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元節

關於中元節作文

中元節7.01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中元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中元節作文

關於中元節作文1

早晨,鬧鐘的“叮鈴鈴”聲把我從美夢中“喚”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無意中看了一下日曆,今天是8月24日,下面還標註着“中元節”三個字,中元節?沒聽說過.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問媽媽什麼是中元節?媽媽告訴我:中元節是人們紀念祖先的日子.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媽媽經常疊元寶呢!

到了中午,我們都忙開了:我負責疊紙,爸爸、媽媽負責燒飯菜.我來到桌前(桌上放着今天我應該疊的紙),哦,天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桌上的那疊紙足有3釐米厚,事不宜遲,我立刻動手幹了起來.我按照爸爸教我的快捷方法:先拿出一些紙,把它們平均分成幾份,再把它們捲起來,壓平,最後它們一張一張地抽出來,就行了.過了三十幾分鍾,我把紙疊好了,媽媽那邊也好了.我幫媽媽擺好飯菜,碗筷,爸爸拿了一根樹枝和耐燒的舊臉盆,再點燃蠟燭,一切準備就緒.

爸爸先從紙堆裏抽出一張紙,點燃後,一張放在大門前,再用另一張引火放在舊臉盆裏,待火燒起來後,爸爸把兩捆紙放在舊臉盆裏,過了一會兒,紙燒成了灰,爸爸把元寶放入舊臉盆中,3分鐘過去了,元寶也燒完了,等火滅了,我們趕緊磕了頭,磕完頭後,我吹滅了蠟燭,爸爸把舊臉盆端走倒掉,我們把桌子重新收拾好.

中元節是祭祖的日子.我們不能忘記:沒有祖先的勤勞,我們也不能過上如今幸福美好的日子!

關於中元節作文2

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

其實,從農曆七月七年級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民俗相信,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

這個鬼節也是衆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着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

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衆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於,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後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曆新年,第二大的節日。

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個人家裏祭拜。街普是個別擇日祭拜。市普則是以市場爲主體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門關,一個月的中元就這樣結束。

關於中元節作文3

中元節源出於道教,據《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衆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因此自古以來,民間都認爲這一天是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與佛教的“孟蘭盆會”也有很大的關係。“孟蘭”是梵語,倒懸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們認爲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

佛典《孟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鉢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爲灰燼。

目連無奈,哭着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衆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衆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孟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衆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衆僧,這樣做既可爲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爲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到了西晉,《盂蘭盆經》被譯成漢文,因爲它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我國儒家傳統的孝出國順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讚揚和重視,並在我國廣爲流傳。

關於中元節作文4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爲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爲上元,七月十五日爲中元,十月十五日爲下元。"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衆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民間則多是在此節日懷念親人,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祝願。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爲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衆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爲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爲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關於中元節作文5

中元節,俗稱“鬼節”。傳說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他的母親被關在了地府裏。地藏是個孝順兒子,不忍母親被折磨得不成樣,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徇私把母親放了出來。沒想到牢房裏的小鬼蜂擁而出,成了各個地方的“遊鬼”。所以,人們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都要“盛情款待”各地的遊鬼以保平安。我覺得地藏菩薩真的好勇敢,好有型啊,覺得連傳說中的鬼怪似乎也不那麼可怕了。

到了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擺出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供品,發?、水?、雞蛋糕,特別是我最愛吃的鬆?,真是吃了忘不了的美食。聽說做的大米要放到井裏浸泡幾天呢。蒸熟的鬆?雪白雪白的,鬆、糯、軟、冰,夏日裏能吃出一片冰涼,比冰淇淋還好吃,且更綠色。現在因爲商場多了起來,購物比做這些小吃簡單多了,所以在七月十五的前幾天,大人們則會次數繁多地帶我們去逛商店,讓我們“大開殺戒”。但我還是很懷念鬆?的味道,回味和大人們製作中的樂趣。

說說中元節這天晚上吧。這天晚上,不等太陽公公說再見,大家就開始準備上香了。六點多時,剛開始還只是一兩戶人家,可過了一會,就陸陸續續的愈發多了起來。香菸繚繞,燭火搖曳,煞是熱鬧。絡繹不絕的香客摩肩接踵,鄉音中熱情地相邀,於是乎甩開膀子的酒客吆五呼六,微醺中大笑開懷,圍坐一羣的茶客茵茵水汽中娓娓莞爾。夜色漸漸的來了,孩子們喜上眉梢,因爲屬於我們時光到了,小夥伴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炬——青青的竹竿灌上煤油,塞了毛巾,點燃了,呼朋喚友,蜂擁着遊走於阡陌、田間,嘻嚷着誰家的火光明亮,哪家的火炬持久,宛如一條夜行的火龍映照着燦爛的童顏,徹夜不眠。於是,大人們品味着鄉俗,放鬆着盛夏下的身心,孩子們追逐着鄉俗,娛悅着66無慮的童年……

故鄉的文化底蘊深厚,“鬼節”的傳說中也洋溢着濃濃的鄉情!我希望我們的故鄉——閩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標籤: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