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中秋節祭月起源

中秋節1.12W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團圓節或月夕、仲秋節、八月節等。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祭月起源,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秋節祭月起源

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衆說不一,據專家考證,在中國傳統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和中秋中,中秋節形成最晚。不過,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頭,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敬月習俗和秋祀活動。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曆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穫之際,人們爲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爲“秋報”。

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爲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中秋由來

根據古代漢族曆法,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月。農曆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稱“中秋”。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漢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作爲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書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動。唐太宗貞觀年間已出現“中秋節”一詞。《唐書·太宗記》中有“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的記載,說明當時已有節日的雛形。

在繼承先朝祭月禮儀的同時,中秋節的活動內容因爲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氣質而日益豐富起來,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的相繼出現,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節俗得到充分發揮和演進。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北宋太宗年間,朝廷正式將農曆八月十五定爲全民性的中秋節,放假一天,世俗歡愉。明清以後,中秋節繼續向民俗的方向發展,終成爲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民俗大節。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祭月

明清時期祭月儀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種以家庭爲單位的祭祀活動,這也是唐朝後根據“中秋月圓”而發展出的以“家人團圓”爲主題的漢族民間祭月活動。

祭月要持肅敬之心。《論語》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說,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邊。祭月前最好要能夠沐浴更衣,以示對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團聚一堂,面對月出方向設祭案,案前高掛月神像(俗稱月光紙),案上放置月餅、祭酒、西瓜(切成蓮花狀)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爲祭祀供品,外加紅燭兩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爐)一個,酒杯(或酒爵)三隻。如行跪(漢代又稱經坐,即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拜禮,則需在案前鋪設跪拜席位。

家人中選主祭一位(明清逐漸有“男不祭月”的習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長者。但現代祭月可以不考慮明清的`這一習俗。另外,爲了培養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熱愛,主祭之職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擔任。習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職責是代表並引領家人行使祭月的禮儀。另選贊禮一位,主導祭月的過程。

祭月儀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高聲誦讀祭文。祭文是祭奠和供奉先人神靈時誦讀的文章。在傳統的祭祀儀式上,一般都採用古體祭文,以延古風,繼承古代禮樂制度。

古體祭文的書寫格式,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僅作發語詞(可拖長音,示意“開始讀祭文了”)。緊接着開篇明義,即言明祭祀時間及祭祀誰,誰來祭祀。祭文的主體必須簡煉,簡明扼要地表達對祭祀對象的緬懷之情,常以回憶祭祀對象的生平業績爲主,或加以感情的抒發。最常見的古體祭文是四言句。好的古體祭文,語言押韻。可—韻到底,也可中間變韻。

祭文結尾用“尚饗(讀享)”一詞結尾。表示希望祭祀對象來享用祭祀的供品。

祭月不在供品有多少,只求祭祀者心存敬意。《穀梁傳·成公十七年》說,“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朱子在《家禮》中也說,“凡祭,主於盡愛敬之誠而已。”

月餅是中秋節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月餅實際上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用作祭月的供品。月餅是在祭月儀式中供月神“饗”的供品,在月神“饗”後,祭月儀式完後,祭月者纔可以“?”。

我們的先人認爲:月神享用供品後,便把福祉寄寓在供品中。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便能得到月神的賜福與保佑。月餅最早出現在唐朝。傳說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持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便把餅分給羣臣吃。這是首次將餅與中秋聯繫在一起。

《洛中見聞》也記載:唐僖宗中秋吃月餅,感到味道很美。又聽說新科進士正在曲江宴飲,便命將紅綾包裹的月餅賜給進士們。

另一流行廣泛的傳說是:元末朱元璋領導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其中傳遞消息。明朝建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正式在漢族民間流傳。

但是,這個傳說是錯誤的,因爲朱元璋沒有領導過任何起義活動,他是在湯和的引導下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隊伍,並娶了郭德義女爲妻(即後來的大腳馬皇后)。

到明代,有了大量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記載。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漢族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宮史》中寫道:“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閤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河南《通許縣誌》的“中秋,月初上市陳瓜果酒餚玉庭中,以面做一大餅,祭畢家人分食,謂之團圓餅。”

從歷史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因爲未知的因素,月餅成爲中秋節祭月的主要供品,從而將月餅與中秋節牢牢地聯繫在一起。

關於中秋,關於祭月,還有很多。。。。。。

標籤:中秋節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