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雷雨讀後感彙編15篇

讀後感2.01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雷雨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雷雨讀後感彙編15篇

雷雨讀後感1

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雨、一把紅色的長柄小雨傘、一對不可思議的組合,組成了一副動人的畫面!這就是我要給大家分享的圖書《哇哦有雷雨!》的封面。爲什麼兔子和狐狸會在同一把雨傘下呢?狐狸會不會把兔子吃掉?帶着這些疑問,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這本書。

書中,小兔子和小狐狸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小兔子大吃一驚,因爲它的肚子難受的發出了一陣一陣的轟隆轟隆聲。小狐狸貼着小兔子的肚皮一聽嚇了一跳,大事不好,小兔子肚子裏面有雷雨,要趕緊把它弄出來!小狐狸拎着小兔子的.腿,讓兔子的頭朝下,嘗試把雷雨從兔子的肚子裏趕出來。在多次失敗之後,小兔子已經沒了精神,難受的說不出話了。它們趕緊給大象奶奶打了電話。從大象奶奶告訴他們,很可能是它們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導致肚子裏有雷雨!。於是狐狸趕緊陪着兔子一起去大象奶奶家。大象奶奶經過觀察告訴它們,如果沒有吃東西,肚子空着,也會有最嚴重的雷雨。最後,在大象奶奶和小狐狸的幫助下,小兔子吃了一大盆草莓和一大盤奶酪蛋糕,消除了肚子的雷雨,恢復 了精神。

原來雷雨是兔子餓的咕咕叫的聲音,這個比喻太棒了!朋友或許不只是你友人,與你的敵人做夥伴,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或許都有無限的驚喜與快樂!你們怎麼看呢?

圖書內容介紹:

狐狸和兔子是一對好朋友,這本書裏是他們的13個妙想故事!兔子的肚子轟隆轟隆響,狐狸說那是因爲“雷雨”跑進了肚子裏,要吃很多好東西才能把它趕跑;狐狸想要嚐嚐雲朵的味道,他們就一起爬上山頂,咬一口雲朵就麪包;他們想要抓一朵積雨雲,給花園裏乾渴的花兒澆澆水;他們想要在夏天裏冬眠,還想長出冬天的絨毛……沒有誰的奇思妙想,像狐狸和兔子的這樣有趣又奇妙!

《哇哦,有雷雨!》是“狐狸和兔子系列”的第二本書,該系列在德國深受大小讀者的喜愛與好評。克里斯蒂娜擁有高超而巧妙的寫故事技巧,她善於以幽默的眼光發現生活中令人驚喜的小事,從而創作出一個個靈動而飛揚的小故事,那些看似傻乎乎的人物角色,總能讓讀者看到可愛的一面,並想到生活中的自己或他人,不由得會心一笑。

雷雨讀後感2

戲劇,雖然是人生中的選修課,可它卻能實實在在的提升人的文學素養。而《雷雨》這部戲劇可謂是其中的代表作了,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在細細體味中,你可以體會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人性的複雜以及“周館”大家庭中愛恨交織的家庭關係。初讀時或許有些乏味,可當真正品鑑完後,便會有一種靈魂得到了昇華的感覺。

《雷雨》當中的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活靈活現,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周樸園,他表現的自私冷漠卻又霸氣側漏,似乎想要一切都臣服於他,例如課本中所記述的,他爲了迎娶豪門千金,毫不猶豫的拋棄了自己的原配妻子與親生兒子,在逐漸掌權後又對第二任妻子持續施加壓力,但凡侵犯到他利益的東西,他都會讓其付出代價,在他的心中,自己就是至高無上的。令我不禁懷疑他的心中究竟有沒有親情,有沒有人間之愛?

