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七夕節

實用的七夕節作文1300字3篇

七夕節2.55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夕節作文1300字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七夕節作文1300字3篇

七夕節作文1300字 篇1

依然還在盛夏的季節,晚風夾帶着熾熱的溫度,宛如你昨夜遺留在枕邊的呢喃。皎潔的月光下,懶散的踩着單車回家,緩緩從這個城市的湖邊而過,昔日有些冷清的湖畔,不知今夜怎麼熱鬧起來,眼簾處,一對對男女披着月色,依偎在一起卿卿我我,全然不顧周遭。猛然間想起,是了,今夕是七夕。

不由的擡首仰望星空,傳說就遙掛在眼前,忍受銀河相隔又一年的牽牛與織女星,兩個前世今生相愛神仙眷侶,今夜鵲橋上再度聚首,閃爍着溫柔的眼睛,那樣深情而纏綿。

一直不喜歡洋人那個所謂的情人節,卻對浪漫的七夕有着深深的眷戀,明知道七夕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可我依然願意相信它真的存在。於是便想,我的前世曾遇見誰?誰又會攜一世情緣在今生等我?半生的漂泊,一個人孤寂的度過流年中一個又一個七夕,那份思念無以言敘,那份落寞不忍碎讀,只與那映入眼簾的一路浪漫檫肩而過。

驀然,腦子裏就有了張張清晰卻又模糊的容顏,身影忽遠忽近,笑意似深似淺。悠悠一聲嘆息,感慨這如梭的光陰,竟輕易帶走那麼多曾經。寥寥夜空,遙遙晚星,只在寒夢裏彈奏一曲離歌,送與漸行漸遠的背影。即便往昔如煙花般的美麗,可終究只是一瞬,落地便成了深深的痛。

遠了,遠了,那些過往的人和事都已走過我的七夕。

而這個七夕,月色分外迷人,就像你給予我溫暖的微笑,就像我在紅塵深處等你時的悸動,就像因有了你不再獨影固守七夕之夜的幸福。

也許在一起的日子久了,便應沒有分別而少了離愁,沒有離愁在這七夕之夜似乎又少了份浪漫的情緒,可是我們卻擁有了朝朝暮暮。朝朝暮暮四個字,敲打出來是那麼的容易,天知道,我們爲這幾個字歷經了多少磨難。鋪開思緒,回想這一路走來的艱辛,一段段,一縷縷,都是那麼的不易。從溫州到杭城,從杭城到紹興,我們顛簸流離居無定所,還記得嗎?在杭城短短數月,我們竟然搬了七次家,城東城西,城南城北。風雨人生旅途,我們一直與艱難同行,坑坑窪窪的路上攜手前行。生活或許有些淡淡的苦澀,可我的心卻總覺得安寧與甜蜜,那是因爲你在無微不至的憐惜我,墨染青帘,夜色如夢,只因有你一直在我身相隨。

那一日獨自去了柯橋的圓渡,水中有一圓蓮,上面立着觀世音菩薩,佛光普照,大慈大悲。佛前我輕合雙手,微閉雙目,許下與你今生共度的宿願。那蓮臺生有許多花草,花瓣上寫着紅塵繁華,一花一塵緣,一草一流年,你是那一朵爲我獨開的塵世之花嗎,而我又是不是陪伴你的綠葉?或許我們都是彼此的劫,此生再也難逃對方的掌心。

七夕的今夜,你還在酒店裏忙綠,而我回到居所,打開溫暖的燈,泡上一杯清茶,點燃一支香菸,靜靜立在窗前,等待你歸來的身影。我知道你工作有多辛苦,有多大的壓力,可是在我面前你從不訴苦,從不把工作的壓力帶進我們的生活,你總是笑臉面對所有的問題,你總是把一切的困難都埋藏在心底。其實,我何嘗不明白你的艱辛,何嘗體會不到你的苦處?而我能做的卻只有默默的爲你祈願,默默地爲你暗自加油,我堅信你的能力我同樣也堅信你一定會走過低谷。其實,你的平淡你的善良就是你最大的優點,抱歉,很多時候我會忽視你這些最美的真實。

今夜,七夕了,愛情之花開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有情人的`心裏。感念這些一起走過的日子,我的心蕩起甜蜜的漣漪,謝謝有你,與我一起詮釋愛情不老的傳奇,謝謝有你,風雨中走過心心相惜的歲月。如果不是你,這個七夕,我又將在寂廖中顧影自憐,如果不是你,我怎能燦如夏花,如果不是你,我的七夕怎能如此美妙動人?

