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滄浪之水》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1

看完此書,感覺有一種被洗禮過的呆滯,我產生了深深的懷疑。沒有想到書中的人情世故、官場雲涌讓我原有的價值觀有一種震撼,我似乎覺得我所認爲的,我所深信的東西只不過是一種徒有亮麗的光表,卻絲毫沒有窺視到內裏的深邃。

書中的主角池大爲從一個剛入機關的小人物到一廳之尊,中間歷時了近10年的時間。在這十年裏,池大爲的人生觀、價值觀隨着他的生活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一開始的清高和孤傲救世,在世俗的現實被磨得不見痕跡,取而代之的是世故的處世技巧和察言觀色的行爲作風,已至到手握重權時的官威架子。一個人的成長主觀意志很重要,但是客觀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時更是不可抗命的,不適應只有被人遺忘在角落,適應了抓住了就飛上枝頭變鳳凰了。這是人間的喜劇,也是人間的杯具。

我一口氣就讀完了這本書,一本強烈震撼了我心靈的書。我以爲寫得不是虛構的,活生生的現實。我不自主的將書中的一些細節跟我的經歷過的現實聯繫,竟然發現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場境。我想到以前那次去拜訪公安局,接待的科員將我們領到他的領導辦公室,泡茶斟茶,招呼好又跑回隔壁辦公室拿了筆和筆記本坐在靠門口的椅子上做筆錄,畢恭畢敬。我想到了平常辦公室的工作生活,有時一對照,我竟是嚇了一個寒戰,感嘆不已。人言可畏在書中和生活中都找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古人的智慧深遠博大,已至能夠影響中國幾千年至今而放諸今天之四海,亦恰到好處。

每個人是有一把尺,在書中池大爲看來是有的,在現實中的我更是有的。但是或許只限於今天。因爲明天我的環境改變了我的尺可能也就改變了。道理是掌握在誰的手裏,有時是不辯自明。有爲青年還是隻有不斷提升自我,於細微處,在一行一動間不斷審視自我,改變以往的不適的做法,時時提醒自己如何將話說好,如何將事做對,如何與人處好,如何把握機會,如何提升自己的真本事,如何提高自己的形象和威望。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2

《滄浪之水》,一個當代知識分子精神被損毀、被扭曲的過程,直接冷峻地展示了人的沉淪。

我們該堅持什麼,抵抗什麼,這個本來我早就以爲想清楚了的問題,現在卻發現大家都在尋找卻誰也沒有答案。這真讓人沮喪。

我們不要站在某種道德高度去審視誰的靈魂。事實上閻真講的故事裏也沒有任何簡單的批判,而是近乎殘酷地跟池大爲和我們一起,擊碎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追問卑微人生的意義。

生活就是這樣。這樣就是生活。

人生很短,所以必須很努力去追求很多東西,因爲你不會長生不老,沒有資本一直等待下去。什麼樣的選擇,相應的代價。

池大爲的蛻變過程是驚心動魄而又漫長得殘忍的。在炎涼冷暖的人情世故里,在波詭雲譎的政治舞臺中,在光怪陸離的世象百態間,我看到了一個鮮活的人怎麼樣堅持,堅持到頭破血流,堅持到悲哀地發現:只有他一個人在這個自覺崇高的堅持裏越來越無能爲力越來越無法堅持;我看到了一個善良而執著的青年,面對自己卑微的靈魂和巨大而神祕的世俗力量懸殊對比時,如何彷徨、猶豫、懷疑和煎熬,最終不得不自宮了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操守,親手殺死了過去的自己。

自我是人性的盲點,人太愛自己,本能地從自我的立場去體驗一切,批判一切,本能地排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東西。人都是有偏見的,偏見無法用邏輯來矯正,它本身就是一個邏輯起點,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規律。

老虎吃兔子,誰規定老虎是壞,兔子就是好的呢?

