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中國文脈讀後感10篇

讀後感1.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文脈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文脈讀後感10篇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1

8月份赴歐洲三國旅遊,領隊佈置回國後的作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行者無疆》,老婆則一口氣買回了餘先生4本書。

先把領隊佈置的作業做完,這次回南京時,老婆在行李箱裏放進了第三本書,閒暇時,取出來一看,書名《中國文脈》,不知是些什麼內容,只是按照看前面兩本書的習慣,計劃每次閱讀50頁,剛開始有些費力,感覺內容繁雜,看十幾、二十頁,就想放下,想一想。

近兩天,閱讀的時候,順暢了許多,餘先生把先人、歷史寫的鮮活,寫的生動,拉近了遠古與當代的距離。

《詩經》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以前覺得好,未認真閱讀過,以後有機會,靜下心來,認真拜讀。

殷王遷都,竟是從奄(今山東曲阜),遷至殷(河南安陽小屯)。奄(今山東曲阜)距離老家只有區區60公里,自己家鄉竟然在遠古就有些大事件。

甲骨文,一直的瞭解僅限這字面三個字,現在知道它是祖先佔卜的記錄,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竟然有幾萬片,當時殺掉了多少隻龜呀?!

李白、杜甫、屈原、王羲之、王獻之、曹操、曹植、曹丕、李煜、韓愈、柳宗元、司馬遷小時候讀書時,或多或少讀過些上述文化巨匠的詩、詞、典故,餘先生把他們放在一起,陡然間覺得還要回頭再去讀一讀,範圍也要再擴大一些,甚至還有要練練書法的念頭。

孔子、孟子、莊子、老子、墨子諸子百家,膚淺的瞭解一些,《老子》好像見過,厚厚的.一個大部頭,印象裏好像有些晦澀難懂,在學生時代讀不進去,跟老婆商議買一本,現在再嘗試着讀一讀,希望能有收穫,體驗老祖宗的思想精髓。

稷下學堂,戰國時代的大學,獨立於政治,世界文明史上最早出現,爲老祖宗驕傲。

《中國文脈》,與我現在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與我理科出身、高中作文很少及格相距甚遠,無心讀來,有些收穫,他正走入我的生活。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2

《中國文脈》這本書是作家餘秋雨在20xx年寫的,在這本書中,餘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

作者從中華文明的起源講起,歷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偉大的詩人和瑰麗的文學作品。

首先,在先秦諸子中,分爲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莊子、孟子;第二等級:老子、孔子;第三等級:韓非子、墨子。

魏晉文脈分爲三段,第一段寫的是曹操,寫了很多他的詩句,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他用乾淨樸素凝鍊的筆墨以開闊的氣勢書寫着人生。第二段寫的是阮籍和嵇康兩人,他們可以稱得上“魏晉名士”了。第三段寫的是陶淵明,他以詩句展示出了最鮮明的文學主張,創造了一種以“田園”爲標識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種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

唐代文化中詩是最繁榮,唐代詩人的前四名,當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寫的好的.當屬韓愈和柳宗元。宋代文脈寫的是蘇東坡,他對詩、詞、書法、音樂等都很精通。尤其是詞作、散文、書法三項。排在他後面是是辛棄疾、陸游和李清照。元代出現了戲劇的,關漢卿、王實甫的出現,讓中國可以立即在戲劇上與其他文明並肩而“毫無愧色”。

而古往今來的人們大多壯志未酬,例如:南山腳下悠然採菊的陶淵明,數百年後才被人記起;聊發少年狂的蘇東坡,多次被貶謫;萬里覓封侯的陸游,至死也未見九州統一;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戰的岳飛,終究不抵流言蜚語;不畏漢武,嚴謹記實,受奇恥大辱後仍不停筆寫《史記》的司馬遷,人情失恰,不知所蹤。

綜觀餘秋雨先生在本書所寫的文人志士,大多壯志未酬,空留遺憾!但是正是這幫豪情高漲,充滿鬥志卻顯無奈,似是不懂風情的文人志士,傳承發展了中華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樑!他們那種國家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置生死與度外,不失氣節大義的氣概,是我等學習的楷模!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傳承,文化的傳承,生命的傳承,生生地擔起了中國的文脈。文字是中華民族的根源,中國文脈的基礎,深深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內心的中國之魂。作者:張錦鵬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3

