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5篇

讀後感1.19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和自由》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5篇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

自由,是什麼?每個人都在追求自由,“愛”和“自由”的定義是一樣,沒有明確的答案。

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有不同。

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而這本書裏,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給孩子強加太多的規則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書中有一段是關於孫老師的兒子(辛辛)的。孫老師有一個朋友來她家玩。朋友想逗他,於是他要餅乾吃,辛辛不吃。朋友假裝說:“你不給我,我就搶了哦!”然後做出搶的動作。辛辛一下子哭了起來。這時,朋友對孫老師說:“你的兒子還是蒙氏幼兒園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兒子就不哭,因爲他知道這是和他鬧着玩的。”孫小姐說:“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兒園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無法理解,蒙氏幼兒園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

成年人給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和語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語言都應該是積極的,因爲孩子沒有能力區分真假事物的好壞,無論好壞他都會吸收。

我們的老師應該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敏感時期都給予關注和指導。當孩子們“發展自己”時,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思維。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他們就會失去獨特的思維能力。

當一個人在樹林裏散步的時候,他可以沉思很長時間,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鐘聲從遠處傳來,那麼他會感到這種感覺加深了,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好的蒙特梭利老師,她的突出之處在於,當孩子在森林裏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口鐘,可以加深這種美好的感覺。

當一個孩子在0歲到6歲之間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時,內善就成爲了他的自然驅動,他一生都就是爲了不斷完善自己。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在六歲之前很好地成長,他就更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思想、情感和人類科學理論境界。如果我們被某些東西所限制,那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

童年,尤其是從0歲到6歲,與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極。就像地球的南極和北極一樣。7不是6的延續。事實上,在六歲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礎,而不是爲某種文化,某種學校,或某種知識的轉變所做的準備。

在愛和自由中長大的孩子是聰明、自信和快樂的。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2

最近,我看到一本書,叫做《愛和自由》,讓我感觸頗多。這本書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在這裏,希望推薦給廣大家長朋友們,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啓迪。

《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她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爲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然後,現實中的許多問題又困擾着他們,學校學習壓力的增大,各種興趣愛好班的層出不窮,使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呢?還是應該讓他們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來自於實踐。她說,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替代;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現在很多家長都推崇智力,他們把智力和兒童的自我割裂開來,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知識,當知識填滿一個孩子的腦袋時,他的心靈肯定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着知識,卻可能離幸福很遠。讓我們用書中的一首詩來形容所有家長們的心聲: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你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裏愛他。是的,不頂用。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着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腳。家裏來人時,你當着孩子的面告訴客人你所認爲的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等,這些都不是愛。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爲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有賓行爲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聽不到吐痰聲,看不到蒼蠅和垃圾,人們帶着孩子在門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樹蔭下乘涼,哲人們在窗前的沙發上低聲交談,花叢裏少女們靜坐在木椅上手捧詩集,少年們奔跑在網球場上,詩人們在附近的茶館裏高談闊論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爲可靠。因爲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兒童興趣的動機來自於內在,而獎勵的刺激可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相信,沒有一個科學家和任何一個專家的成就來自於獎懲,他們都是因爲自己的強大的內驅力促使他們學而有成。作爲成人,作爲家長,我們的責任是如何保護兒童的這種內在的動機不受干擾和破壞。

蒙特梭利有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自尊。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爲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說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爲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在不斷地維護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懲罰多於獎勵。當我們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總是要說:看看,我早給你說過,你怎麼這麼笨等等。但大多數成人不知道,錯誤本身對兒童就是一種激勵。如果我們學會站在一旁觀察而不急於插手的話,很快就會發現錯誤或失敗會促使兒童一遍一遍反覆進行,直到兒童完全掌握並順利做完爲止。兒童從來都不太重視他是否一次成功,兒童非常喜歡重複,他會專注地反覆進行,恰恰是成人的態度使兒童有挫敗感。

學會觀察、學會等待。改變一個觀念: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3

近些天,我翻閱了孫瑞雪的書《愛和自由》,讓我明白了,愛孩子就要給他充分的自由,當然,這樣的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的。