可當中還是有些細節能體現出他的情誼,比如第四幕中他對周沖流露出的父子之情,表現出的也僅僅是一個想要多和兒子說說話的孤獨的父親。還有當中他對魯侍萍的想念和眷戀,儘管在看到了侍萍本人後他害怕,恐懼,完全沒有了曾經的溫情,可換個角度想想,一個只以自己爲重的'人在經歷了人生中的各種事件後,突然見到昔日的情人,任誰都會先懷疑她來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會對自己造成威脅。

《雷雨》這部戲劇,讓我真正看到了人們對生活壓迫的難以忍耐與無法喘息。社會很單純,複雜的是人。人性的極端黑暗折磨着每一個這部劇中的靈魂,使他們焦灼的心情恰似大雷雨前沉悶壓抑的天空,最後在種種壓迫下爆發出來,組成了一場風暴交加的雷雨。但最重要的還是雷雨過後,被殘酷命運所驅使的人們拼死反抗,彰顯着自我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體現了個性,然後雨過天晴,涅槃重生。

儘管《雷雨》里人性是黑暗的,但我們應該始終堅信,在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在雷雨的盡頭就是晴空,在失敗的盡頭就是成功。困難與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敢面對困難與挫折的畏懼心理,所以,激流勇進,迎難而上吧,我們終會成爲最好的自己,在山頂不期而遇。

雷雨讀後感3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曾經寫給胡蘭成的話,雖時隔了半個世紀,我認爲這依就是最理性的話之一。

張愛玲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蒼連、涼無望的,牽手過後便是放手,“死聲契闊”卻還要說永不分離。是啊,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個謊言的世界,當愛情之花溫柔的凋謝時,才明白真愛只是美麗的童話。其實,所謂的愛情在冥冥之中,蒼天早已有所註定。

想起了繁漪,一個在《雷雨》中被愛情傷的.體無完膚的女子。繁漪,她就像一個活死人,有着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冰冷的心。但是愛情始終是女性永恆的期待,無論你身處在怎樣的環境之中,你依然渴望一把像火一樣的愛情點燃你內心冰冷的墳墓。正如繁漪一樣,她十八年來陪着一個暴躁專橫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而周萍,正好是點燃她內心之火的救命稻草。

我認爲在《雷雨》中,繁漪是個罪人,也是個受害者。她就像在黑暗之中鏗然而泊的血蓮,冷漠。詭異。妖豔。將生命之火點燃到像光電一樣白熱,但你卻如同燈絲一般短促,將生命頓時化爲烏有。“也許愛與恨正是《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周樸園。魯侍萍哪一個不是恩怨情仇,只是繁漪將愛與恨詮釋的更加淋漓盡致罷了。”

喜歡繁漪,覺得她很可愛,也許這樣的用詞不是很恰當,但我認爲她的可愛就在於她的不可愛,她用一種傳統一種端莊,一種賢妻良母去野性的愛一個人。套用《士兵突擊》許三多的說話方式,這比大膽還大膽。

至於周萍,我不喜歡他。他根本沒有愛過繁漪,他說“我尊敬父親”,我敬佩父親,多麼虛僞,他見着四鳳,覺着她有“青春”她有美貌,就因爲這一點,他根本就配不上繁漪。

周萍死了,在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愛與恨的嘶殺之中死了,當一切又迴歸平靜時,我們應該明白,愛恨終究不能長久,繁漪只是做了那個年代的犧牲品。

愛是什麼?“只不過是你傷我,我傷他,痕已請,痛尚存”,爲此而已。它就如同神與佛與輪迴,與一切宗教信仰一樣,一直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心證罷了。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

雷雨讀後感4

看了雷雨後,一如既往的是中國史上少爺與丫鬟永遠不會又好結果。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雷雨中的女主角侍萍也沒有這樣的好結果,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只是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的心是隻愛自己的,所以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爲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在雷雨中我最討厭的就是周僕園,他唯利是圖,陰險狡詐,是他的自私造就了接下來的的悲劇。他對魯侍萍有愛,但他愛的是那個青春完美,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面前的這個女人。他即做不到好好的愛侍萍的話,至少應該擔當一個做丈夫的責任,但他與妻子繁漪感情不和,兩人格格不入。周僕園渴望的最圓滿最又秩序的家庭實際上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但這是他自找的。

雷雨中最讓人可憐的居室周沖和四鳳了,他們單純,清澈,對愛情對未來生活充滿熱情,但他們卻在上一輩人的恩怨中滅亡了,其實周衝比四鳳更加的無辜,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雷雨中的繁漪雖然扮演這我們大家都無法接受的和自己的繼子關係不正當的角色,但她應該是雷雨中最勇敢,最用勇於突破封建禮教的人,但很可惜在當時的背景下,她的結局註定是瘋!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後就無所謂水,因爲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爲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後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雷雨讀後感5

一個悽靜的夜晚,我來到了周公館前,踟躇,猶豫,我是否該進去看她——一個同時失去兒子和愛人,又失去丈夫的女人?

