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實用)名人傳讀後感15篇

讀後感6.1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名人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名人傳讀後感15篇

名人傳讀後感1

書可以讓人受益匪淺。 ——題記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給人以精神的鼓舞。

《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爲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成功前的試煉。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18XX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癒,並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上帝對他開的多麼大的玩笑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重新綻放光芒,讓人們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着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並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瞭解一切,於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終成爲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貝多芬和海倫凱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難,但他們卻有着同樣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這不僅讓我敬佩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作爲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的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就讓我們用這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

名人傳讀後感2

竭力爲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爲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貝多芬傳》

貝多芬是一名德國音樂家,他的耳朵是聾的,對於一個音樂家,這是一個多麼悲慘的事情。但貝多芬沒有被困難所打到,依舊熱愛音樂,最後終於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成功靠堅持努力。這是我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穫。記得有一次語文考試,考試前我以爲自己能取得好成績,馬馬虎虎地複習,幾天後,語文成績下來了,這成績和我估測的簡直成反比!我很後悔。從那時候起,我便不再馬馬虎虎的對待學習。我用課餘時間認真做作業,認真複習,果然取得了令我滿意的成績。在這次努力學習中,我真正地認識到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人的毅力和努力。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我缺少天賦,所以我更需要花費百分之百的努力來勤奮刻苦學習。

《繁星?春水》裏都是些精美的小詩,其中有這樣一段,讓我感動不已:

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裏;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裏。

的確,母愛很偉大。我小時候經常生病,爸爸上班,只有媽媽一個人照顧我。有一次我半夜突然發高燒,爲了不讓我哭,媽媽竟然一直抱着我打了七八小時的吊針,媽媽的腰痛病就是那時落下的。你叫我怎能不愛我的媽媽呢?

當媽媽給我盛好一碗飯時,當媽媽做我最喜歡吃的菜時,當夜深人靜,媽媽來給我蓋被子時,我知道,這就是媽媽的愛,它時刻在我的`身邊。

《繁星?春水》中不僅有愛的文章,還有些蘊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我不會彈琴,我只會默默地聽着;我不會繪畫,我只沉寂地看着;我不會表現萬全的愛,我只會虔誠地禱告着。

是的,我們只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學會欣賞。

《繁星?春水》開闊我的視野,陶冶了我的情操,讓我受益匪淺!

名人傳讀後感3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令我收穫頗豐的經典名著mdash;mdash;《名人傳》。

《名人傳》是源於法國著名作家羅曼middot;羅蘭之手。《名人傳》之所以被叫做《名人傳》,是由於這本書包含了三位名人的故事mdash;mdash;分別是《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羅曼middot;羅蘭記錄了他們的苦難和坎坷,讚美了他們的高尚品質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名人傳》一書看上去獨立成篇、互不有關,其實在時間脈絡這一主線之後,這本書裏面的三傳之間卻有着同樣的精神品格;熱情、堅持、執着。

讓大家看看《名人傳》中最令我入迷的《貝多芬傳》。其主要人物有韋格勒、朱麗埃塔middot;居奇亞迪與查理。其中,韋格勒是一名大夫,也是貝多芬的摯友。而朱麗埃塔middot;居奇亞迪則是貝多芬曾愛戀過的人。查理是貝多芬那不求上進、自私的侄子。這部分人物對貝多芬的一生影響甚大。貝多芬從小就有了音樂才華,後來離開了故鄉到達了音樂之都mdash;維也納,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不幸的`是,他的耳朵卻失聰了。可是他並沒放棄對音樂的熱愛,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創作了很多經典傳世的作品。

在我眼中,貝多芬是一個堅強、隱忍的人。他在面對悲慘身世與身心的很多不幸時,一直堅信這所有沒辦法征服他一個人,發出要“扼住運勢的咽喉”的吶喊。

所以,在《貝多芬傳》中,我掌握了不可以盲目的聽天由命,大家也可以戰勝天命。不可以一遇見困難就逃避,要給自己一個掙扎的機會。並且,我會永遠記住貝多芬說過的一句話:“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所有,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

