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集合15篇)

觀後感1.0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擺渡人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擺渡人讀後感(集合15篇)

擺渡人讀後感1

《擺渡人》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坐上火車去找她的親生父親,不料在路上遇到了交通事故的故事。

“她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她努力想把心中無邊的恐懼感想個清楚、弄個明白。眼前的黑暗讓她產生了幽閉恐懼,她抓着自己的喉嚨,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掐着她似的。她現在孤身一人,周圍是……是……她都不敢想下去了。”在事故發生以後,周圍一片漆黑,迪倫一個人非常害怕。她的'周圍都有些什麼,她都不敢想象了。看到這裏,我的腦海裏浮現了一幅畫面:在長長的火車車廂裏,一片漆黑,車廂地板上滿是橫七豎八,軟塌塌的遇難者屍體。我不打了一個寒顫,繼續看下去。

等迪倫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的景象,卻是一片荒原。此刻,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坐着一個男孩。那個男孩將迪倫帶離了事故現場。他們在趕路的過程中,迪倫得知自己是這場事故中唯一一個逃出來的人,而這個男孩,就是要將迪倫的靈魂帶向世界的另一端。

隨着時間的推移,天也很快的黑了,就在他們將要到達不遠處的屋子裏的時候,卻遇到了一羣吞噬人類靈魂的魔鬼。“在羣魔狂歡的咆哮和尖叫聲中,他的聲音幾乎難以察覺。現在那些東西全都朝她一窩蜂撲過來。她能感覺到這些魔鬼在自己的胳膊上和腿上,穿過她的肚子,甚至爬到她的臉上。它們觸碰着迪倫身體的各個部位,火辣辣的,就像結霜的金屬貼在裸露的皮膚上一樣。”這一節我覺得描寫的很精彩,它寫出了那些魔鬼的兇惡,全都一窩蜂地朝迪倫撲去。而這也體現了迪倫的勢單力薄,面對這些魔鬼,她毫無辦法,只能聽從那個叫崔斯坦的男孩的話,一個勁地向不遠處的屋子裏跑。最終,迪倫和崔斯坦一起跑到了屋子裏,這才安全。

《擺渡人》這本書是一個驚險動人的故事,它既令人興奮,又令人恐懼,卻又十分的溫馨,這本書非常的引人深思,我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擺渡人讀後感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長河,誰會是你的擺渡人”因爲這句話,我讀完了整本書。一個青春懵懂的女孩兒因爲一場火車事故,靈魂和肉生剝離,每一個剛死去的靈魂都由自己的擺渡人帶領,穿過荒原,進入死後的天堂。荒原並不是坦途,很多惡魔覬覦着新來的靈魂,隨時準備抓住靈魂美餐一頓。在擺渡人崔斯坦的`指引下,迪倫在高山,泥潭,沼澤,深谷中前行,抵住惡魔的幾次威脅。

十幾天的生死與共讓兩個人深深地愛上了對方。然而崔斯坦和迪倫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迪倫註定將進入天堂,而崔斯坦要在這個大荒原完成擺渡人的使命。當他們來到了天堂和荒原的交界處,崔斯坦哄着迪倫會陪她一起渡過交界。當迪倫跨過界限時,卻發現兩人已經在不同的世界。迪倫找到回到荒原的方法,在沒有擺渡人保護下與惡魔做生死搏鬥獨自前行。然而沒有擺渡人的荒原,迪倫只能看到紅色的天空和天空下蠕動的靈魂,擺渡人的形象只是每個靈魂前的一盞燈。迪倫在絕望中因爲愛而堅持,終於在千千萬萬的燈中辨認出了崔斯坦。兩個人再次相聚,放手一搏,決定同回人間。故事很圓滿,但是我總感覺少了什麼,擺渡人催斯坦違背了他作爲擺渡人的遊戲規則,結局並沒有細說,就直接結束了。這個故事時常感覺到死寂的絕望。在荒原中,你不知道前路,不知道死生,不知道關於自己未來的一星半點,只能埋着頭往前走,別無選擇。如果是我,在這樣的絕望中,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更加不可能獨自一人回返,爲看不到一絲希望的目標,堅持堅持再堅持,也許只有愛才能夠讓人在迷茫的一生中,有溫暖有慰藉有前進的動力。

