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邊城》讀後感【大全9篇】

讀後感1.05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邊城》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邊城》讀後感【大全9篇】

《邊城》讀後感1

上課,讀書交流會,有個孩子講《邊城》,她說感覺裏面的人物都很孤獨。她的這種感覺令我震驚,畢竟她才15歲!很多年前好像也寫過一篇因爲讀《邊城》而倍感孤獨的博文。於是我就翻找了出來!

我也喜歡沈從文清新質樸的文風,喜歡《邊城》,那碧溪咀的渡船,焦慮的爺爺,執着的翠翠和儺送,那戛然而止的情歌,都曾讓我沉醉、深沉、憂鬱、悲傷、孤寂。

想到翠翠夢中摘虎耳草,不禁想起《詩經·靜女》的詩句“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不是草那麼珍貴而是心愛的贈送,或是要送給心愛的人,抑或是這草關聯着心愛的人,所以,無論是花是草都很珍貴。純美的愛情記憶似乎都與高大上無關,往往是特定情境中的一個小小的物件或一個細微的動作。所以偉大的作品就用一根野外採摘的茅草或一把虎耳草,這種質樸的傳情達意的方法,流傳演繹千年不衰。

但我沒心情停留在美好愛情的傳情物上,因爲我讀出了那種悽美的孤獨感,而且每讀一遍,孤獨就加深一層。

你讀出翠翠、爺爺、儺送他們的孤獨嗎?現實生活中你們感到孤獨嗎?這問題常常讓人惆悵。毫無疑問翠翠是孤獨的,混沌的情感萌動之音,從來沒有人細細去傾聽,摘到的虎耳草卻不知道交給誰,渴望聽到的歌聲戛然而止,沒有人告訴她其中的緣由,翠翠只有孤獨的等待,直到小說的結尾令我們念念不忘的憂心忡忡的是孤獨的在渡口撐着渡船的翠翠……

一個沒有孃的女孩子,一個生存在男人圈裏的小姑娘,她的心思,她的愁,她的很多隻能和女性言說的小祕密都需要到什麼地方去傾訴呢?然而,要她承受的遠不止於此,天保走了,爺爺走了,儺送爲什麼也走了?什麼時候能回來?能等到嗎?

天保愛上翠翠,可曾犯了什麼錯誤?但翠翠是弟弟愛上的姑娘,而且他們相互愛慕。他祝願弟弟,祝福翠翠,可如何安放自己的內心呢?孤獨的離開是唯一的選擇。但可曾有人理解和撫慰這受傷的心呢?無人理解,沒人撫慰,沒人點撥,只好遠走他鄉,一去不返,孤獨而悲慘的逝去……

而爺爺的孤獨更爲深沉,小說中沒有寫奶奶,奶奶定然早就去世了,爺爺如何孤獨的送走自己的妻子,又如何含辛茹苦的養育女兒,無從得知。然而,還沒給你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女兒女婿慘死,又留下幼小的孫女,這孫女是在慰藉爺爺的孤獨,還是在時刻提醒着爺爺生命的孤獨呢?而無論自己多麼努力,而今又要眼睜睜看着唯一的親人,可愛的外孫女的愛情一步步走向絕望,爺爺的焦慮、孤獨和悲苦,又有誰知道呢?因爲悲苦、孤獨、焦慮沒有任何排解的渠道,只好帶着孤獨、焦慮的心離開人世,除了可憐的翠翠的哭聲,還有誰知道曾經有一個孤獨、悲苦的老人存在過呢?而且爺爺死不瞑目,因爲他不知道有誰能來幫幫他,幫幫他的外孫女翠翠!

現實生活中,我們孤獨嗎?這簡單的問題問的你的心顫抖嗎?不敢自己做出個答案,問問學生,問問孩子,他們都笑着說他們很孤獨,他們的笑似乎是在告訴問話的人,我還好,不怎麼孤獨,因爲表面上看真正孤獨的人怎麼會笑着說自己孤獨呢?但事實上可能恰恰正是這笑曝露了內心的孤獨。稍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多有這種笑着否認自己孤獨的孤獨,但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究竟怎樣理解孤獨的內涵,對孤獨瞭解多少呢?

去問問如我一般年紀的“過來人”,他們一聽到我的問題就大笑了起來,“你孤獨呀?那來一起打打麻將呀!”“出去卡拉一吼就不孤獨了”“約幾個喝一頓就不孤獨了”“還不行啊,去街上有很多亮着粉紅色燈光的地方走一走!”他們在爲問題的解決出謀劃策,但他們內心都不孤獨嗎?站在陽臺上,看着深夜一兩點還燈火通明的街市和川流不息的人們,很想走過去攔住他們每個人問問,你們孤獨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確實無法確知他人的內心,但我敢肯定,我內心常有孤獨的感覺,有時,是一個人的時候,有時甚至很多人在我身邊,而且他們都很熱鬧的時候……孤獨了,有時會想很多,想年邁的父母、想遙遠的故鄉,想親人,想朋友,想一路走來的得失,想該如何生,又會如何離開……但有時候,孤獨的時候什麼都不想,腦子裏一片空白。

孤獨的時候,也想主動去排解這孤獨的情緒,找朋友聊聊,管他聽得懂聽不懂,說完似乎就好多了,有時,喝喝酒,喝着喝着,說着說着,竟然能說出一大片孤獨,能喝出很多類與自己的'淪落之人。喝完,醉了,回家若能倒頭就睡,這次的孤獨感就消失殆盡了。但也有不幸的時候,聊完,喝完,醉了,回家卻睡不着,孤獨就撐着你的雙眼直到天明。

當然,也有沒找着朋友的時候,或者找到了,可他們沒空或樂呵着自己的樂子,關上朋友的家門,聽着吵雜聲,自己的孤獨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孤獨。有時,孤獨的想給親人打電話,但電話通了卻不知說什麼,說孤獨徒添親人的焦慮……於是,只好呆在書房看看書,看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都悵然而泣下”,看三閭大夫孤獨的徘徊在汨羅江畔,想“舉杯邀明月”的仙人……看着想着,忽然會覺得,孤獨也許就是人生的常態,人生路漫漫,怎麼可能隨時隨地都有伴着你的呢?即便有伴,可又能如何全知你心呢?

子非魚,你非我,如此,人怎麼可能沒有孤獨呢,但每個人內心的孤獨感又很難言說,孤獨的感覺有如千百年演繹不絕的愛情,傳承不衰,文明的發展不僅沒帶走一絲一毫,反而更加彰顯,即使居住在如林的大廈裏,即使周圍的人們和你摩肩接踵,即使燈紅酒綠,即使夜夜笙簫……你就不孤獨了嗎?可能內心依然會有孤獨的時候,甚至孤獨的有如小說中的翠翠、爺爺、儺送、天保……

這樣想,剩下的問題就是你孤獨的像誰了?究竟像誰呢?別人都猜不中,可能也沒人猜,真正的答案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邊城》讀後感2

人嚮往的是什麼?

