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大國工匠觀後感(14篇)

觀後感1.84W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國工匠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國工匠觀後感(14篇)

大國工匠觀後感1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播出了紀錄片《大國工匠》系列節目,對根植於我國勞動者中的“工匠精神”,給以忠實記錄和頌揚。就有這樣一羣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他們以工匠的名義,成爲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爲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紀錄片《大國工匠》以熱愛職業、敬業奉獻爲主題,講述了八位“手藝人”的故事。他們中間,有在中國航天事業中,給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高鳳林,有載人潛水機上被稱作“兩絲”鉗工的顧秋亮,有高鐵研磨師寧允展,有港珠澳大橋深海鉗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飛機的鉗工胡雙錢,有鏨刻人生、爲APEC會議製作禮物的孟劍鋒,還有撈紙大師周東紅。他們文化不一樣,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大國工匠給我們以財富,這就是要深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繼承中國源遠流長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藝,讓“中國製造”、“中國創造”釋放出更爲奪目的光彩。

在這個五光十色、極致物慾橫流的當下,對這些成功的工匠們也少不了幾倍工資、幾套房子、幾多升遷的誘惑。可是,他們都沒有爲此所動。因爲他們的共同和特殊點,不僅僅在於技藝精湛,並且在於有一顆熱愛祖國,對所從事的'事業的愛心和忠心,有一種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職業操守的“工匠精神”。高鳳林的話,代表了大國工匠們的心聲:“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每一個從事五金製造的業者,都是一個個工匠,都有一份份職責。每個業者都應當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大國工匠觀後感2

昨天晚上,看了央視播報的一位在導彈和火箭上雕刻火藥的人---徐立平,被感動得久久不能平靜。

"九三大閱兵"記憶猶新,新一代預警機、艦載機、戰略核導彈等一批國產武器裝備精彩亮相,震撼人心。它們不僅是捍衛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的利器,更是中國工業製造實力的象徵。而在這些國之重器的背後,有一位膽量超人,甘於寂寞的軍工人,他的名字叫徐立平。

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而徐立平天天與火藥打交道。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的最大誤差;而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還沒有兩張A4紙厚,堪稱完美。

一臺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藥出現裂紋,專家組決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藥。這就意味着,整形師要鑽進翻個身都很難的發動機狹小的藥柱裏,一點一點挖開填注好的火藥,尋找問題部位。徐立平,憑着精湛的技術和膽量,和師傅們一起加入了挖藥突擊隊。完全把生命就交給了他們手裏的這把整形刀上,因爲這把刀一旦挖得不好,摩擦過度或者碰到哪個地方,一旦發生燃燒事故,可以說你連逃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藥柱裏除了鏟藥的那個沙沙的聲音,都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緊張得空氣幾乎窒息。他們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

如今,徐立平發明設計的發動機藥面整形刀具,已經有20多種,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爲"立平刀"。

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再加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側傾斜,雙腿也一粗一細,頭髮更是掉了一大半。家人除了擔心他崗位的危險,更多的.是心疼。徐立平說:再危險的崗位都要有人去幹!每當看到我們的神舟飛船上天,送了宇航員上去,嫦娥奔月宮;每當看到我們的一些殺手鐗的武器在天安門前走過的時候,大家心裏充滿了無比的自豪感。徐立平生動感人的事蹟,令我激情滿懷,揚眉吐氣:

大國工匠雕火藥,勝過黃金顯光耀。

革命拼命獻一切,建造利器立功勞。

挑戰生命入藥柱,鏟藥聲中聽心跳。

萬無一失細操作,勇於創新傳捷報。

大國工匠觀後感3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技能是學生的看家本領,爲了提升學生們的技能水平,爲了明確學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爲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學校組織師生共同觀看了《大國工匠》主題專欄節目。本次的活動讓我們職業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

《大國工匠》講述了爲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爲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深海鉗工管延安就是鉗工裏的“狀元”。從學歷水平看,管延安並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國中生而已。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管延安成爲了一位“鉗工狀元”呢?不靠別的,靠的就是執着、敬業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許,在管延安走向“鉗工狀元”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挫折、坎坷和磨難,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阻擋鉗工狀元那顆敬業奉獻的心。因爲這樣,鉗工狀元最終成爲了鉗工行業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風采人物的'桂冠,應當戴在老王的頭上。