敲開周公館的大門,一個女人從走廊上靜靜走來,陰鷙而沉鬱,穿着一身鑲灰花邊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滿圓的暮色裏,散發着猶豫的芬芳.

“你來了,隨便坐.”

自從周樸園的和侍萍相繼死去後,我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雖然每次她的話不多,但我從她大而灰暗的眼睛裏已經看出這個曾經近乎瘋癲的女人的心慢慢地死去。

“想通了,便不在痛苦。”

這個可憐的女人。曾經的敢愛敢恨,曾經的強烈反抗,曾經的叛逆掙扎,在她的身上都已找不到半點痕跡。

她是這個年代裏唯數不多的個性派女性,有自己的思想,敢於作出自己的決定,即使成爲封建婚姻的犧牲品後,仍敢於衝破封建綱常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然而現在……不知道當她回憶自己曾說“我不好似周樸園的妻子,不好似周衝的母親”時,會有什麼感想。

“我那麼,可他卻從未愛過我 。”

真的很爲她鳴不平,她是個最令人憐憫的女人,如一匹執拗的馬,毫不猶豫地踏着艱難的老道。當週萍試圖帶走四鳳時,她再也忍不住了,看着自己心愛的男人和自己的僕人私奔,任何女人都是受不了的。愛恨交織燒燬了她的思想,她只剩下一具充斥着仇恨的軀殼。妒火和仇恨驅使她一一個庸俗女人的方式去報復周萍,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兒子來達到自己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目的。我看不起周萍這樣的男人,他不配擁有繁漪的愛。天真的'繁漪以爲周萍真的愛她,真願意陪她到天涯海角,廝守到天荒地老,愛她到海枯石爛。當繁漪把自己的一切——性命,名譽交給周萍之後,她就什麼也不顧了。可是周萍太讓她失望了,一個男人不能爲他的愛負責那還算什麼男?人?爲什麼他不能拋棄封建倫常的羈絆呢?雖然繁漪做了所謂罪大惡極的事情——拋棄了神聖母親的天職,違背了一個母親最基本的天性,但我會流着眼淚哀悼這個可憐的女人,我會原諒她。

“太太,請喝茶。”僕人的話打斷了我的沉思。

“太太!”“太太!”“太太?”

面前的繁漪閉上了眼睛,她真的累了

她去了,但像她這樣的愛,遺世獨立,至淨至美,淡雅清芬,永遠令人迷醉神往。

雷雨讀後感6

曹禺的處女作《雷雨》是中國現代戲劇成熟的象徵。中國作家茅盾曾讚揚過海上雷雨。《雷雨》是反映中國現代封建家庭悲劇命運的現實主義作品。

書中的周樸園不僅是一個資產主義者,也是一個冷酷的封建統治者的代表。他真的很感動了侍萍,但他忍不住消磨了鐵封建制度。他最初的衝動奠定了30年後的悲劇。她的妻子範毅渴望自由。在這個無聊的周家,她與周樸園的大兒周平有着曖昧而異常的戀愛關係。周平是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懦弱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他的自私和懦弱也在悲劇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四鳳和周衝的善良和純真也讓讀者在這場家庭糾紛中得到安慰。他們不應該屬於黑暗,鬥爭。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

悲劇的上演可能是上帝註定的,也可能是邪惡的債務。在那個鬱悶而炎熱的雷雨之夜,所有的謎團都被揭開了,四峯在電擊中死亡,周衝不幸死於拯救四峯。周平自殺,魯馬癡呆,範毅瘋了,周樸園也會隨着家庭的崩潰而崩潰。

曹禺說:雷雨不是以道德敗壞爲主題,也不是寫因果報應,而是一種情感發酵,一種本能的傾訴,另一種跟隨自己感受的世界。

事實上,他們都是社會制度的受害者。在這對父子的愛恨情仇之間,她不可憐嗎?侍萍也爲當時的衝動付出了代價。她不同於範毅的是生活條件。周沖和四鳳的悲劇讓人心痛,但也展現了真摯的情感世界。周樸園愛上了侍萍,不能在一起,還受封建制度的約束,雖然他是悲劇的釀成者,但誰能覺得他的命運並不可悲呢?他們真的是社會制度的受害者!

