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幸福讀後感

讀後感3.2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幸福讀後感

幸福讀後感1

人們渴望幸福,卻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發現不了幸福,更不會珍惜幸福。

畢淑敏在《提醒幸福》這一篇文章中,通過講述一些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件來提醒了我們什麼是幸福,告訴我們怎樣去享受幸福。讓你在輕輕鬆鬆的閱讀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讀後如沐和煦的春風、如沐明媚的陽光。

畢淑敏列舉了許多生活中提醒災難的生活現象。比如:小心着涼、小心跌倒;別驕傲、別高興太早;注意風暴、注意路滑。至於幸福,大多數人都覺得幸福是不提醒也跑不掉的,以爲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着諄諄告誡,或者是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人們早已練就了災難的從容,卻不知道災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太多注重了警覺苦難,而忽視提醒幸福。正如文中所說的“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的確,假如我們在人生中只看到巨大的苦難,那我們的人生將是多麼的灰暗啊!因此,我們應該多多注意幸福!

那麼,什麼是幸福呢?“幸福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閃爍紅色的光芒。”“幸福不喜歡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如: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實際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溫馨的,而不是強烈的、震撼的。“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所以在不順利的日子裏,我們不要悲觀、消沉,要學會體會災難間隙的幸福。正如作者所說:“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的身體是健康的。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經生活過。”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並對自己說,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着我們。

幸福讀後感2

昨晚的小品《今天的幸福》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郝建從電視機裏“穿越”出來,他的“爸爸”訓他:“你在這裝四阿哥呢?”,突然覺得好有愛,看過《步步驚心》的“四爺黨”們一定心照不宣,抿嘴一笑。

確實,胡編亂造、篡改歷史的穿越劇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歷史是該被尊重,而不該肆意戲說。然而,我倒覺得穿越劇大受歡迎是有原因的,倒不是因爲時空交錯的新奇,而是一種對“遺憾”的`填補。

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木蘭辭》裏說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僅一聲“只如初見”,勾起多少想忘卻終不能忘的過往舊事,燃起幾許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美麗哀愁。是啊,人生如果永遠停留在初次相見的那一刻,也不會有以後的離別不捨,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

就像唐玄宗與楊貴妃,長生殿裏對天盟誓,霓裳羽衣傾國傾城,如果時光停滯,只如初見,也不會有以後的馬嵬坡貴妃自縊,華清宮皇帝長恨;就像多爾袞與大玉兒,科爾沁草原上的策馬揚鞭、兩情相悅,月照柳梢下的荷包相贈、暗許終生,如果時光停滯,只如初見,高高在上的孝莊後又何來一聲嘆息,權傾天下的攝政王又怎會一生變涼。自古至今,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的太多,遺憾總是伴着歷史的車輪綿延不絕,不免讓人覺得殘酷。

感性而才思敏捷的筆者們恨不得重返歷史長河,用筆給予那些癡兒怨女一些圓滿,我想所謂穿越劇就這樣多起來了。正史嚴肅缺少了人情味,以正史爲依託的戲說倒也唯美感人。如果總用科學的眼睛看月亮表面的凹凸不平,實在不美;如果換用詩意的眼睛看月亮的皎潔如玉,纔會有“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美麗詩境,纔會有廣寒宮裏嫦娥仙子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或多或少都是感性的,就是這份感性,讓人生豐富多彩,曼妙多姿。聽說劉德凱去遵化清東陵遊玩,但見孝莊墓的上空,有一隻雄鷹盤桓不去,不覺驚叫:“那鷹一定是多爾袞的化身,他是捨不得大玉兒鞍。虧了他這看似不着邊的遐想,纔有了後來感動億萬觀衆的《孝莊祕史》。都說人要保持一顆童心,保持一顆感性的心,也會讓我們擁有更廣闊湛藍的天空,不是嗎?

