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長征》觀後感

觀後感2.66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征》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征》觀後感

《長征》觀後感1

正煩躁地按着發酸的腿,邊按邊抱怨着。看着桌子上乖乖趴着的帽子,又回憶起了那天的所見所感……

在週五那天,我們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學生舉行了一次遠足,聽到這個消息當然讓我們高興得合不攏嘴。出發當天,帶上統一的白帽子,望向九年級班級的窗戶——他們正羨慕地望着我們,我們的心裏又是一陣得意。

終於,隊伍的長龍開始移動了,同學們都壓抑着心中的激動,愉快地踏上旅途。

途中同學們又說又笑,浩浩蕩蕩的隊伍在街中走着,吸引得不少人朝我們行注目禮,在這些圍觀的人羣中發現了許多老人們的身影,他們正用既羨慕又欣慰的目光看着我們。

本以爲可以一直這麼愉快地走着,沒想到過馬路時需要快速地跑,跟緊隊伍。這大大減弱了我的忍耐力,不到一半的路程,我就累得氣喘吁吁,與同學們談笑的興致也沒有了,只是忍耐地走着。

浩蕩的隊伍向武警中隊移動。

在那裏我看到了武警們訓練,也看到了他們的宿舍,一張張被子疊得像磚塊一樣,使我們不得不驚歎佩服,從那裏走出再一次看到武警們的訓練,突然在心裏自嘲:“常抱怨學習累,那算什麼呀!”

回來的途中,我們基本上走的是山路,腳下已經被石頭磨出一個個泡,不得不偏着腳走。腿軟了,走不動了,只得扶着路邊的牆,愈來愈熱的太陽曬得人頭暈目眩,只是毫無知覺麻木地挪着腳步,因爲疼,每走一步彷彿都看到了長征時每一位戰士的神情,每一位戰士的背影。遠足開幕式記得老師曾經說過,這次遠足路程不及長征的八百分之一,這就堅持不了了?僅有的一絲沒有被疼痛吞噬的意識告訴我,要堅持下去!

一路上,我們唱着軍歌,從未斷過,因爲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是國家的希望,即使再累,也要一直歌頌祖國,一隻大聲唱下去!

現在,我懂了那些老人的目光,他們羨慕我們年輕,他們期待我們的成長,他們欣慰,國家可以擁有如此的棟樑,他們爲我們驕傲!

《長征》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一小段電影《扎喜的長征》,我哭了

電影中描述了紅軍在長征過程中吸收了一個藏族小夥,他叫扎喜旺徐。在過草地時,紅軍沒有糧食,但還是堅持不打擾附近的藏民,只有挖草根度日,扎西想到了到附近的寺廟籌集糧食。雖然從寺廟找到了一袋青稞面,但爲了能和寺廟的主人當面相借,大等了一個晚上,結果紅軍在當晚就轉移了,幸虧老班長在臨走時給他留了一碗野菜湯和一個箭頭,才使得扎西能夠朝着箭頭的方向一直追,在路上扎西三天三夜沒有吃東西,但當他抓起第一把青稞面往自己的嘴裏送的時候,他猶豫了,愣是小小的吃了一口,把其餘的放回袋子,繼續趕路,結果在路上暈倒了,幸好被一個藏族姑娘救了,後又繼續趕路,在路上遇到兩個他黨正搶了老農的一羣羊,趁一個他黨小便的機會扎西用瑪刀殺了另一個他黨,但在搏鬥的過程中被另一個他黨在左肩打了一槍,但他還是繳獲了兩把槍,並意外的獲得了一羣羊。與此同時,紅軍在轉移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扎西沒有趕上,而此時的紅軍隊伍只有這麼一名藏族紅軍,他的經驗對於紅軍能否走出草地意義重大,於是派人往回尋找。由於沒有糧食,紅軍只能把自己的馬給殺了,當扎西趕着一大羣羊回來的時候,紅軍的所有官兵都高興壞了,但這時扎西的槍傷已經嚴重發炎需要馬上取出子彈,經過搶救他活了過來。

