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堂吉訶德讀後感【熱門】

讀後感4.82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堂吉訶德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堂吉訶德讀後感【熱門】

堂吉訶德讀後感1

利用這個寒假的時間,我終於讀完了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本名著。我的內心五味雜陳,這是一部讓我的心情感到很複雜的小說,它讓我開懷大笑的同時,也讓我備感沉重。

最開始我只是在書裏面隨意地翻看了一遍,根本沒有看懂啥意思,就覺得堂吉訶德是個傻乎乎的人,整天以爲自己是個騎士,到處“行俠仗義”,後來還有個追求名利的桑丘跟他一起踏上荒唐,自欺欺人的征途。

書中記敘了唐吉訶德的兩次出行旅遊,最終被朋友帶回了家。可堂吉訶德這個人,給我的印象是多種多樣的。他時而是一個瘋癲可笑的騎士,瘋子,時而又有理性,講道德,顯然他是飽讀詩書,十分有正義感的法國紳士。在許多危機關頭總能體現出他的英勇果斷,並在一些細節上可以體現出他的宏圖大志,好在最終他清醒了,卻落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他一心追求正義,成爲令衆人啼笑皆非的瘋子,落得個狼狽不堪的下場,是他的觀念造成的。他寧可舍掉性命,卻絕不放棄理想,他之所以尊重自己的性命,就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他的侍從桑丘的'確很傻,且又癡中有黠,可是他對主人很忠實,知恩圖報。他既是堂唐吉訶德的陪襯也'是他的對照。只是前者注重理想,後者在乎現實而已。

其實,我很敬佩唐吉訶德的理想:堅持自我!於是,我在想一個人一直堅持一種對的東西,而且只是做法上與其他人不同的時候,爲什麼就被視爲另類,而且不斷被人取笑呢?當今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名人,如馬雲,馬化騰,比爾蓋茨等這些著名的人物,他們或許也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日子,也自然不會取得像現在一樣的成就。馬雲曾經說過,他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創業的時候,以前也經常被人說是騙子、瘋子……但是他卻一直在堅持着自己認爲是正確的理想。而今的馬雲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成功人士了。這些都跟堂吉訶德一模一樣,但是書中的堂吉訶德最後鬱鬱而終,而現實中的馬雲卻春風得意。

我所說的這些想法也許不成熟,但我也想像堂吉訶德那樣,成爲一個懲惡揚善的大英雄。但這距我現在還很遙遠,我當下首要的任務就是,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爲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堂吉訶德讀後感2

名著是遺留人世間的珍珠。

《堂吉訶德》爲我們刻畫了一位瘦骨嶙峋、乾癟面龐的主人公形象。他是一個沒落的貴族,沉溺於騎士小說而不能自拔,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把桑丘——一個矮胖的農民當作自己的侍從,並且把村裏的一位村姑當做美麗的夫人,作爲自己信仰的公主,然後開始了他們的三次騎士旅途。在征途中,他竟然把風車當作三頭九臂的巨人,並且和它大戰了一番,最後以“睿智”的堂吉訶德的失敗而告終;其後,他又把客店當作城堡,睡夢中把酒囊當作巨人搏鬥。這就是他,一個荒誕不堪的堂吉訶德,他的出現,註定帶給我們無盡的歡笑。僅僅如此嗎?不,這些猶如珍珠一樣,帶給我們無盡笑料的同時,也帶給我們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受益終身。

故事中,堂吉訶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與桑丘的簡單樸實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的顯著特點是脫離實際、耽於幻想,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裏,不能辨別幻想與現實。故事中,他自己幻想公主,幻想打巨人、臆想世界,當他的幻想被人戳破後,他卻不能接受現實,總想是他身邊的一位魔法師搞的鬼,故意破壞他身邊的人和物,損毀他的幸福,這更加突出了堂吉訶德的荒誕可笑以及他受騎士小說的荼毒之深。他是一個可笑的人,做事橫衝直撞,不問緣由,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連累了他人,嘲笑了自己,但在這一切的'笑料之後掩藏着他那熱心、善良、正直、無私、正義的心。他勇敢,爲了他人,他可以毫不畏懼的迎向危險;他仁慈善良,在危險面前,他保全僕人,獨自應對危險;他荒誕可笑,但只是建立在一個鋤奸救苦的基礎上的,他酷愛自由和公主敢於爲主持正義而忘我鬥爭。