幸福讀後感3

暑假,我拜讀了張麗鈞老師的力作——《教師的深度幸福》。書中沒有寫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寫的都是她從教生涯中一件一件鮮活卻能觸動人的內心的小事。文字生動細膩,情感真實不誇張,字字句句吸引着我的目光;她處理學生事情的方法獨特而有效果,讓人自嘆不如、敬佩不已。更重要的是,她將自己碰到的有關學生的每一件或好或不好的小事,都轉化成了生活中的美,讓自己長久的處在深度幸福的滋養中,那些看似平淡無奇,也許每天都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故事,在張老師的筆下變得如此靈動,讓我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清晨迎着朝陽踏進美麗而生氣的校園,走進教室,耳畔迴響着琅琅的書聲,是幸福;傳道授業,相遇專注而渴求的眼神,是幸福;當我捧着一顆心,當我激情洋溢,當我與學生們打成一片,我樂在其中,我幸福着。

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我們展示我們自身價值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打成一片,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每當激情滿懷地上節課,面對孩子們躍躍欲試舉起的'小手和爭先恐後的搶答,總免不了沾沾自喜,我想這是一種幸福吧。

看到學生成績取得進步,是幸福!要想取得好的成績,老師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課前認真備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性格喜好,做好充分的課堂預設,不照本宣科,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潮流;課堂上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當好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課後更要個別輔導談話、及時交流溝通,處理好一件件或大或小的事。這都是一個個非常繁瑣而複雜的任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每當看到學生取得一點點進步,我們的心裏就會感到欣慰,一種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苦點、累點在這一刻都值得。

張麗鈞老師在書中寫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幸福,我姑且將它命名爲‘深度幸福’吧。它的外面往往有一層厚厚的蔽障,不把這層蔽障去除,你很難發現幸福的真面目。只有當工作成了地獄中難覓的珍寶時,心靈的眼睛才努力睜開,瞥見了幸福那本真的容顏。”如果說一個人有不幸福的感覺,那往往是由於自己的心,慾望太多,蒙塵太厚,就請及時修正吧,幸福之源便會噴涌而出!(徐鑫彬)

幸福讀後感4

除夕夜的夜空是那麼美麗,五顏六色的煙花是那麼燦爛奪目,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裏,欣賞着畢淑敏寫的《提醒幸福》這本書。

書中那一段段優美的文字,宛如心靈雞湯,流入我的心房。那一篇篇文章,用富有哲理性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故事,告訴我深刻的道理。讓我知道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讓我懂得了人性的真、善、美,讓我明白了要做一個寬容、誠信、自尊的孩子……透過涓涓如流水般的敘述,我的心靈震撼無比。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很重要》這篇文章。文中,作者用嚴密的層層遞進的邏輯推理和富於哲理的語言論證了一個事實: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着,爲光明在奮鬥着,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着。在作家看來,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意義,都是不可複製的孤本。我們沒有理由輕視自己,沒有理由認爲自己不重要。作家希望讓我們昂起頭,對着我們這顆美麗的星球上無數的生靈,響亮的宣佈——我很重要。

讀完後,我感慨萬千,不禁想起了我對父母的重要性。對於父母,我們永遠都是不可複製的孤本。無論他們有多少兒女,我們都是獨特的一個。假如我們不存在了,他們就空留一份慈愛,在風中蛛絲般無以附麗地飄蕩。假如我們生病了,他們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無數次向上蒼祈禱我們的康復,甚至願災痛以十倍的烈度降臨於他們自身,以換取我們的'平安。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爲之漲潮。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

還記得以前一件事。那天晚上我到鄰居的家裏去玩,卻沒有告知父母。然後爸爸媽媽焦急地到處去找我,朋友家、親戚家,甚至一些不認識的人家,他們都去找了。他們的一舉一動讓我感到了強烈的存在感,讓我明白了我的重要性。

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勇氣的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着我們不重要。

也許生活中存在着許多挫折,但是請不要爲暫時的失意而落寞。你可以想象自己是晴空中最美麗彩虹上的一道色彩,縱然你只有一種顏色,但你也是重要的,彩虹因你而更加美麗。在這個社會中,不論你多麼平凡,就是因爲有你的存在,才構成了這充滿愛又和諧的社會。讓我們昂起頭,對着蔚藍的天空高喊:“我很重要!”

