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實用[9篇]

讀後感1.4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滸傳讀後感實用[9篇]

水滸傳讀後感 篇1

讀完《水滸傳》,我不禁感慨萬千。

看梁山第一頭領宋公明,開始覺得忠義兩全,然後又覺得他真能忍,其他官員欺負宋江,宋江也不說一句話,不反抗一次。但是事情出現了轉機,晁天王爲報答救命之恩,好心好意讓宋江坐第二把交椅。從此,吳不離宋,宋不離吳的局面開始了。宋江是個有義的人,但是又爲何又做出架空晁蓋,毒死黑旋風等不義之舉呢?很簡單,宋江是個小小芝麻官,沒什麼理想,能在江湖上混個“及時雨”“山東呼保義”等稱號就已知足。但後來上梁山,做了副寨主。權力大了,想法也就膨脹起來。還想弄一個忠義兩全的高境界,所以總想着招安。宋江也是好漢中最不灑脫、最不自由的、每每捉來的有名望之士,宋大哥總是有着三部曲。

一是喝退綁繩的小卒。

二是親自解繩。

三是鞠躬倒茶。

真能收穫人心,也不嫌麻煩。可見,在創業之期,宋江還是“他時若隧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說道灑脫還數二龍山老大魯智深。打鎮關西犯官司,是爲了救一對並未有交情的父女。後來當了二龍山一把手,相鄰的還有桃花山和白虎山。這兩個山頭與二龍山絕對不在一個層次,但魯達並沒有兼併山頭的意思,何等灑脫!再後來,武松要跳槽,不跟二龍山幹了,魯提轄順水推舟,接受了宋江的“招降”。晁天王一看不高興了,這不是明擺着搶老大的`風頭嘛!負氣要帶兵打仗,又中毒箭身亡。宋大哥一門心思想招安,可以說吳學究起了極大地作用。吳用真陰,乃真小人也!晁天王在世之時,他遠晁親宋,二把手和三把手聯合對敵晁蓋。還有朱武,朱武的本事和吳用差不了多少,可人家智多星排天罡第三,朱武呢?別說第三,連天罡星也沒混進去。神機軍師當初可是少華山坐第一把交椅,爲什麼不能得到重用呢?很簡單,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吳用唯一可抗爭的只有朱武,於是,把朱武調到盧俊義的手下,盧俊義是副手,不敢,也不能與宋江抗爭,朱武知道有聰明也沒地方使。梁山招安,朱武找公孫勝求仙去了。而吳用、花容吊死在宋江墓前,林沖鬱郁不得而終,真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魯達、武松這等莽漢,反而明哲保身,善始善終。當然,最聰明的還屬燕青,沒有受到迫害,挑着一擔金銀財寶走了。宋江的確是忠,只可惜愚忠,還害着一幫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只活得二十三人。是非功過,難以評說。

總之,讀完《水滸傳》,真不虧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讀後感 篇2

品讀水滸中的往事,猶如觀一場電影大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有開端、有高潮、有平靜、也有波瀾壯闊!

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安靜地坐下,不驚起一絲灰塵,開始我的電影之旅。電影開始播放,觀衆卻寥寥無幾。"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州哇……"我對水滸的印象只停留在小時候電視劇中打打殺殺的.場面中!

電影繼續播放,漸漸有人到。

林沖被高俅陷害,家破人亡無處可歸,只得上落草。而魯智深因路見不平救了林沖惱了高俅,後也上落草,看似上處於自由快活,也事出無奈。他們堅持正義,公然與奸臣權勢做鬥爭,可無奈胳膊拗不過大腿,只能暫時躲離。他們是被"逼"上樑的!

電影開始進入了高潮,座無虛席。

有景陽岡武松打虎,也有花榮樑射鵰;一百單八人,他們都因不滿朝廷奸臣當世,也出於志同道合於是結拜聚義。面對高俅上萬大軍,樑英雄在吳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同仇敵愾、視死如歸,以少勝多擊退朝廷大軍,因上接天數,下順民心,故屢戰屢勝。在場觀衆無不爲之驚歎,咋舌稱讚,更有人高聲喝彩爲之歡呼,我內心也忍不住爲之鼓掌!

