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共15篇

觀後感1.81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共15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老師常常教育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直到讀過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作者海倫·凱勒雖然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她不屈不撓,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難,多麼令人敬佩!讓我們不由得感慨:生命中的奇蹟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文中還寫道:“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是啊!回顧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呢?時間猶如長江水滔滔不絕、奔騰不息。然而,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所以時間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千萬別讓時間悄然流逝。

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纔會留戀它。”當你失去某個親人時,才感到以前和他在一起的時光是多麼短暫,有句話不是說:子欲親而親不在嗎?所以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物,千萬別到失去了才後悔,因爲那是無法彌補的'傷痛!

最後,作者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還剩下三天光明,你該如何使用它呢?天啊!三天,只有三天!這是多麼短暫而又殘忍哪!如果我只剩下三天光明,我這三天什麼事也不會做,我要凝視爸爸、媽媽那雙臉,我要永遠把那雙臉留在心裏最深處,用一把心靈之鎖鎖住它,作爲永遠的記憶!

困難對勤奮的人是進步的階梯,而對懶惰的人是永遠的絆腳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用驚人的毅力戰勝了自己,她是生活中的強者,她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期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頑石在與心靈撞擊後選擇了高山,因爲它相信自己堅強,認識到高山的不語,就是一種巍峨;小草在與心靈鬥爭後選擇了大地,因爲它相信自己堅強,瞭解了大地的無聲,就是一種廣博;堅強使白雲相信,藍天無語,自是一種開闊;使浪花相信,海無聲,自是一種深邃。這一種種自然界的美,都是在爲心靈吶喊——渴望堅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正是一個堅強的'人。她在與心靈撞擊後選擇勇往直前,造福人類,因爲她相信,黑暗的背後自會是一片光明。

海倫在她一歲時,因一場大病而失聰、失語、失明,這使她從一個活潑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暴躁的孩子。她絕望之時,一個名叫莎莉文的教師給她的生命中注入了陽光,漸漸教會了她:要堅強。

在海倫第一次站在主席臺上發表演說時,自己卻聽不清自己在說什麼。她又一次失望,可莎莉文告訴她:失語後,經過訓練能說成這樣已經不錯了。於是海倫重拾信心,經過自己努力,終於能像正常人說話了。

海倫·凱勒的一生中,堅強無處不在,她自己本身就是堅強所構造的。

她拿到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需要堅強,她成爲一名世界著名殘障演講家也離不開堅強,甚至只有有了堅強,世界上纔會出現這樣一個獨特的生命體。

堅強使倫·凱勒在雙目失明下,體會到能用兩隻眼來更深刻地省視自己,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去體會另一種生命中的黎明。

貝多芬失聰後,選擇了《第九交響曲》,凡·高在窮困潦倒後,選擇了《向日葵》。於是,我們對着藍天大喊:我們可以不偉大,但不能碌碌終生;我們可以不美麗,但不能心存壞胎;我們可以不完美,但不能放棄努力;我們可以不成熟,但不能自卑:因爲“堅強”是我們心中永恆的選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海倫·凱勒, 一個經歷了87個無聲、無光歲月的女姓。她一生中只有19個月有光明、聲音,在1882年2月突然得了胃充血和腦充血。醫生當時說她活不了幾天了,可是就在一天清晨,高燒退去,但同時也帶來了雙耳失聰雙眼失明的後果。海倫·凱勒並沒有向厄運低頭、自暴自棄,而是向命運挑戰,變得更加堅強。

這讓我想起一篇新聞, 一位女學生因學校讓剪短頭髮而跳樓自殺。我真想對她說:“這值得嗎?海倫·凱勒在面臨聾、啞、盲的情形時,她有選擇這種自暴自棄的方式嗎?沒有!她選擇了勇敢地面對。如果每個人都像這個女學生一樣。那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

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好好把握每分每秒,做好每一件事,不要只是每懶懶地生活,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個人都用知識點亮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記敘了自己坎坷的生命過程。在凱倫凱勒一歲半的時候,一場疾病使他變得固執、焦躁,很難與人相處。後來,在貝爾博士的建議下,她的父母爲她聘請了波士頓百金絲學校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海倫學會了用手指的觸覺來感知這個世界。她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更加刻苦,學完了拉德克里夫學院的全部課程,甚至成了通肖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語言的作家和教育家。最終,她成了一位世界名人。