幸福讀後感5

最近就段時間我總是在讀作者陶繼新老師寫的書名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這本書,只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時間去看,或者說自己沒給自己擠出那樣的時間來學習。這個假期,學校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有了這個規定,也就有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有了這樣的壓力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該書有着他的三個講演錄,“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打點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書,感覺很奇妙,初讀時,興奮無比,感覺到一種心靈的平靜與靈魂的提升,越往下讀心頭越有沉甸甸的感覺,而且揮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覺頭腦中一片綠地鋪展開去,綿延無盡。讀後不由思索,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幸福教師?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遠,若有若無,一驚之下,一直在小範圍內不無自負、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過兩千五百年的風雨歲月,審視我們今天的教育,在我看來,現在的教育也曾強調“以人爲本”。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才知自己思想多麼淺薄,大談“以人爲本”的時候並不明瞭什麼是人之“本”,怎樣去“以人爲本”。是啊,曾經提出的“學生參與度高、時間利用率高、目標達成率高”的課堂三維目標,對人生命質量的提高、對靈魂幸福指數的幫助能有多少?只不過是把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過一種近於反覆訓練的方式做了一種規範和評價範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績服務於考試。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個年頭了,我一直以來在思考學生的健康發展靠什麼?成績,顯然不是全部,因爲我們成人之後的生存靠的是綜合素質能力;不是成績,顯然也不對,因爲成績是敲門磚,沒有優異的成績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點。讀完《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大大提高了我我對我本身工作,對學生教育成績的認識。對學生教育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結果,如此說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既要關注學生的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績弱化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談成績說是素質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質教育的要義就是要關注生命健康、關注生命快樂、關注生命幸福、關注生命習慣、關注學生一生髮展的教育!

幸福讀後感6

利用寒假時間讀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收穫頗豐,作者李躍兒有着二十多年的摸索經驗,用一個個人性教育的個案分析,充分向我們詮釋了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家長和教育者一步步拿走的,我們又該如何使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

幸福是什麼?孩子的幸福又是什麼?到底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過李躍兒的這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相信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是李躍兒提出的教育觀點。教育者(教師、家長)是造鞋人,只有他們瞭解了孩子腳的大小、形狀、特點,造出合適的鞋,孩子纔會感到幸福。

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爲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強的時期。而大多數家長此時逼着孩子認字、計算,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人的生理生長機制不但是預先設置好的,精神的機制也是預先設置好的。它就像一棵樹,何時發芽、何時出土、何時抽葉、何時開花都由其內在預先設置好了的機制所決定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處於感性認知階段,還沒有發展起邏輯思維的能力,如果逼着他們算算術,無疑於趕着鴨子上架,結果只能徒勞無功。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爲是愚蠢的。

在李老師的故事中,有一個“棍棒之下出逆子”家中有三個男孩,主犯楊傑和大弟、二弟以及他們的父親都被判刑,這是一個悲劇的.家庭,原本楊傑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由於父親暴烈的脾氣,致使孩子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正是因爲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爲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但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這是一個慘痛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一步一步的改變。

作者李躍兒在書中還提到的“教育,首先是讓人成爲人的,是提升人的,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長智慧、傳達知識的。”而現實當中,尤其是在中國,成人對於孩子,大都是隻注意孩子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後的那個心靈。

我們作爲家長也好,老師也罷,似乎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行爲。給予孩子幸福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但我們要重新定義幸福的概念:人是否幸福,並不取決於他有多少財富,是否過着奢侈的生活,而在於人的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有沒有對於“幸福”這個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有沒有獲得幸福的智慧。作爲教育者和家長,我們首先要清楚孩子“幸福的根源”,這絕非是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

幸福讀後感7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快樂在手,幸福盈心。

一直很喜歡一個故事——

美國加州有一位6歲的小女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遇到了一個陌生的路人。而那個路人居然給了她4萬美元。

小女孩的鄰居和家人問她,她是否認識那個人,而他又爲什麼要給她那麼大金額的饋贈。小女孩露出甜美的微笑,“我不認識他。那天我只是偶爾碰到他,對他笑了笑。”

父親接着問:“那他說什麼了嗎?”

小女孩想了想,答道“他好像說了句‘你天使般的微笑,化解了我多年的苦悶!’爸爸,什麼是苦悶啊?”

