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熱門]《論語》讀後感

讀後感4.61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孔子認爲,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爲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爲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纔會想起來去學。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爲,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爲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爲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爲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要他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裏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實在孔子眼裏,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纔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着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爲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爲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我把它也定義爲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裏爲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讀後感2

論語後感《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關修身(內聖)、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於語錄的字裏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 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着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爲大衆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 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 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 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爲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爲人子女,做讓父母 爲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爲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 教誨行事做人, 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並不認爲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 餘地。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 ”所謂的仁, 是說其從心底裏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爲而不有心於作爲。”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爲觸動,孔子曾經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 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愛充滿了。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溫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 “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虛浮而學,德才具不兼備。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 《論語》 讓我領略到的 , 就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爲學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 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論語》讀後感3

予觀《論語》,略有所悟,抒感於懷。

今之衆人,皆以污爲醜也。河中之物,盡經百日風霜雪雨侵凌,然不爲所動,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蝕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況人乎?孔子嘗雲:“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衆人慾靜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異己,於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爲之事,不輕諾。凡數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執意親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後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謹言慎行,去污近潔,方爲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蘇軾之友,於其見謗辱下之獄之際,訪獄而諫書於上者,屈指可數,然懼受遷而敝之者謂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書誹謗於上,譬如沈括,且不言爲坡之密友,竟與坡與之離別所贈以爲念之辭謗己軾譏諷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圖報罷矣,卻借潮風將恩公推於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安能與之爲伍?假孔聖人之言:“唯小人難養也!”古之訓誡,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後則潔其身。是爲君子,必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檜謗岳飛者,今有華人學者辱李鴻章謂之辱國己爲國之奸者,皆爲小人也,然正是小人當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毀於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憂,也嘗有古今君王,爲己一席之位,大舉討伐,於百姓之命於不顧,此雖爲一國之君,吾亦謂之小人也!小人雖小,然其力大無窮。如若今之衆人皆以私心面試,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謂之焚他人並已於無形也!此類人物,終其一生活於痛苦之中,雖有所樂而不可謂之樂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爲誡,結其身旁。

身已潔,還需更其咎。孔子曾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爲人,有錯是必然,然錯而不能改之,無必爲之愚也,然將錯就錯,終毀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雖歷經磨難,或受盡肌腐之痛,但能磨練心志,脫胎換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樂而不爲也?

更其咎,撥開雲霧便可見藍天。我曾求解於人:“曷以人活於世爲痛而必活之?”衆人皆謂餘曰:“生之求爲求樂,雖苦,但也樂!”然餘不解,吾也曾求於書,書中有言:“是爲活,爲其本也,而非爲外物也!”餘亦不解,吾曾想,世間百態,雖是世殊事異,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這般惘然?然正有也!覺察人生而爲累,於萬物浮沉間時起時落,終歸塵土,便益惘,不知生之爲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於周遭之事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積月累,這是埋怨重重,求生無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異者呼?爲之,猶賢乎已!”頓時大徹大悟,命也,揮之即來,霍之即去,生於塵土,末於江海,其生之本於死也!一生一世,往復紅塵,繁華虛榮鹹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積怨愈深則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無意蘊,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於知其不可處而爲之;若欲求生無所惑,不若孔聖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修行數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終,唯有搏擊,方能撥開雲霧,打開心靈之窗擁抱藍天。

雖去污,潔身、更咎、撥霧,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污、侮、誤、霧皆空,仁可全矣!餘深感於懷,抒發其想,然執念之深,不能出也!餘生不求能看破紅塵,做個瀟灑之人,但求身臨絕境時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錦,但求花開花落我都在爲夢想而奮鬥,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在臨時之際可無慾無求。

生而爲人,本在爲人,爲人而活方爲人之本性,人生本睏乏無味,因爲愛人,乃賦予生的意義,願今之衆人能真認自己的錯,莫論他人非,並非施惡會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浮華塵世萬物皆有盡時,若能聞名於世,也是一種重生。