擺渡人讀後感3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作者從青少年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娓娓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幸福的嚮往。故事情節描寫地細膩生動,這讓小說別具一格,吸引眼球。

每一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背後,也都是有溫暖,有堅強,有希望。很少的人能時時感受到,身邊的一切是有多麼的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後,生前的一切名利財富、酸甜苦辣都的沒有了任何意義。

雖然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少男少女,給人以奇遇、魔幻的感覺,但很多適合看的人,會因爲故事的背景而忽略它,被真正適合它的人所忽略。一開始看這本書時,覺得應該沒有那麼好看,不會很快看完,但當我真正用心去看時,彷彿身臨其境般的驚險,讓人回味無窮、發人深省。“如果生命是一條長河,誰會是你生命的擺渡人?”這句話給人一種震撼人心的感覺,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

崔斯坦看似一直守候在荒原去擺渡別人,實際上,不如說他也同樣在等待他的擺渡人。迪倫既被崔斯坦擺渡了,同時也擺渡了崔斯坦,最後兩人還成爲了情侶。

許多人的生活都是平淡、庸俗的,但驚喜和幸福也是因爲庸俗、平淡而更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會使人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動的,追尋幸福的過程就是最耐人尋味,最吸引人的。它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幸福的終點。迪倫在生命的最後找到了人一生所在尋找的東西……幸福,雖然短暫,但在她離開人世間的最後一刻出現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等待幸福,不去追尋幸福,不去抓住幸福,只是安靜地等待,那麼你永遠也不可能有刻骨銘心的感情,所有的愛都是爲了愛而去愛,那世界就失去了它原來的色彩,不再是絢爛多彩的,那人將會多麼悲傷。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他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讀後感4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曾經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掙扎着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着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着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接受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爲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5

經朋友介紹買下的這本書,名字聽上去像本名著,網上介紹的也挺牛逼,看了後不能說不好看吧,因爲自我也是在短短几天之內就看完這本小說,並且在火車上那麼嘈雜的場所也看了本書的60%,可能我該爲自我此刻的閱讀狀態高興吧。

一開始決定看一些小說也是出於培養自我的看書習慣,從《追風箏的'人》到這本《擺渡人》,可能兩者的差距太遠,以至於剛開始看《擺渡人》的時候,我以爲是異常俗套的言情小說,冷酷的男一,愛耍寶又顯得有點弱智的女一,都想放棄閱讀的一本小說,可是,火車上的無聊讓我重新拿起了這本小說,看到最終,我爲自我的沒有放棄感到慶幸,不是爲遇見這本小說,爲最終女主的選擇。

其實我們此刻很多人都是在求穩,不想改變,等待着時間給我們答案,然而迪倫穿過荒原,她就擺脫了那些一向糾纏她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了——她“回家”了,這是被擺渡人的終極目標,然而她愛上了她的擺渡人,走過分界線她便再也見不到她的擺渡人,她不願過着那樣沒有期望無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選擇了再次回到荒原——那個她以往無比害怕也無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說的時候我一向受一種思想束縛着——那個統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該出來阻攔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種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我。

看完後會反思自我的生活狀態,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着複製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我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我的“崔斯坦。

擺渡人讀後感6

責任:人生在世,爲了什麼?爲了一份責任與擔當。那麼,作爲一箇中學生,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爲了中華,爲了崛起。中的崔斯坦盡職盡責,他擺渡了成千上萬的魂靈。他擺渡靈魂,得不到絲毫回報,卻依然堅持着。或許,有人會認爲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吧!可是錯了,他跨越荒原,迎接新生,他體會其中的樂趣與感動,他從不孤單,從不絕望。因爲一切都是他心靈的.映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生活就像挖井,挖得越深則越純淨,我們絕不允許讓自己的生活像掘土一般只注重表面。”崔斯坦正是懂得了這種道理,所以他固守職業,越來越淨。