《名人傳》中的《米開朗琪傳》和《托爾斯泰傳》在這我就不劇透了,期望你會成爲有一個《名人傳》的讀者。

總之,《名人傳》讓我感受了三位名人的人格之偉大。他們是世界的征服者。《名人傳》一書很好的印證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名人傳讀後感4

“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琪羅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

———題記

《名人傳》描述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讓我們用心去貼近英雄的偉大人格,感受他們爲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令我們啓示更多,獲得更多。

本書的首位譯者傅雷先生說,“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啓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承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正如傅雷所說《名人傳》的三個主人公他們的骨子裏都有那麼一種品格叫頑強;有一種精神叫不屈;有一種人格叫奉獻,這就叫做偉人。

像貝多芬那樣堅強、潑辣而又富有人情的人物,他的振撼和扶掖我們,不用多說了。托爾斯泰和米開朗琪羅——特別是米氏,都是具有很大弱點的人,可是我們在傳記裏和他們接觸,卻感奮地分了他們的痛苦、失敗,同時也分了他們的誠摯和成功。我們的生命和他們的差不多融成一片,決不只“枕着他們休息一會”而已。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有了一個定位,在世界上可以站在哪個位置,讓大家都彼此得清醒着,不要再自欺欺人.

名人傳讀後感5

"這也是人過的日子!"-----看完米開朗琪羅傳我實在無法忍受-----一種糾結的沉鬱的壓抑的感情當我牢牢捆住-----這種恐懼而沉悶的思想束縛住我的嘴角----我不知什麼是笑,什麼是完美,不可名狀的痛苦傳染了我的身心,我提起筆,不明白要說什麼-----讚美嗎

-----讚美上帝給予他的曠古奇才讚美他痛苦如同煉獄一般的一生讚美他多疑、怯懦、憐憫又複雜的性格還是苦澀而醉人的悲觀主義

我不明白要說些什麼,因爲,我對他感到心疼,也許,只能說心疼吧。

"他孤單一人---恨別人,也被別人恨,愛別人,卻不爲人所愛。人們欽佩他,但又都害怕他。在最終,他使人產生了一種宗教般的敬畏。他統治着自我的時代。"

他是怪人又是天才,他噬人的精力使他每時每刻都在使他生活在一種憂傷或癲狂的狀態之中。"我的歡樂,就是憂傷"。

他的偏執性格來自不被人認可的童年---我似乎找到了打開心門的鑰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當初他的`家人鼓勵他的雕刻愛好而不是漫罵瞧不起,他也許不會埋下痛苦的種子,之後也許不會如此糾結而墜入痛苦的深淵。

他的很多作品被損壞,他個人受教皇的逼迫不得不完成他不想完成的任務。他必須工作工作工作,完成他不喜歡不擅長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

又是一個被上帝捉弄的可憐的天才,他甚至把自我完全獻給藝術。但家庭的拖累,政治上的迫害,摯友的亡故等等將他折磨地不像人樣。我只能感嘆造化弄人,我無法評論他的作品-----我實在對雕刻沒有鑑賞本事,也無法評判他的人生,甚至依我之見連羅蘭都在試圖更爲準確的感慨----他也說不出什麼。暫且認爲他就是單純爲了受苦而生的人吧,但苦難也使他磨礪了個性,激發他的創作欲,使他創作出了很多傳世不朽的作品如《大衛》等。但我堅信如果沒有苦難他會創造出更美的雕像。

"他最終安息了。他到達了自我所向往的目的:他從時間裏超脫出來了。"