當我讀到“老師安妮·莎莉文來到我家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句話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正是因爲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到來,才讓海倫從黑暗裏走出來,走向光明,讓她感受到了陽光的溫暖和力量,獲得了希望、快樂和自由。也正是因爲她對求知的慾望強烈,不怕苦,不怕累,纔有今天的成就。讓她懂得了世界萬物均有名稱。在認識安妮·莎莉文老師之前,她的世界是黑暗的.,她的心也感受不到一絲光明。是莎莉文老師的愛與關懷,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讓海倫?凱勒能夠堅強的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

看完海倫?凱勒的故事後,我反思自己。我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迎難而退。在學雙搖的時候,老是跳不過第二個,繩子老是抽打在我的腳上,手上,疼得讓我直叫媽媽,於是,我就把繩子扔在一邊。現在看着別的同學能跳一百多個,而我只能跳一個,我心裏後悔極了。

我試了試在黑暗裏走路,一直都是磕磕碰碰,摔得我到處都是青塊。海倫?凱勒珍愛自己的生命,不像悲慘的命運低頭,她頑強的與困難鬥爭。海倫?凱勒的精神深深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作者:六年級徐周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這是馬克·吐溫說的一句話。是啊!她——海倫·凱勒,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度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麼一位幽閉在聾、盲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

海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身體上的不自由終究是一種缺憾,我不敢說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更明白這樣根本於事無補,因此,我總是極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腦子不要去鑽這種牛角尖。”看,像海倫一樣身體極度不自由的人,還能這樣樂觀地面對生活,向命運挑戰,而我們這些健全人,又有什麼理由去講命運是多麼苦呢?

我不敢去說我從沒有怨天尤人過,這不……

記得在五六歲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在草坪上賽跑時,被什麼東西絆了一跤,摔了膝蓋,流血了。從此,我便每天哭喪着臉,心裏不停地埋怨:“老天爺真不公平,爲什麼偏偏讓我受傷?唉,命苦啊!”媽媽看到我的'表情時,以爲是太痛苦了,便不時安慰我。

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不應該。我就受一點傷都這樣悲觀,長大後一定不是能吃苦的人。以後,我的淚再也不會輕易落下,並嘗試着多吃苦。

在我心中,海倫就像一位英雄,在時時刻刻鼓舞我、激勵我、啓發我,讓我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我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的。主人公海倫·凱勒的勵志故事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現代小說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書中主要講了海倫在小時候因爲一場大病,她的眼睛失明瞭,耳朵也失聰了,但她卻沒有服從命運的安排,活出了自己精彩的生活。

在蘇利文老師的'關愛和辛苦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用手摸別人的嘴脣學會了說話。

海倫還在蘇利文老師的指導下,接近大自然,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她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挫折,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難,不氣餒、不退縮、不屈服,是我們應該學到的。

由此我聯想到了杏林子。大家在國小五年級上學期學到過《生命,生命》這篇課文,正是杏林子寫的。杏林子是現代作家,在12歲時得了罕見的風溼關節炎,下半身癱瘓了,半輩子都在輪椅上度過,她每動一下,就像是千百萬根針紮在了她的身上一般,就算這樣也沒有阻止她創作的步伐,創作了一部部優秀作品。

這兩個作家讓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她們在艱難的條件下都沒有放棄生命,而我們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相比她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虛度光陰、浪費青春大好年華呢?讓我們珍惜現在的大好年華,向着自己的理想去奮鬥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被海倫深深地感動了。

故事中的海倫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裏,可她不到幾歲就失去了說話能力,失去了聽力,失去了雙眼。他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但他卻充滿了幻想和靈感,海倫從小就很聰明,海倫非常好學。上學後父母爲她請來了莎麗文小姐。從此,海倫就受到了教育。她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無法想像的困難,並考進了哈佛大學。

這本書給印象最深的`是海倫不向命運低頭的不屈不撓精神。苦難命運的海倫沒有向命運屈服,她歷經艱難困苦,這樣一個生活在黑暗中的女性,卻給世界的人們都帶來了光明與希望。她的經歷告訴了我們:勇敢地接受命運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

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面對命運的挑戰,該怎麼面對呢?和她相比,我們顯得太渺小了,她的勇敢,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現在的我們個個都像“小皇帝”、“小公主”,經受不住一點磨難,只要有一點點的困難,馬上就會放棄。有的小朋友害怕考試考不好,課堂上不敢大聲提問等。人的一生要不斷面對命運的挑戰,我們不要退縮,勇敢的去接受、去克服!