《論語》讀後感4

孔子以禘禮爲例,進一步強調禮樂文化的傳承,內涵重於形式。這一節,孔子繼續禘禮這一話題,來論證文化精神的傳承意義和作用。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孔子的幽默風趣和對文化衰落的無奈。先來簡單說下故事情節:

有人問孔子,關於“禘”這個禮儀的說法,和這一套學術思想的理論,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裏?孔子怎麼答覆呢?他說:“不知也”——我不知道。孔子真的不知道嗎?當然,這是他幽默的話,換句話說,是一種“反教育”,用現代術語來說,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說,這一種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應該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麼我也不知道了。聯繫上節所說“吾不欲觀之矣”,其實孔子是有些生氣和無奈的。舉辦禘禮的天子和諸候不懂禘禮的內涵嗎?可誰在乎這些呢?所以孔子開玩笑地講,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了。

再看他說了不知道以後又怎麼說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說,真正懂得禘這個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國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現在這掌心上,這麼清楚明白了。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動作來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顧之間,如在目前那樣的容易。示,是顯示;斯是這,指其掌。示諸斯,顯示於掌中。

這還是玩笑的語氣,甚至有些置氣。大概這個“或問”的人,即某人,是知道孔子對禘禮的`不滿,纔來詢問他的意見的。而孔子也知道,他的意見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所以他才指着手掌,笑看着這個某人講,我也不知道啊,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對於世間萬物,甚至治理天下而言,大概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吧。留下某人在風中凌亂。

拋開這個玩笑不講,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內涵的。禘禮是祭天地之禮,涉及我們華夏民族的原始崇拜和文化根源。要詳細論述,我沒這個能力。我理解來講,在祖先看來,天如父,至公至上,地如母,至情至性,人世間的一切均爲天地所孕育,也爲天地所掌控。所以儒道兩家認爲,天道高於人道,不管天子諸侯還是皇帝大臣,都受天地之道的約束和控制。皇帝繼位,要講受命於天。皇帝失德,將降天罰。能明白天地之道,便掌握了人世間最基本的哲學,便能瞭解宇宙蒼生,瞭解世間萬物。

說遠了,總之要知道爲什麼天子諸侯要祭拜天地,並且天地之道,天地崇拜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而這一崇拜,在我看來是既唯心又唯物的,相對於其他宗教而言,是有十分巨大的區別的,甚至是一種生存信念而非一種原始宗教。天地之道之於人世之間,便是道德規矩,它並非不可見,不可置疑的神。塑造天地的盤古,創造人類的女媧,並沒有像其他宗教的神衹一樣來主管、約束世人,他們更像是旁觀者,更像父母之於子女,只有關愛,沒有索取。所以我們對天地的祭拜,對祖先的祭拜,更像是對自己信念的祭拜,不過是將無法對人言的想法,於天地祖先念叨唸叨,彙報彙報;所許的願望,更像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和承諾。所以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們以前過年,正月七年級早上起來,家長帶領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雖然儀式簡單,但卻很嚴肅,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實行“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尊敬傳統的精神。現代一般家庭,就從來不祭祖,這就是教育的問題,是信仰、信念缺失的問題,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這一點傳統,這一點習慣,使後代知道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論語》讀後感5

看到阿波的讀後,纔想起幾年以前曾帶研究生讀過一次《論語別裁》。不過當年共讀的學生都畢業了,阿波也已碩士畢業工作了兩年,今年又來我新調來工作的這所大學讀博士,並由我協助指導論文,可謂因緣巧合。而《論語》,我希望成爲我指導的每一位學生的必讀內容;對我來說,也是常讀常新。

說來這是第二次閱讀南懷瑾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只不過第一次並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記,隨着閱讀討論的結束而結束,在之後的日子裏也未能用心去體會,有些慚愧。這次趁着入學前的一個月,伴隨着一些雜事,斷斷續續地讀完了上冊。