作品《中國文脈》整書對中國浩瀚的歷史中的文化按時間順序做了一次梳理,讀完這近40萬字的鉅作,花了不少時間,但其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用來細讀了前面的兩篇“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

如果說坐上火箭就能看清地球的全貌,那麼前兩篇文章就像火箭一樣,把人帶入了高空,讓中國的整個文學脈絡一覽無遺。個人比較喜歡從大局上去看待一個文學時代,這樣會比較客觀,等細緻到個人時,也許就會帶上一些主觀色彩了。

古代的文學其實從小就接觸到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上學以後漸漸的接觸到了更多“蒹葭蒼蒼,白露爲霜”。但以前並不明白,李白的詩到底美在哪。作品《詩經》在中國文學路上佔着多重要的地位。作品《中國文脈》一書中就很好了爲我們闡述了其中的緣由。

有人評論說作品《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當然我也是同意的,但必須解釋一番,"好看"可以看做是“好看懂”,整書的時間線索十分清晰,文學的發展從遠至近,一步一個腳印。分類也是相當的清楚。

爲什麼沒有用很多時間去細讀後面的一些文章,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很多都帶上了作者的一些個人喜好,當然,作爲一種的文化的梳理,這也是自然。相對的這也能體現出作者的獨到見解。會讓人有不同的感悟。當讀到作者和我是一樣想法的時候,就會開心的笑笑,想法不同的時候,會失落,會思考一番。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曹操的評價。作者不僅肯定了的曹操的文學造詣,更是對他的筆墨讚美了一番。曹操在人的刻板映象中就是“壞”'"奸詐",這也只能歸功於作品《三國演義》。曹操做爲建安文學的核心人物,其詩文都有開創一代風氣之功勞。其以樂府古題寫時事,不僅開創了樂府詩歌創作的新風,而且爲後世詩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啓示。他活在五言騰踊的時代,又使四言詩重放光彩,對嵇康、陶淵明、韓愈等人的四言詩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果有人說孔明的文學造詣高於曹操,我也只能“呵呵”一笑。

歷史淘盡了無數的英雄,文學何嘗不是呢,“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文學又何嘗不是呢!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4

乘隙讀畢餘秋雨先生《中國文脈》,特來作結。

此書位列“餘秋雨書系”十八卷之首,有提綱挈領、開宗明義之重任。倒是我1998年遇到的《文化苦旅》,僅位列第九卷。可知此雖爲後成之書,在先生心中分量卻是極重。先生今年將69歲,讀古人嘆世代風華,臨舊跡感往事來去,行萬里成久遠之思,籍散文展樸正情懷。我年淺筆拙,只能簡談所感,向有歷史擔當的'前輩文人致敬。

文學之中,我與詩最有緣。兒時我不懂詩,初讀《新編唐詩三百首》,讀得不解風味。長大一點後,什麼詩都讀。就這樣長到17歲——那時正讀高二,冬日裏某一天,我紅衣紅褲紅靴紅帽,執飯盆快步從飯堂返回宿舍。走到澡堂子後牆之時,我突然拍拍腦瓜子,告訴自己:“哦,這就是詩啊。”從此我認爲自己懂了詩。我也寫詩,13歲和兩個女孩結了詩社,關注洋娃娃也關注世界。這段詩旅18年後戛然而止。

與詩的糾葛並非解決我人生大問的單純線索,軍、史、哲等著作也淨化了我的心靈。如果不是有那三年,安然坐讀這些血火交織的文字,我至今仍將是當初那顆單薄頭腦。同時我感恩身邊不懈奮鬥的人們,他們以待人行事來爲我定義,什麼叫做心胸與夢想。

述說以上經歷,是想說明在有所準備之後,閱讀較不易辜負著者苦心。餘先生縱橫古今,將文脈正統,聯接於品格性靈;把傳世之作,勾嵌於人生沉浮。由於情境皆活,讀者可盡覽數千年名士風采。名士之間,落筆則有輕有重。例如屈原一節,他甚至附上《離騷》全文今譯;而不可繞過的蘇軾,卻僅寥寥數語。約取之間,彰顯著者思考結論——餘先生重視的當代文人之文化重任——“拔其神質,靜候佳音”,正在其中。