堂吉訶德帶給了我們許多,讓我們認識了這位偉大的狼狽騎士,他讓我們明白了:人人生而平等,勇者無懼,信仰的力量是無盡的,信仰使他從不退縮。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遇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堂吉訶德陷入騎士小說而導致了他的愚昧荒誕,使我們明白,要學會扒開自己眼前的迷霧,使自己清醒。

吾日三省吾身,我們知道,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裏明白,他並不比我們自己可笑多少。

堂吉訶德讀後感3

《堂吉訶德》乃是西班牙大文豪提斯的代表作。讓我們看看,在他的筆下,堂吉訶德是怎麼樣的吧!

原來,堂吉訶德本是拉曼査某一地方的一個沒落貴族,此人時年不惑,閒來在家無所事事,變好看騎士小說,來蹉跎時光。久而久之,心神爲其蠱惑,看不夠,便自己備甲備馬,準備效書中之人,成爲遊俠騎士,遠征天涯。後來,因爲人“決鬥”落敗而負傷,被鄰里鄉親“押”回家。傷愈,便私叫其鄰,桑喬做他侍從,並答應他征服一個國家後,分給他一座最好的島嶼,讓他做總督。這一次。他“浪跡天涯”,無所不爲——與風車決鬥,與綿羊混戰,發瘋於荒野山嶺,裏限於奇山異洞,毆打木偶,解放“囚犯”與鏡子騎士鬥於森林,與白月騎士決鬥於沙灘……無所不爲,我所不做!

他雖然瘋癲,但他卻正義——他見到一羣士兵押着一羣囚犯走過,想象小說情節,以爲是一羣強盜押着一羣教師,牧師。便跳出來,不分青紅皁白,指着士兵們的鼻子大罵,然後架盾挺矛,衝了過去——最後他當然被大扁了一頓。不論如何,他的出發點是爲了救“教士”,是正義的。

他雖然愚蠢,但卻善良——他曾以爲他“美麗的博託索的杜爾西內亞”是被一位邪惡的魔法師施放的大魔法所致,變成粗魯的農婦,便在途中把桑喬打了三千鞭子(爲了驅散魔法)

但最後,他被參孫卡拉斯科學士所扮演的銀月騎士打敗了!根據賭約,他們必須回到家鄉,至少呆上一年,然後再也不能“重出江湖”!也就是說他不得不“金盆洗手”,“閉門封刀”了。他是一個誠實的.騎士,自然會遵守承諾。

在回到家鄉後,他由於長時間“遠征”身體差到極點,發了數天高燒,立下遺囑。熟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亦善。他在發燒後醒悟,才知道騎士小說害了他。最終,再抨擊一番萬惡的騎士小說侯溘然長逝。

小說內容雖然簡單,但要仔細思考也不容易明白。

堂吉訶德雖然有病,但他卻是最清醒的。他發瘋時,做的無不是除暴安良,斬奸除惡之類的事。他爲了向他心上人證明他的勇氣,於是獅子”搏鬥“,贏得了獅子騎士的稱號;他爲了”拯救少女“,向邪惡的魔法師,巨人勇敢的挑戰;他爲了對他心上人表決心,不惜在深山峻林中”苦修“……試問,着如此膽識,如此勇氣,如此正義感,我們這些生在真實世界中的芸芸衆生具備嗎?《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對人性的批判!對現實的諷刺!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幻想!

俱往矣,數英雄人物,還看前朝!

堂吉訶德讀後感4

夕陽西斜,那年無畏的騎士,戎裝破敗,戰甲凋零,如今孤獨的殘影,清瘦單薄,落魄不堪,只沉沉遠去,走盡落寞出征路,屬於他的故事,似乎荒唐至極,甚至匪夷所思,可他只想訴說一位打破枷鎖的革命者。

革命,是背棄全世界的信仰,因此孤獨常伴。“美德的小徑是狹窄的,險惡的大道是寬闊的。”騎士“征戰”在剝削和壓迫的世界裏,如此詮釋自由與平等。騎士恪守自由,爲苦役犯伸張正義。生活在絕望中的囚徒早已善惡難辨,捨命相救卻被抱以毒打和謾罵;騎士恪守平等,爲小牧童主持公道,生活在苦痛中的奴僕早已麻木不仁,同情憐憫最終換來責怪與仇恨。黑暗中的人們不會放棄大道,選擇小徑,因爲前路未知,迷茫,危機四伏,而革命者卻反其道而行之,縱使艱辛,縱使孤獨,因爲他們堅信,待到光芒初現時,風景這邊獨好。