這是一種解脫,對我來說,沒有如此驕傲的才華,沒有如此噬人的苦痛,沒有如此疑慮沉鬱的生活,-----學會滿足吧,天才可是如此。

名人傳讀後感6

我依稀地記得羅曼·羅蘭的一篇課文,但具體是哪篇,我記不太清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我讀了他的一本書時,我感受很多。什麼書呢?它就是出自羅曼·羅蘭之手的《名人傳》。

《名人傳》由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以及《托爾斯泰傳》這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各有各的閃光點:

音樂家——貝多芬

貝多芬這個名字,恐怕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吧。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音樂家,他有很多享譽世界的著名代表作。在《貝多芬傳》中,貝多芬的人生是異常艱難和曲折的。老天爺好像看他不順眼似的,容不得他有半點順利和幸福。在他應該享受屬於自己的天倫之樂時,病魔使他脫不開身,最終成了聾子和啞巴。貝多芬供大家享樂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雕塑家兼畫家——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這個名字,說實話,我不太熟,但感覺在哪首歌的歌詞裏看到過。回到主題上來,米開朗琪羅的人生貌似也不是那麼的如意,看來,成功人士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處處佈滿荊棘的。米開朗琪羅留給後世的不朽傑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啊!

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

這個人名我十分熟悉,因爲我們已經學過他的好幾篇文章了,他是一個著名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裏,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們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諧,藉以播下愛的種子,傳達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上帝生存的人”;“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纔能有幸福存在”。

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之爲“英雄”。他所指的“英雄”不是通常所稱道的英雄人物,而是“人類的忠僕”,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爲能傾心爲公衆服務。

《名人傳》的“英雄”雖不是我們口口相傳的動漫英雄,但是,我敬佩他們!

名人傳讀後感7

貝多芬強橫的推翻一切的音樂爆發力、米開朗琪羅懦弱天性中生長出的奇才之葩、托爾斯泰多變強硬的文風——羅蘭先生在《名人傳》寫下了自己對這三位偶像狂熱但帶有理性的崇拜之情。三人之中,我個人最瞭解的是托爾斯泰。我拜讀過他的大作,甚至覺得自己與他有幾分相似。他文字傳遞來的溫厚關懷的溫暖,又怎是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所能比的?

娜塔莎的美麗動人和善良可愛,是荒蕪歲月中長出的一朵玫瑰花;瑪麗公主的愛情是百花凋謝之後的寒梅;戰爭與密謀的一波三折,皮埃爾始終堅持自己高尚的信仰,是一個完美的革命者;墮落的貴族貪於享樂,視宗教虛僞的神父高於偉大的神,在戰爭時藉以麻醉自己,耽上一顆枯朽的心。《戰爭與和平》中的愛是最後所有人的團結,會讓我生髮出強烈的`感動。

安娜的煎熬是痛苦的。她就如同一塊被身體、家庭、世俗狠狠拉扯的吸滿了髒水的乾淨海綿。她出身高貴,但生活卻比農奴還不快樂。“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是在分裂的混沌中一步步靠近峭壁的。這次托爾斯泰寄託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愛是在失敗的列維形象中對自己的同情,對與自己相類似的一類人的悲憫。

瑪絲洛娃的傳奇經歷在當時的俄國社會上,前半部分屢見不鮮,可最後找到真愛的少之又少。虛僞做作、帶着醜惡嘴臉的紳士才適合與之相仿的社會,回心轉意或秉性善良的則是千載難逢了。《復活》中的形象,不再沉溺於不可終日的幻想,不再過分黯淡,他們有血有肉,會呼吸,會心跳,也就更牽動人的神經。托爾斯泰的愛是對那些能重尋美好的人們的讚許,是對迷途中沒有出路的公子哥的最好警示,同時也給了他們擺脫這一切的勇氣。

同樣的,貝多芬譜的曲傳遞出的深鬱的生命力、米開朗琪羅繪的畫與雕的像,都體現出對普羅大衆的無私的愛。他們生命價值的體現,就是這樣。偉大的靈魂,這般百忙淬鍊的強壯的靈魂,做永遠的引路人,做一盞勇氣的長明燈。

