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科普知識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1

1.家長做榜樣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

可以說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啓蒙老師,同時也是孩子一輩子所模仿的對象,因此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必須要做好榜樣。首先應該在平時生活中嚴以律己,這樣才能保持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聰明的家長應該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最棒的,並且爲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爲自豪,這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容易多了。除了要注意做好榜樣之外,親子之間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在與孩子正常交流的時候可以潛移默化的教孩子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可以說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爲鍛鍊孩子以後的表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2.換位思考

很多家長之所以教育失敗,多半原因是家長沒有經常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只憑借自己的想法以及看法去教育孩子,這是導致教育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必須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經常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或者有需要的話也可以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這樣他們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難處。

經常角色的互換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而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也是培養孩子溝通能力的'重要途徑。

3.成爲朋友

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經常一味的以長輩的身份,這樣只會讓孩子對你只有敬意以及畏懼,而沒有親子間該有的感情。以此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不妨放下父母的架子並且坦開自己的胸懷,學會如何去尊重孩子的觀點以及如何與孩子平等地交談,這樣才能爲孩子營造一種他已是大人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還可以讓他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家長還可以引導他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

如果能夠做到這些的話,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長期如此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溝通技巧。

4.多元化溝通渠道

在培養孩子溝通技巧地方時候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溝通的方式,還要應該採取多種渠道的教育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與人的溝通能力。比如孩子喜歡音樂,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音樂的方式,以此來循循善誘。

孩子溝通技巧的培養其實並不難,家長除了要注意掌握技巧之外還應該有充分的耐心,這樣才能讓孩子學的更好。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現在的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爲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如果說父母也是一種職業的話,那它應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因爲它沒有崗前培訓,沒有崗中培訓,既不能辭職,也不能退休。“做媽媽的憑什麼教育孩子?憑經驗嗎?哪裏的經驗?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得了重病放到了手術檯上,媽媽對孩子說:‘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我會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把這臺手術做好,但是我不是專業人士。’這多可怕!實際上很多家長每天都在做這種可怕的事情。做父母的需要不斷地學習,尤其要學習與孩子溝通的藝術和技巧。溝通的品質決定親子關係的品質,只有把溝通這門功課做好了,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爲什麼不願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首先,因爲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在家裏得不到認可。孩子喜歡的東西、崇拜的偶像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孩子在家裏覺得做什麼都是錯的;當孩子要求自己獨立完成某件事情時,家長總是不允許,要麼就是全部被家長包辦代替了。

其次,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使孩子沒能敞開溝通的心扉。一個10歲的小男孩說他考100分的時候家裏是溫馨的,但他要是考了30分,家裏就不溫馨了。孩子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時,最需要家庭的溫暖和家長的理解,可等待他的可能是一頓批評、指責甚至暴打,他還會敞開心扉與父母溝通嗎?”

另外,很多父母沒有與孩子溝通的習慣,不能正確認識性格不同導致的溝通方式的差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等,都會造成親子間溝通的障礙。有的家長說:“從孩子上國小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他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再出去玩,但是現在他都上國小五年級了,好習慣還是沒養成。爲什麼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呢?”這是因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效果不好。

如何才能提高溝通的效果

循循善誘,充分的說理,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說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 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古語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如果一味地數落孩子,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講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說,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爲大人信口胡說,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是辦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歡吃零食,卻對孩子大講吃零食的壞處,如此,孩子是不會聽從的。

其三,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跟孩子說理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並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纔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 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講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其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說理,是不會奏效的。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3

一、重視第一次家長會。

一般新生入校不久,學校就會組織第一次家長會,爲的是給教師和家長建立一個初步溝通交流的平臺。在這次家長會上,新班主任一般會簡單的介紹自己和班級的情況,這個家長會你一定不能缺席,通過這個家長會,你會對老師氣質風格有一個總體的評價,等今後具體打交道時會把握好分寸。

二、主動和老師聯繫。

發現孩子成績或其它方面有問題,你可以主動和老師聯繫。如果電話不方便。可以約定老師在他(她)工作不忙的情況去學校辦公室裏面談,談話時,把問題和自己的想法簡單講給老師,不要過多的傾訴自己的不滿和怨憤,多聽聽老師給你的建議。每學期期中或期末學校都會召開學生家長會,散會後,你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再多和老師聊幾句,千萬不要因爲等老師談話的家長多就放棄機會,因爲爲了開好家長會,班主任一定進行了大量準備,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心中有數,但限於時間,很多話不能全部說出。抓住這個時機和老師交流,你會對孩子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三、運用新媒體平臺互動。

隨着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微信微博迅速成爲時尚快捷的溝通交流平臺。家長可以通過微信圈和老師進行實施互動交流。有的班主任已經建立了自己班級的家校互動微信圈。把好的經驗文章分享給家長。同時把它作爲展示把室內日常學習管理的窗口,每天發發圖片讓家長及時瞭解班級動態,你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這個好的交流平臺,每天都上去看看,定有不少收穫。