革命,是背離全世界的戲劇,因此荒誕相隨。海涅曾說:“當高貴騎士的高尚品格僅僅贏得以怨報德的棍棒時,我只知道痛苦地流淚”。過於熱切的期望得不到實現往往成爲幻想,過於熱切的幻想想得到實現往往變作荒誕。大戰風車固然荒誕,最終只弄得遍體鱗傷,鬧劇背後卻是對封建壓迫的`痛恨—那被宣判死去而以又未曾真正死去的期望。神奇藥水固然荒誕,最終只換來上吐下瀉,鬧劇背後卻是對解救蒼生的渴望—那被剝奪生命而又未曾喪失靈魂的期望。騎士所做的一切又一切,不過是死去期望的輪迴罷。正如尼采爲哲學而瘋。

“我知道魯莽和怯懦都是過失,勇敢的美德是這兩個極端的折中。不過寧可勇敢過頭而魯莽,也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揮霍比吝嗇更近於慷慨的美德,魯莽也比怯懦更近於真正的勇敢。”作者如此詮釋所有因爲孤獨而荒誕的革命。

人生也許不會孤獨,但需要學會堅守。事業也許不會荒誕,但需要執着熱愛。夢想的人生,嚮往的事業,那些屬於我們的革命,就像探索共產主義的馬克思,就像執着繪畫哲學的梵高,也許一直倍受質疑,也許從未驚天動地,但請像堂吉訶德一樣去信仰:“我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當我的這些事蹟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紀亦即到來。”

曙光終會爲遠去的革命者而降臨,因爲在你的時代,我們看到屬於自己的未來。

堂吉訶德讀後感5

《堂吉訶德》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拉曼恰,又物識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小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自己終生爲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作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傷的騎士,把酒囊當作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爲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讀《堂吉訶德》,我認爲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讀,又覺得書中蘊含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本質就是爲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在現實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高粱稈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爲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爲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說及其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爲我們瞭解和研究當時西班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的一部百科全書。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質,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意義。相隔四個世紀,仍感動着每一位讀者。

《堂吉訶德》中出現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走向衰亡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這部作品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成爲最優秀的經典文學名著。

堂吉訶德讀後感6

《堂吉訶德》乃是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經典之作。讓我們去書中認識堂吉訶德吧!

原來,堂吉訶德是某一地方的一個沒落貴族,此人時年不惑,閒來在家無所事事,空閒的時候喜歡看騎士小說,來蹉跎時光。久而久之,心神爲其蠱惑,看不夠,便自己備甲備馬,準備仿效書中之人,成爲遊俠騎士,遠征天涯。後來因爲“決鬥”落敗而負傷,被鄰里鄉親“押”回家。傷愈後,便私叫其鄰——桑丘做他的侍從,並答應他征服一個國家後,分給他一座最好的島嶼,讓他做總督。這一次,他“浪跡天涯”無所不爲——與風車決鬥,與綿羊混戰,發瘋於荒野山嶺,歷險於奇山異洞,毆打木偶,解放‘囚犯’,與鏡子騎士鬥於森林,與白月騎士決鬥於沙灘........

他雖然瘋狂,但卻正義——他見到一羣士兵押着一羣囚犯走過,想象小說情節,以爲是一羣強盜、一羣教師、牧師,便跳出來,不分青紅皁白指着士兵大罵,架盾挺矛,衝了過去——最後當然被扁了一頓。但他出發點是好的。

他雖然愚蠢,但卻善良——他曾以爲他美麗的博託索的杜爾西內亞是被一位邪惡的魔法師施放大魔法所致,變成農婦,便打桑丘三千鞭子。

堂吉訶德雖然有病,但卻是最清醒的。他發瘋時,做的是除暴安良、斬奸除惡之類的事;他爲了向他心上人證明他的勇氣,於是與獅子搏鬥,贏得了獅子騎士的稱號;他爲了拯救少女,向邪惡魔法師、巨人勇敢挑戰;他爲了對他心上人表決心,開始苦修。試問,有此膽識和勇氣,我們具備嗎?《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對人性的.批判,對正義的渴望,對美好人性的幻想!