名人傳讀後感8

讀《名人傳》讓我與傳記中的三位大師交流。讓我體會到貝多芬早年輟學、身體殘疾的痛苦;讓我體會到米開朗琪羅理想破滅來自精神上的折磨;讓我體會到托爾斯泰爲貧民悽慘處境、爲自己不勞而獲的優裕生活、爲難以擺脫家庭的羈絆而煩惱。但憑藉他們偉大而堅定的意志,他們都收穫了成功。

貝多芬曾這樣說:“善事應盡力而爲,愛自由勝於一切,即使爲了帝王的寶座,也絕不出賣真理。”

貝多芬的童年充滿艱辛,缺少溫暖。父親向開發他的音樂天賦,在貝多芬四歲時,當同齡孩子在玩耍時,他卻一連數小時在羽管鍵琴前,或是被關在小房子裏,被逼着練提琴。在他十六歲那年,貝多芬失去了他所熱愛的母親。當他十七歲時,他成爲了家裏的頂樑柱。後來,貝多芬被迫離開波恩,在維也納度過了整個一生。雖在他鄉,但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愛依舊不減,在8年貝多芬患上了耳聾症,對常人來說這已是非常不幸了,更何況貝多芬是名音樂家?但病魔不能阻止貝多芬喜愛音樂的`步伐,他努力着,堅持着,試了一遍又一遍。他的快樂來自音樂,貝多芬從中感受到壓倒一切的意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將煩惱一掃而空。

貝多芬所處的那個時代,精神物質貧乏,人們只顧追求名利祿,而忘記豐富其精神世界。此傳記的三位大師,是三位手藝精湛的裁縫,彌補我們精神上的缺口。傳記中的托爾斯泰,可能很多人認爲他傻,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卻因看不見摸不着的什麼真理而放棄優裕的生活。因爲托爾斯泰不是有虛榮心的精英,不是律法家那一派,不是有這樣那樣信仰的法利賽人。他是自由基督教最崇高的典型,終其一生都努力追求真理。

如今,對比《名人傳》可以發現我們的許多問題,《名人傳》是一面鏡子,對照它,可以發現許多不足,能夠讓我們及時改正。西漢劉向曾說過:“書如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現在可以說:“書如鏡也,善讀之可以見缺。”

《名人傳》讓我知道了成功的祕訣,堅持、堅持、堅持定能成功。

名人傳讀後感9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然而,有許多人因爲膽怯而選擇了退縮、逃避,可仍有一棵棵頑強的青松迎風沙,戰雨雪,屹立在天地間。

一次偶然,我讀了厚厚的一本《中外名人傳》,裏面記載了中外許多名人故事。 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古至今,這些名人如李時珍、貝多芬、諾貝爾、愛迪生等不都是靠着這種堅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恆、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取得成功的嗎?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介紹浙江史學家談遷的。文章主要講了談遷在艱難的困境中兩次撰寫明史鉅著《國榷》的感人故事。我對談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的'《國榷》原稿雖然被偷,而自己也已是體弱多病的老人了,但他並沒有被這不幸打倒,而是從頭開始撰寫這部史書。在我們的生活中,能有多少人像談遷這樣呢?

與他們相比,我們雖然不會遇到這麼大的厄運,但在生活中、學習上往往會遇到一些小困難,小挫折,如果我們一遇到就退縮,那是很難成功的。記得有一次,我學溜冰,我穿上溜冰鞋,踏上了涼颼颼的冰面。呀,真滑啊!我不由自主地抓緊欄杆,靠着欄杆慢慢向前移動。溜了一會,我感覺稍稍有些適應了,便嘗試着向中間滑。沒想到剛剛邁出一步,就摔了個四腳朝天。褲子溼了,樣子要多狼狽有多狼狽。我艱難地站了起來,“嘶嘶”地吸着涼氣,定了定神,邁開雙腿一前一後地滑,可纔剛剛滑了一小步,又和地面來了個親密接觸。我又站了起來,扶着欄杆,滑了幾小步,剛想放手大步滑時,又重心不穩狠狠摔了一跤,這下,手都摔破了皮。我氣惱地坐在冰面上,不學了。現在,看着別人都會溜冰,我心中很遺憾。

