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關於《自卑與超越》的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1.7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自卑與超越》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自卑與超越》的讀後感(精選6篇)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1

這兩天在讀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與超越》,快讀完了,感觸頗深,引人深思,怕邊讀邊忘,速速記下,日後勉之!

我們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尤其那些被自己定義爲失敗者的人們,皆是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繕。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是問題“兒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經在逐漸地瞭解到自身從原生家庭中產生的諸多問題,延伸到後來的校園生涯,再延伸到社會,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這種漸漸深入的自我瞭解,可謂是細思極恐!我渴望自我修繕,在自我修繕的過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想想在這之前我是多麼的幼稚,拿婚姻舉例,我不斷試圖改變丈夫來適應我自己,並認爲這樣我的生活纔會不那麼糟糕,我的失落,我的傷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緒都與那個讓我不滿意的丈夫脫不了干係。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在沒有得到自我修繕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觀點都是有誤的,無論我怎樣從外界改變生活也不會走向正軌,就算我換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會讓我滿意。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都是雙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饋回來的纔有可能是正確的。反之將是一個惡性循環。

想要改變身邊人、改變生活,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想要改變自己就要認識自我,個人認爲“認識自我”是人生塔樓的基石,它會影響人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影響整個人生道路的方向,它會指引我們走向救贖或是滅亡。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2

生命意義:阿德勒通過對生命意義的探討,認爲真正有價值的生命意義,必須建立在與他人合作,並對人類做出貢獻的基礎上,這也正是阿德勒最爲核心的觀點。

我一開始,並不認同他的觀點,當時我認爲,人的生命意義是由自己去界定的。萬事萬物本沒有價值,都是人爲進行歸因賦予其價值,它才擁有意義,同樣的事物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存在不同的意義,同樣的一件事情,內傾或是外傾,情感功能爲主導或是以思維功能爲主導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價值判斷。佛教早就有諸法無我的觀點,即生命本身便是毫無意義的。放到整個宇宙尺度上,似乎的確如此,甚至這個世界本身是否真實,我們都無從知曉!有一個著名的數學上的悖論,假定虛擬世界的確存在,而真實世界只有一個,虛擬世界可以有無數個,那麼我們所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爲真實世界可能性幾乎爲零!既然如此,我何不不去在意他人的價值判斷,追尋屬於自己的意義呢?

然而,現在的我認爲我原來的看法有失偏頤,誠然,上述的人中不乏閃耀炫目的人,但更多的卻是自私自利的茫然追逐着,掙扎在自己封閉的內心世界中,名爲幸福的口袋,卻依然空空如也,身爲人卻擁有神的視角,這很好,只是這條路艱難險阻,且不被他人理解,人自私的只關注自身,則毫無疑問是個錯誤,馬克思曾對人下過這樣的定義:“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人是一種羣居性動物,我們的祖先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下,善於合作,願意爲集體做出貢獻的個體,才能活下來,這種將個體奉獻於整個人類集體與他人合作,並在爲人類做出貢獻的同時,得到個人價值的實現這種生活方深深地根植在了我們人類的基因,如果你學過動物行爲學的話就會發現,許多動物都會有利他行爲,這種利他行爲其實只是一種延續物種基因庫的機制,即,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的體現,這也難怪,神經官能症患者大多缺乏合作,極度自我。我想,那種爲了別人而奮鬥,追逐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吧!

第二章的主要內容是,身體與靈魂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認知影響感知,感知塑造認知。這很容易理解,正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萬物皆着我顏色。阿德勒將其運用於精神分析之中,並把它作爲這本書的重要原則之一,這裏的認知則主要指的便是上面的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上,由於這個理論,阿德勒認爲,對於患有神經官能症的患者,光通過說理來使其恢復正常是極其沒有效率的,因爲他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會影響他們的感知,即使你向其灌輸觀點,也必然會遭到牴觸,即使有效果,也多半是暫時的,而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神經官能症患者多半是不懂合作,不願意爲其他人做出貢獻的,所以治療神經官能症的關鍵,在於使他們養成與他人合作,爲集體做出貢獻的人生意義,這種方法雖然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在實際實施中有巨大困難,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往往在生命的早期早已形成,(這點阿德勒與榮格有分歧,認爲一個人的人格在出生後不久便已形成,而阿德勒認爲一個人的人格在兒童時期最終形成)相比而言,森田正馬的禪療法,操作起來,相對而言簡單,但對患者的悟性有所要求,森田正馬對神經官能症的治療總結起來是八個字:順其自然,爲所當爲,讓患者在症狀來時不去理會,順其自然,自然能夠擺脫苦惱,感知會影響認知這點也相當重要,神經官能症患者,若是將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不去與外界接觸就更不可能養成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將心理能更多的分配到關注自身中,讓病情加重。

自卑感與優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則,他認爲所有人都有着與生俱來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爲都是爲了追求優越感,並引入一個重要名詞,自卑情節:自卑感或缺陷感引起的應激狀態,心理逃避,和對虛構的優越感的代償性驅動力,每個人都存在自卑情結,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不同理解,往往會使人對其產生不同的應激,錯誤的應激背後往往是爲了達到患者所期望達到的目的,而本人往往沒有自覺,舉例來說,神經症患者往往通過使自己陷入某種症狀來逃避競爭,並通過與自己內心的對抗中取得優越感。(比較閱讀:森田正馬認爲神經官能症是有疑病素質的人在雜念的產生後誤認爲是病態併產生精神固執!)

