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熱】《荷塘月色》讀後感

讀後感3.0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荷塘月色》讀後感

《荷塘月色》讀後感1

《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爲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

《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遊。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也呈一個圓形。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作者展現一段心理歷程的需要。他知道,作爲社會的人,是無論如何擺脫不了現實的騷擾的,苦悶之中,何以排憂?在他看來,“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寧靜也好,超脫也好,都只能是短暫的。所以,出了門還得回來,獲得片刻的靜最終還得回到囂鬧中去。結構和內容的.緊密聯繫,使《荷塘月色》讀來文氣酣暢、渾然天成。

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擇練”的遣詞用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浮”二字;把量詞活用爲形容詞的“一絲”“一帶”“一道”“一二點”等等,都生動地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疊詞的運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長,例如,以“田田”形容荷葉的密度,以“層層”刻畫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廣度,用“蓊蓊鬱鬱”極寫樹木的繁茂,都產生了鮮明的實觀效應,同時,讀起來又節奏明朗、韻律協調,有音樂美的感覺。

文章三大部分之間的轉接,十分妥貼。第一部分(1至3段)寫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寫,烘托出一片寧靜之後,讓蟬聲和蛙聲打破寧靜,藉此轉下最後的第三部分,寫六朝採蓮的熱鬧和江南故鄉採蓮的情狀,心境又回到現實生活了。

《荷塘月色》讀後感2

《荷塘月色》是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一篇比較婉轉的文章,作者從一開始就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讀着讀着我也似乎也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內心的彷徨與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

朱自清在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後,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要做的事,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走着走着,我彷彿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零星地點綴些白花……”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

看着看着,突然如水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樹間透着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是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麼也沒有。《採蓮賦》、《西洲曲》兩篇文章節選使我的心也隨着作的心涼了下來,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彷彿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工作,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荷塘月色》讀後感3

在這個假期,我懷着期待的心情閱讀了《荷塘月色》這本書,在這之中我也閱讀到了朱自清的很多散文:《匆匆》、《春》、《背影》等等。但在這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荷塘月色》的這一篇散文了。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渴望,寫出了他對黑暗的舊社會的反對。

“沿着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銷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我越讀越投入,彷彿自己也看見了當時的畫面:曲折的小路通向幽處,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荷塘旁邊立着一棵棵粗壯的楊柳,月光向大地與荷塘上撒下淡淡的幽光,在荷塘的中間,有一田田的.荷葉分散在荷花的周圍,靜靜的仔細觀賞,真是讓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記:夾着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彷彿不能從這個情景中走出,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我陶醉了……

我“看”着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我反覆讀了許多遍,彷彿每一次都能讀懂作者的一個心情,都能讀懂作者的每一個想說明的道理。朱自清在用這篇文章訴說自己的不寧靜的心境,卻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他對黑暗的舊社會的反對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而作者卻生活在一個戰爭時期,但他也總是無懼無畏,所以我更應該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荷塘月色的美麗使我暫時忘記憂愁,美好生活的期望拉進了我和作者之間的距離。希望以後我有機會與荷塘相見時,也能真正讀懂作者不寧靜的內心。

《荷塘月色》讀後感4

荷塘月色讀後感我走到電腦前,毫無目的的尋覓着。在“百度”網站中我發現了《荷塘月色》,我點看文章,慢慢的便走進了文章中。“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在文章中,作者含蓄而又婉轉地抒發不現實,渴望自由的感情。“白天也少走人,夜晚更加寂寞。”讀着這段話,彷彿跟着作者走進了這條幽僻的路。在這條陰森的小路中淡而柔美的月光下不在恐怖。“我愛熱鬧”,“愛羣居”是因爲和大家生活的環境是多麼美好;“也愛冷靜”,“也愛獨處”——當然是處在這“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源”。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看見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田田的葉子,零星的荷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的淡而柔美的月光瀉在了葉子和荷花瓣上,浮在池塘中,簡直就是在用月光和荷花來畫美麗的畫。

作者把月光下的月光和荷花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的筆下盡情地觀賞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的優美風光,我陶醉了。看着看着,看到了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這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了。突然淡而柔美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着的樹,樹間透着光,可光卻無精打采的,此時蟬和蛙變成了主角。我看到了文章的末尾,我“看”着作者走進了房間,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關上網頁,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我關上網頁,緩緩地走向房間,躺在牀上,閉上雙眼回憶着書中偉大的民主戰士——朱自清。慢慢的,我將要睡了,我多麼希望夢中再與荷塘相遇。

《荷塘月色》讀後感5

《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講述了朱自清先生晚上去荷塘觀景的事。作者先寫荷塘,荷塘裏有田田的荷葉,綠葉中綴開着的荷花,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緊之後又寫了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先寫靜的畫面,之後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

接下來又寫了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先虛寫又實寫虛擬,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

整篇文章借景抒情,在朦朧的景色中使人感到作者有淡淡的喜悅但又有些哀愁。

我讀了這篇文章,開始閉着眼睛想象:荷塘邊上,楊柳沙沙作響,清涼的微風拂過,荷花、荷葉輕輕地擺動。月光輕柔地撒下,那是多麼美啊!