因幾次攻佔梁山都以失敗告終,於是朝廷只好用"招安"收復梁山。三次招安終打動了宋江,認爲朝廷有心招收賢能義士,於是欣喜歸順朝廷。

電影似乎有了完美的結局,但人逐漸開始離去。

宋江等人歸順朝廷未能在朝封官加爵享受厚祿,而是被朝廷下派討伐亂賊。李逵因此不滿,希望宋江做主反抗朝廷,但宋江出於忠順之心,喝退了李逵,甘願爲朝廷奉獻犬馬功勞。"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經幾番苦戰,有報國之心的宋江先後率軍收復了遼和方臘,但曾經的一百單八的兄弟也只剩二十餘人,雖宋江幾人能衣錦還鄉,但與昔日在樑的風光可無法比擬!

人散曲終:高俅等人因怕宋江危險到自己的地位,竟瞞過天子,用毒計鴆死了宋。宋江死前還仍不忘對朝廷的忠心,因看李逵有造反之意,擔心損害到樑忠義的信譽,無奈之下用毒酒和李逵相飲而去。

合上書本,水滸裏發生的故事彷彿又像電影一樣在我眼前一遍一遍的播放。樑好漢個性鮮明"及時雨"宋江仁德忠厚,"智多星"吳用足智多謀,"黑旋風"李逵雖粗魯野蠻卻純樸忠誠!他們出於平凡卻創造了非凡,爲國付出了汗馬功勞,而不求回報。曾經轟轟烈烈,卻又消失於滾滾紅塵中!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又有多少人能穿越古今的阻礙,爲後人留下光輝的回憶!

水滸傳讀後感 篇3

在水滸裏,魯智深是一個明亮的人。他走到哪裏,總會帶來一片明快、清朗,他處理問題總是那麼直感,在他身上,你看不到躊躇、徘徊、憂鬱、思慮、悲傷,與宋江不同,除了給佛跪拜,他再沒有給誰下跪過,他的脊背是直的,沒有什麼力量能讓他彎曲。金聖嘆評魯智深爲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寫魯達爲人處,一腔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爲人出力。”

處人待事上,魯智深很有分別。李忠和史進是他同時認識的,但一生與他們的三次相遇,在相交上就截然不同。第一次一出場,遇到李忠,聽史進說是師父,就很敬重,“既是史大郎的師父,同和我去吃三杯”,李忠要遲一步,他還不願意,將看客轟趕而去。但一看到掏錢的樣子,就很看不起,“也是個不爽利的人”。就此,李忠被他看死了。第二次桃花山相遇,在李忠周通“現放着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的別人的送與灑家”時,魯智深的行爲並不過分,因爲這樣的人在他的心裏實在是沒有分量了,不值得敬重,那就“且叫這廝吃俺一驚”。而對同時相識的史進,卻大不相同,在赤松林與史進再遇,兩人連續互拜(剪拂),感慨不已,隨後,兄弟一般,魯智深將自己自拳打鎮關西后的經歷向自己的兄弟訴說一番。聽說哥哥肚飢,史進馬上把自己包裹裏的食品拿出來給他吃,而且立即要去爲哥哥扳贏了,“一發結果了那廝”。兄弟情分在字裏行間不斷表露出來。第三次相遇,是因呼延灼攻打,李忠周通向二龍山求救。魯智深前來相助,並非是李忠周通的個人魅力使然,而是魯智深從江湖義氣着眼,不計較二人的慳吝。見到李忠,魯智深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好兄弟史進,覺得自己現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連李忠這樣的'人也跟來享福,史進還不知道在哪裏,心裏真是不得過,“常常思念他……無一日不放在心上”,於是出現魯智深下樑山尋找史進的故事。站在少華山下,看不到史進,他就急,嫌朱武囉嗦,“有話便說,史家兄弟又不見,誰鳥耐煩到你山上去”。這話夠重的,人家朱武是與你一樣佔山爲王的,也好歹是史進的兄弟,就算你武功高些,也不至於這樣無禮。從這一方面也看出魯智深對史進的思念心切。他是一貫好酒的人,得知史進被拿,連酒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着,直提着禪杖,“不知哪裏去了”。

