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七夕節

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2.69W

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古代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俗由來已久。據公開資料顯示,“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已經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後,一系列與“乞巧”有關的習俗逐漸形成。

“比較典型的,有‘蛛網乞巧’、‘浮針求巧’等等,很多很多。”王娟笑着說,僅以“浮針求巧”爲例,便有很多講究,“女孩們會提前一天把一盆水放在院子裏,翌日水面會有浮塵。這時,女孩可以把針放進去,等太陽出來後觀察針在水中的投影”。

王娟表示,這個習俗的用意是祈求心靈手巧,“假如針的投影是一些很漂亮的曲線,那麼‘浮針’的女孩子就會認爲求到了‘巧’,反之就是失敗了”。與之類似,民間還衍生出了“種生乞巧”以及一系列占卜性質的遊戲。

“最初參與‘乞巧’的,男女都有。女孩子主要是拜織女求巧,後來逐漸演變爲偏重女性參與的節日。”王娟指出,古時七夕還會有一些競技類的活動,評選出手巧的女孩,“也等於一種自我展示”。“乞巧”盛行還曾招致宋代一些儒家學者的反對,認爲其有傷風化。王娟表示,宋代以後,由於程朱理學的盛行等原因,不少相關習俗都停止了。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鑑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爲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裏。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鬱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着,人家問他爲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爲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爲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爲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爲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爲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爲牛慶生”的習俗

吃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 巧果是油麪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購買一斤巧果,其中還會有一對身披戰甲,如門神的人偶,號稱“果食將軍”。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爲糖漿,然後和入麪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薄,晾涼後用刀切爲長方塊,罪尤折爲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爲“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歷史上各朝代則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爲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爲“曬書會”。七夕同時也是適宜配藥的日子。據說一種以松柏爲藥材的祕方,這種神奇的藥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長十年的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還有餌鬆實、服柏子、折荷葉等,均號稱爲長生不老的仙藥。比較實用的藥方有曬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一天,人們還會用麪粉製作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裏煎炸後稱“巧果”。晚上還會在打掃乾淨的庭院裏,擺上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家中親友圍坐在一起。

“乞巧” 七夕

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陽下暴曬半天。中午時,每人將繡花針,或用新掃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後觀看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雲,或成霧形而巧妙者,認爲是“乞得巧”。

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卜巧” 卜問女孩家將來是笨是巧。

有的通過陳列瓜果 卜 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着得巧(一說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若已結網即爲得巧)。 有的通過吃 “巧巧飯”

卜 巧: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開始後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

“鬥巧” -- 競賽性民間活動 。

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 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湯 , 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 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七夕前,預先備好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活動開始後,手執綵線對着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即爲得巧,被稱爲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吃巧食:

用白麪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爲巧食。 作爲七夕的應節食品, 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麪點,各地風俗不一, 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爲“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繩:

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繩的風俗。 傳說喜鵲因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急需大量繩子,當初爲這對情人說媒的老黃牛,想起民間在端午節給小孩手腕拴彩繩以求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就發動人們獻繩。於是大家相約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臺,讓喜鵲銜去搭橋。

扎像求福:

依照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星河燦爛之際,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氣,閃耀着五色光芒,就被認爲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賜福。


標籤:七夕節 習俗