一片樹林、一片大地、一個藍天,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一座小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一個步伐、一輛自行車、一輛轎車……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人手所創造的不知道得否滿足於他們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當你貧乏的時候,追求的是財富;當你動盪的時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這個時代,繁華的城鎮裏高樓拔地而起、街道上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在忙碌中建設着社會的發展。這景象本應符合人類的追求,但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城鎮人們卻開始嚮往農村的環境。這似乎有點矛盾,從落後的農村到發展的城鎮,從發展的城鎮又到落後的農村。

《邊城》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隻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爲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在如今,城鎮的物質建設雖然顯得騰飛發達,但是在建設的背後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乾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麼嚮往農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或許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並且在現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爲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捲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中。在建築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牆,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而在《邊城》裏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爲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隻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隻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爲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着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面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

本應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後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着與爺爺相依爲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雲”、“聽着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淒涼。”、“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爲一隻渡船與一隻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其中,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爲“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着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愛、拯救的歸宿,卻一直得不到實現。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

《邊城》作者沈從文所流露的這些思想,無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處。

在這裏,也讓我想起兩句話,作爲結束:

“我們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懷中,便不會安寧。”——奧古斯丁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耶穌 延伸閱讀——讀後感的寫作技巧一、仔細閱讀原文,認真領會文章精神是寫好讀後感的前提。

“感”是從讀中產生的,不認真讀,就不能深刻領會原文的精神實質,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如果對原文都沒讀懂,那也就不可能寫出有價值的感想來。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邊城》讀後感3

從心裏覺得就這樣寫《邊城》多少有點不負責任,因爲有無數的文人學者以謹慎的態度,對沈從文先生的這部作品從各個方面角度都作了到位的闡述。而自己無論對於先生的其他作品還是他的人生都沒有太細緻的瞭解。然而《邊城》對我而言,無需要別的,只是爺爺的一聲“翠翠”,翠翠的一聲“爺爺”,就足以讓我淚流滿面。讓我帶了全部的感情和淚水,去看湘西那翠翠的山、清清的水和如這山這水般純良質樸的邊城人們。這山邊水旁人們的生活是“無法形容的單純寂寞”的,但這卻正是先生所期望建造的“希臘小廟”裏面供奉的是鮮活的“人性”。

有太多評論《邊城》的文章,說它的牧歌類型,說它的文化隱喻,說它關乎的民族 問題。而我對於廣大的文化背景和文學分化不甚了了,不知道此篇文章應屬哪種風格應占我國文學史上的那個位置。但想來以先生自己的觀點和人生態度來看待《邊城》,應也算對先生的尊重。就像先生自己所說“我是個不想明白道理卻永遠爲現象所傾心的人。我看一切,卻並不把那個社會的價值觀加進去,估定我的愛憎,我不願問價錢多少來爲百物作一個好壞的批評,卻願意考查它在我感官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不明白一切同人類生活相聯接時的美惡,換句話說,就是我不大能領會理論的美。接近人生時,我永遠是藝術家的感情,卻絕不是所謂的'道德君子的感情。”想來文學真正的美麗之處也正於此,而最可怕處正是做作的迎合。於是就隨了邊城,遠離了身邊的複雜人事,吵鬧之地。快樂也簡單,憂愁也簡單,一如那清清靜靜的溪水,品味一切的至純至善。

在湘西清麗山水的掩映下,有這樣一些人,用最純良的本性在生活着。爺爺和翠翠就是這樣相依爲命但卻無憂的生活着,的的確確是相依爲命的,爺爺每天不至於像落日一樣沉去的希望就是翠翠,而翠翠時常擔心的就是“要是爺爺死了呢?”在“單純寂寞”的生活裏,爺孫倆是對方最大的藯籍,雖然有一絲淒涼但卻也是幸福而充實(我倒沒有特別的感受到很多人認爲的,《邊城》體現的寂寞。即使用了“寂寞”這個詞,我想也應是“簡單”的含義,而這種“簡單”的生活或許也正是先生在上海這樣的繁華之地,對自己所理想的生活的企盼。)。爺爺從未想過渡船對於他的意義,但就是“靜靜的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守着渡船一守就是五十年。無論風雨病痛,節日與否。同渡客爭執一些小錢也是生氣一樣的神情,彷彿“三鬥米,七百錢”是頂高的收入,最滿足的生活。還經常會慷慨奉送上等的草煙,甚至是強行塞進人家的口袋。泡好的茶水,就放在大缸里人們可隨意解渴。而翠翠就“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經常爭搶着替爺爺渡船。每次想到茶峒的這小溪,渡船上這爺孫倆人,就好像對這本來陌生的地方有了莫名的親切感。其實生活是清貧的,但我們卻未在這樣的生活中感到苦處,每個人都那麼忙碌,也有目標,這目標也來的簡單,就是生活。異常質樸的生活,好像純的不用多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女人們漿衣做飯,男人劈柴鋸木,如此而已。在洪水來臨時人們就在下游準備好打撈上游衝下的東西,“一匹牲口,一段小木,或一隻空船,船上有一個婦人或孩子的哭聲”,“這些勇敢的人,也愛利,也仗義。”就在水中身手敏捷,獲得喝彩。洪水這樣的災難好像也看不到憂愁和抱怨,彷彿一切都是應該,然後就是繼續生活。端午的龍舟,也許是小鎮最隆重的節日,人們會齊整整地的聚到水邊,水上那熱鬧的鑼鼓聲,現在好像就響在耳邊,不禁要側耳傾聽。伴着每年的端午,翠翠大了,爺爺老了,最後也是這些小鎮的人們一起把老人送上路,剩下翠翠的婚事讓人不安,但卻不至焦慮,至少有那許多人值得我們信賴。

其實從根本上說,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能真正走進另一個人的內心,感受他的全部。所以我們更渴望關注和理解,於是,我們周圍有了這許多人,或遠或近,他們是我們外在生命的寄託。人有時真的不是僅爲自己而活,其實生命脆弱需要另一個生命的支撐。我想這就是愛,付出就是愛,牽掛就是愛,不遺餘力也是愛。在邊城中,這愛來的純淨,彷彿說多了都是多餘。人性本也該如此,本該善良,本該單純,本該充滿愛。但在生活中,更多的人好像忘記了最簡單卻最珍貴的東西。在去除了人世間一切浮華的“茶峒”小鎮,人們的一切都是光光的,赤赤的,也是純純的。這樣的人性,讓人有莫名的歸屬感,溫暖感。於是,想起餘秋雨先生的話“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諾大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所以有那許多人走上了“回鄉的路”,踏進了夢中的湘西。