《愛和自由》的一個最具有顛覆性教育觀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論,所謂的“精神坯胎”是說,胎兒在母體中形成的一瞬間,內在就有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將在兒童一出生就指導兒童的發展,指導兒童該去抓什麼,摸什麼。這種觀點要求我們相信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這種精神發展模式發展。基於這種觀點,兒童的成長不需要大人灌輸什麼新內容,而只需要爲兒童創造成長的環境和條件。如果仔細思考一下我們掌握語言的過程,就不難看出,環境對兒童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歲前,兒童就能基本掌握本土語言,在這個過程無需大人爲孩子專設課程,兒童便能在周圍充斥的語言聲音中自行掌握語言,可見,兒童是自我發展的。而這種自我發展基於感覺之上,從感覺中發展並由感覺伴隨着。我很讚賞這本書的觀點:“人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在心理成長之上的。”這個與中國大陸“知識至上”的教育觀念似乎完全相悖,“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給孩子灌輸知識,這就是我國教育的現狀,殊不知這種完全違背兒童內在成長規律的教育觀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智。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爲超越紀律的範疇時,我們應該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麼說,以什麼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錯理念中,一切都要爲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於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通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通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蒙氏的教育理念強調孩子自我教育,家長和老師只是觀察者,引導者,能夠讓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紀律和約束,心甘情願的遵循規則。這個纔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網上現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熱,家長們熱衷於送孩子們上數學班,音樂班,大大小小的教學機構都高懸蒙氏的金字招牌。轉也趕過潮流去上過幾期早教課,當時我並不是很瞭解什麼是蒙氏,當然現在也不是很瞭解。對當時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繚亂的教具。我覺的現在中國的早教機構已經把蒙氏教育當成是萬能的,已經有些脫離了愛和自由的原則。我們帶孩子去早教班的時候徵得他們的同意了嗎,當他們不願意的時候我們遵從他們的意願了嗎?我想答案是沒有。我們應該坐下來好好反省,我們帶孩子上早教班是什麼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還是爲了讓孩子學習更多的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繪畫能力。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4

還沒看過蒙特梭利的原著,先讀了這本書。由於是在網上看的電子版,結果好多版本都是從十五章後就是簡短的書摘,沒有具體的內容。好在後來在搖籃網裏搜到了完整版。(其實看後面幾章,孫老師一直在強調蒙氏幼兒園有多好多好,雖然收費也是好貴好貴。俺只想說沒錢上蒙氏的孩子她娘,你們傷不起)

先說下幾點心得吧:

書中最強調的一個詞就是"精神胚胎",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是,蒙氏教育相信6歲前的孩子是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精神胚胎"發展起來。而且這是一種自然的,健康的發展途徑。

所謂"精神胚胎",就是孩子自身的生長需求,就像一顆種子,它總是會要求發芽,要求長大。孩子自身也有這種成長的渴望。

孩子依照着"精神胚胎"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付之於行動的過程,叫做精神胚胎的`"實體化","實體化"對孩子的心智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兒童的智力就是從"實體化"中發展而來的。

但在現實中,兒童的這種自由常因各種原因被遏制了。比如,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做不好一些事情,或者做了一些事情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於是就阻止孩子或者代孩子去完成。再比如,父母總是從自己的一些固有觀念去評判孩子所做的事情,會因爲自己的想當然而去幹涉孩子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上帝姿態"。

而這一切對兒童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掠奪。

爲什麼說要給兒童自由?因爲很多時候,如果大人可以理解兒童的做法,他就可能會給兒童這麼做的自由。而如果他不能理解,甚至誤解的時候,他就會阻止、會干涉。而兒童依照精神胚胎所進行的活動,一直都是自發而有意義的,它不應受大人的理解程度左右。因此在你理解不了的時候,相信孩子這麼做總是有他的理由,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就是正確的選擇。

給孩子自由並不意味放羊式的放養,相反,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耐心。

因爲父母不再是掌控一切的統領者,而是一個監護者,一個觀察者--在孩子需要指導和幫助,愛撫和安慰的時候,他能適時地出現。

而這個適時,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需要不斷學習的。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5

是的,讀書只是一種提升自我的開始。

當我拿起孫瑞雪老師寫的《愛和自由》的時候,我覺得抓住和把握一個兒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們都以爲自己很愛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爲這就是愛孩子,但是,這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或許我們真的需要聽下來看看:我們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恐懼,是不是基於自己的焦慮和習性。