通過雷雨,我真正瞭解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庭甚至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重大影響,以及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可怕性。如今,中國已經是一個民主平等的社會。我們的黨代表着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發展方向。人們可以自由墜入愛河,努力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擁有的是四豐、周平、侍萍和周樸園無法擁有的幸福生活。我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在人生學習的美好時光裏,我們浪費時間的理由是什麼?

雷雨讀後感7

先得講講曹禹。其人原名萬家寶,出身於一舊軍官家庭,其父極專制,大概也是《雷雨》中周樸園的靈感之源吧?曹禹寫此劇時時值1933年,中國文化受外來文化衝擊影響較大,不少“洋物”出現在劇中,多少決定了劇情發展。有人說這是一篇悲劇,這我到是贊同的,確實故事結束三人死去,兩人發瘋,而這一切都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同時地發生了。這樣的結局多少有點令人震動。

故事牽涉到的是兩家人,其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魯家丈夫魯貴,妻子魯侍萍,侍萍婚前曾與周家老爺周樸園發生地下感情,當侍萍生下大海和周萍後被周樸園所拋棄,便與魯貴結婚,生一女曰魯四鳳。周樸園與蘩漪結婚生下週衝。而後魯貴、四鳳爲求生計,至周家作傭人。蘩漪勾引周萍,而周萍卻衷情於四鳳。其間人物關係到四幕結束終於真相大白。四鳳受刺激跑出門不慎觸電線,周衝撿電線,結果兩人觸電而亡。周萍隨後自殺,留下兩家做妻子的雙雙發瘋。對於周樸園來說,在那個雷雨的晚上,這個可恨的男人被驚呆了。他一切的掩飾被撕得面目全非,經營了幾十年的大廈瞬間坍塌,他只好呆呆地望着半瘋半顛的侍萍、蘩漪,自殺的周萍,觸電而死的周衝、四鳳,離家不再回來的大海。他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命運的懲罰在他身上顯現,可以說,雷雨中他品嚐的苦果,點燃的火苗摧毀的不僅是周公館,還有他所代表的那個必然要滅亡的階級。

曹禹寫這部戲劇,字裏行間對悲劇的結局有所鋪墊。文中兩次提到花園中的電線落地,正爲四鳳與周衝之死張了本。由於這部四幕劇只發生在一天之中,必穿插了天氣變化,從第二幕開幕,天氣開始起風,一切都有要下雷陣雨的預兆,而全劇四分之三的情節在壓抑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怎不令人心情壓抑?

這出悲劇在這兩個不幸的家庭中出現,是早有預料的,作者藉此無情地毀慘了舊社會的'家庭與社會,無辜的人和有罪的人一同走向毀滅……

正如曹禹所講的:“《雷雨》所顯示的的並不是因果關係,並不是報應,而是我所覺得的‘殘忍’。這確實爲一部‘殘忍’又不得不發人深思的劇作。”

雷雨讀後感8

曹禺曾經在《雷雨》的序言中評價過他自己筆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讚賞的卻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死得很不值當的二少爺周衝。相比而言,我覺得周衝是《雷雨》裏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中委命於父親的呵斥,認識到獨權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後他又抱着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爲不速之客辱罵出門;最終他還是被自己最敬重的生母周蘩漪利用,做了一段家族恩怨的陪葬品。一件件打碎他夢想的事情接踵而來,殘酷的現實生活留給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種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絕望。周衝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個在夢想與現實中游離屈尊的年輕人。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令人悲憐不忍,心痛不已。

從死亡的陰霾中走出來,我看到唯一一個還活着的人就是整部《雷雨》的靈魂——周蘩漪。她是曹禺老先生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也是他認爲最“雷雨的'”角色。按理說,周蘩漪並不算什麼討巧的角色,但她的行爲和心理狀態卻盡顯了一個女人最剛烈最隱忍的一面——爲了愛情而活,卻又被愛摧殘了身心,絕望了人世。我能夠給予她的更多的是同情,更或者說是仁愛。周蘩漪是鮮活的、真實的,她生命的一半已經沉淪,但是在感情崩潰的邊緣卻忽地懼怕起了死亡,露出對現實的無盡渴望和激情,於是她本能地抓牢身邊最後的一棵救命草,不顧一切地瘋狂地向上攀爬,但卻不料,她所有的希望最終還是土崩瓦解在一個懦弱卑微的男人手裏。而我的同情,最終停留在曹禺先生沒有給周蘩漪一個超脫的權利,死亡對於她來說是甜的,但卻不可得,她將帶着遺恨和罪責感孤守在愛人和兒子的墓冢前,直至生命的終結。