小鎮的一切都是清透的,無論山、水還是人。先生曾說,水邊是他的學校,是水教會了他思考和審美。也許,這清透的溪水,就是他對湘西純樸人們的美好認識。在這裏,水上出了事故全靠大家依行規來辦,推舉順順這位慷慨公正的船總,來做裁決,絕無爭端。尤其愛情在這裏更來的真美的透。偏遠的文化容易滋生狹隘的觀念,封閉的意識,但在這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卻生長着最爲健康的愛情。沒有門第觀念,階級之分,連長輩也不是兒女婚姻的仲裁者。妓 女也擁有愛情,並更加來得摯烈,賺錢是賺錢,愛情是愛情,倒也分得清清楚楚。翠翠的愛情也來了,就那麼清清淺淺的流淌在心底,但愛憎卻分明。倆兄弟同時對翠翠的愛,雖然有點讓人煩憂,但一點都不復雜。沒有不能說的話,沒有解決不了得問題。用湘西原始而真誠的方式,走山路,唱山歌。夜晚的歌聲越過山頭,飄過小溪,揉進女孩甜甜的夢裏。這就是湘西的愛情,就是那潺潺流動的溪水,透的見底 ,一如那人,透的見心。

這樣的清透讓人覺得生命的可貴和可愛之處,這樣的純淨也讓人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渴望。先生從這樣的環境走出去,來到人事浮華的大上海,不得要懷念着湘西這片讓他魂牽夢繞的土地了,特別還有在這片土地上以最樸實的方式生活着的人們。於是,當我們在今天也走進“邊城”時,仍有感於小鎮那純淨的山水和人性。對美好性靈的追求,其實或深或淺,總也存在我們的內心。只是我們總是忘記不時的要拂去它的灰塵,打掃自己的心靈。

然而,《邊城》對於我,除了心靈和人性的迴歸感,更多的卻是,它將我帶回到童年的陽光裏去。那裏有我的爺爺,他給與我的愛濃的化不開也忘不掉,於是記憶當中,永遠抹不去的,那暖暖的感覺,隨着翠翠的一聲聲“爺爺”被觸動着。(現代文選的作業,很用心去做的。)

《邊城》讀後感4

很早以前讀過《邊城》,最近再讀,有了一些和以前不一樣的感受,總覺得自己是個不懂愛的人,可還是想寫寫這個關於愛情、感動和美麗的話題。

一、來路

水是極有靈氣的,它一路流來,總能帶來一些故事。當水流過這個靜謐、悠然的湘西小鎮時,就帶來了翠翠的故事,故事平淡得似乎讓人覺得拖沓,只是這故事發生在茶峒的山光水色之中,周圍景色既是那麼恬淡自然,故事也似乎融入到這景色之中。

有一刻它似乎那麼清晰,彷彿就要浮出水面,很快它又沉入水中,隨着潺潺流水一同流走,只在讀者心中留下一抹遐想。

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感情,單純到似乎只可能發生在這樣一個有水流過的地方,也好像只有這樣透徹的水才能承載這樣的故事。

當然,也只有沈從文先生這樣一個從小就懂得擁抱水,熱愛水的人,纔會寫出這樣美的故事來,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係。”

二、夢境

《邊城》就是沈從文先生理想中的夢境,他把對山水的熱愛化爲了這部飽含深情的作品,茶峒的自然風景清新雋秀,江水清麗綿延,江上渡船每日在這山水之間運行,也儼然成了這如詩如夢的景色中的重要點綴,渡船上的老船伕、小姑娘和老黃狗便是這景中永遠不變的主角。

作者構築了詩畫般的邊城美景,把所有故事融合到這景中,景物便處處蘊含着純樸的人情味,瀰漫着“桃源”般神祕的色彩。景色因人物感情的朦朧而朦朧,因人物的憂愁而憂愁,也因故事淒涼的結局而定格在一片淒涼之中,卻因爲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定格的美景又在無窮無盡的等候中慢慢地綻放,任人思緒飄飛到更廣闊的空間。

可我又總覺得,能夠理解夢境,能夠書寫夢的人,必定是一個真實的人。可能因爲夢總是太美又太虛幻,只有經歷過真實的人,纔會知道什麼時候是確確實實的真,什麼時候卻只是夢而已。

《邊城》就是沈從文先生給讀者構造的一個美麗而誘人的夢,也只有沈從文這樣經歷過生活的真實的人,才能書寫出如此讓人信服而神往的夢。他有過自由自在探索世界的夢幻童年,他“不想明白道理卻永遠爲現象所傾心”,以後又有了不平凡的隨部隊展轉的軍旅生活,對於社會這部大書又有了更爲真實而深刻地瞭解。

所以他筆下的邊城雖只是一個美好的夢,但“這夢既非虛幻,也不拘泥於現實,而是追求一種真實,藝術的真實。”所以小說描寫邊城美麗景色的同時,又透出一份無奈和愁苦,主人公感情雖真摯卻敵不過現實的種種不幸。夢境有了真實的影像,夢境才更能喚起人們的同感。

三、憂愁

沈從文先生常說“美麗總使人憂愁”。《邊城》裏的翠翠是美麗的,她單純善良、不諳世事,對老船伕的感情真摯而感人,對儺送二老的感情朦朧卻執着,可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少女卻始終不知道也沒人告訴她,她應該要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幸福,最終只能在一片悽苦之中,孤獨的守着祖父的渡船,等着不知歸期的愛人。

老船伕是也善良的,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守着一條渡船,不知把多少來來往往的人渡過了小溪,“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他深愛着翠翠,他唯一的親人便只是那個女孩,他總是在爲孫女將來的生活而擔憂,最後卻還是在失望和遺憾中死去,就連撐了一輩子的渡船也被漲起的大水沖走了,這是何等的悲涼啊。

天保和儺送也都是好男人,兩人同時愛上了翠翠,卻因爲兄弟之情而相約採用了美麗浪漫的“走馬路”的爲愛人唱情歌“競爭”方式,做哥哥的走車路佔了先,無論如何也不肯先開腔唱歌,一定得讓弟弟先唱,明知不是弟弟的對手之後就主動離去,在心灰意冷葬身河水之中,也不知是爲了心中美麗而死,還是因爲心中的憂愁而死。

儺送二老愛着翠翠,寧可不要碾坊,卻因爲一連串的誤會,最終又因天保的意外死去而將愛意深深埋在心中,卻又難以割捨,最終只能帶着深深的自責,選擇遠行,把遙遠的期望留給了翠翠。儺送幾年前與翠翠的偶遇是美麗的,心中萌生的愛意也是美麗的,卻因爲彼此的誤會交織着家庭的壓力,而最終釀成了令人失望的悲劇。

故事裏的人和事都生活在一個美麗的背景之下,看似平淡,愛情糾葛也看似波瀾不驚,最終卻都在憂愁遺憾中收場。就連留給翠翠對美好生活的最後一絲期望:“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也是那麼令人心生淒涼。守望幸福是美麗的,卻也讓人心痛。