生命如水,生活如歌,人生如戲。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3

最近看閻真的小說《滄浪之水》,竟然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出身平凡的池大爲從最初的清高不屑到最後的刻意逢迎,從最初的卑微無助到最後的高高在上,一步一步改變着最初正直善良的自己。一次一次他適應着扭曲的世界,心理髮生着微妙的變化,而每一次內心深處的改變,都是因爲一些“催化劑”性質的事件發生,他被迫又不可逃避的改變着自己。

在扭曲中的生活裏我們的生存法則,就是“適應扭曲”。最初的池大爲“我也明白,我不願那樣行動,也許我錯了,但我無法糾正這個錯誤,一種流淌在血液中的神奇力量決定了這一點。畢竟,一個人不能夠背叛自己”,後來的池大爲“人總是人啊!要一個人特別是大人物喜歡聽意見,特別是觸動了他的意見,那怎麼可能?人總是人啊!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對世界的認識有着虛幻性,現在應該重新理解” “規則是什麼?就是要站在掌實權的那個人的角度考慮一切問題”。

池大爲最終被遊戲規則改變,進入角色,入了戲,唯有身在戲裏,才能在獲得小自由之後,大有作爲,適應這種遊戲規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爲規則是爲你而設計,你也是爲規則而生的。自古至今,被淘汰出局的人也不在少數,而且大多都是有骨氣的仁人志士,他們就是要“爭口氣”,到底是他們錯了還是規則錯了。

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大人物心瀟灑自如地玩着自己的權力,小人物心安理得地守望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不干擾,這就是相對平衡和穩定,哪裏有人人平等,只有人人平衡罷了。 “什麼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話,一個溫柔的騙局。”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在固守這各自的平衡,這種平衡稍微被打破就會產生“不公平”、“不平等”的種種情緒,或者是一輩子呆在最底層從未獲得翻身的機會,之後遇到機會而不得,或身居蜜罐從未嘗到過苦頭,一朝落入凡間而怨天尤人,都是打破了原來的平衡。

當曾經有過的雄心壯志在社會現實面前撞得粉碎,你沒有任何辦法,你必須適應社會規則。誰不想做一個高尚的人呢,可是這樣的觀念是多麼的危險,對於爲官者,高尚真的是進步的攔路虎啊,你一高尚了,一個性了,基本也就玩完了。

但是,我們畢竟是小人物,想想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樂趣,那就是不管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反正我自甘平庸,你又能奈我何。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4

在微信讀書買了官場小說《滄浪之水》,利用零碎時間聽完了,簡單寫個書評。

講的是醫藥學研究生池大爲,從省衛生廳無職無權的辦事員,到時來運轉大展宏圖,升爲省衛生廳廳長的奮鬥故事,一路苦辣酸甜,險象環生,耐人尋味。

雖然是官場故事,但是和宮鬥劇《甄嬛傳》有很多相似之處。做個對比:

主角自身條件過硬。

池大爲:進入省衛生廳的第一個研究生,業務能力強,這是以後進修博士,申報國家課題,升爲廳長的基礎。

甄嬛:精通詩詞,做彈琴,會吹笛子,舞蹈功底好。後宮女人,貌美是標配,這麼皇帝偏和她交了心呢?學識多,和皇上有話說;知情識趣,更兼小女兒情態,才格外得皇帝垂憐。作驚鴻一舞,驚豔滿堂,給皇上長足了臉。

自帶:

池大爲:校園初戀是白富美,畢業後初戀因爲家世和能力去了中央機構,別人走門路都申請不到的國家課題,他輕鬆到手。

池大爲最大的是晏之鶴,晏老先生清高一世,雖看透世道,卻也來不及轉彎,科員退休。池大爲博上位的路上,多虧他步步提點,才能一環又一環的驚險通關。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師父,一定要珍惜,雖然他可能自帶傲嬌,但要哄着來,要尊重老人家,不要把他弄煩。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稱爲他心裏那個“孺子可教”的,不能是“孺子不可救藥的”。

甄嬛:太多了,太醫溫實初這個癡情漢啦,身邊的槿汐姑姑啦(附帶個御前首領太監蘇培盛),文武雙全的小允子啦,還有各取所需的端妃,敬妃等等。

挫而後勇:

池大爲:讀書人清高,不屑專營之事。因直言是非,被貶去閒職,後來孩子出生,遇到了住房,孩子上學,孩子生病等一系列需要權和錢擺平的事,才意識到現實面前,清高有個屁用。甄嬛:剛開始求取的是皇上的真心,只求自保。經歷流產,被打壓,發現自己只是別人的替身後,心灰意冷出了家。直到愛人果郡王下落不明,自己身懷有孕,父母被貶苦寒之地生死攸關,才覺醒自己需要皇家的權利和地位,什麼真愛,什麼清高啊,不那麼重要,哄住皇上要緊。