如果真誠的微笑,能夠打開一個人塵封多少年的心扉,那麼這個微笑應該是無價的。

我想,幸福最自然的表述,就是——微笑。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相反,用它把快樂帶給所有的人。人與人之間真正的距離,是心與心的距離。而微笑,就能縮短這個距離。

每天早晨醒來時,想想今天會發生什麼高興的事;每天晚上臨睡前,想想今天發生了什麼高興的事。這是我快樂的祕訣。我認爲,每個人都應該這麼做。

從現在開始吧,對每個人都報以真摯純淨的微笑,如同冬日暖陽,能將人心中堆積的冰雪徹底融化。讓每個人心中都是陽光燦爛的豁然開朗,把微笑傳遞給更多的'人。

對,就這麼簡單。幸福就這麼簡單。

微笑→感恩。

學會感恩。

感謝別人的幫助,感謝別人的信任,感謝別人的尊重,感謝別人的關愛。感謝別人給予你的一切,千萬不要以爲這是理所應當的。而是要以感恩的心去面對。因爲這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只有對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充滿感激,纔會真正懂得珍惜,纔會真正懂得去把握。

同樣,不但要感激別人,還要把自己的愛帶給別人。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支持他,鼓勵他,真誠地幫助他。讓他能夠感受到身邊的溫暖,從陰影中走出。這樣更會使別人懂得感恩,讓整個社會變成一個和諧的,充滿愛和希望的天堂。

幸福就是如此。

也許你會覺得這有些難度,不要着急。從身邊開始,從一個微笑開始,從一聲親切的問候開始,讓周圍的人都能被你的快樂渲染,都能把握手邊的幸福。

幸福讀後感8

到底什麼是幸福呢?常聽人說:幸福只是一種感覺。

灰姑娘說:幸福就是每天夜裏和心愛的王子一起跳舞;睡美人說:幸福就是在黑暗中沉睡時得到甜蜜的一吻;海的女兒說:幸福就是要讓自己愛的人幸福,即使自己失去生命。要問我幸福是什麼?我的腦海中一片空白!

但是今天我終於感覺到了“幸福”是什麼?

又是億萬學子新學期的開學,又是央視“開講”的開學第一課。今天全國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爲主題。在節目中,我看到了名人對“幸福”的感受:

國際巨星成龍:“以前拍戲時一摔,骨頭都摔斷了,導演問能不能行,能行,等到拍戲結束,然後趕緊送我上醫院。從頭髮、肩、指甲頭、腳指頭、指甲、頭,全身我都受過傷,真的,每一寸我都受過傷,我比他們付出更多,我付出,我是用生命努力斷手斷腳、汗、淚、血換回來的今天。”“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鄧亞萍也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從一個矮個子、不適合打乒乓球的女孩到登上世界冠軍的舞臺,然後上清華大學,到哈佛念博士,每一次突破,都是自信拼搏的結果,她的經歷講述幸福的另一條“我要自信,相信並發現自己獨特的價值”。

而最讓我感動的卻是我們普通人對“幸福”的詮釋:

來自臨汾21歲的孟佩傑帶着養母來到現常這位“普通女孩”歷經磨難:5歲時父親不幸因車禍離世,母親便將其轉送給劉芳英撫養。她8歲時,養母半身不遂,養父離家出走。自此,孟佩傑在一邊上學一邊獨自照顧養母的生活起居十多年。上大學後,她也將其帶在身邊。但儘管如此,孟佩傑卻表示,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希望媽媽能健健康康、快樂長壽。懂得感恩而把養母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這無疑是另一種幸福,這就是愛,是因心存感恩,心存人間大愛帶來的幸福!