有人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悲劇,有人說他是一個喜劇。說他悲劇,是因爲他雖然有着美好的願望和理想,卻想借助於騎士精神來實現,當然得不到世人的贊同,這與曹文軒的小說《根鳥》是雷同的——同是有美好願望,根鳥卻想獨自一人去大峽谷救紫薇。再看《堂吉訶德》說他是喜劇,理由是他瘋癲、愚癡,具有十足的諷刺意味,被世人所嘲笑。可能是個人立場不同,正着看是喜劇,反着看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而我看來,他是一個悲劇,畢竟堂吉訶德在我看來無論在內、還是在外都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堂吉訶德讀後感7

記得在國小的時候,讀了《唐吉訶德》這本書。初看,真的不懂,但回頭再細細品味這本書時,確實有不少感悟。

《唐吉訶德》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原名叫阿倫鎖﹒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效仿騎士出外闖蕩。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到一副破爛不堪的盔甲,自己取名叫唐吉訶德,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的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爲自己終生效勞的意中人。然後他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唐吉訶德按照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不分青紅皁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他的行爲荒誕不經,自己也經常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這本書時,我以爲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翁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含了一種道理,人的一生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粱稈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品質,因爲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唐吉訶德的行爲有時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能說出有哲理的話,看來,唐吉訶德這個人說他聰明,卻很瘋傻,說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說起話來,他總是頭頭是道,理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爲,卻又常常冒冒失失,荒謬不已。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對比,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唐吉訶德將所遇到的奇事,全部歸咎爲與他作對的壞魔術師,這些壞魔術師是誰?毫無疑問,那就是他譴責的對象——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唐吉訶德所效忠的情人是誰?不是那杜爾西內婭,而是他的精神支柱。但是,所有的一切全不真實,所以,唐吉訶德在臨終的時候,才悔悟,雖然他最後充滿喜悅地求得了上帝的寬恕,但是卻爲全書定下了悲劇的基調:遊俠精神——除暴安良,殺富濟貧,公平正義失敗了,國家腐朽了。

堂吉訶德讀後感8

我認爲作者所描述桑丘這一人物形象十分成功,唯一不足便是桑丘以媲美福爾摩斯的智慧取得總督的職位,這一點顛覆了他原先呆傻蠢笨的性格,與前文顯得格格不入,十分突兀。

書中有一段描述堂吉訶德和桑丘爲尊嚴請村長爲他們出具聲明的橋段“…堂吉訶德和桑丘十分高興,覺得這個聲明對於他們很重要,似乎他們的言行還不足以證明兩個堂吉訶德和兩個桑丘之間的差別似的。”雖然他們的言行與常人相比,有着必須的距離,但他們卻懂得扞衛自我的尊嚴,當今社會,“乾爹”“男寵”“公關”等特色職業屢見不鮮,爲感情摒棄尊嚴的也比比皆是,爲生計,更有人賣“祖”求榮(那裏的賣“祖”求榮能夠明白爲背叛等一類毫無骨氣的意思,切莫望文生義。),試問各位看官,也試問下自我,真的比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和桑丘強麼?

風車之戰,顯現出他堅定的毅力,獅子騎士,又冠以他極高的勇氣,公爵極具盛情的邀請(雖然他充滿了羞辱)給了他自認爲不可一世的.榮譽。阿爾東薩·洛倫孛,亦可稱“託波孛的杜爾西內婭”,一位普通的農家農婦,一段假意中的感情,雖然這段“感情”充滿了騎士道的味道,但也表現了堂吉訶德無限的忠誠,每打敗一位對手,都要對方承認曼恰的杜爾西內婭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生,FIR樂團有一首同名歌曲《唐(注意,是唐。)吉訶德》,歌詞中對堂吉訶德的這份感情給與了很高的評價“…不可悲,像堂吉訶德浪漫還有誰?”關於感情,我不想談太多,如果有興趣,能夠看看我寫過的一篇文章《所謂感情。》,我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廢話太多。