四、敢於亮醜。

孩子在家裏有什麼壞習慣,在社會上是否接觸了不良的人,這些你都要特別留心,一旦發現有問題,不要替孩子遮掩,也不要用粗暴的辦法打罵,要及時和班主任老師取得聯繫,瞭解孩子在校情況,和老師一起想辦法幫孩子改正錯誤。

五、和老師溝通的禁忌。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希望老師對孩子好一點,於是就給老師送,害怕不送禮孩子在班裏受氣。有的家長禮數週全,班科任全部送到。殊不知這樣做是害了孩子,老師一旦收禮,在教育孩子是肯定會有所顧忌,這樣容易放任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反而是害了孩子。近年來,師風日下,和家長盲目送禮不無關係。其實,大多數老師還是愛崗敬業的,只要是聽話愛學習的孩子老師肯定喜歡。只要家長不送禮,師風自然就會好轉,風清氣正的環境才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跟孩子老師溝通注意事項

主動聯繫

有些父母有一種誤解,認爲主動聯繫會打擾老師的工作,擔心老師工作繁忙不歡迎父母主動來聯繫。其實,老師忙的就是教育孩子,父母主動來交流,不僅能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積極態度,還可以提供許多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信息,幫助老師更全面地瞭解、理解孩子,讓雙方展開有效的配合。

經常聯繫

父母千萬不要忽視針對孩子點滴的進步與老師進行交流,更不要等問題成了堆再去和老師聯繫。平時,孩子的發展是一種比較平穩的量變過程,但是質變就孕育其中。要想發現微小的`變化,抓住閃光點,在萌芽狀態時實施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必須經常聯繫。

經常定期的聯繫,可以使每一次聯繫逐漸變得簡短、有效率。由於是經常聯繫,就不必每次都介紹前面的情況,能突出主題,只交流新情況、研究新措施。

適時、適度聯繫

聯繫的頻率要因孩子情況而異,更要尊重老師的意見,一般以一週至兩週聯繫一次爲宜:間隔太短沒有必要,還會增加老師的負擔;間隔太長,則會失掉經常聯繫的優勢。

把話說在當面

不要害怕和老師溝通,老師最不怕的就是有話當面說,最害怕的是瞞他、騙他。千萬不可當着孩子一套、揹着孩子一套,更不可當着孩子埋怨老師、指責老師,降低了老師的威信也就降低了父母自己的威信。

對老師把話說清楚,有助於老師全面認識自己的孩子,也有助於老師的工作。只是父母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要全面瞭解情況,力爭傳達給老師的信息是符合實際的。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技巧4

與國中生交流

讓孩子能與自己暢通無阻的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熱切關注的問題。對於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國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並不成熟的階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是他們很強烈的願望。但對於成人尤其是父母,他們往往缺少最基本的信任,輕則有意迴避與父母的交流,重則還會與父母 “過不去”。這時候的孩子特別需要知心朋友,需要心靈關懷,作爲家長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做與孩子溝通的主動者。

1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樂趣。現在孩子因爲有我這樣的家長而驕傲,將來我會因爲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告訴孩子:在爸媽眼裏“你最棒”,因爲,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 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祕訣,那就是“你最棒”。

2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爲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爲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同事的孩子上九年級了,她很着急,就對孩子說:“九年級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卻很茫然,反過來問:“怎樣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無從下手,其實你也說不清楚操作程序。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3抓住關鍵時機不放鬆

新學期開始時。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學生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學,把學習搞上去,做一個好學生。對於學生的這一上進心,家長應該珍視和愛護。這是家長對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標,他會牢記在心。

享受成功喜悅時。假如你的孩子在運動會上獲了獎、單科競賽獲了獎、文明禮貌獲獎,等等。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時。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更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

孩子有困難或失敗時。家長這時不是訓斥,而是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家長要以樂觀豁達的精神感染孩子,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快速飛出“困境”。

他人取得優良成績時。看到別人取得好成績,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家長要抓住此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一時的熱情變爲永恆的行動。

與高中生交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家長如何才能做到與孩子很好的溝通呢?父母與孩子成功溝通的技巧:

1要認識到成功的溝通沒有祕訣

溝通沒有通用的模式,與一個孩子溝通的方式並不總是適合於另一個孩子。因此,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比如,一位母親的兒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於是,這位母親根據兒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兒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裏聽兒子向她講述故事和書裏的人物,以此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還和兒子一起聽音樂、做兒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她的兒子最終慢慢地活躍開朗了起來。可見,成功的親子溝通沒有什麼祕訣,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2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着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於交流的過程。爲了便於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如果你正忙於做晚飯或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要做到認真傾聽是困難的。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你瞭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於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經常傾聽孩子的聲音,你會發現,儘管你沒有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和建議,你的孩子卻更多地向你提出問題。這是因爲,善於傾聽的父母纔有可能成爲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創造機會交談

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你想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遊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不管選擇什麼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4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爲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爲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爲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範圍內,而不至於演變成一場衝突。

5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於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爲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着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同時,爲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麼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爲孩子願意傾吐祕密的對象,成爲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比如,你的孩子告訴你,晚上他和夥伴們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現的很吃驚且激動,或對事情的結果根本不感興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對你說什麼了。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標籤: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