看到這裏,我笑了,我真想對扎西說:你真是好樣的。

很少接觸這樣優秀片子,但每次看這樣的影片對我的促動都很大。今天,在客廳看完後我有一種寫進blog的衝動,有興趣的你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我寫的並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電影本身真的很好。

《長征》觀後感3

長征離我們很遠了,可先輩們的長征精神卻流傳至今。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們再次重溫了長征的故事,更加深入地瞭解長征精神。

聽着一個個紅軍的故事,我不由得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的美好,沒有戰爭,不用擔心會有炸彈隨時轟炸。我們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還有老師給我們上課。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穿草鞋甚至光着腳,吃野草或靠一天只吃一粒黃豆支撐,冒着槍林彈雨,風餐露宿,生死置外。在如此惡劣險峻的環境,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又有什麼理由挑三揀四?

讓我激動不已的是航天員王亞平姐姐的故事。她告訴了我們她在訓練中如何克服了各種困難,告訴了我們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後蘊含的航天精神,告訴了我們“長征”火箭的名稱含義,代表着我們中國航天事業艱辛而又光榮的歷程。

是啊,正因爲我們的宇航員發揚了老前輩的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纔會一次次飛向太空,一次次突破,創造了一個個奇蹟,令全世界不得不刮目相看。

現在,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爲國用戶成功地完成了20次發射和5次搭載任務,把24顆國外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佔據了7%和9%的市場份額,我國已經擁有長征一號、長征二號等9種型號的運載火箭了。

正如索爾茲伯裏所說:“長征將成爲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紅軍長征之路坎坎坷坷,我們的學習之路也並不平坦。長征雖然結束,但長征精神卻永存。我們要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勇於翻越學習中的一座座山,一條條河,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

《長征》觀後感4

長征精神代代傳“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飲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想必大家也聽過這首歌吧!但大家知道這首歌背後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嗎?

今天讓我們重溫長征中的故事,感悟長征精神,並傳承長征精神吧!在艱難的長征路上,有許多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大的小紅軍,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他們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他們穿的是破舊的軍裝和草鞋,爬雪山過草地。吃的是野菜、樹皮!而我們呢?我們平常挑三選四的,什麼菜不合胃口就不吃,什麼衣服穿不舒服就不要。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不喜歡這不喜歡那時,紅軍可是想都沒有想過,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挑三選四的呢?

在長征途中,有一位叫陳賡的紅軍迷了路,他在尋找隊伍時,發現了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紅軍,經過尋問,陳賡知道他也是掉隊了。於是,陳賡叫他上馬坐一會兒,他拒絕了,叫他把一小包青裸面吃了,他也不肯。沒辦法,陳賡只好無奈地走了。剛走沒多遠,陳賡就發現自己被騙了,等陳賡回到那兒時,他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故事中的小紅軍再三拒絕陳賡,可是,等陳賡明白一切時,小紅軍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這說明了當時的生活是多麼艱苦,他們卻從來沒有後悔過,不論他們多麼艱難,都是以積極樂觀向上,持之以恆的精神來克服,他們在長征途中,有多少人陷在了深深的沼澤地裏,又有多少人因爲沒有吃的,嘗野菜中毒,又有多少人因爲戰敗給疲倦和飢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並不服輸,就算只剩一個人,他們也會走下去。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就是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爲祖國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長征》觀後感5

長征五號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大運載火箭基地完成總裝,其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與國際上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將承擔發射嫦娥五號、空間站核心艙以及火星探測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家重大專項工程任務。長征五號的首飛成功將大幅提高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對我國探月工程後續任務的推進和空間站工程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從渤海之濱到南海之涯,再到衝上太空,承擔“天地運輸走廊”的重任,長征五號火箭凝聚了800餘名天津航天人的心血,是咱天津人造的火箭。現場有80名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航天人,親眼目睹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晚8時22分,全新研製的長征五號火箭託舉“升級版”太空擺渡車——遠征一甲上面級,順利將五類六項載荷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序幕。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標誌着我國在載人航天工程和新一代運載火箭研製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對於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進入空間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長征五號火箭未來將成爲在役主力火箭的“接班人”,代替長征二號、三號、四號、七號系列火箭。

