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4篇

讀後感5.43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通用14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滿滿浸透着傅雷對傅聰成長的關懷和教育的苦心孤詣。

這份巨大的心力投入,從傅聰的音樂天賦在童年顯現時便已開始。傅雷在《傅雷讀書與做人》一書中給朋友成家和的信中寫道,“拿事實來說,他(傅聰)今天的路,沒有一條不是我替他開闢的,但畢竟是他自己走下去而走得不無成績的”。

作爲父母,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得足夠好,且多是唯恐自己付出不夠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孩子究竟應受到什麼樣的教育?傅雷 在“傅聰的成長”一文中有關教育理念的論述值得參考:

“第一,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作次要。

第二,把藝術教育只當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即以音樂教育而論,也絕不能僅僅培養音樂一門,……需要以全面的文學藝術修養爲基礎。 ”

對成年後傅聰的教育,傅雷說,“有一個基本原則,我始終覺得並不錯誤,就是:做人第一,其次纔是做藝術家,再其次纔是做音樂家,最後纔是做鋼琴家。”

這是傅雷的`教育觀。

從這本家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以他深厚的學養和廣博的視野,經年累月地,如春雨潤物般滋養和開化着傅聰的內心,使他完成了人格和世界觀的建立,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艱難的攀登,攀登的高度,便決定了視野的所及。這也是本書給讀者的啓示。

《傅雷家書》讀後感2

不得不說傅聰有如此開明、大度、博學、慈愛的父母是幸運的,傅老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表達着最兒子的思念與關切,不僅在藝術學術文件與兒子交流切磋,在生活細節上發現了兒子的問題便立刻指正,耐心教導。或許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一樣,希望能與兒女在精神與生活上一起進步,但能有傅老夫婦這樣修養及知識底蘊的父母畢竟是少數,或許是接受國外文化較多的緣故,他們對兒子的愛的表達相對當時中國社會的.父母要直白得多,對兒子的讚美與思念時刻流露;當然他們對兒子的性格、缺點也十分了解,時刻叮囑。

傅聰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毋庸置疑,但作爲子女,他身上反應了許多年輕人的毛病。比如沒有及時回覆交代父母前信提到的問題,經常需要父母再三催促回信,這跟現在許多孩子不愛給父母打電話一樣。人非聖賢,傅聰在父母的教導下終於也從懵懂少年走到爲人夫爲人父,雖然與父母聚少離多,但有父母的信一直激勵,也是他一直在異國他鄉求知的堅強後盾吧。

尤其佩服的是兩位老人的格局,在傅聰逐漸進入中年後,父親多次勸他減少演出次數,多多修養身心,出去散散心,享受寧靜的生活,錢財夠用就好,不要盲目追逐。我想傅家後人,繼承這樣的家風,必不會隨波逐流,成爲追名逐利之輩。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十二年間,一百零八封信,記載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父子間的深情。

讀完《傅雷家書》,我覺得這些信件起先是父親給兒子的勸誡,中途是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最後是兩位藝術家之間的平等的交流。而我有所感觸的一篇是傅聰在遭受困難後傅雷寫給他的一封信。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作爲父親,傅雷極力的`開導他,“只要高潮不過分是你緊張,低潮不過分是你頹廢”,闡述了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正如“常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在生活中難免會有挫折,挫折是對我們的一種磨鍊,在“雨過天晴”之後,我們會發現天空是格外的藍,前途是無限的美好。

我們必須經歷挫折,只有這樣纔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就像中國人在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候,一位位英雄帶領大家走出困境,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纔有今天。擋在不斷的探索中,遭遇了無數次的困難。也正是這一次次的跌倒,才讓當發現了適合我國發展的路線,沒有失敗哪來的成功?我們要學會用另一種心情對待過去的事,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以客觀的現實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在黨的陽光的沐浴下,要認識到我們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挫折並不可怕,要戰勝自己,其實最大的敵人也就是自己。戰勝自己,相信自己。

正如書中所說:“一個認爲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纔不至於被回憶所侵蝕。”

《傅雷家書》讀後感4

《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及傅敏)的家書,從1954年傅聰去波蘭學琴,到1966年傅雷棄世,十餘年間父子(母子)幾乎只能通過書信溝通。一方面,二老對兒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關心,在家務瑣事、接人待物、婚姻生活等方面時刻提點他(我收穫了兩份菜譜,還決定效仿傅式家庭記賬法)。