讀畢掩卷沉思,印象最深處,一爲《離騷》天真爛漫之情,與《夢遊天姥吟留別》遙牽一線。二爲歐陽詢楷書我多年珍愛,不想先生亦重。三爲陶淵明不爲人孰知的短詩四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再拜友人推薦此書。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5

樸實無華的書本中飽含中國文化的精彩與滄桑,用獨特的順序講述了中華文化的衍變,爲人們帶來文化的盛宴。

來到紛亂的魏晉,在當時羣雄爭霸,在亂世中有文化的閃光。當時,每人都都以佔據地區爲目標,而曹家一家父子卻擁有極高的文化文學創作的和修養,在文學成就上曹操,曹植的成就高於魏王的曹丕。但曹丕在歷朝皇帝中的文學成就可以達到第二名。在之後的很多朝代中都沒有出現可以相比的人,而同時期的人,建安七年乾旱的較早。其他的政權都不注重文學知識劉蜀中出了一個以《出師表》而聞名的.諸葛亮。

在人物的描述中,作者謝了晉時的阮籍,嵇康,倆人都是不拘禮法的名人,一個用自己的方式處世,不應會司馬昭提出的結親。因爲一個美麗又有才識的岳家女孩去世而在葬禮中大哭一場,爲母親盡孝沒有像傳統禮法素食三年,守孝三年等束縛的雜習。因爲母親的死在吐血,並不像別人一樣陪哭弔唁,沒有冗長的傳統孝則,卻是見其效。

與之相似的嵇康則是完全離世,有幾個朋友極其珍重,但也因爲珍重而不明而殞命,用離別信,絕交信讓自己的文字和情變得不明而高尚。在最後因爲性情不羈,不懂順應而被他人陷害而死。但文學留下他們濃厚的一筆。

以後的朝代發展到北魏是最接近大唐盛世的時代。當時鮮卑族統一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像以前的少數民族政權一樣,他們在族內統一了漢語,允許甚至提倡漢語漢字,漢化。統治者甚至首先進行了通婚。這類行爲讓文化民族漢化。讓倆種不同的文化碰撞融合,讓漢文化中融合了北方特有的粗獷,豁達。讓文學融入了更多特色達到了一個頂峯。

所以完全的漢文化是不符合中華文化特色的,在北魏正因爲不是純淨的文化文學而將很多的文化融入,創下了許多文化的新例。留下了無數人歎爲觀止,連冰心都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石窟文化。所以文化的創新發展應是更多文化的融合創新,接受新的,去除糟粕,讓本身更加出色。大唐盛世也是在這種基礎和方法建立出來的,文學也在其中蓬勃發展。

文化的進步應該不斷接受新的事物,將其轉化爲自己的一部分,出去糟粕讓自己更加完善。文化和現代各種事物的發展都應以史爲鑑,吸取經驗教訓,獲得更好的發展。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6

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開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劉和審美潛流。”談到文化,勢必是一個極爲博大深遠的話題。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源,是我們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爲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歷經千餘載歲月的滌盪,我們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面對如此之繁華盛景,一箇中國人,若是對自己的文化淵源一無所知,甚至鄙薄,顯然是極端可怕的。這不禁讓我們意識到,品鑑和把握先祖賦予我們的財富,並將其不斷延續,推向高峯,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古往今來,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蕩蕩,其之深,難尋其底,其之絢麗多姿,琳琅滿目。正如我上文所說,把握和品鑑其精髓是關鍵所在。而文學的發展變遷正是華夏文化延續變化的一條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線,它的活力充分展現了我國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華。因此,抓住這條主線,有助於我們更準確,更深刻地領悟文化的神韻精髓。

然而我驚喜的發現,點明主題之後,《中國文脈》以中國文字起源爲原點,從《詩經》講起,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及楚辭,再到秦漢時期的統一與書同文對文學的影響,漢賦及《史記》,魏晉時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賢”等文人雅士的詩作文采,再到唐宋詩詞,元曲及明清小說,一氣呵成,展現出一條清晰的脈絡,既是文學的發展,亦是歷史的變遷,生動地爲我解讀了中國文化的`演化過程。

