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華)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後感8.88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說吧。

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爲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

作爲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

正是因爲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閱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說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說得太久,有些乏了。

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爲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爲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餘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會讓人手舞足蹈起來,也並不會讓人很興奮。然而無論何時,無論在汽車上,屋子裏還是桌前,牀畔;無論是欣喜,慰然,還是沮喪,寂寞,打開餘秋雨的散文,你都會漸漸融入他的文字裏,隨他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他所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魅力。

掃一下目錄,便知道自己讀的是憑藉山水風物以揭示中國文化巨大內函的一種美麗文字。讀他的文章,第一印象就是清淡,遣詞造句也自然,通暢,決沒有半點兒華詞麗句,也並不見那些故作高深的難識字。我漸漸地愛上這文字了,一點點地讀,一點點地被折服,感動。再讀進去,就會發現他文章的內容非常平實,使人親近,讓人信服,在不經意間又讓人瞭解了中國過去的燦爛文化。書中一篇《白髮蘇州》看似寫蘇州柔麗悽迷的風景,卻以小橋流水爲背景,通過描寫人文山水,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神俱佳,同時又展現出中國2500年的悠久文化史,不愧爲一篇充滿人文氣息的散文。

讀上這種文章,慢慢合上書頁,輕輕撫着封面,淡淡地嘆出一口氣來,回憶過往的事,是常有的事。看着一篇《上海人》,那是一剖視上海文明,研究海派文化的論析文章,我是帶着一陣陣苦澀的認同感讀完全文的,有時心裏會十分尷尬,並不時的說:“啊,是這樣,我也曾這樣。”“精明、驕傲、會盤算、能說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這樣的心理特徵被一個 藝術理論家、文化學者、散文作家的文字所印證,怎能不讓人尷尬、鬱悶?

《文化苦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化和史學功底,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人們種種不可能,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這大概是作者的初衷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這本書放在牀頭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前段時間信手翻了兩篇文章看,竟然一發不可收拾。就這樣每天讀幾篇,儘管有時候思緒萬千,但每次讀完心情都很放鬆。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撰寫的一本散文集。但作者無論是寫山水之景,還是敘事寫人,他都可以用類似穿越的方式把讀者帶入進去,一起穿越時空與古人話淒涼往事,一起飽覽江河山川美色,一起撫今追昔扼腕嘆息…有時令人會心一笑,樂在其中。有時又令人捶胸頓足,不知所措。總之,痛並快樂着。

這本書我也算是花了一些時日讀完,記得剛開始讀的時候,每天趕着讀,心想着這麼厚的書啥時候能讀完啊。但前兩天就要讀完的時候,我突然想停下來,又擔心讀完了沒有了怎麼辦。我常說讀到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位知音一樣,快讀完的時候就像和老友道別,三步一回頭,依依不捨情啊!

其實,散文並不好寫,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的。散文不僅講究句子的精美,還要求作者有大量的親身閱歷和大量的詞彙去表述發生的事。行萬里路方能出一卷書,讀萬卷書方能成一篇稿。而且,作者還要像觀察員一樣,站在一定的歷史維度高屋建瓴,不僅要把故事完整的寫出來,還要能夠注入一定的精神訴求啓發讀者。這大概說的就是散文中的形散神不散吧!

此外,散文還有熨帖心靈的作用。它能夠把一些看似平凡的東西點燃,在人們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又能把一些高深莫測的東西,用幾句樸實的語言展現在普羅大衆的'面前。散文有時候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它總是試圖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拉近人與歷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又非常剋制,不會拉的太近,始終保持着若即若離的距離美。

寫到這,我想到當年讀《平凡的世界》的感受。就是不管你當下的境況如何,讀完這本書,你都會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種力量,一種生活下去的希望,哪怕眼前的路途是那麼的艱辛。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讀書的力量,散文也會被賦予這種力量。有人講讀書是一件高雅的事,此言不假。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剛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時,我便想,爲什麼“文化”中“旅遊”是?苦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打開了書,慢慢得閱讀。

看另外前面的三個章節“道士塔”“莫高窯”“陽光雪”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場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通過寫風景名勝,暗處一些不公的歷史事實。當我認爲他在寫風景時,他卻寫了社會的敗態。這是很有意思的,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帶給我的是“撲朔迷離”,看完一小章節後,若不回頭再看一遍,就真得覺得鏡花水月;的確看過,但看不懂,記不住……不,起碼記住了散文的風景描寫的美。

第一篇是“道士塔”,我本以爲是寫“塔”,但實質是寫和那座塔有光的歷史事件。咋一看,一位離題了,但實質上並沒有。

整本書寫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裏面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所在,餘秋雨先生每到一個地方,總有沉重的歷史氣壓。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地方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眼珠去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那會是中怎樣的心情呢?也許,只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才會懂!