從數字化設計,到一釘一鉚組裝,再到總裝完成直至衝上雲霄,天津航天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媒體報道常用“天津大運載火箭基地”)黨總支書記張北軍親眼見證了長征五號火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他向記者透露,中型火箭長征七號只是津產火箭的首秀。真正的“大”火箭,直徑達5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本月底在津完成總裝,今年下半年實現首飛。

《長征》觀後感6

今天觀看了一部電影《長征》講述的是在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路上艱難險阻和英雄事蹟。

當我看到長征二字時,總會想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主席吟唱的這首氣勢磅礴的七律《長征》。

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紅軍過草地時,沒有吃、沒有喝,約有幾千紅軍將長眠於草地。一位團長受傷了,必須要用擔架擡出草地,於是,兩名戰士忍着飢渴和勞累,一直擡着那位團長走在草地上,可是他倆還是有一人倒下了,爲了不再連累戰士,團長以要喝水讓另一名戰士去找水的藉口,將身上能吃的東西和槍、穿的留下,自己陷入沼澤中死去,等那位戰士也艱苦地爬回來時,他已無影無蹤,只留下了吃的、穿的、和用的東西。

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的遠足,在這個路途中,雖然我們走過了將近20公里的路但是對於長征這樣的萬里的話我們也並算不了什麼,他就在這20公里中,每個同學團結一心,各自都不放棄。當有人累的.時候。就會有其他同學幫忙家揹包,儘管當時那個人有多累;當有人渴的時候,也會有人主動讓出自己的水,儘管他知不知道他自己夠不夠喝;還有每一個帶隊的老師,他們不辭辛苦地跟着我們,他們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交通方式,但卻因爲考慮我們的安全便徒步跟着我們一起走,即使再累,他們也沒有抱怨過,而是給我們做好了榜樣。

在這20公里的行程中,雖不及長征的十萬八千里。但這也讓我從中感受到了長征精神,感受到每個人的團結互幫互助,面對困難時不放棄不氣餒,共同迎難而上。長征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我們應該好好繼承這其中蘊含的精神!

《長征》觀後感7

電影<長征>反映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方法大轉移的歷史,再現了當年長征中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的壯觀場面,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不禁思考紅軍憑藉了什麼力量,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國民派軍隊,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保留了中國革命珍重的火種?

影片並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從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部隊帶着超多的緇重滯留在湘江橋,幾天幾夜也沒有能夠完全透過湘江。這時,敵人的飛機狂轟爛炸,前面有蔣某佈置攔截的防線,後面有幾十萬敵人的追兵。應對紅軍長征的第一道難關,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拼死抵擋國民派追兵的猛烈進攻,爲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刻,否則後果則不堪設想。

我認爲,紅軍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個性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更不好說軍隊的發展壯大,以致最後消滅蔣某反動政府、建立新中國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方法指揮出了問題,如果部隊亂成一團,沒有凝聚力,沒有衆志成城的決心,同樣也不會取得長征的勝利。廣大的紅軍指戰員具備了這些優良的素質,最後使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我們要汲取經驗教訓,發揚紅軍的精神,克服困難,不怕犧牲,衆志成城,應對一切艱難險阻,必將無往而不勝。

《長征》觀後感8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在去觀看電影《我的長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這首詩詞。一連串的問題涌入我的腦海:紅軍爲什麼要進行長征,一路上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位曾經的紅軍戰士,回憶起當年長征的故事。那年他才16歲,就參加了紅軍,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納子”。在渡橋的時候,敵人的炸彈奪去了他爸爸的生命。在長征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親自扶起了他。一路上,大家互相幫助,一包豆子還分着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緊緊地圍着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確不懂得謙讓,真的很慚愧。毛主席的妻子在長征路上生下了一個孩子,可部隊要打仗,怎麼能把他帶在身邊呢?他們只能狠狠心,把孩子留在一間房子裏,希望能被好心人收養。

