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那年那信》讀後感(精選3篇)

讀後感2.81W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那年那信》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那年那信》讀後感(精選3篇)

  《那年那信》讀後感1

我買了一本敬一丹的《那年那信》,寒假回家的時候帶給爸爸媽媽,問他們關於書信的故事。

爸爸告訴我,他每次月底快沒錢的時候纔會給家裏人寫信。那時候家裏日子很苦,但是他過得還挺好。我爺爺每個月工資一百多,就會給他五十,後來變成六十、七十、八十,逐漸上漲。“雖然你爺爺他脾氣不好,我們都不喜歡他,但他對我真的很好,但是他很早就走了,沒的福氣。”

他說,有一年開學,奶奶給了他一百五十作一個月的生活費,結果他買了一套運動衣花了四五十,一雙運動鞋又花二三十,一個月不到錢就用完了,然後他就給三伯寫信,三伯條件也不好,還是給他寄了二十。“我不會直接在信裏說沒錢了,但是一般只要我寫信,他們就知道我的意思。”

中專快要畢業的時候,學校組織山東青島等地遊玩的活動,費用要兩三百,挺貴的,很多人都沒去,但是我爸想去,就跟大伯寫信說,很多人都去了,大伯那時候在做生意,就給他寄錢了。

他還告訴我,以前家裏窮,大姑很小就輟學去掙工分,每次吃飯的時候,大姑會把飯分成一大一小兩份,大的給小姑,小的給自己,小姑還吃不飽的話,她就又分一點給她,所以後來大姑長得矮,小姑長得高。

聽完這些,我覺得我爸真的很渣哎。因爲是家裏最小的就被寵着,但是也太不懂事了吧。

現在聽這些時就是有種好氣又好笑的感覺,畢竟沒有真正經歷過那種日子。

爲了迴應我對他的嫌棄,爸爸還告訴我他也有打工兼職,假期給人搬磚、澆泥,他還跟我講因爲他人小,力氣也小,經常偷懶,最後掙了兩三百工資,都交給了奶奶,在開學的時候,奶奶又都還給了他。

這種家裏人無條件寵着真的很幸福,但我發現我爸原來從小就很會“投機”,而且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很坦然。

我還是覺得不太符合我受到的教育觀念。

  《那年那信》讀後感2

上週日下午,我去新華書店免費借了敬一丹的《那年那信》,當天看了半本,今晚看完了剩下的半本。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來自敬一丹家的家信。

敬一丹的爸媽之間以及他們和孩子們之間寫了很多家書,共有1700封。敬一丹從中選了一些,分主題放在這本書裏,講講故事,再分享信的內容,並在每個主題的前後給她的下一代及下下一代就寫上幾句,促進他們思考和了解長輩以及那過去了的年代。

這本書很感人,很真誠,這薄薄的一本書,道盡了她們家的幸福與甜蜜。儘管曾經也有痛苦與磨難,但總的來說還是以甜蜜溫馨爲主。不管是她父母之間的信任與恩愛,還是父母與孩子們之間的關愛與理解,還是她們四姐弟之間的深厚感情,都讓我深深感動。

  《那年那信》讀後感3

一個週末偶然的機會和兒子到中央大街書店,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書,剛轉了幾分鐘敬一丹大姐寫的這本《那年那信》,就映入了我的眼簾,整本書讀下來,深受感動的是敬一丹父母相互扶持,相親相愛的一生,還有對子輩兒,孫輩兒的正面教育和愛的鼓勵。

敬一丹父母的這個大家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前30年敬一丹父母爲兒女做榜樣,後30年兒女給敬一丹父母爭光。

書中讓人感動的還有敬一丹媽媽非常時期,不能回家,家裏的'親人紛紛送來溫暖,敬一丹寫給媽媽的信裏,敬一丹都會和媽媽談到親人們對這個家的幫助,也是爲了讓媽媽放心,體現了敬一丹那時是多麼懂事的孩子以及親人最真摯的愛。

還有一個畫面就是敬一丹13歲給年幼的弟弟們縫補衣裳,一不小心右手食指被縫紉機的針頭扎通,媽媽過來的時候沒有一把把她抱過來心疼她,而是叫來兩個弟弟“你們倆,記住,你二姐給你們補衣服,手指都扎穿了。她也不是大人,她才比大弟大3歲,她替媽媽爸爸照顧你們,你們長大要是不對你二姐好,你們就喪良心了!”他們時刻都在教育孩子要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

還有就是敬一丹講到的小弟大孝,小弟要給爸媽買洗衣機、空調,換大電視,這三件事,當初都受到父母的反對,甚至是極力反對嚴詞拒絕,聲稱你若自作主張去買來,不要怪我當場給你扔出去。這位大孝的小弟,和顏悅色地用一些巧妙方法,一次次辦成了父母本來反對的事。而且這事由他母親寫出來,沒有怪罪他的意思?真不容易。

在這本書裏,把敬家培養人才的祕訣獻給天下父母;把戰勝困難、健康成長的經驗和哲理告訴青年。一個人的正確道路需要有明白人“點撥”。

讀完這本書我就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全面的表達出來呢,而不是平時在微信裏一句兩句的叮囑。

讀完這本書我就開始和我遠在國外的女兒,和包頭上學的侄女以及甘肅上學的老侄兒開始書信交流,這樣既能把我對他們的關心表達出來,又能鼓勵他們學習,要向着自己的目標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