讀者這本書,就像在山水間跋涉,時不時穿插人生的回憶,這種回憶又滲入了書中的文字中。讀了幾章後,我想:歷史本身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吧。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一個人在時間的座標中點處讓人清醒有令人沮喪的一點。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悟得歷史地位爲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氣也消了大半。

何謂“苦旅”,那就是在歷史中看清自己的心路歷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有一本書,剛出世就極度暢銷,也引起了媒體的攻擊,此爲何書,《文化苦旅》是也!

我無意間在書店中發現了它,它裏面的描寫細緻入微,使人身臨其境,它裏面的故事真實精彩,引人入勝。於是,我便在字與字間遊覽起來。

此書選取了幾個比較典型的遺蹟,來自於中國,南亞,歐洲等地,各地各有特色。作者孤身一人探尋,而讀者們隱形般地跟隨他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遺蹟,受到了一陣又一陣的`震撼,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嘆。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篇《沙原隱泉》,剛開頭,我就再一次感受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嘆。在爬山之時,作者告訴我們“心平氣和了,慢慢地爬”的爬山竅門。作者在山上看見一清澈的泉水,便升起疑問,爲什麼在這裏會有泉水?在下山時,面對危險,作者則說“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就是這一篇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而在此篇結尾,作者告訴了我,這山名爲鳴沙山,這泉名爲月牙泉。一見到“月牙泉”這名字,我另有所思:據新聞報道,月牙泉的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幾年後就會乾涸。月牙泉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啊,我們應該多多珍惜它,保護它。

此書中的苦旅,並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創造雖苦雖難,但毀滅卻如此簡單。但如果毀滅了就在也找不到當年的輝煌了。

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一份財富,創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自從閱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才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座高山、每一條河流都是“文化山水”,那些高山河流留下無數文人雅士的印跡,終於形成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並用她無上的魅力深深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這本書我讀得很苦,我從故鄉僻靜的學堂走到山頂的廟堂,從綿延千年的都江堰到來到敦煌的莫高窟,大概是從道士塔開始,我便深深嚐到文化黃沙的苦了。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列車中的第一個站點,主要講清末時莫高窟的王道士偶然間發現了大量經卷,但他卻不懂藝術,硬是糊里糊塗地破壞了一些寶貴的文物。更可惡的是,有一羣外國探險者入侵此地,他們威逼利誘王道士,硬是低價買走——不,是掠奪——大量寶貴的經卷和壁畫。這一系列可恨的`行爲讓莫高窟這座藝術寶庫毀於一旦!當你看到了這裏,你可能會覺得心痛,心在不斷的滴血,因爲身爲炎黃子孫的你,看到因爲王道士和官員的愚昧無知而使得祖先爲我們留下的一件件遺物就此陷於他手。

接着就看到《黃州突圍》,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景仰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願意去找他麻煩吧?可事實偏不如人意,東坡學士的“烏臺冤案”,讓我們看到官場的複雜,看到難測的人心,有時你爲之驕傲的會成爲給你致命一擊的拳頭。在黃州,東坡學會低調隱忍,變得成熟豁達,這樣的過程很苦,但幸運的是苦難之後,我們看到他昂首前行的背影。

《文化苦旅》帶着我漫遊中國歷史舞臺,文中一個個偉大而鮮明的人物緩緩出現在我眼前,他們身上體現出中國文化的良知和文人高尚的人格,儘管有些終究沒逃過歷史悲劇。在嘆息中,這本書讓我讀懂了什麼是“中國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很早就知道餘秋雨先生寫過的一本書叫《文化苦旅》,那是因爲”文化本是一場苦旅”,今天有幸讀完全書才深深感受到餘先生這本書中書眼”苦”的含義。

一開篇,文章便顯得很苦。《道士塔》中的那個道士將莫高窟中的一件件國寶以極低的價格,爲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心和貪婪,卻將中國最古老的文物的所有價值放棄,換來的是一輛輛馬車將中國的一噸噸國寶拉走,或許是時代的抉擇吧,道士卻不知他打開的那個洞窟是世界奇絕。大西北的凜冽的風吹的敦惶在無助地流淚,如今,面對於道士的墳墓與早已空空的國寶寶庫,留下的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啊,這次第,怎一個“苦”字了得?同樣的,隨着讀者對文化遺產的丟失的遺憾,作者也感慨開來,一開頭便是對歷史的深深嘆息,讓人嘗過了苦的滋味。