阿德勒之後分別從學校、家庭、犯罪、工作、個體與社會、愛情與婚姻等多個方面對我們的生活進行指導,中最主要的要義還是培養具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啓示了家庭教育與早期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對世界人生的積極的認知的方法,而當前的教育方式無疑是令人揪心的,學校重點培養的.不是孩子的合作精神,反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競爭意識,這對孩子未來心理健康的發展,有潛在的危險。我認爲對教師與家長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3

在《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最開始講到的是生命的意義,在社會情感這一小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只有當一個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認爲是舉足輕重的時候,他纔有可能被稱爲“天才”。在這樣的生命中所傳達出的意義總是告訴人們:“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貢獻”......但凡能夠處理好人生問題的人,其所做所爲無不傳達着這樣一個信號,即他們彷彿已經透徹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在於對他人的關注以及集體協作。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來都符合人類的羣居本性,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努力尋找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幫助他人不求回報會讓自己快樂,其實付出了一定是會有收穫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謝謝,或是一個微笑,都是對我們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會增加我們自己的自信心,減少我們的自卑感。在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努力尋求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而不是以損人利己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學校這個相對簡單、純淨的環境裏,老師天天和純真無邪的學生在一起,我們的人際關係本身就簡單了很多,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是自己行爲的主宰,如果有什麼需要除舊佈新的,那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完成,無需他人。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4

很久之前就想讀這本書,但怕太專業,遲遲沒能翻來。走讀派卻偏偏在國慶大假期間,開了這本書的壓力讀書班,對於我這種一到週末和假期就完不成閱讀任務的人來說,着實有些爲難。老毛說,試試?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交了30元的押金,開始新一輪的讀書之旅。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榮格併成爲心理學三巨頭。大學時選修了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的選修課,以爲學了以後會給人解解夢,可當時也聽得雲山霧繞,理解不了到底講的什麼,只記得授課老師患有腿疾,在輪椅上講授這門課。

後來慢慢了解到心理學也分了幾種流派,想着有機會可以深入瞭解一些,於是聽書時聽到了《自卑與超越》,就在搞活動時囤了這本書。

最近幾年,總有一些觀點,把人成年後的不當行爲歸咎於童年時期的某個問題,而且讓人感覺這些問題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贊成部分觀點,但他更贊同的是,可以通過分析產生自卑的原因,通過訓練,實現自我超越。

第一章裏,告訴我們,人生的真諦在於奉獻與合作。只有抱有開放態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與人合作,實現自我價值。第二章則告訴我們,要幫助和教育人,就要對他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在這個環境下,對人生進行選擇時的思想和做法進行解讀。雖然這本書是大約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贏、服務社會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仍然受用。

很慶幸能夠在這個時間讀這本書。開學時,孩子的班主任老師給家長開出的書單中就有《自卑與超越》,今天讀的兩章,更讓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爲一些事,讓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時代,開始考慮優越感和自卑感這兩個看似相對的概念。自卑有多種表現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會以各種形式呈現出來,有害怕,有緊張,也有些許高傲和冷漠。只有認識到自身自卑感深處原因的人,才能正視自己的自卑,以及因爲自卑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而早期記憶更是會陪伴我們一生的記憶,從書中的各種案例中,提醒我作爲一個母親,該用怎樣的態度和心境去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他們表現出的各種情緒反應,而作爲最親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許會影響他們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長!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5

《自卑與超越》是奧地利作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於個體心理學的著作。作家從《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和優越感》……等十二個方面爲我們分析了人的存在、成長、生活、工作、社交等個體心理特徵,提供瞭解決以上各方面問題的科學方案。閱讀該書後,我受益匪淺,不僅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對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自卑與超越》中《學校的影響》一文告訴我們:“教師要成爲心理學家,要學會了解學生人格的整體,以及它各種表現的一慣性,才能更好的走進學生,幫助學生。”“成爲心理學家”,乍聽起來十分高大上,其實,我們做的所有教學工作無不與人的心理有關。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影響,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爲方式,在聽課、作業、遊戲、勞動、與人相處等過程中心理不同,行爲自然迥異。這爲老師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挑戰。因此,教師想要順利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須讓自己的教育教學符合學生心理的發展。爲此,教師必須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情況有非常清楚、客觀的認識,並依據其特點“對症下藥”。