在隨堂吉訶德追逐夢想的途中,堂吉訶德答應讓桑丘當一座島嶼的總督,儘管笑料百出,儘管困難重重,但桑丘還是當上了他夢想的總督。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他踏上過自我的夢想,可能凌駕於某種境遇都會有思想上的昇華,桑丘在臨走時道出了兩段極具內涵的言論。

書中出現的神甫、理髮師、參孫·卡拉斯科學士等好心人,然而,正是這些好心人,讓曼恰的堂吉訶德鬱鬱而終,正是這些好心人,毀了一位英雄的夢想,堂吉訶德就應戰死沙場,這樣纔會更顯得有尊嚴,更有男子氣概!這段話的意思我也就不說明了,正因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自知,說多了,傷人傷己。

堂吉訶德讀後感9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米蓋爾太塞萬提斯筆下的一個“荒唐”的小人物,原名阿倫索吉哈達,知道他的人都認爲他很可笑。我可不是這樣認爲的。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窮鄉紳士堂吉訶德讀騎士類的書籍入了迷,一心想要復興騎士制度,於是他背井離鄉,離家出走,想鋤強扶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以垂名史冊,堂吉訶德的辛苦奔波最終智能惹成一系列的笑話,他狼狽的回到故鄉,在悔恨中死去。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爲它就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含了一些道理。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那位高粱杆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連篇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善良、正直的本性,那是人類崇高的精神,只是因爲他太單純了所以才鬧出許多笑話。

曾記得小時候看這部動畫片,只看到一個瘋瘋癲癲的騎士,做出一些蠢事,把我逗得咯咯發笑,那時只覺得他是個瘋子,可是現在讀起來卻有新的'體會。隨着故事情節的深入,我被他的執着精神所打動,切不說他是真瘋還裝瘋單他對認準的那個目標鍥而不捨追求的精神就值得我們去學習。堂吉訶德有不言敗的精神也令我敬佩,雖然一次次的失敗,但他仍然像騎士那樣要求自己。不畏,堅持正義!當再次回味這本書時,我體會到了一種忠貞不渝的精神,也的確是蘊含在他的心中。他勇敢、堅毅地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有執着公正的品質,他嫉惡如仇,總是向他的“敵人”發出不屈不撓的衝鋒。就是這樣一種充滿世界的勇氣和英雄的品質,才使他的僕人桑丘一直不離不棄的跟在他的身邊。

堂吉訶德是善良的,只是因爲他善良到單純的程度,因此,他的理想和報復都功虧一簣。但他的僕人桑丘卻發現了堂吉訶德的英雄品質,並給予了他理解和支持。是的,他正直,他執着,他永不放棄,雖然,堂吉訶德所做出的行爲滑稽可笑,但是,我們再回過頭來想一想,他擁有的品質我們有嗎?正直,很多人都有,執着,少部分人擁有,永不放棄,極少部分人擁有,如果把這三點加在一起,我們便可以成爲一個成功的人。我們想想看,堂吉訶德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以向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進攻;爲了自己的夢想,落得一身悔恨,可他放棄了嗎?沒有,他依然執着,依然勇猛,依然正直,雖然這都已經成了歷史,但他永不言敗的精神確實這的我們後人學習。騎士的靈魂必將永垂不朽!

堂吉訶德讀後感10

堂吉訶德,

一個年老的鄉村紳士,

懷着偉大騎士的靈魂

苦苦思索着無人能明白的理……

————題記

一個滿臉消瘦,面帶愁容的小貴族,爲了心中美麗的達辛尼婭,他愛上了騎士小說。一匹瘦弱的老馬-稷南提、一柄生了鏽的長矛,一個破了洞的頭盔,堂吉訶德帶着桑丘開始了他們偉大的出征。可是時代變了,騎士制度早已成爲歷史,他自然當不成騎士了,於是他只得以幻想來實現當騎士的嚮往,他把鄉村客店當作城堡,把旅店老闆當作寨主,把旋轉的風車當作巨人,把羊羣當作軍隊,把理髮師當作武士,把勝利取得的銅盤當作有名的曼布里諾頭盔,把罪犯當作受迫害的紳士……鬧了許多的笑話,吃了無數苦頭,直到臨終前才醒過來。唉,可憐的堂吉訶德!

