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1

斷斷續續花了好長的時間終於讀完了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對我而言,理論知識太多,一時難以消化,以後還要多翻閱學習。

全書的主題是孩子的各個敏感期出現時,家長和老師要給與足夠的愛和自由,幫助孩子平穩度過每一個敏感期。

等等兩歲生日時,發生了一件小事。等等在客廳玩耍,因爲裏屋開了空調,乾爹從陽臺進來後就隨手關門了。突然只聽到等等嚎啕大哭,大家立刻去哄他,也哄不好,還是歇斯底里的哭。我猜測,乾爹進來後自己關門了,沒有讓他關。把他抱過來,問他是不是這個原因而哭。他點點頭。立馬打開門,喊他去關。他一邊流着眼淚,一邊笑着跑去關門,然後就不哭了。因爲之前,每次我們從陽臺進來,都是他去關門。他已經到了這個秩序敏感期,這個事是讓他來做,那麼別人就不許做,必須等他來做。即使到現在2歲5個月了,我們從外面進來,如果他在家,必須喊他來開門,如果你用鑰匙開門進來,他立馬就會哭,喊着:“讓我來”。家裏還有一些事情也必須讓他來,比如爸爸的菸灰缸必須讓他來倒,即使他倒不好,每次搞得到處都是。他的這秩序個敏感期持續時間挺長了,但是對於我們家人的生活沒有影響,我們也都由着他,給予他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兩歲半以前的敏感期有很多,比如走——從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獨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樓梯,到專門愛走不平的路。現在細細回想起來,等等這一些都經歷過。他還不到1歲就能獨立自己行走了,不要我們牽他,自己像只小企鵝一樣,左搖右擺的走路,還特別喜歡去追比他走得快的大孩子。大一點後,喜歡走樓梯,大熱天裏我陪着他在小區入口的樓梯處每天走好幾趟,爲了導入數學興趣,一邊走,我還一邊數數,他走一級臺階,我數一個數。小區的花園裏有好多一塊塊的石板小道,不是平坦的,而且還隱藏在灌木叢中。一歲8個月左右,因爲妹妹出生了,他每天都是由阿姨帶着出去玩,每天都帶着阿姨走那些凹凸不平的小路,而且每次路線都還不一樣,阿姨必須跟在他後面走。兩歲4個月時,大姑和姨奶奶來長沙玩,我們一起去爬嶽麓山,我們都走在大路上,他一個人走在路旁的幹水溝裏,我們讓他上來,不肯,還走得特別開心,一個個的叫我們回頭看他。進入模仿額敏感期時,簡直就是鸚鵡學舌,我們說什麼,他也跟着說。我問他:“你吃蘋果嗎?”他說:“你吃蘋果嗎?”“媽媽是問你,你吃不吃蘋果?”“你吃不吃蘋果?”還能怎麼溝通呢?

諾諾現在已經9個多月了,但是對吃手還是樂此不疲。她在用口腔探索世界,也是在用口腔尋找安全感,安慰自己。6個月以前是經常吃,一根根手指輪着來,或者是整個手指都賽進嘴裏,或者是攥成小拳頭塞進去。現在是隻吃食指,想要睡覺了就會吃,半夜醒來也會吃。平常拿到什麼東西都往嘴裏放,不讓她吃立馬就哭了,一還給她,眼淚馬上收住,塞進嘴裏,望着你笑。她的口腔敏感期還沒有過,平常不會阻止她,但是也會引導她發展其它感官,比如聽覺,用工具發出不同的聲音;訓練視覺,用玩具吸引她追視;給她不同材質的玩具,讓她摸,捏,以此來訓練觸覺。

對於孩子,我們總是以自己的固有思維去看待他,其實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歷程,他到了什麼年齡,自然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我們不能揠苗助長,也不必憂慮,給予足夠的愛和自由,靜待花開。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2