一路上,瑞納子還結識了少數民族青年達爾夥,他用那顆真摯善良的心打動了達爾夥,使紅軍和少數民族兄弟結成了親密的夥伴。最使我感動的是,連長爲了救瑞納子,自己卻跌入了無底的深淵。瑞納子在長征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爸爸、姐姐、姐夫和新朋友達爾夥,看到這裏,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紅軍在長征出發時有30萬人,而到達終點只剩下了2萬人,28萬人永遠倒在了長征途中。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報效我們的祖國。沒有革命戰士,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哪有我們美好的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讓我們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求金色的理想和燦爛的明天。

《長征》觀後感9

在假期裏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我的長征》。這部電影很好看,劇情非常感人,催人淚下。而這部電影的主人公竟是七十年前的十六歲的少年。他的名字叫王瑞。十五歲那年,他們一家四口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認識了毛澤東。父親也在炮火中犧牲了。可父親說過的一句話卻堅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在繼續長征的途中,他親眼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爲了堅守紅軍的紀律,在緊急環境中被迫丟掉剛剛出生女兒的場面。悲痛激發了戰士們更加強烈鬥志,紅軍第一次贏了--婁山關大捷。

紅軍在彝族時又有一位紅軍戰士加入了進來,他叫達爾火。他的伴侶索瑪目送她遠去。後來姐姐竹妹子犧牲了,王瑞失去了第二個親人。有一次紅軍強度大渡河時,哥哥爲了救他,也犧牲了,他失去了第三個親人。姐夫和達爾火在渡河時被射中而死,他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王瑞在硝煙尚未散盡的瀘定橋頭又一次見到了毛澤東。被煙火燒焦的頭髮,輕聲感嘆:“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呢?”

七十年後,白髮蒼蒼的他又重新踏上了二萬五千里長徵之路……

這部電影劇情非常的感人,激起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懷念,我們更要學習他們肯爲別人奉獻大無畏精神。還有,就是這些犧牲的戰士,他們爲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爲了國家美好的日子奮鬥到底,還有一些女子,寧死也不做蔣介石的俘虜,他們是我們中國的英雄兒女,也是我們的革命英雄,他們把祖國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把和平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纔是我們應具備的品格,爲這些紅軍戰士們唱起讚歌吧!

《長征》觀後感10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歷史影片——《長征》。這部影片是從一個小主人公的角度來講述他眼中的長征。裏面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抗戰英雄浴血奮戰的故事。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日軍來侵略時,我軍將士們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可是,面前的景象卻令人心痛:士兵們冒着槍林彈雨打敵人,四周血流成河,血花四濺,慘不忍睹。我想,只要是有點良知的中國人,肯定會替這些犧牲的戰士而感到惋惜。看到這些景象,勾起我心中思緒一片:我想到了五星紅旗,想到了紅領巾。它們都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染紅的,我們應該珍惜它們。當我看到瑞伢子把上次停電用剩的蠟燭頭包好時,我被他這種節約的精神感動了。現在,有哪些人會懂得珍惜,會把用剩的東西包好?我想應該不會有了吧。即使有,也很少吧。可是我們不能忘了,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靠他們這樣一點一點的節約、英勇奮戰而創造出來的。如果沒有他們,也就沒有繁榮昌盛的今天!他們的這種行爲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學習。

長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戰友一起抗戰,是快樂的;當你的親人相繼犧牲時,是痛苦的。正如影片開頭那一位老人所說:“長征,是我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我最痛苦的時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基本上都是餓肚子的。有時,一把炒黃豆都能分五六個人呢。如果能像我們現在每天都能吃飽喝足,那他們打起仗來肯定會更加英勇。現在,我們每天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有可口的飯菜。每天都睡在溫暖的被窩裏。看看過去,想想現在,我們簡直就處在人間仙境了。()如果我們每天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那他們就可以含笑九泉了。當紅軍遇到土匪時,他們用一片赤誠來對待,最終把他們感化了,他們在一起載歌載舞。我想我們也應該這樣,用一片赤誠之心來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

紅軍們,你們永遠是我心中的一顆“星”!