《學校的影響》一文還爲我們列舉了幾種典型的問題學生,其中對“懶惰”學生的分析讓我對本班幾位長期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說到:“懶惰的孩子從未嘗過被擊敗的滋味,因爲他們從沒有面臨真正的考驗。他對眼前的問題總是儘量逃避,不肯輕易和人一較長短”。當他們失敗時,他們會自我解嘲:我只是懶,不是無能。當他有一點點進步,老師鼓勵他時,他會覺得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老師的關注關愛,何必努力去冒失去被重視的險呢?回想自己對本班那幾位“特殊同志”的教育,和作者的分析完全吻合。看來,我所謂的嚴厲批評、溫情陪伴、耐心講解雖能解決一時之事,但都未觸及他們那已經深入骨髓的懶惰心理。未來該何去何從,這真是一件“路漫漫兮其修遠”的事。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6

《超越自卑》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德勒博士的巔峯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寫就的,書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體系就是以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個體心理學”理論爲基礎,由Jane Nelsen、Lynn Lott等教育專家組成的團隊發展完善,將之發展爲一個涵蓋了溝通、衝突處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家庭關係的,基於體驗式教學方式的家長教育課程。

印象最深的話:兒童只要度過了嬰兒期,便足以證明他已經受到了某些照顧和關懷。一個六歲的孩子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他趨近目標的方式、他的情緒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後他們雖然也可能改變,但在改變之前,他必須先從兒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時所犯的錯誤中解脫出來。

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文字中讀自己,這話一點沒錯。上面這段文字對我而言,是深刻而意義深遠的。

作爲一個細膩敏感的女孩,在軍人父親的否定式教育、言語羞辱等多重嚴厲管教下沒有感受到我需要的父愛和關懷,戰戰兢兢的生長,最激烈的青春期曾經一度輕生,沒有繼續的願望和勇氣。大學畢業只要不回老家,去哪裏我都無所謂,只希望離傷害遠一點。

在別人眼中我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在自己眼中,我卻是個傷痕累累隨時會因爲別人的一個眼神或一句話語而受傷流淚或激烈防衛的異類。現在我必須承認自己有很強的“受害者”情結,很久以來我都非常不解爲什麼我會遭遇這一切?特別是在自己做了母親以後,更加無法理解我的父親當年怎麼會那樣去解讀和對待一個幼小可愛的孩子?尤其無法接受任何人對我曾受傷痛的忽略和否定,彷彿否定了過去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讓我更加無法找到自己。

當然也會因爲自己對父親的憤怒和怨恨與傳統的孝道衝突而痛苦不已,直到有天看見了這樣的話:“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有時不要好心規勸他人接受或放下,做不到接受是因爲他感覺受傷、不被愛,這個時候叫他接受或原諒只有加重他不被愛、不被接受的痛苦。只需理解他、安慰他、接受他的狀態,給他時間去面對、釋放傷痛。接受、放下就自然發生了。”當我真實地接納自己的感受,釋放曾經的傷痛,我驚喜地發現自己的憤怒少了,我可以接受父親內心裏肯定是愛我的只是愛我的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我可以慢慢放下了。

“兒童只要度過了嬰兒期,便足以證明他已經受到了某些照顧和關懷。”看到這句話更給了我力量,年幼的我已經得到了最基本的愛和關懷,否則我無法長大成人,我可以選擇不以父親當年苛求我的方式對待已日漸年邁的他,讓傷害停止,讓愛流動,雖然還不那麼習慣和自然,至少我開始願意嘗試。生命中遇到的問題,都是爲我量身定做的,一切經歷都是財富,每一個昨天都成就着今天的我,我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是由過去而來,我亦深知每個缺點的另一端都有一個閃亮的優點也在我身上發光,由相同的經歷而來。歷史已無法改變,但未來在我手中。

“一個六歲的孩子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他趨近目標的方式、他的情緒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後他們雖然也可能改變,但在改變之前,他必須先從兒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時所犯的錯誤中解脫出來。”這句話解釋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根源。成年人不是不能改變而是要解決今日的“果”往往需要找到當日的“因”,從源頭上調整歷史成型的錯誤目標能幫助我們更輕鬆的解決現在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當我最終領悟每個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並走上自我改變的道路時,深切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這痛來自於對過去錯誤認知的推到重來,來自於對自己的重新認識解讀,來自於明瞭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多少個輾轉反側的不眠之夜,多少次與內心的傷痛、恐懼、焦慮、怨恨近距離直面,正因爲很清楚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和頑固,成年後再去糾正和調整有多痛苦,所以由衷地期盼自己帶給孩子一個美好的開始,讓她積極正面更有力量地去面對未來的困難,我會盡自己所能去做更好的自己,向孩子示範,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正確引導讓她在幼兒期就養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我和她都不是完美的,她也會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我救贖,所做的一切都只爲了未來更美好一點。

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它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