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7篇

中秋節1.87W

篇一:中秋團圓夜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7篇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早早來到永強奶奶家和大家共度中秋。

因爲我們來得較早,玩伴們都沒到,我只好捉螞蟻自娛自樂。

晚上就不同了,人都到齊了,我們打開大圓桌,熱哄哄地圍着桌子吃團圓飯,看着許多美味一盤盤上來,有紅紅大大的蝤蠓、香氣四溢的老鴨湯、滿肚鮮血的花蛤…

我迫不及待地抻手抓了一支大大的蝤蠓螯,從我記事起解決蝤蠓大螯就是我的任務,唉!誰讓我年輕力壯呢,爸媽都說吃起來麻煩,只好爲難我了。我把大螯放在嘴裏左啃啃右啃啃,又硬又刺的蝤蠓螯吊起了我的饞蟲,卻讓我一時無從下口,急得我一陣抓狂。無奈只能藉助廚房的“青龍偃月刀”狠狠地拍向它,頓時蟹殼暴裂、蟹汁橫飛。這汁比蟹肉更鮮美,我趕緊把殼裏的汁吮進嘴裏。然後小小心心的剝下一片片碎殼,露出一支完整的肉腳,那肉粉粉嫩嫩的,不要說吃了,光看着也能讓人流口水。我咬了大大一口在嘴裏咀嚼着,滿嘴的濃鮮,真是太~美~味~了!不多時我面前已經吃得杯盤狼藉,蟹殼堆積如山。

飯後大人們坐在院子裏,邊賞月邊聊天,一輪圓月如明鏡一般掛在天上,照得院裏不明不暗,這種光線非常適合玩耍。我們幾個小孩子都不懂賞月,我和表哥表弟們只會在院裏的瘋跑着、追逐打鬧着,笑得站也站不穩。此時的月亮象空空的蟹盤子對我毫幾吸引力,但我還是要感謝它,只有在這樣團圓明亮的夜晚,以月亮的名義整個家族聚到了一起,感受溫馨又快樂的美好時光。

篇二:中秋的故事

中秋節又名仲秋節,也叫團圓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第二大節日,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中秋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別的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節有着一段悽美的傳說:相傳古時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大地冒煙,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崑崙山,挽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因而很受人敬仰。後來,他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崑崙山求道,巧遇王母,賜予長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將仙丹交與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發現。

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獵之時,叫嫦娥交出靈丹,嫦娥當機立斷,將丹吞下,於是就飛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瞭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舉頭望着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突然發現月亮裏彷彿出現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趕緊在院子裏擺上嫦娥最喜歡的糕點,以此紀念嫦娥。從此,這一中秋祭月的習俗就這樣流傳開了。

月餅的出現始於元朝,由於元朝的殘酷統治,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當時朝廷搜查得十分緊,軍師劉伯恩想出妙計,將紙條放進餅中,紙條上寫着:“八月十五起義。”再將餅運進義軍軍營,八月十五,一舉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將“月餅”作爲食品賞賜羣臣。於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不僅是一個充滿美麗傳說的節日,也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從古至今,有許多文人墨客爲之寫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詠月頌月,還有借月抒懷。蘇軾的《水調歌頭》,王唯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讓人想起遠在異鄉的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媽媽拿出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拿出刀切開一瞧,綠茶的,我們嚐了嚐幾口,帶有濃濃的茶香味!媽媽又切出第二個,原來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帶鹹。當切出第三個時,一看是蓮蓉的,我們嚐了嚐,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在中秋前夕,聽着關於中秋的美麗傳說,品着甜甜的月餅,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中秋節氣息。

篇三:中秋的夜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爲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裏,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着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着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於雲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裏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裏,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着,悄悄的等着,一輪明月的升起,終於,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着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呵呵,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着她,像看着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

這是,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開來吃,每個人都笑眯眯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裏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着那優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之夜啊!

