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新年

2016新年資料

新年3.24W

各國新年習俗

2016新年資料

新年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在西方,它的節慶活動不如聖誕節那樣隆重(在有的國家把它與聖誕節合起來過),而在東方特別是東南亞一帶,它顯然不如春節重要,那麼各國的新年到底有什麼特色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俄羅斯國、美國這些國家的新年是如何過的吧.

俄羅斯

歷史上,俄羅斯的新年曾有幾次變遷,古代,人們爲迎春送冬而舉行祭禮,以三月一日爲新年,十五世紀受,拜占庭文化影響以五月一日爲新年;十七世紀彼得大帝統治時期的一月一日爲新年:後東正教會又把它改爲一月七日,直到本世紀末才把新年定爲一月一日.

節前,藝術家和伐木工人採伐塔行樅樹,供克里姆林宮和各大公共設施舉行新年聯歡會使用.商店裏琳琅滿目,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選購禮物,青年人則相互寄送賀卡.除夕夜,各大公共設施上燈火齊明,身穿白毛鑲邊紅袍的嚴寒老人在人流間穿行,象人們致以節日的祝福,並向孩子們贈送禮物,娛樂場所組織假面舞會.午夜克里姆林宮鐘聲長鳴,人們聽到鐘聲後,施放焰火,相互高呼,慶祝新年來到,慶祝活動直至凌晨.(上圖爲克里姆林宮宮牆和紅場一角,遠景爲克里姆林宮鐘樓)

英國:

在英國每年一月一日是新年,但由於它在聖誕節的12天節期之內,所以節慶活動就不突出.但是在蘇格蘭地區,人們認爲聖誕節是家人團聚日,而新年纔是普天同慶的節日,因而對它的重視勝過聖誕節.

在蘇格蘭,新年前夜,親朋好友一齊聚會,痛欽威士忌,歡渡節日.午夜12點,各教堂鐘聲齊鳴,慶祝新年來到,人們一邊飲酒,一邊高唱《友誼地久天長》,並在音樂中跳起熱烈的蘇蘭舞蹈.午夜剛過人們又開始了拜年活動.屆時家家大開門戶,歡迎任何人前去,並用事先烘製好的小黑麪包待客.並以第一個登門來訪的客人占卜自己的家運,來者闊綽,預示好運,來者貧窮預示受苦,而且來者必須是黑髮、黑膚的陌生人,蘇格蘭人認爲這樣的人會給他們帶興旺的年景.否則來訪者必須手拿一塊黑煤來代替黑髮、黑膚,還要帶麪包和鹽表示善意.進門後將煤放入主人家的壁爐內,將麪包放在桌上以示拜年,這樣主人便會給他熱情的招待.

美國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對於新年的民俗慶祝活動遠不如那些歷史長遠的國家,其節慶活動也相對平淡.在新年前夜,教堂舉行盛大的禮拜活動,人們相互祝福.午夜時分,人們舉行各種化裝舞會,歌舞狂歡,遊藝,直至凌晨二、三點鐘.至於元旦這天,氣氛相對平靜,人們很晚才起牀,絕大多數人在家看電視,體育比賽等,在休閒中渡過.

不過在加利福利亞州的玫瑰花會遊行到別有特色.屆時,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處是盛開的鮮花,五、六十輛由鮮花裝飾而成的彩車徐徐而行.節日期間人們選出一位玫瑰皇后,頭戴珠冠身穿白色禮服;坐在新車上,其後又有六位"玫瑰公主"分列"皇后"兩側她們身穿綠色禮服,笑容可掬."皇后","公主"手拿玫瑰向人們頻頻致意,電視現場直播將歡快的場面傳遍各地.

新年表決心是美國的一個習俗,也就是在新年許一個心願,訂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一定遠大,但要和自己的生活貼近,如:"我一定要戒菸;我一定要改掉壞脾氣等."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曆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爲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七年級改稱爲“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爲“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爲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春節意義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

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爲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爲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爲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的日期並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曆(農曆)正月爲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爲“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

歲時節日,亦被稱爲“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羣衆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年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爲一“年”,五穀豐收爲“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

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竈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年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年節更是民衆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爲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爲一體的盛典年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春節所凝結的優秀傳統文化,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等等的主題,努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