一般的教育類書籍都是理論式的,但是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卻全是案例,再加上案例點評。而且書中的案例都特別典型,很容易帶入日常的教學中。

比如說口的敏感期,在不瞭解幼兒的敏感期時,我一直認爲嬰兒把手放入口中是一個極不衛生的動作,而且容易養成幼兒吃手的習慣。但事實正好相反,首先,在這一時期,口是孩子探索世界,認識萬物的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在口的敏感期時,沒有讓幼兒用嘴巴去探索一些事物,嬰兒就不可能獲得一些生活的經驗;而且很多孩子的敏感期是有補償期的,也就是如果在適宜的年齡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以後會用更長的時間來補償這一敏感期,還是以口的敏感期舉例,有些大孩子有吃手的習慣大概就是源於此原因吧。

像是我的一個同學,現在與我同歲,已經二十多了。睡覺的時候還是不自覺的吃手指,並且有咬指甲的習慣。我也曾多次跟他說過這個習慣非常不好,但他就是改不掉,老是不自覺的去咬手指甲,每次看他的手指都是參差不齊的。他媽媽跟他說,他小的時候,大人就是覺得咬手指頭不衛生,只要一看到他把手放進嘴裏就給他拿出來,甚至給他穿的小衣服的袖子都特別長,小手都是藏在衣袖裏面,根本沒有辦法把小手放進手裏。這樣就阻礙了他用口去探索世界,使得這個敏感期沒有好好度過,還形成了不好的性慣。

在幼兒處於某個敏感期時,我們應盡力幫助幼兒順利度過敏感期,不要以安全等名義去阻礙他的發展,因爲幼兒對於一些危險是有規避意識的。

點評:口的敏感期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傳統觀念上,我們總是認爲孩子“吃手“”是非常不衛生的,豈不知這嚴重剝奪了寶寶的發展需求,阻礙了寶寶探索世界的內在動力的發展。現代教育研究與實踐不但證明了這一觀點,同時,如果我們能夠仔細的觀察一下新生的小寶寶的話,我們會發現,當TA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小手放進自己的口中的時候,TA的小臉上會呈現出多麼動人的滿足與喜悅的神色!

讓我們一起探討孩子成長的祕密,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3

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是在育兒課堂中聽到的,當時老師用了三天的時間來解讀這本書,剛聽完那會感嘆萬分,因爲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了,期間錯過了很多敏感期。也因爲自己的無知並沒有讓孩子很好的過渡敏感期。這本書買了很久卻一直遲遲未開封,一部分原因是育兒課堂上聽過,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認爲孩子已經過了敏感期了,沒必要看了。最近重讀了這本書,書中有三個知識點讓自己感觸特別的深刻。

第一點也是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第三階段的執拗和不可逆性。在孩子小的時候吃東西時不小心掉地上,無論自己如何哄,拿一樣的吃的也好,更有吸引力的吃的也罷,哪怕拿出平時最愛吃的東西,都無法改變孩子就是要掉地上髒了的那一塊食物的想法。多次把當時的自己氣的夠嗆,只覺得怎麼會有這麼犟的孩子。一點都不理解孩子其實是在經歷秩序敏感期,無論什麼東西都要和原來一樣,哪怕是掉地上的糖,再拿一塊一樣的對孩子來說也是不一樣~

第二點是書中提到的一個案例:講着一個孩子在玩自己的尿,他的媽媽多次勸阻無效後,孩子的爸爸強行將孩子帶離現場,而書中兩個孩子卻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一個是不管孩子,讓他繼續玩;一個是尋找孩子從來沒見過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來阻止孩子玩尿。試想如果是我們,又會怎麼做呢?我一定也會像案例中的爸爸或媽媽一樣,想盡辦法阻止他繼續玩,不斷的打擾他,如果還沒有用也會使用強行拉走的辦法。而書中卻提到孩子在專心致志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常被無端打斷,破壞了孩子成長的機會。雖然自己的孩子沒有出現過書中那樣玩尿的情況,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在專注於一件事時沒有被打擾過呢?我家孩子被打擾最典型的莫過於孩子小時候餵飯難,爲了讓孩子多吃幾口飯,父母總是會在孩子邊玩時塞一口飯。因此孩子現在不夠專注,和小時候專注被打斷是有必然聯繫的。

