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美感受美

讀後感1.15W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角色的轉換,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不應無序,不能盲從,不走形式,不爲做秀。鑑於學生知識儲量、學習能力、生活閱歷的侷限,還是需要教師的扶持引領、參與調度如何在語文課中指導學生審美呢?作爲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意識上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審美的內容,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和題材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對象,如小說和童話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詩歌散文展現了優美而深遠的意境……因此,在備課中,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髮現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乃至美的結構,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的問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性到理性的這種認識的規律反映在審美活動中,是從理解到想象,從體驗到評判,因而教學時又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基於以上兩點,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方法的嘗試。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美感受美

一、引導尋美,讓學生髮現美。

畫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教學要從詞句入手,在品嚐詞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爲什麼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接着,讓學生在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的恍恍忽忽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爲什麼不說“像”而“疑”?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歎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爲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覆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導入境,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於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我採取以下三種方法:

1.圖畫入境法。《火燒雲》描寫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燒雲”之所以值得描寫,就在於它美而多變的色彩和形狀,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可惜從出現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採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如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

1.)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

2.)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

3.)課文前半部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後,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鑑賞,然後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繫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造能力,起着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荷花》後部分寫荷花的動態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全體女生都飾荷花,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蜻蜓、小魚。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後,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麼?可能還有哪些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麼話?然後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節,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薰陶。

3.對比入境法。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西門豹》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兩種人和事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識別什麼假、醜、惡,什麼真、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鑑別美醜能力。

三、引導想象,讓學生拓展美。

如果說理解比較能夠再現形象美的話,那麼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創造意境,常言道“詩情畫意,詩中有情,畫中有意”。選入課本的詩歌和散文,正是由於充滿了詩情畫意,言雖盡而意無窮,才能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時我們總是讓學生馳騁想象的風帆,去開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有這樣兩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兩個寫景的詩句,作者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展現了深韻的意境。爲了開拓學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學生以“假如我就是詩人,那是怎樣的情景”的假設進入原有的意境,然後具體提出三個問題:

1.)煙花三月的長江是一派怎樣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嗎?

2.)你是怎樣目送朋友遠離的?朋友的船是怎樣消失的?

3.)當時你的心情怎樣?經過老師的點撥,不少學生由第一人稱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來:晚春小草碧綠碧綠的,百花散發着芳香,彩蝶輕輕的飛舞,然而這美麗的一切我都無心欣賞,我站在江邊,任憑春風拂面,只是目不轉睛地望着遠方,江中的船越來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遙遠的天邊。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個浪花推着另一個浪花,嘩嘩地滾向遠方,朋友啊,此次分別又要等到何時相見?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學生對美的理解和創造。即使學習較差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