第一篇學而包括了孔門教學的目的、態度、方法等等,講的是作學問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爲政,講的是學問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爲我們講述了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禮。祭祀之禮,外交之禮,君臣之禮,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對“仁”進行了闡釋和講解。公冶長第五和雍也第六,通過對話和事例進行印證,述而第七則是通過對學而的註解,引申了學問之道。泰伯第八引申註解了爲政,而子罕第九則是對公冶長和雍也進行了引申,闡述了孔子的思想與教育學問的觀點。

讀完之後,印象較深的是學而、爲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記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問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而應該從人生經驗和做人做事上去體會。作學問,要多看、多疑問,隨時隨地地去思想、去見習、去體驗、去反省,並不是讀死書。反觀我們,求學都爲了工作,爲了生活,無可厚非,但離真正的作學問,還差的十萬八千里。再來看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家做孝子,出門在外,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爲人處事要謹慎,不小器,擁有寬廣的胸襟,親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然後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讀來是這樣的美好,可在現實生活中,孝敬與友愛卻是那樣的缺失。爲人子女者不贍養父母,更談不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卻爲爭奪財產大打出手,對簿公堂,朋友間陽奉陰違,爾虞我詐,不喻於義,而喻於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想來令人痛心。

從“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可以看出德業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的是法制與德治。其實爲政也好,做人也罷,都要有德,都要通曉人情世故。正所謂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窮通看指甲,壽夭看腳踵,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時刻懷揣一顆平常之心,愛人之心。

南懷瑾先生認爲“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機遇,從容應對;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

以上是我一些淺顯的感受,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論語》,其中的深意和內涵,留着以後慢慢去學習和體會。

《論語》讀後感6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歡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並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論語》中對於教育思想方面的資料對我啓發很大。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他主張“有教無類”,不分貴賤、賢愚,機會均等。用今日的話來說,孔子十分尊重學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重視誘導式的啓發教育,觸類旁通,強調在實行啓發誘導的基礎上必須注意循序漸進。本學期我所教的課文中,講的就是孔子與學生的故事,再次重讀孔子的《論語》,讓我再次理解了教育。在教育的'培養目標上,孔子認爲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淨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爲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於培養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以爲當時的社會服務,這就是他著名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

讀孔子的《論語》,讓我想到了我們今日的教育教學實際,發現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日仍被繼續沿用,仍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了,提出了“學”是“思”的基礎,“思”又能使“學”不斷深化和擴大,闡明瞭學和思的辨證關係,就是我們今日常說的學思結合。再如今日的因材施教、寫作參考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等這些教學原則、方法在《論語》中都能尋找到痕跡,除了教學,孔子關於做人也有自我的獨樹見解。他強調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他還強調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說明僅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做人還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幫忙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教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僅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纔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後的一點感受,經過這次學習我才明白自我的知識面是多麼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今後,我必須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我的文學修養。

《論語》讀後感7

人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着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們去汲取、領悟;思想是一片寬廣無垠的大海,有着太多太濃太濃的魅力,吸引我們去暢遊其中。《論語》的“人生”盡顯思想的魅力,引領我們享受心靈的美麗旅程,體味生命的豐富元素。馳騁與睿智的思想海洋,讓我們的精神變得純淨而通透。

《論語》是生命的學問,要落實到真是的生命中去,是具有真實感、確切感、客觀感的內容真它理。不同於西方的文化,把對理想人格的憧憬寄託彼岸世界的上帝身上,中國文化把希望全身心的寄託在此岸的聖人身上。《論語》的要義就是要培養生命的強度、韌性、成聖成賢。也就是說自《論語》創說之日起,其目的就是爲了經世致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論語》注重切己自反的心性涵養。主張人際關係的中正平和,追求出入自在的聖人境界。儘管在追求作聖人之功的過程中,真正成功着寥寥無幾,但儒家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規範,特別是其中重禮儀、寬厚待人、自強不息和積極進取等學以致用,不管在中國前賢大者、王公貴族,還是一介書生,布衣貧民的精神風貌中皆隨處可見。

中國文化和論語生命力深厚強韌,曾是中華民族生命的寄託與安頓所在,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它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歷史文化是我們最好的寶鏡,觀今鑑古,可以使我們增加堅毅的信心!