信任:記得有一個關於黑奴的故事。一個小黑奴在三角貿易中落水了,他掙扎着,船上卻無人知曉。他告誡自己,船長一定會來救他的。正是這種信念,支撐了他在水中的呼救,最後船長真的來救他了。故事中的迪倫也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將自己託付給擺渡人,選擇去信任他。當崔斯坦不再出現時,迪倫告誡自己,“崔斯坦會來的,我相信他。”她站在安全屋裏等待,呼喊,熬過了無依無靠的漫長日夜。正是她這種信任救回了崔斯坦的命(或許不是救吧),也救回了自己的命。她毫不懷疑的選擇去信任擺渡人,最終贏回了屬於自己的幸運。

愛情:愛情是兩個人情投意合,愛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兩個人相識相知那是一種最美好的境界。故事中的迪倫失去了崔斯坦,她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價值,她不惜一切代價去尋找他。她打破命運的瓶子,穿越去新的世界。她跨過魔鬼出沒的荒原,她趟過污水漫天的魔湖。她奔跑,她失去知覺的奔跑,爲的只是去見他一面。崔斯坦離開了她,也不自在,也心不在焉。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遠隔千里的愛戀。

擺渡人讀後感7

在某東的雙十一特賣上買了《擺渡人》並開始讀,讀完又買了《擺渡人2》又讀完,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一直遲遲不寫讀後感,是因爲不知道怎麼去形容它,也許是因爲書的宣傳做的太好,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拖延症又犯了。

《擺渡人》吸引我的是:腰封上“心靈治癒型小說”,說實話,讀第一本的時候,對迪倫只是同情,單親家庭,母親冷漠,學校中同學排擠,當她知道自己死亡時之所以那麼淡定也許是現實沒有太多的引力,到是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面對着自己的.重複工作,起初富有熱情用心在工作,但是工作久了就麻木了,這更能讓我聯想到工作中的我們,面對重複的工作,想要逃避,但只能面對,缺乏了改變和創新的勇氣和決心。從這點上看的話的確對我讓我反省了,或是說“治癒“也行。

迪倫打動我的是她不怕困難對夢想的執着追求的那股勁兒,的確發人深思,想想自己多久沒有這麼執着的追求了。

《擺渡人2》也就是《擺渡人》的續集,是對《擺渡人》從心靈治癒型小說到言情小說的過渡,裏面更多的是你儂我儂,簡單的校園愛情。至於因爲穿越到人間,在人間和荒原之間留的那個洞,給後來的惡鬼可乘之機,造成大批惡鬼來到人間吞噬着人類的生病,我看到只是對自己做錯事兒的愧疚和改正錯誤的行動。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存心靈的救贖。至於他們及時的補上洞,還允許他們留在人間,也是在太狗血了。

讀完《擺渡人》對我來說算是科普,讓我對死後的生活有了瞭解,對死不是那麼的懼怕,對死去的爸爸也不會那麼的掛念,知道他們在那裏很好

擺渡人讀後感8

我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麼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爲有你們的需要。——《擺渡人》

每一位沉迷遊戲的“戲迷”們都是“擺渡人”。

每一款新遊戲出來,都有“擺渡人”等着接任務,千辛萬苦地、把遊戲裏“主角”,擺渡到“主角”該去的`地方。

這個擺渡過程驚心動魄,死去活來,“擺渡人”們投入了無限的熱情。

在遊戲世界裏,“擺渡人"就像“崔斯坦”,沒有自己的模樣,沒有自己性格,只是根據遊戲裏主角的需要而改變自己。

“擺渡人”擺渡完一個“遊戲主角”,再換一個遊戲繼續擺渡。

擺渡久了,“擺渡人”們已經默認自己是“遊戲世界”的人了。他們習慣這種生活,卻並不一定喜歡這種生活。他們對自己是“遊戲世界”的人,深信不疑。他們無法想象沒有遊戲的日子。甚至認爲,回到現實世界已經不可能。

可是,當擺渡人“崔斯坦”,指揮着遊戲主角“迪倫”,做任務,打怪,他竟然深深愛上了“迪倫”,最後遊戲通關,還戀戀不捨。

當他習慣性換一個遊戲再玩,卻怎麼也玩不出原來的味道!他對“迪倫”曾經滄海難爲水了!

