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中學生看歌仔?頡爾?君?靴》有感

讀後感1.93W

杭州女詩人陳端生著。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58~1770)寫成前16卷。後因母喪與丈夫充軍遠戍中輟。乾隆四十九年又補寫第十七卷,共60餘萬字。但未終篇。《再生緣》全書基本上是七言排律的韻文,間以說表,寫元成宗時尚書之女孟麗君與都督之子皇甫少華的悲歡離合的悲劇故事。

中學生看歌仔?頡爾?君?靴》有感

此書抄本在民間流傳38年,續者迭起,如今流傳的全本20卷是杭州另一女詩人樑德繩與其夫許宗彥續成的。所續後3卷不僅文詞遜於原作,而且在故事發展上寫孟麗君被封爲保和公主,與皇甫少華終成眷屬,並形成三女共一夫的結局,流於俗套。

道光元年(1821)刊行的《再生緣全傳》,女彈詞家侯芝(香葉閣主人)爲之作序,她不滿意陳作和樑、許續作,刪改而成《金閨傑》,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又作續書《再造天》,極力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格調更低。

《再生緣》問世後,評彈、木魚歌、潮州歌、鼓詞等均有改編本,京劇、話劇和其他地方劇種,也競相改編演出。被陳寅恪教授稱爲是彈詞篇中最傑出的,可以和印度、希臘有名的大史詩相比的作品。

當代文豪郭沫若先生高度評價它,首次將它與《紅樓夢》媲美,並稱爲南緣北夢。這部作品中,女主角孟麗君有着獨特的經歷、非同尋常的膽略以及在她身上所發生的接連不斷跌宕起伏的故事。

從小到大看過很多孟麗君,最喜歡的還是葉姐的孟麗君,然後回頭去看那些曾經讓我有過好感的孟麗君,感覺到了差異,也感覺到差異背後的細膩東西,書中麗君,讀者自有解,以我個人的理解來說,麗君女時柔中帶剛,麗君男時則剛中帶柔,公開場合麗君是陽性爲主,私底下卻終究是閨秀一枚...

其實對孟麗君這個人物,幾乎每個讀者都會有不同的期許和憧憬在裏面蘊含。但是真正能做到體味原作者心態的故人又有幾多?尤其那幾位續書者......畢竟續書者所處的年代大家都是如此生活:一夫多妻、女子無才......不能怪其俗,只能說衆人皆醉之時做到獨醒是一種極難極難的事......陳端生自己不是也寫不出結局了嗎?我想這也是她的痛苦與無奈,無法真正戰勝世俗。

歌仔戲《孟麗君脫靴》取材於清陳端生的長篇彈詞《再生緣》,所以,大概故事框架還是根據原著來的,說不喜歡歌仔戲的劇本,是因爲,它除了保存框架以外,把所有的思想內容都修改了(當然,後來的改編作品更是一個不如一個,比如TVB版,比如大陸的雙冰版......用一句九斤老太的話來說,一代不如一代......哎......)。在葉姐的《孟麗君脫靴》中,三人最後同適一夫,可是本來作爲很擅長心理描寫的戲曲,歌仔戲並沒有很詳細表現出她們的內心發展。譬如,歌仔戲中,蘇映雪就是一個花癡......這不能不說是遺憾。

起先我對孫小姐的麗君也挺喜歡的,但後來細分析一下,那枚麗君實則有點原創,少了一份雋永書卷氣,也少了一份丞相身份背後的大家閨秀之氣,孫小姐是把麗君當原創人物來演的,也許是有她的考慮,我更願接受一個符合她本身身份的麗君,於是我看了葉青的麗君。

之前已經看多了葉青的小生角色,對於這枚麗君我還真有點擔心,生怕被她演成男人婆,但是看了幾集之後,之前的顧慮一掃而光,人家不但給你演了一個大家閨秀,連一些你想都不敢想的小動作她都給你準備了,比如那可愛的一跺腳,帶嬌怒兒,甚是到位。然後,然後,再然後,有更多的細節讓我喜歡了...略了,看過的朋友多數都曉得了。

偶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女人的反抗爲什麼大部分都是從男人開始的?

這個是必然的吧。因爲從一開始,女子便生活在男子設定的範圍內,被教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能夠覺醒的女子畢竟是少數,像端生,她覺醒了,但是現實那麼無奈,一個人的反抗那麼無力,所以她書中的麗君沒有結局,因爲結局必是她所不願見而又無法改變的......

像祥林嫂,她有什麼錯,爲什麼身邊的每個人都覺得她有罪?還不是因爲身邊的許多人,男人女人,都被灌輸同樣的.思想,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覺得一個人大部分的時候是沒有思想的,所以我們要學習,要接受教育,要用別人的思想來充實自己,好讓自己覺得自己好像有思想一樣......

歷史是重複的,其實現今人的想法和觀點都是前人早有的。不過現今人是慢慢體味的。正如同易中天講莊子的一課:木匠的技術可以教,但成熟的手藝是要靠個人自己體會的。體會出自己的路,就走下去吧......

我覺得在人類兩種性別中,絕大多數女性事實上就是處於輔的位置,一旦努力去顛倒,未必事順。其實未必要將正輔分上下,搭配和諧就好。比如黑心是個強勢女,若能搭一個輔佐型的男性,也會很好的,如果你是個輔佐型的女人,那你就當男人背後的那個就好了。

麗君屬於主導型的女性,她已經陰居陽位,但有個前提,她是以身份當橋樑的,事實上還是傳統意義上的陽居陽位。所以,一旦丞相身份沒有了,在一個男權社會裏,她是沒有機會維持原來的位置的。我們現代社會之所以感覺進步,是少了一份強行的、成律的霸道,麗君若在現在,完全可以繼續當她的丞相。

社會需要制度,而制度有不同的,所以大社會存在差異,不同時間段的社會存在差異,生存不同社會中的人人之間存在差異。你求大同求大圓滿是不現實的,只能說我們儘可能求一個共存,彼此尊重,共存。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此,社會制度之間如此,人民與人民之間如此,男人與女人之間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