有人說,那是“善良者的不幸、不湊巧”,不如說,那是作者自己內心的一種無奈和感傷,邊城詩情畫意的恬淡生活是作者心中的嚮往,然而現實生活總是充滿着憂愁,於是作者把這種體驗寫進了作品裏,拿來與讀者共享。

四、彼岸

讀《邊城》除了對美麗的鄉村風光和純樸的風土人情留有回味之外,還留下一份感動,感動的是翠翠爲所愛的人執着的無怨無悔的等待,這種等待可能明天就能收穫幸福,可能一輩子都毫無結果,惟其如此,才更是感人。

我也爲翠翠的執着而震撼,也許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很多人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既然有幸活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不爲所愛的人勇敢的等待一次呢?可是翠翠畢竟是生活在一個詩般世界中浪漫式的理想人物。

現代社會太浮躁,有多少人還能有那麼一種執着的浪漫的情愫呢?不說爲了不可知的未來而等待,就算是爲了已有的幸福而付出真誠的努力,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們渴望得到真愛,卻又總是擔心害怕,總想一切確定無疑之後才付出感情,不然就馬上抽身離去。不僅對愛情如此,對待別的事情都有這樣可笑的想法,只有即時的眼前的雙手抓得住的利益才能讓現代人付出,任何遙遠的美麗都被看作可笑的不現實的人才回去守候的東西,如果翠翠生活在現在,生活在我們身邊,那她一定被看作是一個奇怪的人。也許不是身邊已經不存在美麗,只是我們有意無意的在扼殺美。

也許當我們還年輕,當我們還不知道生活的壓力的時候,還會爲翠翠而感動,還會爲心中的美麗而守候。可是當生活給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把我們變得越來越現實的時候,這種美麗的守候就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倒不是不再有感動之心了,只是感動了就感動吧,很少有人還去爲一個單純的夢想而守候。身邊現實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多少人還能保留一顆執着之心呢?

正因爲如此,沈從文先生爲我們塑造的一個理想式的翠翠纔是難能可貴的,其實他自己也是一個孤單的人,他在談自己的散文時,說自己的作品帶着一分淡淡的孤獨悲哀;朱光潛先生給他的評價是“喜歡朋友的熱情人,可是在深心裏,卻是一個孤獨者”。

所以,孤獨也許正是源於沈先生骨子裏那一份追求至善至美之心,源於他對所愛所追求事物的執着之心吧。他寫下翠翠這樣一個爲幸福而凝望而守候的人。

我爲翠翠而感動,也爲沈先生而感動,爲所有能爲愛而守候的人而感動。也許幸福的彼岸還是可望而不可即,《邊城》至少給了我們一份對於人性的思考,對於幸福的信仰,有這樣一份希望在心底,便是收穫便是力量了。

《邊城》讀後感5

開始接觸《邊城》還是從國小課本上的節選文章看到的,當時就想看整部文章,只是因爲裏面對湘西生活的描寫,可是限於各種原因,直到前幾天在圖書館裏纔看完這本書。現在想寫寫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喜歡的是沈從文先生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尤其是以寫景襯人心。如“黃昏照樣溫柔、美麗、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淒涼。”看,這簡單的兩句話就把讀者深深地吸引了進去。黃昏美麗,也傷感,湘西的黃昏又何嘗不是呢?翠翠的爺爺淒涼、翠翠淒涼、整個碼頭都淒涼。於是,在他的描寫下,我喜歡上了湘西,不用去親身驗證,我知道,她是美麗的。因爲可以讓一個作家花筆墨描寫的東西肯定是有意義的,就像美麗的湘西有她獨特的魅力一樣。湘西的兒女很淳樸,他們的生活很淳樸,卻不幸福。

《邊城》的情節很簡單,作者敘述的也很平實,絲毫沒有華麗的辭章,也沒有大肆的誇張與渲染,故事很平淡,也沒有太大的波瀾,但就是耐人尋味。我以爲作者這樣的安排,無意於塑造那些所謂的典型形象,而是通過 這一系列人與事,表現出上世紀30年代的湘西風貌。但就這遠離市鎮桃源般的人間仙境,也正在慢慢被外界所幹擾,這平靜的湘西邊城將會不再平靜。於是作者極力表現邊城的美,人的質樸,純潔。因爲作者想盡力挽留住邊 城那與世無爭,和諧,純樸的民風民俗。所以這虛構的邊城景緻,敦厚民風就成了沈從文理想的社會狀態。

作者明麗,清新略帶低落的語言風格爲小說奠定了悲涼的氣氛,預示着故事的結局。一曲悲歌悽婉綿長,剛剛情竇初開的翠翠,對愛情充滿了嚮往與憧憬,豈料,竟同時得到大老和二老的愛慕,就在她左右爲難之際,大 老被淹死了,爺爺過世了,那個她喜歡而且喜歡她還能爲她唱歌的二老也一去不返,這一切翠翠該何以面對,又該何去何從?小說的結尾餘味猶長:

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故事圍繞翠翠和爺爺的生活展開。這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是不幸的,她一出生就沒見過自己的父母長什麼樣,更沒有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同時,她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善良慈祥的爺爺,也有愛她的大佬和二老。於是,所有的波瀾就在這個看似普通的少女身上發生了。和爺爺相依爲命的日子是恬靜幸福的,高聳的白塔、一條不怎麼寬卻擋住行人過路的溪水、美麗的山、近水近山的屋子、還有午後的'一片菜地、當然還有那條忠實的狗、最重要的是那條渡了數不清多少個行人的小船,這些,是翠翠的夥伴,也是她最熟悉的。爺爺以渡人爲樂,一袋煙,一支漿,是他的行頭。當然,還有小孫女甜甜的呼喚“爺爺,爺爺……”這便是老頭生活的樂趣,有孫女的陪伴,日子永遠是甜。讓人心生羨慕這樣平靜的生活。夕陽西下,小女孩在對岸呼喚自己的爺爺回家吃晚飯,流淌的溪水上,爺爺微笑着將行人送到對岸,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圖景。

然而,人終究是要長大。翠翠長大了,該面對的還是來了。十五六的女孩子,正是青澀懵懂的年華,有了嬌羞。她不在單純的不想任何事,煩惱來了。同樣煩惱的還有她的爺爺,害怕同樣的悲劇發生在翠翠身上,也不捨得陪伴自己身邊的孫女一下子離自己而去,於是,很複雜,很難理得情緒纏繞着他。想讓孫女幸福,於是,他讓喜歡翠翠的大佬以真心換得翠翠的應允,所謂的“車路”“馬路”,無論哪一條,總之是要真心來。可是,年輕人之間複雜的情感不僅僅是兩個人可以解決的。二老也鍾情於翠翠,翠翠也對他產生了情愫,但年輕的孩子,不懂得如何面對,不懂得怎麼處理。於是,互相猜測,互相折磨。我想,那個時代,大概都是這樣,不像現在這樣開放,所謂的“愛就大聲說出來”。兄弟二人也說開了彼此的想法,他們很理智。選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可是,翠翠爺爺是太重視孫女的幸福了,他也在猶豫,也不能果斷決定,畢竟還是要翠翠知道。然而,將翠翠帶入美妙夢境的歌聲不再想起,這一場在兩個兄弟之間的“戰鬥”在大佬意外的事故中結束了。於是,本來一場年輕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卻演變成種種誤會。二老對大佬的死無法釋懷,他始終覺得翠翠爺爺不夠真誠,至少,他認爲大哥的死和這個老頭有關係。於是,他對他也不冷不熱,不去理清翠翠的事情。於是,看似順利的事突然間變得生硬,讓人惋惜。而那個少女,始終沒有清楚這一切。

