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悲慘世界讀後感15篇

讀後感2.5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悲慘世界讀後感15篇

悲慘世界讀後感1

我讀了一本書叫《悲慘世界》,作者是法國著名小說家、詩人雨果。

這本書中的主人翁是個正直的人,他在富人的眼裏是個很貪財的人,但細細算起來,他一生中所用的生活費只是他全部錢財的五分之一,剩下的錢全部用來幫助窮人,比如:幫窮人孩子讀書。救濟窮人……他處事正當,相信神靈、生活樸素、品德優良等等。他就是法國的福來主教,他的這些優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我們和生活學習中做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特別是品德。

悲慘世界讀後感2

在國慶裏我讀了《悲慘世界》。

這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寫的。

這部小說是以主人公冉阿讓的命運作爲主線而逐漸展開的。冉阿讓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獲得了自由。後來冉阿讓被人誤解,再一次被關進了監獄。後來,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有人又看見過冉阿讓的身影,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了許多人。

從這本書裏,我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

悲慘世界讀後感3

《悲慘世界》:作者用鴻篇鉅製講述了一個曾經墮落過的底層人,用愛心拯救另外不幸的姑娘的故事,最後愛心奉獻到了極限,主人公最後的願望僅僅是留下一座沒有名字的墓碑……不必在乎我是誰,我奉獻過帶給別人幸福就已足夠……

悲慘世界讀後感4

冉阿讓不該降臨於凡塵。在這濁世中,他孑然一身,只有無數好事的旁觀者竊竊私語着:“看,那個罪犯,看!”。只有生性妒嫉的窺探者隨時準備歪曲他的每一步言行。他起身回返所來之處,那裏居住的靈魂與他相近,更爲高貴。

悲慘世界讀後感5

這部電影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愛能遮掩很多的罪。寬容和饒恕的力量能夠以柔克鋼,能夠喚回浪子幾近迷失的良知。但影片同時也告訴我們,愛不是無限制無原則的縱容。

就如米里哀主教要最後加上那句引人深思的話:“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您允諾過我,您用這些銀子是爲了成爲一個誠實的人!”

悲慘世界讀後感6

很簡單。

不是所有罪犯都是壞人。

曾經的西方也和我們現在一樣,有很多不公平。

不是所有女孩都能遇到像馬裏尤斯這樣的男人。(我真的愛上他了——)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有圓滿的結局,也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會有圓滿的人生。

法律就沒有缺陷嗎?真的沒有嗎?苦役犯也是值得同情的,尤其是善良的人。

悲慘世界讀後感7

在上帝的眼裏,人是簡單的,因此雨果可以只用兩個極端——善與惡來勸誡上帝俯視下的人。雨果只是把自己看做是一個代言人。他替上帝審視這個世界,告訴惡者如何向善,告訴我們正義之上還有公道,鼓舞着一個時代,更是鼓舞了一個民族。這是雨果自己的聖經,世界並不是殘酷的,殘酷的只是堅持爲惡的人心。

但是雨果並不怕這個充滿了爲惡的時代,他堅信道德是會感化人的,教育會使善良深入人心,並最終帶給人類一個新的紀元。從這個意義來講,他在給終將走向末日審判的人類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悲慘世界讀後感8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悲慘世界》。裏面的主人公是冉阿讓。

本書的主人公受到很多苦,過苦役生活。後來他出獄後改名爲馬德,並被選爲市長,在廠裏有一個女工叫芳汀,生下珂賽特,把她寄養在外地。珂賽特在那裏生活的非常不好。經常被打罵,連狗都比她生活的好。所以她非常孤單。芳汀死後,冉阿讓收養了珂賽特,卻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冉阿讓救了沙威。但沙威後來又想不開,就跳河自殺了。

看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很多:生活的路並不好走,有時會很坎坷,但不要放棄,因爲成功就在眼前。

悲慘世界讀後感9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受感動。冉阿讓是多麼的知恩圖報啊,教主的寬容大度使冉阿讓銘記一生,用半輩子的時間實踐承諾,做盡好事。而芳汀的故事也很感人,她爲了女兒而淪爲娼妓,面對德納第夫婦以她女兒爲由不停地索要錢財,她一次又一次地拿自己的血汗錢給他們,還不惜用自己的兩顆門牙換錢給德納第夫婦爲女兒“治病”,這種母愛令人感動。

這本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中由於法國封建專制社會引起的苦難與苦難中真情遠不止這些,現在,就讓我們翻開這本書,一起走進19世紀的法國,走進這部“百科全書”!