記得小時候去桂林旅遊,一睹甲天下的美景,那真是名符其實。在那裏我看到了無數工作人員在默默的保護着環境。世上有無數美景,但卻有許多正在漸漸消失,就是因爲以往我們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纔會有這可悲的下場。

今年年初,北京等地持續的霧霾天氣,幾百米的能見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更主要的是,惡劣的環境危害到了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得咽炎、鼻炎、肺炎的人越來越多,據說霧霾天氣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情緒。而一到春季,我們內蒙古的沙塵暴也會肆無忌憚的去首都北京旅遊觀光。

作者在家門前就能看到荷塘美景,可我們此刻各地的名勝古蹟,在旅遊旺季垃圾也會成爲一道“風景”。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覺做到把產生的垃圾帶走,何來景區垃圾漫天。

爲了這些美麗的景色不會消失,爲了我們身邊也能夠有美景怡情,我們人人都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荷塘月色》讀後感6

畫家用最普通的筆,勾勒出最美麗的圖畫,作家用最樸實的語句,寫出最耐人尋味的意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能把美展現地淋漓盡致;沒有過多的修飾,但也能讓我們思想和心一起飛到他的世界。

這就是我讀朱自清先生作品的感受。

其實,我最想與大家品讀的就是他的《荷塘月色》。文章的頭幾句就把情境從家裏的'溫馨的景象慢慢地轉換成了月下孤涼的夜晚。

夜晚那條曲折的小煤路,那些楊柳都給人一種悲,更有一種害怕的感覺。

荷花,象徵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韻致,我想,朱自清先生也像荷花一樣吧,潔身自好,他爲了排遣心中的抑鬱纔會在夜深時獨自享受這月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一切是那麼地安靜。腦海裏可想,可不想。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現在都可以不理會。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走着,走着,朱自清先生纔開始欣賞着月下的荷花美景。田田的葉子,亭亭玉立的舞女,羞澀地朵兒,還有零星般得光點,真是光與荷花的完美結合,映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一般的水墨畫。

光,漸漸地暗了些,周圍從荷塘變成樹叢。黑影,漸漸鋪在地面上,顯得那麼和諧。蟬聲和蛙聲打破這死一般的安靜,一唱一和,不厭其煩。兩首詞把朱自清先生的情緒涼了下來。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彷彿又回到起初的心神不靜。

作者回到了家,我的文章也看完了,荷塘月色的美麗令人暫時淡忘憂愁。這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和諧社會地期待。在有着大好的生活條件下的日子,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荷塘月色》讀後感7

我走近書桌,拿起《荷塘月色》這本書,慢慢讀了起來,靜靜走入了文中的世界。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黑暗的現實既想“超然”卻又努力“掙扎”的心跡。

文章一開頭寫到:“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作者想借遊荷塘排解苦悶,於是從一開頭,他就以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着讀着,我似乎也走到了荷塘邊,同作者一起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不寧靜和彷徨,我的心情也隨着波動起來。

朱自清在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寧心靜後,描寫了一番寧靜與現實不同的景象——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描繪,象徵性的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爲排遣心中的苦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不睬,這種詩一般的境界多麼的令人神往。他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我受用這無邊的荷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的荷花,風中滿是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着薄雲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月光與荷花描繪的美麗圖畫,作家把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描寫的那麼神聖寧靜,我在他筆下盡情地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漸漸地,合上了書,閉上了眼,回想着朱自清這位偉大的民主戰士,我閉上了眼,荷塘田田,盈盈月色,我們在夢中相見吧!