“直緣感君恩愛一回顧,使我雙淚長珊珊!”不懼流年匆匆,當你的容顏漸漸,當你的青絲鬢染,你依然是我今夜盛開着最美的七夕之花,與你牽手相握,讓彼此的愛在掌心溫暖,蔓延伸開。

七夕之夜,不羨鴛鴦不羨仙,七夕之夜我比牽牛織女更幸福。

七夕節作文1300字 篇2

七夕有很多習俗,下面我就逐個介紹: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 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爲針。”《輿地志》說:“齊武帝 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 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 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五 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 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爲得巧之多久”明田汝 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爲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 後世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 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 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 夜仍乞巧於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 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 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爲“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 紮成一束,稱爲“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爲“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爲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 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爲“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爲宜子之祥, 稱爲“化生”。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爲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 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樑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 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 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爲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拜織女

“拜 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 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裏,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 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裏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 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節作文1300字 篇3

一年的七夕,似乎不像今天晚上這麼酷熱吧。我在因學生放假而顯得無比空曠的校園裏走過,臨近校門拐彎的地方,香樟樹下,有人迎上來,猶疑着叫我的名字,我怔住,藉着一線燈光看見一個身穿軍裝初長成的男孩,是我的國中同學阿君。他從部隊請了探親假回家,車子顛簸到鄉政府時天已黑透,聽說我可能在鄉中學的宿舍裏便急急趕了來。他說這次回來最大的心願就是要看看我,三年多來一直想着要知道我的消息,他期期艾艾地說,掩飾不住地驚喜。

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是陪着他繞着校園的操場漫走。讀書時,我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小不點兒,阿君則是聰明卻不肯好好讀書令老師們頭痛不已的調皮小子。國中畢業,我趕着那個年代優秀學生的時髦讀了中師,三年後又回到當年的中學教一幫孩子的國中語文。阿君則順着一個個調皮而有點家庭背景的孩子的常規路線去了部隊,並在部隊轉爲了志願兵。身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堡壘,上學時,除了八年級那年元旦一塊排演過一個民族舞蹈,我們平時很少說話。可以想見,近四年的時間隔絕,並不能使我們之間產生新的共同話題。各自沉默,一個圈子走下來,雙方都已是累極。

於是告別。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香樟樹濃郁的陰影裏,轉身欲走,忽見他又小跑着回來,從提包裏掏出一個四方形的紙盒,話也不說,遞到我手中。迅疾轉身,隱入黑暗中。

盒子裏是一個大肚圓口的青花小陶盆,陶盆裏放着五顆玲瓏剔透的雨花石,褐紅透亮的底子上映現着煙靄般的一小塊白,細細的紋理彷彿一波又一波不間斷的水流。這樣別緻的石頭令人無法不心喜,我第一次想到調皮的阿君,也可能有着如我一樣的細膩心情。我讓這幾顆石頭反反覆覆地在我的掌心流連,依依不捨地放進小小的陶盆,浸上一點點水,放在牀頭的小桌上,一睜開眼睛就能看見。

國慶臨近的時候,收到一封厚厚的信,是從新疆某部寄來的。我在傍晚微紅的天光下展信細讀,信中寫道:“那一夜你沒有問起過我的生活和未來,也許在你心中,我這樣調皮的人總歸是沒出息。……還記得那年元旦我們班排演的那出《三月三》嗎?那時,我希望是你走在我的傘下。臨到畢業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傻,成績差得高中都上不了。幸好我順利的來了部隊參軍,部隊的生活拯救了我。轉爲志願兵後我選擇來到這遙遠的雪域高原,這裏人煙稀少,十分寒冷。夜裏冷得無法入睡的時候,我總是想起故鄉,不知你的心情可好?”在信的末尾他寫道:“很想知道你是否喜歡那個禮物,那是我在南京當義務兵的時候,一顆一顆自己撿的。問了老戰士說這種石頭放在陶盆裏最是好看,便託人找來趕在七夕那天作爲禮物送給你。這幾顆雨花石伴隨了我整整三年,我把它們送給你,代表了我的一種無法訴說的心情,但願你不會覺得太意外,但願你會一直好好帶着它們”。

看到這裏,我回到房間把日曆一頁一頁往回翻,才知道那一天便是七夕。再看這幾顆石頭時便有了異樣,在那些因屈居鄉村而自卑、因自己滿腹細密的心思卻遇不到懂得珍惜的人而自卑的日子裏,這幾顆溫潤的石頭,給了一個十七歲的女孩,無數簡樸的溫暖。

時間總是不管不顧地攜着人們滔滔向前,轉眼間十年過去,我早已經離開了最初教書的那所農村中學。阿君也早從遙遠的高原轉回地方結婚生子。

十年中,我數次搬家遷徙,每一次搬家總要狠心扔掉一些物品,可是,這躺在笨苯的青花陶盆裏的五顆小小石頭卻一直相隨在我的身邊。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也不會捨得將它們丟開,因爲這幾顆小小的石頭是我平生所收到的第一份七夕的禮物,因爲它們見證了青澀年紀裏的那一份不自知的愛情。縱使阿君早已經忘掉了當年送我的禮物,縱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愛他。

標籤: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