隨着作品的深入,我也彷彿跟隨着餘秋雨先生遊覽大好的風景,與他一同感受與前行。“中國最偉大的建築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隨着他這樣一個開篇,我們便回到了千百年前李冰父子的時代,在他那無盡的表達下,當他對一片片風景或歡呼鼓勵,或低調批評時,都能深深感受這前人的創造與後人的或悲或驚。當然,文章中也不乏風趣地寫上海人,上海人的傲氣,對他人的.鄙視,不知是不是因爲作者也是上海人的緣故,他把上海人寫的如此令人喜憂皆具。至今讓我無法忘掉的是上海人的吝嗇,但也無不顯示出作爲大都市人非凡的頭腦與智慧。文章就在這樣一篇一篇的遊記中結束了,大半個中國便透過作者這雙充滿智慧的眼睛化爲這樣一本《文化苦旅》。

在前言中作者也提到這是他閒暇之餘的一部小作品,但令我震驚的是,這樣一本小小的作品卻記錄下的是中國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旅行,中國的所有人文與風景在一本小書中展現的如此淋漓盡致。對於書眼“苦”我想可以這樣理解:旅遊中肉體的苦,心靈的苦卻能化爲文化和思想的甜。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站在船頭的我,帶着一顆敬畏的心。去叩開這扇載滿了三峽之精髓的沉重的大門,聆聽那古樸沉重的歷史的聲音——在遠方久久地迴盪着,滌淨着我們的心靈。

幼年時的餘秋雨先生,在讀那首膾炙人口的《早發白帝城》時,誤解把白帝當作成一個身着縞銀之袍,眼中光色流蕩的一位沉穩的帝王。然而這次誤解無意之中叩開了三峽文化的大門,讓我們對三峽有了新的認識、新的見解……

一千五百多年前某一天的黎明時分,這位偉大詩人遠行的小船即將解纜,伴隨着銀袍和彩霞。他瀟灑地望着漸漸遠去的白帝城。然後緩緩坐回船艙,取其筆墨紙硯,大筆一揮,一首詩便行雲流水般的書寫下來。“遽成矣!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船上的廣播員用無比輕柔的嗓音念着這首詩,彷彿觸景生情般。帶着不尋常的語調,講的介紹了幾句。便放出了《白帝託孤》的樂曲。剎那間,餘秋雨先生在童年時的依稀可辨的幻想、伴隨着樂曲的聲音、兩岸的重巖疊嶂,一起匯聚爲一團。使人心中一震。

如果說三峽的激流澎湃是熱血,是陽剛,是無盡的力量。那麼神女峯的恬靜與她的傳說則帶着無以言表的淡淡的美麗伴隨着三峽的熱血,陽剛,以及無盡的力量。無以爲報,三峽只有以湍急疾速的浪花與飛快掠過的風影作爲無言的答謝。而作者在此處絲毫不吝筆墨地摘錄了舒婷的《神女峯》,用悽美的'語言向我們細細道來一個哀婉的神話故事,爲這次的行程平添了一絲哀婉的色彩。

此次的三峽之旅,伴隨着一個小時候天真無邪的幻想。進入了三峽這座人類精神文化的寶庫,發現了隱藏在奔騰咆哮、波瀾壯闊的三峽背後的那一絲苦苦的哀愁。

寫後小記:作者以獨特的眼光發現了三峽背後的那一絲婉約,一絲哀怨,一絲悽愁,正是書名中"苦"字的完美體現。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爲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

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們會執着於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爲過去時光的一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裏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一定就會附和讚歎。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裏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提到“廢墟”這個詞,會想到什麼樣的景象?殘垣斷壁,又會有怎樣的感覺?悽慘?空蕩

而在《文化苦旅·廢墟》中,作者餘秋雨提出了他獨特的觀點|:珍視廢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這個觀點不被大多數中國人所接受,因爲中國人不太想回憶國家的慘痛歷史了。

坐落在北京郊區的圓明園,如今只是一片廢墟。破損的大理石柱在述說着往日的輝煌與慘痛,當年與他做伴的寶物全都不見了,只剩下一片廢墟。在這片廢墟中,又有多少中國人在回憶過去的往事,慘痛的戰爭,不忘國恥?

猶太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歐洲時被天主教排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到德國法西斯的.殘忍屠殺,流亡到西亞又受到阿拉伯人的打擊,可是他們仍然在地平線上高高站起,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猶太人們知道回憶歷史,不忘國恥。在耶路撒冷猶太聖殿的廢墟中,有一座用石頭壘起的石牆。傳說羅馬人統治耶路撒冷時,每逢星期五,猶太人就會在牆下哭泣,追憶故國。因此,這座石牆成了猶太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物。猶太人崇拜,懷念廢墟,因此他們強大不可戰勝。相反,我們中國人恰恰缺乏了這一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人的思想不應只有金碧輝煌的名勝古蹟,也要有廢墟。廢墟見證的不僅僅是昔日的悲劇,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強大起來時,它所照應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崛起的前夜。廢墟不會使人失去自信,它只會使人痛定思痛,使人發憤圖強,使國家不再重蹈覆轍,不受外辱,自立於地球之上。