水滸傳讀後感 篇4

原本對《水滸傳》是一點興趣也沒有的。

畢竟我是個女生,自然是喜歡脂香粉氣、柔和詩意的《紅樓夢》多一些,認爲成天打打殺殺的《水滸傳》很沒勁。

可是,當我翻開扉頁時,深沉的文字間縈繞的古老質樸之氣已將我徹底征服。一個個粗壯的鐵血漢子,他們重情重義,直率坦誠,不拘小節。如果說《紅樓夢》是縈繞在耳邊的一支琴曲,婉轉悠長,餘音嫋嫋,那麼《水滸傳》就是迴盪在腦海裏的鼓聲,大氣磅礴,震人心魄。

並非不愛紅樓,只是被梁山好漢的激情所感染,也想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擯棄胭脂華服,到烽火瀰漫的戰場上去廝殺一番。

除了熱血澎湃,《水滸傳》細膩的筆觸也讓我印象深刻。古白話是有些生僻難懂的,然而卻更有味道,將人物形象勾勒得充實豐滿。一百零八位好漢,多數性格鮮明,即使有個別性格類似的英雄,作者也會將他們的不同之處表現出來,讓人過目不忘。像魯智深和李逵,兩人雖都是直爽魯莽的好漢,但魯智深粗中有細,仗義疏財,李逵直來直往,率真耿直,甚至濫殺無辜。

反面角色的刻畫也很不錯。而我認爲,《水滸傳》中最大的反面角色就是宋江。

因爲宋江他厚顏無恥、背信棄義、虛僞、狡詐,就是一個紅果果的卑鄙小人!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宋江一心想招安,想過安生日子,結果讓那麼多人給他陪葬!既然他本就不想爲寇,上什麼梁山?既然他看不清朝廷x敗、大局形勢,當什麼首領?最後竟怕李逵替他報仇,壞了“忠義”,騙李逵也喝了毒酒!這就是爲了名聲、面子而不惜殺了兄弟的宋江!一介懦夫!而且每次俘獲敵方將領時,他都要“慌忙解開繩子”,怒叱手下,扶起將領,作勢要退位讓賢。人家臉皮可沒他那麼厚,自然是受寵若驚、羞愧不已,最終臨陣倒戈,助他裏應外合,取得勝利。偏偏這招他還屢試不爽,真可恨!現在想到宋江這種行爲我還有些咬牙切齒,但不得不佩服作者確實把宋江刻畫得很生動,使宋江的僞善嘴臉深入我心。

話又說回來,宋江之所以如此,只因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長期處於封建階級統治下的'古人,難免如此。而在當時,能打破舊貌的,或許只有戰火。

戰火是可怕的、無情的,兵馬喧囂中,會有無數條生命失於馬蹄之下。亂世中,會有人站在巔峯,臨風而立,指點天下,而更多人只是在他腳下,鋪就通往頂端的路徑。如果可以,我寧願做一縷戰魂,只要在金戈鐵馬之下,烽火狼煙之中,找到自己就夠了。寂寞清冷的月光下,我可以燙一壺酒,唱一曲小調,在回首間,望見那離世孤傲的背影,知道自己付出的意義,便可安然策馬而去,在如血的夕陽中,奔赴自己的宿命……

當然,《水滸傳》要告訴我的,遠不止這些。

水滸傳讀後感 篇5

大家看過的“四大名著”裏的其中之一《水滸傳》麼?《水滸傳》特別的好看。裏面講的`是一些覺得朝廷對老百姓不好的人,組成隊伍,攻打朝廷。他們就把根據地設在了梁山,因爲這地方易守難攻,所以他們每次都取勝。他們一共有108人。所以大家都叫他們“梁山一百零八好漢。”