作爲職業學校的老師,我們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強化對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精神的培養。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容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通過這次觀看,全校師生們對專業技能有了新的認識,強化了老師對動手能力和愛崗敬業精神的認識,爲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思路。同時,也讓學生感到了技術的重要性和成就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大國工匠觀後感4

我們大部分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崗位,我們生活中不缺乏激情與感動,只是大多數人少了一些發現感動的眼睛,大多數人沒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

爲了認真學習“大國工匠”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和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養成勤學習,刻苦鑽研,愛崗敬業的優良品質,我們銷售公司動員全體員工利用業餘時間認真觀看了《大國工匠》系列專題片。該片講述了爲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十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大國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令人歎爲觀止,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對事業的追求、對人生的熱情、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產品精雕細琢、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彌足珍貴。他們的精神理念和人生追求,值得我認真的學習。

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纔是大國工匠。不必從事高端科技,也無需從事獨一無二的工作,工作崗位也不用奢華卓越,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焊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都是領導,不都是高學歷,他們的成功離不開他們的信念。他們都有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他們成長進步的動力,這種信念使他們散發出一種感染人性,振奮人心的精神,這種信念我們稱之爲“匠心”。我國數千年曆史中,出現過魯班這樣的大師級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宮這種世界奇觀建築的工匠。他們都有工匠精神,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工匠意識。再看,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整個中華民族爲了國家的興旺與發達,爲了社會的進步傾入了大量的心血,他們中有鐵人王進喜、有掏糞工人時傳祥,更有像給給火箭焊“心臟”的高鳳林這樣的大國工匠。他們的成功本身就是對自己信念的堅信、堅守與堅持,是爲匠心獨運。

大國工匠觀後感5

昨天晚上,班主任組織我們全班同學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系列片《大國工匠》,看後感觸頗深。

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着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着,甚至是癡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裏已經習從爲常。成爲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鬥。

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藉着多年的實踐和反覆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鬥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樑,我不是製造業專業,而是烹飪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烹飪藝術的學習。烹飪不難,但做好不易,烹飪操作技巧確實很難掌握,專業老師對我也非常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辛苦的,環境也熱,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道菜餚,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便會非常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於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雲,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在這裏,這篇觀後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現在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着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後的勝利。

大國工匠觀後感6

小時候,人們以當工人爲榮。周圍的鄰居,同學的父母,有很多是鉗工、鋼筋工、焊工、木工等等。這些工作雖然不起眼,但技術到了七八級,收入就會高一點點。隨着時代的發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工人不吃香了。學生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心想着上大學。工匠們的地位呈直線下降,甚至有些卑微。

今天,觀看了節目《大國工匠》,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爲我們的時代,爲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曹彥生是航天科工二院283廠高級技工。從普通機牀操作工人成長爲大國工匠,擁有三個工種高級技師操作證;24歲,成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最年輕的高級技師;25歲,獲得全國技能大賽亞軍;26歲,成爲最年輕的北京市“金牌教練”……成績的背後,是他對數控技術的不懈追求,對“航天報國”的執着堅守。一把心形魯班鎖,12個零件、100多個面組合在一起,間隙0.005毫米,相當於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達到目前數控加工的極限……這只是他無數個高精度加工作品的縮影。

聽音辨形:他的數控加工技術達到“人機合一”;萬無一失:他的加工誤差小於一根頭髮絲的厚度;甘爲人梯:建設航天強國需要更多大國工匠。我不由思考:什麼是工匠精神?這個精神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把技藝、經驗代代相傳。精湛的技藝不僅僅可以用來賺錢謀生,更可以用來體現人生價值,報效祖國。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從《大國工匠》中,體現的人生價值是一種對職業和技術的堅持,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大國工匠們有的在一線裝配蛟龍號,有的是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有的`爲導彈發射生產一顆小小的零件。他們愛崗敬業,憑藉傲人的技藝,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爲祖國的騰飛,不計報酬,默默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大國工匠們也爲我樹立了偉大的榜樣。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他們刻苦認真的精神,把這些精神應用到我的教學中來。我要更加愛崗敬業,把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生活技能、愛國的熱情,傳遞給學生們,爲祖國培養新一代建設者。