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爲就是認爲,一切如是。我有候就會覺得,我們真的要像孫瑞雪老師說的那樣,學會從一切如是裏面將愛剝離出來,那樣的時候孩子纔可以真的的接受到愛的禮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我聽過一堂孫瑞雪老師關於《愛和自由》的講座,那時候,對於一切還是很茫然,包括對於孫老師這個人都是一樣的,充滿好奇,可是,當見到她的時候,原來,她給人的感覺不是那麼的高高在上,就像我們身邊的一個大姐姐一樣,樸實,真誠,讓人很願意去跟她靠近和溝通交流,突然讓我想起,她寫在書中的一首最愛的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如果兒童要創造自己,他就必須生活在愛和自由裏,他必須擁有時間空間,必須擁有愛的照顧和支持,這樣,他才擁有創造自己的機會,就像兒童成長在自由當中,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爲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給他,他才能成爲他自己,否則的話,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離,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一句話,“你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爲你自己”,你要成爲你自己,而你成爲你自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必須擁有自由。

好多的家長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都覺得很慶幸,因爲每一個人在育兒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這本書裏面又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對於每一個孩子的每一階段的成長期,敏感期的關注,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認爲自己的內心會得到一個豁然開朗的答案,這真的是一本適合教育者以及家長去讀有深度的好書。

書中說:以愛的感情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的'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的內化形式形成兒童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以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的確,幸福和快樂感一定要在童年經歷,經歷了,體驗了,感覺了,就會對幸福和快樂有了認識,將來就會成爲這樣,這正是幸福成長的內涵,幸福也是要成長的,所以之前所說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這並不是我們以往認爲的想做什麼就是什麼,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識,執行自己的計劃,你的計劃不被任何人破壞。

可能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遇到過很多頭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看看這本《愛和自由》,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便會發現,這是一扇窗,發現兒童,亦發現自己。

我想,我們一生能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6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發達的國家裏早已有了水族箱。一隻剛剛從蝌蚪轉化爲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一個家庭水族箱。在這個水族箱裏還生活着一隻龍蝦、一條小泥鰍、兩條小鯽魚和三隻小螺絲。小青蛙問小螺絲:“你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兒的?”“嘿,哥兒們,別去打擾他們,不然,他們會爬到你身上來的',我有這種經歷——很難受!”龍蝦插話了。“那麼謝謝!”青蛙聳聳肩,繼續問:“那龍蝦先生,您知道怎麼樣才能逃出去嗎?”“哦,不!難道你不喜歡這種衣食無憂,安逸舒適的生活嗎?”龍蝦尖叫起來。“我喜歡光明和自由!”

青蛙輕輕地嘆了口氣。終於,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排水管道。小泥鰍、小鯽魚、小螺絲都跟着青蛙逃走了,只有那隻龍蝦還待在水族箱中。上帝賜給小動物們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條大河!他們這一次的出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龍蝦最終被主人吃了。臨終時,他想:“要是我跟着青蛙出去,那該多好呀!原來不管人還是動物,都要想想將來,不能只顧着眼前的利益啊。”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7

每每讀完《愛和自由》的各個章節,內心都激盪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並伴隨着些許悲哀和無奈。悲哀在於,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我們不能再無視兒童的心理和發展,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去幫助兒童,這種幫助並不在於塑造兒童,因爲這一任務屬於自然之神,而是在於觀察兒童心理髮展的外在表現,在於能爲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手段,因爲這種手段單靠兒童自己是辦不到的。

愛是土壤、是根基。《愛和自由》中,愛的定義爲“給與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爲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可是這種愛又何嘗不是相互的呢,兒童身上也具有愛的能量,兒童在敏感期中那種對周圍事物不可抑制的衝動,實際上就是他對所處環境的愛,這種愛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愛,也是智力發展的需求。同時成年人也是兒童愛的對象,他從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對兒童來說,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園長一再叮囑我們,不停的對孩子表達我愛你,彷彿也喚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兒童也在用他們的愛喚醒着我們,喚醒着快消失的生機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愛和自由》也強調說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上,這個自由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對自由的理解爲,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着一種這種能力不是一從與父母的指導,而是自動自發的,尤其是在感覺的練習中,這種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這種練習能夠重複多次,這種自我教育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感覺更加完善,進而幫助他從對事物的感覺轉移到對物體的觀念。而他只有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愛和自由”彷彿是一個靈魂嚮導,貫穿於整個蒙氏教育體系。身爲一名新老師,務必要以“愛和自由”這個精神嚮導來要求自己,使之與自己的靈魂相融。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8