在《水滸傳》裏,有名氣的有許多。比方說宋江,他三打祝家莊。魯智深,人稱花和尚。徐寧,擁有武器鉤鐮槍,可以鉤馬腿、林沖等好漢。我最佩服的是武松,所以他的故事我是百看不厭。我跟你們簡單講講“武松打虎”吧:武松因爲有事要經過景陽岡。來到景陽岡下,看見店名叫“三碗不過岡”武松心想:這裏怎麼叫“三碗不過岡”呢?武松想着想着就走了進去。

武松坐下後道:“店小二,拿酒來。”店小二就拿了三個碗,一雙筷子和一碟熱菜拿到武松面前,武松因爲很渴就把一碗酒喝了,道:“好酒!”然後武松又說道:“有下酒菜嗎?”店小二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那就來兩斤熟牛肉店小二就給武松上了兩斤熟牛肉。武松又喝了一碗,然後又喝了一碗,恰好是三碗酒,叫道:“好酒!此酒好生有力。”武松吃完後,就沒人倒酒了,武松邊敲桌子邊問:“怎麼不上酒了?”店小二道:“我這名叫三碗不過岡,就是喝了三碗的人過不了對面的岡,因爲我的酒雖然是在村裏賣的,可是好比是老酒,所以喝了三碗就會醉倒。”“我不管,我就是要喝,要不然我就把你這店給砸了!”店小二隻好給武松上酒。武松連喝十八碗酒就上山。

武松上山時,酒勁用了上來,他有點想睡覺,就找了一個光溜溜的大青石睡下了。剛一趟下來,就來了一陣狂風,接着一聲巨響,從樹林中跳出一隻兇猛的老虎。武松一看,趕緊拿起哨棒,用盡全身氣力向老虎打去,可哨棒給枯樹打斷了,老虎就撲向武松,他連忙後退,老虎見撲不到,轉身就用尾巴一掀,武松靈巧躲開,它就又倒立起來一剪,可也被武松輕鬆閃過。原來這老虎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如果拿不了,信心就減了一半,武松冷靜下來,沉着應戰。武松一頓拳腳之後,老虎就不得動彈了。他就抓着老虎的脖子,騎在胯下,提起那醋鉢兒大小拳頭用盡生平力氣一陣狂打,終於將老虎打死了。你們說武松棒不棒?

聽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是不是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去買一本看看吧!

水滸傳讀後感 篇6

山東大漢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有姓,水滸傳暑假優秀讀後感。最近,山東衛視播出了新《水滸傳》的電視劇,這激起了我對水滸傳的興趣,所以我天天都在看新《水滸傳》。

讀水滸傳的時候呢,感覺枯燥無味,整本書的字又有誰能不看膩呢。也許就是因爲這個吧,纔有了新《水滸傳》的電視。

《水滸傳》的電視可比《水滸傳》的書好看多了,什麼武打動作呀、人物神情呀,再細緻的地方也可以拍出來,讓人身臨其境,忘掉時間。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殺嫂》那一集裏面武松和西門慶打的片段,武松和西門慶的功夫都非常高,雖然西門慶剛開始佔了上風,但最後還是因爲自己的疏忽而失敗。如果西門慶打過了武松,可能他將來就是梁山好漢的其中之一了。

我最喜歡的人是宋江,他被稱爲仁義宋江,因爲他可以爲了兄弟放棄做官。古代有多少人想要做官呀,可宋江卻爲了兄弟之情不要了職位,仗義疏財,扶危救困,這是多麼有情有義呀,怪不得所有人都對他無比尊敬,一聽宋江的名字就猶如雷貫耳,對他百依百順,這麼高尚修爲的人,又有誰能不尊敬呢?