剛纔我們談到學以致用,但怎樣才能學以致用呢?孔子評價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話值得記取。孔子說:“再,斯可矣。”這跟說:“一鼓作氣”有類似的意味,朱福貴借孔子的話說:“再思就可以拉,用不着三思,因爲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第一正思,第二反思,再思第三遍,就容易陷入模糊的矛盾中去了,所以用不着三思,三四十婆婆媽媽的表現,還不夠勇敢,所以慎有時於勇是相對的。”

孔子說他一生致力於教育,就是希望把“仁”的種子種在世人的心裏。今,我們畢生學習,會種怎樣的種子在自己心裏呢?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答案!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希望我們這一代人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

《論語》讀後感8

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 這個女孩子小的時候曾經經歷過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個很小的事情,她以爲一會兒就可以跟媽媽回家了。但是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她的媽媽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存在這種隱憂,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她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在牙痛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

後來她成了著名的球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實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勸她,就請牙醫到家裏來吧,咱們不去診所,這裏有你的私人律師,私人醫生,還有所有親人陪着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

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正當牙醫在一旁整理手術器械、準備手術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爲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在孔子看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21世紀評估各個國家人民生活得好與不好,已經不是過去簡簡單單gnp(國民生產總值)一個標準,還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指數。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纔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纔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如果你的心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每個人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與此相反,那麼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一種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麼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止無休。我們失去的將不僅是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正做到寬容談何容易。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

佛家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揹着那個姑娘過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大家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論語》讀後感9

子說:“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說:“如果內心充滿着‘敬’而言行又表現爲‘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着‘簡’而言行也表現爲‘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說:“冉雍說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說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說,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僞,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類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說“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爲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說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說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纔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爲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爲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爲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裏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了方向.

《論語》讀後感10

關於顏回,《論語》有以下記載:

爲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公冶長: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知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罕: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先進: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勤勉好學,學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業業努力實踐孔子學說的人。對他的記載有幾處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說他“不愚”。孔子並沒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說明顏回資質並不特別高。二是說他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無論自己說什麼,顏回都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孔子還是很看重這個學生的,顏回死時,孔子極度傷心,大呼“天喪予”。顏回也對孔子充滿了感情,孔子受困時,他對孔子說,您還沒死我怎麼敢死。我覺得,對於孔子來說,顏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見自己的學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來越象。面對這種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極爲複雜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顏回了。顏回即使並不意識到自己瞭解孔子,他的行爲也體現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這樣一個學生在一起,孔子應有一種知己的感覺,但孔子並沒有過明顯的表達,甚至還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這可能是因爲顏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顏回死後,孔子才意識到失去顏回意味着什麼,嘆息道是老天爺要我的命,並對學生說我不爲顏回哭爲誰哭?孔子是否覺得顏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鏡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沒有人可以像顏回那樣勾起孔子的共鳴了。

關於曾參,《論語》有以下相關記載:

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論語》讀後感11

子說:“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說:“如果內心充滿着‘敬’而言行又表現爲‘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着‘簡’而言行也表現爲‘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說:“冉雍說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說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說,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僞,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類型。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說“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爲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說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說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纔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爲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爲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爲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

“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裏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裏迷失了方向。

《論語》讀後感12

放下論語時,似乎關於人生、事業、處世,已不再有遺漏的問題需要詢問。

只剩下一個疑問:孔子爲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絕非無知之人,世事翻涌、黃鐘譭棄,這都在他爲官、行走、掙扎的大半生中張牙舞爪地嘯叫,他堯的額頭之下,子產肩膀擡着的,皋陶的脖頸之上,那孔夫子獨有的慧眼可以見識千般善惡,那孔夫子獨有的頭腦可以判斷萬種臧否。他知道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喪家之犬的身軀而已。

他不是大義的唯一擁躉,這世上原先還有無數大義的忠臣,無數能夠認清一切的人,可是所有人在這世態之前依然只有喪家之犬的模樣,似乎都無可奈何。於是大家四散,歸隱山林,繼續做一條無主的'狗,不顧舊主處於何種窘境,只想歸於孑然一身,縱使有百般留戀,

然而無能爲力四個字已經反駁了一切。因爲無能爲力,所以沒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極少數人,和這個依然狼奔豕突的社會。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還沒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沒死那我當然要繼續爲大義努力啊!