縱觀全書,開始的兩個篇目,《中國文脈》和《筆墨歷史》是總體綱領,它們酣暢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國文學的精神主脈,以及作爲文脈載體的中國書法史,之後是對每個時代文脈分別以個體進行精細論述,使全書更加豐滿充實大浪淘沙,歷史沉浮,那一條貫穿中國文化的文脈正逢抉擇的關鍵。我們面對着繼承與發揚的機遇與挑戰,餘先生的作品點明瞭社會的現狀與背景的潮流。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應當敬畏經典,保護經典。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7

我平時讀書,喜歡挑作者,喜歡挑書的封皮。一次朋友聚會,朋友提起一位作家——餘秋雨。聚會結束後百度了一番,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他的《中國文脈》,屏幕上,黑色的封皮,厚重典雅,配以一簇大紅的零星碎片在左下角,撩撥着我的心,當即拍下了這本書。

書中,餘秋雨先生追溯了我國古詩的源頭——《詩經》,還談到了諸子百家中的老莊孔孟,從裁體上來看還賞析了楚辭、秦碑、漢賦等;然後縱橫大唐詩文,點評南唐李煜,盛讚了宋代豪放詞風及愛國情懷。隨後,他論元雜劇、明清小說,最後來到近現代,回望了王國維、陳寅恪等學者。這一路寫來,就像一把梳子把中國雜亂的文學史按年代、體裁及歷史作用清晰地梳理開來,讓我的.腦中的歷史文學知識立即呈立體狀。

作者縱覽歷史,回望過往,從甲骨金文,一直寫到清代和近代。寫了漢字之於其他語言的不同之處。它的書寫是一種集體人格程序,有風範和表情,不僅是集體的審美,更有韻致,推進了文化的美學品格。漢字千年,歷久彌堅,漢語魅力,當並不只遣詞達意,更須在用典引文、在修辭造境之上。

從猜測皇帝到感悟神話,然後寫殷墟甲骨,考古記事。回溯了黃帝和炎帝的時代,他列舉了很多史家對於上古中國歷史的質疑,認爲華夏文明皆是外來,或者,認爲上古根本不存在什麼三皇五帝,都是後人的神話傳說。

以我的學識,讀起本書來覺得有些費勁,但卻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覺。我通過閱讀本書,再次親近了中國歷史。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循着這條脈絡,我感覺自己好像在探尋自己生命和文化的源頭。

餘秋雨先生說自己想通過梳理中國文化的脈絡來重塑人格,我想他做到了,對於我而言,我讀過他的這本書後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像被一位高深的長者智者引導着,忘記了眼下的喧鬧與物慾,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只想徜徉於中國文化的洪流中,去感受、去思索、去探尋、去收穫,這應該也是在重塑自己人格吧!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8

秋末冬初,一本書闖入了我的生活,餘秋雨用自己的筆墨,承接了幾千年的中國文脈。

作者先總序文脈,與書法歷史,再按時間順序仔細講述,從黃帝一直講到近現代,滔滔不絕。而在你仔細品讀時,你會發現作者文字優美,又會感嘆作者評判有力。作者會用大量詞語辭藻來描寫唐詩的美,也會運用比喻解釋衆人李白與杜甫友情不平衡的談論,甚至會用反問語氣將挖《紅樓夢》中啞謎之事問到一無是處。

在作者的筆下,最犀利的句子,會成爲最有力的槍,駁斥膚淺的衆人,自成一派。他會用明清與近現代對比,使近現代彷彿人才輩出的假象被真相的到來拍打在一邊,而且將明清說成“最鬱悶的年代”。他會用詩作數量證明乾隆一人寫的詩遠超《全唐詩》,但論質量,還有什麼好比呢?他還會用最理智的論證說明對於文天祥,忽必烈是最不希望他離世的人,而民衆的'黑白思維促使他被扣上了反面印記。