在我看來,《雷雨》裏這幾個徘徊在死亡邊緣的角色,其實都有着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衝突裏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交織相容,命運之手把他們拽到了它永不知足的戲弄之中。但是,關於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也會因爲這些死亡而被釋解,沒有什麼是不可原諒的。

人與人的交往就好比一隻刺蝟,總需要保持一定距離來自衛的。或生或死,或矛盾或統一,總有那麼一些關係,一些感情,始終糾結不清的。

雷雨讀後感9

“轟隆隆”,一場雷雨從天灑下,給人震撼,不禁又使人想到那部驚世之作《雷雨》,想到那爲我們留下寶貴財富的曹禺,想到以的心來讀它。

四幕情節,起伏,跌宕不已。

第一幕,四鳳與魯貴的對話,周樸園與周繁漪的衝突尤爲精彩。只貪幕錢財,輕個人感情的魯貴只是爲了那幾十元錢與女兒鬧,四鳳,若不給錢就說與大少爺的事,可見他對的追求的了何種地步。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東方葛朗臺般鮮活的人物形象。周樸園與周繁漪,雖爲夫妻但沒有感情,繁漪吃了好多年的藥,吃膩了,不願意吃了,而周樸園卻逼着她喝下去,但只是爲了建立一個最的,最有秩序的家庭。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者與被者的形象。

第二幕,周樸園與魯侍萍相遇。周樸園在家遇見魯侍萍,他開始並不知道他是侍萍,只是打聽一下關於侍萍的事情,後來經過對話知道了站在面前的.就是魯侍萍時,態度立刻轉變,喝問:“你來幹什麼?”後來想用錢來打發她走,而侍萍卻撕了支票。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被拋棄人的悲慘形象。

第三幕主要講述在魯貴家中,魯貴與魯大海的衝突。

第四幕,最精彩的一幕。四鳳與周萍想要一起走,侍萍知道,不同意,在他們的苦苦哀求下,侍萍雙手,着若要懲罰這的事,就來懲罰她自己,剛要放他們走。周繁漪卻衝了出來,在於周萍的對話瘋狂起來,叫來了周樸園,最終周樸園說出了,周萍呆在那,四鳳衝了出去,周衝也跟着出去,伴隨着兩聲,兩人雙雙觸電身亡,周萍也飲彈自盡。

悲慘的結局,給人以震撼和無限的想象,本是美好的愛情卻發展到最終的死亡,這隻能怪這的舊制度。是這舊制度產生的人導致這一切,人們的心都被利益染黑了,心中只有錢,去不顧別人的死活,如文章中的魯貴與周樸園。正是由於這,進而產生了悲劇的魯侍萍與四鳳,瘋狂的周繁漪,以及的周衝。

雷雨讀後感10

——讀《雷雨》有感

曹禺的《雷雨》一直被喻爲“中國話劇創作第一次成熟而優美的收穫”它同魯迅的《吶喊》郭沫若的《女神》一樣是一部經典之作。因此我看了這部短劇的劇本雖然它並沒有華麗的詞語加以修飾但卻以話劇獨有的形式清晰的向我展示了一場兩代人之間的家族矛盾。

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關係導致了最終一切種種不幸的發生。當週樸園與一個真正門當戶對的小姐周蘩漪結婚後這也並不是一個美好的開端只不過是最終那場雷雨的爆發時增添了一根導火線直接點燃了那場大火。我以爲周蘩漪是一個極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她的行爲沒有一個是不極端的她有着最不容忍的恨及最殘酷的愛。但也就是這樣的極端性致使她的生命燒到最終化爲烏有短促卻充滿着“矛盾”。

