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優選13篇)

讀後感3.13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優選13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爲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必須要誠實守信,不要爲一時的利益就撒謊騙人,而自己在後面吃更大的虧。

《論語》讀後感 篇2

昨晚讀完了《漫畫論語》這本集漫畫和國學經典“論語”於一體的書,封面上寫着這樣一句話: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傳承。我想讀完了這本書,也是充分感受到“在閱讀中感悟”的體驗。

《論語》是一本我在學生時代就讀過的書,我記得,語文課本中總會有關於《論語》的課文,當然,那時候學習的時候,只是一段文字而已,今天,讀完整本《論語》還是第一次。有很多以前讀過或是聽過的,原來都是出自《論語》不禁讓我意外。

說回這本《漫畫論語》給我的感受,其實,整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正文內容,而是後記,《論語》與“輪語”,原本我以爲“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論的作品,論讀第四聲,但是,這篇後記告訴我,論引申爲“輪”,有如遵循大道行進的'車輪。還有在古漢語中,論通“倫”,論語也是倫理。不讀這本書,真的還不知道原來《論語》有這麼深刻的道理蘊含其中。

《論語》讀後感 篇3

我對《論語》很感興趣,就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裏去找,其中,找到了兩則關於學習的名言,讓我來說一句非常不錯的,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那是出自《論語。爲政》中的句子,這句話言簡意賅,我是這樣理解的:學習態度要實事求是,不能一知半解,千篇一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纔是真正懂道理的人,纔是會進步的人。

我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人,對學習上的問題要認真領會,不能一知半解,對不懂的問題要虛心請教,不能不懂裝懂,這樣,才能學有所長,才能成爲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還要溫故而知新,每學一點知識,都要回顧一下,思考今天所問的問題,才能對明天的問題有所準備,複習今天的知識,才能引導自己對明天要學的知識去深刻理解,先爲己師,才能爲人師。這也是《論語。爲政》中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也”所表達的含義。

《論語》讀後感 篇4

讀了第10課《論語》讓我學到了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和道德的修養。

在學習的時候認真聽,常抄筆記,我們還要溫習學過的知識,正如文中所說:“溫故而知新。”這句話的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學習要想松柏一樣,正如文中所說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年之間最寒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最後凋謝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學習松柏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 學習的時候態度要端正,如文中所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不賢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我們要向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學習,學習孔子的善於思考,學習他在學習的時候多提一些問題,去思考去解決。

《論語》讀後感 篇5

孔子還要求統治者的行爲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爲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次,選拔官吏要以道德爲標準,孔子認爲,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在沒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麼人民就會信服;如果沒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則民不服。再次,他主張推行教化,反對統治者的殺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說就像草隨風動一樣,,爲官者的言行影響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統治者發揮身教作用,引導天下風氣向善。“愛人”表現在政治上便是“博施於民而能濟衆”(《雍也》),採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進生產,使人民富足。

《論語》讀後感 篇6

我讀《論語》這本書,知道了一位非常誨人不倦的人,他就是孔子。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論語》已有200千多年的歷史了,裏面的內容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共有18、20冊。裏面的'第一篇對我印象特別的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釋是:孔子說:“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才能,我並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

我認爲,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習同樣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論語》這本書非常好,他告訴我們許多人事間的道理,它能讓你品德高尚,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爲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讀後感 篇7

在我讀的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論語》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說人可以分成四種;一種是生下來就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學習才懂得的人;一種是經過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懂得的人;最後一種是要經過刻苦努力學習才能懂得卻偷懶不肯學習的人。

我認爲這個世界上第一種人幾乎沒有,第二種人也很少,大多數是另外二種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能成爲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種人,不學習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自以爲是第一種人而不去努力學習,變成了第四種人。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論語》讀後感 篇8