看到真相被揭示我會暢快淋漓地叫好,而獨到詩意的語段我會仔細品讀,愛不釋手。我讀到作者在小山上遭遇狂風暴雨時的孤寂,用心感受;我讀到墨子演說自己的抱負,感動萬分;我讀到詩經的雎鳩黃鳥、蒹葭白露,品味其中的喜怒哀樂;我又讀到李白對於千古蜀道、九曲黃河、瀑布飛流的驚訝,隨即讚歎着他超凡的詩作;我更讀到斷裂的《富春山居圖》的慨嘆,爲它精彩而又不堪的命運嘆惋。

然而,本書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的深刻問題,可以研究的重要課題,更是提出了振興文脈的呼籲。的確,夢想的實現在於實幹,新一代的我們,要傳承中國文脈,爲它的發揚光大做出不懈努力。

而我也感謝作者,感謝他引領我進入如此高深的討論,賞析每一篇文章。我用驚奇的眼光看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從容大氣,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深邃,看到“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萬丈豪情。如今的我,已與文學爲友,以文脈爲師,真正愛上了文化。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9

餘秋雨評價唐朝詩壇:“一羣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邁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們,都是中國文脈的高貴主宰。”唐朝時中華民族最大的驕傲,那心境平和,氣韻高華的大唐文明成就了這個民族的氣質與高貴,使從此以往的中國人血液裏都流淌着一種剝離不去的詩情畫意,或孤傲,或華貴,或清冽天真,卻也都彌足珍貴。

我們很欣喜地發現詩人這一特殊羣體以其特有的敏感記錄着歷史不一樣的審美格式。李白筆下對山水性靈的驚訝,他如不繫之舟,奔忙追趕着充滿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靈魂,構築了中華文明中最飄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嚮往的盛唐氣象,這樣的浩蕩,山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卻交織在苦難與飄零的漩渦中,而他最動人的博愛憫人也恰如其分地從這荒澤泥沼中綿綿不絕地滋生出來,面對風雨飄搖的悽楚與不堪,他報以眼淚、悲憫和隨之即來的'筆墨,他綿亙着荒亂時代爲數不多的善良與大美。王維則沾染着略顯貴族的安靜的詩意,像餘秋雨所說“連憂傷都是浩蕩的,連曲折都是透徹的,連私情都是乾爽的,連隱語都是靚麗的”,他的美,是平易卻也是深邃的。而提及他們三人,不僅因爲他們的文字造詣幾乎佔去唐詩的大半靈氣,而且他們的命運都經歷了相同的拐點——安史之亂。這場逼得唐玄宗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氣大損的浩劫動亂,險些斷送這三個稀世大詩人的生命,因而我們不得不審視一個共同命題:政脈與文脈的重疊與交錯。

餘秋雨並未在書中詳述政治對文化的操縱,想來是因爲在寫這些文字時正處於敏感動盪期,他本人也因爲政治問題而不得已躲入深山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國文脈的。但我們能清晰地感知,縱然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發展的進程,就像連魏晉那樣荒謬無度的亂世也出了許多風姿超羣的名士,但政治權利卻總是在其存在的狀態中凌駕於文學領域之上,因而開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纏繞着的是文化的汩汩涌動的欣欣向榮,而愚昧僵硬的統治下文脈大多隻能委屈地苟活,這樣的敏感脆弱,我想應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們仍就祈願,在當下,能依然延續着中國文脈的生命潛流,這樣盛大的脈絡將成爲民族進程的天際中最燦爛的雲霓。

中國文脈讀後感 篇10

借《中國文脈》,餘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學淺如我,捧起來也是“津津有味,一睹爲快”,讓我擺脫了對教科書的“後怕”,而是自覺自然親近了中國歷史,親近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

網上評述《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我想這個評論一點都不爲過。

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衆聲喧譁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衆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麼,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後來爲民衆知道,並非民衆自己的行爲。而且,知道了,也並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啓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座標,重建普世。爲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淨衆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才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纔有可能。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想法:如果哪天我真的客居異國他鄉的話,我一定會把餘秋雨先生的一系列書和作品帶上飛機,因爲他會讓我明白我原本來自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裏曾經住着什麼樣的人,發生過什麼樣的事。而我身上,一定有某些部分與他們息息相關。

標籤:文脈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