幸福的感覺是人人想要的,有了釀造纔有品嚐。釀造的過程和環節雖然不一樣,或長或短,或複雜或簡單,但總離不開這樣一些東西作爲主料:樂觀、真誠、知足、感恩、豁達、坦蕩……等等。

希望將來的時光風和日麗,幸福的味道隨處飄香,在風清月明中飄向你的夢鄉,盈滿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

幸福讀後感9

利用三天時間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大冰的處女作《他們最幸福》,感受頗深。

我對大冰的印象之前一直是停留在主持人的標籤上,並且對這位山東二線主持人的印象也並不怎麼好,可以說除了感覺比較傻和二之外基本沒有留下什麼印象。直到雪歌推薦《一席》,看到他的一期《趕着音樂放牧》,一直到後來在《韓寒一個》上看到他的三篇文章,才發現自己原來長着兩隻有色的眼睛。

大冰是八零後,山東濟南人。他身上有衆多的標籤:主持人、民謠歌手、揹包客、酒店掌櫃、作家……然而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從23-33這十年間在風馬藏地、麗江古城這一路上經歷的故事和碰到的人,因爲從這些人和故事之中我們能尋到一些人生的密碼。

《他們最幸福》這本書講了十多個這樣的`人,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邊緣的人,他們對於人性自由的追尋,對於現行體制的叛逆,對於幸福的另類解讀,讓你讀來欲罷不能,時時有股與當下訣別,一身行囊立馬踏上川藏之旅尋夢的衝動。

什麼是幸福?這幾年好像好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從CCTV到網絡傳媒,從商海精英到市井草根,聲音不同,答案不一,不過討論來討論去大體還是離不開好車好房好職位,站在財富的至高點看風景更美。而書中的他們卻在財富的最底層安貧樂道,用不一樣的人生爲我們描繪了別樣的幸福風景。景物描寫的句子

比如大軍,一件褲子從牛子褲到乞丐服,再到五分褲,再到短褲,再到三角褲穿了七八年,這麼窮的一個流浪歌手,卻下血本花16萬去做一張專輯,還拍了一部短片《我想飛…》並在一個電影節上獲了獎。

比如從十七歲就單身闖世界,環球旅遊的月月;比如從白襯衣的公務員叛逃到北京差點成爲簽約歌手又叛逃到麗江的“越獄者”路平;比如在雪崩中九死一生的成子,比如那位不用手機和大冰徒步從拉薩到珠峯的女孩,還有從名牌大學一畢業就踏上孤旅人生的王博和甜菜以及在沙漠中差點被冰雹埋住的既感性野性也性感的白瑪央宗……

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會讓你深深地陷進去而不能自拔,讓你在那些看似清貧、潦倒、困厄的生活中,一品什麼是逍遙、自在、幸福的人生。搞笑的簽名

不多說了,當你還在爲當下苦悶的時候,來看看這本書吧,看了你就懂!

幸福讀後感10

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在那個北風忽起的夜晚。曾經以爲可以息記、可在北風呼嘯的寒冬,我又想起了她,我慈祥的奶奶:

在兒時的記憶小,奶奶的冬季是在D9雜中度過的:鄰居的孩列腳喜歡到奶奶的小屋烤火,她也很準時地在我們聚集之前將火燒得很旺很旺;我們

每人都自帶—個小板凳圍着熊熊大火坐成個大圓圈。這時,奶奶會用一個缺了n的葫蘆瓢裝滿花生和瓜子,蹋珊着邁過不高的門檻,遞給嬉鬧着的我們。

看着大家樂滋滋地磕着花生、瓜子,奶奶臉上的皺紋就像—朵綻放的金絲菊?聽姑姑說,年輕g枷奶的笑容可不是這樣.那是—朵開得絢爛的水英蓉。

可不管是金絲菊還是水獎蓉.如今我都看不到了。它們隨她飄山f—個叫天堂的地方,一個讓我默默地許下無數祝願的地方:

奶奶喜歡風、且尤愛那帶着暖溼氣息的/J吶風。她說,從那風墜地Rf以感覺到兒女們的氣息。是啊.她的三個孩子都在遙遠的深圳打拼, ‘五午都難得回來一趟。即使回來了,他們也只是在短暫的停留之歷.便匆匆禽去;

可慈母對兒女的掛念總是遠遠多於兒女對母親的眷念的,所以每次短暫的相聚,對奶奶來說留下的都是一個難以癒合的傷口。奶奶只存憑藉着微弱的`南風,重溫習L女相聚時的快樂和滿足;在這南風令,我卻感受到奶奶心個的那份孤獨和無奈。