於是有了孔子,那羣聖人中最艱難又最頑強的那個,伏在大義腳下叩拜得最瘋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條便是盲目與努力。盲目在於他飛蛾撲火式自取滅亡的挑戰上,他就像飛蛾,只知道光明,無所謂爲了它,毀滅與否,只要活着,我的生命就獻給大義,沒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義必然勝利,而他證明了這件事,所以他知道這是值得的,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爲了理想無所謂毀滅與否。努力,便是努力,將生命精準合理地送給理想。

我們是否有必要學習這理性的盲目呢?

我們聽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知道生命至上,我們學着不讓某一件事代替我們的全部價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個海關可以寫明史,一個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個醫生可以是一個短跑冠軍,我們沒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傾注於一件事,滿足奧林匹亞式的或得桂冠,或捨生命。一個頭銜或許真的沒法表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的全部價值。

但我們中的許多人是不是也因此讓生命逐漸貶值,因爲生命的昂貴而變得吝嗇,因爲青春只有一次就在努力之外躊躇。作業是你全部的價值嗎?有人反問;考試是你全部的價值嗎?另一個人也問。於是他們牽着手去娛樂。的確我們的價值,尤其年輕的價值不是區區考試、作業可以概括的,但是我們卻往往會讓生命完全失去價值,停止努力因爲不值呀!可我們在此時不在奮鬥中揮灑生命,難道就要將青春束之高閣,待其腐爛嗎?

例如抗戰時期的沈崇誨,將門之後,清華大學出身,自願成爲空軍飛行員與日寇搏殺。當時教官問:戰鬥機裝配了幾顆子彈?他立馬回答:長官,271顆,其中一顆是我和的飛機!最終在戰鬥中,他射完機槍裏最後一顆子彈後拒絕返航,駕機極速撞向日艦,最終殉國。他就是電影《無問西東》中飛行員沈光耀的原型。有人問,這樣他的生命與一顆普通的子彈是不是毫無區別?我想說,是的,但值得。生命着實可貴,更何況沈崇誨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爲一顆飽含着奮鬥與憤怒的,民族的復興與自由的,代表了全體同胞的子彈射向敵人,這是一顆與他的生命一樣可貴的子彈,他的價值實現了,他的生命獻給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說,他的生命很值得。還有許許多多抗戰時期、革命時期的英烈,他們中的許多都沒有看見勝利的那天,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的生命終將以勝利賦予價值,這便是值得。

我們和孔子一樣,都只是一個無力的人,我們也有各自的理想。我們又是那麼自尊,生怕理想有愧於自己的畢生努力。但是既然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爲何不去做呢?無所謂我們能否看見勝利的日子,爲何不敢爲一件正確的事付出全部努力呢?又有多少人是倒在夢想這個名字前而不是被夢想本身打倒呢?

只求爲之,無問西東,這是孔夫子的勇氣,也應該屬於我們。

《論語》讀後感13

在《論語》第七篇《述而第七》談到孔子作學問時,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師的。學習他好的方面,對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實這裏,“三人行”不是三個人,是多人的意思。南懷瑾先生解釋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這也許是孔子的本意,我爲此有較深的體會。在我們一生中,有無數老師,從國小、中學到大學,品德、學問好的,比我們年齡長的,我們固然要學習,學習他們好的品格,作學問的方法和思路。他們的人生經驗,是我們前進道路上重要的財富。學習他們的優點是爲了自己能有所提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瞭解他們的`缺點和不足,使自己積累經驗。品德修養好的老師都會毫不保留地告訴別人。即使他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他人生幾十年默默無聞地毫無怨言地在某一崗位上的積累,也是一筆財富。退之,品德、學問不好的,甚至是壞人,坑害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學習,從他們角度考慮,瞭解他們壞的根源,坑害我們的原因,從而使我們認真反省,自己不能這樣壞,這樣壞,是坑害別人的。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這樣想,完全按照正常的規則和秩序,我們每個人都會受益的。我們也要向比我們年齡小的人,甚至很小的小孩學習。學什麼呢?有人認爲我這把年紀,走過的地方都比他們知道的地方多。擺好心態,我們學習小孩子的天真,單純呀!可能會鉤起我們兒時美好的記憶,也可減少成人間人事糾紛之爭的煩惱。我們學習年輕人的時尚,學習年輕人的活躍思維等等。總之,我們可以從各種人那裏學習,豐富我們的學問和知識。