從這本書中,我也體會到作爲祖國的未來接班人,千萬不要浪費現在的大好時光,要合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去做盡可能多的事,不要虛度光陰。

這本書使我很受感動,我們應該向海倫學習,勇敢地面對生活,應該更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障礙優勢成爲真正的屏障,成爲一張無處不在的網。只有精神的解放,才能掙脫這張網,獲得自由。”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正是因爲她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和頑強不屈的堅毅品質。

本書主要寫了:海倫·凱勒希望自己有三天時間擁有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而第一個要看的人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正是這位讓她銘記一生的'老師,讓她擁有了瞭解世界的能力;第二天,她要看到日出的壯麗景象,她想看到太陽的光輝,她是那麼的熱愛大自然;第三天,她有太多的東西要去看,她已經無法規劃出準確的目標了,她是如此的渴望光明,如此渴望見到周圍的一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的渴望,對大自然、對周圍的一切的追求,我們要做生活的強者,讓生命更加燦爛。時間永不停歇,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面對殘酷的現實,有些人恐懼了,他們感嘆人生的短暫,便一味貪圖享樂,有些人無知地用荒唐的舉動爲人生草草地畫上了個句號;但有些人卻抓住了時間的尾羽,用他們的汗水甚至生命去與時間競賽,一直奮命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們應該要向海倫·凱勒學習。抓住時間的尾羽,珍愛生命。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讓我們堅強的面對生活,讓心靈展翅高翔!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一個出生在1880年的小女孩,海倫凱勒,在她19個月大時,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幸再次降臨,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上天待她如此不公,但她卻沒有抱怨任何人。她還用筆譜寫了一部又一部文學作品,以回報社會與父母對她的關愛,這都是因爲她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她感謝父母給予她生命,讓她有機會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做鬥爭,從而讓她學會了多種外語,最終還畢業於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德吉科夫學院,她還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她的關愛……這顆感恩的心,讓海倫凱勒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是感恩,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是感恩,給了她這一切一切······

而我,卻從來沒有爲自己能夠看到蔚藍的天與浩瀚的海而感到慶幸,沒爲自己能聽到悅耳的聲音而感到要珍惜,卻認爲這些都是我理所因當得到的。而海倫,在兩歲時時即便聾又啞又盲,而她卻沒有抱怨也沒有選擇放棄自己,而是去努力,去奮鬥,從而取得了之後優異的成績。可我呢,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便在那不停地抱怨,在那兒喊苦喊累,說要放棄,這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感覺它真的'給我帶來了我以前不會珍惜的“光明”。它讓我知道,也讓我學會了感恩。

我要感恩:感恩父母的生育之恩,感謝母親的生育之恩,十月懷胎,痛苦的分娩,才生下了我,讓我有機會來到這美麗的世界上;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們含辛茹苦地將我養大,有時還不厭其煩地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天天頂着烈日掙錢,讓我們可以過着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我還記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我去圖書館看的,裏面講了一個又盲又聾的殘疾人的生活,剛讀前面幾章,我就迷上了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海倫凱勒的殘疾人的一生,講了她因爲看不見,聽不到脾氣變得很暴躁,又講了安妮莎莉文老師如何改變海倫凱勒的。最後三章是我印象最深的,這三章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它給人們心靈的震撼。這三章主要講了海倫凱勒幻想自己有了視力去看美麗的世界。

海倫幻想着,假如她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她的'生活值得一過。在這些人中,她最想看看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海倫說:“我想從安妮莎莉文老師的眼睛中看到能使她在困難面前站得穩的堅強性格,並且看到她那經常向我流露的,對於全人類的同情。”海倫要把這種愛傳遞給全人類。她還想看看她的小狗們忠實信賴的眼睛——莊重、寧靜的小司格梯、達吉,還有健壯而又懂事的大德恩,以及黒爾格,它們的熱情、幼稚而頑皮的友誼,是海倫凱勒獲得了很大的安慰、歡樂。

第二天她想看人類進步的奇觀,去領略人類的傳奇。

第三天她想看爲生活奔忙的人們,她看見了辛勤勞動的人們。

海倫是一個不朽的殘疾人的傳奇,每一個盲人都渴望看見美麗的世界,每一個聾人都渴望聽到悅耳的聲音,每一個啞人都渴望說出動聽的話。

有誰能明白殘疾人的心聲,海倫明白了。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1

翻開書頁,一縷縷墨香撲鼻而來;細嚼文字,一股股能量充實內心。《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本讓我喜愛的書籍,海倫·凱勒——一個讓我感動的人物。

海倫·凱勒出生於1880年,美國人。童年時的一場大病,讓她成了聾啞人,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曾讓她恐慌,悲傷了很長時間,那時,她才19個月大。後來在母親和莎莉文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用超人的堅強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學,還學會了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多國語言,她不但是作家,還是慈善家、教育家、演講家。