我也愛風,愛它從耳際脣邊滑過的涼絲絲的又讓人無限依戀的感覺::閱着這種情緣,我和奶奶被困在丁同 陣風中。每次放學回家,我都會攝

把椅子穩穩地放在禾場上,然後跑進裏屋扶出顫巍巍的奶奶向南而華:任桃木梳子透過我的指間在她銀自的髮絲間撥動。我懷着虔城和溫柔的心情守護着這顆漸漸老佔的心,守護着陪伴我十七年的如大使般美麗的奶如5。 然而這守護卻終結了。在那個北風忽起的夜晚,奶奶,我最親愛的奶奶獨自離友了。我不知道那生日蛋糕上的七十支蠟燭燃燒丁多久、只記得她日夜記拄的兒女們從遙遠的地方趕回來慶祝她的亡十大壽時,地卻文詳地閉上了眼睛, 奶奶的離去,留給了親人們永遠無法償還的心債。是啊, “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衛斷裂,就永遠無法連接。北風又起了、不知在大堂陰奶奶生起的那荒旺火夯,是否也鬧着一羣可愛的小天使?

幸福讀後感11

幸福,在你眼中是怎麼樣的呢?

能輕而易舉得到自己想用的物品?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可以無憂無慮的睡懶覺?每天可以無限時地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不被父母批評指責?還是其它呢?而《跌跌撞撞的幸福》中的主人公盛欣怡認爲幸福又是什麼呢?

欣怡認爲,幸福就是好比和蛋殼組合在一起,幸福就是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與疼愛,與同學們歡聲笑語,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欣怡眼中,幸福原本如此簡單。直到有一天,災難像暴風雨一樣從天而降,讓她措手不及……

欣怡的媽媽突然身患絕症,一夜之間,欣怡的生活被陰霾籠罩、今非昔比。在學校裏,神思恍忽、無時無刻都在牽掛媽媽的欣怡被老師和同學誤會;在家中,媽媽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溫柔,而變得更加嚴厲苛刻,讓欣怡覺得媽媽不再愛自己,在虐待自己,自己不是她親生的女兒。甚至覺得自己的幸福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讓她的心情跌落山谷。

直到媽媽永遠離開自己的前夕,再次迎來了轉折——欣怡無意間打開了媽媽的日記,才恍然大悟,原來幸福一直在她的身邊,沒有遠離。媽媽的嚴厲與苛刻是爲了自己在媽媽去世以後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快快長大,媽媽將一生的幸福永遠陪伴着她。原來幸福一直在跌跌撞撞地跟隨着她,不離不棄……

然而,我們的幸福更是觸手可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爲我們料理好一切,可我卻“生在福中不知福”。 當我做錯了事,媽媽細聲細語跟我交流時,我確嫌棄她話嘮;家人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時,我確渾然不知……又有誰能像盛欣怡一樣每天把家務活做得井井有條、一絲不苟,學習成績還節節攀升。相比之下,我真是自慚形穢阿!其實我也是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幸福”360度的在我四周盤旋。

欣怡終於明白了幸福的真正意義,但她媽媽卻永遠的離開了。盛欣怡的故事告訴我們,幸福其實就在平常的小事中,無時無刻的陪伴着我們成長。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不要等到失去了再珍惜。現在、立刻、馬上,讓我們調整好心態,珍惜好現在的一切吧!

幸福讀後感12

不知是誰按下了國人的快捷鍵:紅燈用闖的,排隊用插得,出行要坐高鐵,吃飯要速食,甚至連婚也要用閃的;高強度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人們樂此不疲。殊不知這樣的生活看似充實,實則忙碌之後卻極少留下多少能咀嚼回味的東西。這樣的生活再絢爛多彩,也是一具空洞的骨架。每個人的生活都猶如一塊頑石,如此我們不僅要用時間和精力去設計它的表皮,還要用耐心和真心雕琢它的血肉,它纔會現出其獨特性。