篇四:中秋夜尋月

中秋佳節,月色撩人。

吃過美味的月餅,話過有趣的家事,老人孩子都已經慢慢的醉入了甜蜜的夢鄉,庭院內外顯得一片靜謐,只有那架葡萄藤上層疊的葉片不時被清風驚擾的嘩嘩聲。

月色如水,靜靜地鋪排在庭院內外,山村之間。

夜,遁去了塵世的喧囂,給山村帶來一份難得的寧謐與和諧,而我卻滿心興奮,失眠了。

驀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無聲息的溜了進來,出現在牀前的書桌上。頓時,整個房間都明亮了起來。

我是喜愛月的,對中秋之月尤是摯愛。於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尋覓這美妙的月光。

開了門,穿過小路,不遠處就是野外。這時整個月便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純潔的,帶着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輝。

秋夜,月華如水。遠處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輪廓,越發顯得崔巍了。

河流的聲響在寂靜的夜裏顯得很突出,溪流是歡快還是悲傷,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這樣流淌着,從來沒有改變過,或許這就是它的初衷吧。

從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岩石上。我仰頭尋找令我癡迷的月光。柔柔地,溫潤地,不帶有任何的紛紜,不帶有任何的蕪雜。

只是一縷清輝,只是一份寧謐,這就已經足夠了。能在這樣的夜裏,尋找到一個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經滿足了,無需再滿世界的尋找安靜。

夜,漸漸的涼了。露水溼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裏很是愉快,很是高興。心裏覺得很長時間沒有這樣的愉快了,於是心底生出一種別樣的情緒來。()

月光無聲的流淌着,河水也在無聲的流淌着。夜,消去了所有的聲響,讓所有的東西沉浸在寧謐之中。

我感到了絲絲的涼。按說,現在不是很冷的季節,爲什麼在我的心中還是這樣的寒冷呢?

白天,複雜的人際關係使我疲於應付,使我焦頭爛額。白天的延續,經常使我在夜裏不得安寧。我經常的處於失眠的境地,因而顯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別是這中秋之夜的滿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視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諛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着你,看着你走的每一步。

篇五:中秋之月

中秋之夜,我迫不及待地上到樓頂觀看明月。

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定了位。初升的月亮像雲朵一樣潔白,但是它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月兒是個善良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屋頂,如霧的籠罩了大地,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浸在柔和的月夢之中。

望着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點,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着月兔在眺望人間?可是,瑕不掩瑜,月亮依然像一面鏡子,引起我無限的遐想。

我咬了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似乎在月光的照映下更甜,更香,更有嚼勁了。

這時,我聽到了樓下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不禁到欄杆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着燈籠,歡快的跳躍着,爽朗的笑着。記得小時候,每當臨近中秋,燈籠也成爲我最美好的嚮往。提着燈籠玩遊戲,爲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數的色彩。可是在今天的月光之下,在我的眼中,燈籠彷彿也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燈籠怎麼能和月亮相提並論呢!

突然,月亮被一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隱約約地還能看到它散發出的淡淡的光芒。它多麼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和我玩捉迷藏呢!我又咬了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着雲朵中的月亮。過了一會兒,月亮從濃濃雲霧中鑽出了一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祕的樣子,讓我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着明鏡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浮現在我的腦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名曲《彩雲追月》和《二泉映月》的柔美旋律也在我心頭盪漾開來……

從古至今,有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頌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美妙神話啊!

天空,就像是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而明月,則是畫卷裏最吸引人的亮點。

啊,這如水的明月!

篇六:月明中秋

九月,一個落葉的季節,一個普通的月份,卻有着不普通的節日,那就是中秋節。自古以來,文人描述中秋的詩詞有很多,最有名的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想着想着,便哼唱起這支曲兒來。

中秋的習俗有很多,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這次過中秋,便來到了古城南郊的電視塔上。

賞月,是必不可少的,和媽媽去電視塔賞月,天氣這般晴好,一輪圓月,懸在空中,似有似無的星星,眨着眼,笑着。風輕,吹過天空,拂去一縷銀月,灑下幽夢的月光,如水般的,灑在路上,恍惚間,似乎進入了一個仙境,月光是瀑布,星星是仙女,漫步在240米的觀望臺上,竟有些陶醉。坐下,吃月餅,聊天,聽媽媽講着那中秋的故事與來歷:“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的,然後才擴散到民間。有關中秋的詩句,數不勝數,句句美妙絕倫。”“是呀,”我搶着說:“中秋節、端午節春節和清明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每到中秋,人們都要回家團圓,與家人賞月,吃月餅呢。”