第三點是書中提到的攀爬敏感期,相信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還沒走穩就喜歡亂爬亂竄的行爲。我家大寶也不例外,一直以來都覺得大寶是個膽子很小的孩子,看這本書時想起他曾經成長的經歷,原來他曾經也有過大膽嘗試與體驗的經歷,像爬牀爬樓梯爬凳子,甚至是牀的圍攔也攔不住他攀爬。只要能爬的,他都會去嘗試。但由於他是大寶,大家都很寵他,尤其是父母,生怕他摔着碰着,在孩子多次嘗試各種攀爬時,自己總是會揪着一顆心,時不時大聲呼喚小心。而父母的寵愛時常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慢慢的,孩子膽子越來越小了…

已經錯過的敏感期就是錯過了,孩子們已經長大了也過了可以恢復敏感期的年齡,但這本書還是解決了自己很多疑惑,理解了孩子現在的某些行爲,知道了自己曾經在孩子成長中犯過的錯誤。自己努力讀書也是爲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日後,希望自己無論是這本書還是其它親子教育類書籍,都不要忘了初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愛,給予孩子充足的愛,愛孩子就要先懂孩子~

捕捉兒童敏感期讀書筆記4

在工作生活中,當遇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表現出不同的行爲時,自己雖有不解,但卻未曾真正的去認真思考了解這些行爲背後的原因,僅僅只是想想,心中的疑惑未曾得到半點解答,直到我遇見它:教研培訓會上,李玥杉老師爲我們分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雖之前有粗略的讀過,終究是不解其中真諦,而今是如獲珍寶,細細品位其中內涵,悔恨初見之怠慢。

輕撫書頁,聞着墨香,欣喜地發現孫瑞雪老師對一些主要敏感期的專門闡述,如“兒童在用手思考”“空間、時間的敏感期”“人際關係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認真研讀後,曾幾何時盤梗在我心中的疑問,如同縷縷清風,將這些疑問一一吹散,爲我撥雲見日。這本書給了清晰的答案,爲我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的畫卷,讓我對幼兒的生命發展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瞭解,也使我更加靜下心來深入細緻的思考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在兒童日常行爲、大量兒童的案例中總結出來的育兒理念,以蒙臺梭利教育理論爲基礎,延伸出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教育方法。本書收錄了200多個孩子(0~10歲)敏感期的真實案例,大規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引領讀者瞭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祕密。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案例分享

在讀這本書以前,我知道人的發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語言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繪畫敏感期、音樂敏感期等。但是兒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麼樣子?各個敏感期分別在什麼時候到來?怎麼判斷孩子處於生命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來時,父母應該做些什麼?對於這些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幾乎一無所知。閱讀了本書後,並與自身工作生活中遇到案例相結合,令我茅塞頓開,真正領略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諦。

案例一:口的敏感期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看到襁褓中的嬰兒,會時常將手放進嘴裏不斷吮吸着。小侄女,現年2週歲,在其半歲前,時常回家總會看到她很專注的將手往嘴裏放,而且還會發出很大的“吧唧”聲,這時身邊的大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到後就會一邊說着“不衛生,不乾淨”,一邊將孩子的手從嘴裏拿出來,這時會發現剛剛還可愛的乖寶寶,瞬間變成愛哭鬼。