讀了他們的故事後,我明白了:厄運並不可怕,在遇到厄運時,我們只要有這些人共同具有的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意志,讓它成爲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名人傳讀後感10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不管世界給你多少苦難,只要努力,就能逆襲,發光。

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許多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雖然命運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可他仍然熱愛音樂,不顧人們的世俗的眼光,熱衷於創作。在失明的壓力下,創作出了不朽的《歡樂頌》,成爲著名的音樂家。當你被他樂章的.輕柔所感染,被樂章激情的部分所打動;爲樂章的昇華所感嘆時,你就會理解,爲何他那句"唯其痛苦,纔有歡樂"的名言會鼓舞了不少人,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只要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沒有不可能!米開朗.琪羅

他是一位雕塑家,《名人傳》中有一個對他描寫的片斷:"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紀念碑的話,他就會耗費數年的時間到石料廠去選料,還要修建一條來搬運它們;他想成爲多面手:工程師/鑿石工;他想什麼都自己動手,獨自一人建起供電,教堂.這簡直是一種苦役犯過的日子,就是這樣追求完美的他,創作的《大衛》讓後人欽佩.在他的身上我知道了,雖然"人無完人"但可"追求完美",做自己心中的完美自己,盡力做到最好!

列夫托爾斯泰

作爲小說家的他,認真對待文學,寫出了《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書,那就是他給這個世界的禮物,曾有羅曼.羅蘭說她的眼睛像強盜穿透了僞裝的甲冑""像金剛刀切開玻璃了.雖然有人這樣評價他,不要以爲只有偉人才可以給這個世界以禮物,只要願意,有時,一個微笑就是禮物,讓世界,春暖花開。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責任,盡職盡責就像世界最好的禮物!

從《名人傳》中我學到了許多,你也讀讀吧,一定會感觸許多.希望你的感觸會化做動力,用你的青春去拼,讓你的未來,這世界的未來更美好!

名人傳讀後感11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

《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爲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名人傳》非常好的應徵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從中,我體會到了貝多芬一直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鬥爭,儘管他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然而他內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堅強,是不瞭解他的人無法挖掘的,對於常做完美歌曲的熱情,對於尋覓歡樂的執著,對於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爲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與大自然其餘成分之間的那種交戰,產生了河馬史詩般的壯觀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就歡樂,“用痛苦換來歡樂”就足以濃縮了他的人生,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享受着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留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爲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是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魄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裏獲得更大的歷史。

《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啓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難,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奮鬥努力;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名人傳讀後感12

名人,更大意義上是“明人”。何爲明人?說真話,辦實事,行正舉。名人很多,明人卻很少。這些少有的明人之間總有一種牽繫,無關時代,無關界域,無關信仰,只關乎頑執於真理。

《名人傳》的首譯者,傅雷先生說過:“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智者總是命運多舛。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是名人,更是明人。貝多芬十七歲便擔起照顧兄弟的責任,他的生活舉步維艱。十八世紀末,他離開故里,隻身前往維也納。四年後,貝多芬的聽覺日漸衰退,而他愛上的姑娘朱麗埃塔,也是有緣無分。在極度的消極中,一場法國大革命,又讓他重振旗鼓,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英雄交響曲》。可光芒的背後就是黑暗。生活的苦難接踵而至,無力招架。他卻說:“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