“行”還說明了孔子的思想:研究學問,不僅僅在書本上學習,還要在“行”中學習,即在實踐和實際中學習。實踐和實際中的學習更重要,別人對的,我們要認真學習,不對的,認真反省,我會不會有類似的問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看起來,講起來容易,都懂得這個道理,知道該這樣做。可是在現實中,我們多數人包括我在內能做到向品德、學問好的,比我們年齡長的學習,認爲自己能從中受益,有時會內心裏和表情上顯露出曾象某位大師學習過(那怕是見過)的得意,但有時出於傲慢心理,可能的競爭,而不願意向比自己好的學習。這都不是很要的心態,我們應把學習作爲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方式。更難做到的是不原向自認爲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認爲自己是教授,是博士就了不得。博士僅是在他所從事的領域多讀了幾年書而矣!其他的還差得遠着呢?教授僅僅是一種技術職務的符號,僅限於他們的領域。每個人知道的畢竟都是有限的,就拿我的工作來講吧!我號稱是搞色譜的,實際上僅僅是氣相色譜,僅僅是氣相色譜的應用,僅僅是氣相色譜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在細說,僅僅是氣相色譜在石油煉製中的應用,還沒有涉及化工中的應用;再細說,八年時間,僅僅做了石油煉製中硫化物的工作,還不可能完全搞清楚,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那麼我所不擅長的呢?怎樣把實驗室佈局好,怎樣安裝管線好?都是我要學習的,此外,還有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不管比我們高的還是低的(首先我們心裏不要這樣區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缺點),只有向有利於自己提高的任何人學習,才能收穫,才能進步,才能提高。

我的另一感悟是:在我認真學習時,認真積累的同時,把我們的知識、經驗和我們曾經犯過的錯誤和過程告訴別人,使他們能吸取我的經驗和教訓,不走我曾經走過的彎路,節省他們人生寶貴的時間,取得成功。然後再把這些事例告訴需要知道的人,以激勵他們前進,也是很有意義的事。以前,我也是這樣做的,我們把成功和失敗的地方告訴比我年齡小的人。通過學習“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後,我將更認真地學習,並將心得再反饋給需要幫助的人。

《論語》讀後感14

《論語》我熟悉,于丹對於我卻很陌生。但是《論語》心得這本書使她進入了我的視線,直至成爲我所敬佩的人之一。而我也很幸運地能夠在這樣一位師範大學教授、古代文學碩士的帶領下去發現《論語》的真諦,讓古聖先賢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一個平淡的假期。

本來以爲這樣一本解讀典籍的書應該是以一種說教的語氣,用很多晦澀難懂的字句來向我們闡述大道理。我開始甚至懷疑我能不能看懂這本書,能不能理解幾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精神財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論語》心得,疑慮便煙消雲散了。正如於丹常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他自己的解說也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許多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他們的成就。看《論語》心得,彷彿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爲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有些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對於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釘子的寓言我記憶猶新。在我們這個年齡,常常由於一時衝動而說出一些不經過大腦的話來,傷害了身邊的人還渾然不自知。但是現在於丹提醒了我們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因爲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上也留下了洞,不會復原了。現在我一想起這句話就不覺心驚,好像忽然發現自己做過那麼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願今後不會再這樣不謹慎地處世了。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看了這段話,我頓時明白了爲什麼自己會因爲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麼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爲呢?