作爲一個盲人,她取得了超過我們正常人都難以企及的成就。她幻想着上帝能給他三天的光明,因爲她有太多太多想要親眼看到的事物,她想看看一直陪伴她的親人,想看看精彩的戲劇,想看看博物館裏真實的寶物,想看看雄偉的城市建築……

這三天的光明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簡直是低到塵埃裏的願望,但是對於海倫來說卻成了奢望。作爲一個正常人,我甚至從來沒有珍惜過視力。我恍然大悟,不能等失去了之後才懂得珍惜。我想:我以後會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感官,用眼睛好好去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用耳朵去聽大自然中各種美妙悅耳的聲音,不止是視覺、聽覺,還有嗅覺、觸覺、味覺等等,這一切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最好的禮物。

讓我們以海倫·凱勒的頑強意志激勵自己,書寫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童年故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在暑假,我有幸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之後,我的心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在書中,海倫凱勒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如此,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凱勒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都應該知道她的不幸: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面對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在一般人眼裏,如此不幸的人生還會有什麼收穫呢?然而海倫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她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著作,她還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珍惜現實,才能擁有未來。這就是“珍惜”的價值所在。有些人爲“得不到”的東西而百般苦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的確,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今天起,我一定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3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對我影響很深的書,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書裏講的是一個名叫海倫凱勒的女孩,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爲一場發燒導致變成了個耳聾的'盲人。爲此她變得很狂躁。後來愛麗絲老師到她的家裏,專門幫助她,慢慢她學會了瞭解外部世界,學會了用語言,最終,海倫考上了劍橋,造就了這個奇蹟。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到很慚愧。海倫只求給她三天光明,而我們健健康康地生活在這樣的幸福中,卻仍然不知足。再看看那些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們,和父母親相聚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數。我們雖然天天和親人們在一起,但有誰沒和父母頂嘴吵過架,或背地裏生過父母親的悶氣?但我們哪個不是父母親辛辛苦苦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帶大的呀。

海倫可以說是個殘疾人了,但她很知足。我們有視力,可以看見外面的大千世界,我們有聽力,可以聽到那美妙的大自然的聲音。我們可以暢快地和他人交流,我們有許多許多,但有一樣東西沒有,滿足。

從海倫的身上我還看到了更令我敬佩的兩種精神。一種叫信心,另一種叫努力。信心是建立在努力之上的。你努力了,信心就是對自己的認可,但你必須做到不要把信心變成了驕傲,因爲一旦驕傲了,你就會一落千丈。

再說努力,努力不是嘴上說的,有些人倒是很“努力”地在說自己就是不行之類的話。我碰到過這麼一個人,說自己每天都熬夜就是學習不好,但我看到他有一大疊上課畫的畫,上課不聽,努力從何談起。所以努力不是口頭的,要從平時做起。

我真的很佩服海倫,佩服她的毅力,努力和信心。我要向她學習。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4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她在1880年出生,由於一場重病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着,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但她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寫了這本影響全世界的書。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彷彿看到海倫正在掙扎着爲了說出話來,她爲了說出話來常常瘋狂地踢打、哭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吼叫。那時我真的爲她可憐。

有一次海倫爲了幫一隻沒有眼睛的布娃娃縫上眼睛,一直努力的地去摸布娃娃的眼睛,有時她還被針扎去,但她沒有哭還很堅強的去縫眼睛。她的堅持不懈都讓我想起那些我的往事,那些做到一半就不做的事情。

還有一次,海倫跟着莎莉老師一起與大自然親密的`接觸。這是海倫第一次與大自然接觸,這讓海倫獲得了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隱藏這魔爪。

在這篇文章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莎莉老師,她爲了教海倫學到知識,她就想盡辦法讓海倫能夠更加理解某種東西或文字。

不過海倫也讓我敬佩,因爲她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會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事情。她每次都跟病魔抗爭到底,她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生活,她一直都很堅強的去面對真實的世界和生活。

我一定要學海倫堅持不懈和遇難而上的精神。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5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震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海倫.凱勤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使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凱勤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夢。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勤堅強的.性格。她作爲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過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熱愛。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着自我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我有這一本好書做我的良師益友,相信我以後的日子會過得更加豐富多彩。本書的閱讀,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可以依靠別人的幫助,但不能永久地依賴別人。海倫正是依靠別人的幫助而不是依賴別人,從而使海倫在知識的海洋裏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標籤:有感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