《長征》觀後感1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讀到這首詩,我就想起了一部既感人又偉大的連續劇——《長征》。看了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長征》這部連續劇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劇中,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些戰士受傷後怕拖累大部隊而自願犧牲的場面。還看到了戰士們沒有食物,只能吃樹根,喝泥水但仍未放棄的畫面……劇中最後講述了紅軍過完草地後,毛澤東主席騎着馬在草原上奔騰的場景,頓時,劇中的高潮被掀了起來,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啦!此時,我既傷心又高興,傷心是因爲戰場上犧牲了許多戰士,高興是因爲紅軍終於勝利了!

觀看完《長征》後,我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紅軍戰士們英勇奮戰,用鮮血換回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祖國和煦的陽光下,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爲祖國出一份力,不再讓其他國家看不起我們。

《七律·長征》是毛主席在長征後寫出的詩歌,是一首雄偉壯觀的七律詩,它蘊涵着毛主席對長征的種種感受,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在那兩萬五千裏的長征中,有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我們不能一一道出,但卻能用一個字形容,就是:苦!紅軍那大無畏的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地打動着我們每一代人。長征之所以能夠勝利,除了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指揮外,還有一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紅軍戰士,長征才能夠走向勝利,新中國才能成立!

觀看完《長征》這部連續劇之後,紅軍那崇高的精神讓我敬佩,使我獲益匪淺:生活在這幸福的社會裏,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爲建設祖國貢獻一切力量!

《長征》觀後感12

電影《長征》反映了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戰略大轉移的歷史,再現了當年長征中湘江之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的壯觀場面,謳歌了紅軍戰士勇於挑戰自我極限、敢於戰勝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不禁思考紅軍憑藉了什麼力量,才能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甩掉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保留了中國革命珍貴的火種?

影片並沒有交待長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從紅軍搶渡湘江開始的,由於博古、李德對撤退所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部隊帶着大量的緇重滯留在湘江橋,幾天幾夜也沒有能夠完全通過湘江。這時,敵人的飛機狂轟爛炸,前面有蔣介石佈置攔截的防線,後面有幾十萬敵人的追兵。面對紅軍長征的第一道難關,幸虧紅軍的後衛部隊拼死抵擋國民黨追兵的猛烈進攻,爲中央紅軍過河搶得了寶貴的時間,否則後果則不堪設想。

我認爲,紅軍避免覆滅的原因,在於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後衛部隊的敢打猛拼的勁頭,阻滯了追兵前進的腳步,給紅軍帶來了喘息的機會。如果沒有五萬犧牲將士甘願流盡最後一滴血,沒有他們的壯烈情懷,也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更不要說軍隊的發展壯大,以致最後消滅蔣介石反動政府、建立新中國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戰略指揮出了問題,如果部隊亂成一團,沒有凝聚力,沒有衆志成城的決心,同樣也不會取得長征的勝利。廣大的紅軍指戰員具備了這些優良的素質,終於使決策失誤的紅軍起死回生,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我們要汲取經驗教訓,發揚紅軍的精神,克服困難,不怕犧牲,衆志成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必將無往而不勝。

《長征》觀後感13

明天是中國小開學首日,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推出的《開學第一課》將於明晚播出,這堂課以“先輩的旗幟”爲主題,邀請多名老紅軍以及紅軍後人回憶長征故事,講述長征精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週年,也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教育部和央視聯合推出的《開學第一課》以“先輩的旗幟”爲主題,設置“信念不移”“勇往直前” “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邀請99歲老紅軍胡正先、“獨臂將軍”賀炳炎之子賀陵生、賀龍女兒賀捷生等人講述長征途中的動人故事。

99 歲的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他作爲通信兵,在飢寒交迫的境況下,突破敵人圍追堵截,堅持做好通信工作的故事。他回憶,長征路上只堅持一個信念,那就是不掉隊、不被俘、不叛變、不投降。“獨臂將軍”賀炳炎之子賀陵生也走上講臺,回憶自己的父親失去右臂後僅僅躺了6天就投入戰鬥的經歷。