《愛和自由》最近開始看第四遍了。這個時候再讀這首泰戈爾的詩又有了新的感觸。

相見恨晚。記得剛遇見《愛和自由》的時候,一度有強烈的想法--要買上幾十本,送給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新爸新媽。也許,我們都會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健康、愉悅地成長。

很仔細地讀。每讀一遍,總是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想想自己初爲人母時的種種所作所爲,就有想坐時光機回去揍自己一頓的`衝動。沒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麼是真正的愛?母雞也會愛小雞。什麼是自由?很多時候,我們自已的成長還停留在七八歲而渾不自知。以前也買過很多育兒書,感覺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細節的操作性;而《愛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質,深入淺出,讓人看清什麼是真正的愛。書中,字裏行間都是作者對孩子滿滿的愛,讀着讀着,內心便柔軟起來;讀着讀着,眼前便清晰起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9

沒有讀《愛和自由》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麼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學習的慾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爲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我十分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而愛是什麼?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裏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爲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着什麼?不記得在哪裏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僞對錯。思索自我的行爲,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爲超越紀律的範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麼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爲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於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瞭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裏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爲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0

自10月3日收到《愛與自由》以來,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內容。不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爲進行比照。有時這種比照讓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對一些教育現象及其本質知道得太遲了。錯過了多少教育時機,又造成了多少遺憾!比如昨晚看到的關於“神遊”一節。“神遊”指胡思亂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樣。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裏想做某件事,卻受到壓抑,不敢做,轉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亂想。這樣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帶心悅去外邊玩“釣魚”遊戲。有個男孩坐在那裏用小魚網撈魚。他媽媽看見後迅速過來說,孩子,這魚是讓釣的,不能用手撈。說着,奪下男孩手裏的魚網,把一根魚竿塞到孩子手裏:你看,就這樣,用魚竿釣魚。

那孩子自始至終臉上毫無表情,目光迷離。他的選擇權被媽媽的好心剝奪了。他只是想用魚網嘗試一下,卻被橫加阻止了,而他的`媽媽對此毫無知覺。我們玩了釣魚以後去盪鞦韆。一個約5歲的小女孩正在蕩,蕩得很低。她媽媽顯然對此很不滿意,就口授“要領”:“寶貝,你把腿往前伸,然後往回縮;再往前伸,往後縮;再往前,再往後。”態度生硬,還有點漫不經心。那小女孩聽了並沒有多大反應,而是看了我們一眼。我感覺她的眼神裏有一種難堪。在一個小妹妹面前被媽媽以教訓的口氣教授盪鞦韆,一定讓她很傷自尊。經過一番指導,她蕩得比剛纔高一些了。又蕩了沒幾下,她就跳下來走了。她根本沒提起興趣來。這位媽媽跟女兒說話的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體育教練,不像一位母親,生硬,沒有感情,簡直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還因爲女兒動作的不協調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邊玩跑步機,這一切似乎與他無關。說到父親,我領着心悅在外面玩,見過好幾個父親,他們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說,不教育孩子。雖然他們和孩子一起出來,但他們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遠遠地坐在一邊看着孩子玩,要麼乾脆望着別處。好像看孩子只是當媽的事情,他們不需要參與。也許他們認爲,當爸爸的只要掙錢養家就夠了。我懷疑,這是很多父親的想法。我真替這樣的人難過,他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們沒有意識到,父親在子女的成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視教育呢?學校裏有不少孩子,明顯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規矩,不懂節制。他們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1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爲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爲。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爲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麼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但通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爲是有原因的行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2

今年是我走進“愛和自由”教育的第三年。三年後重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三年前的我,剛從大學出來參加工作,那時候,對於“教育”兩個字包含的含義,沒有太多的認識和感受,最多也就是:“我要當一個孩子們都喜歡的老師,堅決不打不罵。”對於各種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淺顯的字面意思上。但是當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受是:“這樣的教育狀態簡直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成爲這樣的老師。”於是帶着滿腔熱情與憧憬,化理念爲實踐。但是在剛開始的階段,在實施“愛和自由”理念的道路上,當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束手無策時,總會有一種無力感。當時的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愛和自由”教育理念實踐的困難。