悲慘世界讀後感10

《悲慘世界》這本書我已經讀過了好幾遍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很悲觀的去看這本書裏的內容,總覺得所有人都是不幸的,特別是在上了音樂課,聽了《雲端城堡》以後,更覺得珂賽特無比可憐,只是在結局時,才感到了一點衝出陰霾的溫暖。

但是,當我重新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又有了一種新的感悟——其實,這一個個事情的背後,總有光亮。

我們只關注到了沙威對冉·阿讓的固執、憤恨,但正是冉·阿讓的`正直、善良感化了沙威;還有剛開始的故事,神父的出現更是預示着這本書透漏着的光明;還有珂賽特雖然悲慘,但最終還是跟馬呂福幸福的生活,這些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好。

悲慘世界讀後感11

感覺有點像歌劇,想起以前在上學時聽的一個70多歲的老師講的音樂課,竟然在短時間內愛上了歌劇,雖然聽不懂,一個同學一激動課下買了歌劇看,當然以後再也沒有這麼感覺了。可見愛上某藝術需要一個高人持續帶領纔可能真正入門,領路人真的很重要。

回頭再看電影,寬恕和悔過,需要信上帝纔可以實現,不信上帝,萬劫不復,寬恕罪犯,需要罪犯信上帝,否則就是農夫與蛇,中國人不信上帝,沒有寬恕。電影的一點偏想,不是感想。走題了,大家看電影吧。

悲慘世界讀後感12

《悲慘世界》我一直很想讀,今天我終於有幸把它讀完,總體的感覺是震驚,心寒。

它是雨果的代表作,是一部結構宏偉,枝葉繁複的長篇小說。以主人公冉阿讓的一生爲情節主幹,深刻地反映了悲慘世界中窮苦人民的不幸遭遇:冉阿讓出身貧苦,失業後因偷了一塊小麪包給飢腸轆轆的小外甥。竟被判處5年徒刑,4次越獄又被加刑,一共服了19年的苦役。

天真純潔的少女芳汀被人玩弄遺棄後,爲了養活女兒,她在工廠拼命幹活,僅僅因爲生了私生女,被工廠開除,迫於生計,她被逼賣了自己兩顆門牙和一頭秀髮,最後淪爲妓女。芳汀的女二珂賽特寄養在一家酒店裏,小小年紀卻被酒店主夫婦折磨的不成人樣。

悲慘世界讀後感13

雨果說:“生活、不幸、孤獨、遺棄、窮困,無一不是戰場,無一不產生英雄;無名英雄,有時比著名的英雄更偉大。”冉阿讓就是這樣一個無名英雄,他就是這黑暗世界裏的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身邊的人,等自己燃盡時卻只想飄散在風中,用盡最後一點溫暖。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着,廝殺着,這就是我們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也許悲慘還會繼續,但要相信,當社會的太陽墜落時,光明總會從心底升起,照亮太陽照不到的角落。

悲慘世界讀後感14

這篇文章把1832年前後的社會的黑暗刻畫是淋漓盡致,其實冉阿讓並不是一個抽象的人。

從出身、經歷、品德、習性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勞動者。

他體現了勞動人民各種優秀的品質,他是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

他的精神歷程也像史詩一樣可歌可泣。

他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社會的殘害、法律的懲罰、現實的冷酷使他"逐漸成了猛獸",盲目向社會進行報復,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終身悔恨的錯事,而這種悔恨卻又導致一種更深刻的覺悟,成爲他精神發展的起點,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悲慘世界讀後感15

我不明白社會讓誠實死去,讓母愛死去,讓善良死去,讓堅強死去,讓關心死去,讓同情死去,讓靈魂死去;讓神父死去,讓瑪德先生死去,讓芳汀死去,讓一切該活着的都痛苦的死去。

讓貧窮活着,讓酷刑活着,讓戰爭活着,讓放蕩活着,讓殘忍活着,讓欺騙活着,讓肉體活着,讓那個拋棄芳汀的男人活着,讓流氓活着,讓那對殘忍的夫妻活着,讓一切該死去的都舒適的活着。因爲心太痛所以假裝不明白,其實我明白,我明白:這是製造悲慘世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