大國工匠觀後感7

觀《大國工匠》,我們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力、鑽研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的故事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技術的寶貴,增強了作爲一名中職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的文化不一樣,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令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和磨練。

他們用奮鬥在生產一線的一羣傑出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了一部勞動者之歌。他們專注和堅守自我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鑽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術工匠,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人生的平凡和不平凡,他們用自我的雙手,爲時代爲社會奉着人生,他們的技藝讓人們爲之震驚;爲之嘆服;爲之激動;爲之點贊,他們是事業的脊樑。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工作30多年,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雙錢憑着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着,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我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期望自我能再幹十年、二十年爲中國多做一點貢獻!”

深海鉗工管延安在工作時,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僅有國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爲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在海底的隧道對接,他曾說好:“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再裝、裝了再拆、這是爲了聯繫手感。”因爲執着、堅持、求學,所以他成爲了一名大國工匠。

正是那些“大國工匠”的故事,生動實踐證明了僅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纔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渴望拓展人生價值。

大國工匠觀後感8

內飾件分公司技術部開展觀看《大國工匠》主題教育日活動,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着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着,甚至是癡迷。

寶劍鋒從磨礪出。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令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就中國高鐵事業而言,無論是回首歷史,還是展望未來,都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製造中心焊接一車間電焊工,高級工人技師,公司首席操作師李萬君。李萬君對於中國高鐵事業的發展,是創造歷史的基石,是技術革新的先鋒。他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爲我國高鐵焊接專家,是“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傑出代表,被譽爲“工人院士”、“高鐵焊接大師”、“大國工匠”。榮譽等身,卻依然手握焊槍活躍在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公司的生產一線。30年的工作生涯中,一個個焊接技術難題在他的焊槍之下得以攻克。李萬君與工友們的矢志不渝的堅持與創新,讓中國高鐵真正實現了“貼地飛行”,並駛向世界。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資料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大國工匠觀後感9

五一期間,關於《大國工匠》的系列報道,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光。八位國寶級別的工匠,用其令人折服的工業技能、令人敬佩的敬業之舉,俘獲了社會的自豪心與熱心。大國有此極品工匠,當是國家之福;而社會媒體的廣泛宣傳,更是讓德技之美,化成一種勞動共識。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說行業不同,但是,對於這些在技藝上有大成的工匠們來說,今日的輝煌,是道德累積的`碩果。爲人不易,爲工作更爲不易。由這些大國工匠延展開來,我們的各行各業,不論職業種類與薪酬、地位高低,都有一批道德的堅守者。他們將職業化爲一種生活信仰,用一生的時間,在敬業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不論收穫。正是這種輝煌與光環下的靜守,讓這些工人勞動者,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有德之人,總不會讓社會失望;對於工人行業來說,德行還需技能陪襯。若無技能相佐,夢想極有可能變爲玩笑,若有技能相佐,夢想代代累積,永遠不會成爲空談。從兩彈一星的研發成功,到今日中國,能工巧匠層出不窮,在技能上的深入研究,讓我們的中國製造,開始由代工轉爲知識成果。於是,一個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逐步崛起的技能大國,在各行各業的精英和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逐漸由默默無聞走向了世界舞臺。

有德無能,極容易落了技術下風,失卻說話的底氣;有能無德,極容易走上歧途,一發不可收拾。對於職業人來說,我們需要強烈的職業道德來指引方向,更需要精湛的技能來夯實基礎。德行與技能相佐,夢想就在腳下。

勞動光榮,勞動鋪就夢想前路。在《大國工匠》這一文藝精品身上,我們能看見工人們的敬業之德與高超之技。可以說,八位國寶級別的工匠,成就了《大國工匠》的藝術美;而濃縮了德行和技能的《大國工匠》文藝作品,又通過展示勞動之美,讓坐擁德技之人,獲得了應有的一份社會尊重。

支撐文藝作品的,是文藝作品的價值取向和內容取捨;支撐我們中國夢想的,是德行之厚與技能之美。現代中國,就是在那一批批前赴後繼、永不言敗、技藝精湛的創造者手中,走向民族復興的輝煌。《大國工匠》,是我們文藝界的驕傲,更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有德技常伴,何愁國家不興?

