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電影《心迷宮》觀後感

電影9.92K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心迷宮》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心迷宮》觀後感

很多人都認同父母永遠爲子女好,即使父母做了錯事,也堅持父母的出發點是爲子女好,並用“好心辦壞事”來進行開脫。

家庭裏有人犯了錯,背鍋最多的是孩子,父母總是把“愛”掛在嘴邊,常常用“愛”的名義行“法西斯式”的教育而不自知。

孩子的訴求無人傾聽,平等交流無法實現,沒有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愛,生活中多見到父子反目,母女成仇。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很複雜,那些看似真心實意爲孩子好的行爲,其內核並不純粹。

《心迷宮》裏面就有這樣一對感情不和的父子,因爲一具屍體使村子發生了一場鬧劇,最後也因這具屍體,倆人相互理解和原諒。

這部影片於20xx年10月16在中國上映,劇中沒有一個“大明星”,全是“素人”,卻以170萬的小成本收穫1023。53萬的高票房,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6,與今年大火的《我不是藥神》相差無幾。

《心迷宮》的導演用了環形敘事的結構,顛倒時間和空間,使劇情緊湊,敘事明快,能讓觀衆全程都盯着熒幕,不敢落下一分鐘,完全猜不出故事的走向,而且一點都不生搬硬套,一切都從容自然。最值得稱讚的是它通過描繪中國小城鎮和鄉村來展現人性,接地氣的程度在國產電影中實屬罕見。

不務正業的白虎爲了逃避賭債連夜回村,哥哥竟說他已經半年沒回過家,村裏的妙齡少女黃歡失蹤,麗琴進城打工的丈夫說好回來,卻遲遲不見蹤影,這一連串的怪事,都源於一具突然出現的燒焦屍體。

而這具屍體的製造者,正是那對情感不和的父子。

肖宗耀與相好黃歡到山林裏幽會,黃歡爲了留住肖宗耀,騙他說自己懷孕了。肖宗耀深感詫異,他知道父母不同意他倆的婚事,所以準備對孩子一事進行隱瞞。

沒想到回鄉路過山林的白虎聽到了他倆的談話,白虎要求他們交一萬塊做封口費。雙方爭執中,肖宗耀致白虎意外死亡,肖宗耀、黃歡驚慌之下簡單掩埋屍體,便慌張逃到縣城。

在酒席上喝多了的村長肖衛國路過樹林時解手,無意間目睹兒子宗耀錯手殺死白虎的整個過程。肖衛國在兒子離開後將白虎屍體燒了,試圖將現場弄成白虎因疏忽把自己燒死的樣子。

第二天村民發現屍體,開始認屍,除了肖衛國外,大家都不知道屍體的真實身份,肖衛國又有村長之權,他不讓村民報警,最大程度上保護了自己兒子的安全,即使最後真出了問題,屍體是肖衛國燒得,老子背鍋,兒子照樣能得救。

講到這裏,看起來像是一位偉大的父親有勇有謀,捨身救子的故事。

細想之下,則不然。

這其實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父親自作孽不可活的`故事。

咱們先從這對肖氏父子的矛盾開始講起。

肖衛國認爲,給兒子找一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再給他娶一個城裏媳婦,生個大胖小子,等自己退休可以坐享天倫之樂,兒子也衣食無憂,家庭幸福,這實在是兩全其美。

肖宗耀可不這麼想,他看不上父親給自己找得“鐵飯碗”,覺得這種工作簡直是在浪費生命,他認爲年輕人要有遠大的理想,應該去大城市裏一展拳腳。

戀愛自由是自己的權利,父母沒有理由多加干涉,這又不是“梁祝化蝶”的時代。

老一輩的“圖安穩”和新生代的“求闖蕩”發生衝突。

和現實中大多數父親一樣,肖衛國以“過來人”自詡,用“我都是爲你好”佔據道德制高點,強迫兒子聽從自己的安排,並用手裏的資源逼兒子就範。

俗話說,強扭得瓜不甜。

肖宗耀不但不感謝父親的付出,反而跟父親冷戰,甚至恨他。

世俗觀念認爲,肖宗耀是年少無知,身在福中不知福,肖衛國真是爲了兒子好,“鐵飯碗”是多少人搶破腦袋都得不到的寶貝,娶媳婦就要門當戶對才能長久,父母在不遠游,生活工作兩不誤,這簡直是人生贏家的標配。

再說了,養兒防老有什麼錯,養育之恩,父母愛之偉大,做兒女的回饋一點又何妨,有什麼事情能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呢?