另一方面,還把他當成是知己,一同討論音樂、文學等藝術。老爺子真厲害,通英文法文(給兒子寫信用中文,給兒媳寫信用英文,給兒子老師寫信用法文)懂文學、音樂和美術(各項藝術都被他打通了,非但兒子說啥他都能指點一二,便是當時的藝術家也常常來聽他意見。經常就是——你感興趣的這個問題,我剛翻譯過一本,未出版先抄錄給你。老爺子的業餘愛好是收藏,經常給兒子寄小古董。)

傅聰兼具天賦和努力,年少成名,卻能持提升藝術水平。這小子第一次離家出走,是因爲和父親爭論貝多芬最優秀的作品究竟是哪一個。他們一家真是有意思!

好的文藝作品真是振奮人心,感觸太多了,先簡略概述。

《傅雷家書》讀後感5

人們常說‘在寒假期間,是我們超越其他學生的關鍵時期’,這不,這個假期我便拿起了課外讀物,來增加我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都認爲學校推薦的書肯定會很無趣,但是我卻認爲那正好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倍受感觸。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給他們孩子寫的書信,信中包含了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在信中,傅雷還常常那自己的事例來去告誡自己的孩子,並教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謹言慎行,自己的事自己完成。

同時,傅雷在聽到孩子出什麼事時,他也會在信中給自己的孩子一些建議。當他聽到自己的孩子做錯事時,他也會在信中教導孩子。他不僅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還是孩子情感道路上的夥伴。當孩子在情感路上受阻時,他也會給孩子一些指導。他給孩子的每一封信中都充滿了他對孩子的殷切期望與喜愛。估計世上的父親都是如此,他們總在無形中透露出濃濃的.愛。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父親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愛,他的這種方式也在無形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多少天的不安,好幾夜三點醒來睡不着覺,到今日才告一段落。你的第八信和第七信相隔整整一個月零三天。我常對xxx說:‘只要是孩子工作忙而沒寫信或者是信在路上丟了,倒也罷了。

我只怕他用功過渡,身體不舒服,或是病倒了。’謝天謝地!你果然是爲了太忙而少寫信。”其中的數字令我很震驚“一個月零三天” “好幾夜三點”這個可憐的父母,幾乎每天在等孩子的信還在害怕孩子的安危。

這種日子怪不得以後父親腦子笨了許多,目力體力也不行,睡眠近十多天又不好了。大概是精神苦悶的影響。生就惶惶不安的性格,我認爲這個父親很有趣孩子在遠方而他寫的.信中卻有很多雞毛蒜皮的事,比如:明天同媽媽去杭州小住幾天,上回還是一九五六年九月陪你去玩了一次,我和媽媽特別高興的是你身體居然不搖擺了,今年暑天,因爲身體不好而停工,順便看了不少理論書,我們在此過戲劇節,忙裏偷閒,晚上還要去看崑劇,我們已看了八次之多,解放以來是破天荒的。實在是

節目精彩,演技精良,出神入化,無一不佳。大概再有一星期崑劇匯演也要結束了。但仔細想想也是想念說一次就夠了,說太多隻能證明沒有價值,而且畢竟是自家人就說自家話,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而體現家的感覺。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從某本書的片段吸引的,然後買了一本看,本以爲大部分是家長裏短,實際內容卻讓我收益頗多!

這本書不僅讓我看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也讓身爲子女的我對父母的心態有了新的認識:原來父母的責罵,也是愛的一種表現。只是他們也是初爲父母,不懂怎麼表達更好!

傅雷對傅聰的教育,讓我總是忘了他是個文學翻譯家。他對鋼琴曲深刻的瞭解,對美術作品獨到的見解,讓我深深地敬佩!傅雷在專業上,教導傅聰專心認真的練習鋼琴,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在生活上,感恩每一位幫助自己的人;也要及早做好生活開支預算,不要爲金錢憂愁,避免因演奏會過多耽誤新的鋼琴曲的練習。在婚姻上,希望傅聰認真對待另一半的'選擇,尊重妻子,照顧妻子的感受,共同成長!也總是在信中教導傅聰,祖國非常偉大,要用自己所學努力回報祖國!