大國工匠觀後感10

李萬君先後參與了我國幾十種城鐵車、動車組轉向架的首件試製焊接工作,總結並制定了30多種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技術攻關150多項,其中27項獲得國家專利。他的“拽槍式右焊法”等30餘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計爲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0餘萬元。

所謂敬業,就是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你手裏的每一件“小事”。這世上焊接工作的人多如牛毛,懂技術的人也車栽斗量,但能極致化的',已經是鳳毛麟角。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老闆、領導偏心,其實是自己能力不行。如果你與大多數人相比,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那麼爲什麼社會要給你超出平均水準的回報?

有些人技藝嫺熟,但卻見異思遷,不安於現狀。

有些人循規蹈矩,但卻技不如人,高不成,低不就的不上不下的尷尬處。

有些人熱愛本職,但卻固步自封,對新生事物和知識排斥。

有些人兢兢業業,但卻避重就輕,出問題時搪塞責任,不認真負責,應付了事。

企業從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藝技術,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我覺得企業培養一個技術人員,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更何況是由一個工人到工匠再到匠人精神。企業都要求高效率工作,很少講究慢工出細活,都以計件來順利完成任務做酬勞,要求對各項安裝操作速度較快,甚至讓人沒有時間思考操作中的改進。日積月累,也只能形成“確保操作工序上不出問題,按時完成每一件產品”。如今科技技術專業能力的方向大步前進,各個工種專業分工也越來越強,而且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人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快,有的人慢。各個工種對於專業能力的積累,應採取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如果對高級技術人員深重培養,在專業領域裏做排頭兵,可以將生產高級技術人員輔導普通技術人員進行操作,持續不斷的精益求精,由量變引發質變,讓員工自身發展和成長在相互間進行改變,不應基於只滿足圖紙要求,滿足客戶需求,滿足於現狀,就進行更完美的改進,對改進更有信心。

大國工匠觀後感11

央視大國工匠觀後感彙編文章央視大國工匠觀後感彙編出自胡雙錢,工作30多年來,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胡雙錢憑着他對航空事業的熱愛和對民機夢想的執着,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奮戰在民機制造的第一線。胡雙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品質的極致追求,用他自己的話說:“加工出一流質量的.飛機產品,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再幹十年、二十年,爲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貢獻。”

深海鉗工管延安在工作時,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於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只有國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爲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他曾說過“裝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裝,這是爲了手感”。因爲執着,堅持,求學。他成爲了一名大國工匠。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纔打造出的“絲巾”。同時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用他自己的話說:“追求極致,超越自己”。

手工撈曬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的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東紅;創造了十三裏焊縫全手工且質量達到百分之百的張冬偉等等一大批大國工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視技術爲藝術,他們倡導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他們彰顯了愛國敬業的精神內涵。《大國工匠》給人們展示了中國工匠的博大情懷和無以倫比的技藝。我們要以“工匠精神”爲動力,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一行愛一行,要勇於擔當、敢於擔當、善於擔當。真正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

大國工匠觀後感12

紀錄片中,“大國工匠”都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傑出勞動者,他們精湛的技藝和積極探求的精神,令人歎爲觀止。

精湛的技術加上敬業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這就是人們常常稱道的“德技雙馨”,由此兩能,技術創新,做大做強,就有了根基和資本。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業績,讓人敬畏和感動的“德技雙馨”的真人真故事,沒有半點誇張,平時的敘述就是歲月裏無限追求的刻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筆者從《大國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崗位中迸發出來的勞動精神,勞動之美。對於廣大觀衆來說,《大國工匠》早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尤其電視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讓我們的記憶穿越時空,彷彿就在昨天,這些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有我們老一輩勞模的精神再現,也有當今高科技建設者的勞動創造,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藝術畫面中,通過電視紀錄片這個載體,我們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國通過勞動,改變國家民族命運的一個個歷程。