  但是我們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一邊前進,我們不停地重讀《愛和自由》,重複地開展讀書分享會,一遍又一遍地分享、討論,每讀一次,都對《愛和自由》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受。書裏說,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愛表現在:洞察孩子的行爲,理解孩子的心理,滋養孩子的心靈,協助孩子成長,給予孩子能量,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成人的目的。當我們想通了這一點,也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焦慮了。愛孩子是需要學習的,學習用正確的、科學的意識取代過去從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潛意識,然後再把正確的意識變成潛意識。書裏也說到“我們都以爲自己很愛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爲這就是愛孩子,但是,這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或許我們真的需要聽下來看看:我們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恐懼,是不是基於自己的焦慮和習性。”

  如果說從第一次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到現在,我得到了什麼,我想應該是一種“力量”。一種內心更加從容的力量,以及心態上的轉變。我們改變了以前那種傳統的固有的語言模式,學會真正地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我們學會了自我覺察,學會了真正的理解與傾聽,對自我的接納度提高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3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啓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爲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爲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爲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孩子得到的是被動的愛,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來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創始人蒙臺梭利有以下教育觀點:

1、遵循兒童具有與生俱來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

3、重視自發性活動的自然法則

4、支持兒童的發展要在適宜的環境下,通過自身活動獲得

這裏有幾個關鍵詞:遵循、注重、重視、支持,在這幾個詞中,彙總一個詞:“尊嚴和獨立”:,其實,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纔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說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僞善的,也是善變的。

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不揹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書中談到了神遊一詞,讓我深受啓發。其實,兒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通過幻想來實現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形成。書中有一個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

您可以嘗試去看一下《愛和自由》這本書。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己,成長自己。

“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嘗試,並且相信會越做越好!

“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們珍視孩子的尊嚴,那我們就該成爲維護尊嚴的榜樣。從我開始,從你開始,從此刻開始!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4

我們知道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反覆聽一個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煩。他從故事裏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最後是概念。一定要仔細爲兒童選書,要讓他吸收好東西。

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覆。蒙特梭利說:“如果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覆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她又說:“指導教師必須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到概念之間的聯繫。”有過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觸過孩子的人也知道,兒童喜歡重複進行一件事。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給孩子講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覆讓成人生厭。但是兒童不這樣,兒童是今天聽這個故事,明天也聽,後天也聽,十天半個月他老聽這個故事,不讓換新的。兒童從故事裏的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然後是準確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爲兒童選書,最好你先讀一讀。因爲很多書邏輯上有錯。如果你沒有自信心,最好選名著,或是名家譯的,名家配畫的,好出版社出的,這樣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經常是這樣。如果他今天摸這個瓶子,他會不斷地反覆地摸,摸呀摸,然後你告訴他:“這個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腦內的感覺配上對。當你把瓶子拿起來讓孩子觸摸的時候,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們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紙上,再讓兒童看,它就是一個半具體半抽象的東西,甚至是純抽象的。如果這個時候用文字告訴孩子“瓶子”,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必是從感覺開始,當他不斷觸摸、感知後,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教育兒童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儘量避免想像,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使現實充滿了意義,使概念生成過程是完整的,從而使概念密切結合於現實,這個原則使兒童發展起駕馭現實的能力,而不是去“神遊”。

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兒童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繫起來。比如說兒童今天經驗了“瓶子”,又經驗了“圓”,有了這兩個概念,兒童就會把這兩者之間聯繫起來,這種聯繫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兒童剛剛開始說“媽媽,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長串一長串句子說出來。這就是因爲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這些概念連接起來,由他自己來組織,不依靠成人。

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有時當我說“給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說:“那照你這麼說,農村的孩子應該發展得很好,因爲沒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灘野地裏玩!”這裏的問題在於語詞表達的學習和正確概念的建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幼兒院來了一個孩子,他在農村長到四歲。他見了牛說“肉肉”,見了雞說“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塗。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就跟老師說:“他在農村,他本來應該知道這些概念的。”實際不是這樣,因爲他在農村接觸過這些東西,也有感覺,但沒有人給他概念正確表達的語詞,他的精神從未得到過提升和發展。那麼這個人的心智就不會發得很好。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說的:“應該用一種方法來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覺上。”比如一個老師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那麼這個老師就沒有做到“用一種方法把孩子的內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個事物上”。因爲她同時給孩子指示了很多東西:衣服、顏色、穿衣服的這個人……