我們從一年級就讀過《三字經》、《弟子規》,現在我們四年級了,開始讀《論語》這本書,其中”溫故而知新“這篇文章讓我很有體會。

《溫故而知新》這篇文章講的是孔子有很多徒弟,其中有一個叫顏回的人,有一次顏回問孔子:”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什麼?“孔子說:”獲得新知識有許 多途徑: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在交往、生活中自學等等“。顏回又問孔子:”還有別的途徑嗎?“孔子回答:”溫故而知新也可以獲得新知識,溫習已經學習 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新的'認識和體會“。顏回聽後高興地說:”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老師的說法去做“。

讀完這篇故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溫習的重要性。以前媽媽讓我背”年少氣盛“這個成語時,我不知是什麼意思,當我再次背誦時我查了一下詞典知道它的意思 是:年紀青氣勢旺盛。看來古人的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論語》讀後感 篇9

林老師講,孔門三樂中學習的快樂來源於實踐。我認爲,除了實踐的快樂,還有獲得知識的怡悅。當我們,用所學的知識完成了任務時,內心會非常的高興,因爲我們學有所用了。這樣也讓我們把自己在背後因爲努力所付出的那些痛苦,都給忘記了。

孔門三樂中的第二樂,是與朋友交流分享的快樂,我認爲那種快樂是更高層次的快樂,是長時間且不留遺憾的。初級的快樂一般都是短時間的,很快就會離我們而去,被我們拋諸腦後,隨之而來的呢,是跟友人分離的那些痛苦。學校最近講的《滕王閣序》讓我有了這樣的體會。王勃在經歷了非常宏大的.場面,會見了非常多的好朋友、名人之後,馬上感到自己非常的失落,因爲他知道勝景在下一刻就會成爲往昔的回憶,那不可能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東西。所以說,在酒宴上的快樂都是短暫的快樂,並不是孔子所說的高級的快樂,那應該是與人分享後的不留遺憾,是一種知識,是認識上的傳遞,這不會因爲與人的分別而減少。

《論語》讀後感 篇10

這一則短短的語錄讓我瞭解到了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在探求學問或瞭解事物時,應取誠實的態度,千萬不能不懂裝懂,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孔子,在《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請孔子判定誰是誰非,孔子不能判定誰是誰非,但是這兩個小孩並沒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實事求是。

作爲中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於後世的人們一直有着指導意義,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受益。

朋友,多讀一些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

《論語》讀後感 篇11

與朋友交往時的準則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曾子曰:“……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我覺得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沒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來朋友。不過有時越是基本的道德規範越難以做到,越難以做到這要求就變得越高。當一個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時他所達到的價值層面是最高的。

第二,對朋友要寬容,在朋友有難或犯錯時要幫助朋友。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過,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繼富。”(雍也)朋友的'價值在關鍵時刻最能顯現出來。我想,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個忠誠的朋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棄對方。

《論語》讀後感 篇12

我讀過許多書,對我很有幫助的是《論語》。

《論語》可以說是我的無聲老師。小時候,一有困難,就去找它。比如,一年級時,我總是吹牛皮,又不敢去做,後來看到“子曰:恥其言而過其行”之後,我便不說大話了。當我學習時浪費時間,想起孔子的話“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就趕緊抓緊一分一秒寫完作業。不想學習時,想起孔子的'話“博學於文,方可成大事”又開始爭分奪秒的認真學習。學習上我一直認爲只有死記硬背才行,讀了孔子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才明白,學習一味死記硬背不行,只有邊學邊思考才行。

在有疑問時,讀一讀《論語》,彷彿孔夫子就在身邊爲我解答。

《論語》讀後感 篇13

這幾天,我每天的讀書時間,都捧着《論語》。

以前從《唐詩三百首》中閱讀到了優美的詩句,從《三字經》和《弟子規》中學到了最基本的禮儀,現在從《論語》中瞭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

說到《論語》大家肯定就會想到古代人搖頭晃耳讀着“之、乎、則、也”。我現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幾個簡短的字句表達出豐富的意思。

《論語》裏面的小故事更是讓我百看不厭。有“張檢之儉”、“知錯就改的樂羊子”、“鄭板橋”、“孔子拜師”等等。

《論語》這本書真讓我受益匪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