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元宵節

北師大版《元宵節》教學設計

元宵節2.77W

教學目標

北師大版《元宵節》教學設計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偏旁“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課文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分析

認識生字,有感情地讀、背兒歌。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請學生談談前一天晚上參加燈展活動的收穫。

長見識,看到了什麼?懂得了什麼?適當小結: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遊藝活動。

元宵節還叫“燈節、上元節”。(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收集資料的能力;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團聚的親情可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

讀課文,說說自己是怎麼理解課文的,裏面不認識的字是怎麼學會的。

二、學習生字。

1、 交流學習方法。認識新偏旁:方框兒。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2、 把自己認得不熟的字挑出來,記一記,再請同桌幫忙考一考,熟練識記。

3、 小組長當小老師,考考本組同學,搶答,抗稅認得熟練。

4、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快速認讀,然後練習組詞。

5、 多音字分辨。讀一讀這些話,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1)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2)他正在吃早飯。

三、總結識字成就,激勵學生讀好兒歌,背誦兒歌。

師:大家這麼快就認了這麼多字,還能組那麼多詞,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比一比,看誰能把課文讀得特別好聽,有感情。

1、 自己試着讀一讀。再指名讀,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讀?讀的時候心情怎樣?想到了什麼?(說一說元宵節全家團圓的情景)(教給學生邊讀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讀得繪聲繪色)

2 、同桌互相聽對方朗讀,評價,說說哪裏讀得好,哪裏還需要改進。(學習用心傾聽別人的朗誦、正確評價別人。)

3 、試着背誦兒歌,同樣要有感情。分小組、男女生背誦。

四、質疑:學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些什麼?你想知道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的人過元宵節嗎?你還知道那些節日?回家在日曆上找一找,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學寫生字)

一、詞語接龍遊戲。

如:團——團圓——圓球——皮球------

二、說說自己瞭解到的節日及其含義。

三、認讀生字,主要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複習。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五、作業:收集燈謎、對聯,小組合作,辦一份手抄報。

8.課堂練習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形近字辨析組詞

( 團 ( ) ( 宵 )( )

( 圓 )( ) ( 消 )( )

9.作業安排

田字格生字會寫、會組詞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 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 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 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11.自我問答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有什麼收穫?

答: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體會其中的樂趣,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