擡頭望明月,夢裏再度重現家鄉的月光,俯視大西安,看着那燈火通明的道路,川流不息的車輛,又有多少是急着回家團圓的呢?想罷有許多,這樣圓的月亮,這般的亮,怎不惹得人歡喜,怎不勾起對家鄉的思念呵?過中秋,最好的方式不是給家人打一個電話祝福,也不是送禮物,想罷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團圓了,一家人坐到一起,吃着甜絲絲的月餅,喝着香甜的桂花茶,這股甜,恍若流到了心裏。此時,我的思念拉倒了海邊,想起了在大連舅舅家裏過中秋的姥姥姥爺,遙望明月,愈發思念了。我心中默許一個願望,寄給月亮,寄到了大連,寄給姥姥與姥爺,祝福之語默讀無數,不免生起些許感慨,歲月如何傳說,歲月如何輾轉,都無法阻擋我對千里之外姥姥姥爺的思念之情!

忽然想起一句詩:“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月露輕泠,思念之心,漫上心頭。團圓一次,此刻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賞完月,吃完月餅,喝起了淡淡的桂花茶,忽看見一個如餅般的月餅,聽媽媽說:“這便是最早的月餅,簡單至極,哪裏像現在的月餅,那麼精緻呢?”這個月餅,想罷是照着月亮做的,中間用香菜擺出的裝飾,應該是桂樹了,寓意是怎般的豐厚呀。這樣的月餅,吃着,讓人懷戀中秋。

中秋節,團圓節,一切都是圓的,圓圓的月餅,團圓的月亮,團圓的家人,更重要的是還有一顆團圓的心。

月明中秋,寄月中秋,靠近夢,靠近星星,心中不免一縷惆悵與思念。

篇七:中秋的月光

幾百年前,在那寧靜柔美的月光下,一個姓蘇的大鬍子喝醉了酒,忽然思念起遠方的弟弟,不禁興奮地手舞足蹈,忘情吟詠,像是追問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誕生,又好似是在驚歎造化的神妙,隱約有美景何在的感慨。此時,其他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只剩下與月的對話和高懸於天的明月。

回到現實,傳統節日被粉飾一新,只是,圓月那張揚而不刺眼的光芒,仍然會使煩躁的心情化爲一縷青煙,他是心靈的本色,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追逐的。

生於現代的我自然體會不到詞人內心的矛盾惆悵和懷人之思。我只是坐在人羣之中,與親朋好友打鬧嬉戲,促膝談天,享受團圓帶來的幸福感覺,這種靈魂的舒暢在賞月賞花,特別是在品嚐月餅時尤其突出。這是因爲那比平時更大更亮的圓月,讓人有一種心如止水的恬適和泰然自若的安然。

生活在泱泱世俗的每一個人都在奮力地往前跑,其目的是爲了追尋遠處那誘人的地位、財富、聲望、才氣。哪還有誰來陪你“千里共嬋娟”?多希望更多的人身心浸滿中華禮儀與傳統的芬芳,沿着華夏民族的韻腳婉約走來,不再腳步匆忙,在人羣熙攘中丟失那份生命的意義。

許多人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態品嚐名與利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懷着憂心忡忡的心情繼續走喪失人格的歪曲的路,而不屑於細嚼樸素清甜的月餅,觀賞自由自在的飛花。

而中秋與那種失衡的人格是不一樣的,它有着湖水一般的澄澈,有着高山一般的穩重,也許月亮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含義就是這樣吧。

在這個中秋之夜,我站在陽臺上,羨慕明月的灑脫,隨心所欲,沒有世俗的羈絆,亦沒有名利的紛擾。我還不太相信人心中有世外桃源的存在,不經意間說出了一句“身處世間,身不由己”。不知是誰對我的話不以爲然,回我一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回頭一看,外婆慈祥地將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說:“如果人的心中真的沒有一絲期望,那麼即使身處鬧市心靈也不會有一絲的浮動,中秋與它的月光就能讓你審視自己的心靈,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個淨化靈魂的美境。”

看着澄靜的月色,我希望可以從中華歷史與文化中掬一縷月光,裝進我的靈魂,化作這如水的中秋月光裏一點點融化於生命的芳香。

標籤: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