾本書,其中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青銅葵花》,這本書的作者是曹文軒,他曾在20xx年獲得了“國際安徒生獎”。

這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當我懷着複雜的心情,讀完了《青銅葵花》。一份份真情讓我回味無窮。父女情、母子情、祖孫情、兄妹情,從頭到尾,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句,甚至每一個字都激起了我心底的情潮,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本書是作者曹文軒在20xx年激情奉獻、心愛備至的小說力作。這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是一個啞巴,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作者曾在後記中說到自己在寫完《青銅葵花》後不久,就讀到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

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的人生得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青銅葵花》要告訴孩子們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

曹文軒,用詩意如水的筆觸,描寫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實而哀傷的瞬間。作品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品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作品寫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和情意。倔強的青銅、懂事的葵花以及他們善良的家人共同讓我明白了:苦至深則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