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淺談精神喪失的中國電影

電影3.19W

我們越來越發現,在中國,真正給自己國家觀衆做電影的人少了,都在做給國際看,總以參獎爲榮,美其名曰獨立電影。路子走的是獨木橋,好萊塢的路線。行囊就是所謂的人性。好萊塢的路子適不適合國情,姑且不論,總得讓人看得懂。總拿中國表面的文化符號做文章,是走不上好萊塢大道的。好萊塢的路子是未來和天堂、地域。其好萊塢電影具有最大的特點就是零碎性,用跳躍的思維做電影,應該說在主題和手法、題材上,的確有可以吸收和吸取其精華和經驗。但不能照搬,照搬就不是你得。一切照搬和模仿都是不像的,像也不是。好萊塢拍攝電影特效多,靠眼球衝擊力烘托主題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其製作成本應該是含水分的,大多都是室內藍幕摳像,組裝合成。按照好萊塢的手法,只要有一個演員,不出屋子就可以製作大片,用組裝的技巧展示時間和空間的跳躍和銜接。這些手法花不了多少錢,沒有很神的天文數字投資。這一點,我們的確該學,而且該好好學學。再談主題的人性化。我們國內的電影在展示人性的一面,的確缺少細膩的手法和細微的展現。大背景不一定是真實再現和表現人性的唯一方法和方式。

淺談精神喪失的中國電影

大背景只能是交代時間和空間,歷史的背景和故事的'發生環境。人性其實是人的生存內在,是生活中的一些追求和所遇到的波折。往往很多人說人性的本原是性,我們對此限制的很大,所以就拍攝不出經典的作品。這樣的言論是錯誤的。人性包含很多,生活的真實不僅是真實在生活裏,還有生存的內在精神追求。最大的人性主題和內容是本民族的精神內涵,就是生存的內在精神。無論是誰,都靠一種精神支撐着生命,支撐生命精神的東西,往往比糧食更重要。當一個人的信念堅定的時候,爲了信念,人是可以付出一切的,包括接受磨難和死亡。我們把這種追求叫做理想或信仰。每一個人都孜孜不倦地生活着,不斷地試圖改變命運,然而命運只能改變人,而人很難改變命運。事實上,改變命運的都是自己,而不是環境和他人。人不可以選擇怎麼生,但是可以選擇怎麼生活。怎樣的生活都有精彩的一面,也都有遺憾的一面。往往我們在做電影的時候,總是去想怎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看不見自己眼前的美學和哲學內在的核心。這樣我們只能是走效仿、模仿、複製,甚至到了卑鄙的抄襲、剽竊的境地。中國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大片不一定就是場面的宏大,而是滲透人心和真實地展現人的精神。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行爲。娛樂文化也是文化,是文化中的精華,是藝術中可以用聲光色來表現的形式。中國式電影就是一個雜亂,就是一味地追隨,一味地添加自己的觀點,不去挖掘大衆的內心追求和精神內在。所以,震撼兩個字,在中國電影裏很難找到。我們早期電影,例如三十年代和解放後出了不少經典作品,那是因爲當時的電影人在用腦子和思想做電影,那是靠敬業和對電影的忠誠在做電影。電影本身就有商業性質,追求票房不是錯,反而是正道,是電影得以發展的陽光之路。但是,總是有人在拿票房說事,而不是拿電影說事。別忘記了,電影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精神產品。有骨頭,有肉沒精神,豬也是這樣的。有精神,沒有骨頭和肉,幽靈、殭屍也是這樣的。一個電影的豐滿,不僅在主題,還有思想和精神。外國電影人總能拿一條狗,一匹狼,一個小動物拍攝出很叫座的電影,甚至讓人感動和震撼。爲什麼呢?因爲外國人將動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聯繫在一起了,揭示了生命不僅是人所具備的,人的精神和信念動物也具備。人性化是成功的關鍵。無論拍攝什麼,人是第一位的,即便拍攝一條狗,離不開人,起碼離不開給人看。看什麼?就是看狗的吃喝拉撒睡嗎?不是的,狗的生活中,一樣有愛,有救贖和生死,一樣有愛恨和復仇。這是生命的真諦,接近真理的真諦。

中國電影精神的喪失,不僅失去了主題和思想,還失去了美學意義和價值。走了一個攝影愛好者的路,總是用一個瞬間的定格,告訴觀衆這個很美。忘記了電影的流動性和具有時代記錄性是對電影認識的缺失。我們需要敬業精神和善於挖掘和發現的精神。主題和題材處處有,關鍵在於如何的組裝和剪輯生活的定格畫面,讓它們在動起來,這纔是電影。

標籤:淺談 喪失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