看水滸傳呢,必須要知道的就是一百單八將的名字,我現在已經能說上幾十個了,讀後感《水滸傳暑假優秀讀後感》。我覺得他們的名號,是與他們的'個性相對應的,比如,李逵因爲人黑、行事莽撞,被人稱爲“黑旋風”;張順因爲精通水性,如魚得水,被人稱爲“浪裏白條”;杜遷因爲長得高,被人稱爲“摸着天”;白勝因爲膽小如鼠,所以被人稱爲“白日鼠”;吳用因爲聰明,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前知五百年,後曉五百事,所以被人稱爲“智多星”……總之,《水滸傳》裏的角色個個都有性格顯而易見。

除了佩服作者的文筆以外,我還佩服新《水滸傳》的導演。因爲他通過書面的描寫就可以將裏面的人物全部“變活”,這需要懂得歷史上宋朝的風土人情,真是厲害!

總之,新《水滸傳》演的惟妙惟肖,花和尚力大能拔垂楊柳,市井中拳打鎮關西,像開了個醬油鋪;景陽岡武松三碗不過岡,打死佔山的大蟲;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槍挑仇敵;彷彿他們真的是書中的人物,身懷絕技,豪氣沖天。但是演員不是那麼好當的。據說演員們因爲劇情需要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很傷身體;劇中人物使用的武器均是真傢伙,大鈑斧,禪杖,重則上百斤,沒有武術功底是演不了的。戲裏戲外一樣精彩。真是值得一看!如果你還沒有看,那就快點去看看吧!

水滸傳讀後感 篇7

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雲鬢婀娜。

——題記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有的勇猛無比,有的神機妙算,還有的智勇雙全。但他們大多是五大三粗的漢子,有誰注意到了其中的三員女將。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爲女子是卑微的,可誰說女子不如男?

一丈青就是三員女將中的一位。她不僅會使日月雙刀,而且飛石與紅錦套索也是用的得心應手。

我們能看到她在戰場上非要殺敵的背影,但又有誰知道她童年的陰影?

幼時,她與她的家人被遼兵抓去,扈三孃的兩個姐姐都很漂亮,耶律胡欲納爲妾,但她們性情剛烈,寧死不從。耶律胡便將二人殺了,正欲殺扈三娘,她便求耶律胡不要殺她,可以幫其放羊,耶律胡也同意了,那時她才13歲。

我,震撼了。這麼小的她便忍辱負重,能屈能伸,不感情用事,我也知道這件事不會就這樣結束的。

爲了報仇,她開始習武,身邊沒有器械,她便打起了石子與頭髮的主意。她將兩位姐姐的辮子與自己的辮子紮在一起作鞭子,而她放的那羣羊便是她聯繫的對象。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她不懈努力下,她的飛石、套索大有長進,飛石也達到了“打羊犄角,絕不打腦袋”,套索是“只需將繩索拋出,這隻羊就沒有逃跑的道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場戰鬥中她抓住時機用辮繩,將耶律胡勒死。“一丈青”這個名號也由此得來。

這次戰鬥中,她充分體現了古代女子的智慧與勇氣,詮釋了“女子報仇,十年不晚”,誰說女子不如男?

後來她投靠了祝家莊,在與王英的戰鬥中,她又大顯身手。只見她“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蹬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舞刀來戰,刀法嫺熟”,“縱馬追上,把右手刀掛了,輕舒猿臂,將矮腳虎提離雕鞍,活捉了去”。

可是她不僅能屈能伸,而且武功高強,活捉王英不就說明了這一點!誰說女子不如男?

“自古紅顏多薄命”。在大戰烏龍嶺時,她的丈夫被妖法迷惑,不幸陣亡,我似乎看到了落日的餘暉褪去的晚霞的一酡紅,夜像半透明的`墨油紙漸漸鋪展開來“小賊,納命來!”那是扈三孃的咆哮,淌過了王英,淌過了夕陽淌過了時光……她臉上的淚,黃昏給她勾勒上了金黃的邊……

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毅力,與對丈夫、對梁山、對朝廷的忠誠也是她生命中的一大亮點。

在現在這場抗疫戰中,也涌現了許多巾幗英雄,李蘭娟是其中一位。她已經在一線連續奮鬥了十幾天,她的身後更是有許多人在努力,我相信病毒總會退去,春天總會來到。

扈三娘一位集美貌、智慧於一身的女子,在戰場上她是常勝將軍,在家中她是賢惠妻子,她沒有成爲時代產物,而活出個性,活出風采。

誰說女子不如男!