然而,堂吉訶德又是偉大的。這一點都不矛盾。由理想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調構成的唐吉訶德氣質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的,這是一種充滿實踐勇氣和內在熱情的英雄氣質,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懷抱着崇高信念和偉大理想的唐吉訶德式的人物。堂吉訶德敢於追求自己心中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達辛尼婭是隻個美麗的夢,但是他努力尋找夢境。她對愛情是忠貞不渝的,即便那只是鄰村擠牛奶的姑娘。他有着無比正義的騎士精神,他一心認爲這世界需要拯救需要偉大的堂吉訶德。他是那麼可笑,內心卻又那麼認真。

正是堂吉訶德的.無能和勇敢,讓隨同出門行俠的商丘不離不棄。商丘,一個伊壁鳩魯式的享樂派。朱光潛先生曾經給過他們這樣一段評價:一個是滿腦子虛幻理想,持長矛和風箏搏鬥,以顯出騎士威風的堂吉訶德本人,另一個是要從美酒佳餚,高官厚祿中享受人生滋味的商丘。潘沙。他們一個是可笑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是實用的理想主義者。但是堂吉訶德屬於過去,商丘。潘沙卻屬於未來。隨着資產階級勢力的日漸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訶德而是商丘。或許說堂吉訶德是聰明中的傻瓜,商丘是傻瓜中的聰明一點也沒有錯吧。

曾經這部書只不過是對於騎士文學的諷刺目的在於把騎士文學地盤完全的摧毀,後來,它卻成了行將滅之的騎士階級的史詩。

現在,堂吉訶德騎着華麗的馬車到天堂尋找美麗的達辛尼婭了麼?

————————後記

堂吉訶德讀後感11

《堂吉訶德》讀後感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塞萬提斯寫的《堂吉訶德》。剛開始沒覺得怎麼好看,可後來越看越有味,看到後面簡直有點愛不釋手了。一有空我就會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式紳士地主,因爲看騎士小說而入迷,說自己是遊俠騎士,要遊遍世界去除強扶弱,維護正義和公道,實行他所謂的騎士道。他單槍匹馬帶了侍從、桑丘出門冒險,但受盡挫折,一事無成,回鄉後鬱郁而死。他腦袋裏裝的全都是什麼大力神、魔法師等等,因爲看騎士小說他只知道打仗呀,魔法呀,奇蹟呀……

有一次他看見風車,說巨人要把他們殺掉,不聽侍從的勸告跑過去,結果被風車打了回來,事後還說這肯定是魔法師施的魔法,故意迷惑他的。粗粗一看,你一定覺得堂吉訶德是一個像瘋子一樣的人,瘋瘋顛顛的他可卻是一位博學廣聞的詩人,因爲看了很多書而富有詩意。

堂吉訶德有時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能說出富有哲理的話語,在書中比比皆是。看來,堂吉訶德這個人說他聰明,卻很瘋傻,說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說起話來,堂吉訶德總是頭頭是道,立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爲,卻又常常冒冒失失,瘋瘋傻傻,荒謬不已。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對比。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從堂吉訶德的身上還讓我看到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那就是爲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堅韌不拔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爲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我們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我們學的《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故事主人公雖然是個聾啞青年,但爲了學好畫畫的本領,每天堅持來西湖的玉泉邊觀察描摩,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冬,最後畫出來的魚栩栩如生,竟讓魚“遊”到了紙上,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長期的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堂吉訶德讀後感12

“讀書是人進步的階梯。”愛因斯坦說。所以我就多多的讀書。我從七年級的課本上發現了《堂吉訶德》的片段,覺得十分有趣,便買了一本讀。我讀完這本書有不少心得體會,所以和你一起分享一下。

這本書的作者是塞萬提斯,是16世紀一個西班牙作家。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由於讀當時風靡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效仿騎士小說中的那樣給自己取名爲堂吉訶德,並親身扮成騎士出去冒險的事情。他後來三次被送回家鄉,最後一次被送回家鄉時臨終悔悟給這本書增添了色彩。這本書塑造了堂吉訶德這個可憐可笑又可悲的人物。我認爲堂吉訶德的做法是不對的。一件事都應該把握好合理的尺度,不能太過於依賴或排斥,就像玩遊戲一樣,只要把握好合理的分寸,不要沉迷於其中,適量遊戲還是十分有益的。另外,書本上的內容不可以全部地相信,孟子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多讀書必然好,可閱讀時對書本上的知識也要進行合理的選取,不要一味、盲目的相信書裏的一切都是對的。