但是,在肖宗耀眼裏,父親貴爲一村之長,不但沒給自己家帶來財富,反而往外貼錢,這不符合“常理”,以爲父親無能,鄙視之。

父親對自己的夢想不但不支持,反而橫加阻撓,硬把自己剛開始的人生嫁接在他的生命裏,把兒子當成老子的“延續”,把“養兒防老”當成父親給自己晚年買的一份保險,遂恨之。

《尋夢環遊記》裏米格的家人勸米格放棄音樂夢的理由也是說,有什麼事情能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的呢?

米格說,當然有,音樂就是。

家人認爲音樂會使家人分開,所以禁止米格玩音樂,對他圍追堵截,即使到了陰間也沒放過他,

經過一番鬥爭之後,米格和家人最後達成了和解。

但是和解的前提是,家人做出改變,打破禁止,接受音樂,支持米格做一個歌唱家。

可見,親情的本質是互相理解和支持。

肖衛國所謂的替孩子考慮,爲孩子好,裹着愛的鮮亮外衣,內核卻是醜陋的自私自利。

肖衛國的計劃裏只有自己。

他的社會道德要求他做一個清廉正直的村長,所以他從不收受賄賂,甚至貼錢做好事,客廳裏擺滿的各種獎章比錢重要多了,那是他的驕傲。

攀比心要求村長的兒子要比別人家兒子的工作體面,所以他強迫兒子去上安排好的工作。兒媳婦要比別人家的上檔次,所以他必須要兒子娶一個城裏媳婦。他更要求自己的晚年要比別人幸福,所以他不允許兒子遠行。

肖衛國一點都不考慮肖宗耀怎麼想,他也不在乎肖宗耀怎麼想,兒子是他意志的延伸,是他完成自己人生規劃的工具,他沉醉在美好晚年夢中不自省,用霸道和權力讓周圍的一切走向自己的軌道。

可惜天意弄人。

兒子失手殺人,還讓自己看見了,兒子成了殺人犯,這麼大的污點肖衛國可承受不起。但是燒掉屍體,把黑的做成白的,就能承受得起了?

在利益受到危機時,肖衛國給自己精心搭建的完美人設開始破碎,無私正直的面具漸漸脫落,顯露出真實的人性。

兒子倉惶出逃,肖衛國一個電話都沒有給他打,精力全用在周旋屍體上。這能說他處理屍體是爲了兒子嗎?他更多的爲了拯救他自己的名譽,救兒子只不過是順手之勞。

屍體三次易主,最後無人認領,被遺棄山崗,本以爲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最後竟然變成困局。

肖衛國和肖宗耀一起面對着無法處理的屍體,各有所想,沒有參與鬧劇的兒子誤以爲父親幫自己平了事,感激之情沖垮了多年的恨,一聲“爸”脫口而出。

而肖衛國呢?

這具原本受他控制的屍體越來越不受他控制,就像他的兒子越長越大,越來越獨立,不再受他控制一樣。

肖衛國彷彿大夢初醒,他收起掛在客廳的獎章,辭去村長之職,心灰意冷,閉門思過。

不再強勢的父親終於能和兒子好好說一說話。

假想當初肖衛國不逼迫兒子走安排好的路,多和兒子溝通理解並尊重一下兒子的利益,兒子也不用和黃歡大晚上在林子裏幽會,也就不會被白虎勒索,更不會失手殺人,這具屍體不會產生,這鬧劇也就無從發生。

這一切的起因,正是世俗眼裏肖衛國對兒子的“愛”,真正讓肖衛國失去榮譽和美好晚年夢的其實是他的自私自利。

真正的親情絕不是“爲了你好”強迫你必須聽我的,而是勇敢去做你喜歡的事吧,累了就回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