最終,老頭帶着沒有完成的心願、遺憾、說不出的痛苦在一場大雨中悄然離世。他走的平靜。可是一場暴雨帶走了他,帶走了白塔,連同他的船隻也帶走了,沖刷了往日美好的家園。留下的是滿目瘡痍和孤單無助的翠翠。她恐懼,她無助,她還沒明白,至少爺爺最終沒有告訴她怎麼回事。可是,爺爺還是走了。

“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那個令翠翠魂牽夢繞的儺送是否還會回來?就留給讀者自己猜測吧。這樣一個朦朧吃完的結局讓人對翠翠這天真純潔的女孩充滿了同情,作者這樣的設計,或許就是爲了解釋悲劇的定義——將最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讓看 。這樣對人內心世界的刺激纔會越深。是的,當我怎麼也無法接受這樣殘忍的結局,所以我期望儺送能回來,這樣纔不會讓兩人都受煎熬。翠翠,多麼好的一個少女,她的心好比是金子做的,爲何要讓她遭遇這麼多不幸?她 已經是孤身一人,無依無靠了,儺送應該回來,竟然互相都愛着對方,又何必逃避?

沈從文先生爲我們塑造的湘西邊城是一塊聖潔的,不容玷污的理想家園。其間的人毫無功利之心,彼此相處融洽,讓人很容易聯想到的《桃花源記》,這裏不僅景色美,人的心靈更美。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小說就在這樣的結尾中結束,讓人在黃昏中莫名的感傷、淒涼……

《邊城》讀後感6

我不知道那是幾年前,父親推薦我看沈從文的《邊城》。他告訴我,《邊城》寫得很美,是一個發生在湘西的故事。一直都不曾看,卻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我明白我與《邊城》是宿世緣深。不必強求,命中註定屬於你的終會在某個合適的時候出現,終會爲你所擁有。而萬千錯落的情緣便只是匆匆交叉而過,它們不是一季的候鳥,逝去了就不再回來。想起老船伕的一句話:“怕什麼?一切要來的都得來,不必怕!”在這樣的堅強與勇氣背後,不是隱藏着一種對人生的無奈嗎?很多時候,我們真的無能爲力。

《邊城》講述的故事悽美動人。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場面,但他細膩而且真實,像一根輕柔的絲線悠悠地牽動你心靈的一角,使你在不知不覺間已然淚落滿面。

湘西擁有那樣美麗的風光:清瑩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亂的碎石;微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輕響;乳白色的霧靄靦腆地在薄暮的夜色裏飄浮……景緻柔美而寧靜,遠離都市的喧囂與浮華,有一種出塵而卓然的清麗,似林泉深處悠然飄出的牧歌。

是的,牧歌,小說裏始終洋溢着的牧歌的情調。看多了高樓華廈,看慣了車水馬龍,我的心憧憬着一片遠方的土地。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是我在心中朦朧勾勒出的天堂。

人說,人情如水;人說,世態炎涼。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多這樣多的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計他人,帶上僞善的面具,或違心或有意地幹着坑蒙拐騙的勾當。人性該是世間最最甘美的東西。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石頭森林裏,我們還保留着多少真正純淨的人性呢?它太剔透,剔透到染不得一絲纖塵。可是,在大城市中終日奔波勞碌的人卻無力去呵護,只任由塵埃將它逐漸掩埋。誠信的埋沒滋生了欺詐,善良的埋沒滋生了邪惡。人性中太多的美德被封鎖在心靈的一角,可是疲倦的都市人是否還有閒暇去將它開啓?或許很多人已經開始遺忘。遺忘不是罪過,但若任由它們成爲回憶,成爲昨日的擁有,則將是人類的悲劇!

《邊城》裏的人情亦如水,卻不是如水樣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純淨。在閱讀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翠翠和爺爺一起守着渡船,相依爲命,彼此關懷。爺爺意識到自己的年老,擔心死後翠翠無人照顧,總操心着她的婚事。十五六歲的少女不免帶着青春年少的羞澀。爺爺不便明說,只是遠遠地觀望,只是小心翼翼地探問。他是真心地爲翠翠好,卻不知由於他太過的關心和太深的愛延誤了翠翠一生的幸福。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愛,可是有的時候,愛也可以成爲一種負擔。父母永遠是天底下最愛子女的,含辛茹苦,窮盡一生,只爲孩子能避開一切災禍,擁有燦爛的笑靨。他們的付出無私無怨,然而內心總還是有所希求,渴望着孩子能長伴身側。看到子女點滴的成長便是父母心底最深的安慰。但是,漫漫人生路最終還是要自己走完。我不相信,那個陪伴你終生的人會真的存在過。於是,當父母的愛逐漸成爲子女闖蕩世界的牽絆,當至親之情終於纏繞住我們遠行的腳步,我們變得如此懦弱與無助。長期處於父母廕庇之下的稚弱的翅膀該怎樣獨自去搏擊風雨?而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真的,我們揹負不起太深的情!

整篇小說,三年的時光被濃縮進了三個美麗的端午節。三年前的那個夜晚,翠翠與二老儺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年少的懵懂,初開的情竇,卻怎知終於落得孑然一身獨守渡船,爲了一個未必會歸來的人作永無盡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歲月輪迴?母親的悲劇在女兒身上又一次重演。我們的碌碌,我們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勞?低頭看掌心交錯的細碎紋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們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誰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裏?幸而沈從文的結尾還是留給了人們希望。“或許他永遠不會回來,或許他明天就會回來。”故事終於哀而不傷,在悽婉中結束。

大老與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優秀青年,情深似海,卻愛上了同一個女孩。湘西的柔水與淨土滋養出的是兩個坦蕩的襟懷,愛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勵,彼此謙讓。天保先走了車路,便說什麼也要讓儺送走馬路。兩人相約爲翠翠唱歌的夜晚動人已極。二老的歌聲美妙有如山間的竹雀。自他開口的一刻,大老已經預知屬於自己的命運。同去的是兩顆緊緊依偎的心,歸來時一顆卻已破碎。爲了成全弟弟,大老決然出走。

兩顆雙子星,一顆在這頭,一顆在那頭。無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儺送在岸上遙遙地觀望。他一半的熱情隨着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內心的自責又將另一半隱去。在某個寂寞的早晨,二老悄然離開,帶着滿心的傷痛去尋找自己的命途。

這兄弟兩人的情感是多麼純樸而又真摯!我不知道現在的人們面對自己的情敵會採取何種樣的措施。是嫉恨?是誹謗?甚或殺人。我們憑什麼去剝奪另一個人生存的權利?難道就因爲他(她)在愛情上作出了與我相同的選擇?愛情應當是純潔的。爲了獲取愛情而不惜使自己的雙手沾染鮮血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愛情,因爲他將愛情玷辱了。與天保和儺送相比,這一類人該怎樣的自慚形穢!