但是堂吉訶德身上也有我們需要向他學習的優點,比如他十分正義。雖然他身上一股魯莽的衝勁我們不應該效仿,但是我們必須爲他的正義點贊。幫助弱小,樂於助人是他所奉行的騎士道精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儘管他十分的.愚昧,莽撞。在生活中,也許有些事情我們並不敢挺身而出,可我們可以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比如給行動不方便的人讓座,這便是我們中國公民所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二字。

堂吉訶德身上另外一個優點,也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品質:守信。當堂吉訶德被打敗後,遵守約定,回到家鄉,一年內不離開家鄉。最後終於在那裏逝世了。可能有人會說,堂吉訶德是因爲騎士道的原因才乖乖回到了家鄉,可我們不可否認,堂吉訶德還是一個守信的人。如今,守信才能交到朋友,守信才能生意興隆,守信才能國泰民安。所以由此可見守信的貴重,古代的郭靖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收穫,遠比你想象之中得到的要多。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遨遊在書的海洋裏!

堂吉訶德讀後感13

小說不僅僅是一部供人茶前飯後談笑的閒書,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對無知者的諷刺,不朽的著作更是如此。

——題記

這部長篇小說的作家塞萬提斯,作爲黑暗中歐中世紀被誣陷、誤會三次併入獄的可憐人,他可能從沒想到過自己的這部小說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甚至連書中讚詞中讚揚的貝哈爾公爵——堂阿隆索·迭哥·洛貝斯·德·蘇涅加也因此名垂青史。他去逝後甚至被在後來的狄更斯、托爾斯泰等人譽爲“現代小說之父”。

這部鉅著中有兩個主要人物是堂吉訶德和他的隨從桑丘。潘沙,堂吉訶德和桑丘的瘋狂且搞笑的遊歷便是整本書的主體框架,塞萬提斯利用種種矛盾因素的結合,形象的表達出堂吉訶德的瘋狂與理智、桑丘。潘沙的勇敢與怯懦矛盾人格,從而使得角色更加鮮明、更加活靈活現。

這部著作包括當時社會各個階層:小到奴隸,大到貴族。使我能看到當時社會0的黑暗,作者運用了隱晦的.方式對現實社會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同時藉助堂吉訶德錯誤的作爲:衝向羊羣、與風車大戰。弘揚了民主、自由、平等觀念,也體現了人們對這些觀念的迷盲,同時也諷刺了——人們嚮往民主的美好社會,但所做所爲卻總是得到了相反結果的事實,更表達了作者的悲哀。

人不能只靠空想或者幻想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要懂得切合實際,理想中美好世界終究與現實世界相差甚遠,只可臆想,正如陶淵明所著《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依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對於當時已顯亂兆的晉王朝,這裏實在是一個理想的世界,但終究是一個烏托邦。而漁人再次尋找時的結果也只能是“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這才真的是令人感受頗深。

這對我來說,這部小說更爲直接告訴我做事要行動與實際相結合,否則只能損人損己,只能像小說中人物一樣,堂吉訶德從病中清醒過來沒多久便離世死去,而在他去世後,桑丘卻瘋了。正應了佛言“一切皆幻、一切皆空”。我們在生活中不可以只沉迷在自己得黃粱美夢當中,要分清現實與虛幻,看清兩者之間的差距,更要生活現實而非虛幻當中,以免將來後悔,造成堂吉訶德的悲劇重演。

堂吉訶德讀後感14

《堂吉訶德》這本名著用堂吉訶德那幽默可笑的事蹟告訴了我種種看似美好的精神品質在不斷與現實生活碰撞後發出的生存的思索,讓我從笑聲中讀史明理,瞭解當時西班牙的社會背景,而此時,也讓我明白了堂吉訶德也是一種精神,一種守信、正義、勇敢、堅強、正直、樂觀的精神。

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壤與環境,所以總是找不到讓它們發芽的陽光與溫度,所以總讓人覺得悲涼與心酸……同時也讓我思考:人應該怎樣即保持自己真實善良的本性又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生存的更好更有價值和意義!