水滸傳讀後感 篇8

替天行道,忠義雙全。

—— 題記  

水滸傳,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著,那錦面大旗上刻着“替天行道”四個大字。書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的歌頌了農民革命的鬥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小人;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濟貧、義薄雲天的好漢。  

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個英雄豪傑,他們都是一個個忠義之士,他們爲了正義可以奮不顧身。不必說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行者武松瀟灑的醉拳;也不必說吳用的足智多謀……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義”可以解釋爲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爲了正義,爲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爲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爲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義”是梁山好漢聚衆舉事的動力,它使起義隊伍日益壯大;然而“忠”則是葬送起義事業的禍根,把梁山好漢一步步引向苦難的深淵。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被奸臣高俅弄得幾近死絕,《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人稱黑旋風李逵,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爲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

讀完水滸傳之後,我覺得我們做人就要像宋江那樣仗義疏財,武松那樣光明磊落,李逵那樣俠肝義膽……

水滸傳讀後感 篇9

早就聽人說過《水滸傳》,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看,通這次讀書活動,終於讓我有機會見識了這本名著。《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經典之一,它以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擎天立地的作物體形象,以及史詩般的筆觸征服了中國讀者。它還被翻譯成日、朝、英、德、法等多種文字,爲各國人民所喜愛,成爲世界文學名著。

就其思想價值而言。《水滸傳》如滾滾巨雷,幾百年來一直迴盪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夜空。愛之者誇曰:“不讀《水滸傳》,不知天下之奇。”禁之者罵曰:“一部《水滸傳》,教壞天下很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但無論愛憎,誰也無法低估這部奇書的震懾力量。就文學創作而言,《水滸傳》乃是我國 沒有一次企圖將《水滸傳》這定於一尊的做法是獲得成功的,爲了更好地閱讀這部偉大的作品此處略陳幾點看法。

一、宋江等三十六人在山東造反之事,《宋史》中確有記載,其中以《張叔夜傳》所述最爲集中,但就目前資料,並不能表明它葛於農民起義是其他性質明確的反叛活動。而《水滸傳》是文學創作,它“是集合許多口傳”,並不是歷史人物的真實傳記。文學不等於歷史,文學創作和拉欣賞更不能以史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小說中的梁山泊好漢是一支“替天行道”的造反大軍,棋核心領導層並無農民之地位,倒是下層官吏,軍官,富豪們踞於首位。期政治綱領和農民起義的目標毫無瓜葛,作者落墨於農民生活的寥寥無已,倒是市井風俗,三教九流,宮觀寺院,官府衙門,刻畫得淋漓盡致。

二、《水滸傳》中確實貫穿着“招安”的'線索,魯迅先生曾聲討“終於是奴才。”但是,不能忽視的是《水滸傳》是一部悲劇性的作品,“招安”之後,宋江等人的命運相當悲慘,並未能逃脫類似方臘的下場,這悲劇性的結局,實在是對“招安”的肯定,還是否定,確實值得深思。他的一點總是被讀者所忽略。

三、單一主題論並不是理解《水滸傳》的入門鑰匙,相反,從多元,複合的角度,從文義,兼容的定義去理解《水滸傳》,倒是能把握全書的主體。《水滸傳》的成書和讀書過程是漫長的,其中凝聚着知名和無名作者的心血,觸含了不同的價值,它是一個幼唸的發展過程,不可將其割捨開來。《水滸傳》的版本堪稱體系龐大,關係複雜,自身可分爲繁本和簡本四個系統,其中又分有百回本,百甘回本,七十四回本等裏面更有許多精彩的人物:智多星吳用,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