這樣的傅雷,難怪總是讓人忘了他是文學翻譯家的身份,也難怪他能教出傅聰這樣偉大的鋼琴演奏家!

總而言之,這本書值得所有人都讀一讀,不管是爲人父母,或是爲人子女,都值得借鑑。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傅雷於1945年1月18日晚寫了寄給出國的兒子傅聰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臺上的離別勾起了對兒子童年的回憶。從兒子倔強出走到父親的懺悔,無不體現出父親的懊悔。這一走,使嚴厲的父親在內心上受到譴責,對傅聰太過於嚴厲了,但也體現出了深沉的父愛,傅雷也因此擡起了不斷寫書信的筆。

此後的.幾十封信中,角角落落無不體現着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父親買兒子每一場演出的唱片,父親知道兒子這幾天會有哪些安排,甚至是生活繁瑣的事多多少少都有談到,並關心傅聰的情緒問題及對藝術的理解,雖然寫的都是事,但流露着的都是滿滿的情。

書中沒有附上傅聰過多的回信,但是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兒子是非常信任父親的,及傅雷對孩子改變後的誇獎及讚許,都表現了傅聰接受了父親的愛並試圖也傳遞自己的愛。在海外巡演前,傅聰看着報欄上自己排的滿滿的音樂會,並感慨自己異國他鄉,父親並看不到,也有一屢屢憂傷,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的細節,都足以體現出父子二人天南海北對彼此的愛。可無奈的是,這桃花潭水都深不及的父子情,草草一封書信怎能代替?傅雷的信似乎是帶殼的果實,剝開了,便是一顆盼兒,憂着父親的心。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爲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爲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在讀《傅雷家書》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傅雷反覆強調了一種人生精神,人生態度。它不僅指引了傅聰,也啓發了我。

如果沒數錯的話,他提到了四次。其中一段原文是這樣寫的:“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鬆動,包管你有好成績。緊張對什麼事都有弊無利。只要憑愚公移山的意志,存着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馬上就叫自己寬弛,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你的手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鬆。”

我認爲這種隨時調整自身精神的習慣不單適用於傅聰比賽前,也適用於學生考試前,適用於我。像我現在的學習生活,時常會有大考小考如果精神一直處於長時間緊繃的狀態,不利於心理健康,也不會對學習有太多幫助,反而會適得其反,陷入疲勞而耽誤課業。在考試前,也應做到不緊張。但是這並不是能輕易做到的。

這時回顧傅雷說這話的背景——傅聰每小時練習鋼琴八小時以上。他的`充分練習是他放鬆精神的前提。這也告訴我,並不是你什麼都不做,還一昧放鬆,考試也能出好成果的。在你有一定的付出,一定的努力後,達到了放鬆的前提,再是調整的時間。而這個標準對我來說就是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基礎,徹徹底底地掌握老師講的知識。

這時再有一顆“得失置之度外”、“勝敗兵家之常”那樣無掛無礙的心,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效果反而好,才能希望有好成績。這就是傅雷要求傅聰做到的,也是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親愛的父母:

你們好!在閱讀完你們給我寫的每一封信後,我都能學到許多無法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您所教給我的那些人生道理,那些學習方法都能讓我越來越向成功靠近,在這裏對您道一聲感謝!

而在上一封你們寄過來的信中,我明白了:一次小小的成功並不能成爲我驕傲的資本,而是更努力向更高處發展的動力。關於去蘇聯的這個問題,我認爲我應該遵循您的建議,繼續在波蘭學習。並且我認爲我已經長大了,應該爲自己長久的未來做打算,而你們也常常爲了我操碎了心,這令我很是慚愧。儘管我有時非常想念你們,甚至想馬上回來陪伴在你們身邊;但是看了您的信後又馬上否定了這一想法——我是您的驕傲,更是祖國的驕傲;我不能因爲自己的個人情感而放棄了爲國爭光的機會。爲此,我應該更加努力,將您們作爲我的榜樣,向您們學習!