歷史不過是一個又一個循環。

池大爲:當上廳長後,一度想實現自己曾經的想法,但是觸及了下面人的利益,政策落實不下去,才發現官場運行着一套規則,遵循這套規則你可以上位,但是上位也改變不了規則。

廳裏進來個年輕人,和他池大爲當年一樣敢站出來說話,結果他就把新人貶去了閒職“歷練”,正如他自己當年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知道這個年輕人以後能否覺醒,覺醒了可能是另一個池大爲,或者另一個巴結專營的郭小槐。

甄嬛:重新回宮後,不再任人宰割,宮鬥手段升級,超過了後宮最狠毒的皇后。後來她成了太后,從對皇帝妃嬪的訓誡上看出,她也成前太后那樣的人。

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別和生活賭氣,最後輸的是自己。不哀鳴,想辦法,下功夫。作者:班班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5

最近,偶爾間接觸咯閻真的作品,讀了他的《滄浪之水》,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池大爲給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例子、教科書!他在單位的種種表現,以及他表現的背後自己對自己的.那種鄙視,我很佩服他,正如他所說,他們是一代勝利的失敗者,失敗的勝利者,優雅的俗人,庸俗的雅人。

書中的主人公池大爲的父親一輩子光明磊落、樂於助人,一生尊崇孔孟之道,在村裏醫患無數。父親的高尚品德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小大爲。小時候大爲生活在靜謐的小山村中,隨父採藥,與夥伴玩耍,倒也其樂融融。大學聯考結束了,大爲與夥伴們一起談論着將來,對將來滿是憧憬,好消息終於來了,大爲被首都一所醫類大學錄取,攻讀中醫專業,其父也在笑意與滿足中離他而去。

平靜地大學生活中突然就泛起了漣漪池大爲戀愛了,對方是一位楚楚可人的校花,家庭環境優越、華貴,名叫許小曼,之前,大爲連想都不敢想,就因爲這個,大爲還得罪了不少同學。初戀的感覺總是美好的,互相都是具有誘惑力的。可時間長了,小曼的小姐脾氣開始顯露,大爲總是忍着,後來,小曼覺得應該要大爲去見一下世面了,於是經常帶大爲出入一些有重要人物參與的宴會等場合,以便讓他多多結識一些對自己以後人生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可能是受其父親影響,帶有山村氣息的大爲對這一切很是反感,非常地不願意違背自己的意願去笑說,於是,兩人出現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

青年時代的那些信念,那些理想,在步入中年之後變得都是那麼的虛無縹緲,在現實的面前,人總是顯得那麼脆弱,那麼渺小,那麼的幼稚。

參加了工作,明白了現實很殘酷!殘酷得讓有些人接受不了,他的精神世界很崇高,崇高的太清貧了,於是他成了現實的犧牲品,是那麼得可憐,那麼值得人同情。但是卻沒有人敢於爲他出面,因爲現實擺在面前,誰都不想爲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前程,連累自己的家庭。

大爲漸漸得明白咯!若要在當今社會的官場生活立住腳,就得學會做狗的形態,時時的觀看領導的眼色,學會諂媚奉承,學會不擇手段,漸漸地大爲年輕時那種救人的理想不見咯!漸漸地爲了金錢、地位不擇手段,在利益的誘惑之下,他漸漸的麻木了。

在妻子董柳輔助及自己的努力之下,池大爲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登上省衛生廳的寶座,光環和權利有咯!但是感覺自己又丟了點什麼,自己作爲一名醫生,沒有救死扶傷,而在這官場中苦苦的掙扎,違背了自己的理想,違背了自己作爲一名醫生的原則,但是現實就這麼的殘酷,光做個好人有什麼用,也就是下面一句,道理是捏在有權人手裏的,有權人說你好,你纔好,有權人不說你好,你再好也沒用,看星星看月亮頂不了飯吃,太現實了。

