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觀後感9.27K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1

每一次讀孫老師的書都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聽說過青春期,更年期等,對於兒童敏感期還是第一次瞭解。原來兒童的成長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構成的,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就會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而敏感期發展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一個孩子能否成長爲一個正常的,優秀的人。以下是我讀完《捕捉兒童敏感期》的一點心得體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很多行爲讓大人難以理解,比如,總喜歡咬人、喜歡品嚐各種各樣的東西、喜歡玩水、願意把東西扔掉再撿起來、在一段時間裏總學說大人話、有時特別喜歡打人......當孩子發生一些奇怪的行爲時,當大人們認爲那是不合理的行爲時,大人和孩子之間就會有了衝突,大人總會對孩子大喊大叫,有時甚至會大打出手,孩子則會很無辜的哭泣。就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來說,也有多次這種情況,我實在想不通孩子的小腦袋裏裝的是什麼,孩子的成長對我來說竟成了一種負擔,因爲我很害怕他接下來又要做出什麼危險讓人擔心的事來。直到看到孫瑞雪的《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一書,我纔對我的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我開始學着用“兒童敏感期”的理論來理解孩子的這些另人頭痛的行爲,瞭解了孩子這些內心的祕密。

“兒童敏感期”來源於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她畢生致力於兒童研究和教育實踐,發現了“兒童的敏感期”,並分析了每個敏感期中具有不同的特點,提出了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方法。“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她認爲在幼兒的心理髮展中會出現各種“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細節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每樣事情都易學會,對一切充滿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幼兒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上的。

用這一理論就幫我們很好理解孩子爲什麼會幹出各種奇怪的事來。但光是理解還不夠,當孩子“淘氣”時,我們仍然會不知不覺的想要制止、管教、約束他們。我想每個孩子小時都特別喜歡玩水,他們總用小盒小盆之類的容器來來回回的舀水,百玩不厭,弄得滿地滿身都是水的。這時大人們就要來制止了:不要再玩了、瞧弄得身上都溼了、趕緊換衣服去!孩子們玩得正盡興呢,突然被大人強行抱開,當然要用大哭來表示反抗了。雖然我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水的,玩水的方法有很多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液體這種性狀,可是我們仍然對孩子給大人造成的負擔表示了反感。殊不知在兒童的各個敏感期,如果兒童受到干擾和阻礙,不能正常使用他們的身體的各種功能,相關的功能就會喪失。不能使用手,手就會多動;不能使用腳,腳就會無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會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使用眼睛,眼睛就會失明。孫瑞雪的教育經驗證明,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我們應當怎樣做?做家長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玩水時給他們穿上防水的罩衣,同時把衣袖挽起來,告訴他“開心的玩吧!”

再如一些兒童經常吃手、咬文具盒、甚至吃書、喝彩筆水、舔桌子等,這時大人的想法是:“真噁心,太不衛生了”。可是我們並沒有考慮孩子爲什麼要這麼做。在蒙特梭利看來,孩子首先用口來感知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到6—12歲。小嬰兒會吃身邊的任何一樣東西,包括自己的手和腳。這是他們的手和口的敏感期到來了,兒童會沒有理由地對某種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會不厭其煩地重複這項行爲,直到爆發出某種新的動機爲止。兒童在這段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內在活力與快樂,是根源於兒童與外在世界接觸的強烈要求。兒童吃的目的也是在認識味道,瞭解外在,建構自我,而我們則僅僅把它理解爲吃,並關注清潔衛生。當大人強制性地要求孩子講究衛生清潔時,他們的內心就會不斷地掙扎、興趣受到妨礙,就會喪失以自然的方式適應環境的機會,也就因此喪失屬於個體的敏感性與動機,這會越加導致兒童精神發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礙。

早在20世紀初,蒙臺梭利提出了“發現兒童”與“解放兒童”。到了21世紀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從過分的考試製度下解放出來;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因此家長要注意兒童的心理髮展和生理的發展之間的密切的關係,給予他們更多新鮮的刺激,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依照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發展兒童的感知覺、釋放情緒,在此基礎上進行感知訓練和良好的行爲習慣、品德觀念的培養,最後纔是強調文化知識教育,整個過程不能超越兒童的心理髮展水平和認識能力。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2