最終,“迪倫”把他從遊戲世界帶回到了現實世界中!

你在荒原裏擺渡了我,我在現實中擺渡了你!

現在,無數遊戲世界的“崔斯坦”正等待着他的“擺渡人”。

如果能開發一款遊戲,主角像“迪倫”這樣,就可以把衆多厭倦遊戲,又沒能力從遊戲中走出來的“崔斯坦”,從遊戲世界擺渡回現實世界。

這樣的遊戲會不會存在呢?

擺渡人讀後感9

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着,閃着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

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着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迪倫認爲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朋友,裏面全都是一羣白癡,而與母親的無話可說更讓她缺乏友情和親情。所有,她踏上了火車去見他的父親,然而一場意外發生,她遇見了崔斯坦。初始,迪倫還是個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此時,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唯有愛,可以澆灌它茂密生長。然而在遇到座火車時的意外後,她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幫助她度過荒原時遇到了種。種事情,在崔斯坦對迪倫的拼命的幫助下,使迪倫從一開始的依賴變成了對崔斯坦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

迪倫在穿過荒原後,仍然忘不了崔斯坦,在知道可以返回荒原後,她知道她自己如果再次回到荒原,她有可能再次死亡,徹底的魂飛魄散,是留是回,迪倫也曾猶豫,只是當想到崔斯坦鈷藍色的眼睛,及帶給她的濃濃溫暖,她堅決選擇了立即出發。途徑那片湖泊,水底的怪獸,合力圍攻她,她就要放棄了。崔斯坦的面龐在她腦海浮現,無比清晰,這讓她又有了繼續鬥爭的力量。

擺渡人讀後感10

“盡人事,聽天命”,所有的努力,註定會有回報。

在一座禪院裏,老和尚在打坐,小和尚在種花。小和尚說:“師傅,我的花種,都被鳥兒吃了,該如何是好?”

老和尚說:“哦,那是因爲鳥兒們真的餓了。你別介意,下次多撒一些花種就好了。”

過了幾天,小和尚非常生氣地說:“師傅,我的'花種,又被鳥兒們偷吃了。”

老和尚說:“別急,最近幾天,天氣晴朗。過幾天,下雨了,就好了。”

老和尚似乎是答非所問,小和尚很不解。

過了幾天,天空下着濛濛細雨,小和尚冒雨去撒花種,他忽然發現,原來的花種沒有被鳥兒們吃完,還有一些花種已經發芽了。

小和尚大聲說:“師傅,你真的料事如神,花種還在。”

夏天來了,小和尚的花圃裏,開了很多的花朵。忽然一夜暴雨,花圃被水沖毀了。

小和尚哭了:“忙活了幾個月,真的白忙活了。”

從此,小和尚再也不種花了,懶得去看花圃了。到了秋天,老和尚在花圃旁邊忙碌着。

小和尚很好奇:“師傅,你在幹嘛?”

老和尚說:“我在採集花種。”

原來,小和尚忙碌了幾個月,並沒有白忙,還有幾株花,躲過了貪吃的鳥兒,從夏天的暴雨中逃脫了,努力開花結果,到了秋天,有了果實。

原來,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不管回報多少,都令人欣喜的,都是收穫了快樂。因此,當你身處低谷的時候,你就努力讀書,儘管做最好的自己。你默默耕耘,努力改變人生,是否成功,就交給老天爺吧,相信老天爺,一定會幫你。

如果你沒有得到老天爺的幫助,彆着急,也別抱怨,那是因爲你努力不夠。再努力一點點,再逼自己一把,你就靠近了夢想的彼岸,你就成爲了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11

經朋友介紹買下的這本書,名字聽上去像本名著,網上介紹的也挺牛逼,看了後不能說不好看吧,因爲自己也是在短短几天之內就看完這本小說,並且在火車上那麼嘈雜的場所也看了本書的60%,可能我該爲自己現在的閱讀狀態高興吧。