如果你用色板給孩子解釋顏色就不同了,那是一個隔離出來的實物。兒童看色板的時候,他的視覺能排除任何其他顏色的干擾、刺激和引誘,而單獨感覺這一個色,並建立一個概念。你問:“這是什麼顏色?紫色,它的準確名字叫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給孩子這樣說紫色,孩子可能就會對你說:“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們幼兒院開的什麼花也是紫色的,還有我們那個教具也是紫色的……”這個過程顯然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兒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並未概念化,這一概念一旦建立,兒童就會把這個顏色使用在任何一個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話,兒童會認爲花是紅色,紅色是個花。

蒙特梭利給教師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點要求是:教師教學時說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之間的聯想。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之間的概念的聯繫。也就是說?我拿出這個三角形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再說別的。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如果要讓兒童概念掌握得準確、快捷和徹底,你還必須準備兩三件供兒童對比抽象的東西,比如色板,你要在兩三個不同色板中指示顏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狀中對比,比如在圓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話,兒童會把語詞暫時存在記憶中,等待抽象的機會。這個過程可能很長。

兒童可以通過名稱建構他的`意識活動。比如,兒童對球體的認識可能來自於皮球,也可能來自於球體(教具的一種),也可能來自於圓月等,當成人說到球體或圓時,兒童可以通過記憶,在思想中把名稱和物體聯繫起來。這是從普遍意義來講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個準確而具體的概念,當兒童不能指給我們這一物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兒童還沒有將名稱和物體產生聯繫的能力。讓我們學着等待兒童的這種心智狀態的來臨吧。

蒙特梭利說:“如果孩子沒有犯什麼錯誤,老師便可以喚起和這一物體概念相關的活動。”這個“錯誤”指的是,兒童是否準確、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對六歲的兒子說:“你一生追求什麼?”他說:“玩!”我說:“我指崇高的理想。”他問:“你說什麼?”我說:“真、善、美怎樣!”他說:“打針的針嗎?”我心想:“我不能說真理的真,他不懂。”我說:“真實的真!”他哈哈大笑說:“你爲什麼不說真理的真呢!”“真實”、“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發展。也就是兒童完全掌握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才能加入另一個內容。

當我們給孩子講生物鏈時,我們講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腐爛之後的動物如何滋養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會馬上說:“噢,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大孩子會說循環。甚至一個小孩子,他不斷用手比劃着,想表達什麼,畫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這時我們只說“循環”。把這一詞彙同他的大腦的概念配上對就足夠了。

蒙特梭利說:“關於將孩子所學的概念一般化的問題,即把這些概念應用於他所處的環境中,我並不主張在一定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內上這樣的課。”兒童如果將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對環境的自發的探索過程中一般化,這是一個內在機制轉換的過程,也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時間,有的兒童可以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這是個認知的延遲問題,不僅兒童,成人也有。當你告訴兒童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兒童一年都不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一年以後,孩子遇到相同環境的時候,他可能突然就說出來了,並領悟了它全部的意義。有的孩子是當時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才用;有的時候你以爲孩子沒有掌握,其實他已經接受了,只是他還沒有使用而已。

我兒子四歲時,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對色基本上認識了,但從不對我談起,似乎對色一無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開始對我說:“媽媽,你看,這個顏色是淺粉色的。這個顏色比這個淺色深一點,是深粉色的。”一天到晚總給我說,我也沒在意。說多了我才感覺到,邏輯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組是三元色,第二組是間色,第三組是從深到淺,有七塊深淺不同的色)他已經掌握得很好,並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說,他已經將概念一般化了。