作爲當年長征中“年齡最小的紅軍”,賀龍的女兒賀捷生出生後18天就跟着父母踏上了長征之路。她說,當時父親帶領部隊接連取得了龍家寨、十萬坪和忠堡戰役的勝利,“捷生”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教育部要求,各地將《開學第一課》作爲理想信念教育和開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把播出時間及頻道通知到各中國小校,並要求學校組織收看或通知到每一位學生,讓其在家與父母共同觀看。各中國小校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豐富多彩的後續活動,將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到青少年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北京市教委也要求各校在新學期開學教育、新生入學教育中,開展以慶祝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爲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本市多所學校的開學典禮也將以長征爲主題。

《長征》觀後感14

6月28日,爲紀念建黨92週年,弘揚“長征精神”,會寧所全體黨員參觀了位於寧夏固原市境內六盤山主峯之上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此次活動以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紅色教育爲契機,深入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當會寧所黨員到達寬闊的紀念館廣場上時,眼前赫然豎立着由紅一、二、四方面軍的軍旗組成的影壁牆,在陽光下,“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的八個題字顯得更爲閃亮。拾級而上進入的是長征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分別名爲“紅軍不怕遠征難”、“紅旗漫卷西風”、“三軍過後盡開顏”、“不到長城非好漢”四部分內容。這些內容通過紅軍長征中的遺物、圖文資料,以及行軍路線圖……一一展示出來,帶給每一位黨員的不僅僅是長征途中生命譜寫勝利的震撼,也讓黨員們身臨其境的進行了一場身與心的洗禮。

今天的我們只能從圖片、文字和講解中瞭解那段艱苦而又雄壯的歷史,觀者自可以雲淡風輕、“置身事外”,走到羣樓街道中又是一種爲現實的生活,但是半個世紀前祖輩所經歷的戰爭與磨難是應當一遍遍去重溫,那是一種民族精神的接力。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中,那些熠熠生輝、充滿力量的字眼——堅信共產主義理想、嚴守黨的紀律、艱苦奮鬥、顧全大局……在今天的時代裏同樣值得我們堅持和發揚。這段歷史不僅僅是一種我們值得懷念於頌揚的精神,更是一面洗滌和淨化心靈的“鏡子”,教會每一個黨員如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正做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警示。

《長征》觀後感1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的開學季都會伴隨着一個特別的節目——《開學第一課》。而今年《開學第一課》也有一個特別的主題,那就是“先輩的旗幟”。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長征結束80週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就請來了曾經經歷過長征的老戰士講述他們當年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老爺爺說起長征時紅軍叔叔阿姨們只穿着草鞋,或赤着腳翻越雪山、走過長滿荊棘的小路……當老爺爺說到很多人的腳都走得鮮血淋漓時,觀衆席上的幾個孩子忍不住哭了,我的心也刺刺的痛。他們是憑什麼毅力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奮力前行呢?爲什麼在最艱難的時刻也沒有一個人輕言放棄呢?

那就是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什麼?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盞燈,指引着人們向前去。那是戰士們在糧食用盡、飢寒交迫時的希望――開創新中國,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爲了這個理想,有多少人前仆後繼地犧牲自己,又有多少人因條件惡劣患病離開了人世!老戰士說了:“他們不是鐵人,他們都是血肉之軀!”但身普通人的他們,卻在理想的支撐下,化身爲了可以連續幾天不吃東西長途跋涉的“超人”。

曾經的長征精神是面對困境堅韌不撥的品質,現在的長征精神是在遇到困難時樂觀向上的態度。很多現在的孩子喜歡抱怨作業多、題目難……相信在看過《開學第一課》後,在瞭解到長征的艱辛後,大家都會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簡直不算什麼。

回到大屏幕上,有些站立不穩的老戰士舒展開了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但我覺得他們當年的苦都是值得的,畢竟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電視機前的我也會心一笑。是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先輩們用血和生命打造了永不磨滅的奇蹟,長征精神永垂不朽,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繼續譜寫傳奇!

標籤:觀後感 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