一開始決定看一些小說也是出於培養自己的看書習慣,從《追風箏的人》到這本《擺渡人》,可能兩者的差距太遠,以至於剛開始看《擺渡人》的時候,我以爲是特別俗套的言情小說,冷酷的男一,愛耍寶又顯得女一,都想放棄閱讀的一本小說,但是,火車上的無聊讓我重新拿起了這本小說,看到最後,我爲自己的沒有放棄感到慶幸,不是爲遇見這本小說,爲最後女主的選擇。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穩,不想改變,等待着時間給我們答案,然而迪倫穿過荒原,她就擺脫了那些一直糾纏她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了——她“回家”了,這是被擺渡人的終極目標,然而她愛上了她的擺渡人,走過分界線她便再也見不到她的擺渡人,她不願過着那樣沒有希望無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選擇了再次回到荒原——那個她曾經無比害怕也無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說的時候我一直受一種思想束縛着——那個統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該出來阻攔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種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看完後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着複製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己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崔斯坦。

擺渡人讀後感12

靈魂沒有棲息的地方,走到哪裏都是流浪。

迪倫女主角,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長大。她感到在家庭沒得到足夠的愛,她的母親也沒有給她帶來什麼正能量,在她的世界裏一切都是消極的,恐懼的。她的心靈沒有歸屬感,沒有棲息之地。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遇見指引她的擺渡人崔斯坦,讓她感到依賴和信任。崔斯坦是一個只能執行引渡任務而沒有自我的可憐擺渡人,同樣沒有歸屬,沒有棲息之地。在她不知道去往何方時,擺渡人崔斯坦指引着她,保護着她,在走出荒原的路上他們相愛了。他要送她去另一個世界,但是作爲擺渡人他自己卻不能去。那兒雖然是靈魂棲息的烏托邦,卻沒有崔斯坦,這不是她想要的地方,卻是崔斯坦希望送她去的地方,因爲那裏沒有惡魔。

她雖然無知,雖然愚蠢,但她還是有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她苦苦掙扎着與崔斯坦相見,並帶着崔斯坦逃出荒原,去到她的'世界,最終他們如願以償。

慢慢讀完《擺渡人》,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每個人都會面對一段艱難孤獨的旅程,在遙遠的那邊,也許有自己渴望的世界,有自己追求的夢想,又或是自己深愛的人兒。迪倫克服自身的恐懼歷經磨難回到荒原的場景歷歷在目,頗爲感動。她找到了自己的擺渡人,我們又可不可以幸運一些在萬千世界中找到靈魂的安身之處?

誰又不是在遇到對的人之前是別人的擺渡人呢?我們都是互相的擺渡人,不斷的錯過不斷的遇到不斷的因果最終送到對的人身邊。即使遇到你之前愛過很多個又怎樣,現在的他仍然是你愛的那個他啊。

擺渡人讀後感13

所謂擺渡人其實是擺渡自己,因爲沒有人可以擺渡別人。有些痛,有些苦,終究還是需要你一人承擔。

書中的主人公迪倫,15歲,花季的年齡,卻沒有如花的待遇。父母離婚,與母親無話可說,在學校總受到老師的輕視,同學的捉弄。生活中盡是負面因素的她決定坐火車去看望久未謀面的親生父親。然後火車遇到了交通事故,她卻成了唯一遇難的人。

身體留在車上,但靈魂穿過隧道,遇到了等候她的崔斯坦。崔斯坦的職業是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告訴他們真相,然後把他們送到他們該去的地方”。而在靈魂抵達要去的地方之前,每個人都要穿過屬於自己的荒原。

所謂荒原,其實就是你內心深處的投射。“當你生氣時,這裏就陰雲密佈,狂風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裏越陰鬱,夜晚也就越黑暗。”荒原是靈魂在現實世界遭遇和情緒的'折射。

於是迪倫與崔斯坦踏上了荒原,經歷了艱難險阻,之後崔斯坦將她送到了交界處,而迪倫發現那個地方沒有崔斯坦。她在荒原時與崔斯坦之間的相處,令迪倫深深的愛上了他。她不能沒有崔斯坦,所以她毅然決然的返回荒原,克服重重困難,找到了崔斯坦,並引領崔斯坦重返人間。