關於蒙特梭利教具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我們的色板大都是木頭做的,中間一塊板子,兩邊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頭在感覺上不一樣,塑料的很輕,你拿一下木頭和塑料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塊很漂亮的木頭,一塊像方磚一樣大小的木頭,你一定會撿起來。如果是一個塑料塊你很可能不去撿起來。到底什麼原因我不知道,我們做了成人,我們已經不太能說清我們更原始的感覺了。但我認爲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質可能跟自然的東西相通。兒童喜歡摸木頭的東西,確實,就我們感覺,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話,它有可能給孩子產生一種玩具的感覺,非常有可能。有的木頭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來是很有重量的。有時候孩子抱不不動,貼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來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個感覺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劉老師拿了一塊木頭,像書那麼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兒子看見以後就要了來。結果那塊木頭在那一週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兒院的孩子一般不強制拿別人的東西,但那塊方木塊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兒,一回頭方木塊準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那個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門口大哭,說:“我的木頭讓琪琪拿回家了。”我說:“什麼木頭?媽媽再給你找一塊。”“不!就那塊木頭,就那塊木頭!”後來我問劉老師,他說:“是我們工廠的一塊木頭,我覺得特別好,摸着特別好,我就給辛辛了。”我對兒子說:“你不要着急,媽媽明天給你拿來。”

第二天,那個木塊又出現在幼兒院裏,一個傳一個。後來我就問:“這個木塊到底有什麼祕密呢?”劉老師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說:“木頭很奇怪,尤其那種‘言林術’,拿在手裏的感覺妙不可言。”至於這個“妙不可言”妙到什麼地步我說不出來,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有感覺,劉老師說他“極喜歡摸”。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說,一個小孩子摸葫蘆,上課摸,睡覺也摸,幹什麼都摸,最後別人把他那個葫蘆硬是給砸了。這當然就破壞了孩子對這個葫蘆的感覺能力。

這個木頭塊那段時間成爲孩子們的黃金塊,它傳了很久,我兒子爲它哭過好多次,一個月後,它神祕地消失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15

世界上除了生命,什麼最重要?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沒有了自由,就像一隻被束縛在鐵籠子裏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只能徒勞地等死,任人擺佈。

週末,我和同窗袁嘉寧去同學馬陽家玩,做了一些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馬陽家“鬧騰”開了。我們先玩起了“跳格子”,馬陽在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我們開心地跳來跳去。後來,我們又想出了新招,找來馬陽的跳球(把腳踩在兩端,可以蹦來蹦去),看誰能跳到最後。我們玩得很盡興,這時,馬陽的媽媽突然喊了一聲:“快來看,有一隻松鼠!”天哪,有一隻松鼠!從來沒有見過鬆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哎呀,跑了!”順着馬陽媽媽手指着的方向,只見一隻老鼠般大小、小而矯健的身影一閃而過。“真的是松鼠嗎?不會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問馬陽的媽媽。她說“是松鼠”,又叫馬陽把門關了,這樣松鼠就跑不出去了。“抓松鼠!抓松鼠!”我們大聲喊叫着。馬陽的舅舅聞聲趕來,“在哪兒呢?”他問。馬陽的弟弟指給他看。他知道後,馬上挽起手腕,撲了過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驚嚇,蜷縮在角落裏,一眨眼的工夫,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就到了他手上,並把它關進了籠子。我們圍起來一看,興奮了,真的是松鼠!只見這隻可愛的小東西渾身棕灰色,有兩條顯而易見的黑色條紋,小小的耳朵幾乎看不見,小爪子牢牢抓着籠子,正害怕地渾身發抖,盯着我們看呢!馬陽扔進去一些牛肉幹。小東西先愣愣地看着我們,並不吃,後來因爲實在是餓了,用前爪捧着牛肉乾,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全身蠕動了起來,從後面看,就彷彿是一團肉球在滾動,真可愛。就這樣單純地望着小松鼠,竟也會感到無上的快樂。我們逗它玩,不停地給它吃東西,可是小松鼠並不快樂。它不停碰撞着籠子,掙扎着,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來跑去,妄想跑出這個籠子。

後來,它累了,總算安靜了下來。它望着我的時候,眼神很迷惘。我惶恐地望着它,它過於安靜的眼裏寫的是要掙脫嗎?很扭曲,很矛盾。正如一般總以爲自己是最強悍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我突然有一種放開它的衝動,它那渴望自由的眼睛裏寫滿了悲哀。我去問馬陽,她卻不屑地笑笑,說:“我怎麼不覺得它可憐?”問袁嘉寧,回答也是如此。她們是不懂得動物悲哀的人,她們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失去了自由是什麼滋味,她們不懂。

愛,就是放它走,給它自由。

標籤:讀書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