有人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悲劇,有人說它是一個喜劇。說它悲劇,是因爲他雖然有着美好願望、崇高理想卻想借助於騎士精神來實現,並且得不到世人的認同,構成不可調的矛盾;說它喜劇,理由是他的瘋癲、愚癡好、具有十足的諷刺意味,被世人所嘲笑。我覺得這部作品可能兩方面都具有一點,這取決於個人立場的不同。正着看即爲喜劇,反着看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當然就我個人而言,傾向於把它當作一個悲劇,畢竟堂吉訶德不論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還是外在的世界裏都是個十足的失敗者。

然而“遺憾”的是,他最後竟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敗。這恐怕也不是塞萬提斯的本意,了達到警醒世人的目的纔不得不作此選擇。在我看來,這實在不夠“完美”。

一個人到底應該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還是回到衆人的世界中再死去?這實在是個問題!對於此問題的探討極容易進入到在宗教領域中。儘管處在反對神學如火如荼的文藝復興時期,但作者仍不免受到了基督教世界觀的影響。認爲死前需要懺悔才能昇天堂。堂吉訶德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善的,不升入天堂似乎太不值。當然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解釋。堂吉訶德是爲中世紀腐朽的東西所害,造就了荒唐一生,故在死前一定要從中解脫出來。我個人認爲兩種解釋都具有合理性,雖然從意識形態上講,第一種更合適。

我覺得堂吉訶德還可以用很多詞來描繪,比如:打抱不平、志向遠大……

之前還有一篇寫他看《昆蟲記》,講了幾種昆蟲一個比一個厲害、每個都有制服它的天敵,然後總結道:我覺得世上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

堂吉訶德讀後感15

四百多年前,《堂吉訶德》首次出版,這位奇情異想的西班牙騎士正式開始駕着駑騂難得馳騁在所有讀者的幻想世界裏。這位騎士揮動長槍,在文學界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至今仍未平息,反而愈加猛烈。

別林斯基這樣評價這部小說:“在歐洲所有一切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的美麗如此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確實如此,可《堂吉訶德》又並不是單純的悲劇和喜劇,它更多的是如同史詩一般的莊重。它絕不僅僅是爲了引起我們的歡笑和淚水,更是要引發一場深邃得令人生畏的思考:有關信仰。

塞萬提斯在這部作品中,將堂吉訶德塑造成這個世界唯一的一位信仰者,也正因如此,堂吉訶德無法融入,甚至無法忍受這樣一個沒有信仰的社會,於是他用想象爲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他在自己的世界裏恣意馳騁,信馬由繮。

最初,人們將堂吉訶德視爲一位滑稽角色,認爲他瘋了,竟如此奮不顧身地捍衛信仰。可他們不知道,在堂吉訶德眼中,他們才應該是被嘲笑的對象,竟如此可憐,連信仰都沒有。堂吉訶德曾對侍從桑丘。潘沙說:“桑丘,讓他們管我叫瘋子吧,我還瘋得不夠,所以得不到他們的讚許。”或許,堂吉訶德已是世界上最後一位信仰者了,儘管他只活在文學世界中,這纔是這位騎士最深的悲哀。

隨着尼采的一聲高呼:“上帝已死”,信仰被正式押上絞刑架。如今,依然有着宗教,有着信徒,可已經沒有了信仰。如今的宗教,只是人們用來尋求精神上的慰藉與庇護的工具罷了。人們開始知道索取,計較得失。爲了信仰付出一切?或許,真的是瘋了……

我們或許永遠無法體會到那令堂吉訶德奮不顧身的力量,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他的.尊敬。我們會永遠記得,他爲了心中的騎士道被斫掉了一隻耳朵,也曾在交戰中摔斷過雙腿,還有他一次次忍痛提起長槍繼續衝鋒,一次次夜晚忍着飢餓默默擦拭鎧甲。

終於,在這樣的一個不屬於他的世界裏,堂吉訶德最終失敗了。憔悴的晚花奄奄殆盡,花上壓着沉甸甸的淚珠,夜鶯早已不知下落。我們的騎士癱倒在地上,面盔也沒有去掉,向着對手銀月騎士喊到:“你舉槍刺罷。”

天色漸淡,夕陽淪落,最後一位騎士消失了,最後一絲信仰黯淡了。

四百多年過去了,我們有幸,還能從文字中領會那令人震撼的信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