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將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這不是神話故事裏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經驗。他繪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 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如此高難度的焊接技術,不管反覆看幾次,都不禁讓人感嘆這究竟是技能還是藝術。技術與藝術,精神與工作,有時候就在這樣的歲月裏刻成了美美與共的極致。

李政道博士說過:“越往前走,技術就精神化。”《大國工匠》中播出的這八名工匠,是奮鬥在生產第一線的傑出勞動者的代表,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着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他們爲我們的時代、爲我們的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譜寫了“德技雙馨”的大美,無不令人歎服。望我們的新聞媒體能夠借鑑《大國工匠》的成功經驗,把更多的鏡頭、畫面、時段和版面留給廣大職工和一線勞動者,講好勞動者的故事,展示勞動者的風采,從而讓更多的勞動變成創造,讓技術變成藝術,讓勞動成爲一個個“匠心築夢”的旅程。

大國工匠觀後感13

觀《大國工匠》,我們被工匠們的勞動精神、創造精神深深折服。1系列故事使學生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技術的寶貴,增強了作爲1名中職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該宣揚片講述了高鳳林等8位工作在不同崗位中的勞動者,憑靠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1個又1個奇蹟,在平凡的崗位上尋求着職業技能的完善,終究脫穎而出,爲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推重匠人精神宣揚技術技能,成績出彩人生,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增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提升中國製造和服務水平很有好處。

51開始,央視新聞推出8集系列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爲長征火箭焊接發動機的國家高級技師高鳳林等8位不同崗位勞動者,用他們的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孳孳以求,在平凡崗位上,尋求職業技能的完善和極致。終究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爲1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材。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在收看該系列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都具有1個共同的閃光點酷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技藝高深,有人能在牛皮紙1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1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510分之1,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般精準,使人歎服。他們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研究,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人的心靈深處1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創業創造、建功建樹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稱爲成功之源。這個成功之源就是愛崗精神、敬業自覺。有那末1些人,他們也期望能功成名就,卻缺少必備的成功之源。表此刻,既不愛崗,更不敬業。有的挑肥揀瘦,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遊手好閒,把主要精力放在第2職業上;有的'粗枝大葉,不求過得硬但求過得去;有的濫竽充數,終年累月佔着茅坑不拉屎。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資料之1。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知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1。

大國工匠觀後感14

3月1日,昌贛項目部組織各部室、各架子隊人員,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首播“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晚會”,是由30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著名勞模代表、資深媒體人士組成的專家評委會,經過嚴格評審,從候選人中評選出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可以說他們爲國家真的是做了巨大的貢獻。每出場一位“大國工匠”人物時,都會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如果說今天看的不是現場直播,而是文字性的說明,那麼震撼的場面我也是想象不到的。

“大國工匠”人物中,使我記憶最深的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工人陳行行。陳行行,讓我震驚的是,他年僅才29歲,這個真的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按正常倫理推論,爲國家做出貢獻的肯定是資歷超深,相當有經驗的老前輩們,但是未必。陳行行拿過15枚金牌,考了無數個證書,真的是活在書的海洋裏。讓我印象深的還有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誰,而是我要爲這個世界做什麼”,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裏飄蕩,同樣的八零後,感覺他的眼界真的高處同齡人不是一絲絲的差距,看到這裏,我的心裏在打問號,他29歲都爲國家做這麼大貢獻,而我們呢。突然覺的差距好大。

陳行行從事保衛祖國的核事業,是操作着價格高昂、性能精良的數控加工設備的新一代技能人員,優化了國家重大專項分子泵項目核心零部件動葉輪葉片的高速銑削工藝。所獲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四川工匠。

還有一位印象特別深的'“大國工匠”人物,煌研究院石窟壁畫修復專家李雲鶴:他堅守文物保護第一線,修復保護壁畫63年,無論天氣如何,都不會妨礙他維修壁畫和雕像,像他老人家已經86歲的高齡,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嗎,可是他卻說:“只要我能幹動,我就還要接着幹。他常年在石窟裏修復壁畫,熱衷於自己的職業,不僅這樣,他還讓自己的子孫來繼承他的這份事業,他的這份精神真的是可歌可泣,無私的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這片土地。他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一句簡單又樸實,又充滿力量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