《荷塘月色》讀後感8

高爾基曾經說過: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是的,對於讀書,就是要抱有一種廢寢忘食的心態。一本好書或是一篇詞句非常優美的文章是不厭百回讀的。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朱自清散文精選》。

這本書彙集了朱自清生平寫的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我非常喜歡的文章,叫做《荷塘月色》,光靠我說你可能體會不到這篇文章的的詞句的精美就讓我和你介紹介紹吧!這篇文章我前前後後讀了5遍,我認爲一篇好文章哪怕是讀10遍,20遍也是值得的。裏面的好詞好句實在是太多了,我把他們都做了摘抄,比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的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花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通過作者的一系列的比喻使我感受到葉子,白花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景物,而是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富有着青春的活力和自信,簡簡單單的事物,被朱自清先生寫的是那樣的生動形象,富有生機,可見他的文學功底是有多麼的深厚。

還有一句:月光是隔了樹照進來的,高出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梢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和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段話把影子月色寫的是那樣的交相輝映,非常和諧,使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我非常喜歡。光是這一篇文章就是我爲他所傾倒,可見其他的文章也不會遜色多少,我還推薦大家去讀《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等。相信我的選擇,你不會後悔。

《荷塘月色》讀後感9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從這開頭就能夠讀出作者心緒不定,爲外面的事情所煩惱,可能就會想方設法去發泄。“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情緒吧。”那就去賞月光下的荷塘。在那你就會發現一切。

在第三段裏“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能夠想,什麼都能夠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從那裏能夠讀出作者渴望一片寧靜的吵雜而複雜的世界,渴望一片言行自由自在的.天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段寫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乾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文中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少女的翩翩起舞。“微風過處,吹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有着渺茫的歌聲似的。”這句話一開始讀時覺得感官上有些矛盾,不合常理,縷縷清香本是嗅覺聞出來的,然而後面卻說彷彿高樓上有着渺茫的歌聲,歌聲是聽出來的,怎樣會有呢,這也許就是文學藝術寫作的藝術手法吧,把不同種類的感官功能溝通融合在一齊,微風過處,遠處時隱時現的歌聲也和在荷花的香味了,一齊讓人神魂縹緲,有着仙境般的感覺!“葉子底下是嘩嘩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充分發揮了朱自清的想象力,因見葉子極美的風致,雖然葉遮住了荷塘,但仍能感受到底下的那動聽的流水聲,因有流水的滋養,荷塘纔會開得旺盛。這段文章中有靜態有動態,動靜皆宜,把整個荷塘的景由靜態寫成動態,給人留下極美至神韻的景象!讓你回味無窮!!

《荷塘月色》讀後感10

《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講述了朱自清先生晚上去荷塘觀景的事。作者先寫荷塘,荷塘裏有田田的荷葉,綠葉中綴開着的荷花,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緊接着又寫了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先寫靜的畫面,接着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

接下來又寫了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先虛寫又實寫虛擬,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

整篇文章借景抒情,在朦朧的`景色中使人感到作者有淡淡的喜悅但又有些哀愁。

我讀了這篇文章,開始閉着眼睛想象:荷塘邊上,楊柳沙沙作響,清涼的微風拂過,荷花、荷葉輕輕地擺動。月光輕柔地撒下,那是多麼美啊!

記得小時候去桂林旅遊,一睹甲天下的美景,那真是名符其實。在那裏我看到了無數工作人員在默默的保護着環境。世上有無數美景,但卻有許多正在漸漸消失,就是因爲曾經我們缺乏保護環境的意識,纔會有這可悲的下場。

今年年初,北京等地持續的霧霾天氣,幾百米的能見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更主要的是,惡劣的環境危害到了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得咽炎、鼻炎、肺炎的人越來越多,據說霧霾天氣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情緒。而一到春季,我們內蒙古的沙塵暴也會肆無忌憚的去首都北京旅遊觀光。

作者在家門前就能看到荷塘美景,可我們現在各地的名勝古蹟,在旅遊旺季垃圾也會成爲一道“風景”。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覺做到把產生的垃圾帶走,何來景區垃圾漫天。

爲了這些美麗的景色不會消失,爲了我們身邊也可以有美景怡情,我們人人都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作文

《荷塘月色》讀後感11

“該回去了?進了廚房想幫媽媽洗碗,卻把盤子給打了。秋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樹葉開始變黃了,風一吹,大片大片的葉子從樹上飄落下來,滿地都是乾枯的葉子,走在上面,發出"嘎嘎"的聲音。小金魚搖動着尾巴,在水裏快活的遊着;在火星寵物店裏也會有很多的活動可以跟別的寵物比賽,比如算數比賽。

人們說:“在中國,只要一提到寫春的文章就必然首推朱自清寫的《春》。”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是作者在大自然的感召和啓迪下,由心靈繪出的一幅藝術的圖畫,他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這是多麼生機勃勃、充滿詩意的春天!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天真熱情、欣喜歡快的作家形象。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有一種想背的感覺。整篇文章都是好詞、佳句,是實實在在的美文!