畢淑敏說“人們常常以爲拒絕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殊不知它更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拒絕持續快節奏生活看似是消減了你贏在起跑線上的機會,但是這何嘗不是給自己一個機會發現沿途的風景。我們常說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或者說少了一份發現意義的勇敢與堅持。而發現生活的詩意,卻往往能收穫更多的滿足感,爲以後的前進增進動力。

雕琢生活,在你駐足伸手握住的陽光裏;雕琢生活,在你閉眼感受的'微風裏;雕琢生活;在你細細品味的一杯香茗裏,他並不需要像詩人般徘徊,也不需要像數學家一般專注,你只要在煩亂的生活中留有一份澄澈的心境,暫時放下手中的瑣事,生活於你便在那時變得飽滿充盈。

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曾不止一次叩問國人《幸福了嗎》,民衆也一次次重申“房價居高不下,蝸居的生活談何幸福?”其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不幸福,或是因爲物質的追求;不幸福,或是因爲食品安全的擔憂;不幸福,或是因爲遞減的就業率,但真正讓你不幸福的是你沒有一顆善於生活的心。

雕刻生活,在你放下題典的剎那;雕琢生活,在你移開鼠標的剎那;雕刻生活,在你放下報表的剎那。只要片刻的用心,便可爲生活注入活力。去陪長輩聊天,幾句就好;去問侯朋友,幾個就好;去關心子女,幾句就好。用心去雕琢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幸福就在手邊。

雕琢生活,是一種睿智的眼光,發現了生活的陰暗面背後的陽光。學會雕琢生活,發現人們心靈間的溫聲軟語,諦聽林間的燕語呢喃,生活與你便是一方閃耀着星光的月夜,雖然沒有月光,羣星也閃耀在你前進的路上,爲你保駕護航。

幸福讀後感13

無來由地喜歡蘇芩這個人,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就開始了,也許一是被她的名字吸引,或許是在電視或者哪裏曾一睹她的真顏,被她的優雅所惑,總之,看到她的新書就忍不住想要拿來讀一讀。婚姻愛情的討論,就像一道道無解的數學題,無論你怎麼寫都是寫不完也道不盡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愛情觀也帶來不同的愛情故事,而這些或平凡或熱鬧的愛情到了蘇芩的筆下,就是一次又一次釋疑解惑的時候。我想,即使號稱專家,也未必就全是正確的時候,但是蘇芩的文字,有時我們可能並不一定是爲了要從那裏面找到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被她文字中無時無刻不透露出來的女性美所吸引了。女性對於愛情的渴望遠遠要超過男性所能想像的,這種夢或許從我們聽到的第一個童話故事時就開始了,少女時期更是對未來充滿了粉紅的期待,到了婚姻中,又依然會比男人多一份細膩的需求,即使是老下去了,愛情之火也永遠不會在心中熄滅,女人似乎天生就是愛情的追隨者,所以我們常常說的“飛蛾撲火”與女人對於愛情的渴望幾乎同出一轍。所以無論我們走到人生中的哪個階段,都依然會喜歡看關於愛情的電視劇,喜歡讀關於愛情的小文字。這本書相較於前不久出版的那本書,我認爲更勝一籌,這本里面是一篇一篇的小散文,小故事裏卻含着人生的大道理,看似是愛情的小菜,其實卻是女人活得更美好的金玉良言。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太讓人喜歡,不僅封面以粉紅爲襯,即便是內頁也以粉紅的邊邊爲託,每每翻書,都頓覺眼前如此清新,也頓覺日子粉紅得如此輕鬆,更有讀下去的.慾望。正如作者所言,這本書是從女孩到女人的心靈成長課,從公主到女人的蛻變,從愛情的魔幻中到自我成長的蛻變,從愛情到婚姻的蛻變,成長看起來輕鬆,卻是一堂堂不得不修的課程。書的設計很有趣,從星期一到星期日,或許這既是告訴我們成長需要一個過程,也是說不必急着將書一口氣讀完,每天一章,既吸收又消化,讓自己的成長變得優雅而從容一點兒。對於愛情中的女人,或者女人中的愛情這個永恆而古老的話題來說,無論說多少遍,以多少種角度來講都是不夠的,時代不斷地產生新的物種,愛情的觀念也需要不斷地更新,所以我們對於愛情的修煉也是永遠無窮無盡的。