全部讀完這本《論語》心得後,我覺得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注重心靈。那個有抑鬱症的喜劇演員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現代人很大的啓示。在紛繁的社會裏,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們,在職業角色的外衣下,我們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心靈呢?爲什麼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生活得不夠歡欣,不夠幸福?那是因爲我們的眼睛總是看物質太多,看心靈太少。這大概是這本書最觸動我的一部分。我開始試着拋開與物質的糾纏,聽一聽心的聲音,按照最真實的想法去行事,體驗真正的快樂。那句話已深深烙在我心裏——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同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這一刻,《論語》之於我的意義,我對《論語》的看法已經徹底改變。它不再僅僅是“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熟悉詞句的出處,而是我今後人生的心靈導師。以前我看《論語》是萬萬全全地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對待的,雖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認爲只有在那個民風淳樸,物資匱乏的古代才適用,而對於我所處的這個人心不古的時代的意義並不大。可是于丹卻遊刃有餘地將這部《論語》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現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他就適用於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而我們這些中國人,更應該爲了血液裏流動着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我想以序言裏的一段話來結束:正因爲有了生活的五彩繽紛,理論的灰色纔不顯得死寂;也正因爲有了思想的高貴純粹,紛繁的世界纔不至於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證了活力。這也就是和諧。

《論語》讀後感15

《論語》是一本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的書。根據其重要性可分爲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話,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學生的對話。孔子的學生大概可以分爲四科,一般稱爲“四科十哲”,這四個科目裏面有十位哲學家。“哲”是指古代有學問的讀書人。具體分類爲:德行科: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宰我、子貢;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學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學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語科。第二流學生從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學生對話。第四等是學生自己發表的言論。孔子有着溫和的理性主義、深刻的道德情懷、樂觀的人生理想三個思想特色。

論語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啓示”、“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傅先生更是用其獨特的西方思維方式來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清晰理路與獨到詮釋,不僅使人更易深入體會孔子的思想,導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從學習、交友、爲人、中庸、風度、生死等方面闡述人生。

作爲一名國小老師,讀到開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對老師、長者的一種尊稱,讓做我老師的我備感榮幸。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個“學”到底是學什麼呢?一般人認爲是學習古代的“五經”、“六藝”,但是學“五經”、“六藝”就好像現在的學生在學校上課一樣,你看見有幾個學生真正高興的?所以根據孔子整個思想來說,我認爲是學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古代,“詩”代表文學——《詩經》;“書”代表歷史——《尚書》;“禮”代表社會科學——《禮記》(有很多詳細的生活規範);“樂”代表藝術——《樂經》;“易”代表哲學——《易經》。古代的人文學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規範就在這“五經”裏面。“五經”的'“經”即永恆的道理,學習五經就是學習永恆的道理,也就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這句話也無不凸顯做人處事的道理,尤其是“時”——適當的時機。孔子曾用水來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樂水”,以水爲樂,水就是能夠順着地形的各種狀況而調整,碰到山它就繞彎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滿,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夠適應各種情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悅”跟“樂”有什麼差別呢?其實差別不是很大,“悅”是內在的一種高興,“樂”是外在顯示出來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樂。 “東海有聖人,西海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這是跟朱熹同一個時代的宋朝哲學家陸象山說的,所謂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聖人,心是一樣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樣的,都是相通的。這應該是闡述了孔子對待交友的一種方式:志同道合絕不是黨同伐異,而是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純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一個人已經學問有成,在社會上有很大的聲望,但是照樣不能爲人所理解。誰不理解?當然是有權力的人。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爲什麼不生氣呢?因爲求人不如求己,時機還不成熟,再有學問也不能代表這個時代都要照你的方式來做。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斥的各種爾虞我詐,相互利用,各種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氣保持君子風度呢?

《論語》的開篇就告訴我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學習,其次朋友互相呼應,然後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翻閱了《論語300講》,但是覺得如果“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麼“半篇論語可以護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題。關鍵在於:如何確實把握其中的道理?

標籤: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