自從上了一年級,我每年都寫關於春天的.作文,總是隻會羅列一些春天的景物,偶爾用上一兩個比喻句,就覺得生動了。我實在是太差勁了!

朱自清還是個有氣節的知識分子。在《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一文中,朱自清寫了竟然在自己的國家遭到了一個十來歲的白種人的白眼與咒罵。他一方面揭露了那個西洋孩子盛氣凌人的醜惡面貌,另一方面也用心酸的筆觸告訴我們國弱、民弱要受人歧視,受人欺侮的道理。我想,當時朱自清心裏多麼盼望我們的民族強大呀!今天,我們中華民族早已屹立於世界之林,落後捱打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富裕了,民族強大了,人民幸福了,我們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洋人。中國人民正邁開大步,走向輝煌的明天!朱自清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讀完《荷塘月色》這本優美的朱自清散文專集,令我越來越崇拜朱自清了。這一篇篇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在歲月的長河裏,如寶石熠熠生輝,將陪着我們一路遠行。

《荷塘月色》讀後感12

在朱自清的衆多散文中,最令我陶醉而沉迷的,便是這《荷塘月色》了。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的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月下的荷塘靜如隔世,風輕花香,吸引着詩人的光顧,同樣也吸引着我的目光。細細觀來,寬闊的荷塘中亭亭玉立着些沉睡的荷花、荷葉,我彷彿看到,月光柔和地鋪在花上、葉上,哪怕是最中央的花蕊,月光也慷慨地灑下她的憐愛,整個荷塘好似籠罩着輕紗,在夢中沉睡。空氣中,淡淡的花香,夾雜着薄薄的霧氣,真是個人間仙境啊。我忍不住就要跳進書中,與那荷花共舞,與那荷葉共樂。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也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上……”花兒受葉兒滋養,葉兒被流水洗滌,一切的生命源於這水,這脈脈的水,這清澈的水,這細密密的水,而水卻被荷葉朦朦朧朧地蓋住了,使葉子更清更晶了。在這淡月微雲之下,我的思緒也忽然想到了“明月清風照綠葉,輕雲薄霧映彩荷”這句話,用它來形容這荷塘意境,再合適不過了。

伴着這清香的荷塘,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美的嚮往,對寧靜平淡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那種江南水鄉的無限回憶與懷戀。

這篇文章寫於1927年“四一二”運動之時。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實,他悲憤、不滿而又陷入對現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懷着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朱自清寫下了這篇文章。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爲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從情到景,復又歸情,是記遊,又是抒情,這樣的結構安排恰到好處地服務於寫景的需要和抒情的需要。

《荷塘月色》讀後感13

早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文人廣爲傳頌。於是,匆匆購得《朱自清散文集》,我便如飢似渴,直翻此文。

荷塘配月色,本就是讓人心馳神往的佳境,加之散文大家漫步荷塘,神散荷塘,用手中的瑰筆將荷塘映月、荷塘喜月、荷塘戀月的景緻描繪得淋漓盡致。

塘美,美在哪裏?一美水清,二美水靜,三美水有月色相映。荷美,美在哪裏?一美接天蓮葉無窮碧,二美出水芙蓉婀娜姿,三美怡紅快綠總相宜。數不盡的美化成了韻也十足,情也優柔,醉也朦朧的.詩句翩翩舞着飛進作者的文章。眼前疑似情景再現:荷花如美麗少女,含羞出浴,腳步輕盈,眉彎彎,脣翹翹;荷花似卷書一冊,輕輕捲起,頁頁新穎,如新苞露珠般透亮、明動;荷花又像姑娘的裙裾,清風中舒開又皺,夜色裏萌動而飄柔。

荷塘的月色,更是別有情趣。月也清,水也靜,月光似水,靜影沉壁,月光照水,水波映月,頗有獨釣江水的風範。月兒清逸的個性在荷塘的配襯下,淡淡的,冷冷的,一如高潔俊朗的書生,不事權貴,飽讀詩書,雋永清雅。月亮的光芒是太陽賦予的,可月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像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月光收起了太陽似火的熱情,將熾烈的情感掩映在冷冷的光暈中。