雖然您事務繁忙,但也不可過度勉強自己。您作爲家中的頂樑柱——我的父親,更應該好好照顧自己!切記不可長時間坐在書桌前工作,因爲這使您的.身體埋下了極大的隱患;您可以像我一樣,當工作感到過度疲勞時,偶爾閉目養神,或站起來伸伸懶腰,看一下遠處,這可以調節您的身體,讓您更加有充足的精力去投入下一階段的工作之中。

父親,母親,希望你們在教我人生道理的同時,也能夠愛惜自己的身體!我也爲有這麼關愛我的家人而感到幸福,謝謝您們長久以來的陪伴和關心!

  永遠愛你們的兒子:xx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如杜甫所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一封封雪片似的家書都包含着親人間的濃濃情感,而這本《傅雷家書》依是如此。

細細品讀,字裏行間流露着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愛和期望。不管他們對藝術上的.諄諄教誨,還是對生活的千叮萬囑,從中我都品味出了濃濃的親情。

傅聰出國多年,爲了避免他忘記中國的文化傳統,傅雷不斷地向他寄去一本本中國名著,建議兒子每天寫些中文日記,並堅持要他用中文與自己寫信。雖然兒子更好的瞭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差異,他有耐心的語言和西西的文字,一步一步的引導着兒子。

我看來,與許多家庭中的父子關係不同,傅雷和傅聰的關係更像是朋友。他像一個知心者一樣,與兒子天南地北的談:他們談藝術,理想的藝術同行雲流水一般;他們談婚姻,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才能持久;他們談中西文化的異同,等等等等。

合上書,閉上眼睛。想起父母,他們或許沒有傅雷夫婦那樣博學,但他們努力讓我們學會感恩,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我沉浸在這家書裏流淌的愛,久久不能自拔。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自寒假起,我們便開始閱讀一本叫做《傅雷家書》的課外讀物,似乎從書名上聽起來確實有些索然無味,連內容也十分樸實,字裏行間充滿着對於孩子無私的愛。

其實中大概內容就是傅雷及其妻子對兒子傅聰進行的人生各方面的指導和滿滿的思念,雖然就現在來說,傅雷的教育方法並不好,那是當時社會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天性。

書中,傅聰的每一次演出或是比賽,傅雷都時時刻刻關注着,雖然傅聰遠在他鄉,傅雷所給予他的愛卻不會因爲路途遙遠而減少一分,單看傅雷每一次在傅聰表演後寄給他的書信中,有鼓勵的,有指出不足的,但更多的是傅雷爲孩子驕傲與自豪,他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

看到傅雷父子之間以家書的形式來表達愛意,讓我突然想起了國小我非常喜歡的一本類似畫集的讀物,《父與子》。他以漫畫的形式,來展現一對父子之間有趣的小故事。全本沒有過多的文字,只以簡單的色彩和鮮明的人物的形象演繹着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雖沒有文字點綴,但那對父子間的互動依舊向每個讀者傳達着情意。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第一封。全家人都哭了,傅雷也爲兒時對傅聰太過嚴厲的批評而感到愧疚。全文有着強烈感情色彩的地方很多,但唯一讓我有所觸動的卻是第一封。

《傅雷家書》是我在那麼多閱讀中,讓我頗爲感興趣的一本。他用着一筆一畫,勾勒着傅雷父子之間的最深切的親情。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在寒假這一個漫長的假期,我以爲會無聊至極,說實話,我是真的不怎麼喜歡放假。

但是有一本書拾起了我的興趣,那就是《傅雷家書》。書裏面記錄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與無形的力量關懷,字字感人肺腑,動人心絃。

《傅雷家書》是我國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對兒子提出的意見,對青年人都有幫助。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在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他總是在信中和兒子討論藝術和技巧,讓兒子養成一些藝術修養,十分關心兒子在藝術道路上的`成長,無論是去波蘭學習,還是參加比賽,他總是在不斷指點他、幫助他。傅雷以自身經歷,教導兒子如何在藝術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這些道理對作爲讀者的我受益匪淺。能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是一種幸運。

書中雖然沒有特別華麗出色的語言,但是絕對的精品,畢竟,還有哪本書像這本書一樣能做到既能教育人,又可以讓人深深的感受到愛與期望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爲父親的傅雷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我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爲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爲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爲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必須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啓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我是普通人,也能夠爲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爲、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當進取地爲祖國作貢獻,創造完美的明天。

當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纔會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