最近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捕捉兒童敏感期》,該書收錄了一百多個孩子敏感期的真實案例,通俗易懂,而且作家還針對每個不同個案均作了點評,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引領讀者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從而使孩子順利通過敏感期,讓每個孩子在愛和自由中健康成長。

我讀了之後,受益匪淺。對家園共教十分有益,作爲幼兒教師瞭解幼兒的敏感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是培養孩子的性格、興趣、思維能力和獨立能力的最佳時期,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晰、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其實每個孩子來到這個多彩繽紛的世界,就象一張純潔的白紙,要在上面繪畫絢麗的色彩,規劃美好的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他們接觸的第一生活環境。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之中逐漸認識世界,經歷從不懂到懂、從不知道到知道這個成長過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共同的願望,因此,作爲孩子的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爲孩子樹立良好榜樣,使自己真正成爲勝任的第一任老師。書中如有好多的案例如:“塗色”、“破壞性行爲”、“秩序成習慣”等個案孩子的行爲,分析的非常好。

家園共教,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建康成長的沃土。孩子的培育工作,只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應該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孩子的教育工作,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爲孩子順利通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捕捉兒童敏感期》的確是一本很好的育兒書籍,我看了之後得到了很大的啓發,作爲幼兒教師不但可以在幼兒敏感期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且還可以在做家長工作上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家長提出的疑問也能做出正確的分析,讓孩子在充滿愛、充滿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不過自己的經驗和學識還有點欠缺,還需進一步的閱讀分析。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3

在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小朋友在幼兒園拉了粑粑,在老師去給他拿褲子的時候,他把自己的粑粑包了起來並放在書包裏帶回了家,在他的父母詢問原因時,孩子的回答竟然是:“這是我的”。

當你看完這個案例時,相信你也和我一樣已經樂得捧腹大笑了。但是這個案例卻告訴了我們,這是兒童自我意識產生的開始。

兒童在一出生時,他是沒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渾然一體的,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在這個建構的過程中,最初兒童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當兒童佔有了自己的東西,當這個東西完全屬於他時,兒童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也是兒童的自我誕生的標誌。

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許多兒童在與別人交往中,會出現佔有慾強、不願分享、甚至別人碰他的東西就會大聲尖叫等。多數情況下,我們會把這一現象歸結爲家庭教養方式的過度溺愛,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壞毛病。殊不知這是兒童自我意識初步建立的時候,也是他們必然要經歷的過程。當孩子出現了自我意識時,他會按照自己的意願、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計劃、支配自己的行爲。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滿足兒童的合理需求,不要一味的譴責,給兒童創造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讓兒童圓滿的的度過這一時期。我想愛和自由永遠都是我們對孩子的缺憾。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4

讀了孫瑞雪著作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後,我受益匪淺。書中收錄了一百多個孩子敏感期的真實案例,而且作者還針對每個不同個案均作了點評,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讓讀者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對家園共育十分有益,作爲幼兒教師瞭解幼兒的敏感期也是非常重要的。

敏感期是指兒童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出於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在某個時間段內,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敏感期是培養孩子的性格、興趣、思維能力和獨立能力的最佳時期,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晰、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作爲幼兒教師不但可以在幼兒敏感期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在做家長工作上也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家長提出的疑問也能做出正確的分析,讓孩子在充滿愛、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本書收錄了200多個孩子(0歲到10歲)敏感期的真實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長或老師記錄,孫瑞雪點評。看這些案例是一種很大的享受,你會發現,原來我們孩子從那麼小起就開始構建一生的行爲準則,而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又是那麼獨特。

記得韓寒的《後會無期》裏有一句話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們只看利弊。其實真正的小孩子連對錯也不分的,他們只重感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個小孩分一個蛋黃派,一個孩子拿到大的那塊,一個孩子拿到小的那塊,拿到小塊的孩子不樂意,拿到大塊的孩子就說,你等我先吃一口你再吃,這樣你的就比我的大一點了。於是他們這樣做了,兩個人都很開心。