迪倫的愛給了崔斯坦希望,使他作爲一個冷眼旁觀的擺渡人,有了感情,不僅僅是他人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他也過了一把屬於自己的故事。崔斯坦的愛給了迪倫溫暖與勇氣,跨越生陰森恐怖的荒原,不再畏懼置之死地重返荒原,也有了勇氣,她在荒原收穫了現實世界中沒有的溫情。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後感14

我猜測這本書的本意是想寫:我們都需要一個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找到對的伴侶,那麼即使在黑暗的歲月,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生還的路。故事背景地點是美國,講的是一個單親女孩,在未徵得母親的同意下,偷偷逃課坐火車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的路上,遇到車禍後死去。死去後,映照內心,出現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開始的路上,有一位擺渡人出現。擺渡人要擺渡這個女孩去終極的極樂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個人心中被稱爲家的地方。在那裏的每個人都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內心獨白是,要真是有那方,我寧願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實現,還能找到任何一個已逝去的親人還能在若干年後,遇見所有的親人。

然後就在去“家”的`過程中,會遇見很多的惡鬼(未能被擺渡成功的那些靈魂),擺渡人一路上保護女孩的靈魂,然後發現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擺渡過的靈魂都不一樣,她既不悲傷也不憐憫,只有好奇,然後這個擺渡人漸漸地愛上女孩的靈魂,女孩因爲在經歷各種惡鬼纏身,靈魂差點飛灰湮滅的的時刻,都被擺渡人保護和拯救,她爲他給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愛上了擺渡人。

我想說,第一:一個人在死去的時候,不替活着的親人哀傷,不替自己生命惋惜,這個人在生前得是多麼的絕望和可悲,希望每個人在逝去的時候,都有惦念的親人和朋友;第二:當世界荒蕪成一片,一對男女獨處,男的對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給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兩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沒有愛情產生纔會奇怪吧。(這裏的愛情,到底是不是愛情還未知)。總之這本書沒有打動我,只有一些情節還覺得比較新鮮。

擺渡人讀後感15

通讀第一遍後發現《擺渡人》的故事很簡單:女主角迪倫是一位15歲的女孩,單親、內向、敏感、聰明,常常將自己彩色的夢想藏在心中,因爲現實生活總是灰暗和充滿不堪。痛苦中迪倫因爲與從未謀面爸爸的通話,選擇踏上了獨自尋找爸爸的旅途,卻遇到隧道車禍,醒來時,發現只有自己和黑暗,然而,早日與父親相見的願望是那麼強烈!不顧一切的爬出車禍的隧道,一心向前!在出口看見了等待“她”的男主角——崔斯坦,在無奈的選擇下和崔斯坦一路前行。不幸的迪倫以爲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實際上她是這起事故的唯一遇難人,脫離肉體的靈魂在遊蕩,而崔斯坦是她的靈魂擺渡人,靈魂擺渡人的工作就是幫助“她”穿過一片危險的荒原到達靈魂應該棲息的彼岸,在那兒正常的生活。然而,穿越荒原是必經之路,充滿了未知、艱難、還有戰鬥,迪倫需要在崔斯坦的帶領下與荒原上各種攝取靈魂的惡魔們鬥爭,在夜晚來臨時趕到安全屋中躲避。

在充斥着恐懼的趕路時間裏,迪倫的天真、執着和努力吸引着崔斯坦,讓崔斯坦逐漸拋開那個冷漠的靈魂擺渡人的身份。迪倫也意識到自己對崔斯坦的依賴和愛意在悄悄萌發,對彼此的信任給予了對方一次次的勇氣和力量抵抗魔鬼的襲擊,保護着對方。相攜相伴的兩人就在到達荒原和靈魂棲息地的邊界,滿懷對新生活的憧憬時,迪倫才知道崔斯坦只能在荒原待着,靈魂擺渡人的身份是他不可擺脫的宿命,崔斯坦在荒原上繼續引導下一個、又一個的靈魂。而迪倫跨入棲息地後仍然孤獨和麪對分離。

標籤:讀後感 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