米開朗琪羅從小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家裏。他得天獨厚的畫功,讓他受到歷代教皇的任用。但他的創作自由卻並不允許,或者說,他的思想被侷限在他人的思想中。他的生活和愛情都是無味的。直到他死時,他還在雕刻着一幅《哀悼基督》。可他說:“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 托爾斯泰九歲時父母雙亡,他便隨祖母遷至喀山。托爾斯泰是一個不受約束,思想獨立的人。他對周旋在上流社會中的生活十分厭倦,決然辭官,迴歸自然。幾年後,又同兄長參加志願兵,抗擊山民。

之後,托爾斯泰跨入文學界,他的一部《戰爭與和平》在俄國文學史中影響重大。他同情下層人民,憂心俄國前景,一生都在爲國家爲民衆考慮。他說:“科學的事業就是爲人民服務。” 無論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還是托爾斯泰。他們頑執一生所追求的,他們用自身所體現出的,無非是“自由”“平等”“希望”。概括點說,就僅僅是“真理”二字。這纔是,所謂,名人。

“竭力爲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爲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貝多芬

名人傳讀後感13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深有感觸。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寫的是鋼琴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着,最終成爲了偉人。

他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只有艱難和挫折,才能使你的人生得到錘鍊!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

他對音樂火一般的熱情,是難以說明的。他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我是學鋼琴的彈過和聽過不少貝多芬的鋼琴曲,他的作品大多輝煌壯觀,充滿幻想,給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

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癒,並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

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

這種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着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患的猩紅熱,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

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黑暗。但老天爺的不公平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知識,於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終成爲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

同樣的,海倫·凱勒也寫了不少著作。

貝多芬和海倫凱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難,但他們卻有着同樣的精神——永不向命運屈服!

這不僅讓我敬佩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作爲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社會的競爭更加的激烈,我們的功課越來越多,學習上的困難也隨之增多,面對重重的困難與壓力,我們是不是也需要這種精神呢?

當然!

在遇到難題時,在學習成績下降時,讓我們用勇敢的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理想吧!

名人傳讀後感14

今天,我讀完《名人傳》後深有感悟。本書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他曾經說過:“我稱爲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我覺得這句話說出了整本書的主旨。

這本書分別給我們介紹了三個偉人: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列夫.托爾斯泰。這幾個我們“熟悉”的人,被羅曼.羅蘭描寫得淋漓盡致,自愧不如。

貝多芬,他在音樂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戶曉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貝多芬長得並不漂亮,甚至還有幾分醜態。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貧窮圍繞着他,孤獨伴隨着他,然而這一切還不夠!雙耳失聰讓他變成了一名殘疾人,病痛讓他經常臥牀不起。但貝多芬沒有被打垮,仍然堅持着,當我看到他把樹枝插到鋼琴內部,咬着樹枝感受音樂波動的事蹟時,被深深地感動了。命運對他如此不公平,他卻絲毫沒有怨言,也從來沒有放棄,甚至還在歌頌世界的美好。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世界給他一片黑暗,他卻給世界一片光明。”

書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我不得不佩服米開朗基羅的毅力,儘管家庭的重擔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們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並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門在外,處處有人諷刺,處處有人討厭,要不是教皇保護,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說:“米開朗基羅就是一塊鋼鐵,千萬次的捶打,只會讓他更具有光芒”。

最後介紹的是托爾斯泰,他是俄國民族的偉大靈魂,是當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學世界的一個太陽!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貴族出生,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爲這使他債臺高築,只能逃之夭夭。不過,托爾斯泰很快改邪歸正,先後出版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作品引起了文壇很大的風波,深受人民喜歡。然而托爾斯泰很熱愛生靈,他曾說過:“世界上還有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你們爲什麼都在這裏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名人傳讀後感15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寫的,它包括《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三部“英雄傳記”。傳記裏的三人,雖然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兼畫家,另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着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爲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獻出了畢生精力。在當時,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爲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爲“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爲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標籤:讀後感 名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