後來,也就是故事結束的時候了。爺爺的死使翠翠成爲完全的孤獨,這樣徹底,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個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執著地守望……

故事寫得這樣淡遠,骨子裏卻盡是悲涼。原來離散可以這樣迫近,原來一切曾經的擁有可以瞬間成空。時間的觸角是那麼的細而綿長,都以爲我們是被時光照料的孩子呢,等待在遠方的,卻是不能回頭的滄桑!然而,只要有希望,就總會有明天的曙光。任歲月流逝,細數度過的那些在回憶的凝眸裏變得淡遠而美麗的日子,生活也就這樣繼續下去了。大仲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結:“請記住:等待和希望!”

《邊城》讀後感7

懷着對湘西世界無以言說的溫愛,寄寓着對人類社會“美”與“愛”的理想,沈從文於1933年冬至1934年春譜寫了一曲清婉的牧歌——《邊城》。 在《邊城》一書中沈從文以如椽巨筆,爲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田園牧歌式的美麗的湘西世界。

《邊城》進述的是一個哀婉而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靠擺渡爲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了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爲妻,寧願做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爲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爲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着渡船,癡心地等着儺送歸來。

小說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爲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 首先,小說通過翠翠的純樸,渲染了一種強烈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翠翠的童貞純情、害羞矜持卻又始終不渝,與當時的時代女性形成了強烈反差。其次,小說描寫了湘西邊地特有風俗美和人情美,這種原始野性的風情和田園牧歌的情調淡化了社會矛盾;第三,小說不以曲折的情節取勝,而是創造了一種詩化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間。情緒的體操。小說是存在着情節性的,但是它把情節性埋藏在詩情畫意之中。 一部雅緻、從容、鄉土氣味極濃的《邊城》凝結了人類靈魂深處至真至善的美。這種美融入到了得天獨厚的大自然中,也使作品大有一種“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風格。山美、水美、人更美。沉浸在這自然的純美中,作者善於揭示人的內在心靈探索人性的本質,對人性美的孜孜探求也就匯成了一曲鄉土摯愛之情的生命讚歌!

《邊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受到中國傳統藝術寫意傳神筆法較深的薰陶,它的人物更具東方式的恬靜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靈氣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純潔、活潑,柔情似水:翠翠在風吹日曬里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爲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文中處處流露出至真至善的人性的探求。這一點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在作者筆下這就是一個高度和諧、統一的世界。無論是翠翠、儺送、順順他們身上都顯現的是一個與都市生活完全相對立的人性:自然、淳樸然而又強勁、熱烈的生命形態。女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一個生動、形象的“美”的形象和“美”的化身。她是在這片靈秀山水和淳樸民俗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的。“在風日裏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正所謂的大自然的女兒:湘西的清風麗日,靈山秀水陶冶了她的情操,質樸的民情民風淨化了她的心理。她有着水晶一樣清澈透明的性情。從小與祖父相依爲命的她有着對祖父很深切的愛與依戀。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邊唱歌、吹曲。文中質樸的對祖父的描寫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關愛外孫女、善良、勤勞、忠於執守、堅強面對苦難人生、熱愛生活、樂觀的長者形象。也襯出的他靈魂的美,人性美的閃光。從翠翠性格的另一方面看她有着對愛情朦朧的`嚮往與憧憬。沈老以細膩的筆墨描寫了她隱祕的內心世界和複雜多變的心理過程。詩一般的筆調敘

述了翠翠的愛情悲劇。她的愛情世界是那樣的純淨、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厲害關係,同時又有一點朦朧,若隱若現那樣誘人卻又難以把握。

另一方面是作品通過景物描寫進一步襯出了人的美、人性的閃光。景物是小說重要內容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人物活動的一個特定環境,是人物心靈的外化,是人物的一部分。現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對景物描寫有深刻的認識,他說“景即人”。沈從文的作品也十分著重景物的描寫,且擅長景物的描寫,他曾自信的說:“我平常最會想象好景緻且會描寫好景緻。”作家在《邊城》中極力狀寫湘西的自然景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借描寫景美襯托人美。“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變成一片黑,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這段極力渲染的景物描寫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月下少女”的美麗圖景,更襯托出了女主人公的美。2)借景物描寫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翠翠坐在溪邊爲暮色所籠罩的一切,且望到那隻渡船上一羣過渡的人……就忽然想哭起來”。“月光極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層薄薄的白霧,這時對溪若有人唱歌,隔溪應和,實在太美麗了……她似乎爲了等着這樣的歌聲,沉默了許久。”這幾組景物描寫每一段都是一幅很美的圖畫。黃昏、溪流、暮靄、夜月,好似濃墨勾勒、渲染的水墨風景畫。都通過寫景細膩的展示了人物內心世界:有黃昏時淡淡的的淒涼,暮色中的孤寂、感傷及月色裏的懷想與期待……不同的景緻襯托出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3)借景物描寫渲染氣氛。高崖上、月光下、竹篁裏,草叢中珍藏着多少美好、純真的夢,印記了多少刻骨銘心的記憶,演繹了多少如夢似幻的故事。沉醉在一幅幅美妙圖景中,品味與自然一樣博大的詩意。着也彷彿鏡花水月般朦朧,花前月下般的情深意濃。讓我們從一個充滿物質世界走到一個世外桃源,體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那中物質與人際、精神達到和諧同一的美好狀態。

《邊城》蘊含着詩一般的意境和韻味。無論是“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有沽酒”的早春,還是“再落個不停,溪面一片煙”的初夏,都顯示出遠離人事糾葛的和諧氛圍。作者不僅創造了詩一樣的意境,而且賦予作品中的人物與景物以深厚的象徵意味。在暴風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徵着一個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終結和對重造湘西未來的渴望。

《邊城》是一曲描寫湘西人們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麗得如此樸素,悲劇得如此優美的人性“牧歌”。《邊城》是沈從文“思鄉情結”養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走進《邊城》你一定會被那濃郁的質樸民風和大自然渾然一體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動。你的靈魂深處將染上這份清新、自然的田園、牧歌的純美,思想也會得到淨化。脫下虛僞的外衣,越過世俗的樊籬。品位與自然一樣博大的詩意,追求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邊城》讀後感8