池大爲的經歷告訴我們:你看到的東西,在你看到之前必定有千萬雙眼睛已經看到過,他們的熟視無睹和鐵石心腸,也是在殘忍的規則之下壓縮出來的;你想到的東西,在你想到之前,必定已經有千萬個腦袋想到過,它之所以還是這樣,的確有着無窮的奧妙和玄機啊,誰會一味的做貧窮的清高。

就像《楚辭》所說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6

最近臥牀待眠時,又拾起枕邊的《滄浪之水》慢慢翻閱。

《滄浪之水》的作者是中南大學閻真教授,小說在20xx年4月的《當代》雜誌上刊發後,獲《當代》年度文學獎一等獎。20xx年10出版後,半年內印刷5次,前後重版三次。並改編爲23集電視劇《歲月》(原名《城市裏的春天》)。

小說以娓娓而談的筆調和行雲流水般的故事,展示了深受父親人格影響的主人公池大爲的豐富人生境遇。其父池永昶深得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秉持千百年來中國優秀文人傳統的人生觀,價值觀。池父遺物——《中國曆代文化名人素描》中描繪的十二位聖賢,是其人格楷模,更是中國曆代知識分子所固有的精神家園,是中國曆代知識分子所薪傳下來的種種優良傳統的象徵。中國曆代文化名人的高山景行,也同樣深深影響了池大爲。

在社會大轉型中的池大爲,雖然人生觀、價值觀與物俗橫流的社會格格不入,但面對官場、親屬、同事、同學四大圈子的逼迫,不得不使他猶如封面的石頭,從清亮的水面掉入漆黑的水底,磨去了四周的凌角,融入到現實社會當中。

但市場經濟的大潮並沒能徹底沖刷掉池大爲骨子裏的傳統文化血統,在小說結尾處焚燒父親遺物的時候,看着“書頁在黑暗的包圍之中閃着最後的光。”池廳長最終“死死盯着那一點亮色,像要把它雕刻在大腦最深處的褶皺之中,那裏是一片無邊的黑暗,一點亮色在黑暗中跳動。”這是他是心路坎坷複雜歷程最終走向復活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源。

斷斷續續看了幾遍,總想寫點什麼!

中國人文知識分子歷來就是一個矛盾的羣體,在傳統文化被不斷重構、整合的今天,知識分子的道路選擇仍然是一個問題。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物質文化需求的提高,經濟建設成爲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堅守文化傳統不應該固守清高,應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只有積極用世,真正融爲大衆的一員,讓傳統的精神資源與現實社會產生有機的整合,固守心靈的真誠和人格的堅挺,才能使個人的價值得以真正實現。

作爲統計人,在各方需求的紛擾之下,我們既要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謹守心中的那點亮色,保證統計數據真實可信,又要更好更優地爲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服務。這就需要我們切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經常“照鏡子、正衣冠”不斷調整思維角度和思維模式,積極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才能進一步加強統計服務職能。不斷“洗洗澡,治治病”,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才能充分發揮統計監督作用。

我們只有打破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理,密切聯繫基層羣衆,重塑統計人形象,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不被社會置疑和摒棄。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7

連日來,某大學學子輕生的事件,如一片陰雲,繚繞在我心頭,揮之不去。寒門子弟,不懈努力,終成名校博士生,本是很勵志的故事。卻因壓力過大,決絕而去,讓人痛惜之餘,感傷不已:生命,竟是如此脆弱。

在內心如此憂傷的時候,讀小說《滄浪之水》,思緒萬千。

小說的主人公池大爲,研究生剛畢業,就被領導看中,還和美女談起戀愛。仕途光明,美人在抱,貌似人生已開掛,妥妥的。然而,作爲崇尚先賢、追求道德理想的青年,池大爲在生活中手足失措、舉步維艱,數年下來,一無所有,鬱郁不得志。面對殘酷現實,池大爲最終徹悟,拋棄了堅持的操守,摧毀了內心的神聖感,理想主義的色彩褪去,從此活得輕鬆。溜鬚拍馬、逢迎獻媚、出賣同事,心中無顧忌,無所不可爲,好運由此開啓,短短几年,似乎一切都得到了。

這樣的故事內容,註定了這是一部讓人震撼、甚至是驚駭的小說。書中的所有人物,都在爲自己的前途,爲自己的利益,做着合乎情理的事情。沒有哪個人是完全的惡,也沒有哪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善。一切是那麼真實,那麼合理,構成個體生命無法抗拒的現實世界。