書中說的秩序敏感期是在2歲半左右,執拗敏感期被認爲是在秩序敏感期後,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被破壞,兒童就會哭鬧、焦慮,我認爲這兩個時期可以在一起談感想。小朋友有自己的內在秩序,需要你的尊重。

小時候,我最不喜歡聽的兩個字是:聽話。所以,我理解爲孩子需要被尊重,他的內在秩序被尊重了,被髮展了,纔會和你認爲的秩序或者規則配對。你單純的強調聽話,他不懂自己爲什麼要聽話,爲什麼要遵守某些規矩。孩子自己的秩序都沒有被尊重,如何叫他遵守環境秩序,也就是所謂的規則?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任性的孩子,很多都是因爲自己的內在秩序被破壞,被誤讀爲任性固執,如果用暴力制止的話,他會混亂的,以後所有的秩序對他來說都是無用的。秩序敏感期是最容易被誤讀,被破壞的,在孩子處於這個敏感期時,要多理解,多尊重,並盡力創造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環境。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心得 5

這周主要看了《捕捉兒童敏感期》第4章,這章主要講了3歲--4歲孩子主要出現的各種敏感期。比如執拗,壘高,色彩,語言,詛咒,追求完美,剪、貼、塗,藏、佔有慾,邏輯思維,繪畫,延續秩序,人際關係等。

先來說一說執拗的敏感期,執拗的敏感期後,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兒童就會哭鬧,焦慮,變現出不可逆性。週五的戶外活動時間,老師交給了小朋友們一個任務就是在戶外活動場所的滑梯邊上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落葉,老師會把落葉和親子時光的話語做成書籤送給媽媽。孩子們一聽是送給媽媽,都非常認真的去撿,左挑挑右挑挑,直到戶外時間結束孩子們才最終確定好。下午給小朋友分發書籤時,孩子們很高興,都視爲珍寶一樣。但是由於老師的疏忽,xx小朋友的書籤出現了錯誤。在和xx小朋友溝通好之後,我和xx決定一起出去從新尋找葉子。換了鞋子,穿了衣服後我和xx一起下了樓。我看到樓下就有xx上午找的那種葉子。我對xx說:“xx,你看咱們樓下就有這種葉子,咱們在樓下找吧”。xx說:“老師,我想去滑梯那邊找一模一樣的”。很慶幸,xx的表達很直接也很清楚。我知道xx現在是執拗的敏感期,所以我帶她到滑梯的地方。她一邊找一邊說:“一模一樣的,一模一樣的”。最終,找到了她自己很喜歡的。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這種特殊需求通常是執拗的,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但是當孩子遇到這個敏感期時怎麼解決呢?一是要理解,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很沒有耐心的責怪孩子。二是要變通,當孩子的執拗可以實施的時候,要按照孩子的想法來做。但是,當執拗不符合常理時,要學會變通。三是要成功,不要否定孩子的執拗,解決執拗的問題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滿意。理解不是特別難,但是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的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

接下來再說說剪、貼、塗這個敏感期,可兒現在就是在這個剪、貼、塗的敏感期。每天可兒都會畫畫,畫完找老師要剪刀,把自己畫的小花,小動物剪下來,然後拿着小膠帶來找老師:“老師,老師,你幫我找找頭”。整個做好之後,還會高興的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剪、貼、塗的敏感期是孩子從兩歲開始最常見的活動。剪從開始的手的.使用,到手的功能的逐漸完善,最後變成一種藝術的創造。

還有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駿駿現在就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駿駿的鞋是帶有粘扣的,駿駿穿鞋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一粘就好了。駿駿會按照粘扣的邊一點點的對齊並且粘好。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當然也是人的天性,他從兒童時期出現,保護它就是保護追求完美的人。成人不會把有瑕疵的蘋果看成不完美,但是成人依舊會對一個接近完美的蘋果驚歎,會對一個接近完美的自然對象或藝術作品感懷。完美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孩子追求完美,表明孩子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