周萍和魯四鳳的相戀我認爲是對當時封建觀念的一個諷刺明明是親兄妹卻由於上一代的過錯錯誤地結合了。而最終成爲這場悲劇的犧牲品。而周衝我覺得是一個最無辜的人物雖然他充滿着不切實際的想法總是沉浸在自己理想的堡壘裏對現實抱有許多憧憬但他卻遭受了與四鳳同樣殘酷的結果。當他真正領悟到現實的殘酷伴隨他美麗的夢一個個的破碎時他的生活最寶貴的部分——情感的'激盪最終死了。一個花季少年扼殺在現實的粗惡裏。魯貴不用細談他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市井之徒滿腦子都是金錢他從不有着對家庭的丁點責任感爲了錢可以拋棄自尊和子女這令人髮指。但魯大海卻是一個正直的青年他敢於對周樸園反抗爭論。這也應該是曹禺當時想傳達的那種精神——在強權面前所表現出的不畏懼不退縮;同時這也是現今所受提倡的一種品質。

總而言之這部《雷雨》將這四代人之間的矛盾刻畫的淋漓盡致。通過這兩代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分別細緻地描繪了多個不同性格的人物是一部成功之作。也許我的感受還比較膚淺但至少我對當時的社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也算是一種成功吧。

雷雨讀後感11

我想周樸園對魯侍萍沒有感情。當年爲了娶一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周樸園明知魯侍萍不可能在呆在周家卻沒有說一句話。如果說當時的周樸園迫於家庭的壓力和封建制度的壓力二無可奈何,不得不幹魯侍萍離開,那麼三十年後的周樸園更加印證了他對魯侍萍沒有半分真情實意。

在他認出魯侍萍之前,魯侍萍問他說:“姥爺願意幫幫他麼?”周樸園只是說“讓我想一想”。如果他真的對魯侍萍有感情,怎麼會在聽了侍萍的悲慘遭遇之後只是淡淡的說想一想?如果他真的對侍萍心存懷念和愧疚,難道不應該萬分欣喜、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侍萍麼?如果說這還是周樸園的剋制和隱忍,那在他認出魯侍萍的時候,全無久別重逢後的喜悅甚至仔細端詳侍萍這樣本能的動作都沒有。有的只是戒備,只是一句嚴厲的.質問,也許他那一刻顧念的只是自己的名聲和利益。做到如此絕情還能說周樸園是在剋制自己嗎?如果他對侍萍還有感情,爲什麼他連三十年前的死都不願侍萍提?。我想這並不是他對侍萍心有愧疚,而是他急於抹去自己年少輕狂時留下的污點。後來他居然急於打發侍萍離開。“以後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到周家來。”這表現出他急於撇清和侍萍的關係。到最後他也可笑地想用錢解決他們之間恩怨。這些都可以看出他對侍萍沒有半分真情實意。

當然,不可否認,周樸園的確在懷念着。

他留着侍萍的相片、她喜歡的傢俱,還保留着她的生活習慣。堅持了三十年實屬不易。這一切似乎在無言的告訴所有人周樸園還在還念着魯侍萍,似乎還在證實着周樸園對她念念不忘。但我覺得這更像是周樸園在懷戀自己未能得到的東西,這更像是周樸園貪戀的表現。人總在覬覦。心理學上有一種“契可尼效應”——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覺得好。這種效應放在周樸園身上何嘗不是一樣。他懷戀的只是他無法再得到的,只是他和她無疾而終的愛情。所以所有的人都以爲周樸園對魯侍萍還有感情,也許周樸園自己也這樣以爲。其實魯侍萍只是他這種未得到的貪戀的寄託。

可能三十年前他對她的確是真情實意,但他可能爲這愛活一瞬,絕不可能是一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畢竟,人首先要愛自己。

雷雨讀後感12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註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爲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就像衆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爲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爲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並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故事的原型。這與當時人民的道德準則、思想觀念密不可分。在現今社會,人思想的改變,女人變得堅強、勇敢,絕不會無聲無息受命運的壓制,必會反抗。除了科技發達以外,人文思想的進步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大標誌。人們常常在知道過去的不幸後,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謝新時代,新中國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更應感激麗時代給我們的覺悟。沒有過去的悽慘,哪來現在的幸福甜美?