小說中,池大爲的父親,珍藏着一本《中國曆代文化名人素描》。在那本冊子裏,夾着他的自畫像,下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小說名爲《滄浪之水》,封面上,畫着《滄浪歌》中,那位不論滄浪之水清與濁,皆能安然自處的漁夫——仰慕前賢而不得,效仿漁夫而不能,池大爲,就陷入這樣的困惑中。

小說用大量細緻入微、準確而精彩的心理描寫,講述了池大爲經過內心的掙扎,最終走出困惑,向現實妥協,殺死過去的自己,成就新自我的過程,讀來驚心動魄。

《滄浪之水》,是以官場爲背景的知識分子小說,對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解析。在池大爲身上,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懷着單純善良的心,踏入現實世界,因理想和現實的距離,產生巨大困惑和失落感。求善而不得,爲惡而不願,陷入深深的矛盾中,糾結,無力,痛苦。最終,說服自己,拋棄曾經的堅持,與生活和解,像池大爲一樣,成爲人生贏家。

池大爲,是人生贏家嗎?無法回答。《三國演義》裏有詩句說:龍豈池中物,乘雷欲上天。池大爲最終不是池中物,而是成了大人物,大有作爲。他贏了,卻讓人心痛,讓人慨嘆。因爲,他的人性最終扭曲,人格最終墮落,精神最終沉淪,他殺死了過去的自己,成爲了自己曾經討厭的人。我只想說:池大爲的人生選擇,不是指路牌;《滄浪之水》,也不是成功學。

讀《滄浪之水》,多次想起的,是畢淑敏的一句話:喜歡用乾淨的手段,抵達一個光明的理想。以此而論,池大爲的成功,不是驚喜,而是觸目驚心的悲劇。

《滄浪之水》讀書筆記8

最近看閻真的小說《滄浪之水》,竟然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出身平凡的池大爲從最初的清高不屑到最後的刻意逢迎,從最初的卑微無助到最後的高高在上,一步一步改變着最初正直善良的自己。一次一次他適應着扭曲的世界,心理髮生着微妙的變化,而每一次內心深處的改變,都是因爲一些“催化劑”性質的事件發生,他被迫又不可逃避的改變着自己。

在扭曲中的生活裏我們的生存法則,就是“適應扭曲”。最初的池大爲“我也明白,我不願那樣行動,也許我錯了,但我無法糾正這個錯誤,一種流淌在血液中的神奇力量決定了這一點。畢竟,一個人不能夠背叛自己”,後來的池大爲“人總是人啊!要一個人特別是大人物喜歡聽意見,特別是觸動了他的意見,那怎麼可能?人總是人啊!我意識到自己以前對世界的認識有着虛幻性,現在應該重新理解”

“規則是什麼?就是要站在掌實權的那個人的角度考慮一切問題”。 池大爲最終被遊戲規則改變,進入角色,入了戲,唯有身在戲裏,才能在獲得小自由之後,大有作爲,適應這種遊戲規則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爲規則是爲你而設計,你也是爲規則而生的。自古至今,被淘汰出局的人也不在少數,而且大多都是有骨氣的仁人志士,他們就是要“爭口氣”,到底是他們錯了還是規則錯了。 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大人物心瀟灑自如地玩着自己的權力,小人物心安理得地守望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不干擾,這就是相對平衡和穩定,哪裏有人人平等,只有人人平衡罷了。 “什麼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話,一個溫柔的騙局。”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在固守這各自的平衡,這種平衡稍微被打破就會產生“不公平”、“不平等”的種種情緒,或者是一輩子呆在最底層從未獲得翻身的機會,之後遇到機會而不得,或身居蜜罐從未嘗到過苦頭,一朝落入凡間而怨天尤人,都是打破了原來的平衡。 當曾經有過的雄心壯志在社會現實面前撞得粉碎,你沒有任何辦法,你必須適應社會規則。誰不想做一個高尚的人呢,可是這樣的觀念是多麼的危險,對於爲官者,高尚真的是進步的攔路虎啊,你一高尚了,一個性了,基本也就玩完了。

但是,我們畢竟是小人物,想想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樂趣,那就是不管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反正我自甘平庸,你又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