境隨意高,意由心生。在北京居住的朱自清,“這幾日頗不寧靜”,於是獨自夜遊荷塘,看到荷塘蓮葉茂盛,不由想起了江南“蓮葉和田田”的佳境,心中泛起了淡淡的喜悅。但同時又爲冷月感慨,牽掛着國家前途命運,惦記着中華民族遭受危難,從而泛起了淡淡的憂愁。這淡淡的喜悅並這淡淡的憂愁,勾勒出一幅《荷塘月色》圖,更寫出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人情懷。

《荷塘月色》讀後感14

讀散文,可以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藝術上的薰陶。但是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像漫步在蘇堤上,看着楊柳那長唱的辮子在水面上拂出一圈圈漣漪,燕子掠過樹梢,送來春天的氣息一樣,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又像一朵水晶芙蓉,散發出清香。而他的《荷塘月色》,恰好就是這雅緻的芙蓉。 清華大學的荷塘固然美,但能美過西湖嗎?但爲什麼在朱自清筆下就變得這麼美,好像人間仙境一般呢?其實,道理是一樣的。陶淵明筆下的桃源真的`有嗎?那只是他心中的一個嚮往罷了。這荷塘並不那麼完美,但朱自清加以想象,就把一個小荷塘變成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在這裏,我也不得不佩服朱自清,他和常人就是不一樣。有可能別人眼中的荷塘跟朱自清心中的荷塘一樣,但是別人能寫出如此好文章來嗎?這就是因爲朱自清字字句句都用得十分恰當,比如這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他把月光比作流水,就給人一種靈動的感覺,而用“瀉”,不用“流”、“落”,則給人以兩種感覺,一是如瀑布飛流而下,一種宏偉的氣勢。第二種是小溪流在石頭上,或一股清泉飛漱而下的感覺。別人用字用詞能如此巧妙嗎?

我畢竟還是個國小生,見解不那麼深刻,自然也會有一些疑問。第一個疑問是,朱自清說,微風吹過時,就吹出了一道波痕,使緊密的葉子分開了!微風的力量有這麼大嗎?我不太相信。還有個疑問是,朱自清又說,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這梵婀玲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但我猜它可能是一種樂器吧!但是,媽媽卻告訴我,梵婀玲是一個地方,類似於秦淮河。後來,我才明白,梵婀玲是小提琴的音譯。朱自清是戴眼鏡的。他漫步荷塘時曾說:“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風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我懷疑朱自清那天沒有戴眼鏡,看東西十分不清晰,不過,寫出的景色朦朦朧朧,若影若幻,像仙境一般。

朱自清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詩情畫意般的荷塘月色,它的魅力一直影響至今。

《荷塘月色》讀後感15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我想,假如《春》是富有生機的綠色;《威尼斯》是碧波盪漾的藍色;《背影》是充滿愛意的橘色;《匆匆》是時光輪迴的金色,那《荷塘月色》或許是……

1927年的一個晚上,“心情頗不寧靜”的朱自清先生獨自來到荷塘邊漫步,沿着煤屑鋪成的小路,在朦朧的月光下,他被那恬靜的景象所吸引,被深深地迷住了……

一路上,蓊鬱的樹林,嫋娜的荷花,脈脈的流水,吐露出“淡淡的”喜悅。(用詞準確且具有文采)漸漸地,樹上的蟬聲、水裏的蛙聲,朱先生覺得熱鬧是它們的,他什麼也沒有,“有趣的事情,早已無福享受了。”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轉眼近百年過去了,同樣是夏日的荷塘,我看到的卻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朵朵荷花像穿着粉衣白裙的婀娜少女,站在池塘裏,在荷葉的襯托下顯得那麼優雅。走近些,似乎聞見一絲清香。就如《愛蓮說》中寫得那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淨植。”(合理的引用)在碧綠的“大圓盤”下,還藏着一羣羣活潑可愛的小傢伙,它們在清澈見底的池中擺弄着身姿,輕靈地在葉柄間玩耍,真可謂是“魚戲蓮葉間”。它們時而向東遊,時而往西躥;時而成羣結隊穿梭在水中,像紅色的綢帶纏繞在花莖間;時而三五成羣,追逐打鬧,快活得不得了!

看着這蓬勃的.景象,我又想到朱先生。他直到去世,也沒能聽到歡慶新中國成立的鑼鼓聲,在1927年,那個動盪的年代,荷塘裏短暫的寧靜讓他對美、對未來有了一絲“淡淡的”憧憬。而我,就像這無憂無慮的小魚,在溫暖的陽光下,在生意盎然的池塘裏茁壯成長。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長大爲“荷塘”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