當我看到這一幕時,只是會拍拍孩子,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沒過一會,再看孩子,她仍在不斷努力的將手送入自己的小嘴巴。爲什麼剛纔吃着小手安靜快樂的寶貝,把手取出後,瞬間惱怒起來了呢?雖然自己有過思考,但未曾真正的瞭解過吃手行爲背後的原因。直到我看了《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後,書中提到的口的敏感期中的案例,使我思緒全開,也使我更清晰地認識孩子,瞭解孩子,更給我今後科學有效地育兒生活指明瞭方向。

孩子吃手,這是她用口發展和獨立口的功能,使用口來認識她自身,她要認識甚至是喚醒自己的身體,她透過這樣的吮吸來把手解放出來,最後用口來認識這個世界,她手的感覺是這樣開始的,她的世界也是這樣開始的。

兒童口腔敏感期在半歲左右來臨,嬰兒首先要使口的功能建立起來,其次才用口來認識世界。口不僅僅用來飲食,在最早先,口肩負着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來喚醒身體的其他部分,並且用它來認識外在的世界。關注幼兒敏感期,至關重要,當嬰兒暢通無阻的度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臺階,這給嬰兒帶來了愉悅和持續性的滿足,也釋放出了嬰兒生命中的能量。

案例二:空間、時間的敏感期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滑滑梯,好些孩子總喜歡在滑滑梯下面的空間來回穿梭,玩着各種遊戲,十分開心。作爲老師總是怕孩子們來回跑不注意,會碰到頭或者摔傷,甚至時有打斷孩子們的.遊戲。

看完《捕捉兒童敏感期》中關於空間、時間的敏感期後,深刻地認識到孩子們原來是通過滑滑梯下面的空間,感知空間,建立空間意識。作爲教師我們需要有承受危險的心理力量,我們應該給孩子愛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有這樣的需求,空間敏感期對空間的探索,是兒童一個自我創造的過程、一個突破極限的過程。

案例三:婚姻的敏感期

班級中(中班)的兩個小朋友(4—5歲),一一(女)和左左(男)。一段時間裏,他們兩個總會互相說着“長大了,我要和她/他結婚”“長大了,我要嫁給他”“長大了,我要娶她”。

兒童時期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培養和情感發展的過程,讓兒童在童年順利度過婚姻的敏感期,將爲孩子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基礎。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應重視兒童的婚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實際上是兒童最早開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問題,當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來時,我們應該高興,因爲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爲兒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觀念,爲兒童建立更好的愛的觀念和豐富的情緒。

金句分享

孩子的心是細膩的,只有當我們儘可能細膩起來的時候,纔會有機會感受到孩子細膩美妙的情感溪流。

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讓兒童學習他年齡不能承受的東西,用成人的學習方法和強制手段給孩子灌輸知識。

媽媽們叫孩子時很少先觀察一下孩子正在幹什麼,誰知道有多少個寶貴的瞬間就被這樣打斷了。

彌補敏感期需要條件,需要愛和自由的環境……在愛的包容下,被壓制過的兒童會獲得心理上的療愈;在自由中兒童逐漸放鬆和解放,逐漸打開自己的心智,走向正常。

對於孩子來說,任何所學的知識,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這個實踐的過程便是內化的過程。

讀罷此書,意猶未盡,進入幼教行業快六年了,期間遇到過不同類型的孩子,由於自身經驗缺乏,在孩子們出現一些看似奇怪的行爲後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更科學地引導孩子們。當我讀了這本書後,對之前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找到了答案。當我們遇到一些看似很奇怪的行爲時,如果能夠心平靜氣地站在孩子們的角度來看,其實沒有什麼。只是我們常常會用成人的標準以及眼光去評判一個孩子的行爲。順其自然,讓孩子們慢慢去度過他們的特殊時期,適時引導,及時指正。這本書淺顯易懂,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建議可以很好地轉化爲自己的經驗。也希望自己今後能更瞭解孩子,懂得更尊重孩子,在孩子做出不理解的事情時,不再是阻止,最起碼知道爲什麼。

感知兒童的敏感期,瞭解和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爲兒童順利度過敏感期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