雷雨讀後感13

我曾看到過愛情溫柔地凋零,於是明白了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是當一絲情愫如細草穿沙般掠過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這原本就是個暖昧不清的世界,孤獨追尋着愛情謊言的靈魂們遊離在城市巨大的陰影之下,在每個暗到了極點的黑夜,失去自由的愛情便頹廢地躲在牆角邊喘息。冥冥之中,早已經被註定了的一切就是這樣被註定了,上面戳一個時間印章——永遠。

想起了周蘩漪,《雷雨》中的那個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曹禺先生在序中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着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在《雷雨》的氛圍裏,蘩漪最顯得調和和單薄,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情感鬱熱,境地,激成一朵豔麗的火花,當着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爲烏有,她是一個最有“雷雨”的性格的女人,她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

也許愛與恨正是曹禺先生的《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吧,周樸園、魯侍萍,乃至周萍,哪個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但只有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裏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豔,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我不得不讚嘆蘩漪,她就是那個瘋狂到讓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裏,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心,十八年來陪伴着一個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周樸園不愛蘩漪,他的軀殼裏早已埋藏一座荒冢,墓碑上刻着魯侍萍的名字。《雷雨》中沒有提及蘩漪因何嫁入周家,這並不重要,因爲悲劇早已開始,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恩怨糾纏所當然不會只有兩個犧牲,蘩漪本身只是偶然的一個環節,由命運捉弄,被推進雨中,在雷鳴電閃下心碎、發瘋!

雷雨讀後感14

當倫理遇到愛情,當愛情被重重束縛時,人們應該如何選擇和選擇?一個情字緊緊地把幾個人的命運糾纏在一起,親情、愛情、複雜的關係壓倒了人們,想逃跑卻不知道逃到哪裏?導演和僕人的愛,繼母和繼子的愛,兄弟姐妹的愛,一次又一次地影響着世俗倫理,但世俗的`障礙是如此堅不可破,他們註定要在倫理面前崩潰。

天真的侍萍曾經以爲她和周樸園的愛情可以超越世俗的階級,但殘酷的現實強行喚醒了她。即使她生了兩個兒子,她仍然在除夕被驅逐出周府。真可悲。她帶着什麼樣的絕望和淒涼跳河?她心裏告訴自己:心死了,人活着有什麼意義?可造化弄人啊,她連求死都不能,被救起,又開始了她的忍辱負重生活……可悲的是,由於女兒四鳳,她竟然會回到以前的周府,再次遭遇虛僞殘忍的周樸園。四峯在周公館當僕人,僕人和主人之間的關係再次戲劇化。不同的是,這種情緒發生在對過去一無所知的兄弟姐妹身上,這無疑是魯侍萍的晴天霹靂。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擺脫不了邪緣,反而會更深。周平與四鳳的愛情,大海與周平的仇恨,讓她心煩意亂。她終於下定決心讓周平和四鳳飛得很遠,但她在路上遇到了漣漪。這個沮喪和沮喪的女人,因爲愛而恨,衝出來揭開過去的真相,讓每個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都不知所措。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實就像一記耳光打在臉上,喊痛是沒有意義的。四鳳衝出去不幸被電擊,無辜的周衝也不幸死亡,處於崩潰邊緣的周平選擇用死亡來解脫。似乎幸福有時真的是一種奢侈,有多少人一輩子都得不到。我們能怪誰?

在我們看來,愛是如此美麗,但它已經成爲這裏罪惡的起源。事實上,沒有人愛任何人都不是對是錯,但他們的愛太沉重了,註定要以悲劇告終。如果周樸園沒有趕走侍萍,如果四峯沒有在周公館當僕人……那麼,結局會是什麼,還是那麼悲傷和心痛?

但是,沒有如果……

雷雨讀後感15

一口氣看完《雷雨》後我心情着實激動了一陣子,可能是近來沉湎於《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國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爲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沒看,或許是因爲我對戲劇不怎麼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爲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一,是裏面的場景佈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一齣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一半時我便想,四鳳一定會死,儘管我不願意她死。因爲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一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爲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衆同情。後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麼認爲。

我向來不曉得怎麼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後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一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一股模糊、激動、複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麼卻寫不出,悶頭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一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一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爲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一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裏就講究一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瞭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注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裏的第一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鬱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們。

最後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開讀書時開始構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