早在高中時,就接觸過一點沈從文先生的《邊城》。那時的我仍少不更事,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沒有對它產生任何自己的想法,僅僅把它當一篇普通的課文,看故事一樣看過去而已。最近有時間重新找到了《邊城》,把它通篇讀下來,我在字裏行間讀出了沈先生對湘西風情的鐘愛,讀出了故事淡淡的憂傷中不留一絲遺憾的淳樸。

在湘西小山城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一個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孫女翠翠相依爲命,還有一隻頗通人性的黃狗。這一老一小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裏有個灑脫大方、喜歡交朋結友的船總順順,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豪放豁達、不拘俗套小節的老大天保,一個是不愛說話、秀拔出羣的老二儺送。他們都同時愛上了翠翠。兄弟倆約定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爺爺自然曉得孫女的心事,也讓她自己做主。而翠翠與儺送兩人第一次見面時便一見鍾情,只是,柔美淳樸的翠翠在情竇初開時把這一份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那一個涼風送爽的夜晚,翠翠在朦朧的夢中聽見了好聽的歌聲,那其實是老二儺送送給翠翠的情歌。老大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不料卻在闖茨灘時出事了淹死了。儺送因爲哥哥的死,自己下桃源去了,翠翠沒有再在夢裏聽到那將她托起的悠揚歌聲。船總順順也不願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了,畢竟老大的死有一部分是因爲她。老船伕得知這些事後鬱悶的回到家。那天夜裏下了大雨還夾雜着嚇人的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水沖走,屋後的白塔也被沖塌了,翠翠嚇得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翠翠也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她哭了,眼淚的苦澀不堪,因爲她失去了最親的爺爺,也可能將失去那份還沒來得及開花的愛情。

這是一幕愛情的悲劇,“或許他永遠不會回來,或許他明天就會回來。”故事終於哀而不傷,在悽婉中結束。湘西的柔水與淨土滋養出的是兩個坦蕩的襟懷,愛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勵,彼此謙讓。故事當中沒有惡人,沒有人性醜陋的黑暗面,有的只是誤會,整個故事就如同它的背景一樣平和純淨。同時沈先生恬淡平靜的筆法更增加了故事的意境美。可以說《邊城》是一部懷舊的作品,當時的沈從文居住在北京,從事文學創作,因爲感到大城市中人事的紛雜混亂,人心的隔離和醜陋,因此纔不禁更加想念家鄉的淳樸。但不幸的是,在經過長年的戰亂後,淳樸的小城也早已被物質和戰火摧殘,不再如前,沈從文對原始家鄉的懷念與憧憬,在《邊城》中表現無遺。作品裏,沈先生用詩意的筆觸點染悠然自得的邊城,那不經意的、淡如行雲流水的語言爲人類的愛做了恰如其分的說明,表現了人性的美。沈從文描寫景物往往就如中國山水畫一般,三兩筆,卻能表現出這純真樸實的鄉土,在這裏生活的樸實人羣,在這裏發生的愛情,就鑲在這一片和諧之中。《邊城》會給我們一點憂愁,一點快樂,一點煩惱和惆悵,但絕對不會有墮落。

讀完之後,我總在想,取名邊城,在先生心裏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也許先生那座悲天憫人的城已隨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來變化太大,再也很難身處到邊城一樣純淨的世界。車水馬龍的大街,物慾橫流的世俗,勾心鬥角的人心,喧囂塵世充斥着我們大半的生活。也許在小城市裏,仍舊可以尋到一方淨土,但也只在鄉下里。我羨慕邊城裏人們的生活,我向往邊城裏淳樸憨厚的人們,我渴望邊城裏纖塵不染的感情,這一切彷彿太完美。

這個炎熱的暑假,我得以體味了一回這邊城的感覺,好像整個靈魂都被過濾了一遍。我去了鄉下的外婆家,並在那裏住了一晚。回憶一下,最後一次在外婆家住還是我10歲時候的事了,那時候的年紀太小,分不清這鄉下和城市有什麼差別,只是記得在外婆家每天和很多小夥伴們一起玩跳橡皮筋,一起去放牛,一起去摘野果子,每天都很開心單純。現在18歲了,懂的多了,重新回到外婆家,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坐城鄉公交車到了由水泥路鋪成的平坦的街鎮路口,下車環顧四周,發現變化真的特別大,曾經的土房已經全部換成了瓷磚塊蓋成的小洋房,街道也鋪成水泥的了?不變的是鄉下的房子依舊錯落有致、門對門戶對戶的排着。走到外婆家還要繞過一羣房屋。我就在路上慢慢走着,看着農村的風景。屋子的主人依舊還是很放心的敞開大門,我看到裏面掛在正中央那面牆上的毛主席頭像圖或者是一副象徵前程似錦的`大展鴻鵠圖,門前的小溪靜靜流淌,滋潤着這一方百姓。離開水泥大道,走進旁邊青石板鋪成的小巷裏,那鄉土氣息頓時撲面而來。我一向都非常喜歡青石板的小路,似乎有一種特別的感覺。繞過幾戶守舊到老的陰森的土房,經過幾塊被經營得讓城裏人嫉妒的菜園,跨過幾條淺淺的透明的小溪,終於看到了外婆家乾淨的用水泥鋪成的前院,遠遠的就大聲叫了一句“外婆”。外婆家也用瓷磚重新蓋了一遍,顯得更加整潔。外婆在裏屋應了一句,趕忙出來看我。我也看到了已是滿臉皺紋的稍稍傴僂的外婆,但外婆的笑臉依舊慈祥可親。一陣的噓寒問暖,覺得心裏暖呼呼的。這位淳樸的老人一直都有用那純淨的思想感染着我,就像那位老船伕一樣。晚上的時候聽說街鎮路口有露天電影放,我就和外婆一起,帶着附近幾戶人家的小孩,慢慢踱到了街鎮的路口那片空地上,那裏拉起了一塊大幕布,有人掌控着放映機,電影開始了,是講述戰爭年代愛情的《果兒滿山紅》,好多好多人都從自家搬來凳子坐在空地上看,還有許多湊熱鬧的小毛孩,好不熱鬧!

看完電影回到家,早早的就上牀睡覺了,我和外婆一起睡的。鄉下的夏天夜晚十分涼爽,同時也很黑,很安靜。我躺在牀上,呼吸着從窗戶透進來的涼涼的空氣,聽着窗外微弱的蟲鳴聲,看着外面深邃的天空映出窗棱黑漆漆的輪廓,很快入睡了。晚上雖然有被鄰家不安分的狗狂吠吵醒,有夜歸的人打着電筒經過外婆家門口,還有臨近破曉時撕心裂肺的殺豬聲,但這一切不都很自然嗎?置身於鄉村,那淳樸的氣息彷彿讓我感覺回到了上個世紀一樣,像在邊城裏生活得無憂無慮,淳樸自然,不加任何雕飾。甚至有把自己許給這方地域的念頭。這真是令我難以忘懷!