讓我們挾着廢墟走向明天,未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獨自出發旅行路上的心靈感悟。

在閱讀《文化苦旅》時,我彷彿和作者一起到達都江堰,驚歎氣勢滾滾、蒸騰九霄的江流;穿越至清朝時期的道士塔,悲憤地看着斯坦因只用30英鎊向王圓籙換取了一箱箱中華民族長達好幾個世紀的大量文物;來到風雪中的陽關,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傾聽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抵達美麗的杭州,在蘇堤上漫步,充分領略水光山色、陰晴寒暑;遊覽寧靜的蘇州,觀賞精緻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狹窄的小巷……

這本《文化苦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黃州突圍》。

《黃州突圍》主要講的是蘇東坡到達黃州赤壁前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入“烏臺詩案”的困境,一羣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文中流露對政府的不滿不敬,環繞奸臣,百口莫辯,最終,蘇東坡被貶謫黃州。

蘇東坡在黃州時,他的“朋友”們不僅不來信問候,而且收到東坡的書信也斷不回覆隻言片語。這炎涼的世態,這涼薄的人情,讓我不禁爲東坡扼腕嘆息。東坡就是東坡,讓我吃驚的是在這種難言的孤獨中他還能不斷自省,雕磨性情,最終竟脫胎換骨,達到真正的'成熟了!他在這裏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千古傑作,令愛人的人更愛他,也讓恨他的人更恨他。是的,困難不但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更上一層樓。看到此,我不由告訴自己,在遇到困難時,不要繳械投降,站起來,打敗它,讓困難成爲你成功的墊腳石。

合起《文化苦旅》,我仍爲它的文質優美而心動不已,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個有名的旅行勝地,其間還穿插了不少歷史故事,富含哲理,這種閱讀感受對我而言,真如這句詩:“高鬆出衆木,伴我向天涯。”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遊;文化苦旅,在學海中航行。這是一本集歷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讀歷史,知名人名事;讀山水,覽大江南北;讀人文,賞民風民俗。它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爲什麼叫《文化苦旅》?先說一個現象:中國人每當假期,總想去名勝古蹟旅遊。我們嚮往的,僅僅是景色嗎?當然不是,遊客更想體會的是文人曾經的情懷,去尋覓曾經使人陶醉的'詩意,去感悟意味深長的哲理。當我們徜徉在古聖先賢曾流連忘返的花徑綠洲時,彷彿瞬間與先賢們產生了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人們想借此對國家、歷史產生新的理解與感悟。餘秋雨先生,正是想借此來弘揚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但是,這種精神並不好悟,需要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去思考、體會,才能領悟到真諦。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這意味深長的語句出自這本書裏的《陽關雪》。陽關,這個地名是那麼令人蕩氣迴腸!“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陽關道飄蕩千年,他所表達的陽關,是威武雄壯的,寄託了深深的友誼……唐人就是這樣,再大的困難也抵擋不住他們前進的步伐,扼殺不掉他們樂觀。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樂觀,那這個社會將更加美好。

陽關,我覺得它是中華民族品質的象徵,它屹立在黃沙之中,昂首挺胸,眺望遠方,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堅強性格嗎?它開放積極,絲綢之路在它腳下通往西域,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這不是中華兒女的博大胸懷嗎?但是幾百年後,餘秋雨來到陽關,看到的只是土墩、沙坡、荒草、石碑,還有殘雪……陽關被廢棄,陽關的坍塌,使中華民族更有骨氣。陽關之後,再無陽關!

苦,苦如開山,功成始得瓊瑤;旅,旅如探險,完後必獲璞玉。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餘秋雨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是最讓我喜愛的還是餘秋雨先生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餘秋雨先生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但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但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但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前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前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正因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是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餘秋雨先生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迫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可以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是值得我去細細的啃讀,而不是一個勁的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風景、文化古蹟、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很真的見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美麗都顯得那麼的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裏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一幕在我的腦海中滑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新、變革。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稱爲非物質文化。

除了在作者的帶領下游歷一番外,還有是認識到了作者的思想、看物看事的方式。反觀現代社會中又有幾個人能完全理性的看待事和物呢?我想應該不會有很多吧!但是作者做到了,當我們大夥嚮往上海,羨慕上海人的時候。作者卻是理性的思考、合理的分析,講述上海人的無奈,考證上海的由來,敘述上海的波折、災難、變化,對上海和上海人做出了一個全新的定位,讓我一頭熱的心趨於平靜。不再盲目、衝動,面對像上海這樣大都市的誘惑時也可以心平氣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