幸福讀後感14

“幸福”一直是我們關注的話題。中央電視臺“百姓關注”欄目組曾經做過中國人幸福指數調查,城市人幸福感要低於農村人。城裏人渴望幸福,追求自己的幸福,常常仰天長嘆:“我的幸福在哪裏?”我也不例外,總想有高人指點迷津。於是,各種書籍成爲我尋求答案的金鑰匙。

假期閒暇時光,一篇畢淑敏的《提醒幸福》走進我的視線,讓我頗有感觸。

畢淑敏是國內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曾30餘次獲獎。她的《提醒幸福》是一篇哲思文。作者睿智地提出一個觀點:提醒幸福。文中告訴人們怎麼享受幸福,讓人真切地感受幸福,讀後如沐明媚的'陽光。文章開頭指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列舉了一系列正常生活中提醒災禍的生活現象。比如:小心感冒,小心受騙;別驕傲,別高興太早;注意風暴,注意路滑……“我們太多注重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因此,感受幸福需要不斷地訓練,“我們要提高對幸福的警覺。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

什麼是幸福呢?文中說:“幸福是心靈的震撼。”“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溫馨的感覺。”“當我們一無所有時,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時,那些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不再存活時,那些人類的優秀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經活過。”

幸福在哪裏?耳旁似乎傳來同名的一首老歌:“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裏……”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不是嗎?一個信任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張鼓勵的字條,一次成功的體驗……面對天真可愛的學生,作爲老師的我要告訴他們幸福所在:在父母的關愛中,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中,在勤奮的學習中。提醒孩子時刻注意身邊的細節,學會感受幸福,學會感謝幸福。

常常提醒自己關注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裏經常看看太陽,心就會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這就是幸福!

幸福讀後感15

第一次看到《你幸福了嗎》這本書時,就是被這個書名深深地吸引住了。

《你幸福了嗎》是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推出的一部新書,作者從一名名不見經傳的記者到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和評論員,用自己二十餘年的工作和生活經歷述說了處在社會變革中的人們內心的變化和無奈,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的內心卻變得日漸浮躁,幸福感隨之減弱,甚至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你幸福了嗎?當白巖鬆這樣問我們的時候,我也在問自己,或者說在問和我一樣或者不一樣的人們那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我幸福了嗎?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幸福呢?……

“沒有辦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個缺乏信仰的社會裏,便無所畏懼,便不會約束自己,就會忘記百年來的古訓,就會爲了利益,讓自己成爲他人的地域。”

“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有了底線,或者說底線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又在哪裏?”

“如果是簡單的壞,或者是極端的好,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一個人性複雜的時代。說到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邊墜落,一邊升騰,誰不在掙扎。”

“對,錯,如何評價?好,壞,怎樣評估?”

“岸,在哪裏?”

……

一個個鮮明的事實和疑問在白巖鬆的這本書裏提到,它無疑也擺在了我們的面前,錯綜複雜的答案在我們的`腦海裏交纏着,或許這並不是用三言兩語能夠闡述清楚的內容。

如果你不幸福那麼就讀讀這本《你幸福了嗎》,在這裏會讓你找到不幸福的原因。其實歸爲一切還是心中的慾望在作怪,它讓你那顆平靜的心在掙扎和困惑,導致你幸福那塊土地的缺失。如果一個時代裏,青春正萬分艱難的被壓抑着,怎樣纔可以朝氣蓬勃?如果人羣中,青春中的人們率先拋棄了理想,時代的未來又是什麼?如果面對挫折和困境,不用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那麼又怎麼會幸福?

所謂經歷的事情多了,有些事情纔會看淡,看真,幸福其實就在身邊,幸福需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

白巖鬆很幸福,因爲他總是懷着一顆平常心,平靜地向前!他是一位充滿愛心、責任心;對生活充滿熱愛,積極向上走的人。對待工作認真踏實,對待生活充滿激情。他總能看到希望和進步,而不是抱怨。時代的變幻,假、惡、醜的現象更加凸顯,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加之樂觀的生活態度對於現今的我們十分重要,就像白巖鬆一樣總能看到希望。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