看《邊城》也許僅僅因爲自己依戀這種淳樸的鄉土風,它其實是沈先生心中構思出來的一方淨土,像那有繽紛落英,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桃花源。那裏,我也希望能有沈先生幽淡的筆墨下溼潤透明的鄉間美景和淳厚質樸的人們,還有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邊城》讀後感9

《邊城》時一篇特別清秀的小說,是沈從文牧歌式小說的代表,也是沈從文小說創作的巔峯,《邊城》讀後感--劉婷。一個作家的作品總是與其生活經歷有着某種聯繫,或許就是他們經歷的真實寫照。沈從文的這篇鄉土小說就與他的經歷以及長期生活在湘西養成的心裏有莫大的關係。

沈從文從小生活在鳳凰城牆外繞城而過的美麗水鄉,他享受着自然賦予的一切來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水哺育了他淳樸的性格,即使他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靠寫作獲得了令人驚羨的位置,但是他始終覺得自己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他發現自己始終與都市文明有一種難以消除的隔閡,即他所謂的城裏人和鄉下人的隔膜因此在他看來"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現代化"是人類退化的根源。這就是他創作邊城以及很多作品的一個心理背景。

《邊城》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風俗作爲背景,旨在展示純樸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態。小說敘述的是湘西小鎮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家人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說在這種極其樸素由娓娓動人的敘述中爲我們展示了一個寧靜古樸的湘西鄉間景緻。小說敘述了女主公翠翠的一段朦朧而了無結局的愛情,最後的儺送不知能否回來暗示作者心中對現代文明是否能取代鄉村文明的一種不確定。愛情並不是作者要表現的全部。翠翠時母親和一個兵士的私生子,在他們那個純潔的鄉間,未婚先育時一件十分可恥的事,父母都認爲這是不道德的,更是無望的愛情,先後在自我懲罰中去世。翠翠自小就和外公,渡船和黃狗生活在一塊。作者用平淡的語言淡化了爺爺和翠翠生活的孤獨清貧,卻儘量表現他們與自然和鄉人的和諧。爺爺是個十分善良的老頭,替人渡船時從來不接受別人的東西,因爲這個耿直的老頭認爲這渡船是公家的,公家給他錢他就不要別人的錢,有的實在是拗不過就把船客留下的錢買些茶葉製成茶水讓過路的人喝了解暑,讀後感《《邊城》讀後感--劉婷》。在鄉里相處之間鄰居不要他的買肉錢,他就自己先計算好投入人家的錢桶內,習慣的過着近乎原始的單純生活,展現了鄉人善良敦厚的本性。

外孫女翠翠打出生就和他在一塊,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又教育她。她天真活潑,溫柔馴良,從不想到殘忍的事,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化作隨時都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沒有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她和周圍的山水一樣,單純,明淨,善良,健康,她就這樣無知無慾,渾然自在的長成十五歲的少女,一個情竇初開的年紀。這一年爺爺帶她到城裏去看端午節的表演,爺爺和老朋友喝醉了酒,把翠翠一個人丟在了河邊一直到天黑,製造了翠翠和儺送的第一次相遇。翠翠是個伶俐的丫頭,第一次見面儺送酒不知頭腦的被她罵了一頓,但是他非但沒有討厭這個小姑娘,還覺得有趣新奇,或者直接點就是一見鍾情。後來他派人把翠翠送回,還送了他逮到的鴨子,翠翠嘴上罵着,但是對這個小帥哥也是心生好感。第二年端午她見到了另一個悲劇的主角:大老,儺送的哥哥。他對漂亮清純的翠翠也是一見鍾情,不過翠翠心裏想的還是那個笑着對她說她會被大魚吃掉的男子。更悲劇的是當哥哥和弟弟發現他們喜歡的是同一個姑娘,於是約好一起在翠翠家對面的山頭唱情歌,由翠翠自己選。而翠翠到底還是個小姑娘,對待愛情是模糊的,又因爲她從小沒有孃的照顧,有什麼話都憋在心裏不說,爺爺也不知道她喜歡的到底是誰,只能去猜她的心思。大老讓媒人來提親了,翠翠躲着,假裝不知道,爺爺卻誤以爲她是羞怯,他只盼着外孫女能有個依靠,畢竟他的年紀已老,隨時可能離她而去。翠翠雖然喜歡的是儺送,但卻一次次與這樣的愛情擦肩而過,包括那次唱歌的告白,只是在夢境中說有個甜美的歌聲,但是她還是沒有選擇,即使在夢裏,因爲她不知道把象徵愛情的虎尾草交到誰的手中。大老最終爲了成全弟弟的愛情,選擇到外面去闖蕩,可是卻在途中溺水身亡,人們都驚訝深諳水性的他怎麼會被淹死,我覺得是他自己沒有活着的慾望了。爺爺在這時也明白了原來翠翠的心在儺送那裏,又開始到儺送家裏開始商量新的婚事,在別人的眼裏這個老頭不通人情,只想着自己卻不考慮別人的痛苦,其實他的心裏只有他的外孫女。當然儺送以及他的家裏人都不能接受,他們認爲大老的死跟這個老頭有莫大的關係,儺送哪怕心裏再怎麼愛這個女孩也不可能接受了,或許他會選擇一輩子不婚。

爺爺還是沒有辦法看到外孫女結婚的樣子,在一個風雨之夜懷着遺憾永遠的沉睡過去,翠翠這個小女孩從此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白塔也被河水沖塌了,儺送的家裏人是熱心腸的,要把無依無靠的翠翠接到家裏去住,但是這個已經堅強的女孩選擇繼承爺爺的渡船事業,留在了這裏,爺爺的老友馬總兵過來陪着她,她一邊渡船一邊等着那個人回來,他不回,她不嫁。翠翠的愛情悲劇,並不具有戲劇性,一切尚未發生已經消失,就像生活中很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爺爺的木訥和猶疑,源於沒有碾坊作嫁妝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總順順對爺爺的誤會,無意中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學命題---人在根本上是無法溝通的。翠翠和二老的愛情在某種程度上就阻隔在了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的空白之中。翠翠與大老二老沒有展開酒倉促結束的愛情,大老的殞命,二老的出走,爺爺的去世,迅速將一個妙齡少女的夢擊得粉碎。小說接近尾聲時,當我們隔着靜靜流淌的河流,注視着孤獨無依的翠翠時,我們不禁擔憂翠翠的命運,是否會像河邊的白塔一樣,有一天也會倒塌呢?作者大約不忍將這樣的疑慮投向孤獨的翠翠,在小說的結尾,他在不確定中,給了一個不能兌現的卻也聊以給人一點安慰的幻想--"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